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某翻译硕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某翻译硕士毕业论文

超严。本研究以2012年到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数据库博硕士论文库内通过高级检索的方法,选取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I辑和社会科学II辑学科领域,检索全文字段为翻译硕士并含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月31日。至检索截止日,CNKI收录2012年到2017年相关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937篇,剔除学位不符(如博士毕业论文),专业不符(如公共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及语言领域不符(如俄语、日语翻译硕士等专业)论文共213篇,最终符合小组研究课题的毕业论文共计724篇。

我的建议是可以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著作,选择这一类的题材既有学术高度,又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等等。希望采纳

硕士毕业论文一般是几月份交,需要多少字的英语翻译是:A master's thesis is usually made in a few months. How many words are needed

某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看昵称,,。代。【写/。论】。/文把你的导师要求告知于我,我来写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内容要求: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撰写方法: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要求: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在开始写硕士毕业论文时所要写的大致方针,可以看做是写硕士毕业论文的计划与工作的介绍。如果把硕士毕业论文比作是一部大机器,那么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以看做是制造这部机器的说明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说明着你的毕业论文的主要信息,开始写毕业论文的大致步骤,所以写好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也是完成硕士毕业论文中的重要一步。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才写的好呢?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在你想好你要研究的课题后,基本上你的脑海里就已经有课一个大致计划,只要把你心中的大致计划写出来就可以了,比如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怎么去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这个课题会带来的好处,将你的研究做一个计划说明,再加以格式辅助说明,那么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就完成了。其实硕士毕业开题报告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么难,只是因为你们身在其中,被其迷住而已,你们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才会觉得很难。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包括课题背景、发展状况、设计方案、最终功能和后期准备怎么研究的计划任务以及参考文献这些内容就可以了!(转自发表吧)

翻译硕士怎么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我整理的翻译硕士怎么写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

1 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 WorkingDocument 1) (1987, 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1995年,他较为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gmatics)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地选择的过程。他将语用学描述为关于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综观,并将语用学定义为语言和交际在认知、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研究。1998年,阿萨卡瑟(AsaKasher)主编的《语用学的关键概念》Pragmatics;: Critical Concepts)论文集中,维索尔伦发表了一篇名为《交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v4 Pragmatic model for the dynamatics of communication )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顺应论中顺应的动态性。1999年,在他的专着《语用学新解》(Understaning Pragmatics)中,维索尔伦强调了语用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顺应论走向成熟。该书主张把语用学当作一种研究视角,突破了以往学者将语用学看作语言学的一个核心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的看法,而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的视角或纵观,贯穿于语言学研究和使用的方方面面,可以照应到语言的各个层次。运用这一视角,可以研究不同的语言材料。这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可以为语言的不同层面进行语用分析,也为语用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

2 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钱冠连是国内第一位将顺应论引入中国进行研究的学者。在他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1991,62-66)的文章中,将维索尔伦对语言适应包括五个方面,即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真分析对比了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论和以往的语用学的区别。他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2000,230-232),该文章首先解释了语用学综观论的理论源头。维索尔伦从Morris的理论中得出了任何规则里都有语用成分,也能从不同的语言成分中审视到语用视角。其建设性意义体现在将语用学从语言学的并列学科出分割出来,使其不再属于语言资源的语言学,而是加入到语言使用的语言学去,作为是一种语言综观和视角来研究和使用,这不仅仅可以解决语用学问题,还为今后人们从语用学角度解释其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国内除钱冠连外,2007年何自然主编的《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也对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和以往语言学及语用学着作不同的是,该书紧紧把握住语用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集语用学的三个前沿理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为一体来向国内读者进行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

