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石斛酿酒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石斛酿酒的毕业论文

石斛酒的功效与作用

石斛酒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很多人都是吃过这种食物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食疗是最健康也是最安全的方式,这种食材可以补血养气,以下是石斛酒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阅读文章吧!

铁皮石斛早在《本草纲目》中就被列为药用。主伤中, 除痹, 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疗肠胃。更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消除肿瘤,抑制癌症,恢复嗓音,抗声带疲劳等作用。今天的主角:石斛+酒,养生又美味。下面我们具体看看石斛酒究竟有多神奇。

酒是中医药剂型中最特别的一种。酒作为“百药之长”在几千年的中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酒剂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可以百分之百保存药效的载体。

铁皮石斛作为中药,与粮食纯酿融会贯通,能量可成倍升级,药精效宏,使滋阴补虚极品铁皮石斛的药效发挥到极致。酒作为铁皮石斛最佳载体的地位仍无法替代。

用高品质白酒承载铁皮石斛神奇药效,效果翻倍。韩国、新加坡、德国、荷兰等国家先后成立医疗研究机构,专门研究铁皮石斛与酒融合对心脑血管、血脂以及疑难病症的医疗功效,开发研究治病延寿领域的`高科技功能食品和新药,科研成果十分显著。

铁皮石斛入酒抓住了脾肾两虚是万病之源的本质,从滋阴助阳、脾肾同调入手,根本上解决中老年人上百种慢性病、多发病、一体多病。

铁皮石斛酒的八大功效:

1、滋阴生津

《本才纲目》记载铁皮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之虚劳羸廋,强阴益精,补内绝不足,久用定智除惊,强身延年。

2、增强免疫

铁皮石斛的主要成分是石斛多糖。石斛多糖可是人体内抗体数目明显增多,T、B细胞显著增殖,增强人机体免疫力。

3、抑制肿瘤

铁皮石斛富含石斛碱,药理实验表明:石斛碱对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生长、杀灭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通过调节免疫力,能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

4、健脾开胃

经过临床验证铁皮石斛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的排空能力,帮助消化。对肠胃不适者,经常使用能厚肠胃,平胃气。

5、养肝明目

铁皮石斛滋阴养肝,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养眼佳品。铁皮石斛对治疗肝肾阴虚所导致的看东西不清晰、夜盲等症状有较好的作用。对防治老年人白内障有较好的作用。

6、养颜润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阴液逐渐亏虚,铁皮石斛滋阴润燥,可是人体阴液充足,达到养颜润肤、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7、延年益寿

铁皮石斛富含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镁、锌、铁、锰、硒、铜、铬、镍等微量元素,能充分补养,可是人体健康长寿。

8、抗疲劳、抗衰老

铁皮石斛能明显增强SOD的活性,抑制和减轻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的功效。

如何泡石斛酒:

主料:铁皮石斛3克;

辅料:杜仲、丹参各12克,怀牛膝、生地黄各15克,白酒3毫升;

配料:纱布袋一个。

方法/步骤

1、将铁皮石斛、杜仲、丹参各、怀牛膝、生地黄、洗净烘干备用;

2、将各种药物用纱布袋包好;

3、纱布袋包好后放坛中,倒入白酒,密封后浸泡7天,即可取酒引用。每次2-4毫升,每日可饮2-3次。

铁皮石斛泡酒服用能起到祛风止痛而不伤阴的作用,有助于祛病健身。更有以下妙效。

1、滋养阴津

《中国药学大词典》称铁皮石斛“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

2、增强体质

铁皮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清代《药性论》说:铁皮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气力。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3、补益脾胃

铁皮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称谓“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涨痛的常用药物。现代医学实验证实:铁皮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

梦见石斛酿酒

梦见石斛酿酒,这样的梦寓意着你的未来会加幸福决定你要进一步发展和事业的规划,梦只能是做为人类与生活的向往,梦见任何东西都不可太在意,现在分享梦见石斛酿酒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梦见石斛酿酒

男人梦见摘生柿子,说明你的运势很好,事业和感情的发展都比较顺利,单梦见自己种油菜:去菜园里采油菜,预示着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会顺利成功。身的朋友很快就可以认识到到一个很好的对象,顺利地发展一段新的恋情,感到非常开心。梦见石男性梦见采摘鲜花,预示着工作顺利,财源广进。斛酿酒:预示近期的运势不错,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顺利如意,自己正在做的事或是想要做的事情都会成功。

梦见石斛,不论是长在户外,还是布置在室内,都是个人幸福的`象征,预示你会交好运和发财,生活快乐。

梦见石斛酿酒:预示近期病人梦见在地里挖红薯,近期的运势很好,病情得到好转,自己需要好好配合治疗,还要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那么你就是可以恢复健康了,建议你不需要担心。的运势不错,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顺利如意,自梦见菠萝蜜树结了几个菠萝蜜果:隐藏才华,特长往往容易被人用在不当的地方,为你自己带来不尽的麻烦,低调甚至躲藏是比较合适的做法。己正在做的事或是想要做的事情职场新人梦见摘玉兰花:运势不错,自己的行通常来说,梦见它,提醒你要适当忘记过去的经历,或者果断地结束痛苦的回忆,不再沉湎于其中,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将来的计划中。动力较强,喜欢接受任何挑战,阅历方面则是增长不少。都会成功。

梦见吃酸枣,提示你可能会患胃病,小心饮食。

工作人员梦见石斛酿酒:预示近期的工作运势有所上升,不仅自己正在做的工作项目很顺利,而且还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得到晋升的机会。

商人梦见石斛酿酒:预示近段时间的财运很好,不管做什么生意都能顺利赚得大笔利润,还梦见一堆谷粒是幸运的象征,表示你可能如愿的得到快乐和财富,过着无忧的生活。将有不错的投资荔枝用硬壳包着柔软的果肉,象征着外强中干的无能之辈。机会哦,正是事业的黄金上升期。

学生梦见石斛酿酒:恋爱的人梦见荔枝树上好多荔枝,感情较梦见小白菜,预示着你近期的运势不好,自己在遇到难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则是没有人帮助自己。为稳定,在工作上有不梦见点燃稻草梦见点燃稻草,近期你的运势很好,做任何的事情都会非常顺利可以取得成功,身边一直有好运出现,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担心,因为贵人会出手帮助你,让你可以顺利处理好困难。顺心的地方,不妨与恋人聊聊,或许能给你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预示近期将在学习上收获颇丰,能找到适合自己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还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收获学业上的成功。

病人梦见石斛酿酒:预示近期的病情将反复无常,要积极配合治疗。

领导者梦见石斛酿酒:预示事业运很好,很快就会继续晋升,更上一层楼。要把握机会,就能收获更大的成功。

梦见石斛酿酒的案例解析

梦境:梦见本命年的人梦见偷红枣,意味着往宗教信仰方面去研究,慎防口舌是非。石斛酿酒。

解梦:梦见石斛酿酒:预示近期的运势不错,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顺利如意,自己正在做的事或是想要做的事情都会成功。

梦见酿酒是什么意思

梦见你身在一个巨大的酿酒厂里,意味着某个政府官员会以不公平的态度对待你,最后你能够用事实证明你的正确性,并使那位政府官员受到批评。在梦中看到任何跟酿酒有关的事物,表示最初可能显得焦虑,但是事情的结局经常能让你满意。

梦见以米酿酒,表示会发生冤枉之事。

梦见酿酒或是酿造调料、熬药等,都预示要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奋斗,努力付出,才能取得令你满意的成功。

酒能乱性,人一旦酒后失言,就容引发矛盾。在梦中,酒就象征着矛盾。

梦见卖酒,会和朋友、熟人发生矛盾。

梦见把酒送给别人,则会生活幸福,无忧无虑。

梦见威士忌代表你正在被异性诱惑。

梦见红、白酒表示和朋友关系良好。

梦见你手中正拿着烈酒,预示着某些有趣的事将会改变你本来已计划好了的生活。

石斛单独泡酒是不错,但是能加上一些常用的药材,在调和口感的同时还有保健作用。不过泡酒是将药材的有效成分萃取出来,这就导致药酒的功效要比直接食用石斛高很多,泡药酒要严格按照配伍禁忌来,所以请到当地的药材店咨询专业人士,请勿私自搭配。 石斛泡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不宜使用金属器材和塑料罐浸酒。因为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塑料的成分会在浸泡的过程中溶解到酒精中,影响了功效和口感。金属器皿容易和酒中的氧气、石斛碱、氨基酸等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宜用来泡酒。 泡酒选用的白酒,用优质的高度小曲清香型白酒比较好,切记不要用使用荞酒,严重影响口感。小曲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如大曲,因此出的酒中,成分相对于大曲白酒较为单一,泡酒的目的是为了将铁皮石斛中的醇溶性物质最大限度的溶解出来,因此酒精度越高,提取的醇溶性物质浓度越高;泡酒的目的是为了将铁皮石斛中的醇溶性物质最大限度的溶解出来,因此酒精度越高,提取的醇溶性物质浓度越高。 泡酒选用的石斛,可以选用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珍虫石斛、紫皮石斛、铜皮石斛等常见的石斛品种,野生的种植的都可以。不明品种的石斛,请勿尝试泡酒饮用。

