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高压灭菌技术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高压灭菌技术毕业论文

1 静水超高压灭菌技术(UHP) 作用原理超高压灭菌(UHP)技术,就是在密闭容器内,用水作为介质对软包装食品等物料施以400~600MPa的压力,从而杀死其中几乎所有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而且不会像高温杀菌那样造成营养成分破坏和风味变化。超高压灭菌的机理是通过破坏菌体蛋白中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高级结构破坏,从而导致蛋白质凝固及酶失活。超高压还可造成菌体细胞膜破裂,使菌体内化学组分产生外流等多种细胞损伤,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微生物死亡。 作用特点超高压技术不仅能杀灭微生物,而且能使淀粉成糊状、蛋白质成胶凝状,获得与加热处理不一样的食品风味〔1〕。超高压技术采用液态介质进行处理,易实现杀菌均匀、瞬时、高效。但是,UHP技术对杀灭芽孢效果似乎不太理想,在绿茶茶汤中接种耐热细菌芽孢后,采用室温和400MPa静水高压处理,不能杀灭这些芽孢。另一方面,由于糖和盐对微生物的保护作用,在粘度非常大的高浓度糖溶液中,超高压灭菌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处理过程压力很高,食品中压敏性成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过高的压力使得能耗增加,对设备要求过高。而且,超高压装置需要较高的投入,尚须解决其高成本的问题,不利于工业化推广。另外,超高压灭菌一般采用水作为为压力介质,当压力超过600 MPa时,水会出现临界冰的现象,因而只能使用油等其他物质作为压力介质。超高压灭菌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微生物种类、细胞形态、温度、时间、压力大小等。 应用目前,国外超高压灭菌已在果蔬、酸奶、果酱、乳制品、水产品、蛋制品等生产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在每cm2的肉食上施加大约6t重的压力进行高压灭菌。结果,其味跟原来一样,色泽也比原先更好看。日本明治屋食品公司将草莓、苹果和猕猴桃等果酱经软包装后在400~600MPa、10~30min条件下灭菌,产品的色泽和风味不变,并保持了水果原有的口感,VC的保留率较高。高压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能更有效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延长货架寿命〔2〕。利用高压CO2和高压技术相结合方法处理胡萝卜汁,使用和300MPa高静水压结合处理,可使需氧菌完全失活,多酚氧化酶、脂肪氧化酶、果胶甲酯酶残留活性分别低于、、。

在饱和纯蒸汽下,F0值大于8既能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常压灭菌就是巴氏灭菌法,一是在℃~℃下加热30分钟(低温长时间处理),二是在℃或更高温度下加热15分钟(高温短时间处理)。温度和时间是灭菌的关键环节

食品的超高静压(UHP或HHP)处理技术是指将密封于弹性容器内的食品置于水或其它液体作为传压介质的压力系统中,经100MPa以上的压力处理,以达到杀菌,灭酶和改善食品的功能特性等作用 超高压处理通常在室温或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一定高压下食品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酶失活,生命停止活动,细菌等微生物被杀死。主要适用于各种饮料、流质食品、调味品及其他各种包装的固体食品 操作控制: 1、超高压处理要求非常特殊的设备,如桔子汁可能在压力室内批处理,然后无菌灌装预先消毒的包装内。 2、超高压加工必须考虑微生物的种类、产品特性、理想的过程(巴氏杀菌或商业消毒)和产品销售方式。 3、超高压处理对生长的细菌、酵母和霉菌是非常有效,但芽胞对高压不会失活,而要另外加热或其他一些作用以达杀死的高水平。 设备装置 超高压杀菌机 设备特点 Characteristics 超高压杀菌机的杀菌原理是利用超高压破坏霉菌、细菌的组织从而保持食品鲜度。完全没有加热、添加防腐剂等传统的杀菌方法引起食品营养降低、香味丧失的缺点。 本装置为批量式、加压槽采用连续方式,是一种高效率的大品量生产方式。 技术特点 : 1、 不需加热 2、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3、 经处理后的食品,其风味和品质不受影响 技术优势: 1、 能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达到杀菌,灭酶的作用,与传统的热处理相比,减少了由于高热处理引起的食品营养成分和色、香、味的损失或劣化 2、 由于传压速度快,均匀,不存在压力梯度,超高压处理不受食品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使得超高压处理过程较为简单 3、 耗能较少,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在升压阶段以液压式高压泵加压,而恒压和降压阶段则不需要输入能量 杀菌作用的基本原理 1.场的作用 脉冲电场产生磁场,这种脉冲电场和脉冲磁场交替作用,使细胞膜透性增加,振荡加剧,膜强度减弱,因而膜被破坏,膜内物质容易流出,膜外物质容易渗入,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2、电离作用 电极附近物质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与膜内生命物质作用,因而阻断了膜内正常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过程等的进行;同时,液体介质电离产生O3的强烈氧化作用,能与细胞内物质发生一系列反应。 通过以上2种作用的联合进行,杀死菌体。 超高压杀菌技术发展概况 19世纪末--Tamman采用300MPa的压力来测定固液相的变化现象,开启了高压技术之门,遂被尊称为"超高压之母";Bridgman继续这方面的研究,成就非凡,获得了1946年诺贝尔物理奖,并被尊称为"超高压之父"。而关于高静压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最早是由Hite(1899)提出的,但他的工作成果并未受到大量重视。此后的几十年间,绝大多数关于高压对完整细胞作用效果的研究报告,多将重点放在自然高压条件下的微生物身上。 从1895年到1965年,共有29种微生物被选作超高压杀菌的对象菌。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高压处理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才开始引人注目。1986年,日本京都大学林力丸教授率先发表了用高静压处理食品的报告,引起日本食品工业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90年4月,明治屋公司首创的采用高压代替加热杀菌而生产的果酱(High Pressure Jam)投放市场,制品无需热杀菌即可达到一定的保质期,且由于其具有鲜果的色泽、风味和口感而倍受消费者青睐。目前,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套的超高压处理设备业已面市。 从1986年起,日本每年都专门召开有关高压技术应用的学术研讨会。欧洲亦在1992年10月于法国召开首次有关高压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的会议,欧共体随即贷款资助高压食品开发的多国联合研究计划。美国食品最高学术权威组织IFT在专题报告中,将高压食品开发列入21世纪美国食品工程的主要研究项目。我国的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计划也将高压杀菌作为九十年代十六项重点开发技术之一。

