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歼七论文题目和航空电子

发布时间:

歼七论文题目和航空电子

歼7是第二代战机,歼7G是歼7系列的最新改型。歼7G战机是在歼7E基础上的改进型歼击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为了增加实感,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歼7E战机的研制背景及作战性能。歼7E属于昼间轻型歼击机,是为了适应我军90年代作战任务的需要对歼7的改进型战机,执行制空、防空、对地支援和护航巡逻等任务,主要作战对象是敌轰炸机、歼击轰炸机、歼击机等。歼7E战机由于采用了双三角翼气动布局,所配备的航电系统对现代空战环境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装配了一台涡喷13F发动机推力可达6450公斤,有5个外挂点,最大外挂重吨,可同时外挂3个副油箱,并加强了对空对地攻击的火力,可外挂性能先进的PL-8(以色列“怪蛇”格斗导弹的国产化型)、PL-5乙等空空导弹或空地火箭或炸弹,装一门30-1机关炮,备弹60发,具有了较好的机动格斗性能,在模拟空战中有多次击败“空战明星”SU27战机的纪录;通过对油箱分布优化设计增加了载油指数,双三角机翼技术的应用减小了展弦比和诱导阻力,使续航力和起降性能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歼7型战机“腿短”的劣势;此外,还具有较好的维修性、可靠性和较强的生存能力。歼七E型飞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机长 ,机高,翼展最大M数 ,最大平飞速度 1200KM/H最小平飞速度 240KM/H,实用静升限 17800M最大爬升率 155M/S,最大航程 2000KM起飞速度 280KM/H,起飞距离 800M着陆速度 280KM/H,着陆滑跑 750M正常起飞重 7680KG,大起飞重 9100KG总油量 4165L既然歼7G战机是在歼7E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那么它除继承了歼7E战机的所有优点以外,并在雷达、平显和头瞄等30多个方面实现了改装,使其综合作战性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该机设计思路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与苏30、苏27、歼10、歼8等先进战机形成高―低搭配的战术组合,主要执行对敌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等的截击任务,保护我地面重要目标,配合其它飞机夺取制空权,掩护我陆、海军和其他地面部队作战,还具有一定的对地/海目标的攻击能力。歼7G型飞机的主要技术数据:正常起飞重量 7700KG ,正常着陆重量 6500KG最大着陆重 7450KG ,机内燃油重量 1926KG机外燃油量 1302KG(480L、720L副油箱)最小平飞表速 240KM/H,最大表速 1200KM/H最大M数 ,最大爬升率 165M/S最大航程 1900KM,实用升限 17300M起飞速度 280KM/H,起飞滑跑距离 650M着陆速度 260KM/H,着落滑跑距离 730M

1 飞机起落架纵横向定位方法研究 程普强[1] 冯军[2] 飞机工程-2005年2期 2 机场安防步入“无缝”化管理 储铃 A&S:国际中文版-2005年7期 3 新一代飞机起落架制造技术的发展思路 杨昭明 航空维修与工程-2005年3期 4 新型铜合金衬套的研制 郑敏 飞机设计-2005年2期 5 先进工艺在飞机起落架制造中的应用 杨昭明 罗小安 航空制造技术-2005年6期 6 飞机起落架数学模型的研究 徐冬苓 李玉忍 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4期 7 如何确保飞机起落架收放锁系统的可靠性 冯蕴雯 国志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2期 8 永不止息的湘陵人 张湘明 中国军转民-2005年2期 9 B737NG飞机一次起落架指示系统故障的排除 王新宁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期 10 某型飞机“趴窝”原因分析及对策 唐有才 王占勇... 航空维修与工程-2004年5期 11 B757飞机起落架轮轴断裂原因分析与防护 廖灵洪 全面腐蚀控制-2004年5期 12 苏二七飞机起落架修理技术探讨 同智宽 王晓平 空军装备-2003年7期 13 歼七飞机起落架放不下的原因 张玉东 黄明... 空军装备-2003年10期 14 运八飞机起落架故障三例 王玉斗 万勇 航空维修-2001年1期 15 威胁飞行安全的新问题(续)——飞机起落架舱的尸体案 姬永兴 安防科技.安全经理人-2004年5期 16 威胁飞行安全的新问题—— 飞机起落架舱里的尸体案 姬永兴 安防科技.安全经理人-2004年4期 17 B737—300飞机起落架维护经验分析 张宏伟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4年B06期 18 飞机起落架机轮水平载荷的测量方法 史海文[1] 邢誉峰[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7期 19 应用ADAMS/Aircraft建立飞机起落架模型 马晓利 郭军 结构强度研究-2004年2期 20 飞机起落架舱里的偷渡人 姬永兴 高萌萌 新安全-2004年3期

