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河北学刊总编辑

发布时间:

河北学刊总编辑

布 ①中华姓府:姓。 ②中国姓氏集:绥远省有此姓。 3.广东,厦门,香港有此姓. 布瀛洲 高级经济师。男,1941年8月出生,河北博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北定师文科专业。1961-1974年在安国干校、安国中学、祁州镇党委工作;1974-1978年外贸部定州仓库、河北外贸局驻广州办事处工作;1978-1998年在河北省外贸包装公司、河北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工作。1998年应英国剑桥华人世界出版有限公司之聘,担任《中华名医名药》执行主编。现任职于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旅游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医药保健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包装技术协会理事。主要业绩:近年来发表出口商品包装与经济方面论文60余篇,《河北省出口商品包装简析》在《河北学刊》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编辑为大学生辅助教材。《风俗民情·商品·包装》在"全国首届包装经济研讨会"获优秀论文奖,并入选《中国包装年鉴》。《精神的太阳不能只有一种颜色》获"全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暨环境保护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从"买卖还珠"谈起》入选《河北经济文章选编》,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家科委、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等九部、委科研课题"开发研究现代中药·推动中药走向世界"课题组成员暨评审专家。长篇报告文学《牛城人的风彩》获1991-1992年度河北省作家协会优秀作品年度奖。连续二年获《中国包装报》特约撰稿人,优秀通讯员奖,连续三年获河北电台新闻二等奖、优秀通讯员奖。1992年被吸收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几年出版了散文专著两部:《女人·丹顶鹤》由黄河文化出版社出版,计16万字;《直到海角天涯》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计26万字。个人获河北省十年包装科研成果优秀包装工作者称号。发展方向:散文写作与报告文学;中医药的研究与开拓。 布正伟 1939年8月12日生于湖北少安陆县。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前北洋大学)建筑系,同年考入该系研究生,在导师师徐中教授的指导师下,完成硕士论文《在建设计中正确对待与运用结构》。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民用与公共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曾分别在纺织工业部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国民航机场设计院、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担任助理建筑师、建筑师、副总建筑师、总建筑师、总经理等职。1994年获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职称,1996年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证书,并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作为中国建筑师代表团正式成员,曾先后赴印度 、美国、西班牙、日本、德国分别参加第四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国际建协(UIA)第18次和19次世界建筑师大会、第二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大会、当代中德城市规划与建筑研讨会。30余年来,他所参加和主持的工程设计涉及居住、文教、行政、医疗、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娱乐等各种建筑类型,共计七十余项,并多项在国内获奖,其中重庆江北机场航站楼荣获全国第五届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80年代以来,同他主持设计的7项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第3、4卷。90年代以来,有6项作品被收入《中国建筑设计精品集锦》。他在没有固定模式而又富有个性的建筑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理论体系;《自在生成论》。1995的,作为中国有影响的中年建筑师被选入日本出版、全球发行的《世界581位建筑师》一书。