关于顺应论的部分,该书介绍了顺应论的理论来源、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顺应论的视角观、顺应论的分析维度、顺应论的应用等。本书中理论与实例有效结合,为读者展现了顺应论的完整框架及其应用。该书指出,顺应论是宏观语用学的核心,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和探讨语用学的全新视角。谭晓晨发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的《语境的动态研究一--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2000, 50-52)中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孙炬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上的《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2007,51-55)从语言哲学的立场阐释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哲学立场的反映,纵观维索尔伦的语用思想,折射出体现在意义观、心理认知观和语境观三个方面的语言哲学。此外,刘正光、吴志高从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顺应论的理论基础,除了对语言顺应论做出肯定,他们还指出“将‘顺应’看成一把万能的朗匙,以解释所有的语言运用,有运用过度之嫌”(李元胜,2007:124)。

中国学者不仅专门对顺应论进行研究,还将其与其他理论结合或者将顺应论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在利用顺应论对其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顺应论对翻译的研究占据多数。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侧重于顺应论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戈玲玲在发表在《外语学刊》上的《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2000,7-11) -文中,为我们展现了语用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它超越了以往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活动。文章还指出,根据顺应论,语言和语境之间的顺应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同样,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过程,也会涉及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顺应,这种顺应应该以满了交际双方的需要为目的,对交际语境、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结构做出改变。

有的学者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翻译策略和方法,王建国发表于《外语研究》上的《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2005,55-59) -文中,针对国内外翻译界对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争论,他指出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只是翻译方法,而不是翻译策略,动态顺应才是翻译策略。同时,他还指出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是动态顺应的过程和结果。

顺应论在与翻译结合的过程中,学者们除了从翻译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和阐释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外,还将顺应论应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去,比如文学作品译作分析、应用文本译作分析,同时还有学者将顺应论与语用策略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联系起来。

叶苗在其着作《应用翻译语用观》COn Pragmatics Transl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中,首先对应用翻译进行了定位,然后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应用翻译。同时她主张以顺应论为基础来讨论和解释异化,并以《选美中国》为例,结合应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之争,提出了在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应用文本翻译时,译者可以采取异化策略,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扩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认知语境,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兴趣和探索,增强我国软实力。

纵观国内顺应论的研究现状以及顺应论与翻译结合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顺应论对翻译的结合方面,研究者几乎都是从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很多研究还是局限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推介和重申,缺乏创新点,并且对理论的适用范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了顺应论在很多领域的误用和滥用。

3、参考文献。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黑龙江,外语学刊。2002 (3) :7-11.

公海燕《顺应论视角下广告翻译研究》。2012.

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J].北京‘外语教学。1992 (1) ; 19-25.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胡芳毅,贾占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 ?上海,上海翻译。2010⑴:23-28.

蒋澄生,廖定中。《语用学需要“顺应”潮流--顺应论的几个关键概念述评》[J].广州,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 (1) : 68-71.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2.

李明。《商务英语翻译(汉译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元胜《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 2007⑶:123-126.

刘恩祥,刘颖,李哲。《论语言顺应的动态性一基于广告语言的分析》[J].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 :70-73.

卢立程《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翻译中的语篇重构》[J].肇庆,肇庆学院学报。2007⑶:53-56.

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30-232.

钱冠连。《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一“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61-66.

孙炬。《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 :51-55.

潭晓晨。《语境的动态研究-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6):50-52.

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南京,外语研究。2005(4) :55-59.

叶丽萍《顺应论在企业简介汉英翻译中的应用》。2012,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张运桥,严敏芬。《语用三观: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介》[J].广州,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 :36-38.

4、论文提纲。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3 顺应论简介

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变异

商讨性

顺应

顺应论的两个分析维度

语境因素的顺应

语言结构顺应

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4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企业外宣翻译的文本和语言特点

语篇重构的概念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形式的语篇重构

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语言风格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内容的语篇重构