歼七家族族谱 (以英文编号的代表出口型) MiG-21F-13->歼七I->F-7A->F-7B MiG-21F-13->」>歼七II MiG-21F-13->」>」>歼七IIA->F-7M MiG-21F-13->」>」>歼七IIA->」>F-7MP MiG-21F-13->」>」>歼七H MiG-21F-13->」 」>歼教七 MiG-21F-13->」>」>原称歼七III MiG-21F-13->」>」>」>歼七D(原称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 MiG-21F-13->」>」>歼七E->F-7MG MiG-21F-13->」>」>歼七FS 歼七I 早在1964年,中国就已决定将其转移到成都和贵州生产。歼七I昼间防空型是由成都飞机公司制造的歼七飞机的第一种型号,该机的基本方面与沈阳制造的歼七型机相似。1976年6月首次试飞,试飞员景正华。与原型(MiG-21F-13)相比,主要改进有:机身左侧增加一门航炮(原型的主要武器为一门右侧机身行炮和两枚外挂导弹),加强了近战火力;进气道调节锥由3级调节改为无级机调节,改善了平飞加速性能;近期道唇口的圆弧半径由毫米增加到2毫米,改善了低速飞行时的气流流动特性,提高了起飞推力。 主要技术数据:机长:米 翼展:米 机高:米 机翼面积: 空重:527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8655千克 最大使用速度: 升限:8000米 爬升率:180米/秒 最大航程:1400公里 F-7A 歼七I的出口型,也由沈阳飞机厂制造,并有少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和坦桑尼亚。与歼七I比较其改进有发动机由原来的涡喷-7型改为涡喷-7乙型,加力推力从千牛增加到千牛,发动机寿命延长;着陆阻力伞舱由机腹移到了垂尾根部,这样就可以提前放伞,以进一步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改装部分机载电子设备;后期产品为外挂近距导弹敷设了电缆。 F-7B 专为出口设计的F-7B,已向埃及和伊拉克出口。歼七的这些早期型号,与后期的米格-21F-13型机相同,具有宽翼弦垂直尾翼,并且保留了早期米格-21F飞机装备的两门30毫米口径航空机炮。伊拉克的F-7战斗机,在该国与伊朗长期进行的两伊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其中,有一批飞机还参加了前几年进行的那次海湾战争, 但当时有不少都损失在地面,其它的也被多国部队的战斗机击落。象伊拉克其它所有的战斗机一样,能飞的F-7也少得可怜。而且,事实也证明,即使它们参战,也只不过是多国部队那些在数量上具有压倒优势的、性能优良战斗机的牺牲品。 初期的歼七,在中国使用并不普遍,主要是由于米高扬设计局独特的座舱弹 射救生系统造成的。这种系统,其铰接式前座舱盖是与驾驶员座椅连在一起的,在弹射救生过程中,可对驾驶员起到屏蔽保护作用。由于这种联动系统比较复 杂,加上加工质量粗糙,所以中国制造的这种救生系统弹射很容易失败。尽管如此,也一直未能提供一种新的弹射救生系统。直到1978年,新的救生系统才装备 在歼七飞机上使用。 事实上,用于歼七II型飞机的新型II型弹射座椅于1975年就开始研制。这种弹射座椅安排在两块可抛放座舱盖座舱之中。 歼七II 在歼七I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型(曾称歼七I改),1978年12月30日首飞,试飞员余文明。主要改进有:以自行研制的火箭弹射座椅代替了原来苏联设计的带离式弹射救生装置,新型弹射座椅装有一枚大推力弹射火箭,弹射时,它不仅加速平稳,使飞行员脊柱受伤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还能使其具有更高的弹射轨迹。飞机在地面零高度,时速超过260公里的条件下,该系统也能进行弹射。在空中弹射时,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890公里/小时。有意思的是,这种新的弹射座椅直到1984年才被使用。受到中国空军青睬的这种弹射座椅,在1985年所进行的5次弹射均告成功。其中最后一次弹射除座椅的常规性能不错外,其它也很顺利。座舱盖由整体向前开启改为向后开启,前风挡固定;着陆阻力伞舱上移至垂尾根部,缩短了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在机腹内沿纵向中心线,还设有 一个容量为720升的燃油箱,增加了载油量,以扩大作战半径。 更重要的是,歼七II采用了一台涡喷-7乙(WP7-B)新型祸轮喷气式发动机,静推力为61O0公斤。原来的涡喷-7发动机在整个生产寿命期间,只进行过一系列小的改进,但涡喷-7乙则标志着中国已在发动机研制上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由于涡喷-7乙发动机利用了已在涡喷-7A发动机上应用的一些改进材料、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优势,所 以使其维修间隔时间得到成倍增加,达到200小时,而且发动机推力也有所提高。涡喷-7A发动机是专为中国自行研制的歼八战斗机所开发的。涡喷-7乙采用了新的燃烧室火焰筒、新的高温轴承、密封技术和合成燃油。重新设计的加力燃烧室,采用了新隔热措施,可免除后机身被烧事故。后机身被烧事故曾经是歼七/米格-21F飞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改进的延寿涡喷-7乙发动机上,原来以汽油为燃料的起动装置已被使用煤油的起动装置所取代。这种发动机不仅重量有所减轻,而且还提高了可靠性,也更有利于维护。改装了型发动机,解决了后机身温度过高的问题。 歼七IIA 在歼七II的基础上加装了引进的火控设备,1984年3月7日完成试飞,试飞员余文明。结构上有以下改进:机头空速管支臂缩短,由机头下方移至机头右侧上方,并改为固定式;改进了雷达天线罩;垂尾顶部安装了甚高频(VHF)天线。 F-7M 在歼七IIA基础上发展的出口型,F-7M即已知的“空中卫士”战斗机。该机已出口到伊朗、津巴布韦,可能还有伊拉克,但几乎可以肯定没有巴基斯坦和盂加拉国。F-7M “空中卫士”飞机研制始于1981年,1983年8月31日首飞,F-7M装一台进一步轻量化的WP-7B(BM)发动机,两翼冀下各增加了一个外接点,具有更强的防鸟撞风挡玻璃和一副加强的起落架。该机适合携带PL-7、PL-2和PL-3导弹。PL-7是马特拉公司的R550“魔术”导弹的仿制品,PL-2和PL-3则是降低了性能的苏联AA-2“环礁”导弹的仿制品。也许,最重要的是,F-7M装有西方各种航空电子设备,其中包括GEC航空电子公司的一种平显仪和目标瞄准计算机,即956HUDWAC;一部经改进提高了反电子干扰性能的新型远距测距雷达;一台新型大气数据计算机,以及雷达高度表和敌我识别系统、更安全的无线电通讯收发两用机等。在外观上,通过重新安置的空速管,也容易将这种飞机与歼七II相区别:F-7M的空速管移到了机头锥的上方,偏置在右侧;歼七II则设在机头下面。按国内空军要求改装的称歼七IIM型。 歼七H 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的一种改型,1985年3月试飞,主要改进项目有:改用通用外挂梁;改装煤油启动的涡喷-7乙延寿发动机;主起落架支柱加强,采用无内胎轮胎;改装了发射控制电路。 F-7MP 歼七M的改进型,1988年6月9日试飞,试飞员卢国堂。主要改进:加装了电子设备和后视镜等座舱设备;改装了外挂系统,可挂不同型号的空空导弹、火箭和炸弹;驾驶杆缩短50毫米,减轻了飞行员的手臂疲劳。F-7P、F-7PG、F-7MB和F-7N都是由F-7MP发展而成的出口型飞机;此外,还有由歼七II改进的歼七II出口型和歼七IIK出口型。 天空闪电 专为满足巴基斯坦空军需要而设计的F-7P,被称为“天空闪电”,是一种与F-7M极为相似的飞机,但作了进一步改进,改进项目有24项。早在70年代,巴基斯坦就看好米格-21,其空军有一批高级军官也积极鼓动装备这种飞机。这批军官曾轮换派驻过阿拉伯各国空军,有飞行米格-21飞机的经验。例如,巴空军准将萨塔尔.阿尔维(Sath rLVI)就曾驾驶叙利亚的一架米格-21飞机,击落了以色列的一架“幻影”III战斗机。这种事例,使他们对苏联这种战斗机有很好的印象。 基斯坦在1965年和1971年两次对印度作战所取得的经验,对装备该机一事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两次战争中,米格-21“鱼窝”都有出色的战斗记录。巴基斯坦初期购买的20架F-7P,大概是在1985年提出定货的。预计, F-7P作为一种能够大量生产的价格便宜,并且能迅速作出反应的截击机,可以同航程和续航力较大的F-16战斗机配合使用。 歼七III 全天候作战型,曾称为歼七大改或歼七甲;兼有对地攻击能力。歼七III从1981年开始设计,重新设计的部分占82%,只有18%保留原设计。1984年4月26日原型机首次试飞。与以前的歼七II相同,新飞机的试飞员也是余明文,实际上是首席试飞员,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这种称呼。歼七III是由成都飞机公司和贵州航空工业公司联合研制的,后者主要负责飞机机翼和前起落架的设计。该机的主要改进有:采用新的全天候雷达设备,提高了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水平,改装IV型弹射座椅(F-7P也使用这种座椅),增加机内燃油量,以及改装新的涡喷-13型发动机,推力千牛。