石斛毕业论文

给你来个中药方子,是名医处方哦(处方在中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名医简介】 王士相,天津市人。生于1926年。先世业医,祖父王松年于清·咸丰年间悬壶沽上,伯父王春田擅长儿科,父亲王雨臣以内科、儿科见长。王氏1941年中学毕业后,受业于乃翁雨臣先生凡5载,并从师吴笃之先生学经史、古文辞凡四年。后其父病笃,遂于1946年以医问世。执业后恪守乃父遗风,凡医寒士则免收诊费或量力付之。王氏于1956年参加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咨监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天津医学院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市中医学会名誉理事等职。 王氏对中医经典著作造诣颇深,精研温热之学,擅长中医教学,行医4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精究内科,尤工小儿科,临床范围极广,其治疗每出心法。多年来主持医、教、研工作,并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氏曾参加《中医内科学》、《中医简易教材》编撰工作,并参加朱宪彝主编《内科学》、石毓澍、马腾骧主编《临床肾脏病学》中医内容的撰写,著有《病机十九条备课笔记》、《治疗外感咳喘临床体会》、《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经验体会》、《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体会》等数十篇学术论文。 【名方】五法合一甲亢汤【组成】白芍9克,乌梅9克,木瓜9克,柴胡6克,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白术6克,莲肉9克,桑叶6克,黑山栀6克。 【功能】以酸泻肝木为主,兼有强金、培土、滋水、和阳熄风之效。【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瘿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3个月为1疗程。俟病情稳定后(有条件者,查T3、T4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当按所服处方,剂量加3~4倍配制丸剂,每丸重9克,日2丸。服用丸剂时间,不少于4~6个月。这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至为重要。 【方解】 “甲亢”一病,属于祖国医学“瘿”证范畴。本文所指五法,即酸泻肝木、强金制木、增土荣木、滋水涵木、和阳熄风。用此五法是由本病病机要点在肝所决定的。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怒”,由于肝木亢盛,故本病患者多表现情绪急躁易怒、手颤;肝开窍于目,肝之经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颡,连目系,上出额……”故突眼、甲状腺肿大均与肝经有关;消谷善饥是由于肝胆阳亢,灼伤水谷精微之气,所以引食自救;肠鸣腹泄,肢体倦怠乏力是由肝木乘脾所致;“阳加于阴谓之汗”,由于阳气亢盛,迫津外泄,故烦热汗出。木火相生、心火亦甚,以致心悸、失眠、面红惊惕,脉数。 总之,其病机要点在于肝阳亢盛,木横土衰,木火相生,灼伤阴液。故本方以白芍、木瓜、乌梅酸泻肝木为主,因白芍、木瓜、乌梅既无苦寒伤中之弊,且有敛阴止泻之益;柴胡配白芍疏肝敛阴;沙参、麦冬、石斛强金制木,以抑肝亢;莲肉、白术培土荣木,桑叶、黑山栀清热平肝、和阳熄风;白芍、麦冬又可柔肝涵木。临床应用此方时,可据患者之阳亢、脾虚、阴伤的孰轻孰重加减剂量。但酸泻肝木之法通用不变。 现代医学认为含碘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临床体察,对重症“甲亢”或心率明显加快的患者,开始治疗时,于上述辨证论治诸法中,酌加海藻、昆布各9克,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疗效,但此类药不宜长期服用,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若单用或大量使用,有可能出现甲状腺变硬的不良后果。总之,中医治病,必须充分尊重中医的理论和传统用药原则,若脱离“辨证论治”的原则单纯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海带、海蛤壳、海螵蛸等治疗“甲亢”,是不可能取得稳定疗效的。 【加减】(1)关于突眼治疗:突眼明显的患者,在运用上述诸法治疗时,随病情好转,多数患者不但自觉眼突、眼胀有所改善,而且眼裂增宽现象,亦有所改观。但在用丸剂调理时,需加白蒺藜、生牡蛎、夏枯草以加强疗效。(2)缓解心率问题:单纯中药治疗“甲亢”,心率的缓解较诸症为慢。可在方中酌加沙参、太子参、麦冬、生地、生甘草、生龙齿、生牡蛎、枣仁等味,以养气阴、安心神。

很有可能是甲亢,对甲亢患者做抗甲状腺亢进治疗,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治疗适合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本病术后复发多在术后1~5年间,且多为年轻患者,术后复发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

甲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甲状腺机能亢进,通常有三大类疗法——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一般而言,美国的医师较偏好放射性碘治疗,而欧洲和日本的医师则偏好抗甲状腺药物。 一、药物治疗 利用硫脲药物抑制甲状腺内的碘有机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该类药不抑制甲状腺摄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释放,则治疗初期应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一般约在一年半至二年内可逐渐减少药量而到停药不用。然而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患者会再发,特别是那些脖子较大或饮食摄取碘较多之患者(如常吃海带、海苔、含碘盐)。另外,少部分患者在服药前二、三个月内,会发生皮肤痒、发疹或白血球减少(易出现发烧、喉咙痛)、肝功能异常等药物过敏现象。若出现这些现象,宜及时就医作进一步的诊断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①病情轻、甲状腺较小的格雷夫斯甲亢; ②年龄小(20岁下),孕妇、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肝、肾或心脏病而不宜手术者; ③手术前准备; ④手术治疗后复发又不宜用同位素治疗者; ⑤作为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辅助治疗。 二、同位素131碘治疗 利用甲状腺有浓集碘的能力和131碘能放出β射线生物学效应,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萎缩,分泌减少,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若效果不佳则可再半年或一年后再追加一次。治疗后甲状腺的体积会逐渐缩小,甚至有的病人会因甲状腺破坏过多而导致机能低下。本疗法的适应证有: ①中等度的格雷夫斯甲亢,年龄在30岁以上; ②抗甲亢药物长期治疗无效,或停药复发者,或药物过敏者; ③合并心、肝、肾疾患不宜手术者,手术后复发者或不愿手术者; ④某些高功能结节性甲亢。 下列情况不适宜本治疗:①妊娠期、哺乳期;②年龄在20岁以下者;③外周血白血球<3000/立方毫米或中性<1500/立方毫米;④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⑤重度浸润性突眼;⑥甲亢危象。 三、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低,但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且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应慎重选择。适应证为: 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复发,或不能不愿长期服药者; ②甲状腺巨大或有压迫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不适合手术治疗者有:①浸润性突眼者;②严重心、肝、肾、肺合并症,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前3个月)和晚期(后3个月);④轻症病人预计药物治疗可缓解者。 本病尚无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疗程长,长期缓解率低,仅为30%~50%;同位素治疗术后可能出现永久性甲减;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切少了术后甲亢复发,切多了出现甲减。因此严格地讲,三种治疗方法均不令人满意。本病多数病人表现极其良性过程,适当选择的治疗在疾病取得相当缓解上起重要作用,病人同医生应密切配合,因人而异地选择最佳治疗。参考资料:

药学方向的论文写法如下:

1、论文选题。基本要求:实验性,研究性均可。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大致分类为:分析研究、药物化学研究、药学研究、工艺验证及改进、中药炮制研究、中药资源研究、中药化学研究、制剂研究、生物制药研究、药理研究、医院药学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

2、给毕业论文确定题目。简洁:中文题目最好不超过20个字;准确:题目需要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避免文题不符、以大代小、以偏概全等。如:CK制剂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对比;铁皮石斛中粗多糖研究;葛根提取物检测方法开发与市场提取物评价;苯扎贝特胶囊的工艺改进研究。

拓展资料: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病患得以以伤害最小,效益最大的方式治疗或治愈疾病。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药学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能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医药经营及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用拉丁语、药学英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药学等。

