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美国科学杂志简介

发布时间:

美国科学杂志简介

期刊

区别:《科学美国人》创刊于1845年,是享有盛誉的世界级高级科普月刊,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士阅读;《科学》是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为周刊。相比之下《科学》更为权威,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期刊的主要关注点是出版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研综述,此外《科学》也出版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不像大多数科学期刊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科学》和它的对手《自然》期刊涵盖了所有学科。根据期刊引证报告,《科学》在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477。虽然《科学》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但发表文章并不需要AAAS的会员资格。《科学》收到世界各地作者的论文。发表文章的竞争极其激烈,因为发表在这样高引用率期刊上文章可以为作者吸引关注并有助于其职业发展。但是提交给编辑的文章只有不到10%会被接受发表,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见刊之前皆须同行评审。

科学》杂志(science)和《自然》杂志(NMagazine)是当今世界上的顶级科学杂志。是高端中的高端。不过看倒是不要求是最最顶级的科学家们看的,只要是专业人士,里面的文章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你就可以看懂。但是能够发science得人都是很牛的人,确切说,只有你作出来的成果超级牛皮,才有可能被接受。在中国,如果如果可以发一篇science或者Nature,只要一篇,就可以在圈里名声远扬了。中国人是很难在这两种杂志上发文章的。 专业科学刊物好不好,通常用影响因子(IF)来评价,关于多少算好,我来给你说个概念吧,一般IF>3就是不错的刊物了,IF>6就是非常不错的刊物了,化学领域内两个权威的杂志:JACS,其IF大约是9;ANGW的大约是9-10。那么science或者Nature是多少呢?~30!再给你一个印象,我们国家的学术杂志估计也要上千了(个人猜测)那么最好的是多少?据我所知,好像大体是1-5之间,而且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剩下的大于99%都是小于1的。回答者:wlyj123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25 03:27没区别!回答者:彬糖女 - 童生 一级 11-25 13:24恩回答者:仔ɑ仔 - 试用期 一级 11-25 14:42不清楚回答者:zhanglu315 - 试用期 一级 11-26 14:35《科学》杂志(science)和《自然》杂志(NMagazine)是当今世界上的顶级科学杂志。是高端中的高端。不过看倒是不要求是最最顶级的科学家们看的,只要是专业人士,里面的文章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你就可以看懂。但是能够发science得人都是很牛的人,确切说,只有你作出来的成果超级牛皮,才有可能被接受。在中国,如果如果可以发一篇science或者Nature,只要一篇,就可以在圈里名声远扬了。中国人是很难在这两种杂志上发文章的。 专业科学刊物好不好,通常用影响因子(IF)来评价,关于多少算好,我来给你说个概念吧,一般IF>3就是不错的刊物了,IF>6就是非常不错的刊物了,化学领域内两个权威的杂志:JACS,其IF大约是9;ANGW的大约是9-10。那么science或者Nature是多少呢?~30!再给你一个印象,我们国家的学术杂志估计也要上千了(个人猜测)那么最好的是多少?据我所知,好像大体是1-5之间,而且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作业是写科学家成长历程的论文,我们小组准备写科学家的婚姻,觉得这个题材比较新颖,但是没想到找不到什么资料。 比如说,我国核弹元勋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学艺术的,对钱学森的影响很大。诸如此类的资料越多越好!!一定会有高分的! 当然也不限于国内科学家,国外的也行,但一定要是众人皆知的大科学家啊