这种型号的发动机是在涡喷-7的基础上发展的,不但体积更小,而且改进了压气机和轴承(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振动水平),在结构材料上增加了钛合金,同时在燃料系统中安装了集成电路金属探伤设备(防止渗漏)。这些改进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有明显的影响。另外配备了全天候雷达和比较先进的火控系统;翼下可挂多种型号的空空导弹、火箭和炸弹;机内燃油量增加;机翼后缘装有吹气襟翼;改装新型的座舱盖,向右开启,上方有后视镜;装有零高度、零速度火箭弹射救生坐椅。 经过改进后生产的歼七III飞机,表面上看起来象米格-21MF“鱼窝”-J(Fishbed-j),如起落架处的凸包、迎角传感器和冀刀相同,机头进气道和中心锥整流罩加大了也一样,但实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该祝还在翼根下安装了两门机炮,代替了以前安装在机腹短舱内一门23毫米机炮。飞机上还装有“附加扦”式的敌我识别天线。在中国空军服役的歼七III飞机,其外表涂装主要由蓝、褐和浅褐色组成。 歼教七 歼七II的基本双座教练机是歼教七。“歼教”是歼击机教练机的简称。这种飞机是为歼七、歼八飞机飞行员训练及改装需要而设计的,在外观上,它与米格-21U“蒙古人-A”飞机很相似。研制这种教练机的想法产生于1979年,使用需要则是在1981年提出的。该机由贵州航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引人注目的是,其研制进度快,且进展顺。1985年7月5日首飞,试飞员严秀福。主要特点是前后座舱盖均向右开启,后座舱盖上部装有电动收放的前视潜望镜;后机身下方有双腹鳍。 歼教七的前座舱装有一套先进的故障模拟系统,该系统也可由后座舱进行控制。据报道,该机机背部分还设有一个大的“马鞍”形油箱,以便执行长航时任务。其机炮空间也被附加的内部油箱所占用,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歼七II保持着小批量的生产规模,每年平均大约生产14架。 歼七D(原称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 歼七D曾用名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为了发挥歼七III的优点,弥补它的不足,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对歼七III进行改进设计,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更新了座舱设备,改进了火控系统和武器。由此发展而成的歼七D型飞机,在全天候作战效能方面大为提高。 歼七E 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和院校合作在歼七II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改进设计,发展而成的昼间歼击机。选择了新的双三角平面形状的机翼,增设了机翼前后缘机动襟翼,提高了亚、跨音速机动性能;增加发动机推力,降低油耗,将原涡喷-7乙发动机换为涡喷-13F发动机;加装了平显武器瞄准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换装了航姿系统,无线电罗盘,信标接收机,无线电高度表,超短波电台等;加挂高性能空空导弹;增加武器外挂能力,在机翼两端各加一个外挂点,增强了空对地火力;增加了压力加油系统,液压系统采用密闭加油,以及对平尾和副翼载荷进行设计改进等。改进后的飞机其低空格斗能力,起降性能,对地火力,续航时间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对未来电子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我国“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已于1994年7月选用该型飞机作为表演机另编为歼七EB(B为表演之意)。 从歼-7E的改进改型来看,该机最突出的改进是近距格斗能力的大幅提升。提高稳定盘旋角速度要受三个条件的限制:一是最大载荷限制,一般不超过8-9个g;二是失速限制,要求尽量提高Cy,并尽量降低翼载荷;三是可用推力的限制,要求尽量提升推重比。由于歼-7E将原三角翼改为双三角翼,并安装了前后缘机动襟翼,使该机的Cy大幅提升;别外,由于换装了涡喷-13F发动机(发动机推力6560kg)可用推力增加460kg,这些都对稳定盘旋性能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由于涡喷-13系列发动机中更大推重比的新机型已批量生产,歼-7E的机动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余地,改进后的歼-7E在中低空稳定盘旋性能与F-16A基本相当,这对于持续空中格斗尤为重要。 水平机动性能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瞬时盘旋性能,通常是以减速来达到,因此不受可用推力限制,只受承载能力和失速限制。由于歼-7E的翼载荷较小,因此,歼-7E在瞬时机动性上占有优势。歼-7E由于Cy大幅提升,翼载荷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估计该机的失速表速将会比歼-7II的210-220km/s有较大程度的放宽,这无疑将对提升歼-7E的瞬时盘旋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F-7MG 歼七系列的最新改型。采用双三角形机翼(内翼后掠角57度,外翼后掠角42度),有前后缘机动襟翼,翼下有2对外挂梁,可以灵活地换装武器。 主要技术数据:最大速度:Mach .作战半径:700公里,最大 航程:2200公里,最大升限:18200 米,主要武器: 两门30mm机炮,五个外挂点,PL-2A,PL-7法制R5 50空对空导弹,57-2,90-1型火箭弹,50,150,250 ,500Kg炸弹。 歼七FS 1998年6月8日,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歼七FS首飞成功,试飞员为钱学林。该型飞机将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的验证飞行。从外形上看,歼-7FS与原有歼-7系列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改变了原机头进气方式,即演变为下颌式进气,这种进气方式与美国的A-7“海盗”攻击机类似。这种改进有两个优点:首先增加了机鼻的容积,便于安装大功率的机载雷达;其次,提高了大仰角飞行时的进气效率,从而使飞机的姿态机动能力增强。 原来的歼-7系列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只能装在直径狭小的进气口整流锥内,雷达扫描天线的大小受到严格限制(若太大会造成进气量减小,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要求),所以仅装备小功率的测距雷达,如GEC-马可尼公司的“空中巡逻兵”226型火控雷达。它的作用距离基本在20千米左右,而且只能跟踪/攻击单一目标,无法赋予战斗机进行视距外空战能力,从而影响作战效能的发挥。歼-7FS通过上述巧妙改进之后,雷达舱允许装置的雷达扫描天线直径超过了600毫米。完全可以选用类似于俄罗斯“甲虫”系列的先进火控雷达作为标准装备。“甲虫”雷达为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制导多种导弹,其对雷达反射截面为3平方米的目标的搜索/跟踪距离,前半球超过70千米,后半球为40千米。它还具有上视、下视能力,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能引导中距空空导弹同时攻击其中的2个目标,这赋予了歼-7FS视距外空战能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动力性能,歼-7FS换装了涡喷-13FII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黎阳发动机公司在原歼-8II型战斗机上装载的涡喷-13型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进的双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进一步增加到78千牛(约8000千克),这使得歼-7FS的机动能力较原歼-7系列战斗机有了大幅提高。如最大爬升率从139米/秒增加到米/秒;在5000米高度,从马赫加速到1马赫的时间由35秒减少到秒;起飞滑跑距离也缩短了200米等等。 歼-7FS还将逐步改善其机载电子设备,计划更换雷达冷却系统、电路系统、飞行参数记录系统、武器管理系统、GPS导航系统和多功能座舱显示器。并准备将机翼修改为与歼-7MG相同的“双三角翼”,以进一步提高其近距格斗时的机敏性。