毕业论文石斛摘要

你好,2005年版《中国药典》(公示稿)中药材部分修订动向2005年度第4期 费 曜 * , 刘 新 , 王 文 苹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药 学 系 , 重 庆 市 400016 中图分类号: R92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001- 0408( 2005) 04- 0314- 05 摘要:及 时 掌 握 2005年 版 《 中 国 药 典 》 中 药 材 部 分 修 订 动 向 , 为 修 订 工 作 建 言 献 策 。 方 法 : 对 2005年 版 《 中 国 药 典 》 ( 公 示 稿 ) 中 药 材 部 分 新 增 品 种 、 增 订 项 目 的 变 化 动 向 进 行 详 细 分 析 。 结 果 : 2005年 版 《 中 国 药 典 》 ( 公 示 稿 ) 中 药 材 质 量 标 准 在 继 承 传 统 经 验 鉴 别 — — 辨 状 论 质 的 基 础 上 , 吸 收 了 新 的 、 成 熟 的 技 术 , 但 仍 有 部 分 有 待 完 善 。 结 论 : 新 修 订 中 药 质 量 控 制 指 标 将 更 趋 合 理 化 、 标 准 化 , 更 接 近 国 际 天 然 药 物 质 量 标 准 。 关键词:《 中 国 药 典 》 ; 中 药 材 ; 修 订 ; 动 向 Revising Tropesis of Partia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Draft Showed in Public) 英文摘要:To get to know the revising tropesis of partia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PC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ng work� METHODS: Revising tropesis about partial new kinds and new items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Draft showed in public)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RESULTS: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adopted some new and mature skills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identifying just from experience, i� e� from the appearances and quality of medicine� CONCLUSIONS: The standard of quality criteria in new edition pharmacopoeia is tend to be more rationalizing and standardizing, thus more close to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y criteria of natural medicinal herbs 英文关键词:Pharmacopoeia of PRC;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vising; Tropesis 药品标准是药品生产、检测、监督管理的法定依据。而《中国药典》作为我国药品标准的最高法典,其水平高低及修订动向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医药工业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自建国以来,《中国药典》已成功出版过7次,从1963年版起分为一、二部,其中一部收载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和其它各类制剂。此外,自1985年起,《中国药典》每5年修订再版1次,目的是为了能将一些新的、成熟的技术纳入其中。 以往除《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外,各省、市、自治区还制订有药品地方标准。为统一并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于2001年10月起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取消了各地习用的地方标准。目前,我国的药品标准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药典》为主体的格局。 12005年版《中国药典》总体修订动向[1] 2005年,我国将对《中国药典》进行第8次修订,增订内容已在官方网站公布,目前已确定有6个方面的修订内容。 1�1《中国药典》将分为3部(增设生物制剂为三部),扩大和调整收载中药及其常用制剂品种,使之基本涵盖中医临床各科用药范围,另增加茶剂等剂型。 1�2规范试验方法和条件。 1�3增加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安全性指标,主要针对两类有害因素:一类是外源性的,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微生物、杂质等;另一类是内源性的,即部分毒性中药。并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如增加内毒素检验项目。 1�4加强中药检验方法的专属性,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可控性。 1�5采用现代科学分析技术,增强分析手段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在不脱离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加大仪器分析的比重,逐渐取代一些以前落后的定性分析手段。 1�6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渐由指标性成分测定向活性成分测定过渡,由单一成分测定向多个成分测定和指纹图谱整体控制模式转化。 2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部分的修订动向 中药材品种及质量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首要一环,要确保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首先必须抓好中药材这个最根本的源头。在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中,中药材部分问题众多:一药多基原现象极为普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低下,与国际天然药物质量标准有较大差距,等等[2]。鉴于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进行一系列修订和增订。笔者拟重点就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部分新增品种、增订项目”的一些变化作详细分析,以便医药工作者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2�1力争对多来源品种实行一物一名 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2005年版《中国药典》力争对多来源品种实行一物一名,以逐步解决中药材长期存在的同品、名多现象。 2�1�1黄柏: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不仅对“黄柏”未作区分,且无含量测定指标。但事实上,川黄柏与关黄柏无论其来源、产地、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还是药材价格都存在很大差异,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分开作为两种药材收载。 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_ hneid�)或秃叶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var� glabrius-culumSchneid�)的干燥树皮。其质量控制指标为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低于3�0%。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 的干燥树皮。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无浸出物含量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低于0�6%。 2�1�2石斛:为我国著名的传统道地药材及出口商品,一直是药材市场最混乱的品种之一。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石斛”项下收载了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5个品种,且无质量控制指标。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进行修订,把石斛分为金钗石斛、枫斗和黄草石斛3个品种。 金钗石斛(石斛)为兰科植物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呈扁圆柱形,无质量控制指标。 枫斗(耳环石斛)为兰科植物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C�Z�TangetS�J�Cheng)、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及细茎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L�)Sw�)的干燥茎加工品。新鲜药材经采收后,剪成6cm~10cm的小段,烘软,扭成弹簧状或耳环形,故统称为耳环石斛。大多数耳环石斛直径较小,约0�1cm~0�3cm。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5�0%。 黄草石斛为兰科植物叠鞘石斛(DendrobiumaurantiacumRchb�f�var�denneanum(kerr)Z�H�Tsi)、球花石斛(Dendrob_ iumthyrsiflorumRchb�f�)、短棒石斛(DendrobiumcapillipesRchb�f�)、鼓槌石斛(DendrobiumchrysotoxumLindl�)、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var�oculatumHook�)及束花石斛(DendrobiumchrysanthumWall�)的新鲜或干燥茎、根。大多数黄草石斛茎呈圆柱形,直径较大,多在1cm以上,甚或2cm~5cm(如鼓槌石斛)。其质量控制指标为5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0�0%。 2�1�3冰片: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仅收载了冰片(合成龙脑)。其为樟脑、松节油等经化学方法合成而得,是目前市场上商品冰片的主流品种。合成龙脑为白色、半透明、薄片状结晶,表面有如冰的裂纹,含有异龙脑,点燃后发出带光的火焰。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气相色谱法测定左旋龙脑(L-borneol,C10H18O)含量不得低于55�0%。还有一种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Sieb�)的新鲜枝、叶经水蒸气蒸馏提取升华而得的结晶。因不含异龙脑,故点燃后火焰不带光闪。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龙脑(R-borneol,C10H18O)含量不得低于97�0%。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分开表述。 2�1�4牛黄: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仅收载了牛黄。其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胆结石系天然生成。其质量控制指标为胆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于4�0%;胆红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于28�0%(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因天然牛黄的形成具偶然性,导致货源紧缺,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加了人工牛黄和体外培植牛黄2个品种。 人工牛黄为牛或猪等动物的胆汁提取物,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贝斯素、胆酸、猪去氧胆酸、胆红素、胆固醇、无机盐配制而成,多呈黄色疏松粉末。其质量控制指标为胆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于13�0%;胆红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于0�63%。 体外培植牛黄则以牛科动物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等,用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模拟天然牛黄的形成方式,在体外配制成的牛胆红素钙结石。体外培植牛黄的化学结构、成分和气味均与天然牛黄基本一致。其质量控制指标为胆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于6�0%;胆红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于35�0%。 2�2新增现今中药材市场的常用品种 2�2�1母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近成熟果实。其质量控制指标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2�0%;丁香酚(C10H12O2)含量不得低于0�65%。母丁香以往仅作为丁香的代用品,果实呈卵圆形,表面呈黄棕色,顶端有4个宿存萼片向内弯曲成勾状,种仁由2片肥厚的子叶合抱而成,因子叶形似鸡舌,故又名“鸡舌香”。 2�2�2绿衣枳壳:为芸香科植物枸桔(Poncirustrifoliata(L�) Raf)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柚皮苷(C27H32O14)含量不得低于1�0%。绿衣枳壳以往仅作为枳壳的地方习用品使用,因主产于福建,产量大,故又名“建枳壳”。绿衣枳壳药材较小,直径多在2�5cm~5cm,外皮呈灰绿色,多有细细的柔毛。 2�2�3蜂胶:为蜜蜂采集杨树等植物的新生枝芽和愈伤组织的分泌物,并与其上腭腺和蜡腺分泌物混合形成的一种粘性物质。其质量控制指标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50%;白杨素(C15H10O4)含量不得低于2%;高良姜素(C15H10O5)含量不得低于1%。蜂胶以往仅作为采集蜂蜜时的副产品使用,有软化及溶解角质、促进伤口愈合、杀菌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因而一度成为开发热点,如各种类型的保健品、日用品及化妆护肤品,市场用量极大。 2�2�4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 的干燥叶。其质量控制指标为5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0�0%;绿原酸(C16H18O9)含量不得低于0�10%。杜仲叶以往仅作为补充杜仲(皮)资源不足时的代用品。但近年来,由于杜仲皮资源紧缺,价格昂贵,且研究发现二者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药理、药效(调节骨代谢、“双向调节"血压、增强免役等)也基本相近,故以叶代皮供药用,已取得国、内外医学界共识。目前,国内约有杜仲林2000km2,每年可产叶数百万吨。因此,杜仲叶在药物、保健品(茶/饮料)、化妆美容品及工业用胶等综合应用方面前景广阔。 2�3新增国际研究热点品种 近1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国际上开发的热点药物多集中在类心血管类疾病、肝炎、恶性肿瘤、免疫及精神调节类药物方面。部分相关资料详见表1、表2[3~5]。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公示稿)“中药材部分新增品种”共计60种。笔者仅对部分国际研究热点品种作简要介绍。 2�3�1水飞蓟:为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marianum(L�)Gaertn�)的成熟果实。其质量控制指标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8�0%;水飞蓟宾(C25H22O10H2O)含量不得低于0�6%。水飞蓟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改善肝功能、稳定肝细胞膜的功效,可用于慢性肝炎与迁延性肝炎、肝硬变及中毒性肝损伤等的治疗。现已被收入《德国药典》。我国用于生产“益肝灵”、水飞蓟素葡甲胺片、水飞蓟素苯二甲酸单脂钠注射液。 2�3�2贯叶金丝桃(贯叶连翘):为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桃(Hypericumperforat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金丝桃素(C30H16O8)含量不得低于0�002%;金丝桃苷(C21H20O12)含量不得低于0�10%。贯叶连翘在欧洲很早就被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在德国用于治疗抑郁症已有数百年历史。目前,贯叶连翘提取物因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已成为欧、美地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并已被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药典收录。我国贯叶连翘资源丰富,维吾尔族最早用于寒性肿痛、小便不通、肺炎、关节炎、烧伤等的治疗,维吾尔药名为“吾怕坤",已被收载于《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6]。 2�3�3云芝: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versicolor(L�exFr�)Quel)的干燥子实体。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8�0%;云芝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低于3�2%。云芝已被作为免役调节剂,主要用于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2�3�4树舌:为灵芝科植物树舌灵芝(Ganodermaapplanatum(pers�exGray)�Pat�)的干燥子实体。