《科学》杂志(science)和《自然》杂志(NMagazine)是当今世界上的顶级科学杂志。是高端中的高端。不过看倒是不要求是最最顶级的科学家们看的,只要是专业人士,里面的文章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你就可以看懂。但是能够发science得人都是很牛的人,确切说,只有你作出来的成果超级牛皮,才有可能被接受。在中国,如果如果可以发一篇science或者Nature,只要一篇,就可以在圈里名声远扬了。中国人是很难在这两种杂志上发文章的。 专业科学刊物好不好,通常用影响因子(IF)来评价,关于多少算好,我来给你说个概念吧,一般IF>3就是不错的刊物了,IF>6就是非常不错的刊物了,化学领域内两个权威的杂志:JACS,其IF大约是9;ANGW的大约是9-10。那么science或者Nature是多少呢?~30!再给你一个印象,我们国家的学术杂志估计也要上千了(个人猜测)那么最好的是多少?据我所知,好像大体是1-5之间,而且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作业是写科学家成长历程的论文,我们小组准备写科学家的婚姻,觉得这个题材比较新颖,但是没想到找不到什么资料。 比如说,我国核弹元勋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学艺术的,对钱学森的影响很大。诸如此类的资料越多越好!!一定会有高分的! 当然也不限于国内科学家,国外的也行,但一定要是众人皆知的大科学家啊。

《美丽中国》杂志简介

1、锦绣华南:长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总长超过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国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地貌,一个石灰石山峰耸立,到处是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2、云翔天边:该集涵盖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只是覆盖了云南省范围,云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到3%,但是它占有全国总数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动物物种在这里都随处可见。3、神奇高原:该集以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为背景,展示日夜守护这片心灵净土的异兽珍禽——盘羊、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蓝羊、黑颈鹤、凤头鸊鷉、温泉蛇……4、风雪塞外:该集所涉及的地域样貌是系列中最多样化最丰富的。有内蒙草原、甘肃戈壁,也有东北密林、西部边陲。有以“魔鬼城”闻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间仙境长白山天池,也有荒芜人迹的大沙漠。5、沃土中原:该集以长城和黄河流域的中原为中心,镜头扫过这片曾经孕育过中华古文明的大地。6、潮涌海岸: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全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和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海域。那里充满无数奇妙的鸟类和海洋生物。《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8万公里海岸线等。扩展资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BBC自然历史部提供了一次机会去制作首部关于中国自然历史的系列片。同时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官方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2005年BBC制作组得到官方许可,与中视传媒联合拍摄。这也是CCTV首度与BBC自然历史频道进行合作。《美丽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拍摄了中国56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历时4年拍摄,使用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称对应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这首歌曲取材于美丽中国主题,以色彩描绘的全新方式诠释爱国情怀,旋律中融入了中国元素。何沐阳把中国不同地域的色彩进行融合,用一网打尽的气势描绘了一幅祖国风情画。