会损失其中部分营养成分,以及杀灭其中全部的微生物

消毒灭菌类毕业论文

可以写最新的消毒剂应用,例如二溴海因

一、液氯消毒原理和二氧化氯消毒原理 (一)、液氯消毒 氯气加入水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不同的水质其化学反应的过程也不一样,但最终起消毒作用的产物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 1. 当水中无氨氮存在时 CL2+HO2→HOCL+H++CL– …………………….(1) 次氯酸是一种弱电介质 HOCL→H++OCL– ………………………………(2) 次氯酸与次氯酸根在水里所占的比例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HOCL和OCL–都具有氧化能力,但HOCL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荷细菌的表面,并渗入细菌体内,氯原子氧化作用破坏细菌体内的酶,使细菌死亡;而OCL–带负电,难于靠近带负电荷的细菌,所以虽有氧化能力也难起消毒作用。 从图Ⅰ可以看出,在pH值范围内,水的pH值越低,HOCL的百分含量越大,因而消毒效果越好。 2. 当水中存在氨氮时,(1)式产生的HOCL就会和氨化合,产生一类叫胺的化合物,其成份视水的pH值及CL2和NH3含量的比值而定。 NH3+HOCL →NH2CL+H2O………………….(3) NH3+2HOCL→NHCL2+2H2O…………………(4) NH3+3HOCL →NCL3+3H2O………………….(5) 当水的PH值在之间时,NH2CL和NHCL2同时存在,但PH值低时,NHCL2较多,NHCL2的杀菌能力NH2CL强,所以水的PH值低一些,也是有利于消毒作用的。NCL3要在PH值低 于时才产生,在一般的饮用水中不大可能形成。 所以,无论水中是否存在氨氮,在使用液氯消毒时,在pH值范围内,pH值越低,消毒效果比PH值高的消毒效果好。 (二)、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化学性质活泼,易溶于水,在20℃下溶解度为,是氯气的溶解度的5倍。氧化能力为氯气的2倍。CLO2是中性分子,在水中几乎100%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极易穿透细胞膜,渗入细菌细胞内,将其核酸(DNA或RNA)氧化后,从而阻止细菌的合成代谢,并使细菌死亡。在饮用水中 CLO2灭菌反应如下式.(6)、(7)所示。 CLO2+ e→CLO2–…………………………………………(6) CLO2+2H2O+4e→CL–+4OH–……………………………(7) 实验测知,式(6)式的电极电位 ,式(7) 式的电极电位。所以使用二氧化氯消毒还可以氧化水中的一些还原性金属离子(如Fe2+ Mn2+等),即对水中的铁、锰有着不错的去处效果。CLO2的氧化能力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溶液酸性越强,CLO2的氧化能力越强。但在PH值6-10范围内的杀菌效果几乎不受PH值影响。 综上,在净水工艺条件下,用液氯消毒,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HOCL,其杀菌效果比OCL–高近80倍。由图表Ⅰ可以看出pH值越高,HOCL离解的越多,当pH值大于8时即达到75%的OCL–,消毒效果就愈发降低。经过众多试验结果得出,CLO2可以在范围内杀灭细菌,液氯只有在近中性条件下才能有效地杀灭细菌。 二、两种消毒剂杀灭饮用水中细菌的情况 在饮用水中投加消毒剂的目的主要是杀灭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病菌,及其它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不是将水中所有的细菌杀灭,可以允许含有少量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细菌,但一定要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一)、消毒剂投加量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为了研究消毒剂投加两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对我公司的沉淀水(未加消毒剂)、滤前水(预加 mg/L消毒剂)、滤后水(又加 mg/L消毒剂)进行了细菌学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见图表Ⅱ。 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 1. 二氧化氯和液氯对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且随着投加量增大杀菌率增大;二氧化氯的灭菌效果稍优于液氯。投加量为时,液氯的杀菌率是,二氧化氯的杀菌率则达。 2.二氧化氯杀灭细菌的效果明显优于液氯。 (二)、水温对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 消毒剂的杀菌能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强,温度低时每上升10℃,细菌死亡率成倍增加。图表Ⅲ为Benarde等试验的不同温度下二氧化氯接触时间与大肠杆菌存活率的关系。由图可见,温度升高,灭菌时间相对缩短,杀菌效果相对增强。 三、两种消毒剂对饮用水中有机卤代物 形成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用液氯消毒饮用水所产生的有机卤代物致癌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对比液氯消毒与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水中有机物情况的项目。对用液氯消毒和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四种同一自来水厂饮用水的富集水样进行GC/MS分析,其试验结果见图表Ⅳ。 由试验结果表明,凡是投加液氯消毒,不仅有机物种类多,含量大,且均形成较多的有机卤代物(如CHCl3、CHBr3等)。如投加 mg/L液氯的水样检出2种氯代物和7种溴代物,含量为;而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样,未检出有机卤代物。二氧化氯消毒一般只起氧化作用,不起氯化作用,这是二氧化氯消毒几乎不形成有机卤代物的根本原因。可见,源水严重污染或水体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二氧化氯是最好的选择。 四、我厂对饮用水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我厂引进的高效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其制备消毒剂的原理是利用氯酸钠水溶液与盐酸溶液在一定温度和负压下充分反应,产生以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消毒气体,来进行饮用水消毒的。 该设备在投入使用初期,由于管垢中的锈蚀物要消耗一些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消耗量较大,运行成本较高。运行一个月左右后,二氧化氯的投加量趋于稳定。统计生产实践所耗用的成本,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我们得出,在达到同样的消毒效果时,消耗二氧化氯的量要比液氯的消耗量低一些,但制备二氧化氯的原料成本要比液氯成本高元/吨。为了保证水质,同时兼顾节约成本,我厂在冬季水源污染少、浊度低时,使用液氯消毒;到了夏季,水源污染较重或者水源中有机物含量偏高时,使用二氧化氯消毒。 五、结论 液氯作为经典的饮用水消毒方式,消毒能力强,货源充足,价格低廉,投加设备较为简单,有着价廉物美的优势。但当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卤化有机物。 二氧化氯作为后发展起来的消毒方式,杀菌能力比液氯消毒强,杀菌效果不受水的pH值影响,只发生氧化作用不发生氯化作用达到消毒效果,避免了有机卤代物的问题。但是二氧化氯制取出来即须应用,不能贮存,制取原料价格较贵。 无论是液氯消毒还是二氧化氯消毒,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应该根据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因水制宜,合理选用饮用水消毒剂,力争得到最好的性价比 一、兽用消毒剂的种类及机理 消毒剂的种类有多种,常用的兽用消毒药主要是:酚、醛、醇、酸、碱、氯制剂、碘制剂、重金属盐类、表面活性剂等类型消毒剂。 酚类 这类消毒剂能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变性、沉淀而起杀菌作用,能杀死一般细菌。复合酚能杀灭芽胞、病毒和真菌。主要有苯酚、复合酚、煤酚等。 醛类 醛类的杀菌作用也是较强的,其中以甲醛的效果较好,也最常用。