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内科护理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内科护理的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一、内科护理学的范围与内容二、内科疾病的常规护理三、内科疾病的分期与疾病的分级护理四、内科护理学的学习要求与目标第2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咳嗽与咳痰二、咯血三、胸痛四、肺源性呼吸困难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六节肺炎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七节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八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九节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十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体位引流术二、胸腔穿刺术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第3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心源性呼吸困难二、心源性水肿三、心前区疼痛四、心悸五、晕厥第二节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三节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第五节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一、危险因素及临床类型二、心绞痛三、心肌梗死第七节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第九节 循环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心电监护二、心脏电复律三、人工心脏起搏四、心血管病介入性诊疗技术第4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恶心与呕吐二、腹痛三、腹泻第二节 胃炎患者的护理一、急性胃炎二、慢性胃炎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第六节 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第七节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第八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护理第九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腹腔穿刺术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三、结肠镜检查术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第5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肾性水肿二、肾性高血压三、尿量异常四、尿路刺激征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三节 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透析疗法二、肾脏移植第6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贫血二、出血三、继发感染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六节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七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骨髓穿刺术二、造血干细胞移植第7章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消瘦二、肥胖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三节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8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二、皮肤损害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9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头痛二、感觉障碍三、瘫痪四、昏迷第二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三节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脑梗死三、脑出血四、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节 癫痢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腰椎穿刺术二、高压氧仓治疗第10章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概论一、感染与免疫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四、传染病的预防五、传染病的护理特点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三节 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护理附2:甲型HN流感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五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七传染病区的护理管理与隔离技术一、传染病区的设置要求及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二、传染病区的隔离技术实训实训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一、目的二、内容与方法三、作业实训2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一、目的二、内容与方法三、作业实训3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体位引流术二、胸腔穿刺术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实训4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一、目的二、内容及方法三、作业实训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一、目的二、内容与方法三、作业实训6 循环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心电监护二、心脏电复律的护理三、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四、心血管介入诊疗术实训7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一、目的二、内容与方法三、作业实训8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一、目的……附录A 《内科护理》学时分配附录B 传染病常用物品清毒方法参考文献

0

0

内科护理类论文属于医学类论文,这类毕业论文看你是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本科的基本上你做做实验,阐述下理论都能够过的。硕士和博士的稍微棘手些,建议你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有一些写作知识和视频教程可以参考下,只要论文字数够,查重过就没啥问题的

内科护理学参考文献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之一,是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历史最长、版次最多的教材之一。本书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本教材主要供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普通教育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内容推荐  本书第四版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二是注意知识的更新和疾病谱的变化,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三是明确教材的学科定位,在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容取舍上符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业务要求。四是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五是遵循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则,强调全书结构体例规范,编写风格一致,内容科学严谨。  在修订过程中,本书具体作了如下调整和努力:①明确护理程序是一种体现整体护理观的、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继续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编写,分为完整、简略两种格式,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在本书第一章“绪论”中,阐述了对整体护理观、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问题的基本理解和应用方法,并在全书贯穿了这一思路。②进一步完善护理诊断/问题在教材中的应用和相应护理措施的组织,规范“健康指导”的编写,突出重点,充实内容。③更新和补充了临床新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技术,例如心、脑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胃肠道内镜检查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等;适当增加了病种,例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行性感冒、肺血栓栓塞症等;部分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动。④根据全套教材的整体规划,本书仍然包括了内科各系统专科、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而将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内容归人其他教材。⑤书末增加了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编写了《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内容包括学习要求与重点难点、自测习题与参考答案、个案护理计划范例、见习与实习指导等;还编制了配套光盘。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1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3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4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5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6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作 者: 尤黎明 等主编字 数: 1190000开 本: 16纸 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078320包 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定 价:¥00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概述二、肺炎链球菌肺炎三、葡萄球菌肺炎四、其他肺炎第五节 肺脓肿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第七节 肺结核第八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九节 支气管哮喘第十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一节 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第十三节 胸腔积液第十四节 自发性气胸第十五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节 机械通气第十七节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二、胸腔穿刺术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四节 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阻滞六、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第六节 心脏办膜病一、二尖办狭窄二、二尖办关闭不全三、主动脉办狭窄四、主动脉办关闭不全五、心办膜病病人的护理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二、心肌梗死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第九节 病毒性心肌炎第十节 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心肌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自体办膜心内膜炎二、人工办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第十二节 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缩窄性心包炎三、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三节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心脏起搏治疗二、心脏电复律三、心导管检查术四、心导管射频消融术五、经皮穿刺球囊二尖办成形术六、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办成形术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八、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九、先天性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附录一 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附录二 预防接种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0

