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医文献资料内容

发布时间:

中医文献资料内容

《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人民群众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里面有不少宝贵的甚至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复深人研究。例如《黄帝内经》里的经络学说,虽到目前为止,还不能以现代科学的道理完全加以解释,然而,经过科学实验,无数事实证明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否认《黄帝内经》究竟是两千年以前的著作,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不可避免地有不少糟粕混杂其中,必须加以扬弃。因此,对《黄帝内经》必须批判地继承。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个部分,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生学 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点的指导之下,《黄帝内经》提出了一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养生方法,其中有防重于治的可贵思想。 (二)藏象经络学说 藏象经络学说可以说是祖国医学的生理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整体出发,对活休的观察,根据生理现象、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等活的资料结合解剖知识而成的。它提供的特殊联系,如内脏之间,内脏与其他器官之间,有些是现代生理学所没有发现、没有重视或者还无法解释的,现在看来这些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正在逐步逐步地、一点一滴地得到证明,是符合科学的,其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 (三)诊法 《黄帝内经》对“四诊”已有许多详细论述,而且强调四诊合参。特别在脉象方面,论述非常详细,已经提到有三十多种脉象,为后世脉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材料形成了中医诊断学特色。 (四)论病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病证四个方面,这方面内容,在《黄帝内经》中占篇幅最多。它讲的病因,有六淫、饮食、七情、劳伤等。现在讲的病因学基本包括在内。发病观点,突出邪正关系,强调正气的强弱是决定疾病发生的关键。这个观点不仅在发病学,而且贯穿于诊断治疗各个方面,病机的分析也很详细,病机十九条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气血病机、五脏病机、六气病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机,等等。后世的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脏腑辨证可以说基本上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外对疾病方面有专题论述。如热沦、疟疾、咳嗽、疼痛、厥、屡、痹、胀、肿、痛疽-----都有专篇。每一种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预后、预防基本上都有论述。初步统计,讲到的病证有两一百多种,为内科和其他临床各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治疗学 提出了一整套治疗原则。如治病求本、标本论治、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正治反治等等。还有许多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导引、蒸浴、薰熨、外敷、放血、眨石等多种多样。特别是针灸,好多手法现在我们还在运用,如开阖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等各种刺法,丰富多彩,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六)运气学说 主要包括在一七篇大论内,着重探讨气象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涉及面很广。如天文、气象、历法、物候等学说。有许多内容最近才注意到,如医学气象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而运气学说在这方面却有其相似之处。 (七)阴阳五行学说 这本来不是医学,是古代哲学用来作指导思想和说理工其的。应用于医学上,有助于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充实哲学内容提供了条件。所以说《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已大大不同于当时的阴阳五行,而是有所发展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与祖国医学结合后,作为指导思想和说理工其,就渗透、贯穿到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内经·素问》八十一篇中就有七十多篇提到阴阳,从这里也可看到阴阳五行在《黄帝内经》中所占的地位了。 从以上初步概括的七个方面,可以看到《黄帝内经》的医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的确是古代民间医疗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十分宝贵的。当然不可否认,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也有些是形而上学的,或者存在主观臆测等缺陷,但这是次要的。 《黄帝内经》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有没有这个借鉴,是大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不人虎穴,焉得虎子”?但是,读古书决不能过于迷信,使白己的思想被束缚住,必须要独立思考,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 要钻进去,首先必须多读书,认真地读,既解文理,又解医理。历代医家的注解在这一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我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历代医家都把《黄帝内经》视作经典,崇古尊经,不敢擅自改动或提出异议,解不通的,也要想尽办法曲解使之“通’之;或以经解经,随文演义,解了仍等于不解;或互相抄袭,以误传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出现上述现象也是不足为奇的。时至今日,我们的视野和我们的经历,是前人所想像不到的。因此,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对前人的注解’决不能盲目服从,应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只有勤读书,多思考,才能做到既钻得进去,又跳得出来。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青年科研人员叶学勇同志,从《本草纲目》中一则关于小孩吃蚕豆而颜面发黄的记载中得到启发,从一种植物中找到抗A凝集素,最后研究成功从动物血中制备抗A抗B标准血清鉴定人类血型,为医学科学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学匀《黄帝内经》也要像叶学勇同志那样,读古书而不泥古,做到古为今用。在前人经验的启发下,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古老的《黄帝内经》为创造我们的新医学作出贡献。