1、《唐代西州市场商品初考》,《敦煌学辑刊》1988年1、2期。2、《谋士敬翔》,《文史知识》1988年11期。3、《唐代“作人”考释》,《河北学刊》1989年2期。4、《五代枢密使(院)研究》,《文献》1989年2期。5、《沙陀贵族汉化问题》,《理论学刊》1991年3期。6、《唐代枢密使考略》,《文献》1991年3期。7、《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理论学刊》1992年2期。8、《<水部式>与唐朝的水利管理》,《中国水利》1992年3期。9、《唐代和雇对官私手工业的影响》》,《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2期。(又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1992年第6期)10、《史道德族属及中国境内的昭武九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3期。(又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第7期)11、《大谷文书所见镔铁鍮石诸物辨析》,《文史》34辑,中华书局1992年5月版。12、《史道德族属问题再考察》,《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3、《唐兰夫人、何少直墓志铭再考》,《考古与文物》1993年5期。14、《郭崇韬其人其事》,《沧桑》1994年2期。15、《论裴度》,《沧桑》1995年1期。16、《西域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17、《唐玄宗择相与开元天宝年间中枢政局》,《文献》1995年3期。18、《唐朝三受降城与北部防务问题》,《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19、《论唐代宫廷内外的胡人侍卫》,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20、《仆固怀恩充任朔方节度使及其反唐诸问题》,《民大史学》(1),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21、《唐代四种官类工匠考实》,《文史》42辑,中华书局1997年1月版。22、《唐代墓志中的昭武九姓粟特人》,《文献》1997年1期。23、《隋唐的家庭与社区聚焦》,《光明日报》1997年5月13日。24、《粟特人的入华与消融》,载《中国文化杂说》第五卷《民族文化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25、《李怀光之叛与中唐政局——兼论朔方军的变化》,《民大史学》(2),民族出版社1998年2月版。26、《羁縻府州与唐朝朔方军的设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3期。(又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8年第5期)27、《论唐德宗时期朔方军的改制与政治走向》,中央民族大学1997年度《学术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28、《朔方军的建置发展与胡兵蕃将》,载《北大史学》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29、《东突厥的复兴与唐朝朔方军的设置——兼论唐朝控制北部边地的方式及其转化》,载《民族史研究》第1辑,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版。30、《唐朝后期的朔方军与西北防边格局的转变以德、顺、宪三朝为例》,载《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31、《唐朝中央王权的衰落:地方势力与民族势力的结合》,《民族史研究》第2辑,民族出版社20001年2月版。32、《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33、《论唐朝的民族观念》,《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34、《唐代前期胡族南下及其分布格局》,《民族史研究》第3辑,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版。35、《中西学术之间:荣新江教授〈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 第4期。36、《论汉唐对北部边地的防御——从长城说起》,丁新豹等主编《中国(香港)长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版。37、《唐朝对河北地区的经营及其变化》,《民族史研究》第4辑(总第6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版。38、《隋初王朝统辖之下的河北》,载李鸿宾编《史事探微——陈连开教授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39、《慕容三藏的家世与汉化——慕容三藏墓志铭考释》,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40、《尉迟迥事变及其结局——新旧时代转变的表征》,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41、《隋朝中央与河北地方之关系》,载《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2、《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民族出版社,2003年。3、《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主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1、《中国全记录》(五代部分),台北:台湾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2、《中国事典》(作者之一),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7月版。3、《长城百科全书》(长城区域历史分卷主编、长城区域人物分卷副主编、长城关隘分卷副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版。4、《资治通鉴大辞典》(编委),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5、《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个人完成编辑工作),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6、《国学通览》(编委),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9月版。7、《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副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8、《中华风云人物通览》(隋唐分卷副主编),武汉出版社1996年12月版。9、《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副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10、《民族史研究》第4辑(总第6辑)(执行主编),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版。11、《史事探微——纪念陈连开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学术文集》(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明朝时期的倭寇骚扰沿海、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1931年爆发的侵华战争。

布姓来源:(1)《风俗通》载,战国时赵国有布子,为西北羌族人,善相马。(2)唐朝时西域龟兹国王姓布,名失毕,其后有布氏。(3)少数民族姑布氏、布尼氏所改。(4)土族索卜人,土语称“苏胡”,取其尾音谐“布”或“卜”为单姓。布姓是我国稀姓,分布却很广。天津武清,山西太原,河北景县、涉县、辛集、获鹿,辽宁清原,新疆塔城、布尔津,广西田林,广东新会,四川合江,云南邱北、马关等地均有。汉、苗、藏、土、达斡尔族有此姓。

