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老年杂志官网诗书画苑

发布时间:

中国老年杂志官网诗书画苑

去邮政局的报刊杂志售买点就可以买到。

中国老年杂志官网

创刊之初的《中国老年》是为适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干部离退休制度而建立起的内容框架和话语体系,着重宣传老干部政策以及老同志的精神风貌和老有所学所为;到2000年《中国老年》实现第一次转身,建立起了以“关注老龄社会,温馨家庭生活,润泽情感人生,提高生命质量”的框架内容;2005年,《中国老年》进行第二次转身,确立了“让老年人拥有尊严和价值、快乐而健康”的办刊理念,这标志着《中国老年》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娱乐功能和生活服务开始进入老年生活乃至人生的理性层面,这是一本刊物对世俗情怀的关注和对自身责任的认同。

中国老年书画艺术杂志社

巩法根,几十年来专注于寿文化的研究,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痴迷中国传统寿文化的收集整理,历时四十余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将散落于民间,形态各异、结构多样的20000余枚寿字进行了收集整理、汇编成卷,以金墨小篆这一独特的书写形式,在瓷青宣纸上创作完成了200余米的巨幅书画艺术珍品《华夏万寿长卷》,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整理出了一份珍贵史料。 中国的方块文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甲骨文、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并在其后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书写者的观念、思维、精神,激发了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古今书法家更是用这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创作了无数以祈祷吉祥为内容的书法作品,钧深致远,有道不尽的意韵。其中以“寿”字的变化最为繁多。在中国汉字里“寿”字的使用频率最高,从甲骨文开始就被人们广泛运用。它字意吉祥、体态多样,很多文人墨客用以书写“寿”字表达对人类生命长青的恭贺和赞美,寿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粹。“寿”字是一个单字名词,但是含义广深,象征人长寿、国永固,物久存,字义祥和美好,迎合了人类的期盼和美好的祝愿。“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运用“寿”字的褒意,以示招福纳祥,期盼追求人生高龄长寿,健康如意,已成为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约定成俗的社会风尚。中国祝寿礼俗从南北朝开始,高峰要数中国封建社会的唐宋时期,唐明皇这位风流天子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圣寿节”,开了全国为皇帝庆寿的先例,从他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圣寿节”。而到明清时期,祝寿礼仪的意义突破了祈寿求吉的原始动机,满足了人们享乐、娱乐和炫耀的需求,故而规模越来越大。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天真地奢望用祝寿的方式来祈求长寿,而是用现代科学手段来锻炼身体、益寿延年,祝寿习俗也成了一种融洽人际关系、增添娱乐气氛的日常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如何利用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更好地保护自己,一时间成为各界议论的热点。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紧保护硕果仅存的传统文化,可见各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发展中国家因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缺乏有效保护,以至于这些资源正被不断窃取、盗用,被一些发达国家无偿或非常廉价地使用。巩法根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酷爱书法,砚田耕耘不缀,悬腕苦练,曾受多位书法名家指点,先攻行草,后转攻“石鼓”、“秦篆”,其间更是痴迷中国传统寿文化,醉心寿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四十余年游历中华大地,时刻留心,着意寻找、搜集考证、整理有关寿字、寿词、寿成语、寿联文、寿函、寿文序、寿诗词、寿歌赋等寿文化资料。收集整理了形态各异、结构各异的“寿”字20000余枚,并用金墨小篆书写在瓷青宣纸上,创作了一幅200余米长的《华夏万寿长卷》,为中华民族整理出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夏万寿长卷》集前人之大成,补学术之遗缺,聚“寿”字之大全,开寿文化之先河,是一幅中华书法史上里程碑的宏篇巨作。它形象地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涵盖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流山川、花鸟鱼虫、动物草木、八卦占卜等各种大自然中的景物和生态。这其中有姓氏寿、花鸟寿、鱼虫寿、龟蛇寿、风雨寿、星辰寿、山川寿、八卦寿等;有为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哲人名贤贺寿时用过的“寿”字。每一枚“寿”字像一幅图画、像一朵浪花,像一谭碧水聚到一起,汇成了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长河。 作家介绍:巩法根,1949年生于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佛教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传统寿文化高级研究员、北京长寿书画院院长、中美文化艺术委员会艺术顾问、美国国际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巩法根六十年代末从军,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军、地、市、部级中国书画艺术大展和比赛,多幅作品被香港、台湾、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前苏联等国际友人收藏;先后受到毛泽东、朱德家人特邀,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创作书法作品,并被其家人永久收藏。 2007年6月,中国书画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聚首北京,在历史文化圣殿故宫紫禁城中召开了“巩法根万寿书艺研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护卫队官兵列队展示了这幅堪称中华书画艺术史上精品的《华夏万寿长卷》,其场面之壮观,受到各界专家学者以及到会的各路媒体记者的一致赞誉,称之为“前尚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2006年9月,巩法根受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文化委员会特邀,出席“中国老年学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并向大会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手抄卷,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涉老机构书写并无偿捐赠“福满堂、寿无疆”等书法作品;2007年9月,巩法根受中国老年学学会特邀,出席“亚大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并向来自亚大地区及全国各地的涉老机构无偿捐赠“福满堂、寿无疆”等书法作品;2008年6月,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中国老年杂志社承办的“首届华夏盛世金婚大典”在北京举行,受大会特邀,巩法根特为此次盛典创作了《金婚双寿》中堂寿献与大会,同时将价值300余万元的书艺精品现场无偿捐赠给受邀前来出席盛典的百对老部长、老将军、老科学家、老艺术家、老劳模等各界功勋。 2008年12月28日,北京泉州商会周年庆典暨商会品牌与企业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凯迪克格兰云天大酒店举行,北京泉州商会党支部书记李其量与著名书法家北京长寿书画院院长巩法根先生签订授权北京泉州商会对《华夏万寿长卷》慈善拍卖协议的签字仪式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注意力,为了表达对受灾同胞和灾区重建工作的支持,北京长寿书画院愿意将巩法根院长倾注四十余年心血,收集、整理、书写的巨幅书法作品《华夏万寿长卷》进行拍卖。并表示愿意将所得善款,一部分用于“12”特大地震展览馆的建设以及灾区日后的慈善工作。

