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我的历史观2000字论文

发布时间:

我的历史观2000字论文

《二十四史》记载了千年华夏的历史,现如今的人都是通过它们来了解历史,然而过度信服于典故和佳谈,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形象,这是大多数国人的通病。这其实是传统的历史观引起的。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大意是说纣王的罪行其实并没有史书中说的那样厉害,只是后人把各种罪行都归在纣王的身上罢了。司马迁在《史记?殷本记》中称“帝纣资捷辨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可见,商纣王广闻博见,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身材高大威猛,力量无穷,能言善辩。他的能力足以向臣下自夸,他的声望足以轻视世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保卫了商朝的安全。毛泽东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名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入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可见,不论是古时的吏官还是近代的文坛巨匠,都对纣王有着极高的赞誉,完全肯定了他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形象。但不论是寓言影视,还是教材,都教育后世不能像他一样残暴,无道,沉醉于歌舞,他一直作为昏君的典范,作为万劫不复的反面教材。荧屏热播的《封神榜》让不细细研究历史的平常人对纣王有着怎样不堪的认识。相比之下,春秋的越国第二世君主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总是让我们引以为傲。灭了吴国,称霸一时,这些功劳自然不能抹杀。然而,就以这些所谓的“成功”给他树起“英雄豪杰”的碑传,那就荒唐至极了。他在灭吴之后因为听信谗言逼死功臣文种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享福的心胸狭隘的“小人”。军师范蠡早就认清了他的这一“小人”本性,在灭吴之后及时地退隐从商,才避免了文种同样的命运。草莽皇帝刘邦,原为不折不扣的无赖,最后却统一天下,他与吕后在对付功臣的手段上,的确叫人心寒,韩信,彭越两大兵家始祖都冤屈而死,他对曾经放他生路的丁公,项羽恩将仇报。大明始祖朱元璋也是因为心胸狭隘而诛杀功臣,这都表现出了农民出身的他们有着改不掉的粗鄙。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赞誉的他们就不应该戴上一个“奸雄”的帽子?然而历史也不会抹灭那些失败的真英雄,从纣王说起,部分史学家也表示,纣王因为扞卫奴隶的权利而触犯了以周国为首的十一个小国的贵族的利益,难道不就是和商鞅一样的经历吗?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功绩。商朝疆域的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有助于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发展。他曾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如反对神权,改革旧俗。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大胆地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为其革新路线服务。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项羽不仅有超群的武功,“力拔山兮气盖世”,而且非常讲究朋友之间的义气。在鸿门宴上他放弃了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就是因为他看重与刘邦一道起兵反秦的患难情谊,不忍手足相残。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真豪杰,却因为最后败给了背信弃义的刘邦,而为“历史学家”们所不齿。但依旧有不少人赞叹他的军事才能,肯定推翻秦朝的卓越贡献,项羽才是秦末的真正豪杰!从客观的立场上分析中国“成败论”,就是“成者王侯败者贼”的必然趋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巾起义”叫做邪教作祟,得而诛之,而“红巾起义”却称为出师有名,替天行道。作为古时的一个吏官,的确害怕因记载有关当朝皇帝的不义之举而受刑,司马迁就是因为触犯了汉武帝而处以宫刑,但是他依旧不畏强暴,以“太史公”的公平立场详实地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他的《史记》才能堪称史家之绝唱。后世的吏官谁敢冒着这样的风险去记载实情呢?只能为王侯将相树碑立传。战后的日本依旧军国主义横行,教科书明显修改了历史的真实性,妄图掩盖侵华的罪行。这难道不是让后代的历史观更加模糊,让他们更加迷茫于道德与荣辱之中吗?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让我们正确看待历史,看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两面性,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因情绪掩盖事实。