心理世界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文化现象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5 结论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本论文选取了两篇企业外宣材料,分别是《西麦克展览公司简介》和《海天味业网站宣传资料》,并由本人对其进行翻译。根据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顺应论的相关分析维度和语篇重构的两大类型,分析译者为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社会规约和心理因素等所做出的调整。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顺应论为基础,结合语篇重构的概念,分析了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英译过程中的语篇重构现象。企业外宣材料不仅仅涉及到基本信息传达,而且涉及到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影晌力的传递。因此企业外宣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表达和传递信息,还要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作出调整,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外宣材料时被其所传递的企业信息所吸引,继而激发他们采取行动。因此,译者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要对原文进行内容上和形式上的语篇重构。包括语篇衔接与连贯方式的顺应、语言风格的顺应、心理世界的顺应、文化现象的顺应以及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的顺应。同时译者为了达到以上这些顺应的目的,选择顺应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对原文从词语、句子结构、篇章衔接以及内容上进行重构。

对于企业的外宣翻译,只有设身处地地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翻译,巧妙地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和文化,才能激发读者付诸行动,为企业的形象宣传和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7、预期的结果。

企业外宣翻译要通过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社会的语言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文化世界等,才能更好地实现外宣翻译的交际功能,达到良好外宣效果。

某翻译硕士毕业论文时间

您好,一般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差不多是一个月,然后再给半个月的查重修改时间,如果快的话写论文+查重半个月就能搞完。交论文时间要根据学校教务处来定,大多数学校在份就应该开始着手写论文了。

硕士毕业论文需要看自己的能力情况,一般准备时间都是半年的时间。至少有三个月时间要准备正式写也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通常来讲,一篇高质量的硕士论文,毕业生要花费3-6个月的时间写作。对硕士论文写作时间影响最大的就是专业了吧。一般情况下,文科类的专业写作时间会比较短,因为这些专业只要做好选题与查找资料等环节,就能按部就班版完成写作,写作这类论文只需要1-3个月左右,时间不急就放慢速度琢磨,时间紧一个月也能写完。

管理类论文由于实践性较强,需要深入一线调查分析,写作周期会长一点,一般会耗时3个月左右,但这类论文对质量要求较高,最好多次修改后再交上去;而理工类论文通常都需要制图、实验,写作时间往往要4个月以上了(通常制图1个月、实验1至2个月、写作1至2个月),特别是生物学专业的同学,实验周期特别长,论文的时间跨度也会比较大。

硕士论文简介: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优秀的硕士论文能够反映出作者对所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水平,能够帮助作者构建起良好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还能够反映作者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理论的应用水平,对研究的课题的思考和独立见解。较之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因而撰写硕士论文将对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资料翔实充分、论证分析详尽缜密、推理演算思路清晰。

我的建议是有足够的时间写,给自己留1-3个月,主要是预留时间准备。如果你有经验,10天半月就可以写完,但还要应对熬夜后反应慢、记忆力减退、心跳加速……我整理了一些完成论文的方法迅速地:

1、不要过度纠结选题方向。写硕士论文的之前已完成了开题报告,选题的意义和可操作性已得到全体导师的认可。

2、高效阅读文献,确定论文框架,阅读行业内相关性最高、含金量最高、行业最前沿的文献。

3.着眼大局的论文写作理念。快速写完论文,一定要着眼大局。不要等到你读完所有的文件,所有的问题都清楚了,所有的细节都完美了才开始写作。

4、善用互联网资源。你可以合理使用CSDN、GitHub、知乎、博客、微博、b站等平台上的相关内容,因为很多英文论文有太多专业术语难以理解,所以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人们的理解和降低论文写作的效率。这时候请看一下这些技术平台的相关帖子。你会发现程序员在他们的技术博客上都在讲人情味,用图片和文字指导你……这是一条捷径。

5、整理全文,完善细节,确保整篇论文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容连贯,逻辑清晰;还要确保没有错别字、遗漏、正确的标点符号以及没有引用的文本或数据错误;最后根据规范调整格式。论文的不可观察性会降低论文的整体价值。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可以分为哪三重境界?写好论文的25条黄金法则

提前一年最好,在知道具体消息的第一时间开始准备,越快越好

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翻译文学

查询国外学位论文的途径可使用PQDD-B(UMI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可查询欧美1000余所大学1861年以来的160多万篇学位论文的信息,其中1997年以来的部分论文不但能看到文摘索引,还可以看到前24页的原文。