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养殖业的需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高效消毒剂也被广泛应用。 酸类 酸类消毒剂的杀菌原理是高浓度的氢离子能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水解,而低浓度的氢离子可以改变细菌体表蛋白两性物质的离解度,抑制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细菌的吸收、排泄、代谢和生长。氢离子还可与其它阳离子在菌体表面竞争性吸附,妨碍细菌的正常活动。 碱类 用于畜禽消毒的碱类消毒药主要有苛性钠、苛性钾、石灰、草木灰、苏打等。碱类消毒作用的机理是阴性氢氧根离子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细菌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损害,同时碱还能抑制细菌的正常代谢机能,分解菌体中的糖类,使菌体复活。它对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可用于许多病毒性传染病的消毒,高浓度碱液亦可杀灭芽胞。碱类消毒剂最常用于畜禽饲养过程中场区及圈舍地面、污染设备(防腐)及各种物品以及含有病原体的排泄物、废弃物的消毒。 醇类 醇类主要用于皮肤、器械以及注射针头、体温计等的消毒,如:75%的酒精。 表面活性剂类 这类消毒药又称除污剂或清洁剂,可降低菌体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油的乳化而除去油污,产生一定的清洁作用。另外,表面活性剂还能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选出,阻碍了细菌的呼吸和糖酵解的过程,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出现杀菌作用。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洗必泰、杜米芬等。 氧化剂类 这是一类含不稳定的结合态氧的化合物,遇到有机物或酶即可放出初生态氧,而后破坏菌体的活性基因,发挥消毒作用。常用的氧化剂消毒剂有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 卤素类 卤素(包括氯、碘等)对细菌原生质及其它结构成分有高度的亲和力,易渗入细胞,之后和菌体原浆蛋白的氨基或其它基团相结合,使其菌体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呈现杀菌作用。在卤素中氟、氯的杀菌力最强,依次为溴、碘,但氟和溴一般消毒时不用。常用的该类消毒剂包括: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溶液、优氯净、强力消毒王、碘酊、复方络合碘等。 二、消毒剂对微生物杀灭效果评价试验现状 评价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但是该规范中规定的某些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消毒效果主要是评价对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芽胞等)的杀灭作用以及有机物、PH值、温度等因素对其效果的影响。 《消毒技术规范》(2006征求意见版)中指出检验消毒产品对细菌、真菌的灭活效果时所选用的基础实验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大肠杆菌 8099、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ATCC19977、白色葡萄球菌 8032、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菌ATCC 16404。在上述规定的菌株基础上,根据消毒剂特定用途或试验特殊需要,还可增选其他菌株。病毒灭活试验所用试验病毒株为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poliovirus-Ⅰ,PV-Ⅰ)疫苗株和艾滋病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美国株。 评价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中和试验、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消毒剂定量消毒试验、消毒剂杀菌能量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原性破坏试验。具体试验步骤可参见卫生部提出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三、兽用消毒药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生产、经营和使用最广泛的兽用消毒药品主要为复合酚类、碘类、季胺盐类和氯制剂四大类。当前养殖单位广泛应用的效果确实的消毒药主要有: 安灭杀 先灵葆雅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15%的戊二醛和10%的COCO季胺盐; 拜净 拜耳动保生产,主要成分为十二烷氧化胺三碘氧化合物; 百胜-30/15 辉瑞动保生产,主要包含碘、磷酸、硫酸等成分; 农福 杜邦化工生产,主要成分为高效复合酚。 兽用消毒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忽略清除畜禽舍内的粪便、饲料残渣、体表脱落物等有机物;认为饮水消毒剂对畜禽无害而随意加大浓度,造成损失;认为使用温开水做溶剂能增加所有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不能做到交叉应用多种类型消毒剂,造成耐药性的产生;认为消毒剂气味越浓越好,造成畜禽黏膜损伤,影响效益。 四、展望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动物疾病流行也呈现全球化,一些新的疾病的流行给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新型传染病疫苗的研究需要较长周期,因此预防控制新型传染病只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注重消毒等预防措施来实现。这种形势下,研究一种或多种新型、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药显得十分必要。 理想的兽用消毒药应具有高效、广谱、作用迅速、活性长效、性质稳定、便于储运、抗有机物干扰、高度的安全性、成本适中等几个特点。新型高效复合型消毒剂以及兽用消毒剂专用表面活性剂将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宠物手术(器械)专用消毒剂、奶牛乳头专用消毒剂、种蛋专用消毒剂、SPF动物屏障设施专用消毒剂、生物安全实验室专用消毒剂、疫苗灭活专用消毒剂等更加细化的专业实用型消毒剂的研究也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延伸阅读 兽用消毒药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消毒药品名称繁杂 我国专业和兼产兽用消毒药品的厂家较多,兽药市场销售的消毒剂品种更是繁多。除国产制品外,还有部分进口药品。动物消毒药品品种多而杂,同一个功能的消毒药品,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批准文号的产品,给用户在使用消毒药品的选择上造成了一定困难。 生产厂家刻意夸大消毒效果 部分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消费心理、促进产品销量,刻意的在产品外包装说明中夸大产品的消毒效果,以点盖面,使用绝对化语言,甚至将自己的产品说成“万能药”。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相关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部分经营者利用监管机构的疏忽大意,使大量的劣质消毒药流入兽药市场,既破坏了原有的市场秩序,又给相关养殖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劣质消毒药生产者还利用兽药销售吃回扣的不良心理进入市场,这些受利益驱动的消毒药价格回扣现象,给消毒药品的管理带来消极影响。 缺乏相关药品的科学研究 兽用消毒药的研究涉及消毒学、兽医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研究起来费时费力。同时一个消毒药的问世要经过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和临床等几个步骤,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较长。目前应用的许多消毒药都是公共卫生部门、防检疫部门研究的,缺乏专门针对兽用消毒药的试验研究。