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6�0%;树舌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低于3�0%。树舌具有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抗癌及免疫调节、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功效。可用于神经衰弱、乙肝及食道癌的治疗。 2�4提高出口药材质量标准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公示稿)“中药材部分增修订品种”共计164种,主要增修订内容包括:大量增加杂质、水分、灰分等检查项目,提高质量控制分析手段,制订指标性成分限量标准等,尤其针对出口药材的质量标准有较大提高。笔者仅对其中几个出口大宗品种进行举例说明。 2�4�1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检查项下增加了杂质、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甲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0%;紫丁香苷(C17H24O9)含量不得低于0�05%。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研究发现,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强壮补益和“适应原样"疗效。20世纪80年代,欧洲医学期刊提及中国、前苏联运动员服用刺五加以提高耐久力及免除紧张后,在国外运动医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始获国际体坛重视。在运动生理学方面,刺五加已确实被证明具有减缓心跳次数、降低需氧量、增加人体细胞氧气交换率的功效,和对体力、耐力及持久力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此外,刺五加尚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复合物,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因此,刺五加制剂已被确认为良好的强壮补益制剂,除大量用于药用外,还被开发成为各类保健品[7]。 2�4�2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feroxMiller)或其它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其检查项下增加了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60�0%;芦荟苷(C21H22O9)含量不得低于18�0%;好望角芦荟的芦荟苷含量不得低于4�0%。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芦荟研究热潮。芦荟被称为“万能良药"、“天然美容师"、“神奇植物"和“全科大夫",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纺织品、药品、日用化工品等领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已将其确认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之一。芦荟主要具有免疫调节、美容、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过敏等药理作用。近年还发现,芦荟在解毒、镇痛、保护胃粘膜、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等方面均具有特异疗效。目前,国外的芦荟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相继掀起了“芦荟热"——研究和开发系列芦荟产品,如化妆品、日用化工产品、营养保健品、医药产品及芦荟原料等。1997年,全世界芦荟原料及制品的年销售额已突破3650亿元。在未来几年内,有专家预计世界范围内芦荟产业的产值将超过千亿美元。我国的芦荟资源丰富,有着庞大的芦荟消费市场,发展芦荟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8]。 2�4�3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其检查项下增加了杂质、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麻黄碱含量与伪麻黄碱以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计,不得低于1�0%。在我国,麻黄已有5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大量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咳喘等症的治疗。其主成分麻黄碱(麻黄素)是西医临床常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缓解轻度哮喘的药物。盐酸麻黄素滴鼻可缓解感冒时鼻粘膜充血肿胀、鼻塞等症状。另外,麻黄素可加速新陈代谢、减轻体重、增强耐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还被用于减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仍保持肌肉,不影响蛋白质吸收和利用,故为不少肥胖者采用。但其不良反应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对心脏的损害,如可引起心悸、心律不齐、心肌梗死、血压升高、中风及脑损害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临床上麻黄或麻黄素用药,均须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剂量规范服用[9]。 2�5新增疗效确切的民族药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兴起了对我国民族医药的研究热潮,开发出了不少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优良品种,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其中一些基础研究成熟可靠、疗效显著、使用量大的民族药材纳入国家药品标准。 2�5�1菊苣根: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glandulosumBoiss�etHout)及菊苣(CichoriumintybusL�)的干燥根。其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等功能,以及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苣根还具有改善消化器官活动机能、心脏功能、保肝降脂、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2�5�2雪莲:为菊科植物雪莲(Saussureainvolucrata(Kar�etKir�)Sch�-Bip�Linnae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检查项下增加了包括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7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5�0%;含芦丁(C27H30O16)含量不得低于0�15%;绿原酸(C16H18O9)含量不得低于0�15%。雪莲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在维吾尔医和中医中常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雪莲花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血压及抗癌等功效。 2�5�3灯盏细辛: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7�0%,野黄黄芩苷(C21H18O12)含量不得少于0�30%。灯盏细辛为云南民间草药,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牙痛、胃痛、感冒等的治疗。临床验证表明,其对风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珠网膜炎及其后遗症等均具有较好疗效。 2�5�4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oK�f�etThoms�)H�Ohba)的干燥根及根茎。其质量控制指标为7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2�0%;红景天苷(C14H20O7)含量不得低于0�5%。红景天为藏族民间草药,我国是其主产区之一,种类多、野生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经研究发现,红景天具有与人参、刺五加类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而且不会出现人参的过度兴奋和刺五加致便秘的作用,具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微波辐射、延缓机体衰老、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等功效,可用于高山反应、恶心呕吐、嘴唇和手心等发紫、全身无力、胸闷、身体虚弱的治疗,因而深受人们重视。我国已有红景天保健茶、口服液、饮料产品进入市场,另外在军事医学、航天医学、运动医学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开发前景[10]。 2�6加强力度控制中药材的纯度及安全性 2�6�1增加检查项目:大量药材检查项下增加了杂质、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限量指标。 2�6�2采用更先进、稳定的方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在附录中增加“附录ⅨB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且方法成熟、可靠。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仅有“重金属检查法”,采用的是标准铅溶液斑点颜色比较法和砷盐检查法,均较粗糙、落后。 2�6�3部分中药材增加重金属和砷盐的检查:对一些中药材增加了重金属和砷盐的检查,如西瓜霜的重金属和砷含量均不得高于百万分之十;树舌的重金属含量不得高于百万分之二十;红景天的重金属含量不得高于百万分之十;龟甲胶重金属含量不得高于百万分之三十。 2�6�4增加农药残留检查项目:“附录ⅨQ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在以前“附录ⅨQ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机磷和除虫菊脂类农药”的检查项,包括测定中药材和制剂中3项农药残留的检查[11],详见表3。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对中药的污染日益引起多方关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入了部分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方法及9种有机氯农药限量标准(包括DDT、BHC各4个异构体及PCNB的农药残留限量),同时对黄芪、甘草、黄连上清丸等品种的有机氯农药含量规定了限量指标。但目前,我国在农作物(包括中药材)上仍广泛使用有机磷农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而《中国药典》对此类农药残留无限量规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利于中药材的出口。因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增加“有机磷和除虫菊脂类农药”的检查。 3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的不足之处 从网上公布的新版药典的增订内容来看,就具体鉴定对象而言,中药材质量标准部分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现行标准中有些品种检验项目单一,仅有性状描述,而无其它鉴别项目;或鉴别项目过于简单,达不到种级鉴别目的。如金钱白花蛇、冬虫夏草等伪品复杂的品种。 多数毒性中药无毒性成分限度检查项目,不利于安全、合理用药。药典及部颁中药材标准记述有小毒、有毒和有大毒的中药材及其制品共85种,仅制川乌、制草乌规定有酯型生物碱限度检查及含量测定;附子规定有乌头碱限量检查项目。而木鳖子、商陆、甘遂、两头尖、闹羊花等均无毒性成分限度检查项目。 同一中药材品种的野生品和栽培品二者同时入药时,其药用部位、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栽培品因受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性状变异较大,药典对这些变异多无描述,检验时缺乏科学依据。 药典及部颁中药材标准共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剂630种,列有浸出物和含量测定项目的仅218种,整体上还达不到控制内在质量优劣的目的。 大部分中药材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仅限于性状、气味、浸出物含量或其中某一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而对种质、生产基地、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季节、加工炮制、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限量、药效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定及量化指标。 4结论 总的来说,2005年版《中国药典》历经修订,在继承传统经验鉴别——辨状论质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现代植物分类学、形态学、解剖学和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大量增加了色谱和光谱等现代分析技术,且以英、日、美3国现行药典为参考,为进一步向亚洲地区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药典标准靠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992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标题:论植物组织培养褐变产生的因素及对策摘要:本文针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褐变现象,详细地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对策目前,在许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褐变问题。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在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褐变产物不仅使外植体、细胞、培养基等变褐,而且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与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机理及防范措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或工厂生产,包括植物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影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的因子是复杂的,因植物的种类、基因型、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等不同,褐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植物种类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不同的褐化程度。在组织培养中,品种褐化难易可能是与该品种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差异有关。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不同其褐化程度不同,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年龄的外植体在培养中褐变的程度也不同。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中的无机盐、蔗糖浓度、激素水平等对褐变的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其pH值也与褐变程度有较大关系。培养条件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均可加速被培养组织的褐变。不利环境条件都能造成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温度是诱导程序化死亡的主要因素[1]。2褐变产生的机理非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是由于细胞受胁迫或其他不利条件影响所造成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形成的褐变现象,并不涉及酚类物质的产生。徐振彪等[1]将生长正常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NaCl的培养基中,组织周围尤其是接触培养基部分发生褐变,但培养基中没有看到扩散的褐化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继代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发生此类现象。但这种褐变若采取适当措施或者愈伤组织适应了胁迫环境就不再发生了[3]。酶促褐变目前认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的,培养材料变褐主要是由伤口处分泌的酚类化合物引起的[4]。酶促褐变如同一般的酶促反应,其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酶、底物和氧。引起褐变的酶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等。从初次培养和继代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褐变程度和PPO的活性来看,表明PPO活性的高低是引起培养材料褐变的关键。引起褐变的酶的底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可分成3类:苯基羧酸(包括邻羟基苯酚、儿茶酚、没食子酸、莽草酸等),苯丙烷衍生物(包括绿原酸、肉桂酸、香豆酸、咖啡酸、单宁、木质素等),第三类是黄烷衍生物(包括花青素、黄酮、芸香苷等),但并非所有的酚类物质都是PPO的底物。