在创作过称中,他尝试以温暖和永恒作为关键词颂扬祖国,从而将他擅长的“旅行音乐”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美丽中国》1到6集分集简要内容如下:锦绣华南长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总长超过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国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地貌,一个石灰石山峰耸立,到处是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沿着长江,可以看到扬子鳄孵化出壳,大鲵发出婴孩啼哭般的叫声,大足鼠耳蝠轻掠过水面捕食小鱼,贵州黑叶猴和黄山猕猴蹲坐在喀斯特山壁上嬉戏打闹,鄱阳湖的候鸟如千帆竞发呼啦啦飞过天际……身体半透明的盲鱼亿万年来悠游于漆黑的溶洞湖底,而鳞片上闪耀着阳光般金红色的龙现村鲤鱼则以稻田为家。长江滋养出富庶的鱼米之乡,在这里人们种植着中国粮食中产量最大的水稻。水牛、燕子、蜻蜓、水雉,鸬鹚,与水乡居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云翔天边该集涵盖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只是覆盖了云南省范围,云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到3%,但是它占有全国总数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动物物种在这里都随处可见。西双版纳的亚洲野象,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高黎贡山的红腹角雉,无量山的黑冠长臂猿,思茅的大绯胸鹦鹉……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熊猫,长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于竹筒中的小型蝙蝠——扁颅蝠。云南仿佛包罗世间所有的万花筒,雪山竹海,密林深潭,承载着各种奇花异卉,使行走其间的动物也像这片土地那样披满了缤纷颜色。神奇高原该集以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为背景,展示日夜守护这片心灵净土的异兽珍禽——盘羊、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蓝羊、黑颈鹤、凤头鸊鷉、温泉蛇……有被中国古人视作介于动植物之间的冬虫夏草,还有由寺庙僧人喂养的藏马鸡。朝珠穆朗玛峰行进,还能遇到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地方的昆虫:跳蛛。往东走,成千上万的迁徙鸟群围绕着中国第一大盐湖青海湖起起落落。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区,是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同时也居住着虔诚纯洁的藏民。风雪塞外该集所涉及的地域样貌是系列中最多样化最丰富的。有内蒙草原、甘肃戈壁,也有东北密林、西部边陲。有以“魔鬼城”闻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间仙境长白山天池,也有荒芜人迹的大沙漠。这里生活着野马、野猪、鹅喉羚、沙鼠、大天鹅、蓑羽鹤、沙狐和东北虎,还有驯金雕捕猎的哈萨克族,用传统方法破冰捕鱼的赫哲族,养蚕织成五彩丝绸的维吾尔族,豢养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的鄂温克族,当然更少不了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族。该集有很大一部分表现了动物与少数民族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关系由来已久,甚至敦煌壁画里也有关于驼队的生动描绘。沃土中原该集以长城和黄河流域的中原为中心,镜头扫过这片曾经孕育过中华古文明的大地。在秦岭森林里依然如施过魔法般孕育着神奇的生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还有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上百只被誉为“吉祥鸟”的美丽朱鹮。跟随镜头,来到中国首都及历朝古都北京,看清晨遛鸟打拳的老人和致力于救助猛禽的青年。千百年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少林寺,也在鹤、猴、蛇等动物身上寻找着师法天然的武术奥秘。潮涌海岸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全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和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海域。那里充满无数奇妙的鸟类和海洋生物。由北向南,会遇见翩翩起舞的丹顶鹤,以海草为食的大天鹅,飘浮于海面柔软发光的水母群,栖息在湿地沼泽中的麋鹿,飞往香港米埔越冬的黑脸琵鹭,长江下游的中华鲟和东海鳗鱼……看蛇岛蝮蛇如何捕食过往候鸟,还可以钻入水下,看渔民如何闭气采集龙虾和牡蛎。从寒带到热带,从湿地到城市,跟随鸟类的足迹,学习如何与动物在有限的空间里相处。扩展资料:《美丽中国》共6集,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曾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8万公里海岸线等。