很有可能是飞机存在硬件安全隐患,加上滑翔能力比较差,起飞的过程可能遇到阻碍才会失事,不过具体情况还需要深入调查。

航空电子电气论文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引导语:近些年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已经被推广至制造业的应用中。下面是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借鉴。

摘要: 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冶金业中的应用我国已经自主开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控制软件。本文从物联网技术、数学模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以及能源管控一体化对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了更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

近些年我国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已经被推广至制造业的应用中。并且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有很显著的成果。本文主要以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为主进行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

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被认为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对物联网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物联网在冶金工业领域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制生产关键特殊传感器――工业用传感器。工业传感器能够对物体的状态和变化进行测量或者感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电子信号。工业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实现的首要环节就是研制生产工业用传感器。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必须注重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的监视和控制,从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使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效果,而对各个参数的监视和控制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实现的。因此,质优价廉工业传感器有助于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的构建。

(2)通过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布局和建设工厂传感网。工业无线网络将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结合起来,它是一种由大量随机分布的、具有实时感知和自组织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状网络。继现场总线之后,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是工业控制系统领域又一热点技术,它能够使工业测控系统成本得以降低并且能够使工业测控系统应用范围得以提高。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引起许多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

冶金自动化的不断突破是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如果把数学模型这项技术掌握了,就拿到了自动化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要想生产国家急需的钢铁产品,就需要高水平的自动化技术做支持,而发达国家在自动化技术发展上比较成熟,他们为了某种目的是不会将其高端技术转让出去的,他们所转让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过时的要不就是有条件限制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冶金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开展高端冶金自动化领域数学模型的自主创新条件基本成熟,能够满足市场的广泛需求。另外,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富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为数学模型的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数学模型是对象表征的控制,是对象可执行的表述,数学模型与信息技术、工艺能力以及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数学模型的优势更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数学模型通常被称为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我国钢铁工业要想生产出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钢材品种,就需要建立高可用性和高精度的数学模型。高可用性和高精度的数学模型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节能效果,促进产品可持续发展。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在国内钢铁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目前还刚刚起步,方兴未艾,随着需求的发展,未来的数学模型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从现在起,形成社会的关注,这对数学模型的未来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打破数学模型的神秘感。相信自己的力量,鼓足自己的信心,模型应用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不断积累技术,不断培养人才,踏下心来,抓上几个项目,就一定能搞出名堂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自动化技术,是落实“科技创造未来”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新的腾飞的助推器。在过程控制数学模型的研发与应用上,要实现重点突破,开发出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模型产品与技术,走出一条“研制一批,储备一批,生产一批”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出产品、以产品保应用的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来。

以国产化创新型产品与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

目前,我国冶金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许多都处于开环控制或局部闭环控制阶段。而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就要在全过程方面实现真正的闭环。当然,这还要涉及到有关执行机构、检测单元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核心是国产化的技术与产品,并广泛采用国内外其他先进技术做支持,以保证整套系统的品质与质量。如果仍然还是停留在实现局部闭环控制上,就不能真正称之为系统的集成与创新。以国产化创新型产品与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是在控制系统、控制工程设计和组态软件、工业通信网络、制造管理和执行软件等多方面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与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管控一体化和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