在正常发育的植物组织中,底物、氧气、PPO同时存在并不发生褐变,是因为在正常的组织细胞内由于多酚类物质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而PPO则分布在各种质体或细胞质中,这种区域性分布使底物与PPO不能接触。而当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和破坏时,则为酶创造了与PPO接触的条件,在氧存在的情况下使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进行一系列的脱水、聚合反应,最后形成黑褐色物质,从而引起褐变。3防止外植体产生褐变的对策从理论上讲,酶促褐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加以抑制:一是除去引起氧化的物质——氧;二是捕捉或减少聚合反应的中间产物;三是抑制有关的酶。实际操作上,下列措施是被认为行之有效的。适当外植体的选择取材时应注意选择褐变程度较小的品种和部位作外植体。成年植株比幼苗褐变程度厉害,夏季材料比冬季及早春和秋季材料的褐变要严重。冬季的芽不易生长,宜选用早春和秋季的材料作为外植体。王异星[5]用荔枝无菌苗不同组织的诱导试验表明,茎最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培养2周后长出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叶大部分不能产生愈伤组织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度褐变;而根极大部分不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全部褐变。对外植体的处理通过对较易褐变的外植体材料的预处理能减轻醌类物质的毒害作用。处理方法如下:外植体经流水冲洗后,在2-5℃的低温下处理12-24小时,再用升汞或70酒精消毒,然后接种于只含有蔗糖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5-7天,使组织中的酚类物质部分渗入培养基中。取出外植体用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若仍有酚类物质渗出,3-5天后再转移培养基2-3次,当外植体的切口愈合后,酚类物质减少,这样可使外植体褐变减轻或完全被抑制。何琼英等[6]用抗坏血酸预处理香蕉吸芽外植体,能减轻外植体褐变,从而提高芽丛诱导率。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与褐变程度有关,要考虑所选培养基的状态和类型。适当的无机盐浓度张妙霞等[7]在柿树组织培养防止褐变所进行的试验中,4种培养基的无机盐以改良MS(大量元素减半)和1/2MS的效果最好,MS的效果较差,结果证明低浓度的无机盐可促进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减轻外植体褐变的程度。徐振彪[1]在对玉米幼胚耐NaCl愈伤组织的筛选表明,随NaCl浓度升高,褐变现象加重。适当和适量的激素王异星[5]在荔枝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添加1mg/LBA 时,愈伤组织较坚硬,增殖缓慢,易产生褐变。培养基中添加1mg/LBA 1mg/L2,4-D时,愈伤组织浅黄疏松,增殖也快。培养基的硬度在一定范围内,琼脂用量大,培养基硬度大,褐变率低[8],这可能是培养基的硬度影响了酚类物质的扩散速度的缘故。培养基中水的硬度的影响硬度低的蒸馏水褐变率低,而使用硬度较高的自来水,褐变严重,甚至会出现褐变死亡[8]。这可能是配制培养基的水改变了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间接地影响了植物外植体的褐变。培养基的pH值在水稻体细胞培养中,pH值为时MS液体培养基可保持愈伤组织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其表面呈黄白色,而pH值为时,愈伤组织严重褐变[9]。一般来说,酸性环境(pH值为)不利于褐变过程的发生[10]。培养条件如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光照会提高PPO的活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从而加速被培养的组织褐变。高浓度CO2也会促进褐变,其原因是环境中的CO2向细胞内扩散,细胞内CO32-增多,CO32-与细胞膜上的CO32-结合,使有效CO32-减少,导致内膜系统瓦解,酚类物质与PPO相互接触,产生褐变[11]。因此,初期培养要在黑暗或弱光下进行。添加褐变抑制剂和吸附剂褐变抑制剂主要包括抗氧化剂和PPO抑制剂。在培养基中加入偏二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二硫苏糖醇等抗氧化剂都可以与氧化产物醌发生作用,使其重新还原为酚[12]。由于其作用过程均为消耗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添加量,其中L-半胱氨酸和抗坏血酸均对外植体无毒副作用,在生产应用中可不受限制。在水稻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植酸(PA),可防止褐变,PA分子中众多的羟基产生抗氧化作用,使生色物质的含量下降或PA与PPO分子中的Cu2 结合,从而降低了其活力。陈学森等[13]在对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中也证实了植酸具有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性较强的无机吸附剂,能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的杂质、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消毒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等,从而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粉末状的活性炭与颗粒状的活性炭相比吸附性更强,一般在培养基中加入1-4g/L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尽量用最低浓度的活性炭来对抗褐变的产生,因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没有选择性的,在吸附物质的同时,也会吸附培养基中的其他成分,对外植体的诱导分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4]。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酚类物质的专一性吸附剂,在生化制备中常用作酚类物质和细胞器的保护剂,可用于防止褐变[15]。进行细胞筛选和多次转移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进行细胞筛选,可以剔除易褐变的细胞。在外植体接种1-2天后应立即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能减轻酚类物质对培养物的毒害作用,降低抑制作用,使外植体尽快分生,连续转移5-6次,可基本解决外植体的褐变问题。参考文献:[1]徐振彪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1):55~56.[2]符近.三种不同类型种子休眠萌发及马占相思种子老化过程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1996.[3]傅作申,玉米耐NaCl幼胚愈伤组织的筛选及特性分析,长春农牧大学硕士论文,1996.[4]颜昌敏编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王异星.荔枝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暨南大学学报,1997,18(5):84~85.[6]何琼英等.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3):79~82.[7]张妙霞.柿树组织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变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1):87~91.[8]金坚敏.水稻幼穗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9(2):53~54.[9]金坚敏.水稻幼稿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10]王东霞等,如何对抗植物组织中的组织褐变,中国花卉盆景,2002,12:29~30.[11]姚洪军,罗晓芳,田砚亭.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78~83.[12]蔡金星等.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1):55~57.[13]陈学森,张艳敏等,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2):24~27.[14]刘用生.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的使用.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14.[15]姚洪军等.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78~84.《论植物组织培养褐变产生的因素及对策》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论植物组织培养褐变产生的因素及对策。----------------------------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胚、胚珠、子房、花药、花粉以及贮藏器官的薄壁组织、维管束组织等,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至今,世界各国在无性系繁殖、花卉育种、植株脱病毒和种质保存等方面,广泛应用组织培养技术。 (一)组织培养技求的应用 1.无性系繁殖无性系繁殖是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的主流之一,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的优点是,用材少,速度快,不受气候、季节、基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传统的常规繁殖方法要快得多,人们又叫它'快速繁殖'或'微型繁殖'。其常见繁殖方式有短枝扦插、芽增殖、原球茎、器官分化和胚状体发生。其中芽增殖在盆栽花卉繁殖中应用最为普遍,如草本植物四季秋海棠、鸡冠花、万寿菊、长春花,观叶植物蟆叶秋海棠、网纹草、花叶芋、天鹅绒竹芋,木本植物三角花、比利时杜鹃、月季、八仙花等,在生产实践中,均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原球茎培养在大花蕙兰、蝴蝶兰、美丽兜兰、石斛、春兰等兰科植物和肾蕨、凤尾蕨、鹿角蕨等观赏蕨的规模性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胚状体培养,据报道目前已在30个科150种植物上观察到它们的愈伤组织可以分化出胚状体,而盆栽花卉中的花叶芋、山茶花都是成功的范例。器官分化主要是从外植体直接产生不定芽或不定根,一般不通过从愈伤组织进行器官分化形成植株,因为其性状有可能发生变化或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后,会丧失再生植株的能力。 2.花卉育种当今盆栽花卉育种中,也广泛应用组培技术。 胚培养:在花卉种间杂交或远缘杂交中,有时虽然能正常受精,但胚往往发育不完全或胚与胚乳间不亲和,不能得到种子,可采用胚的早期离体培养促使胚正常发育,培养出杂交后代。如山茶花、百合和鸢尾杂交中均采用幼胚培养,成功地收到了杂交种子。同时,在杂交中受精困难,也可把未受精的胚珠分离出来,在试管内用花粉受精来解决,这在草本花卉花菱草中已取得成功。 单倍体育种:利用花药培养诱导花粉形成单倍体,在试管培养中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而成为纯合二倍体植物,从而缩短新品种育种的时间,还有利于突变中隐性突变的分离。这在花卉的株型、花色、花型的大小或重瓣,叶型、叶色等产生变异,往往有直接利用价值。这在矮牵牛的育种中已应用。 体细胞杂交和植物基因工程:利用原生质体遗传操作技术,可以从原来不大可能进行杂交的不同属植物间获得体细胞杂种或核质杂种。可以通过摄取外源目的基因,定向改造植物的某些重要性状。 3.植株脱病毒用无性繁殖方法来繁衍的花卉种类如菊花、香石竹、郁金香、百合、白鹤芋等,不能通过种子途径去除病毒,用化学方法防治和高温处理往往成效不稳定。作为组织培养的无性繁殖材料,最好是去病毒组织,否则易导致病毒积累,危害加重。而植物的茎尖部分无维管束,病毒难以侵入。所以,茎尖培养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好途径。至今,茎尖培养脱毒法已在菊花、百合、香石竹、郁金香等盆栽花卉上推广使用。 4.种质保存用无性繁殖的植物,因没有种子,只能在植物园内长期栽培保存,耗费大量的土地和劳力。种质材料还易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病虫危害而流失。若用组织培养方法,保存愈伤组织、胚状体、茎尖等组织,可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二)组织培养的几个步骤 1.材料的选用一般用于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带芽的外植体,如茎尖、侧芽、鳞芽、原球茎等,组织培养过程中可直接诱导丛生芽的产生。其获得再生植株的成功率较高,变异性也较小,易保持材料的优良性状。另一类主要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花药、花瓣、花轴、花萼、胚珠、果实等生殖器官。这一类外植体需要一个脱分化过程,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出芽或产生胚状体,然后形成再生植株。 外植体的取用与组织部位、植株年龄、取材季节以及植株的生理状态、质量,都对培养时器官的分化有一定影响。一般阶段发育年幼的实生苗比发育年龄老的栽培品种容易分化,顶芽比腋芽容易分化,萌动的芽比休眠芽容易分化。在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外植体是茎尖,通常切块在0.5厘米左右,太小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差,太大则在培养瓶中占据空间太多。培养脱毒种苗,常用茎尖分生组织部,长度为0.1毫米以下。 2.外植体的消毒植物组培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保证培养物在无菌条件下安全生长。为此,必须抓好外植体的消毒和实行无菌操作。 由于培养的植物材料大都采集于田间栽培植株,材料上常附有各种微生物,一旦被带入培养基,即会迅速繁殖滋长,造成污染,培养失败。所以培养前必须对外植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消毒的尺度为既能全都杀灭外植体上附带的微生物,但又不伤害材料的生活力。因此,必须正确选择消毒剂和使用的浓度、处理时间及程序。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钙、氯化汞、次氯酸钠、双氧水、酒精(70%)等。具体消毒方法如下: (1)茎尖、茎、叶片的消毒消毒前先用清水漂洗干净或用软毛刷将尘埃刷除,茸毛较多的用皂液洗涤,然后再用清水洗去皂液,洗后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用70%酒精浸数秒钟,取出后及时用10%次氯酸钙饱和上清液浸泡10~20分钟。或用2%~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15分钟。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纸吸干接种。 (2)根、块茎、鳞茎的消毒这类材料大都生长在土中,常带有泥土,挖取时易遭损伤。消毒前必须先用净水清洗干净,在凹凸不平处以及鳞片缝隙处,均用毛笔或软刷将污物清除干净,用吸水纸吸干后,在70%酒精中浸一下,然后用6%~10%次氯酸钠溶液浸5~15分钟,或用0.1%~0.2%氯化汞消毒5~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清洗3~4次,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纸吸干后接种。 (3)果实、种子的消毒这类材料有的表皮上具有茸毛或蜡质,消毒前先用70%酒精浸泡几秒钟或2~10分钟,然后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消毒10~30分钟或2%次氯酸钠溶液浸10~20分钟,消毒后去除果皮,取出内部组织或种子接种。直接用种子或果实消毒,经消毒后的材料均须用无菌水多次冲洗后接种。 (4)花药、花粉的消毒植物的花药外面常被花瓣、花萼包裹着,一般处于无菌状态,只需采用表面消毒即可接种。通常先用70%酒精棉球擦拭花蕾或叶鞘,然后将花蕾剥出,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浸泡10~1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吸干后即可接种。 3.组织培养的条件接种后的培养容器置放培养室,室温应控制在23~26℃,每天12~16小时光照,光照度为1000~3000勒克斯。 4.外植体的增殖接种后的外植体要分化出丛状芽、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必须对培养基及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进行严格的设计和筛选。常用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外植体的分化和增殖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不同的花卉种类对激素的种类和浓度是有差别的(表4--3)。 5.诱导生根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等一般没有根,要促使试管苗生根,必须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基一般应用1/2MS培养基,因为降低无机盐浓度有利于根的分化。同时,不同盆栽花卉诱导生根时所需要的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是不同的(表4-4)。一般常用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三种。一般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左右即可获得健壮根系。 6.组培苗的移栽生根或形成根原基的试管苗从无菌,温、光、湿度稳定环境中进入到自然环境中,从异养过渡到自养过程,必须经过一个炼苗过程。首先打开试管瓶塞放阳光充足处让其锻炼1~2天,然后取出幼苗用温水将琼脂冲洗掉,移栽到泥炭、珍珠岩、蛭石、砻糠灰等组成的基质中,基质使用前需高温消毒,移栽后要适当遮荫,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温度维持在25℃左右,勿使阳光直晒,7~10天后要注意通风和补充浇水,约20~40天,新梢开始生长后,小苗可转入正常管理。