中国历史一大堆,民国不算,二十四史加清史,共为二十五史,都可算作史料。对于这堆史料,怎样抉择认识,固然大有问题,而对于它的评价,也很难说。我们以往的历史观, 自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大有关系,古人实难跳出它的圈子,我们生在中华民国的今天,不妨 有一种新的看法。在我们以往的几千年历史,我以为有两件无形的东西在支配中国历史,并掩遮中国历史,这两件无形的东西是两个“统”字,即“正统”与“道统”。这两个“统”字,正如一 对眼镜,右眼戴上“正统”,左眼戴上“道统”,人们的眼睛通过这两个“统”字,来读中国 历史,则中国历史就如前人所云云的那么一大套。假使我们摘掉这副眼镜,把遮在眼前蒙在脑里的“正统”与“道统”搬开,然后再看中国历史,则对于历史的事情与人物都会有一种新的评价。我的《论诸葛亮》一文,曾引起纷纷议论。兹为谈论便利,也不妨取诸葛亮为例。人们为什么那样崇拜诸葛亮?就因为诸葛亮是这两个“统”字所集中的人物。诸葛亮所保的是姓刘的皇帝,刘家的天下是“正统”;一般读书人交誉诸葛亮的学问是“内儒外法”,立身行事,“一派儒家气象”。朱熹且把诸葛亮拉入孔庙,属以“道统”。假使我们拿开这两个“统”, 以生民之利为衡断,则三国的人物,实以曹操为较有功于那个时代。东汉之末,政失于上, 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生民涂炭,不可终日。以董卓之蠢,大作威福;以李傕郭汜之匪,杀 掠无已;以吕布之凶,窜扰不休;以袁绍兄弟父子之庸之愚,割据自雄,称王称帝。那时的天下,可谓乱极矣;那时的生民,可谓苦极矣。曹操出来,扫荡群雄,官渡之战以后,定了 汉末几十年的大乱,不啻拯生民于水火之中,于时代实为有功。但曹操不敢做皇帝,为什么? 因为他姓曹(实际他也不姓曹),他是曹参的后裔,不是正统,所以不敢做皇帝。

大学我的历史观论文2000字

是纪念那课不?这论文貌似不好找啊。。。。

(⊙o⊙)…你不会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吧?

g

大学生历史观论文2000字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展望未来的大局观,做时代优秀青年的角色观。

历史的长空以正确平和的心态对待历史我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改变我历史观的话:所谓对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和弱点,一切言委卸于古人。这句话是我学习历史的基础与前提,成为我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古代史的繁盛与近代史衰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一度那段历史里的人和事迸发强烈的愤慨。但是这句话改变我历史观的话让我认识到了我们在学习那段历史时偏激的态度。它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应以一种平常心对待历史,应以一种正确平和的态度学习那段屈辱的历史。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曾这样说:“我们要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这种平和的心态是对历史的最好诠释。这种态度不是不爱国,而是要让这些惨痛屈辱的历史从绊脚石蜕变为我们今后路上的垫脚石。偏激的仇恨态度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只会产生阻碍作用,太多的主观因素干扰,会让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历史。用平和的心态看历史对它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透彻,对它的评价才会更加客观。当今社会下的我们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历史,而应该以平视乃至仰视历史。不只是对历史,在当今社会也同样如此。北外大学美国研究室主任梅任毅曾说:我们要避免的是在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种“大国心态”对待历史我们也不应有“大国心态”,不要以为我们站在了历史的最高峰,这才是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从多个角度品味历史易中天说历史人物皆有三个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而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会读到各种版本的作品。如:正史、野史、各种各样的文献让历史真相更为难以探求。所以在学习历史时,我们的思想更不能单一,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观点看历史、品历史、悟历史。例如:李鸿章,他被公认为是卖国贼。这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的。但我们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的话,就不免会对那一系列条约签订的前因后果产生自己的主观看法。如果站在他自身的角度来看,或许为他的无奈发出感叹。而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则可以发现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而哪些做法需要我们引以为戒。我们还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我们在他的处境下,我们如何做更为妥当。这不仅是学习、回顾历史,也是预习、讲述人生。从多个角度品味历史,会得到对历史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还会得到我们自己感悟出的人生启示。树立自己的历史观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生活中的困惑,往往可以通过读史来解答。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可以让你深入透彻的理解历史,可以让你感悟到属于自己的历史思想,它会成为你学习历史道路上的一个路标,会成为学习历史的一块基石。树立你自己的历史观,以历史观影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让你受益无穷。对历史,我们应有来自自我的主观看法,也要有对它客观的评价,让我们站在山脚下,平静地仰望那历史的天空。

