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学化学编辑部

发布时间:

大学化学编辑部

科技核心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SCIE)、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国文摘杂志等,以及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的science,nature,德国应化等等,

张懋森,湖北黄冈人,分析化学和计算机化学家。70年代提出建立中国的“计算机化学”学科。开出“计算机化学”课程,并在中国各地讲学,创办《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杂志,建立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培养出多名研究生,为建设该学科作出了贡献。

为什么要迁回北京啊?迁回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在合肥没有什么两样。何况现在的合肥已经是个大城市了,变化特别大,我看和上海、北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再说,现在交通的发达,使得所谓的城市差距已经很小了,合肥到北京的铁路就是4个小时。美国的顶尖级大学不都是在小镇上吗?现在中国科学院又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纯粹瞎折腾,把一切力量都投入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行了。都是那个姓江的儿子胡搞,想当大学校长,又搞了个什么上海科技大学。

化学教学编辑部

一共七大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还有四种,请知者补充。知之为知之啊,别乱说。

大学化学投稿编辑部处理

一、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化学通报编辑部

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吉林省长春市柳条路 13-2 号(130061) 2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 109 号 (130022)  3 、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市零陵路 345 号(200032) 4 、物理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北京大学化学楼(100871) 5、 化学通报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学所(100080) 6、 应用化学 中科院长春化学研究所 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 109 号(130022)  7、 中国科学B 辑,化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100707) 8 色谱 中国化学会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 161 号(116012) 9、 催化学报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辽宁省大连市 100 信箱(116011)  10 、有机化学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市枫林路 345 号(200032) 11、 高分子学报 中国化学会 北京 2709 信箱(100080) 1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光学会光谱学委员会、冶金部钢铁研究院总部 北京海淀区学院 南路 76 号(100081) 13、 无机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南京大学(210008)  14、 化学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 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30026) 15 化学研究与应用 四川省化学化工应用 成都市九眼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610064) 16、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 2 号(100088) 17、 结构化学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福州西河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50002) 18、 分析试验室 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北街口外大街 2 号(100088)  19、 化学试剂 化工部化学试剂科技情报中心站 北京市 235 信箱(100022) 2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学会理化检验分会 上海 市邯郸路 99 号(200437)  21、 分子催化 中国化学会 兰州天水路 236 号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730000) 22 分析测试学报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广州先烈中路 100 号(510070)23、 分析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等 武汉大学化学学院(4300727)

柳大纲幼年丧母,其父柳承元系前清秀才,执教小学,严家教。柳大纲在其姐柳大绶照顾下自幼聪颖勤奋、沉静善思,学习成绩优异。1920年毕业于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25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化学系(前身为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学部)获学士学位,被该校留任物理系助教。后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员和中国科学社《科学》杂志编辑部编译员。1927年与小学教师樊君珊结婚。1929年柳大纲受聘到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工作,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他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6年曾由中央研究院选派赴美进修,1948年获美国罗斯特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1949年初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回国。上海解放后从1950年起在新建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该所于1952年迁到长春后任副所长。1954年调回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学术秘书至1956年。1956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他先后任该所研究员、副所长、代所长、所长,从1981年起任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1963年,他曾兼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盐湖调查队队长;1958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1965-1991年,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74-1982年兼任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顾问。柳大纲热心社会工作,曾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1984年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主任,1985年后任名誉主任委员。1983-1990年任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1973-1986年担任《化学通报》主编。1985年起担任《无机化学》(后改名为《无机化学学报》)顾问。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主任编委之一。柳大纲历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1年参加九三学社。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柳大纲早期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满腔热情投入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课题的研究,长期致力于科研组织和学术领导工作。他一贯重视解决重大应用问题,但又不忽视必要的基础研究。他认为前者是“根”,科学发展必须生根于社会需要,后者是“本”,即各个学科都有其自身规律。不去研究新现象、寻找新方法、揭示新规律、形成新概念,科学则得不到发展,技术也不会有新的突破。

化学教育编辑部

一共七大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还有四种,请知者补充。知之为知之啊,别乱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