你可以看下(中医学)上面别人是怎么写的文献吧

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 《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旧唐书》载《脉经》二卷,但到宋初本书已濒于湮没。至宋林亿等校正医书时,发现此书,予以删繁补缺。今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二、《针灸甲乙经》 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 今本《针灸甲乙经》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卷一至卷六,依次叙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精神魂魄、精气津液及肢体五官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等;其次是人体经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循环路线、骨度肠度及肠胃所受;再次是人体俞穴,依身体部位分部叙述其位置,主治,书中计叙述俞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而不是如其所说的365穴,这些穴位是按头、面、项、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于寻检。每一穴均有针刺的深度、灸灼的壮数,再次叙述诊法、重点介绍脉诊的内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后介绍针道,针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后介绍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进行阐释。 临床部分也是六卷,依次介绍内科(包括伤寒热病、中风、杂病)、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病症的针灸治疗,其中内科共43篇,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五脏病、六腑病、经脉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论述痈疽,至于妇科及儿科,各有一篇各论述20种及10种该科病症。 《针灸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宋、公元6~8世纪,中、朝、日之教学均规定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的发挥。国外早已有本书英译本,对国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三、《肘后备急方》 本书原名《肘后救卒》,计三卷,东晋葛洪所著。今本《肘后备急方》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这部书虽号“肘后”,但却包含相当多宝贵的医学史料实用的方剂方法,有不少医学史上的重要发明发现,对今天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所描绘的“虏疮”即天花,是外界传入,并非我国固有,具有重要的医学史价值。 书中还提到射工、沙虱、马鼻疽等多种传染病,论者认为所谓射工是对一种血吸虫病的得病描述。而沙虱所描述的是恙虫病,山有人认为这是血吸虫病的得病过程。更可宝贵的是书中还指出这种沙虱钻入皮肉后。如果以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著爪上映光方见行动也。这可证明当时已经认识疥虫,它用疥虫的大小,检得方法来比喻沙虱,十分恰当。总之,《肘后备急方》一书,对古代几种传染病作了细致的描述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肘后备急方》中专有一节讨论“猘犬所咬毒”的处理。书中首先认识到猘犬(亦即狂犬)咬人的严重性,指出其潜伏朗和病程经过。提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计约二十种,其中有“仍杀咬犬,取脑傅之,便不复发”之法。这方法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是以该狂犬的脑组织来敷贴伤口以预防狂犬病之发作,是一种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狂犬病毒原是亲神经组织的病毒,在狂犬的脑组织中大量繁殖。用这种组织来治疗狂犬病,如果说是在“以毒攻毒”的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它也符合现代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肘后备急方》虽然都是一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而这一部著作及其所宣扬的治疗思想,似乎与一向认为正统的“辩证论治”的思想不相协调,因而使一些后代“正统”医家认为不足轻重,甚至不值一提,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正是这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方剂中涵有宝贵精华,应予以重视。如以青蒿治疗疟疾“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也是长期经验积累所得的珍贵结论。现代研究证明,青蒿中含有抗疟作用十分明显的青蒿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化学成分,因而虽然中药一般都用煎剂,葛洪强调要生服其汁。青蒿素的分离研究导致了现代抗疟史上的一大重要发现,(青蒿抗疟的研究,载《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十年论文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又如书中有关脚弱病的记述,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脚气病的历史,尤其是心脏型脚气病的描述以及含有足够的维生素乙来治疗脚气病等。 四、《名医别录》 原书早佚,但其有关内容仍可从后世的《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中窥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内容,365种系陶弘景录自《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原书的收药数目,应该在730种以上,因为这一数目是陶弘景在编录成二部独立的著作时筛选出来的,当时可能摒弃了一部分主观上认为不用的药物。从药物的分类方法来看,仍然是《本草经》那种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的治疗作用粗分上、中、下三品,同时在每一品之下,又粗略地将植物、矿物、动物等类药大致做了归类。 对每一种药,本书都载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别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药物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这基本上与《本草经》是相同的。在《名医别录》中,个别药味之后己附有方剂,如说”露蜂房,合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丁肿恶脉诸毒皆差,”这是本草著作中最早附有方剂的体例,为后世本草附方开创一个良好的实用开端。此外,《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药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经超过《本草经》,如桂可发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经》所无,故此书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五、《本草经集注》 梁陶弘景撰,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各365种,共730种编撰而成,也是本时期本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本草经集注》存有两种残卷,一是出土于敦煌石窟的残卷,一是出土于吐鲁番的残卷。 敦煌本残卷只存一卷,也即“序录”部分,原卷长十七米,正背两面均书写。1908年日本人桔瑞超及吉川小一郎受龙谷光瑞之命,在中亚细亚进行探险时,由敦煌携往日本。此卷正面及背面小部分为其他文献内容,背面有720行属《本草经集注》的序录,但缺卷首。据文字内容最末两行写有“开元六年九月十一日尉迟卢麟于都写本草一卷。辰时写了记”的记录,罗振玉氏认为此段文字与原文书法不同而认为应是六朝时的作品。此残卷1955年群联出版社有影印本。 吐鲁番出土的残卷为一5×27厘米的残片,卷上只有燕屎、天鼠屎的全文,及豚卵后半部的注文,还有鼹(鼠泉)的前部正文,应是《本草经集注》中兽类药的部份内容。 此两件一在日本龙谷大学(一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一在德国普鲁士学院。 六、《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后刘涓子后人传与北齐龚庆宣而传世,原书又你《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 有关外科痈疽方面的认识,魏晋以后,服石之风渐盛,痈疽的发病率大增。客观上要求提高对痈疽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鬼遗方》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基本上是一部痈疽证的专著。此外,还涉及金疮、瘀血、外伤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等,全书计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方子共计34首;对痈疽的辨证论冶,尤其详尽,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 书中对痈与疽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证的辨脓,已经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说明严重痈疽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预后严重。 《鬼遗方》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它是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给予辨证治疗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如对钟乳石中毒,书中用“雄鸡肘上血一合,将铁粉汤一茶碗调服之”。又如丹砂发,书中用“黑铅、黄芪、防风、伏龙肝各半两,水一升,煎半茶碗去滓服之”。 《刘涓子鬼遗方》代表着我国南北朝时期外科的发展水平。 本书现存最早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之宋代刻本,新疆吐鲁番曾出土本书残卷二页。清代也有若干刻本,人民卫主出版社1956年出版仿宋刻影印本。 