能源管控一体化建设

冶金工业是耗能大户,能耗将制约冶金工业的发展,我国冶金工业也正面临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以耗能来核定产能,或许将成为可能。所以整个冶金工业的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工作十分繁重,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降低能耗,是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工厂的重要手段之一。

冶金企业能源管控一体化建设,如果只停留在数据采集阶段,那么意义不大。这也是目前已经普遍实现的事实。针对冶金工业能源管控的特点,一是耗能大户,二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又伴生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如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所以能源管控的工作重心是能源使用管理的优化、二次能源的安全合理使用、多种能源介质统一平台操作、改变传统的能源计量方式以及能源安全管理预警等。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特点是控制模型和管理模型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郭雨春,陈志,王昊宇. 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考[J]. 自动化博览, 2009, (S1) .

[2] 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 山东冶金, 2008, (S1) .

摘要: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分支,全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在各个行业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从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特点、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等方面对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电气工程 应用

前言: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技术,其需要工程师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不断地从电气系统的实际应用出发,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装置,熟悉其构成,在遵守规程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该自动化装置的图纸,让系统更加的严密、富有逻辑性。同时,还要加强实际应用中对该装置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和经验积累,让电气自动化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1 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特点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设计原则

首先最大程度满足生产产品和工艺在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这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总原则。其次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妥善处理好电气与机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目标,即实现自动化设计的要求。再者设计中要正确选用电子设备,尽可能保证自动化设计的美观与质量可靠,操作简单安全。

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特点

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原则在于经济实用,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那么自动化设计的特点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相应连接,实现相关功能的自动化。通过微型计算机的连接,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智能化与人性化,为现代化的生活创造便利。

2 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一般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输信号的接收部分,通过相应的简单操作来实现电气设备信号的输入;其次为设备的信号处理部分,对于相应的传输信号进行处理;最后为电气设备的信号输出部分,用作输出处理信号。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微型计算机的导入

微型计算机导入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记录与分析自动化系统的运转反馈,并根据相应的运行趋势进行判定其误差与内部发展情况。此外,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本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也不例外,同过微型计算机的引入,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更加的智能化与人性化,更加适应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3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电网调度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电网调度是指通过电网调度的服务器以及相应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来实现电网的调度自动化。这种自动化系统设计的主要功能有,首先通过对于电网运行中的经济调度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通过对于相应的电力生产过程数据的监测、分析,实现电力系统负荷的自动预测;另外通过相关数据的显示,可以迅速有效的确定电网系统的故障点,使得排除故障的过程更加的有效率。

电气自动化在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的应用

发电厂的分散监控系统通过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以及相应的数据通讯网来实现,在实际运行中,发电厂的发散监控系统一般使用分层结构布置。其中,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中过程控制单元是指实际运行生产中的单元,通过监控生产单元的热电阻、脉冲量等信号,通过对相应单元的实时监控,对于所监测信号的及时处理,对于一些相应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最终实现整个发电厂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

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变电站中通过结合应用信息处理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的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装置的引入,形成的变电站的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这种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微机化的设备来取代之前的电磁时设备;以智能化的操作界面代替原来的实时人工操作;以高效安全的生产理念取代原有的不发达的生产状况。变电站中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自动测量装置、自动监控设备、以及简单的开关操作设备,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加入,也使得变电站的发展更趋向于综合自动化方向。

电气自动化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而言,其主要功能就是当电气系统发生了故障或者出现了过载、短路等情况时,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递出警示的信号,并能够快速的切断线路连接的装置。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较为容易发生拒动以及误动等故障,而利用继电自动化装置则可以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地控制好电气系统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同时,其还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带电工作。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检测到电气系统中全部线路或者某些电气设备中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或者故障等问题。同时,其还可以对电气系统中某些相对特定的范围内部分电气设备或者线路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监测到范围内有电气设备或者线路有故障或者异常情况的出现,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连续的解救反应。

如某电气设备或者线路出现过载或者短路等问题,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能够立刻切断和它相连接的线路,进而通过传递危险信号的方式来上报此故障。但是,因为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电气系统中发挥预防的功效,所以,其能够真正直接发挥功效的机会和条件并不多。而对于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运行特点,其主要有误动和拒动两种故障方式。

对于误动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在电气系统没有发生异常或者故障时,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却发出错位的信号或者错误的动作;而对于拒动而言,其是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在电气系统出现异常或者故障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该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无法有效的处理故障或者异常,起不到其应该发挥的功效。另外,相比较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能够对于特定的电气设备或者线路进行较长时间的带电实时监测,能够对于其所监测到的电气设备运行参数作控制。

4 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电气自动化的监测优势一般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等都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以对于一些临时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排除,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就可以实现这种实时监测的要求。通过对于电气设备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监测,通过相应的反馈进行监视,可以迅速的判断出设备的故障原因并进行及时措施的采取。

电气自动化有助于实现电气工程设备的智能化现代化生活所需要的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对于人们生活的智能化管理、对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运行提供了便利。人们也对于这种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习惯。由于电气系统中对于微型计算机的完美结合,实现了生活生产的智能化,因此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尤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电气自动化水平则是现代化生活生产水平的重要体现,不但支撑着现代电气工程的发展,更是一切工业发展的前提与原动力。正因如此,近些年来,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也有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之中。

参考文献

[1] 黄雪芬 . 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J]. 广东科技 ,2012,(13):48-56.

[2] 唐杰 , 牟佳媛 . 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J]. 科技创新与莹莹 ,2013,(1):63.

[3] 楚力 .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 广东科技 ,2012,(9):38-53.