我有个朋友,他的毕业论文也是做铁皮石斛(他在云南农大做的),其实要看你,是想仅仅毕业呢,还是想为导师创造点经济价值?

酿酒专业毕业论文

制作方法 1.破碎。将成熟的红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经过消毒容器(小缸)里,用手挤碎或捣碎,但操作前须将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锰酸钾水洗一次,再用清水冲一次,然后再去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要注意不要使用铁、铜等金属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净铝勺在杯中经消毒)将葡萄捣碎。 2.发酵。发酵是将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经酵母的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红葡萄酒的前发酵过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时已接入汁中,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发酵时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发酵的温度最好在15~25℃,不应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发酵,散热较容易,一般可以达到不超过32℃。当皮汁装入容器后,一般经过一天即可开始发酵。液面开始是平静,这时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气泡产生,表示酵母已开始繁殖,经过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结成一层帽盖,口尝果汁,甜味渐减,酒味渐增。发酵时每天应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气,发酵更旺盛。高潮后,发酵势头开始减弱,此时可以进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来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后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后,继续在容器中进行发酵,最后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静,酒精味很浓、糖分减少至1%以下,汁液开始清晰,即为发酵结束,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 3.压榨。压榨的方法是用洁净的布袋或纱布,进行挤压或扭压,红葡萄酒液即流出来,称为元酒。 4.加鸡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约加鸡蛋清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清打成泡沫状,用少量酒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加入酒中,再充分搅拌和静置,至酒液清透明,将沉淀物弃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数人的习惯是觉得葡萄酒应该是甜的,因此,需将葡萄酒进行加糖调配,加糖量约12~14%,溶解糖时要用原酒搅拌溶解。这样,具有浓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适口的红葡萄酒制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闭贮存2个月,则酒的风味更加醇厚。葡萄酒的酿制 1.第一道是所谓的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从梳子状的枝梗上取下来。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在酒液中会造成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2.不管有无经过去梗的手续,接下来的步骤是压榨果粒。如果酿制白酒,则榨汁的过程要迅速一点,因酿制白酒所用的葡萄浆若放置太久,即使葡萄已经去梗,余下的果皮和果核仍然释放出大量的单宁酸。反之如打算酿制红酒,则葡萄浆发酵的过程就绝对必要。因果酸中所含的红色色素就是在这段时间释放出的。就因为这样,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 3.接下来是榨汁和发酵。经过榨汁后,就可得到酿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酿制好酒。葡萄酒是透过发酵作用而得的产物。由此可见发酵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发酵是一种化学过程,透过酵母而起作用。经过此化学作用,葡萄中所含的糖分会逐渐转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糖分越来越少,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葡萄酒。 4.虽然已做到此,但酿酒师的工作仍未完成。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就必须在发酵过程后立刻添加SO2处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气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发酵后大约3周左右,必须进行第一次沉淀与换桶。第二次沉淀要4至6周。沉淀的次数和时间上的顺序,完全就是所要达到的口味。 5.葡萄酒在桶中存了3至9个月以后,就要装瓶了。葡萄酒瓶以软木塞来封口,因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东西。 自制葡萄酒做法非常简单,具体如下: ●第一步:买葡萄 选购葡萄时,可以挑选一些熟透的葡萄,哪怕是一颗颗散落的葡萄也不要紧。这些葡萄一是容易发酵,二是价位相对较低。常见的葡萄、提子、马奶子等,都是可以用来制作葡萄酒的。 ●第二步:洗葡萄 由于葡萄表皮很可能残留农药,清洗葡萄的环节就相当重要,最好能够逐颗清洗,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同时剔除烂葡萄。一些爱干净的人,喜欢把葡萄去皮后酿酒,这也未尝不可,但是少了一些葡萄皮特有的营养。 ●第三步:晾干葡萄 把葡萄盛在能漏水的容器当中,等葡萄表面没有水珠就可以加白糖了。 ●第四步:选择容器 酒坛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主张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很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第五步:捏好葡萄放进容器 双手洗净后,将白糖倒入葡萄内,用手捏葡萄,操作办法是抓起一把葡萄使劲一握,捏破葡萄,使白糖充分浸入葡萄。然后放入酒坛(那种用于泡药酒的酒瓶也行)中。葡萄和糖的比例是10∶3,即10斤葡萄放3斤糖(不喜欢吃甜的朋友,可以放2斤糖,但是不能不放糖,因为糖是葡萄发酵的重要因素)。 ●第六步:加封保存 将酒坛子密封,如果是陶瓷罐的话,可以到买黄酒的小店要点酒泥,加水后糊住封口。如果是泡药酒的酒瓶注意把瓶盖盖紧,再在瓶盖处加盖紧塑料簿膜。加封后,酒坛(瓶)子需放在阴凉处保存,平时不要随意去翻动或打开盖子。 ●第七步:启封 天热时,葡萄发酵时间需要20天至一个月左右,现在这个季节做葡萄酒,发酵时间需要40天左右。启封后,用两层纱布过滤浮在上面的葡萄皮,就可以直接喝葡萄酒了。注意,如果喜欢酒劲足一点,只需延迟启封时间就行了。启封后,每一次舀出葡萄酒后,别忘盖好酒坛的盖子,以免酒味挥发。 还有一些不同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葡萄要买好的,葡萄的颜色越紫越好,而且颗粒要大。洗干净葡萄后,可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擦干葡萄,在晾干的玻璃瓶底放一层白糖,然后再是一层白糖一层葡萄,装满后密封,封口处再用白糖浇一圈,然后把瓶子放在太阳下,一个月后就能享用美味葡萄酒了。 ●酒坛子要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放置3个月以上,这样酒味比较醇厚。另外,用红葡萄做葡萄酒,这样酒的颜色会很好看。 ●只要看到瓶子里的葡萄浮起来,就说明葡萄酒做好了。 ●葡萄发酵3天后,将葡萄拿出来捣烂,再放进瓶子里发酵,瓶盖不需盖紧,5天后即可食用葡萄酒。 ●把每一颗葡萄切成两半放入酒坛,加糖后密封,经历半个月发酵的葡萄酒吃起来很不错的 ●在葡萄酒制作过程当中,可将白糖换成红糖或冰糖。也可以将葡萄换成苹果或橘子,参照上述“工艺”制作“苹果酒”或“橘子酒”。 葡萄酒的种类非常多,而且有许多种不同的分法。 最常见的是以颜色来分,主要分为: 红葡萄酒red wine ( 法vin rouge ) 白葡萄酒white wine ( 法vin blanc ) 桃红葡萄酒rosé wine ( 法vin rosé ) 也有以是否有气泡分成: 不起泡葡萄酒 still wine ( 法 vin tranquille ) 起泡葡萄酒sparkling wine ( 法 vin effervescent ) 也有以葡萄酒的甜度分成: 干型葡萄酒dry wine( 法vin sec ) 半干型葡萄酒semi-dry wine( 法vin demi-sec ) 甜型葡萄酒sweet wine ( 法 vin doux ) 在葡萄酒中以人工的方式添加酒精则成为: 强化葡萄酒 fortified wine ( 法 vin fortifié ) 采用单葡萄品种酿成称为: 单一葡萄品种葡萄酒 varietal wine ( vin de cépage )