七、《小品方》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是本时期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陈延之,生平失考。据学者考证约著成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 《小品方》,其具体内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从日本尊经阁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此书残卷,其内容包括序、总目及卷一,使《小品方》恢复其全貌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了。根据总目得知,全书共十二卷,除卷首有序文、全书参考书目,全书日录外,其内容为:第一卷包括用药合药法、调三焦诸方27首及治胸痹等八种病证诸方,从第二卷至第五卷为治疗各种杂病方,第六卷为治伤寒温热病方,第七、八卷分别为女子众病及少小百病方,第九卷治服石诸证方,第十卷为外科疮疡折伤等方,第十一卷为本草,第十二卷则为灸法要穴。 《小品方》内容丰富,可谓唐以前的一部包罗广泛的小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被视为与《伤寒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部门径书,所谓“童幼始学治病者,亦应先习此《小品》,以为入门”。正由于此,在本书散佚之前,影响极大,唐太医署规定《小品方》为学生心修课程。后来仿效唐制的日本的《大宝律令》及《延熹式》十分重视把本书作为教科书,要求学习时间长达300天,《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医心方》所引该书不少佚文中有不少独创性的治疗方法。如《外台》引书卷十所载的既简易而又是科学的测定井冢内有否毒气的方法,是防止中毒的有效措施。又如《医心方》所引的“疗自缢方”,其方法极为详尽,较张仲景《今匮要略》中所述者,已有所发展。 《小品方》自宋末后,就已亡佚,其佚文散见于后世增补之《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及《诸病源侯论》,此外,日本的《医心方》及朝鲜的《东医宝鉴》也录有一些佚文。近代在日本发现本书的残卷。现有辑佚本,于1983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研究 古代医学著作发展 公元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黄帝内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共计216卷,但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内经》是仅存者。《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其成书时期一向有争议。它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中医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此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最早进行此项工作的,为齐梁间的全元起,他注释《皇帝素问》八卷,书名《素问训解》。此书到南宋时失传。 隋唐时期,杨上善又将《内经》分类编纂和注解,编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 注释《素问》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期的王冰。他历时十二年,于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脉经》作者王叔和,成书于魏晋。《内经》《难经》均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王叔和搜集有关脉法的资料,采集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脉经》十卷。 《诸病源候论》于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编撰。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和详细,对病源的认识。 《肘后救卒方》晋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匮药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携带,将其中救急、多见、简要实用的部分,摘要编成《肘后救卒方》3卷。《肘后救卒方》现存8卷,书中突出之点是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孙思邈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却不拘泥。他很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卷,少儿婴孺方2卷。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是唐代另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籍。内容包括有今天的内、外、骨、妇产、小儿、传染病、皮肤、五官、畜疾等科的证治。本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很多方书而成。临床各科编排较为合理,先论后方,次序井然。重视急性传染病,伤寒、温病、疟疾等,所占篇幅较大,说明对传染病具有相当知识。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著,成书于256-282年,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全书分12卷128篇。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此书影响久远,其他一些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此书也较早传到国外。 《刘涓子鬼遗方》南齐人龚庆宣著,约成书于475-502年之间,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内容,载金疮、痈疽、疮疖、疥癣及其他皮肤疾患,有内外治处方140多个。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隋唐蔺道人著,约成书于841-846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学科价值的伤科专书。它反映了隋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书中载40余方,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960-1368年(宋-元) 《太平圣惠方》是宋廷编著的大型方书之一。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宋以前方书及当时民间验方,内容颇为丰富。对方剂、药物、病证、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圣惠选方》,成书于1046年,由何希彭节选《太平圣惠方》中的精要部分,编辑而成。作为教本应用了数百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朝诏令太医裴宗元等人将官药局所收医方加以校订,编成《和剂局方》。全书共5卷,分21门,载方297首。后来《和剂局方》经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1151年,经许洪,定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全国,为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时全书10卷,附《用药指南》3卷,分诸风、伤寒、诸气等14门,载方788首。 《圣济总录》:北宋末年,政府组织医家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历时7年(1111-1117年)编成此书。共200卷,达200万字,分60余门,方近2万首,前代方书几乎全部被囊括。 《济生方》宋代严用和著于1253年,是严氏五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10卷,分80门,载方400首。原书已佚。 《三阴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言著,全书15卷,分180门,载方1500余首,有方有论,论后附方,使读者易于洞晓病因,论因求治,在传播方剂学上也有贡献。 金代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可靠而价值较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与《宣明论方》二书。 金代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等。 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 金代李杲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元代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 元代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注》、《伤寒辨疑》等。 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本草发挥》1384年徐用诚编撰。 《救荒本草》1406年朱骕编撰,它既是15世纪初我国一部药、食两用的植物学著作,也是一部植物学图谱。 《滇南本草》约1476年,兰茂编撰。 《本草集要》1492年,王纶编撰。 《本草纲要》1578年,李时珍著,共52卷。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证治准绳》1602-1608年,王肯堂著,全书以证治为主,每证引经据典,结合己见论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议论持中,选方较精。 《寿世保元》1615年,龚廷贤著,共10卷。 《外科正宗》1617年,陈实功编著,此书主要是作者对其外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书中尚有外科疾病插图若干。 《瘟疫论》1642年,吴有性著。该书创立“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了伟大创见,对传染病方面有独到见解。 《温热论》叶桂著。书中总结了温热病的理论和经验,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湿热条辨》薛雪著,此书对湿热病的病因、证侯、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诊治法则,以条文形式作简要阐述,其中还注明作者自己的见解,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1765-1802年,赵学敏著。载药921种,其中有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叙述不详者。