链接: 《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美丽中国杂志简介

链接: 《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美丽中国》1到6集分集简要内容如下:锦绣华南长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总长超过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国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地貌,一个石灰石山峰耸立,到处是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沿着长江,可以看到扬子鳄孵化出壳,大鲵发出婴孩啼哭般的叫声,大足鼠耳蝠轻掠过水面捕食小鱼,贵州黑叶猴和黄山猕猴蹲坐在喀斯特山壁上嬉戏打闹,鄱阳湖的候鸟如千帆竞发呼啦啦飞过天际……身体半透明的盲鱼亿万年来悠游于漆黑的溶洞湖底,而鳞片上闪耀着阳光般金红色的龙现村鲤鱼则以稻田为家。长江滋养出富庶的鱼米之乡,在这里人们种植着中国粮食中产量最大的水稻。水牛、燕子、蜻蜓、水雉,鸬鹚,与水乡居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云翔天边该集涵盖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只是覆盖了云南省范围,云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到3%,但是它占有全国总数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动物物种在这里都随处可见。西双版纳的亚洲野象,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高黎贡山的红腹角雉,无量山的黑冠长臂猿,思茅的大绯胸鹦鹉……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熊猫,长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于竹筒中的小型蝙蝠——扁颅蝠。云南仿佛包罗世间所有的万花筒,雪山竹海,密林深潭,承载着各种奇花异卉,使行走其间的动物也像这片土地那样披满了缤纷颜色。神奇高原该集以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为背景,展示日夜守护这片心灵净土的异兽珍禽——盘羊、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蓝羊、黑颈鹤、凤头鸊鷉、温泉蛇……有被中国古人视作介于动植物之间的冬虫夏草,还有由寺庙僧人喂养的藏马鸡。朝珠穆朗玛峰行进,还能遇到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地方的昆虫:跳蛛。往东走,成千上万的迁徙鸟群围绕着中国第一大盐湖青海湖起起落落。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区,是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同时也居住着虔诚纯洁的藏民。风雪塞外该集所涉及的地域样貌是系列中最多样化最丰富的。有内蒙草原、甘肃戈壁,也有东北密林、西部边陲。有以“魔鬼城”闻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间仙境长白山天池,也有荒芜人迹的大沙漠。这里生活着野马、野猪、鹅喉羚、沙鼠、大天鹅、蓑羽鹤、沙狐和东北虎,还有驯金雕捕猎的哈萨克族,用传统方法破冰捕鱼的赫哲族,养蚕织成五彩丝绸的维吾尔族,豢养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的鄂温克族,当然更少不了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族。该集有很大一部分表现了动物与少数民族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关系由来已久,甚至敦煌壁画里也有关于驼队的生动描绘。沃土中原该集以长城和黄河流域的中原为中心,镜头扫过这片曾经孕育过中华古文明的大地。在秦岭森林里依然如施过魔法般孕育着神奇的生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还有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上百只被誉为“吉祥鸟”的美丽朱鹮。跟随镜头,来到中国首都及历朝古都北京,看清晨遛鸟打拳的老人和致力于救助猛禽的青年。千百年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少林寺,也在鹤、猴、蛇等动物身上寻找着师法天然的武术奥秘。潮涌海岸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全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和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海域。那里充满无数奇妙的鸟类和海洋生物。由北向南,会遇见翩翩起舞的丹顶鹤,以海草为食的大天鹅,飘浮于海面柔软发光的水母群,栖息在湿地沼泽中的麋鹿,飞往香港米埔越冬的黑脸琵鹭,长江下游的中华鲟和东海鳗鱼……看蛇岛蝮蛇如何捕食过往候鸟,还可以钻入水下,看渔民如何闭气采集龙虾和牡蛎。从寒带到热带,从湿地到城市,跟随鸟类的足迹,学习如何与动物在有限的空间里相处。扩展资料:《美丽中国》共6集,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曾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8万公里海岸线等。