浓香型酒、例如泸州特曲,五粮液酒属此类之代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它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很受消费者喜爱,这种香型酒在市面上较多,贵阳大曲、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都属于浓香型白酒。江苏地方的三沟一河也都是这种酒。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口味丰满,入口绵甜干净,纯正。如以泸州特曲、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为代表的四川派,以洋河、双沟、古井、宋河粮液为代表的纯浓派。 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泸香型”。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的特点。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另外还含丙三醇,使酒绵甜甘冽。酒中含有机酸,起协调口味的作用。浓香型白酒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其次是乳酸和己酸,特别是己酸的含量比其它香型酒要高出几倍。白酒中还有醛类和高级醇。在醛类中,乙缩醛较高,是构成喷香的主要成分。除泸州老窖外,五粮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剑南春、全兴大曲等都属于浓香型,贵州的鸭溪窖酒、习水大曲、贵阳大曲、安酒、枫榕窖酒、九龙液酒、毕节大曲、贵冠窖酒、赤水头曲等也属于浓香型白酒。贵州浓香型名牌白酒品种较多。 表面上看,白酒的香型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这些化学组分都是发酵工艺的产物。因此,工艺不同,酒的化学组分不同,香型不同。反之,香型不同,工艺也不同,其化学组分也不同。影响酒的香型和化学组分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制曲(糖化发酵剂)工艺、发酵酿酒工艺,操作、窖池结构、生产环境等,此外,还与贮存时间、贮存容器有关。化学组分前已介绍:浓香型酒则不同,原料虽然是高梁、小麦,制大曲则是中温(55~60℃),原料混蒸混烧,采用周而复始的万年糟发酵工艺,用曲量为20%左右。窖池是肥泥窖,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并强调百年老窖。泸州特曲、五粮液都号称是数百年老窖酿成,贮存期为一年。

谈酒糟加工饲料及相关问题

论文关键词:酒糟 饲料加工 环保节能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酒糟饲料的发展利用状况及加工技术的介绍,论述了酒糟饲料加工对我国走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要和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酒糟饲料加工技术中尚待解决的相关问题,这对发展和推动我省的饲料加工工业乃至全国的饲料加工工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酒糟加工饲料的现状

近年来饲料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饲养业的需求。而且,随着白酒产量的增加,企业为了缓解环保压力,开展了一系列酒糟利用的研究和治理工作。有些企业不断探索寻求酒糟加工饲料的最佳工艺路线和专用设备;有的自行设计制造谷壳分离机并申请了发明专利;有的改建、扩建蛋白饲料生产项目;有的投人大量资金建成大规模的酒糟干粉生产线,配合饲料的加工车间等等。但就酒糟加工饲料总体而言,技术还不够完善、比较粗糙,无定型设备,尤其干燥设备,这需要发挥行业综合优势,调动行业内、外积极因素,并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化,把酒糟加工饲料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2酒糟加工饲料的相关研究

将白酒糟加人辅料(批谷或碾碎粗料)按3: 1混合,在厌氧条件下,让乳酸菌大量繁殖,使其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变为乳酸,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霉菌和腐化菌的生长就被抑制,这样含水量高的酒糟,可以保存其营养成分,使残留的乙醇挥发掉,从而使酒糟保存时间可达6一7个月。一般贮存方法是,将酒糟置于窖中2一3天,待上面渗出液体时将清液除去,再加鲜酒糟。如此反复,最后一次留有一定量的清液,以隔绝空气,然后用板盖好,用塑料布封好。当饲喂前用石灰水中和酸即可。分离稻壳烘干酒糟制取粉状或粒状饲料固态法酿造白酒,酒糟含水量60%左右,酸度高,易腐化。酒糟中含有大量稻壳,稻壳是酿酒生产极好的疏松填充剂,在发酵过程中其形状基本没有变化,但作为饲料,由于稻壳粗纤维含量甚高,若不分离稻壳直接干燥,虽然工艺简单,但对饲料品质影响极大,因而需设法将稻壳除掉,回收再利用或用于肥料,然后烘干制成粉状或颗粒状酒糟饲料。

白酒糟营养成分对比与分析:

从分析数据看出,干糟中仅粗淀粉含量低于玉米,粗蛋白14. 3%一,粗脂肪4. 2% ~ 6. 9%明显高于玉米。‘此外还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菌体自溶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嚓吟、哈吮、类脂化合物、酶类等,这是一般谷物所不能比拟的。然而,酒糟中还含有40%一50%的发酵填充物一稻壳(其中含有粗纤维、木质素及SO2),即使发酵过程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组分有所改变,依然不宜直接饲喂畜禽,稻壳的存在降低了酒糟的营养价值。

您是说毕业论文?还是什么论文?没有说是葡萄酒制作的论文,只有说是葡萄酒工艺研究的论文!您可以上中国知网在上面搜一些葡萄酒相关工艺的论文,挺多的!谢谢,希望对您有帮助!

酿酒工艺毕业论文

早在七八十年代曾经热过一时,但因其出酒率不高,口感不如人意而被冷落。近年来,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通过上千次的实验,终于研制出一种能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生料酒曲。经过两年多来几十家酒厂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些酒厂还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充分表明了生料酿酒的先进和优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 生料熟料两种酿酒工艺对比 以传统的小曲酒固态法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从上述两种工艺流程对比中,即可明显看出生料酿酒工艺较之熟料酿酒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 原料+水+曲后就进入发酵,省去了原料的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因而节约了原料蒸煮所需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等。 2、 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购买辅料的费用人工等。 3、 按原料总量加入~生料酒曲外,不需再添加任何曲药和其他添加剂如活性干酵母、糖化酶等,省去了制曲车间、购买各种添加剂的费用及繁琐的工艺操作。 4、生料酿酒出酒率和成品酒口感都大大地超过熟料酿酒工艺。比如,以酿酒技术较为先进的黑龙江普通白酒为例,原料出酒率一般为48—53%(酒度以计),最高也只能达到55—56%。 采用无锡市永安生料酿酒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生料酒曲按上述工艺流程生产,玉米出酒率能达到55%(酒度以65%计),大米出酒率能达到65%,而且成品酒香味丰满、柔和、尾净、无邪杂味、无新酒贯有的糠味、酒槽味、糊味、暴辣味。有的厂家反映,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的白酒,蒸馏出来后不经勾调即能达到一级质量标准。 综上所述,生料酿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液态发酵、液态蒸馏的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几千年来的传统技术的烦琐、复杂的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因此操作简便,轻松。 二、 生料酿酒酒曲的特点 生料酿酒成败的关键在于酒曲,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的出酒率和较完美的口感。 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研制的生料酒曲具有如下特点: 1、 能将任何含有淀粉或糖分的植物发酵成为酒精。淀粉出酒率几乎能达到100%。 2、 这种酒曲不仅能酿制各种白酒和酒精,还能酿造各种低度酒。如米酒、黄酒、葡萄酒、蕃茄酒、苹果酒、桃梨酒、南瓜酒等等。 3、 利用这种曲种,还能酿制各种不同香型的白酒。 例如浓香型白酒,不仅工艺流程复杂,操作难度高,而且发酵时间长,出酒率低。如采用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产,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已酸菌液或加入—已酸已酯共同发酵蒸馏出来即为浓香型白酒。 酿造黄酒也是如此,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黄酒生香菌液或加入黄酒香料共同发酵,发酵完毕酒醪即具有黄酒香味。其它各种香型的酒也是如此。 因为各种不同香型的酒,其主体香味成分一部分是由原料本身决定的,一部分则是从外界带入的,以大米、玉米、高梁为例,如不从外界加入其它香味物质,酿制出来的即是米香型或清香型白酒。 4、 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适用于一切蒸馏酒和酒精生产。 酿造各种蔬菜瓜果酒,包括黄酒的工艺流程如下:生料+水+曲→发酵→过滤→澄清→勾调→杀菌(紫外线)→精滤→陈酿→装瓶。采用此工艺技术完全不用燃料,节约能源95%以上。 三、 生料酿酒工艺操作要点 1、配料。粮水比为1:3;生料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冷水符合饮用水标准。 2、原料粉碎为40目,大米不必粉碎;蔬菜瓜果应去皮、去核并打成浆状。 3、入池水温不超过35℃。最佳发酵温度为25℃—30℃。超过30℃者发酵期缩短;低于20℃者,发酵期延长。冬季生产可采用温水发酵。室温低于10℃者不发酵。