参考内科护理学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 [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 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 [4]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 [5]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7] 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4] 李惠萍,莫玉兰,韦成全 静脉注射士的宁对氯胺酮镇痛作用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 (14) : 2609 - [5] 张均田 学习、记忆实验方法[M ]//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 药理实验方法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804 - 7, 即为:[引用次序] 作者 论文名/书章节 [J为期刊/ M为书籍] 期刊名/书名,出版年份,卷(期) : 页码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 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 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 "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 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发布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 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 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 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4、特需病房服务艺术的研究 经过多年护理服务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不、情、忍、乐、全、换"六字服务艺术,病员入院率逐年增加,与历年同期比较:98年较97年增加30%,99年较98年增加70%,99年较97年增加120%,病人满意率达100%,为了进一步提高特需病房的服务艺术,该病房与市劳模马桂宁同志结对拜师,把 “马派服务艺术”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在特需病房成立了“马桂宁护理组”。为了不断完善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研究,我们还在全院护士中进行了职业现状调查,了解护士的职业心态,另外对777位住院病人进行了护理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年来开展护理服务文化研究工作的总结,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其目的是引起国内护理界同道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和研究,将护理服务文化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 这是个范文,,,根据需要改正一些 应该可以吧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内科护理学参考文献格式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之一,是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历史最长、版次最多的教材之一。本书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本教材主要供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普通教育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内容推荐  本书第四版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二是注意知识的更新和疾病谱的变化,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三是明确教材的学科定位,在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容取舍上符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业务要求。四是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五是遵循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则,强调全书结构体例规范,编写风格一致,内容科学严谨。  在修订过程中,本书具体作了如下调整和努力:①明确护理程序是一种体现整体护理观的、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继续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编写,分为完整、简略两种格式,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在本书第一章“绪论”中,阐述了对整体护理观、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问题的基本理解和应用方法,并在全书贯穿了这一思路。②进一步完善护理诊断/问题在教材中的应用和相应护理措施的组织,规范“健康指导”的编写,突出重点,充实内容。③更新和补充了临床新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技术,例如心、脑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胃肠道内镜检查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等;适当增加了病种,例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行性感冒、肺血栓栓塞症等;部分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动。④根据全套教材的整体规划,本书仍然包括了内科各系统专科、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而将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内容归人其他教材。⑤书末增加了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编写了《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内容包括学习要求与重点难点、自测习题与参考答案、个案护理计划范例、见习与实习指导等;还编制了配套光盘。

作 者: 尤黎明 等主编字 数: 1190000开 本: 16纸 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078320包 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定 价:¥00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概述二、肺炎链球菌肺炎三、葡萄球菌肺炎四、其他肺炎第五节 肺脓肿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第七节 肺结核第八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九节 支气管哮喘第十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一节 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第十三节 胸腔积液第十四节 自发性气胸第十五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节 机械通气第十七节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二、胸腔穿刺术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四节 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阻滞六、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第六节 心脏办膜病一、二尖办狭窄二、二尖办关闭不全三、主动脉办狭窄四、主动脉办关闭不全五、心办膜病病人的护理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二、心肌梗死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第九节 病毒性心肌炎第十节 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心肌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自体办膜心内膜炎二、人工办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第十二节 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缩窄性心包炎三、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三节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心脏起搏治疗二、心脏电复律三、心导管检查术四、心导管射频消融术五、经皮穿刺球囊二尖办成形术六、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办成形术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八、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九、先天性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附录一 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附录二 预防接种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为内科护理第六版

[1]祝惠民内科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2?这是标准的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1]是参考文献序列号,祝惠民是作者,内科学是署名,[M]代表书籍,第三版代表书的版本序号,人民卫生出版社是出版社名称,“1998:”是书的出版年份,142-151是说本论文的写作参考了这本书的第142-151页的内容。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1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3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4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5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6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0

第一章基础护理学第一节考试大纲第二节复习提要一、绪论二、护士的素质及其行为规范三、护理理论四、护理程序五、医院和住院环境六、人院和出院的护理七、卧位和安全的护理八、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九、病人的清洁护理十、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十一、患者饮食的护理十二、冷热疗法十三、排泄护理十四、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十五、静脉输液和输血法十六、标本采集十七、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十八、临终病人的护理十九、医疗文件的书写与保管二十、病区护理管理第三节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A1型题(1~180题)参考答案二、A2型题(1~51题)参考答案三、A3型题(1~31题)参考答案四、B型题(1~52题)参考答案五、X型题(1~34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内科护理学第一节考试大纲第二节复习提要一、护理体检二、常用实验室检查三、其他检查四、内科病人心理护理及疾病各期病人护理五、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六、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七、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八、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九、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痫病人的护埋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十一、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十二、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十三、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A1型题(1~122题)参考答案二、A2型题(1~76题)参考答案三、A3型题(1~27题)参考答案四、B型题(1~55题)参考答案五、X型题(1~31题)参考答案第三章外科护理学第一节考试大纲第二节复习提要一、外科无菌技术二、外科病人代谢失调的护理三、休克病人的护理四、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五、麻醉与护理六、复苏七、围手术期护理八、外科感染与护理九、损伤病人的护理十、换药十一、肿瘤与护理十二、移植与护理十三、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十四、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十五、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十六、急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十七、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十八、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十九、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二十、肝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二十一、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二十二、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二十三、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二十四、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二十五、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二十六、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二十七、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二十八、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四章妇产科护理学第一节考试大纲第二节复习提要第三节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五章儿科护理学第一节考试大纲第二节复习提要第三节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附录一历年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真题选编(1995~2003年)一、基础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内科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外科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妇产科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五、儿科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附录二2001~2007年全国护理学专业护士资格考试真题选编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附录三历年执业资格考试易错100题解析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