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读者》是杂志吗

发布时间:

《读者》是杂志吗

是的

目前没有杂志的级别分类标准,所谓国有级或省级一般都是地方要求,要看各地对级别的定义。一般看杂志的主管主办单位,公开发行的期刊中,如果主管主办单位是中央部委或国家机关,则习惯上确认为国家级;如果主管主办单位是地方,则为省级。

是的《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4月,当年为双月刊,共出5期。至1999年12月,共出版221期。《读者》杂志是综合性的文摘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其上刊登的文章涉及到文学、艺术、评论、故事,联系生活的科普小品、心理咨询,以思想性、文化性及浓郁的人情味见长。自其创刊以来,《读者》以其丰富的内容、严谨的编辑方针、对读者负责的作风,发行量逐步上升,1986年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10家杂志行列。1991年至1999年,《读者》杂志始终是中国排名领先的杂志。据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期刊联盟最新出版的《世界期刊概况》公布的全世界期刊发行量最大的前50名刊物排名,《读者》杂志排在第8位。

美国的《读者文摘》·5年内三次易主,10亿美元待售 。日前再次申请破产,其在中国发行的刊物已停刊!

读者是杂志吗

不算

半月刊每期6元书店都有售帮助到你请采纳

美国的《读者文摘》·5年内三次易主,10亿美元待售 。日前再次申请破产,其在中国发行的刊物已停刊!

目前没有杂志的级别分类标准,所谓国有级或省级一般都是地方要求,要看各地对级别的定义。一般看杂志的主管主办单位,公开发行的期刊中,如果主管主办单位是中央部委或国家机关,则习惯上确认为国家级;如果主管主办单位是地方,则为省级。

读者算是杂志吗

是的《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4月,当年为双月刊,共出5期。至1999年12月,共出版221期。《读者》杂志是综合性的文摘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其上刊登的文章涉及到文学、艺术、评论、故事,联系生活的科普小品、心理咨询,以思想性、文化性及浓郁的人情味见长。自其创刊以来,《读者》以其丰富的内容、严谨的编辑方针、对读者负责的作风,发行量逐步上升,1986年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10家杂志行列。1991年至1999年,《读者》杂志始终是中国排名领先的杂志。据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期刊联盟最新出版的《世界期刊概况》公布的全世界期刊发行量最大的前50名刊物排名,《读者》杂志排在第8位。

嗯,有的算是有的不算是吧。就像意林啊什么的就是,而比如小说一类的就不算是了

没错,是一种杂志!!正如二楼的朋友所说,为此事我愤愤了很久呢!!!另外告诉你,杂志更名是常有的事,可以看他们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或者是邮发代号。它们一般是不会变的!!!

不算哦 读者根本不是学术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都是学术期刊 而且是很高端的

读者文摘是杂志吗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行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美国杂志,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行。1922年创刊,现每月发行。这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它所涉及的故事文章涵盖了健康、生态、政府、国际事务、体育、旅游、科学、商业、教育以及幽默笑话等多个领域。《读者文摘》是当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杂志之一,它拥有48个版本,涉及19种语言,并畅销于世界60多个国家。这份每月出刊的杂志文章风格简明易懂,内容丰富广阔,且多富含恒久的价值和趣味;同时,它还致力于为各个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信息、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激励精神。它所涉猎的主题有健康保健、大众科学、体育运动、美食烹饪、旅游休闲、金融与政治、家居与园艺、艺术与娱乐、商业与文化。其他固定的专栏还包括了笑话、谜语、测试、动画及读者来信。《读者文摘》是以通过为各个领域的读者提供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尽可能广大的读者群的。《读者文摘》1922年创刊时不是本名,后改名为《读者文摘》。“读者文摘”也是中国大陆《读者》杂志的曾用名,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纠纷,于1993年7月改名。 《读者文摘》杂志于2008年登陆中国,发行1-2期创刊号名为《普知》。