历史观就是铭记国家近代史的所有事情大局观,这是在所有事情上,最后的目的是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角色,观是做好我们本质身份的工作学生就好好学习,上班族就好好上班。

谈谈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历史观的大局的四管。首先我们要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感慨这件历史,发表自己的想法。

历史论文2000字

两千字的论文,可以以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为己任为主题,发挥想象写吧。

南国雄关“东望武昌云历历,西连巫峡路悠悠”。江汉平原西南,九曲回肠的荆江北岸,坐落着铁壁铜关荆州城墙。荆州,是上古大禹治水时“割地布九州”的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之一,以当时境内荆山得名。春秋战国时期,荆州是楚国都城“郢”所在地,历经二十个楚王,达四百一十一年之久。公元前278 年,秦将白起拔郢,置南郡于荆州,同时建江陵县。公元前206年,项羽建临江国,都荆州。汉初复置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无前106年),将全国分为十三州,设刺史部,荆州刺史部为十三州之一。刺史部始为中央监察机构,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汉元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 ,刺史改为州牧,地方政权遂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刺史改变其监察职权,而为地方大吏。荆州地处荆江北岸,上镇巴蜀之险,下据江湖之会,扼守长江天堑,是连接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荆州城墙饱劲战火洗礼,历尽时代沧桑,几度平毁,几度重建,荆楚风骨永存,仍然以其威镇八方的雄姿,巍然屹立在荆江岸边。荆州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现存明清重建城墙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28公里,高9米。城墙现有八座城门,2座门楼。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明代时期建城时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脚条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因而城墙特别坚固。荆州城墙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防御体系完备,历来易守难攻,有“铁打荆州”之说。荆州古城不乏美妙佳话,传说当年三国蜀将关云长镇守荆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传王母娘娘旨意,说荆州刀兵频仍,民不聊生,欲收回置于神地,不准凡人争夺。关公忠于其兄刘备,不让荆州,于是想出一条妙策,说:“你们在西北,我在东南,各筑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鸡鸣止,谁先筑好,谁就管理这个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关公伐芦苇筑城。关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鸡尚未鸣。关公振动鸡笼芦席,公鸡啼鸣,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这就是现在荆州城北门外九女琢的来历。又传说张飞也担土来帮二哥筑城,可是来晚了,便将土倒在东门外,现今人们都把这两座小山似的土堆叫“张飞一担土”。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然而关公为了防范东吴,在汉代旧城旁筑了一座新城,都是有史籍可考的。

东莞黄旗山公园: 东莞黄旗山公园位于东莞大道和东城中路交汇处,占地面积243公顷,园内有黄旗山顶灯笼、黄旗古庙等景点古迹,及新建旗峰公园广场、门楼、旗峰湖景点、餐厅等设施。 东莞黄旗山又名祖山、主山、镇山、文笔峰、朝山。唐以前,曾是岭南第一名山。唐一后,一直是东莞人民春游、踏青、登高的圣地。明以后为东莞八景之一。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张家玉九岁凳黄旗山顶,誓作第一流人,并一自己的生命实现这一诺言,鼓励东莞人民上进、奋发、图强,为国争光,走向时代的前列。 宋代以后,黄旗山修筑了廉泉、廉泉亭、廉泉亭寺、泉亭庵、廉泉亭水成了"神仙水"。民间传说,人民喝一口廉泉水会保持廉洁。人们游黄旗山后,都爱汲一壶泉水回家,与家人分享,以求共同富裕。同时,提倡廉洁奉公,提倡保护廉泉、发扬饮廉泉水、追求全家廉洁的好风俗。 观音庙、寺、遍及全国各地,但从宋代创建、重修、保存至今的却不多,黄旗观音古庙实属凤毛粼角值得东莞人民珍惜、保护。 黄旗山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亦是历代农民起义军进攻东莞城区的根据地。东江纵队游击队,也是先在唤起山设立据点。然后进军、解放东莞县城,使东莞县城免遭土匪的洗劫。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毗邻香港。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东莞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海外侨胞20多万,是广东著名的侨乡。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 东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鱼米果之乡”。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保持年平均增长20%以上,2004年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12位、地级市第1位,并先后荣获十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和十大“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等称号。 东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鸦片战争古战场以及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是东莞最著名的旅游景区。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使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2004年由市民评出的“东莞新八景”和“东莞文物八景”集中展现了东莞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现代气派,成为中外游客和市民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而绿色世界、同沙生态旅游区、黄旗山城市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生态旅游区的陆续建成又使东莞这座生态绿城更充满了生机,集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大型主题购物公园华南MALL和将于2005年底建成开放的岭南风格的古典园林——粤晖园为东莞旅游更添吸引力。 东莞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长年商务繁忙,会展不断。酒店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星级酒店88家,其中五星级13家、四星级22家、三星级28家。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和购物娱乐是东莞旅游的三大产品,东莞的城市休闲产业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正在逐步发展。 目前,东莞正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向着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和文化新城的目标迈进。

