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

发布时间:

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提到,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近20%。邵志清认为,强调该指标意义不大。“我国已经是发明专利大国,但每年那么多发明专利,有多少产生了经济效益?”他说。 中科院院士陈和生代表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虚假、浮夸的垃圾专利”。他表示,现在很多专利是为了应付考核要求,或申请专利补贴而生。 “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与创新能力增强,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邵志清说,应从导向上有所改变,除了专利数量,至少增加一些效益考核指标。

广东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

据统计专利每天的注册量是一万件,自己算算一年是多少

7月5日凌晨,来自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官方消息,期待已久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出炉。 《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九个方面100条重点举措,主要是着眼中期安排,把近中期看得比较准的、可以加快实施的重点工作进行分工部署,进一步量化阶段性目标。全文就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协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保障措施等9个方面,进行了100项规定。亮点一:62次!广州提及最多在三年行动规划中,广州出现62次,深圳57次,香港25次,澳门24次。相比湾区规划纲要,广州戏份更重。亮点二:到2020年,要完成16项目标1、大湾区内地新型研发机构力争达到200家。2、力争大湾区内地实现R&D占GDP比重达到8%。3、大湾区内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4、大湾区内地实现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4亿人次。5、大湾区内地实现轨道交通通车里程2400公里。6、大湾区内地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0公里。7、大湾区内地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6200万标准箱。8、大湾区内地现代服务业占比为60%以上。9、大湾区内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10、基本消除大湾区内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11、大湾区内地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12、大湾区内地森林覆盖率达到52%。13、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备案办理时限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开办企业时限控制在4个工作日以内。14、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注册港资、澳资企业数量力争达到2万家。15、大湾区内地力争实现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达到50%。16、大湾区内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比重力争达到14%。亮点三:12次提及南沙,庆盛纳入三大科技创新合作区1、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及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及深港双方毗邻区域,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及周边适宜开发区域,并列三大科技创新合作区。其将重点开展财税政策、合作办学、职业资格互认、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监管等创新试点。2、启动狮子洋通道(南沙至虎门)前期研究工作,再添一条珠江口过江通道。3、在广州南沙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推进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建设。4、支持广州南沙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中心。5、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强与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加快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提升南沙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合理统筹解决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进与周边城市在城市规划、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衔接,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高水平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亮点四:中新知识城纳入湾区重点创新平台在提及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时,中新广州知识城被首个提及,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中子科学城、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等区域定位为“重点创新平台”。亮点五:加快金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携手港澳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支持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和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亮点六: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政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租房)政策。亮点七:支持技术移民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率先实施更优人才居留政策,在大湾区内地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缩短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审批期限。亮点八:首次提及广清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广清一体化为示范,推动环珠三角地区与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广梅产业园等区域合作平台建设。亮点九: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机场改扩建,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肇庆等市规划建设若干通用机场。亮点十:广中珠澳、广深第二高铁纳入三年行动一大批交通设施即将上马:加快推进广州经湛江至海口、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广州经汕尾至汕头、赣州至深圳、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广佛环线、佛莞、穗莞深等城际轨道项目,规划建设广清城际广州至广州北等项目。研究谋划广州至清远(研究延伸至永州)、深圳经江门至南宁、广中珠澳、广深第二高铁等高铁项目。与香港合作推动深港西部快速轨道的论证和规划建设,支持澳门轻轨延伸至横琴与内地轨道交通便捷衔接。加密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积极推进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每万人拥有专利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提到,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近20%。邵志清认为,强调该指标意义不大。“我国已经是发明专利大国,但每年那么多发明专利,有多少产生了经济效益?”他说。 中科院院士陈和生代表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虚假、浮夸的垃圾专利”。他表示,现在很多专利是为了应付考核要求,或申请专利补贴而生。 “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与创新能力增强,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邵志清说,应从导向上有所改变,除了专利数量,至少增加一些效益考核指标。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主要是指每万人拥有经知识产权行 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计算公式为:每万人口发明 专利拥有量=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末总人口。发明专利最能体现一 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它既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产,又能通过工业生产 和制造转化成现实财富,是衡量一个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 的综合指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国际通用指标,主要体现一个 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列人国家“十 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每 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底的 3件提高到12件。

全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提到,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近20%。邵志清认为,强调该指标意义不大。“我国已经是发明专利大国,但每年那么多发明专利,有多少产生了经济效益?”他说。 中科院院士陈和生代表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虚假、浮夸的垃圾专利”。他表示,现在很多专利是为了应付考核要求,或申请专利补贴而生。 “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与创新能力增强,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邵志清说,应从导向上有所改变,除了专利数量,至少增加一些效益考核指标。

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都在30件以上。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

虽然现在国家及各地政府相继颁布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知识产权融资进行扶持,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但鉴于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的独特性,在知识产权融资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银行相关金融机构没有对应的金融产品,二是中西部的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表现就偏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功的总额和笔数也相对要少,基本没有金融信贷机构会认可知识产权质押。

7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举办2018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据了解,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举办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组建后,首次向社会集中发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的相关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为6万件;完成商标审查5万件。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商标累计申请量8万件,累计注册量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7万件,平均每1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核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4395件,其中国外171件。商标注册审查周期从8个月缩短至7个月左右。2018年上半年,我国新受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10个,新批准保护地理标志产品46个,新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35家。截至2018年6月底,累计保护地理标志产品2359个,其中国内2298个,国外61个;累计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24个;累计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8091家,相关产值逾1万亿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