[4] 梁素友 . 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 [J].科技导向 ,2011,(21):182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电气设备检修是消除设备缺陷通过检修达到以下目的:消除设备缺陷,排除隐患,保持和恢复设备铭牌出力,提高和保持设备最高效率,电气检修及一般安全要求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使设备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提高设备利用率。 开展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被监测设备全过程受控.没有死区;适时维修可避免过剩维修,节约维修资金;适时维修可避免维修不足,可避免设备带病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诊断出设备较精确的剩余寿命,合理使用设备,避免设备浪费或设备寿命不足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2.电气设备实施状态检修的发展前景

定期维修与状态维修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两种维修制度,定期维修制度缺点较多,逐渐显示老化过时;状态维修优点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目前工业先进国家均采用状态维修制度,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是技术方面的发展进步,也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现在正由定期维修制度逐步向状态维修制度过渡。①定期维修制度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到期必修,修必修好”,曾经起到良好的作用。但由于维修盲目性难于克服,每年造成人力、财力、物力浪费巨大且在年检大修中,容易造成事故,降低可靠率和经济效益。②状态维修制度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实行“该修必修,修必修好”,克服了定期维修制度的不足,优点显著,劳动生产率与供电可靠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均有明显提高。工业先进的国家已普遍实施。③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机的广泛应用,监测手段不断增多,性能日益完善,为我国下一步更广泛地推行状态维修制度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建议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④状态维修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对设备历年的运行记录、检修台帐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摸底,同时进行必要的组织准备,做好相应的思想工作,争取少走或不走弯路而达到预期目的。

3 新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发电机、变压器的检修 状态检修(cBM)也可称为预知维修(PM),是以获取设备运行的特征量为基础,结合设备的历史运行状况和检修情况以及现在的运行状态,从而查明故障(隐患或缺陷)性质、位置和严重程度。“不断电和带负荷”稽核技术正是基于以稽核到设备运行的特征量为基础,并采用专业的测试软件系统,来完成准确的预知性稽核设备(电气保护系统)运行数据。实现了从停电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诊断到不停电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实时或定时诊断、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这项技术上的变革,是对状态检修理念的一种新突破。此技术能够完整的查验到当前保护系统元器件运行的主要数据、隐患内容等各项指标。并针对元器件运行的情况,了解到元器件参数是否出现异常,元器件是否发生实质性故障或出现某些异常征兆,用户可根据这种数据进行纠正或维修,减少成本、时间、人力的各种非必要支出。 新投入使用的变压器和运行5年后的主要厂、站用变压器及运行或试验中发生特殊情况的变压器都要进行吊芯检查或检修。吊芯检修是将变压器的铁芯从油箱中吊出或将变压器的钟罩吊开露出铁芯,然后根据技术标准要求,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查、测量、试验,对各部位进行清洗并处理有关缺陷。

由于吊芯检修要起吊铁芯或钟罩,为防止起吊过程中的伤人或碰坏变压器部件,变压器吊芯时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吊芯应选择在良好天气进行,并且工作场所无灰烟、尘土、水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变压器铁芯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应尽量缩短。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5%,应使铁芯温度(按变压器油上层油温计算)比空气温度高10℃以上,或者保持室内温度比大气温度高lOT;,且铁芯温度不低于室内温度。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吊芯,才能避免芯子受潮;起吊前,必须详细检查起吊钢丝绳的强度和挂钩的可靠性,以免发生起吊过程中的断绳事故。起吊所使用的器具不准超载。

①红外线点温计。红外线点温计,是一种手持的,可以方便灵活操作的测量仪器,它可以直观迅速的进行故障发热的检测,这种方式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电气设备,对电气设备的表面测温和故障发热检测准确,操作简单。

②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热像仪不仅可以在电气设备正常的运行状况下使用,也可以在停机检修过程中进行热像分析及检测。在正常的运行下,发电机、断路器、CT、母线及连接、工厂电缆、工厂电容器等设备的检测中都非常适用,还可以辅助进行发电机定子铁损试验和发电机转子护环的拆装工作在停机检修中也适用,红外线热像仪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③超声波流量探测仪。这个仪器一般用在停机检修中,也可以用于在线测量发电机定子进(出)水总管的流量、在停机检修中,可以测定发电机电子线棒的流量,断路器附属系统的冷却水流量及大型变压器循环油系统的流量等。

④发电机在线综合分析专家系统。发电机在线综合分析专家系统可以综合发电机的各种工况参数,例如对温度、电压、电流、振动、励磁、绝缘、寿命等进行分析,并对照专家系统给出结论和处理意见。

注意事项 在发电机(调相机)的断路器及灭磁开关都己断开,但转子仍在转动的情况下,禁止在发电机(调相机)回路上工作,以防止因转子的剩磁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压触电。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在转动着的发电机(调相机)回路上工作时,必须先切断励磁回路,投入自动灭磁装置,将定子出线与中性点一起短路接地。在装拆短路接地线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垫上,并戴护目镜。 填写小修记录。小修记录包括厂(站)名、变压器编号、铭牌、小修项目、更换部件及检修日期、环境温度、器温等,并注明检修人员。对检修后变压器上部各放气堵应充分放气,包括散热器或冷却器、套管、升高座及气体继电器等处。柠松放气堵放气,当冒油时快速拧紧。变压器上部不应遗留工具等。在退出检修现场前,应检查变压器的所有蝶门、截门是否处在应处的位.