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比较有名的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名医类案等等。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并称为四大医书。如果你的古汉语基础很好的话,建议你看看中医古书专写走方医秘籍绝活的《串雅内外编》,就能明白很多知识,学到很多本事で。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说文解字》《尔雅》等我国古代的字典、辞典,虽有某些中医药的词目,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中医药辞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中医药类书,虽将某些内容的文献资料按照时代先后编排在一起,但体例规范都不符合辞典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的桂冠,当属谢观主持编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谢观,字利恒,是近代中医界的风云人物,当时的中医学校、学会、杂志等机构都争相延聘,其“美髯公”的照片也频频登载于各种报纸杂志,但都没有关于其早年学习与工作经历的介绍。综观其同乡吕思勉于1935年4月1日撰写的《谢利恒先生传》及其弟子陈存仁于1951年3月所作的《谢利恒先生传记》,谢观在1917年出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之前的大致履历是:谢观的父亲谢钟英为地理学大家,少年时代的谢观聪颖好学,承继家学,12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对中国古今山川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5岁入常州致用精舍,致力于经史舆地之学。21岁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05年以地理之学应邀赴广州府中学任教,成为名藻南粤的地理名师。1908年因母亲不服岭南水土,辞归上海,入商务印书馆就职,编纂地理图书;不久即被上海澄衷学堂聘为校长。1911年后,回故里武进主管教育,两年之间便使全县教育成绩名列全国第二。1914年“仍入商务印书馆,主纂地理书籍”。很明显,35岁之前的谢观既无学医经历,更不以医为业,何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编辑完成收罗宏富、剖析详明、体例新颖的中医药辞书呢?《中国医学大辞典》“谢润”条云:“字葆初,清武进县附生……著有《医学经纬》五十卷,未及刊行。其孙观,因其原稿而分析扩充之,成《中国医学大辞典》。”我们从此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谢观是以其祖父没有刊行的《医学经纬》原稿为蓝本,“更以历代学说制为条释”,“证以新说,决其取舍”,扩编而成《中国医学大辞典》的。全书“搜集之名词,以中国原有医书所载者为限,故定名为《中国医学大辞典》”。所辑词目,包括病名、药名、方名、身体、医家、医书、医学七大类,共三万七千余条目,约计三百五十余万字。排列方法以首字笔画为序,首字相同者则以次字笔画为序。为方便检索,还编有《辞头索引》《辞条索引》。《中国医学大辞典》于1921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1926年7月修订再版,1933年8月再次出版,并注明为“国难后第一版”。1951年陈存仁说:“出版迄今,凡经三十二版,达百万余部,行销地区,几遍及通商各国。”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为了配合中央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分别于1954年12月、1955年4月与8月三次重印发行。毋庸讳言,《中国医学大辞典》某些词条的注释确实存在着错讹之处,早在1928年余择明即在《卫生报》撰文指出将树脂的音译名“拔尔撒摩”误为药物实名(《中国医学大辞典订误一则》),1933年杨彦和在《医界春秋》上更是明确提议应全面进行补充修正(《中国医学大辞典有补正之必要》)。若以现今通行辞书体例来衡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至今仍不失为嘉惠医林、启迪后学的重要工具书。关于编写缘起,吕思勉在《谢利恒先生传》中说:“治中国医学者,谋编辞典,以谂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以属君。”而谢菊曾《涵芬楼往事》却说:“谢观……初在国文部编辑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后调至字典部参加编纂《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国名人大辞典》。”究竟是中医学界要求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还是商务印书馆自行发起编撰,已难以知晓。对于编撰起止时间,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版的“序言”中说:“民国初元,不佞忝长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有志补救此弊,而事体既大,措注为难。继念举要删繁,莫如辞典。乃合全校员生,互相考校,凡典籍所载……莫不条分缕析,博采兼搜,删其复重,裁其空论,约辨难攻讦之旨,省浮泛藻饰之词,程功至六七年……民十之春,初版竣事。”由此看来,开始编撰的时间在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立之后,完成于1921年春天,历时四年之久。但却又说“程功至六七年”,时间上就不能吻合了。不过,若从谢观第二次入职商务印书馆的1914年算起,到1921年出版,倒正好是“六七年”的时间。至于参加编写的人员,陈存仁在《谢利恒先生传记》一文中说:“辅助《辞典》工作者得十二人,焚膏继晷,日夜辛勤,屡删屡增,数易其稿,历时八载,书乃告成。将付剞劂,不意此十二人中,积劳而病殁者二人,撄疾而获治者四人。”这应该说的是1921年“初版”时的情况。到1926年“再版”时,参加修订的人员达66人之多,“门人参订”名单见于195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是目前为止所有的《中国医学大辞典》版本中,唯一保留有编写人员名单者。此外,1952年吕思勉在《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一文中说:“一九一九年,入商务印书馆,助谢利恒君编辑《中国医学词典》。予于医学,本无所知,而先外王父程柚谷先生、先舅氏均甫先生、先从舅少农先生,皆治汉学而兼知医,故予于中国医书之源流派别,略有所知。谢君本旧友,此时此书亟欲观成,乃将此一部分属予襄理。至暑假中事讫。”由此可知,吕思勉也曾经参加过《中国医学大辞典》的编撰工作。“至暑假中事讫”,是说吕思勉负责的部分于1919年暑假完成,还是整部《辞典》编撰告竣,我们已很难考证清楚了。