河南商报总编辑

哪个白酒品牌的价值最难定位?毫无疑问是杜康。作为酒之祖、酒之源,杜康与五千年历史文明相辅相成,更有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感慨为其扬名,但或许正是因为历史太悠久、底蕴太深厚,放到当下社会的品牌定位才显得更为艰难。客观来说,杜康享誉千年,驰名中外,为海内外华人熟知,居功最高的当属魏武帝曹操。是应该坚守解忧的历史定位,还是应该重新寻找价值所在?在当天举行的中国白酒文化高峰论坛暨酒祖杜康品牌战略研讨会上,大家众说纷纭,但更多人倾向于从曹操身上找到新定位。北京大学广告系教授刘国基:无论是国之大事,还是人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以及节庆、老友相聚等,自古以来酒都会被广泛用到,中国有大量的史料可以支撑中国的酒文化,或者说聚焦到白酒文化的。杜康作为中国白酒品类的领导者,要有这样的决心,应该把中国白酒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定位是什么?自己来主张,传播出去,把行业的标准构建出来以后,这个话语权就是你的。在文化上,杜康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导者,有必要将对白酒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炼出来。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长蒋秋霞:杜康是始祖,酒祖杜康是没有争议的,这是杜康一个最了不起的基础。杜康又有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给杜康写了那么一首有名的诗,这是杜康另外一个最有份量的字眼。因此,杜康高举诗酒的旗帜,应该非常有基础,高举诗酒文化这面旗帜,是不是应该由杜康牵头?比如举办曹操杯诗酒大赛,让国人重新认识、肯定杜康,再比如在洛阳再创造、举办一个类似于牡丹文化节这样的国际性活动诗酒文化节。河南商报总编辑孟磊:不一定非要学茅台用国字形成品牌宣传,也可以用其他的,比如文化。杜康可以思考下,怎么样用文化的方式宣传到像国字一样,聚集最多的人群,产生最大的效益,怎样让人释放情绪的时候,认祖归根,如果把文化和营销结合在一起,拿出一个方案,也不妄这么多人,放弃这么多的时间在一起探讨。不光是杜康,可能是文化孕育出的更多的产品,怎么样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有更多的价值。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亚鹏:杜康酒的文化定位是什么?我觉得是文化领袖。别讲穷富,别说现在销售规模多少亿元,哪怕不到一个亿,但依然是老大,为什么呢?当爷的后面有一群孙子,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贵族是不分穷富的,但是贵在坚持,要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多做工作。我建议杜康走文化扩散之路:引导社会文化潮流,推动文化健康发展,将酒文化的地位做起来,向全世界推广酒文化,送酒具等,建议人家做酒礼,尤其要推广酒道,这个不能强加,但是可以建立,比如建立一套程序,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接受杜康的酒文化,酒礼、酒义、酒俗。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民生:杜康不能自我贬低,它不仅是中国白酒的代表,更是中国酒的代表,因为白酒的历史相对比较短。现在的杜康人是沾了杜康这个地名、人名的光,所以才有胆量提在某个方面成为老大,但是要打文化牌。要做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架势,做别人没有做的,比如举办全国性的酒文化学术研讨会、编撰中国酒文化丛书以及中国酒史等。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戴松成:国内外对杜康酒有三个问题还是很清楚的:1、是酒头。这没有任何的异议,就跟黄帝一样,没有什么争议;2、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酒;3、杜康酒现在在国外的名声比在国内还要响。现在杜康的优势就是在文化上,如果文化上的牌举不起来,想当老大,当不成,建议杜康找一帮人好好研究下杜康文化,举办酒祖杜康祈福大典,建立华夏酒文化博物馆,还有每年办几场规模盛大的研讨会等。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研究所所长姬大鹏:杜康如果在国的文化之下,被茅台、汾酒屏蔽掉之后,可能上升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怎么突破?我个人认为,酒祖杜康的提出,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要抓住一个要害,杜康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还是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白酒既是文化的主题,也是文化的客体,它本身就是文化,还承担了传播文化的使命,所以,中国白酒就是中国的名片,如果杜康率先在这个高度上出现了,就能超越其他任何白酒。虽然杜康现在的体量很小,但河南的根文化一个是酒文化,一个是姓氏文化,这是全中华文明的根,这种文化赋予杜康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河南省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成贵:河南白酒具有领袖气质的应该是杜康,至少应该是和茅台并驾齐驱的品牌,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还没有做好。实际上杜康的有名,是历史文化名酒,最有名的有效传播的,传播最广的,得益最大的就是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白酒还是讲究身份的,传承和遗传基因的,既使是品牌的创新,也一定要讲究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技术创新,何不在忧字上再挖掘一下?抛去负面的不积极的东西,在忧字上创新、弘扬积极的一面?比如说,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九石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殷小萌:历史上诗酒中提到酒的名字的,我能找到的就三个:一个是兰陵,一个是杏花村,一个是杜康,只有杜康是和酒有关最强的,独一无二的,但需要解决的是没有具像的问题,所以,希望尽可能的具像化。从代表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讲,杜康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上溯到远古,跟我们比肩的都是大禹、神农,把女娲伏羲放过来也不为过,是一个似人、似神的状态,那个年代我们具有的产品的特性,传承过来,表现在产品上应该有的特性是非常单纯,而且本质化的。