4 结语

通过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高,是工厂系统设备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设备管理容量的变大,促进了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何利用信息系统为状态检修管理服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不断推进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完善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才能达到提高电网设备运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及减少电网损耗的目的。

参考资料 :

[1] 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3] 洪钟洲.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趁势.机电一体化.1996

[4] 项占琴.微电子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机电工程.1997,

[5] 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6] 陈瑜.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J].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0,5

[7] 谢存禧.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编委会.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9] 胡泓、姚伯威主编.机电一体化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10] 梁景凯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1] 徐志毅主编.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开展趋向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相互浸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开展的必然趋向。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根本构造组成和主要应用范畴,并指出其开展趋向。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极大地推进了不同窗科的穿插与浸透,惹起了工程范畴的技术改造与反动。在机械工程范畴,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疾速开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浸透所构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构造、产品机构、功用与构成、消费方式及管理体系发作了宏大变化,使工业消费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开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中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置单元和驱动单元等局部组成。因而,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开展,必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需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进步精度等几方面思索。现代机械产品普通都是以钢铁资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构造上加以改良,还应思索应用非金属复合资料。只要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完成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耗费,进步效率。 (二) 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进步牢靠性、灵活度和准确度方面,进步牢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防止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向。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开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三) 信息处置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提高应用严密相连。为进一步开展机电一体化,必需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的牢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牢靠性和分时处置的输入输出的牢靠性,进而进步处置速度,并处理抗干扰及规范化问题。 (四) 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普遍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 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停止通讯,必需使数据传送的格式规范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规范规格不只有利于信息传送和维修,而且能够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努力于开发低本钱、高速串行的接口,来处理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规范化等问题。 (六) 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需谐和分歧地开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本钱,进步消费维修的效率,要逐渐推行软件规范化,包括程序规范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范畴 (一)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开展,在构造、功用、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疾速进步,详细表如今: 1、 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构造,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构造。 2、 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构造和功用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契合接口规范,能最大限度地进步用户的运用效益。 3、 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完成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含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 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只丰厚了数控功用,同时也增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用。 5、 能完成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才能,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 系统的多级网络功用,增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才能。 7、 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构造紧凑的数控安装。 (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的完成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突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限,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完成从运营决策、产品开发、消费准备、消费实验到消费运营管理的有机分离。企业集成度的进步能够使各种消费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消费要素的潜力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 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能够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依照装配部门的请求,消费其才能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种类、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消费。 (四) 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依据示教停止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顺应性和灵敏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置、剖析,做出一定的判别,对动作停止反应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端走向适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用,可停止复杂的逻辑思想、判别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亲密。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开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开展意向,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开展: (一)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开展方向。近几年,处置器速度的进步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发明了条件,有力地推进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开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模仿人类智能,具有某种水平的判别推理、逻辑思想和自主决策才能,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局部脑力劳动。 (二) 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构造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形式化的总线构造。系统能够灵敏组态,停止恣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务实现多子系统谐和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讯功用大大增强,普通除RS232等常用通讯方式外,完成远程及多系统通讯联网需求的部分网络正逐步被采用。将来的机电一体化愈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依据一些生物体优秀的结构研讨某种新型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开展。 (三) 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交融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开展方向。国外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普通不超越1cm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开展。由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敏等特性,可进入普通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并易于停止精密操作,故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防等范畴,都有宽广的应用前景。目前,应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四) 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开展趋向,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种类类和消费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规范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求制定一系列规范,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消费企业可应用规范单元疾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能够不时扩展消费范围。 (五)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对机电一体化有严重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开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品种很多,面向网络的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提高,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自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六 ) 绿色化 工业的兴旺使人们物质丰厚、生活温馨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期的趋向,其目的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运用到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应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运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应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开展形式。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开展的结晶,是社会消费力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请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作战略性的革新,使传统的机械设计办法和设计概念发作着反动性的变化。鼎力开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只是改造传统机械设备的请求,而且是推进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新范畴、开展与复兴机械工业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 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根底自动化,2006(6). 4、 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讨,2006(7). 5、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

四川航空杂志电子版

数学学报,数学研究等

川航的航徽是一只在江面上奋力翱翔的江鸥,即寓意着公司的起源与愿景,又潜含着公司不平凡的历程。把川航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十分形象的比喻划分为“起飞、展翅、奋飞、腾飞、竞飞、翱翔”六个阶段。

近年来,遂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实施“八项工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整体推进中开拓创新,在服务大局中有位有为,在重大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上影响广泛,在精神文明创建上成效显著,开创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推动“三个加快”,建设“四个遂宁”,实现“五个战略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川航的航徽是一只海燕,它奋力翱翔、志存高远的气质,与川航人“咬定青山”的企业精神紧密契合。圆圈代表地球,四条波浪纹寓意百川赴海,奔流涌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同时对应川航“真、善、美、爱”的核心价值观;

象征着川航从内陆起飞,萃取陆地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海洋文明的外向开拓,以“东成西就,南北纵横,上山出海,网络搭台”的战略布局,架起一座座贯通南北、联通中外的空中金桥。

扩展资料:

川航相关延伸:川航3U8633机组事件经历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执行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面对突发状况,机长刘传健等全体机组成员沉着应对,克服高空低压、低温等恶劣环境,在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航3U8633机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航

航空模型杂志电子书

《航空模型》作者:汪耆年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96-06丛编项:少年宫特长培养与训练初级教材《飞箭—一级牵引滑翔模型飞机》作者:李启石编著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1960丛编项:无。《航空模型制作》作者:洪峰编著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丛编项:中小学科技活动全书简介:暂缺简介。《模型飞机图集》作者: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航空模型处编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58丛编项:无《遥控模型飞机入门》作者:董炯明编著出版社:万里书店出版时间:1984丛编项:无。《模型飞机》作者:李启石编著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1959丛编项:少年科技活动丛书简介:暂缺简介。《简单的模型飞机》作者:盛焕鸣编著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57丛编项:无。《模型飞机原理与构造》作者:朱宝流等撰;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编辑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55丛编项:无。《简易模型飞机原理》作者:谭楚雄编著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57丛编项:无。:lol 《室内模型飞机入门》作者:朱键民编著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63丛编项:无。:lol 《创纪录模型飞机》作者:(苏)依·克·考斯钦科(И.К.Костенко),(苏)爱·勃·密基尔吐莫夫(Э.Б.Микиртумов)著;吴仲彦,吴龙译;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编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56丛编项:无。简介:И.К.Костенко通译:И.К.柯斯琴科。《室内模型飞机》作者:(苏)爱·勃·米基尔莫夫(Э.Б.Микиртумов),(苏)波·斯·巴甫洛夫(П.С.Павлов)著;朱民光译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54丛编项:无。简介:Э.Б.米基尔莫夫通译:Э.Б.米基尔图莫夫。《模型飞机原理与制造》作者:孙民编译出版社:中联书店出版时间:1952丛编项:无。《简易模型飞机原理》作者:张国桢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编辑出版社: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1952丛编项:无《初级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作者:上海开关厂业余航模组编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丛编项:少年科技活动丛书:lol