酿酒技术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鉴赏艺术和营销理念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理、工、农交叉性综合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酿酒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古浪县酿酒葡萄栽培技术

摘 要:古浪县北部沙漠沿线平均海拔1 650~1 750 m的各乡镇均可栽培酿酒葡萄,红色品种有黑比诺、梅鹿辄;白色品种有霞多丽、意斯林。文章从栽植前准备、苗木定植、作物间作、苗木补植、枝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酿酒葡萄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古浪;酿酒葡萄;栽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7—0044—02

古浪县酿酒葡萄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栽培,4月底结束,深沟栽植。以南北行向为主,栽植密度1 m×3 m,约3 330株/hm2,整形方式以双主蔓自然扇形整形或双主蔓龙干整形为主。

1 栽植前准备

园地管理

选择有排灌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层厚度80 cm以上,地下水位不能高于 m,pH值小于的平地。将园地划分小区,对道路、渠道、林带进行规划,行长不超过100 m,超过的中间规划作业道。按3 m行距在葡萄定植沟两端打桩确定定植沟的位置,并用石灰画出定植线。以定植线为中心用机械或人工开挖深80 cm、宽80 cm营养沟。将底部20 cm表土与作物秸秆等有机质分层填入营养沟内;中部每公顷施入腐熟有机肥(羊板)90~120 m3、颗粒磷肥2 250 kg、硫酸锌60 kg与表土混合填入沟内,土填至距地表15~20 cm。施肥填土后及时在沟内灌水沉实。水干后,以定植线为中心,在营养沟上整修深30 cm、底宽60 cm、上口宽80~100 cm的定植沟,沟底必须基本水平。

苗木处理

苗木标准为国家二级苗以上。外地调苗可适当提前,以防途中温度高,苗木发芽。苗木到位后,选择背风阴面、土层深厚、不积水的地方放置,挖深 m左右,宽1~2 m,长度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先在底部铺一层10 cm厚的湿沙,然后将捆好的苗木根系向下与地面成30~40°角半躺于假植沟内,空隙间填满湿沙,摆完一层后覆10 cm厚的湿沙,最后一层距地面30 cm以上。剪除过长、受伤、干枯的根系,根系保留长度15 cm左右;剪截顶端芽眼已损伤的枝,保留3~4节顶端有饱满芽的枝端。对假植后待栽植苗木随起苗随处理,将整修好的苗木根系先用清水浸泡24 h,再用50~100 mg/L的3号生根粉与泥浆混合进行蘸根处理。

搭架

架材由钢筋水泥柱、铁丝或钛钢丝组成。当年定植的葡萄应栽好水泥柱,并拉好铅丝或钛钢丝。

一般为单臂立架或宽顶立架架式,边柱规格为12 cm×12 cm×250 cm,中间立柱规格为10 cm×10 cm×250 cm。柱距8 m,水泥柱距葡萄植株20 cm,地上部分高180 cm,埋深70 cm,边柱向外倾斜10°~15°。立柱间设置铅丝四道,第一道距沟底50 cm,第二道距第一道45 cm,第三道距第二道45 cm,第四道距第三道45 cm。边柱拉线用双股8#铅丝,中间用12#铅丝或钛钢丝。

2 苗木定植

在定植点南或北同侧20 cm处打点,插小木桩作标记。在点同侧挖见方30 cm定植穴。在定植穴做直径20 cm的馒头状土堆,将苗木置于定植穴中心,根系均匀分布在馒头状土堆上,使根系向四周舒展。将表土与沙混合填入穴内,轻提苗木,边填土边踏实。埋土使苗木根茎处与地面齐平为宜。栽后当天必须灌水。定植沟内水渗干后及时扶正歪倒苗木,用行间散土掩埋外露根系。定植沟内喷施地乐胺,覆膜保墒,采用地膜幅宽 m,边覆膜边放苗,将苗木用5 cm×15 cm的有孔塑料袋套住或培土保墒。5月上旬,开始检查发芽情况,芽完全膨大后清理培土;套袋苗木,5月15日过后,取掉套袋。

3 作物间作

严禁在定植沟内及外沿20 cm以内间种任何作物,留足 m的营养(通风)带。葡萄行内可间作黑瓜籽、豆科等矮秆作物。间作物灌水沟必须与葡萄灌水沟分开。

4 苗木补植

5月下旬,对全园葡萄苗木成活情况进行调查,未成活苗木用营养袋苗及时进行补植,确保当年不缺苗。补植时用专用育苗器在原定植点打穴,穴直径大于营养袋直径2~3 cm、深与营养袋苗土团高度一致,将营养袋苗除去营养袋后放入穴内,四周用细土填实(营养袋苗要求达到5叶1心)。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将土团弄散,栽后及时灌水,灌水后用喷雾器将叶片泥土洗净。

5 枝蔓管理

幼苗绝大部分芽萌发后,要及时抹芽,每株留2~3个萌芽。当新梢长到10 cm时,进行定枝,每株留2个健壮枝,其余去除。新梢长到30 cm以上时,葡萄架设好的,把新梢绑在第一道铁丝上;如架没设好,在苗东侧15 cm处立一根木棒,把新梢引绑到木棒上,促其生长。新梢长到100 cm时从80 cm处摘心。8月10日前,无论新梢是否生长到标准,一律摘心,促进木质化。摘心10 d左右处理副梢,延长头副梢按5—3—1—0摘心;近地表30 cm以下副梢全部抹除,其余副梢按3—2—1—0摘心。随时除去卷须。

6 灌水施肥

对新植葡萄园灌水实行“前促后控”,没有生理干旱的情况下,尽量少灌水,使新梢壮实。新梢长到10 cm开始灌水,5月下旬开始视降水和墒情,约20 d左右灌水1次,促进新梢生长。灌水量不可过大。8月上旬开始控水,促进枝条成熟和木质化。埋土前10~15 d灌足灌透越冬水。

5月下旬,新梢长到10 cm以上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结合灌水施磷二铵150 kg/hm2、尿素300 kg/hm2;6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结合灌水施氮、磷、钾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

7月中旬,第三次追肥,结合灌水施氮、磷、钾复合肥3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新梢生长到10 cm时,进行根外追肥,每10~15 d喷施1次 %的尿素液,促新梢生长;7月份,每10~15 d喷施1次 %~ %的磷酸二氢钾液,促进新梢成熟和花芽分化;8月上旬进行秋季施肥,挖深40 cm穴,施氮、磷、钾复合肥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距葡萄植株30 cm左右穴施。

6月下旬用2 000~2 500倍福美双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8月中旬用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霜霉病,埋土前植株和沟内喷施半量式波尔多液。

7 冬季管理

秋季落叶后至埋土前进行冬剪。成熟枝段 m以上的,剪留 m;成熟枝段不足 m的,成熟枝段有多长剪留多长;没有成熟的枝段,基部留2~3芽平茬。

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进行埋土。清理沟内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冬灌后10~15 d,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主蔓基部培土后将葡萄枝蔓顺行压入沟内,然后埋土。土壤湿度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从植株80 cm以外取土,埋土下底宽度不少于100 cm,上顶宽度不少于40 cm,枝蔓以上厚度不少于30 cm。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酿酒技术论文

浓香型酒、例如泸州特曲,五粮液酒属此类之代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它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很受消费者喜爱,这种香型酒在市面上较多,贵阳大曲、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都属于浓香型白酒。江苏地方的三沟一河也都是这种酒。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口味丰满,入口绵甜干净,纯正。如以泸州特曲、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为代表的四川派,以洋河、双沟、古井、宋河粮液为代表的纯浓派。 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泸香型”。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的特点。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另外还含丙三醇,使酒绵甜甘冽。酒中含有机酸,起协调口味的作用。浓香型白酒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其次是乳酸和己酸,特别是己酸的含量比其它香型酒要高出几倍。白酒中还有醛类和高级醇。在醛类中,乙缩醛较高,是构成喷香的主要成分。除泸州老窖外,五粮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剑南春、全兴大曲等都属于浓香型,贵州的鸭溪窖酒、习水大曲、贵阳大曲、安酒、枫榕窖酒、九龙液酒、毕节大曲、贵冠窖酒、赤水头曲等也属于浓香型白酒。贵州浓香型名牌白酒品种较多。 表面上看,白酒的香型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这些化学组分都是发酵工艺的产物。因此,工艺不同,酒的化学组分不同,香型不同。反之,香型不同,工艺也不同,其化学组分也不同。影响酒的香型和化学组分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制曲(糖化发酵剂)工艺、发酵酿酒工艺,操作、窖池结构、生产环境等,此外,还与贮存时间、贮存容器有关。化学组分前已介绍:浓香型酒则不同,原料虽然是高梁、小麦,制大曲则是中温(55~60℃),原料混蒸混烧,采用周而复始的万年糟发酵工艺,用曲量为20%左右。窖池是肥泥窖,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并强调百年老窖。泸州特曲、五粮液都号称是数百年老窖酿成,贮存期为一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