这个和成绩有关,要好好想想再抄啊

一、无菌术 灭菌系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而消毒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掉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有的化学品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故也可在灭菌法中应用。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来消灭微生物,例如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以及病人的皮肤消毒。有关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则是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以免引起伤口感染的办法。 灭菌法所用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而以高温的应用最为普遍。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如手术衣、手术巾、纱布和盆、罐等都可用高温来灭菌。电离辐射主要用于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类固醇、维生素等,以及塑料注射器和缝线等的灭菌。紫外线可以杀灭悬浮在空气中、水中和附于物体表面的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但它不能射入食物和衣料、被服等纺织物,故一般常用于室内空气的灭菌。抗菌法所用化学制剂的种类很多。理想的消毒药物应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等一切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而不损害正常组织。但目前尚无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药物。一般可根据要消毒的器械、物品等的性质,来选用不同的药物,以发挥药物的作用和减少其不良反应 (一)灭菌法 1.高压蒸气灭菌法 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高压蒸气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高压蒸气灭菌法多用于一般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类、药物等灭菌。 2.煮沸灭菌法 常用的有煮沸灭菌器。但一般铝锅洗去油脂后,也可作煮沸灭菌用。本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在水中煮沸至高无上1000C后,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被杀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要煮沸1小时才能杀灭。 3.火烧法 (二)消毒法 1.药液浸泡消毒法 锐利器械、内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浸泡消毒。 (1)1:1000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常用于刀片、剪刀、缝针的消毒。 (2)70%酒精,浸泡30分钟,用途与新洁尔灭溶液相同。 (3)10%甲醛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塑料类、有机玻璃的消毒 (4)2%戊二醛水溶液,浸泡10~30分钟,用途与新洁尔灭溶液相同,但灭菌效果更好 (5)1:1000洗必泰溶液,抗菌作用较新洁尔强。 2.甲醛蒸气熏蒸法 二、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无菌操作规则包括: 1.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手臂即不准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认为是有菌地带,不能接触;同样,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也不要接触。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无菌巾、布单等物,如已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4.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5.手术开始前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核对器械、敷料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以免异物遗留腔内,产和严重后果。 6.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 7.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70%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8.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或站得太高,也不可经常在室内走动,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灭火技术装备毕业论文