恭喜你,答对了!

巩法根,1949年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国传统寿文化研究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长寿书画院院长。六十年代末从军。七十年代起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军、地、市、部级书画艺术大展和比赛,作品被收入“新世纪当代艺术家名录”、“新世纪中国名家书画”、“现代书画名家精品”等集册。历时三年创作完成《华夏万寿长卷》获世界吉尼斯纪录。作品在新加坡、首尔、东京、吉隆坡、伦敦、温哥华、台北等举办的历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应邀前往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展览和进行交流活动。荣获“90国际书法艺术博览会”金奖。中国线装书局出版宣纸线装珍藏本《巩法根书法作品选集》及各种字帖,一九九九创办“北京长寿书画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组织指导会员开展书法、美术、篆刻和诗词等创作研究活动;(二)经政府有关部门授权或根据老年书画研究发展需要,举办不同主题的书画展览、笔会、编辑出版书画集、组织书画艺术的交流、研究活动;(三)组织会员开展扶贫赈灾等公益性社会活动;(四)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和联谊活动;(五)依照有关规定,继续编辑出版《中国老年书画》报;(六)进行书法、美术、篆刻等艺术的培训和咨询活动。

中国老年杂志社官网

1983年6月17日经国家文化部文出字(83)第1327号文件批复,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成立中国老年杂志社创办《中国老年》杂志,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

中国老年学杂志官网

中国老年学属于北大核心期刊,审稿周期比较长,你投稿多长时间了。如果已经通过审核的话,杂志社会通知你的,否则可能就石沉大海了。现在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发表,快捷有保证,如有意向的话,可以私信我。

是科技核心期刊名称 中国老年学杂志 期刊CN号 22-1241/R 主管单位 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会

这里有在线投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