第一集《锦绣华南》黑叶猴 (9张)长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总长超过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国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地貌,一个石灰石山峰耸立,到处是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沿着长江,可以看到扬子鳄孵化出壳,大鲵发出婴孩啼哭般的叫声,大足鼠耳蝠轻掠过水面捕食小鱼,贵州黑叶猴和黄山猕猴蹲坐在喀斯特山壁上嬉戏打闹,鄱阳湖的候鸟如千帆竞发呼啦啦飞过天际……身体半透明的盲鱼亿万年来悠游于漆黑的溶洞湖底,而鳞片上闪耀着阳光般金红色的龙现村鲤鱼则以稻田为家。长江滋养出富庶的鱼米之乡,在这里人们种植着中国粮食中产量最大的水稻。水牛、燕子、蜻蜓、水雉,鸬鹚,与水乡居民结下了不解之缘。[1] 第二集《云翔天边》该集涵盖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只是覆盖了云南省范围,云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到3%,但是它占有全国总数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动物物种在这里都随处可见。西双版纳的亚洲野象,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高黎贡山的红腹角雉,无量山的黑冠长臂猿,思茅的大绯胸鹦鹉……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熊猫,长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于竹筒中的小型蝙蝠——扁颅蝠。云南仿佛包罗世间所有的万花筒,雪山竹海,密林深潭,承载着各种奇花异卉,使行走其间的动物也像这片土地那样披满了缤纷颜色。[1] 第三集《神奇高原》该集以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为背景,展示日夜守护这片心灵净土的异兽珍禽——盘羊、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蓝羊、黑颈鹤、凤头鸊鷉、温泉影片剧照 (23张) 蛇……有被中国古人视作介于动植物之间的冬虫夏草,还有由寺庙僧人喂养的藏马鸡。朝珠穆朗玛峰行进,还能遇到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地方的昆虫:跳蛛。往东走,成千上万的迁徙鸟群围绕着中国第一大盐湖青海湖起起落落。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区,是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同时也居住着虔诚纯洁的藏民。[1] 第四集《风雪塞外》该集所涉及的地域样貌是系列中最多样化最丰富的。有内蒙草原、甘肃戈壁,也有东北密林、西部边陲。有以“魔鬼城”闻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间仙境长白山天池,也有荒芜人迹的大沙漠。这里生活着野马、野猪、鹅喉羚、沙鼠、大天鹅、蓑羽鹤、沙狐和东北虎,还有驯金雕捕猎的哈萨克族,用传统方法破冰捕鱼的赫哲族,养蚕织成五彩丝绸的维吾尔族,豢养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的鄂温克族,当然更少不了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族。该集有很大一部分表现了动物与少数民族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关系由来已久,甚至敦煌壁画里也有关于驼队的生动描绘。[1] 第五集《沃土中原》该集以长城和黄河流域的中原为中心,镜头扫过这片曾经孕育过中华古文明的大地。在秦岭森林里依然如施过魔法般孕育着神奇的生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还有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上百只被誉为“吉祥鸟”的美丽朱鹮。跟随镜头,来到中国首都及历朝古都北京,看清晨遛鸟打拳的老人和致力于救助猛禽的青年。千百年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少林寺,也在鹤、猴、蛇等动物身上寻找着师法天然的武术奥秘。[1] 第六集《潮涌海岸》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全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和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海域。那里充满无数奇妙的鸟类和海洋生物。由北向南,会遇见翩翩起舞的丹顶鹤,以海草为食的大天鹅,飘浮于海面柔软发光的水母群,栖息在湿地沼泽中的麋鹿,飞往香港米埔越冬的黑脸琵鹭,长江下游的中华鲟和东海鳗鱼……看蛇岛蝮蛇如何捕食过往候鸟,还可以钻入水下,看渔民如何闭气采集龙虾和牡蛎。从寒带到热带,从湿地到城市,跟随鸟类的足迹,学习如何与动物在有限的空间里相处。[1]

美国科学杂志介绍

《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内容  《科学》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宗旨  “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科学》杂志的宗旨。 资金来源  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 竞争对手  在全球,《科学》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伦敦的《自然》杂志,该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了大量的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21世纪的 前4年中,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 现任主编  《科学》杂志的现任主编唐纳德·科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著名的环境科学教授

科学 和自然是两个专业权威杂志 只是各个的戴白领域不同 国内应该可以订购 不过看的懂不懂是个问题 因为都很专业化 可以去邮局查找订阅编号

期刊

都是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和发行的。《自然》则是英国的。两者都是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没有中文版,英文版可以网上看