灭火器筒座注射模设计(全套图纸+论文)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10-16 阅读:259次 摘 要论文主要介绍了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并利用三维造型技术优化模具设计方案。本次设计使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制件的三维建模的过程, 然后,介绍了其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并用solidworks中的imlod插件完成了模具型芯、型腔的设计,用AutoCAD完成模具的总装图, 改进了灭火器筒座注射模设计过程,起到了加快模具设计进程,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The plastics that thesis mainly introduced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shapes of the direction piece and the molding tool designs, and mak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shape techniques excellent turn the molding tool design thesis introduces the usage solidworks software to complete to make the process that three-dimensionals of the piece set up the mold, then, introduced its plastics to model the craft and the molding tool designs, the design, AutoCAD that counteracted the plug-in of imlod in the solidworks to complete a cavity of a core of molding tool completes the molding tool total to pack the diagram, improving the fire extinguisher tube injects the mold design process, rising to speed the molding tool design progress, economizing the purpose of the manufacturing :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shape plasticses model the molding tool design目 录 一、 课题简介————————————————————二、 塑件及成型工艺分析———————————————三、 注射机的选择——————————————————四、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五、 分型面、浇注系统的设计—————————————六、 导向机构设计——————————————————七、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八、 推出复位机构的设计———————————————九、 温度调节、排气系统的设计—————————————十、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十一、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十二、 模具的装配、调试与维护—————————————十三、 成型缺陷分析——————————————————十四、 参考文献————————————————————十五、 毕业设计小结—————————————————— 一 课题简介毕业设计课题为灭火器筒座,起到固定灭火器罐的作用。制品材料为热塑性塑料PP(聚丙烯),此材料的优点有:1.刚硬有韧性。抗弯强度高,抗疲劳、抗应力开裂。2.质轻。3.在高温下仍保持其力学性能。缺点:1.在0℃以下易变脆。2.耐候性差考虑到该产品的特殊性,决定该生产量为1万件由制品图可以知,产品尺寸不大,但是制件的壁厚较薄,易变形,极易影响制品形状精度及尺寸精度,是本套模具设计与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产品外形虽比较简单,但是精度要求比较高,保证各安装孔之间的位置精度是模具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点,产品尺寸的的分类与相应模具尺寸的计算是本套模具设计的难点;产品四周壁都有侧孔,为使制品顺利脱模而又不影响制品要求,需采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是本模具中设计的要点生产纲领:1万件材 料:PP(聚丙烯)成型工艺:注射模注射成型2、 材料及工艺分析产品材料:PP即聚丙烯1)差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344附录D,密 度:缩水率: 8/1000 收缩率:20%成型收缩率: 成型温度:160-220弹性模量:—泊松比:—)网上查询得到PP成型特性为:Ⅰ.结晶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解.Ⅱ.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Ⅲ.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方向方向性明显.低温高压时尤其明显,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留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Ⅳ.塑料壁厚须均匀,避免缺胶,尖角,以防应力集中.3)查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61页表3-13:PP的注射工艺参数为:注射机类型:螺杆式螺杆转速:30~60r/min喷嘴形式:直通式喷嘴温度(℃):180~190 料筒温度(℃)后段:190~200 料筒温度(℃)中段:210~220 料筒温度(℃)前段:160~170 模具温度(℃):70~90 注射压力(MPa):90~130 保压压力(MPa):40~50 成型注射时间(S):2~5 成型保压时间(S):15~40 成型冷却时间(S):15~40 成型周期时间(S):40~140 流动比:280~240 后处理方法:红外线灯、烘箱 后处理温度(℃):70 后处理时间(h):2~43)查文献《模具设计指导》得:PP的脱模斜度的推荐值及其他参数a).脱模高度80~120之间的,其单边脱模斜度为:30´b).选用模具制造精度等级为:3、4、5、6 5)模具结构设计工艺分析 a).该制品尺寸较大,采用一模一腔; b).为满足制品的外观要求,提高制品的成型效率采用直接式浇口; c).型腔及型芯采用整体结构 三 注射机的选择 注塑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根据制品大小及生产批量,在选择注塑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量、锁模力、注射量、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容模量,顶出机构形式及顶出长度。注塑机选定后,必须结合模具相关数据对注塑机相关参数进行校核。1.所需注射量的计算:1)塑件的质量、体积计算对于塑件的图样,据此用3D软件建立塑件模型并对此模型分析得:塑件体积V1= cm3塑件质量M= g2)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可按塑件体积的倍计算,由于该模具采用的是一模一腔,所以浇注系统凝料体积为 V2=×V1=× cm33)该模具一次注射所需塑料PP体积V0= V1+ V2= cm3质量M0= g查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70页表42,初选注射机的型号为:SZ-200/120型的螺杆式注射机。2.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查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70页表42,可知SZ-200/120型的螺杆式注射机的相关参数为:螺杆直径:42mm螺杆转速:0~220r/min理论注射容量:200cm3注射压力:150kn注射速率:120g/h塑化能力:70kg/h锁模力:120kn拉杆间距:355×385mm模板行程:305mm模板最小厚度:230mm模板最大厚度:400mm定位孔直径:125mm定位孔深度:15mm喷嘴伸出量:20mm喷嘴球半径:15mm顶出行程:150mm顶出力:22kn1)型腔数量的确定校核由于制品为尺寸较大的塑件,考虑制品的结构及模具加工和热处理的方便,选用一模一腔。2)最大注射量的校核nm+m1<=kmpn——型腔的数量为1;m——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g/cm3;m1­——浇注系统所需塑件质量或体积g/cm3;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为;mp——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cm3;系统凝料设为1个g则ml=1g∴左边=右边=×200=160∴不等式成立∴注射量的标准符合要求3).锁模力的校核Fτ=p(nA+A1)

免费的很找哟,去期刊网找把。自己找不到话,推荐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店主能帮你下载到的

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人们用来扑灭各种初期火灾的很有效的灭火器材,其中小型的是手提或灭火器,比较大一点的为推车式灭火器。根据灭火剂的多少,也有不同规格。因为不同的物质燃烧是有不同的特点,而灭火器是用来灭火的,所以它必须根据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有针对性地去灭火。(一)根据不同物质燃烧的特点在火灾防范工作中将火分为以下几类:A类:指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B类:指液体或可融化固体燃烧的火;C类:指可燃气体燃烧的火;D类:指轻金属燃烧的火。(二)灭火器的种类1、按灭火器里所充填的灭火剂分类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类(哈龙)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几种。2、按驱动灭火剂喷出的压力型式分类可分为贮气瓶式灭火器、贮压式灭火器、化学反应式灭火器几种。(三)灭火器的主要应用性能主要是指灭亡火器能灭什么样的火,从下列表中列出可适用于扑救不同类型火的各种灭火剂的基本情况:火的类别 适用灭火器种类A 泡沫灭火器、水型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B 泡沫灭火器、CO2灭火器、卤代烷、干粉灭火器C CO2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干粉灭火器D 尚未有带电体 CO2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四)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干粉灭火器(1)要选用与着火物质相适应的干粉灭火器;(2)喷射前最好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但喷射不能倒置;(3)按动压把或拉动提环前一定要去掉保险装置;(4)使用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4千克以上)时,喷射前一定要一只手握住喷管的喷嘴或喷枪后,另一只手再打开释放阀;(5)灭火时要站在上风,开始时离火1-2米;(6)灭液体火(B类火)时,不能直接向液面喷射,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快速摆动,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7)灭A类火时可先由上向下压制火焰后,对燃烧物上下左右前后都要喷匀灭火剂,以防止复燃;(8)干粉灭火器存放时不能靠近热源或日晒,注意防潮,定期检查驱动气体是否合格;(9)不要扑救电压超过5000伏的带电物体火灾。2、二氧化碳灭火器1)露天灭火器在有风时灭火效果不佳;(2)喷射前应先拨掉保险装置再按下压把;(3)因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效喷射距离较小,灭火时离火源不能过远,一般2米左右较好;(4)喷射时手不要接触金属部分,以防冻伤;(5)在较小的密闭空间或地下坑道喷射后,人要立即撤出,以防止窒息;(6)灭火器存放时严禁靠近热源或日晒,定期检查,用知名人士重量检查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3、1211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1)1211灭火器的灭火方法和作用与二氧化碳灭火器基本相同,操作方法也大致一样;(2)灭火喷射时灭火器不能倒置;(3)在密闭空间内喷射灭火剂后人员应立即撤出,灭火后通风;(4)灭火器存放不要靠近热源和日晒,定期用称重量法检查灭火剂是否有泄漏或查看压力表,确定表针是否在有效范围。4、水型和泡沫灭火器水型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其构造原理基本一样。水型灭火剂装的是水(清水)或混有各种添加剂的水,以1、 灭火器、贮气瓶外表和螺纹部位发生影响强度和安全的严重锈蚀的(筒体外表面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超过筒体外表面积三分之一者);2、由于使用不当(如严重磕碰),筒体严重变形的;3、经水压试验有泄漏的(不允许补焊);4、水压试验后筒体变形率超过6%的;5、内机式器头没有(或无法安装)卸气螺钉和固定螺钉的;6、结构不合理的(如筒体平底的,储气瓶外置而进气管从筒体进入筒身内部的干粉灭火器);7、公安部或省级消防部门明令禁止销售、维修和使用的;8、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以及无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报废的灭火器应打上报废钢印或作废品回收。