哈哈,我看了一下,这位仁兄应该是历史作业小论文吧。我觉得应该以过去为主题,最好是历史上的一些争议的东西。比如说马谡失街亭谁之过?究竟可不可以成败论英雄等主题。

历史小论文2000字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主观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首先,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再次,没能发动农民革命;最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一,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见《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 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  第一,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象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灭它,决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诚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始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  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确如林伯渠同志当年所说的那样,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这是事实,因此,在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阶段,许多同志着重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来鼓舞人们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继续奋发向前,去夺取胜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到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极左思潮泛滥,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仿佛就成了替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莫大罪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更谈不上对辛亥革命作出公正的评价。  现在该是时候了!辛亥革命离我们已经有一百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已被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了。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作出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来!

最好最好自己写 这样才更有意义

伟大的民族光复运动

东莞黄旗山公园: 东莞黄旗山公园位于东莞大道和东城中路交汇处,占地面积243公顷,园内有黄旗山顶灯笼、黄旗古庙等景点古迹,及新建旗峰公园广场、门楼、旗峰湖景点、餐厅等设施。 东莞黄旗山又名祖山、主山、镇山、文笔峰、朝山。唐以前,曾是岭南第一名山。唐一后,一直是东莞人民春游、踏青、登高的圣地。明以后为东莞八景之一。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张家玉九岁凳黄旗山顶,誓作第一流人,并一自己的生命实现这一诺言,鼓励东莞人民上进、奋发、图强,为国争光,走向时代的前列。 宋代以后,黄旗山修筑了廉泉、廉泉亭、廉泉亭寺、泉亭庵、廉泉亭水成了"神仙水"。民间传说,人民喝一口廉泉水会保持廉洁。人们游黄旗山后,都爱汲一壶泉水回家,与家人分享,以求共同富裕。同时,提倡廉洁奉公,提倡保护廉泉、发扬饮廉泉水、追求全家廉洁的好风俗。 观音庙、寺、遍及全国各地,但从宋代创建、重修、保存至今的却不多,黄旗观音古庙实属凤毛粼角值得东莞人民珍惜、保护。 黄旗山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亦是历代农民起义军进攻东莞城区的根据地。东江纵队游击队,也是先在唤起山设立据点。然后进军、解放东莞县城,使东莞县城免遭土匪的洗劫。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毗邻香港。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东莞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海外侨胞20多万,是广东著名的侨乡。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 东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鱼米果之乡”。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保持年平均增长20%以上,2004年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12位、地级市第1位,并先后荣获十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和十大“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等称号。 东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鸦片战争古战场以及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是东莞最著名的旅游景区。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使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2004年由市民评出的“东莞新八景”和“东莞文物八景”集中展现了东莞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现代气派,成为中外游客和市民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而绿色世界、同沙生态旅游区、黄旗山城市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生态旅游区的陆续建成又使东莞这座生态绿城更充满了生机,集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大型主题购物公园华南MALL和将于2005年底建成开放的岭南风格的古典园林——粤晖园为东莞旅游更添吸引力。 东莞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长年商务繁忙,会展不断。酒店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星级酒店88家,其中五星级13家、四星级22家、三星级28家。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和购物娱乐是东莞旅游的三大产品,东莞的城市休闲产业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正在逐步发展。 目前,东莞正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向着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和文化新城的目标迈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