这个嘛,你去百度上查“航空模型杂志”就有很多可以在线阅读的了,在线阅读一般都需要在那个网站注册什么的,后期还可能收你几块钱,比如那个什么龙源期刊网,就要注册阅读,本人也没仔细去了解,还有去京东商城花两三块钱就可以买到永久的PDF格式文件,但这些一般都是几个月前的,但本人还是建议你去京东、淘宝那些网站直接购买,质量高,如果是注册在线阅读的话以后可能收的钱比你买的还多,再重复一下,本人没有去详细了解那些在线阅读,只是把经验告诉你。

《航空模型教材》电子书

链接:

提取码:z3tp

杂志类:《航空模型》·····《遥控技术》(买中文的啊)······书籍:《航空模型原理与制作》《航空模型制造工艺学》《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飞机》《模型飞机飞行原理》

国际航空杂志2021电子版

。。航空公司名字+杂志、还有很多。。要看你是在国内航班还是国际航班。。

《航空知识》老好了 从1958年创刊以来,《航空知识》已经度过48个春秋,作为新中国最早的航空航天科普期刊,同时也是第一份国防科普期刊,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在创刊之初,国内航空爱好者就对我刊报以极大热情。1964年1月17日,《航空知识》第1期由科普出版社出版,当期全国发行22069份,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2006年《航空知识》进行全新改版,全彩印刷,页码增加到80页,单价为10元/期。 《国际航空》综合报道各国航空工业,军民用航空产品和航空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动态,方向趋势和重大成果,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四化服务。读者对象为航空工业、军队航空兵种、民航的各级。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航空工业信息中心。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009,国内统一刊号:CN 11-1796/V,邮发代号:2-212,单价:10,定价:120,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56-01-01年创刊,开数:16开 《航空世界》军事月刊由航空工业信息中心主办,大16开,80页,全彩印刷。《航空世界》杂志图片精美,论述权威,主要内容有:航宇博览,大量展示国内外最新军用民用航空信息。新动作,深入解析世界最新空中武器研制计划,高端访谈,众多国内航空专家点评中国航空发展。绝对力量,世界尖端武器深入报道。特别报道,全球最新军情快速传递等等。零售价:10元人民币 《航空科学技术》主要栏目 综述 科技治理 航空科学技术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侧重报道国家发展航空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航空工业发展计划,综合反映航空科技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情况。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技部主编:魏金钟ISSN:1007-5453CN:11-3089/V地址:北京安外小关东里14号邮政编码:100029电话:Email:网址: 《中国民用航空》是研究民航发展的重大问题、宣传中国民航政策法规、报道行业重要工作动态、展示中国民航企业形象的重要阵地;是发布中国民航权威统计数据、进行行业前景分析的重要媒介;期刊名称:中国民用航空,主管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主办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主编:刘平,地址:北京朝阳区光熙门北里甲31号401#,邮政编码:100028,电话: 84258861 64278424,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739,国内统一刊号:CN 11-4604/D,邮发代号:,单价:10,定价:120,刊期:月刊,创刊日期:,开数:大16开 《航空模型》 模型制作科普杂志。重点介绍各类航空模型的原理、制作、飞行和竞赛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兼顾车模和海模。培养我国航空事业的接班人服务,促进航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 期刊名称:航空模型,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编:武哲,地址:北京市学院路37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6885,国内统一刊号:CN 11-1525/V,邮发代号:2-211,单价:8,定价:48,刊期:双月刊,创刊日期:,开数:16开 《环球飞行》是中国国家级综合类大型全彩色现代飞行精品月刊。立足中国、环绕世界航空飞行事业,突出人文特征,对国内外飞行领域的时事、知识、人物、生活和时尚,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领域,做深度报道、背景分析、深刻点评、趣味介绍、指南导引。精美图片、精彩文章、新颖版式,集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资料性、国际性、工具性于一体。适应读图时代要求,图文并茂,全彩色精印,国际大16开本,每月1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6/Z,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679,邮发代号:2-776。《环球飞 行》成为连接环球飞行人士新的桥梁,并被遴选为航班读物,是中国航空工业、民航、航空运动及部队业内人士,航空爱好者、军事发烧友、机上旅客等群体喜爱的读物。《环球飞行》顾问委员会由中国航空航天领域28位资深知名专家担任顾问,首席顾问为著名科学家王大衍先生。《环球飞行》理事会由中国航空业知名公司、研究院所、院校、部队等88位总裁、领导担任理事,理事长为中国首席试飞英雄、资深航空专家王昴。《环球飞行》杂志以飞行的眼光看世界,如果您愿意将您所知道的有关飞行的名人名机、奇闻趣事与大家分享,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社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3号邮编:100086Tel:0086-Fax:0086- E-mail: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679 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6/Z邮发代号:2-776定价:10元USD 5元 《航空档案》杂志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航空工业档案馆主办的军事类月刊,是国内最大型的综合性高端航空月刊,以揭秘中国航空系统武器装备研制为主要内容,同时通过介绍装备及其如何应用,分析战史尤其是战略战术,像读者介绍战争是如何准备与进行的。主要面向资深军事爱好者,在航空军事发烧友中口碑良好。杂志采用大16开国际开本,每期页码由64张彩色及32页黑白纸张组成,定价12元。

航空知识北航办的,创刊时间早介绍的知识都很基本,是入门级的,而且军航民航各占一半航空世界中航办的,介绍的知识有一点深,以军航为主,民航主要集中在中航自己的产品上其他的杂志有的没影响力,有的太专业里面全是论文,看都看不懂

每个航空公司的杂志都是不同的,具体名字没办法确认航空公司投放杂志一般会有几个标准,第一是有人赞助的杂志,比如某个品牌为了提高自己知名度,免费提供给航空公司杂志,甚至付钱给他们让他们放置,或者是放置一些旅游目的地相关的书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