中医学文献资料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中医经典著作 杏林春暖 2003/12/29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现存之《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经》并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它既不属于某一时期的作品,也绝非某位医家的个人著述。其中既有战国至西汉初期的篇章,也有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的作品;既有魏晋以后的新作,更有唐、宋医家的补充,如唐代王冰补入了七篇大论,宋代又增补了两章遗篇。可见它是一部由战国至两汉时期许多不同时代的医家,搜集当时医学成果,分别整理加工和补充成篇后,汇集而成的医学总集。 《黄帝内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全面阐述了包括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养生等在内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涉遍及中医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因而对中医理论基础的奠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仅就它的主要精神,分别简介如下: 一、整体观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贯穿《内经》全书的整体观,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人体本身 《内经》把人体各部看成是互相联系、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认识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古朴的系统论观点。系统论认为,人微言轻整体并非局部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种不同于任何局部的新质。由于人体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整体系统,因此更需要从普遍的联系上来加以对待。 《内经》正是强调从彼此相属、互有联系的整体观出发去观察人体各部生理、病理的种种表现和变化。就脏腑关系而言,虽各有所主,但却离不开彼此的密切配合。 《内经》以“藏象”统括人体之生理与病埋,就证是体现了内脏与休表是相互沟通、表里相关的有机整体。唐·王冰说过,“象,谓所见于于外,可阅者也”,明·张介宾也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中医四诊中所称“有诸内必形诸外”“以表求里”的根据即在于此。 2、人与自然 对人体必须与自然界相统一的认识,是《内经》整体观的又一重要体现。《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盖,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当四时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反应,如春夏两季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因而使皮肤松弛,少溺多汗;秋冬时节,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故皮肤致密,少汗多溺。四时气候的变化,还是生物界(人体亦不例外)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 此外,《灵枢·岁露论》还告诉人们。四时气候的正常与否,还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流行,所渭“因岁之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甚至一些疾病的流行也常带有季节的特点,而《素问·异法方宜论 》所载某些“地势使然也”的地方病,还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3、机体与情志(即形神统一观) 对机体与情志间的辩证关系,《内经》同样具有一定的科学见解。《素问·六节脏象论》认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是说明机体对情志的决定作用;而《灵枢·本藏论》所指出的”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则旨在表明情志对机体的调节功能。《内经》认为情志活动乃人之正常生理功能。但若太过,可能造成内脏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从而导致疾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因而十分注重通过调节情志,以有助于消除病理变化,恢复生理功能。 4、人与社会 《内经》对社会环境与人体发病的关系,也有若干论述。在分析病因、病理时,除了注意外邪的侵袭和人体正气的盛衰外,还告诫医家应结合患者所处社会环境、经历和个人遭遇等全盘考虑。 二、脏腑经络学说 《内经》所系统论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重要学说,是中医进行辩证论治 作者:* 2005-10-29 11:11 回复此发言 -------------------------------------------------------------------------------- 2 我们中国古代医学著作!!!! 的基础和依据。在祖国医学中占有特殊地位。 三、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在总结和阐述中医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还运用和发展了我国固有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的运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由于《内经》是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对人体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亦无不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来加以概括和阐述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个方面应该是相对平衡的,一旦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使这种平衡状态破坏时,人体就会发病。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而《素问·生气通天沦》所载:“阴平阳秘,精神乃冶;阴阴离决,精气乃绝”,就是旨在说明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病用药,就是借助药物的阴阳偏性,以改善或调节人体阴阳失调的现象,从而恢复“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行学说的运用 古人认为,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制约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叫做“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彼此制约的关系就称做“相克”,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学说之所以引入医学,关键不在于这五种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不同展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根据《内经》的记载,世间各种事物,包帖四季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病理乃至精神情态表现,都可与五行相配,如表所列: 五行 时令 五气 五态 五色 五味 五脏 五志 五臭 五音 五谷 木 春 风 生 青 酸 肝 怒 臊 角 麦 火 夏 热 长 赤 苦 心 喜 焦 徵 黍 土 长 夏 湿 化 黄 甘 脾 思 香 宫 金 秋 燥 收 白 辛 肺 忧 腥 商 稻 水 冬 寒 藏 黑 咸 肾 恐 腐 羽 豆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内经》认为各脏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如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歹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并常以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描述疾病的传变和推论其死生。 总之,《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反映了当时对人体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脏腑间的 相互依存、制约、转化的关系已有相当认识。诚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以上认识仅在于直观的范围,还不可能认识统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重视预防,反对迷信 《内经》关于预防的论述,常与养生学相结合,如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告诫人们要节制色欲,切忌“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医生治病应当见微知著,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切不可对疾病的发展视而不见,迁延观望,坐失良机,以致酿成难以救治之危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冶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预防医学思想昭然可见,至今犹不失为至理名言。 《素问·五脏别论》中指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表明医学与迷信是水火不相容的。 《内经》的撰成,标志着我国医学跨进了由经验医上升为理论医的新阶段。它不仅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医药成就,同时也为秦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在整体观、矛盾观、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养生预防学说和诊治原则等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后世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具有明显的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和学派在学术和实践两方面的新建树,无不与《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甚至直刊今天仍不失为一部颇具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医学巨著。 作者:* 2005-10-29 11:11 回复此发言 -------------------------------------------------------------------------------- 3 我们中国古代医学著作!!!! ★★《疯门全书》 《疯门全书》清·肖晓亭撰。为祖国医学有关麻风病的三大专著之一。肖氏之书原为《疠病疾辑要》、《疠疾备要》各一卷,成书于嘉庆元年(1796),贫而未梓,后经袁春台等编校,命书名为《麻疯全书》于道光十六年(1836)付印,此版本迄今未见。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后多次刊刻流行版本均名为《疯门全书》。1936年裘吉生之《珍本医书集成》第七册将该书收入。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该书重新点校出版。 该书对麻风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及预防之法认识颇为正确,对症状体证之描述逼真而通俗,治疗原则他强调:“总以凉血和血为主,驱风驱湿为佐,审元气之虚实,按六经以分治,斯治疗之要道”。他不同意本病必定复发或不能根除之说,认为其原因多因中断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致。肖氏对本病提出内治九法(统治、分治、缓治、峻治、补治、泻治、兼治、类治、余治);外治六法(针、灸、烧、熏洗、烂、敷)等,列有处方近170首,内容丰富,且善用大枫子肉。肖氏有经验和学术观点,使祖国医学关于本病辨证论治的理论更为充实,其治疗经验解放后也曾为麻风防治工作者吸取。 ★★《针灸大成》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外科正宗》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致力于外科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撰《外科正宗》四卷。卷一总论外科疾患的病源、病机、诊断的治疗,卷二至卷四分论外科疾患100余种,附图36幅。木书的主要贡献为: 1、在学术思想上,陈氏兼顾内外,较重外治,强凋“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常用刀针相腐蚀药清除坏死组织,以扩创引流。在护理上主张加强营养,反对无原则禁忌。在当时外科普遍重视内治的气氛中,他的这些主张,具有革新倾向; 2、载方丰富,集唐以来外科外敷内服方药之大成; 3、创造和记叙了当时多种外科先进技术,如截肢,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部异物剔除术,以及用枯痔散、枯痔钉、挂线法治疗痔屡等方法; 4、记载多种肿瘤,其中对乳癌的描述和预后判断,全面具体,切合实际。其所创之和荣散坚丸、阿魏化坚膏,能缓和恶性肿瘸“失荣”患者之症状,延长其存活期。后世对《外科正宗》的评价甚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象锡做盛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竞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段记载。 李时珍就这样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李时珍的伟大学术成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 为世界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傅青主女科》 明清之际傅山所撰的《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育特色的妇产科著作。傅山(1607--1684),宇青竹、青主,号公之它、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为明末清初之著名学者、抗清活动家。在医学上,他兼通内外、妇、眼等科,尤以妇科著称。《傅青主女科》共二卷,简要论述了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八十症,列方八十三首,另附“产后编”。该书对妇产科疾病的治厅。重视妇女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扶正解郁”之原则,重在调理脾胃,培补气血,其处方构思精密,理法谨严,有“一味味千锤百炼”之称,故影响较大。 ★★《本草崇原》 《本草崇原》,三卷,约始撰于康熙十三年(1674),著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继而王琦访得副本,校刊后刻入《医林指月》丛书,时已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后续有翻刻。 此书摘录《本草纲目》中本经药233味,(另有附品56种),作“崇原”之论,自序云“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有探讨药性理论之意,药分上中下三品,从药物性味、生成、阴阳五行属性、形色等入手,结合主治疾病之机理,阐明功效,崇本求原思想,对徐大椿、陈修园等影响颇大。