探讨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灭火救援问题论文

石化产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囊括了从石油开采炼制到农药、化肥、橡胶助剂、合成材料加工等深度加工的各个环节,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由于物料易燃易爆、剧毒腐蚀、工艺复杂、高温高压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高,扑救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历来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难点。笔者针对陕西全省石化危险源调研情况,提出有关灭火救援的建议。

1 陕西石油化工基本情况

(1)石化单位概况。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煤炭和石化资源丰富,特别是陕北地区,油、气蕴量巨大。陕西省内石化行业有影响的单位约166家,其中较大的有中央直属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简称“长庆油田”,石油总资源量亿t,天然气总资源量万亿m3)、省属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年产原油万t、加工原油万t、销售各类油品1051万t)等。中小石化产业主要为成品油的储存和销售,各地市都有石油库,县级单位以加油站为主。

(2)原油、成品油储存情况。原油储存形式有三种:采油企业选油站储存、原油集输站储存、制造企业定量储存。储存具有动态性,主要分布在延安、榆林、咸阳和西安市,其中存量最大的为咸阳市商业储备油库,储量达到70万m3,单罐储量达到10万m3。成品油储存在各地市都有不同形式的成品油库,储量在20000~240000m3之间,储量最大的为中油管道线输油气分公司咸阳输油站,储量达到240000m3。

2 存在的问题

(1)库区环境不利于灭火救援。绝大多数化工企业和危险品储存区都设有固定消防设施,但其使用的可靠性在火灾面前难以保证。一些石油库区消防通道少,仅有一条单向道路,不能形成环形通道,消防车只能从一个门进出,一旦受阻,灭火力量就难以到达。油库、液化气站、化工储存类场所防火堤设置不规范,质量标准不一。有的采用单砖单墙抹灰,厚度仅15cm,长时间明火条件下易垮塌而导致灾害扩大。2014年4月26日,延安炼油厂油罐发生火灾。当日凌晨,延安炼油厂轻质油储罐区4个储罐发生爆炸燃烧,陕西省消防总队先后调集5个支队、3个企业消防大队、85辆消防车及515名官兵,经过14h的战斗将大火扑灭。该库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石头堆砌而成的防火堤在长时间明火烧烤和水的浸泡下垮塌,造成油品溢流形成大面积流淌火。有的库区环境不利于灭火救援,如中石油安康分公司油库设置在山丘顶上,进入库区只有一条上坡路和一个大门,防护措施就是单一的防火堤,如油罐着火后长时间燃烧一旦引起垮塌,大量油品泄漏会溢出防火堤,造成大面积流淌火,处于油库下方沿线的作战力量会被火吞噬,甚至影响山下周围居民的安全。同时还发现旧罐间距小、管线布局不科学、防火堤密封不严、泡沫泵房紧邻储罐区等现实问题,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2)灭火剂储备量严重不足。目前,各单位用于扑救石油化工火灾的泡沫、干粉灭火剂储备量少,有的已经达到报废期限。一旦发生大火,只能靠远距离调度,错过初期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大部分油库、石化企业建设年代久,水池容量和供水管道口径相对较小,大多靠自备泵或自备井小流量补水,补水形式单一。根据以往灭火战斗经验,消防灭火实际用水量远远高出设计用水量,大部分油库消防用水储量不足,仅能维持短时间内固定设施灭火用水,很难满足24h恢复补水的要求,不能保证较高压力较大流量较长时间的冷却灭火用水量。水源是消防部队灭火作战的根本,没有可靠充足的水源作保障,灭火作战的难度无疑将大大增加。另外,处置泄漏的个人防护装备、石棉毯、沙袋等存量少,不足以应付大型火灾和泄漏事故处置需要。

(3)辖区消防力量相对薄弱。整体来看,陕西全省除延安、榆林、西安等市外,其余地市针对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处置的现役消防和企业专职消防力量还是比较薄弱。一是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配备率低,仅有的专(兼)职消防队大多仅配备一辆消防车,队员多为兼职且年龄老化,装备落后,业务不精,力量薄弱。二是特别是大型石化企业,高度20m以上的油罐和化工装置随处可见,常规水枪的射程远远不够,必须配备30m以上的灭火喷射器具和特种器材,但实际是辖区现役消防队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所需的移动水炮、泡沫炮及高喷车、多剂联用高喷车、防化洗消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大流量远射程重型水罐(泡沫)消防车以及化学抢险、侦检、堵漏、救生器材等特种装备配备较少,能提供大流量远程供水系统缺乏(目前全省仅西安市消防支队配有1套),灾害发生后不能第一时间有效控制灾情扩大。大多数支队除车辆自身携带泡沫外,库存泡沫和干粉量不足20t,无法满足油罐油类火灾扑救需要。