读者文摘是美国的刊物读者是中国的。中国的读者曾经也叫读者文摘因侵权不的不改了。

《读者》杂志的前身是《读者文摘》,以下是关于《读者》的有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1993年,中国一本月发行量300多万份的杂志因为不愿意再卷入商标纠纷,忍痛更改已经使用了十余年的刊名。此事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此事。读者听到杂志要改名的消息后,纷纷致信编辑部,强烈反对。一本杂志的改名竟成为当年国内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引发各界关注,这在中国是第一例。出人意料的是,该杂志改名后的发行量,不降反升。这本引发全国乃至世界传媒关注的“改名”杂志,叫做《读者文摘》。她在此次风波后,改名为《读者》。  1993年7月号,由《读者文摘》改名而来的《读者》,刊发了一则特别的卷首语:“从本期开始,《读者文摘》正式更名为《读者》。《读者文摘》的事业,在出刊143期后,将由《读者》来继续。……《读者文摘》开始进入《读者》时代。”  1980年的秋天,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总编辑曹克己找到在出版社科技室工作的胡亚权,对他说:“听说你会办杂志,你就来负责办一本杂志吧!”“办什麼刊物呢?”“具体你自己去想。过半个月,我要听你讲一个方案。”於是,胡亚权拉上志同道合的郑元绪,摸索著办起了一份杂志。这就是《读者》的前身《读者文摘》。创刊号编完后,他们把当期的重点内容与办刊宗旨放在《光明日报》刊登,不久之后的1981年4月,杂志正式推出。  《读者》的开创者们可能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情景,“《读者》现在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杂志,但同时又能保证自己的高品质、高品位,受到贾平凹、余秋雨、刘心武、梁晓声等众多文化人士的称赞。”《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说。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孟臻介绍说:“《读者》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6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1003万册,目前《读者》月发行量稳定在900万份以上,居中国和亚洲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被誉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26年来,几乎是伴随著改革开放而诞生的《读者》影响的人数以亿计。杂志创办人之一郑元绪在这本杂志200期时,写下这样一句话:“读者是流动的,一部分离去了,一部分人又来了,这很正常,而这种流动著的读者,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读者》创造的奇迹就是成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同时,“《读者》现象”逐  渐形成。  提起“《读者》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读者》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陈泽奎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形成了‘《读者》现象’的说法,90年代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提法。最近几年这个说法提得比较多。”他认为,通常说的“《读者》现象”,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办成了“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以及《读者》既保持了在内容方面高雅的品位又留住了庞大的读者群。  不少人提起“《读者》现象”,就会提起“在甘肃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的说法,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文教授并不认同甘肃文化不发达的说法。李文认为,现在甘肃虽然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但文化、历史积淀非常深厚,而且甘肃还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心。在他看来,“《读者》现象”与甘肃厚重的文化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意林读者是杂志吗

青年文摘吧,还有格言也不错

意林读者都是中国的杂志世界影响力并不大但是国内文字立志杂志中已经首屈一指了同类杂志影响力差不多的还有萌芽和青年文摘

读者比较的理性,其中不乏闪烁人性的智慧;青年文摘却是贴近社会,驱散密布已久的阴霾,鼓舞青年的自信心;意林是一个个寓言与小故事,来开启你刚刚萌芽的梦想吧·····延伸: 意林、读者、青年文摘 的好词好句好段雪可以大,风可以狂,心中有思念,我的冬天,不冷。——《读者》 《有你,冬天不冷》他的骨骼是脆弱的,但他的灵魂是坚韧的。——《读者》 《珍惜那致命的伤》当然,酒能添美,也能添丑,其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酒。——《读者》 《刚浇过水的花朵》它的躯体极尽扭曲,如同永不苏醒的醉汉,肆无忌惮地袒露着它的雄悍和孤寂。它灰褐色的外表,像被榨干的兽皮,像抽象派画家笔下的杰作。——《读者》《一棵树》印度还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贫穷的国度,这样一个贫穷国度的乞丐却仍坚守着他们的尊严。乞丐们不会因为你没有零钱给他而在心里咒骂你。他们从不抱怨上天给予他们的苦难,他们工作、学习,在闲暇时唱歌、喝酒,他们的心中,飘荡着茉莉花的清香。印度人的生活,正如印度佛教复兴之父安贝卡所说:“即使你穷得只剩一件衣服,你也应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让自己穿起来有一种尊严。——《读者》《穷人的茉莉花》一个人,真的爱过,无论结局如何,总会更真切地懂得人生,也便会有更深沉的感慨。☆张爱玲曾经说过:“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三毛说:“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一说就错。”其实,爱就像是一杯圆满的苦茶,喝着难免会有满口的苦涩,但不久,就像有首歌唱的,你便能品尝到清雅的芳香。而这香,或许,会伴你一生。——《读者》《爱是一杯圆满的苦茶》青和消失不见之后,许飞还是喜欢去那片海。天空蓝得透明,许飞一遍一遍地问自己要不要飞去榆林,可是她又不知道,飞与不飞,哪一种更幸福。她是真的很想把那个彩色的海螺还给青和,那样就算他在无边的沙漠,也能听见海风吹过。——《青年文摘》《也许飞》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只要生命还在,奇迹就在。——《青年文摘》《谁能为生命预言》我伤害了你,你温暖了我。—— 《青年文摘》 《彼此伤害 彼此温暖》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使人忘记爱情。——《青年文摘》《时间使人忘记爱情》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青年文摘》《光阴》当安逸成为鸡肋,舍弃安逸不只是勇气,更是一种睿智。——《意林》《为春天腾出双手》她只知道,这世界有一种爱,是一道用生命筑成的血墙。——《意林》《爱的血墙》美丽不是长久的,它只会误人。——《意林》《最深的感悟》淡淡的月光在水面上轻轻地闪烁,紫色的薰衣草开成一朵一朵,年复一年,岁复一岁。——《意林》《相爱的蝴蝶》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盛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榭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己顺利结束,挖马铃薯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意林》《草莓》

《意林》是一本由小故事组成的文摘类期刊,与《读者》、《青年文摘》相比,《意林》有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她全部是由小故事组成,通过小故事来说话。此外,所选文章的类型有区别,像《读者》以美文偏多、《青年文摘》的职场故事偏多,而《意林》则偏重于励志、哲理方面的小故事。 近两年《意林》里一些文章被用来作为中高考命题作文的材料《意林》和《意林作文素材》都很适合高中生看采纳 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