1、《黄帝内经》。黄帝所写,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2、《难经》。扁鹊所作,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的伟大著作。4、《神农本草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5、《本草纲目》。李时珍所撰,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6、《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填补了《内经》以来我国未有临床医学著作的空白。

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 《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旧唐书》载《脉经》二卷,但到宋初本书已濒于湮没。至宋林亿等校正医书时,发现此书,予以删繁补缺。今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二、《针灸甲乙经》 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 今本《针灸甲乙经》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卷一至卷六,依次叙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精神魂魄、精气津液及肢体五官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等;其次是人体经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循环路线、骨度肠度及肠胃所受;再次是人体俞穴,依身体部位分部叙述其位置,主治,书中计叙述俞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而不是如其所说的365穴,这些穴位是按头、面、项、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于寻检。每一穴均有针刺的深度、灸灼的壮数,再次叙述诊法、重点介绍脉诊的内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后介绍针道,针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后介绍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进行阐释。 临床部分也是六卷,依次介绍内科(包括伤寒热病、中风、杂病)、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病症的针灸治疗,其中内科共43篇,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五脏病、六腑病、经脉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论述痈疽,至于妇科及儿科,各有一篇各论述20种及10种该科病症。 《针灸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宋、公元6~8世纪,中、朝、日之教学均规定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的发挥。国外早已有本书英译本,对国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三、《肘后备急方》 本书原名《肘后救卒》,计三卷,东晋葛洪所著。今本《肘后备急方》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这部书虽号“肘后”,但却包含相当多宝贵的医学史料实用的方剂方法,有不少医学史上的重要发明发现,对今天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所描绘的“虏疮”即天花,是外界传入,并非我国固有,具有重要的医学史价值。 书中还提到射工、沙虱、马鼻疽等多种传染病,论者认为所谓射工是对一种血吸虫病的得病描述。而沙虱所描述的是恙虫病,山有人认为这是血吸虫病的得病过程。更可宝贵的是书中还指出这种沙虱钻入皮肉后。如果以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著爪上映光方见行动也。这可证明当时已经认识疥虫,它用疥虫的大小,检得方法来比喻沙虱,十分恰当。总之,《肘后备急方》一书,对古代几种传染病作了细致的描述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肘后备急方》中专有一节讨论“猘犬所咬毒”的处理。书中首先认识到猘犬(亦即狂犬)咬人的严重性,指出其潜伏朗和病程经过。提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计约二十种,其中有“仍杀咬犬,取脑傅之,便不复发”之法。这方法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是以该狂犬的脑组织来敷贴伤口以预防狂犬病之发作,是一种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狂犬病毒原是亲神经组织的病毒,在狂犬的脑组织中大量繁殖。用这种组织来治疗狂犬病,如果说是在“以毒攻毒”的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它也符合现代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肘后备急方》虽然都是一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而这一部著作及其所宣扬的治疗思想,似乎与一向认为正统的“辩证论治”的思想不相协调,因而使一些后代“正统”医家认为不足轻重,甚至不值一提,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正是这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方剂中涵有宝贵精华,应予以重视。如以青蒿治疗疟疾“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也是长期经验积累所得的珍贵结论。现代研究证明,青蒿中含有抗疟作用十分明显的青蒿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化学成分,因而虽然中药一般都用煎剂,葛洪强调要生服其汁。青蒿素的分离研究导致了现代抗疟史上的一大重要发现,(青蒿抗疟的研究,载《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十年论文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又如书中有关脚弱病的记述,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脚气病的历史,尤其是心脏型脚气病的描述以及含有足够的维生素乙来治疗脚气病等。 四、《名医别录》 原书早佚,但其有关内容仍可从后世的《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中窥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内容,365种系陶弘景录自《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原书的收药数目,应该在730种以上,因为这一数目是陶弘景在编录成二部独立的著作时筛选出来的,当时可能摒弃了一部分主观上认为不用的药物。从药物的分类方法来看,仍然是《本草经》那种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的治疗作用粗分上、中、下三品,同时在每一品之下,又粗略地将植物、矿物、动物等类药大致做了归类。 对每一种药,本书都载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别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药物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这基本上与《本草经》是相同的。在《名医别录》中,个别药味之后己附有方剂,如说”露蜂房,合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丁肿恶脉诸毒皆差,”这是本草著作中最早附有方剂的体例,为后世本草附方开创一个良好的实用开端。此外,《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药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经超过《本草经》,如桂可发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经》所无,故此书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五、《本草经集注》 梁陶弘景撰,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各365种,共730种编撰而成,也是本时期本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本草经集注》存有两种残卷,一是出土于敦煌石窟的残卷,一是出土于吐鲁番的残卷。 敦煌本残卷只存一卷,也即“序录”部分,原卷长十七米,正背两面均书写。1908年日本人桔瑞超及吉川小一郎受龙谷光瑞之命,在中亚细亚进行探险时,由敦煌携往日本。此卷正面及背面小部分为其他文献内容,背面有720行属《本草经集注》的序录,但缺卷首。据文字内容最末两行写有“开元六年九月十一日尉迟卢麟于都写本草一卷。辰时写了记”的记录,罗振玉氏认为此段文字与原文书法不同而认为应是六朝时的作品。此残卷1955年群联出版社有影印本。 吐鲁番出土的残卷为一5×27厘米的残片,卷上只有燕屎、天鼠屎的全文,及豚卵后半部的注文,还有鼹(鼠泉)的前部正文,应是《本草经集注》中兽类药的部份内容。 此两件一在日本龙谷大学(一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一在德国普鲁士学院。 六、《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后刘涓子后人传与北齐龚庆宣而传世,原书又你《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 有关外科痈疽方面的认识,魏晋以后,服石之风渐盛,痈疽的发病率大增。客观上要求提高对痈疽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鬼遗方》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基本上是一部痈疽证的专著。此外,还涉及金疮、瘀血、外伤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等,全书计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方子共计34首;对痈疽的辨证论冶,尤其详尽,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 书中对痈与疽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证的辨脓,已经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说明严重痈疽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预后严重。 《鬼遗方》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它是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给予辨证治疗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如对钟乳石中毒,书中用“雄鸡肘上血一合,将铁粉汤一茶碗调服之”。