(4)灭火救援准备工作不足。一是灭火救援预案实用性不强。石化企业单位内部预案仅列举简单的事故处置程序,实用性不强;辖区消防部队预案设置简单,战术措施单一,修订不及时,缺乏大灾情多部门联动措施,针对性不强。二是容易忽视对特殊理化性质、消防处置难度大的典型石化灾害事故的调研。2013年6月1日,位于商洛市商州区的延长石油氟化硅产业园区200m3 氟化氢发生泄漏事故,消防部队共出动3个中队7台车70余官兵,经过7个多小时连续奋战,疏散厂区和邻近村庄2 000余人,彻底排除险情。氟化氢(HF)为无色液体或气体,熔点℃,沸点℃,相对水密度,相对空气密度为,剧毒、腐蚀性和极强刺激性,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堵漏困难,残液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该起事故的发生引起消防部队对典型石化灾害高度重视,同时也暴露了部分中队对辖区重大危险源单位情况不熟、底数不清的事实,制定的救援方案没有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和实地演练。三是演练实战性不强。实战化演练开展少,针对性的训练缺乏,灭火救援准备不足,一旦发生火灾,势必束手无策。四是技战术研究不够。近年来,陕西省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重大危险源单位典型火灾案例相对较少,缺乏对石化火灾技战术的研究,器材装备性能测试不够,对如何组织远程供液、如何精准有效泡沫覆盖缺乏研究,没有形成有效的作战力量编成。

3 火灾危险性

(1)爆炸危险性大。化工企业爆炸类型有三种情况:一是物理性爆炸。化工生产的压力设备、容器及配管系统,由于韧变、脆变、蠕变和疲劳、腐蚀所引起,或在火场热传递的作用下,产生物理性爆炸。二是化学性爆炸。许多气、液、固相的化学危险物品,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性爆炸,同时引起燃烧。三是混合爆炸。物理性和化学性连锁式爆炸往往交织发生在大型化工企业的装置群火灾中,破坏力较大。

(2)燃烧状态复杂。一是容易形成立体燃烧,多层厂房的气体扩散、液体流散火引起建筑厂房火灾,以及露天、半露天的高大装置设备的爆炸燃烧等,均能引起立体形式的燃烧。二是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化工企业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加上化工企业占地面积大,建筑、设备毗连,生产连续性强,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油罐区大面积火灾常伴随油罐的爆炸,油品的沸溢、喷溅、流淌;大型液化石油气储罐破裂,气体向外扩散,扩散面积越大,形成火灾的面积也就越大;一般多发生在大型化工企业的露天、半露天装置区,由于燃烧时发生连锁反应而造成大面积火灾。

(3)燃烧速度快,易造成人员伤亡。化工企业一般都连片设立,燃烧的物质多为危险化学品,其燃烧速度相当快,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装备损失和设备损毁。2001-2015年上半年间,全国共发生有影响的石化类火灾27起,其中有10起发生在输卸油操作中,7起发生在正常操作工艺情况下,有4起火灾发生在检修过程中。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火灾,造成当班的6名工人中5人死亡、1人失踪,6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泄漏的有毒物料造成吉林市消防支队14名官兵和吉化公司消防支队5人轻度中毒,还造成苯胺装置及3个储罐报废,车间及辅助设施严重损毁。

(4)易复燃和复爆。灭火后的油罐、容器、设备的壁温过高,若不继续进行冷却,会引起油品、物料复燃;灭火后,燃烧区内的压力设备仍然持续升温升压而造成复爆;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在灭火后未切断气源、液源的情况下,继续扩散、流淌,遇到火源而发生复爆、复燃。

4 相关对策

提高化工类场所设施防护能力

一是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或储罐区要尽量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受条件限制不得不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时,需采取加强防火堤或另外增设防护墙等可靠的防护措施。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要尽量远离居住区、工业企业和建有剧场、电影院、体育馆、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区域,单独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尽量不要布置在低洼地带。二是加强消防车道规划。石化企业必须设置标准的环形车道,并保证至少2个出入口。要充分考虑消防水源的来源和补水要求。甲、乙类气、液储罐应设置快速自动控制阀门,增设事故备用储罐,在泄漏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倒出。化工企业设置消防队站应明确装备器材配备,配备必要的水炮、泡沫炮和高喷车等。三是储罐区的防火堤应满足堤内有效体积不小于罐区最大储罐的容积(浮顶罐发生爆炸的概率较低,取最大罐一半体积),且应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牢固结实可靠。液化石油气罐区设置防护墙,高度不应小于,储罐距防护墙的距离,卧式储罐按其长度的一半,球形储罐按其直径的一半考虑为宜。

加强灭火剂储备工作

(1)泡沫灭火剂。相对来说,泡沫灭火剂在扑救油类火灾中应用较为广泛,泡沫液的储备量太大易造成浪费,太小满足不了大型火灾基本要求。在实战中,油罐火灾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扑灭,往往需要几小时或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如3000m3 的固定顶油罐着火,灭火物资准备按4h以上预计比较符合灭火救援实际。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多个储罐区并存的情况下,按照火灾延续时间确定泡沫液的储存量较为科学合理,应按照最大区域最大罐计算灭火剂用量;二是储罐区单一且罐容较小时,泡沫液储备以30min常备量来储存符合现实,但单罐容量大、罐区总容量较大时,则应该按照灭火延续时间计算比较合理。根据供泡沫液量计算公式:Q =6%×燃烧面积×泡沫供给强度×供泡沫时间÷;直径不超过20m的油罐,其冷却、灭火供水(泡沫)延续时间按4h计,直径超过20m的固定顶罐和直径大于20m 浮盘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罐,其冷却、灭火供水(泡沫)延续时间按6h计。此油罐灭火泡沫液用量计算方法,仅作为消防部队和石化企业灭火剂储备参考。

(2)干粉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火灾,也可与氟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联用,扑救大面积的油类火灾。但干粉灭火剂扑救易燃液体火灾费用高,同时,扑救时必须在充分冷却情况下进行,否则易发生复燃,起不到灭火作用。干粉常备量不应小于计算量的2倍。例如,某一桶装油品库房为50m2,桶装汽油泄漏后着火使用干粉枪灭火,按一次性灭火时间为30s计,该场所计算量为Q=60Aqt=60×50××,其干粉常备量为525×2=1 050kg。