《科学》杂志简介

本期《自然》《科学》精选本期《自然》《科学》精选 【字体:大 中 小】 时间:2009年4月3日0 来源:生物通------------------------------------------------------------------------------------------------------------------------------------ 摘要: 4月2日Nature封面故事:天然气田封存CO2的机制 减小人为产生CO2对气候影响的多种选择方案之一是,将来自发电厂和其他工业源头的排放物埋掉。但埋藏方法有多安全、效率有多高?一个埋藏地点的设计及长期可行性关键取决于CO2是怎样存放的和在哪里存放的。天然气田能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对人为产生的CO2进行安全的地质存放,而现在,利用惰性气体和碳同位素示踪剂所做的一项研究,对在北美、中国和欧洲九个天然气田的CO2清除中所涉及的过程完成了定性。该研究发现,居主导地位的CO2汇是地层水中的溶解,而碳酸盐矿中的固定作用只扮演一个小角色。这表明,CO2废弃物在类似地质系统中的长期存放模型需要将水中所溶CO2的潜在流动性考虑进去。针对HIV的多种记忆抗体血清记忆(Serologic memory)是长期免疫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对由被HIV等重要人类病原体感染的人体中记忆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却几乎不了解。为了对HIV的记忆抗体反应进行研究,Scheid等人从来自具有高血清值的广谱中和抗体的6个HIV感染者的HIV-特异性记忆B细胞中克隆出了超过500个抗体。这些患者体内B细胞对HIV的记忆反应由多达50个独立的、扩展的B-克隆组成,这些B-克隆表达一组针对不同病毒表位(抗原决定部位)的不同抗体,其中几个对于广谱HIV中和及有效免疫可能有重要作用。HK97原壳体的高分辨率结构“Lamda-like dsDNA噬菌体”HK97,是研究病毒衣壳成熟过程的一个有利体系,因为它在大肠杆菌中从仅仅两个病毒基因产物的表达中就可以组装成,并且其成熟过程可以很容易在体外触发和分析。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不同的成熟病毒衣壳的结构,但此前尚未获得噬菌体的双链DNA病毒的原壳体。现在,Gertsman等人报告了HK97原壳体的高分辨率结构,从而为导致感染性病毒颗粒(virion)的衣壳组装过程提供了线索。从这一结构中获得的知识对于如人疱疹病毒等相关病毒的研究也有参照性。3D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方式大脑在编码深度(或3D)信息时为什么不会将其与环境中的其他视觉提示混淆?采用双目看东西的动物对深度的感觉,是通过对比每只眼睛所接收到的图像之间的差别来实现的。视觉皮层中的一些神经元会对这种偏差做出反应,而其他神经元则对来自一只眼睛或另一只眼睛的输入信号有偏好(这种现象称之为“眼优势”)。采用双光子钙成像,Prakash Kara 和Jamie Boyd得以能够对猫视觉皮层一个小区域中几乎每个神经元的反应进行比对,他们发现,对“眼优势”和双目偏差的反应存在于大脑内确定的轴上:编码3D信息的功能图与给出到达每只眼睛的视觉输入的相对强度信号的另一个功能图成直角排列。 这两个功能图的相对排列方式,为了解大脑中的局部回路何以能够同时地、无缝地处理环境中的多种感官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大脑为什么能同时记住多个目标的不同细节虽然我们能够在工作视觉记忆中记住几个不同目标,但我们是怎样记住每个目标的特定细节及视觉特征的仍是一个谜。对工作记忆负责的高级区域中的神经元似乎对视觉细节并没有选择性,大脑皮层的早期视觉区域具有能够处理来自眼睛的输入视觉信号的独特能力,但过去人们认为它不能执行如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Stephanie Harrison 和 Frank Tong等人,利用对来自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的数据进行解码的一种新方法,发现早期视觉区域能够保持关于存放在工作记忆中的相关特征的特定信息。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出示了两个不同取向的条纹图案,要他们在被fMRI扫描时记住其中一个取向。从对扫描结果所做的分析,研究人员有可能预测,在两个取向的图案中的哪一个中,一个目标在超过80%的测试中都会被保留。4月3日Science人类会长出新的心肌细胞据4月3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即我们在一生中是否能够产生新的心脏细胞或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固定数量的心肌细胞现在终于得到了解答。 Olaf Bergmann及其同僚利用大气中的放射性污染发现,在人的生长过程中,人类实际上确实会再生一些心脏细胞(或称心肌细胞)。 由于大气中的碳-14水平在1950年代因为进行地面上核弹爆炸而增加,这导致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细胞中的该种同位素的水平都可能增加。 