又如丹砂发,书中用“黑铅、黄芪、防风、伏龙肝各半两,水一升,煎半茶碗去滓服之”。 《刘涓子鬼遗方》代表着我国南北朝时期外科的发展水平。 本书现存最早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之宋代刻本,新疆吐鲁番曾出土本书残卷二页。清代也有若干刻本,人民卫主出版社1956年出版仿宋刻影印本。 七、《小品方》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是本时期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陈延之,生平失考。据学者考证约著成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 《小品方》,其具体内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从日本尊经阁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此书残卷,其内容包括序、总目及卷一,使《小品方》恢复其全貌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了。根据总目得知,全书共十二卷,除卷首有序文、全书参考书目,全书日录外,其内容为:第一卷包括用药合药法、调三焦诸方27首及治胸痹等八种病证诸方,从第二卷至第五卷为治疗各种杂病方,第六卷为治伤寒温热病方,第七、八卷分别为女子众病及少小百病方,第九卷治服石诸证方,第十卷为外科疮疡折伤等方,第十一卷为本草,第十二卷则为灸法要穴。 《小品方》内容丰富,可谓唐以前的一部包罗广泛的小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被视为与《伤寒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部门径书,所谓“童幼始学治病者,亦应先习此《小品》,以为入门”。正由于此,在本书散佚之前,影响极大,唐太医署规定《小品方》为学生心修课程。后来仿效唐制的日本的《大宝律令》及《延熹式》十分重视把本书作为教科书,要求学习时间长达300天,《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医心方》所引该书不少佚文中有不少独创性的治疗方法。如《外台》引书卷十所载的既简易而又是科学的测定井冢内有否毒气的方法,是防止中毒的有效措施。又如《医心方》所引的“疗自缢方”,其方法极为详尽,较张仲景《今匮要略》中所述者,已有所发展。 《小品方》自宋末后,就已亡佚,其佚文散见于后世增补之《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及《诸病源侯论》,此外,日本的《医心方》及朝鲜的《东医宝鉴》也录有一些佚文。近代在日本发现本书的残卷。现有辑佚本,于1983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研究 古代医学著作发展 公元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黄帝内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共计216卷,但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内经》是仅存者。《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其成书时期一向有争议。它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中医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此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最早进行此项工作的,为齐梁间的全元起,他注释《皇帝素问》八卷,书名《素问训解》。此书到南宋时失传。 隋唐时期,杨上善又将《内经》分类编纂和注解,编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 注释《素问》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期的王冰。他历时十二年,于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脉经》作者王叔和,成书于魏晋。《内经》《难经》均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王叔和搜集有关脉法的资料,采集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脉经》十卷。 《诸病源候论》于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编撰。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和详细,对病源的认识。 《肘后救卒方》晋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匮药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携带,将其中救急、多见、简要实用的部分,摘要编成《肘后救卒方》3卷。《肘后救卒方》现存8卷,书中突出之点是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孙思邈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却不拘泥。他很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卷,少儿婴孺方2卷。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是唐代另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籍。内容包括有今天的内、外、骨、妇产、小儿、传染病、皮肤、五官、畜疾等科的证治。本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很多方书而成。临床各科编排较为合理,先论后方,次序井然。重视急性传染病,伤寒、温病、疟疾等,所占篇幅较大,说明对传染病具有相当知识。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著,成书于256-282年,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全书分12卷128篇。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此书影响久远,其他一些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此书也较早传到国外。 《刘涓子鬼遗方》南齐人龚庆宣著,约成书于475-502年之间,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内容,载金疮、痈疽、疮疖、疥癣及其他皮肤疾患,有内外治处方140多个。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隋唐蔺道人著,约成书于841-846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学科价值的伤科专书。它反映了隋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书中载40余方,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960-1368年(宋-元) 《太平圣惠方》是宋廷编著的大型方书之一。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宋以前方书及当时民间验方,内容颇为丰富。对方剂、药物、病证、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圣惠选方》,成书于1046年,由何希彭节选《太平圣惠方》中的精要部分,编辑而成。作为教本应用了数百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朝诏令太医裴宗元等人将官药局所收医方加以校订,编成《和剂局方》。全书共5卷,分21门,载方297首。后来《和剂局方》经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1151年,经许洪,定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全国,为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时全书10卷,附《用药指南》3卷,分诸风、伤寒、诸气等14门,载方788首。 《圣济总录》:北宋末年,政府组织医家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历时7年(1111-1117年)编成此书。共200卷,达200万字,分60余门,方近2万首,前代方书几乎全部被囊括。 《济生方》宋代严用和著于1253年,是严氏五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10卷,分80门,载方400首。原书已佚。 《三阴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言著,全书15卷,分180门,载方1500余首,有方有论,论后附方,使读者易于洞晓病因,论因求治,在传播方剂学上也有贡献。 金代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可靠而价值较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与《宣明论方》二书。 金代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等。 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 金代李杲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元代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 元代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注》、《伤寒辨疑》等。 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本草发挥》1384年徐用诚编撰。 《救荒本草》1406年朱骕编撰,它既是15世纪初我国一部药、食两用的植物学著作,也是一部植物学图谱。 《滇南本草》约1476年,兰茂编撰。 《本草集要》1492年,王纶编撰。 《本草纲要》1578年,李时珍著,共52卷。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证治准绳》1602-1608年,王肯堂著,全书以证治为主,每证引经据典,结合己见论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议论持中,选方较精。 《寿世保元》1615年,龚廷贤著,共10卷。 《外科正宗》1617年,陈实功编著,此书主要是作者对其外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书中尚有外科疾病插图若干。 《瘟疫论》1642年,吴有性著。该书创立“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了伟大创见,对传染病方面有独到见解。 《温热论》叶桂著。书中总结了温热病的理论和经验,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湿热条辨》薛雪著,此书对湿热病的病因、证侯、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诊治法则,以条文形式作简要阐述,其中还注明作者自己的见解,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1765-1802年,赵学敏著。载药921种,其中有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叙述不详者。