(3)正确选用灭火药剂。灭火剂使用不当,不仅会损耗物资,还将贻误战机,造成火势扩大。要根据不同的燃烧对象科学选用灭火药剂,油罐火灾应以泡沫扑救为主,适当联用干粉压制火势。对化工火灾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除应采取通风驱散措施外,还可将中和剂掺入水中,利用喷雾水枪边灭火边中和有毒气体。不同的有毒气体使用不同的中和剂,如氨气用水中和,氯气用消石灰溶液、苏打等碱性溶液及硫代硫酸钠等中和,氯化氢气体用水、苏打等碱性溶液中和,硫化氢、溴甲烷、一氧化碳等用苏打等碱性溶液中和。

加强专勤消防车辆配备

一是辖区消防部队要针对石化火灾特点重点配备高喷车、多剂联用车、防化洗消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大流量(不小于160L/s)、远射程(不小于120m)重型水罐(泡沫)消防车,大流量拖车消防炮和远程供水系统及化学抢险、侦检、堵漏、救生器材等特种装备,提高专勤类消防车配备比例。二是加大对石化企业专职队的指导力度,严格车辆配备标准,提高初战控火能力。三是加大专业救援队建设力度,组建石化专业救援队,构建人员精炼、装备优良的专业攻坚力量体系,担负石化灾害事故的专业处置。四是加强实战化训练,完善石油化工模拟训练设施,开展真火真烟的实战化训练,加大官兵在高温、浓烟、有毒、爆炸、倒塌等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训练及心理适应训练,提高部队实战能力。五是加强石化灾害的战法研究,加大器材装备的测试和熟悉,特别是针对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泡沫消防车等不同喷射状态的切换、喷射器具性能等开展系列测试,熟练掌握装备操作及性能,加强力量编成和调派,提高遂行作战能力。

做好灭火战斗准备

一是制定科学的灭火救援预案。针对石油化工火灾灾害类型,合理估算灭火力量,建立模块化力量编成。在灭火方面,要考虑可利用泡沫数量能否保持不间断供应,能否坚持到跨市增援力量到达;在冷却方面,不但要考虑着火罐的冷却,还要考虑倍距离范围内邻近罐的冷却,如固定设施满足不了,如何使用移动装备远程供水,使用消防车接力、运水或其他方式供水需要消防车的数量是多少,如何保证供水不间断;在力量估算方面,要考虑高度超过17m的油罐不能用水枪冷却的战术要求,还要考虑高喷车、车载炮、移动炮、固定炮等装备数量;在灭火战斗时间来看,直径超过20m的油罐要考虑6h以上时间内灭火力量是否充足。二是要合理应用灭火战术。抢救和疏散人员是灭火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油库处在高位、居民区在低位的,首战力量的主要任务就是人员疏散,一旦油罐有爆炸流淌的迹象,要撤离处于库区下方的所有灭火力量。油罐火灾扑救的重点是冷却,保证灭火剂不间断是基本要求,集中力量是核心,灭火后的冷却降温是防止复燃的唯一手段。生产装置火灾,关阀断料是实现快速灭火的关键,工艺处置(倒罐)是成功扑救火灾的重要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厂房建筑和化工生产配置上的固定、半固定1211、干粉、氮气、蒸气、烟雾等灭火装置灭火,如自动系统损坏时,可以使用手动装置打开灭火装置灭火。有半固定灭火装置的,可将到达火场的相应消防车与设备上的半固定装置接合器组合灭火。三是加强联合演练。完善与地方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定期组织石化企业、社会联动单位和消防部队开展联合演练,做好三方的预案衔接和协调配合,确保发生大型灾害事故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灭菌车间设计毕业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可以写最新的消毒剂应用,例如二溴海因

1、延长紫外线灯照射时间,约2个小时。2、二氧化氯熏蒸消毒。3、臭氧熏蒸消毒。普通灭菌,先消毒,比如用市面上的一些成品水剂,在安上一盏石英紫外线灯照2个小时,要是要求特别严格,我想肯定还要抽真空什么的,估计个人没有设备和财力办到,,

消毒学毕业论文最好选创新点的题目,举几个列子就明白了。但是也是雅文网给帮忙写的《邻苯二甲醛消毒内窥镜的效果分析》我院无菌物品过期返消毒成本分析及对策消毒供应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的使用改良吸痰连接管消毒方法的效果观察静电消毒对新生儿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分析从医院消毒工作质量看QC小组的作用聚维酮碘两种外阴消毒方法的疗效比较手术室通风与空气消毒质量探讨深圳市龙岗区饮食业餐饮具卫生状况及消毒效果观察病历夹细菌检测及消毒纤维胃镜消毒与灭菌情况的调查安徽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现状调查廊坊市消毒产品经营市场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应用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观察应用6sigma降低医疗用品消毒成本120急救车内空气及常用救治器械污染及消毒状况调查分析用生物指示剂的方法来研究臭氧消毒的效果

微生物灭菌的毕业论文

灭菌在微生物学实验操作中的重要的意义: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将培养基、发酵设备或其他目标物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及其芽胞(或孢子)杀灭或去除,从而达到无菌的过程。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你是要毕业论文,还是发的文章?说清楚,我这有。

防止外来生物和杂菌的干扰,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准确性。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保护自己乃至他人,使人乃至环境免受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灭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全部细菌,在食品生产中都要灭菌,你问微生物实验我就只说微生物实验,做微生物实验一般都要培养基,培养基都是要灭菌后使用的,灭菌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其他微生物,防止污染你要培养的菌种,特别是在实际生产中,如乳酸发酵,如果染菌,整批产品都作废,对一个工程来说那损失是很大的,只要是生物培养,都要严格的除菌,灭菌,防止染菌,所以灭菌的意义是及其重要的,在科研工作中,如果染菌,实验就会失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