当地上核试验被禁止之后,我们的DNA中的碳-14水平开始慢慢地下降。因此,研究人员能够用该同位素作为一种细胞出生时的日期标记。 研究人员用碳来标记在核试验前后的不同时期出生的人的心脏细胞以建立在这些细胞中DNA合成时的年代。 他们的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确实会在我们一生的过程中缓慢地更新,而其更新率在缓慢地下降,即在25岁时,心肌的年度更新率为1%,而到75岁的时候,该更新率下降至45%。 研究人员测定,在这些心肌细胞中,那些在人的正常的一生中被更新的细胞不到50%。 这一发现提示,人们有必要研究刺激心肌更新过程的治疗策略以治疗损害的人类心脏细胞。 在一则相关的Perspective中,Charles Murry 和 Richard Lee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应用生物学原理来安全制备电池据4月3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本周的《科学》期刊中有一则经过同行审议的有关新电池技术的描述。这一话题最近在2009年3月23日在白宫被重点介绍过。这一重要的研究对结合应用化学和生物系统来创制对环境友善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进行了描述。Yun Jung Lee及其同僚研发了一种技术:将M13病毒进行基因编程,使其能够作为一种脚手架。人们可以在其上搭建可用于高功率电池的高度导电的电极。这种用遗传工程所设计的病毒可以沿着其表面长出无定形磷酸铁。这种材料一般来说并非良好的导体,但它在纳米尺度的情况下则成为一种有用的电池材料。这些病毒的末端被设计成与碳纳米管联结,从而形成一种可在电池内增进导电性能的网络结构。研究人员观察到,那些克隆出的对碳纳米管具有最强亲和力的病毒可以使磷酸铁的充放电率与最尖端的(但也更为昂贵并具有毒性)结晶状磷酸锂铁电极相媲美Lee及其同僚通过应用基本的生物原理发现了一种对生态友善、在低温下能够将低导电性的物质转变为有效电极的脚手架。将来,这些电极也许可以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和混合动力电气汽车的高功率电池中。机器人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吗?据4月3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机器人也许至少可以在实验室中在某种程度上取代研究人员。 这是本期《科学》杂志的2篇报告所得出的结论。这2篇报告都预想着机器人能与科学家共同工作,而非同时取代他们。 Ross King及其同僚创建了一个取名叫ADAM的机器人,它不但能够做酵母菌代谢的试验(无需或很少需要人对该实验进行干预),而且它还能对那些实验的结果进行思考并计划下一步要做的实验。 设计该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填补那些未知酵素的空白,人们需要用这些酶来进行代谢和基因组学的生物化学及生物资讯学的有关描述。 文章的作者证实,ADAM确实发现了那些在酵母菌代谢中具有功能的各种酶。在第2项研究中,Michael Schmidt和Hod Lipson运用一种运算法则(它本身并非建立在物理学、运动学或几何学的知识基础之上)来搜寻可解释诸如钟摆运动等物理系统行为的数学公式。 但是,科学家们仍然需要介入并识别那些以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物理定律并对其含义进行解释。 一则相关的Perspective对这两项研究进行了讨论。 覆盖我们的恐惧感据4月3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最近在大鼠中所取得的覆盖其恐惧记忆的成功可能在某一天能够将这种方法与当前的治疗手段结合起来,帮助人们克服他们的恐惧,而且无需使用药物或创伤性的手术。 Marie Monfils及其同僚发现,在大鼠回忆恐惧的记忆之后不久运用一种标准的“削弱”疗法(这种疗法有时也用在病人身上)可以有覆盖原先的恐惧性记忆的效果。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他们通过发出某种声调并在此后对大鼠施予电击来诱导大鼠的恐惧。 此后,该音调的出现就会使大鼠回忆起对电击的恐惧的联想。 研究人员注意到,尽管音调和电击的恐惧联想在大鼠的脑子中仍然记忆犹新,但当人们发出很长系列的音调但又不给予电击时可以有效地动摇大鼠的恐惧记忆,并将其代之于一种良性的记忆。 用这种技术治疗过的大鼠显示了较低的对声音本身所诱导的恐惧程度,而且它们原先的恐惧记忆自动重现的机率也较小。 这种技术似乎能够永久性地覆盖恐惧记忆,而且无需使用药物。 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可以将这种技术用在人的身上来治疗精神性的疾病并克服我们的恐惧性联想。

科学 和自然是两个专业权威杂志 只是各个的戴白领域不同 国内应该可以订购 不过看的懂不懂是个问题 因为都很专业化 可以去邮局查找订阅编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