文献资料包括什么内容

“文献资料”意思是: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像什么“据古书记载”这个古书就属于文献资料。根据文献内容和加工深度可将文献划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未经加工出版的手稿、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属于零次文献,它是一次文献的基础;2、专著、报纸、期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样本等成品文献属于一次文献;3、对一次文献进行再加工,通过整理、提炼和压缩,并按其外部特征(题名、作者、文献物理特征)和内容特征序化,形成另一类新的文献形式——目录、书目、索引、文摘,这就是二次文献;4、利用二次文献,选择有关的一次文献再加以分析、综合而编写出来的第三个层次的文献形式——专题报告、综述、进展以及手册、百科全书、年鉴等工具书,这就是三次文献。

图书文献资料是指学校图书馆和院系两级资料室购置的各种载体的图书资料,包括文字的、电子的等等。

----参考物

词语概念基本信息文献词目:文献GB/T4894-1985定义: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基本解释[document;literature]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1]引证解释 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论语·八佾》:“ 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 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 陆游 《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元 杨维桢 《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虽长老无存,文献莫考,而耳闻目见颠未可述,吾之忠贤子弟,其益绍前烈,共思葛蕾之诗。”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辄掌录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1]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起源(1)“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2)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将文与献,作为叙事与论事的依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于文献的认识,便只限于一般的文字记载,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文献。基本含义演变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数千年来,我国先人创造出丰富而灿烂的各类文化硕果,主要是录存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图书典籍之中,这些就是古典文献。而其中与某一学科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就是该学科的文献。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作用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2)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3)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5)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6)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第一,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可记录的内容与记录的工具、手段时)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认识社会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总结、贮存与提高,主要是通过文献的记录、整理、传播、研究而实现的。文献能使人类的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传之久远。第二,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例如在纸发明以前,我国的古人只能在甲骨、简牍、缣帛上作记录;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前,古人只能凭手工抄写来记录文献。然而,正是在文献的初级原始阶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发明了纸与雕版印刷术,使文献的记录方式更为便利,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们又从文献中汲取、利用知识贡献于社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献的内容与形式,而文献的继承、传播与创造性的运用,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力因素。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之梯"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如英国李约瑟教授历数十年时间撰成举世瞩目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在占有大量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纵观中国医学史,凡是在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医家,无不十分重视对文献的研究。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唐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历数十年,集唐以前医学文献之大成,先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编纂了不朽的名著《本草纲目》,被称为"博物之通典",据统计,其直接和间接引用的文献达900余种。他们都是研究和利用古代文献的典范。又如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古代病证、治法、方药的现代研究,无一不是在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古典医药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据上所述,文献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无论古今中外,凡从事科学研究,都需凭借有关文献。古典文献在许多学科的现代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古典文献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分类根据载体不同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可以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1)图书: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为图书。(2)连续性出版物:包含期刊(其中含有核心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3)特种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档案资料、产品资料。文献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深度可将文献区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零次文献是指未经加工出版的手稿、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它是一次文献的基础。(2)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一次文献包括图书、剪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政府出刊物、产品样本、科技报告、标准文献、档案等。图书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名著、一般性专著、教科书、科普通俗读物、资料性工具书等。名著是指一个时代、一个学科、一个流派最具有影响的权威著作。如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专著是就某一学科、某一专门问题的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内容专深,大多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教科书是专业性书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科普读物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有初、中、高级之分,文字浅显,但最新信息含量较低。报纸属于连续出刊物,它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刊物。如《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刊物,有 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它可分为 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技术性期刊、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常见的期刊有三类。一类是 杂志。一类是 汇报、集刊、丛刊、汇刊及高校的学报。还有一类是 文摘及复印资料。资料性工具书有 手册、词(辞)典、百科全书、年鉴等。 手册往往汇集了经常需要参考的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最常用的文献资料。如《药物手册》、《摄影手册》。 词(辞)典是汇集字词,按一定方式编排,并逐一予以解释的工具书。如《辞海》、《哲学大辞典》、《化学化工词典》、《中国美术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等。百科全书是论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只是的

自动化文献资料以及内容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X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X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论文中一般资料有哪些内容

1选题。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是你毕业论文最后通过与否的关键,题目是否有新意、是否研究价值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点,题目不是越新越好,很多同学一味的求新,结果资料缺乏最后论文无法进行下去,我们选题前必须要衡量是否能完成这个毕业论文,这是首要前提。2查找资料。确定好选题,接下来我们就要以选题为关键词查阅资料,主要网站有中国知网、万方论文网、紫金论文网、维普论文网等。有些题目可能比较偏、比较新,资料很缺乏,那我们就必须扩大关键词,相关的资料也可以查找。3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的必要环节,主要要回答几个问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目前国内外对此课题研究到什么程度?你打算怎么研究这个课题?跟“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有点像。4撰写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就需要正式写论文了。根据开题报告的大纲,我们谋篇布局,一边写作,一边继续充实资料,有的毕业论文可能还需要调研,从而获取一手的数据资料。开题报告的大纲可以根据实际写作的走向适时调整,调整的范围不大都是可以的。5修改定稿。完成初稿后提交导师,导师根据写作情况会提出很多修改意见,修改完成,直到导师同意定稿,毕业论文写作就完成了。后续盲审通过答辩即可。

1、论文标题 论文的标题是我们在刚开始写作毕业论文时,就首先要先明确的。论文标题的选择要适度,范围不能过大或是过小,如果选择的范围过大,那么在后期写作的时候就会导致论文的内容比较分散,造成主题不明的情况。可范围如果过小的话,那么则又会导致写到一半发现无内容可写,这样论文的总字数就可能会达不到要求。标题是居于我们论文当中第一行的居中位置,且字体通常要比正文内容的字体稍大一些。 2、论文的中英摘要 通常我们在写论文摘要的时候,一般都是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在后。摘要内容需要我们将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通过围绕主题简洁进行展开,主要是需要将重点部分介绍清楚,通常一万字的论文当中中文摘要有200-300的字数就行,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应怎么撰写? 3、关键词 关键词也可以叫做论文的主题词,是我们从论文当中选出来为论文的搜索提供方便,通常选择3-8个词用比较显著的字体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位置。 4、正文内容 论文的正文部分是我们论文当中最重要而且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我们整篇论文当中是最核心的部分。通常正文内容应包括有开头、本论以及结论三个主要部分,是论文的实质内容体现。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对于我们这些刚接触到学术论文写作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我们在搜集参考文献的过程中也能提高我们的见识增广我们的视野。可以上学客网参考

论文主要内容:一、论文的标题部分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3、完成了哪些工作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三、论文关键词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四、引言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1、研究的理由2、研究目的3、背景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5、作用和意义五、正文部分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一)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信息的简要陈述,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摘要内容包括本论文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千万不要讲一些人们已经做过的工作。要开门见山地讲本文的主要工作。摘要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在前,一般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另起一页,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二)正文。毕业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论。前言作为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说明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要求突出重点,实事求是。主体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毕业论文正文字数每个学校要求不同,总的来说在10000字左右。有创新的论文,字数不受限制。文中插入的图表要符合国家标准,经过精心设计后用计算机绘制,尽量避免扫描图表。结论是整个毕业论文的最后总结,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以下内容:(1)毕业论文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规律;(2)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3)与同类研究工作的异同;(4)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三)参考文献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10篇以上的中外文参考文献,其中至少有一篇与设计(论文)内容相关的外文文献。毕业设计(论文)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引用序号顺序排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