另外总结了几个查找国外文献的途径,与大家分享,如果您有更好的查找方法,欢迎补充。

一、x-mol

直接在百度搜索x-mol,这里可以查找到很多文献,好多都是可以直接下载,即使无法下载,也可以看到其doi,复制其doi去百度学术、谷歌搜索、sci-hub、web of science之类的网站搜索即可。基本思想就是找文献的doi,然后下载。

二、Already Have Keywords

假如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寻找的文献关键词,那么你可以直接进入谷歌学术、sci-hub、ProQuest等的网站直接搜索。

三、Pay Attention to Foreign Universities

最后,我们还可以关注国外综合类大学的硕博士毕业论文,比如普林斯顿、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等。不过在翻译硕博士论文时,由于硕博士论文篇幅太长,大家一定要做好论文阅读攻略,否则可能会耗时很久翻译一篇文章,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超严。本研究以2012年到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数据库博硕士论文库内通过高级检索的方法,选取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I辑和社会科学II辑学科领域,检索全文字段为翻译硕士并含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月31日。至检索截止日,CNKI收录2012年到2017年相关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937篇,剔除学位不符(如博士毕业论文),专业不符(如公共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及语言领域不符(如俄语、日语翻译硕士等专业)论文共213篇,最终符合小组研究课题的毕业论文共计724篇。

这个说的有些夸张。笔译难走,应该是说文学翻译吧,文学翻译确实不易,但是其他的翻译像科技翻译,经济类的翻译要求没有文学翻译那么高,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应该是能够胜任的。南大据我所知,翻硕是比较注重实践的,双导师制,校内校外各一位导师,而且能考进南大说明你的英语能力确实非常好。现在翻译市场非文学翻译占主要位置,所以如果想从事翻译的话,就需要拓展知识面,在校多做一些翻译实践活动,不仅能够积累经验,也能为你之后的毕业论文做准备。如果不想做翻译的话,用英语就业也不会找不到工作的。

南大主要注重政治经济科学类的文体,不喜欢文学体。毕竟文学不是一般人能翻的,用我们老师的话就是搞文学翻译的都是传奇呵~~南大学风十分严谨,也不喜欢散文,所以多看些非文学性的吧。没有二外的。建议您去考研论坛里面 翻译硕士专区看看那里面还蛮多建议的。

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翻译理论

要。MTI是专业硕士,都需要撰写毕业(学位)论文。翻译专业学位论文主要是案例分析报告,分为:口、笔译实践分析报告、翻译项目管理分析报告、翻译术语库案例分析报告、翻译项目语料库案例分析报告、项目质量审校分析报告等等。

这三个出来都能做口译 只是上学时专业侧重点不一样的 翻硕可能会容易考写吧 另外两个都是学术的 难些 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如果不确定 可以预约一个环球时代的专家免费测试 我那时也是宫老师帮我定的

一般来说会涉及一下课程,不同学校会有变化。

公共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语言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方法论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日语、朝鲜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专业必修课:

翻译概论

笔译理论与技巧

口译理论与技巧

应用翻译

文学翻译

专业选修课:

高级口语笔译工作坊I笔译工作坊II笔译工作坊III英语写作

汉语写作高级阅读计算机辅助翻译基础知识计算机辅助翻译项目实践

翻译项目管理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论文写作 商务笔译跨文化交际

通识选修课:

翻译职业规范与涉外礼仪东北亚概况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一般为翻译实践报告,5000字英文,翻译材料为10000字原文,英译汉,汉译英均可。只有完成15万字笔译实践量以及专业实习时常后才可参加答辩,毕业。

我才复试完,我们的复试流程如下:1.两分钟的自我介绍2.问些随性的问题,比如你为何报考我们学校啊,工作的人会问为何辞职啊之类的,还有你老家有些什么特色啊~3.现场翻译,口笔译都是现场翻译,翻译三四句话~翻译理论一般会问你懂什么翻译理论,你懂的话会让你阐述一下,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懂也无所谓,因为几乎没人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