赵伟立。《中国商报》是我国彩色日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把握经济跳运的脉搏描绘生活绚丽的色彩,中国商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是赵伟立,男,也是中国联合商报河南频道总编辑。

在“中央厨房”内,信息的获取和处理都非常便捷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勰陈诗昂 在6月6日这一天,新“中央厨房”正式启用、与全省18个省辖市党报签署“共同行动”计划纲要、新版客户端接入“中央厨房”……一系列在媒体融合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盛装亮相,标志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融合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彰显出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征程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气魄与担当。 一个故事 24年前的一个年轻记者 靠着它完成了关键报道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一楼东大厅,前身是资料室,是存放着几十年报纸资料的“宝库”,见证了这张报纸往昔的辉煌,而今,由纸质信息的储藏室升级为数字信息的总枢纽,成为新版“中央厨房”的指挥大厅。空间的传承、时间的蝶变汇聚于此,这一间兼具厚重感与未来范儿的“指挥部”,正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创新深度融合的有力注脚。 1993年,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总编辑孟磊还是一名年轻的记者,被委以重任去北京采访全国两会。 “作为河南日报派往北京的唯一记者,发稿任务很重。”回想起当年,孟磊说,那时候没电脑没手机,固定时间打固定电话,发稿子还得通过传真,“所以想获得资料支持是很难的。” 而1993年的全国两会,恰好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在邓小平视察南方之后,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之时。 “怎么能在这么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做好我的报道?”孟磊清楚地记得,他在河南日报资料室里,把有关改革开放,有关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资料搜集了一遍。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孟磊坦言自己“增加了历史厚重感、开阔了眼界”。 到了北京,在参加河南代表团讨论后,孟磊发回了第一篇稿子,“我清楚地记得那篇综述的题目是《机遇正在猛叩河南大门》。”在这篇报道里,他融入了很多他看到的历史报刊里对改革开放的各种解释和评价,更参考了外电外报对中国面临的机遇的各种解释,稿子也自然广受好评。 “一个年轻记者发出一篇有影响力、获得好评的稿件,甚至回来很长时间后见到朋友、同行,他们还在说那篇报道写得不错、让人很开眼界,我就会为资料室给我提供的帮助而感到自豪。”他感慨地说。 一个地方 在报社记者和编辑眼里这里是个神圣的地儿 任何一家报社,都不缺能写的记者、不缺能干的编辑。 “但能让记者、编辑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眼界扩展到最大、思维深度开拓到最深的,是以往每家报社都有的一个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孟磊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它就是积累了大量资料、历史和外界信息的资料室。 在河南日报资料室里,有上十万册的藏书,保存了河南日报创刊至今一天不落的报纸,甚至可以搜集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境外报纸、各种学术资料。 “‘你想对未来看得多远,往往取决于你对历史挖得多深’,所以在传统媒体时代资料室很重要,它是智力库,甚至是支持我们策划的一个基础。”在孟磊看来,如果一家报社有了这样一个资料室,那么这家报社的记者、编辑就是很幸福的、业务上领先于他人的一批人。 后来,孟磊到访过很多个资料室,“河南日报资料室跟周边省份对比,还是咱的资料室存的东西最好,查阅也最方便。”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料获取的方便性大大提高。“在当时那是只有我才能看到的,现在来看都是分分钟就能获取的。”谈及当年的那篇综述,孟磊感慨道。 为了让资料室在网上跑起来,河南日报又完成了一个巨大的工程——把从第一期到现在的报纸、照片底片全部数字化。今年春天,资料室开始改造,原来的地方变成了如今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中心,通俗的叫法是“中央厨房”。 一个蜕变 承载68年历史的资料室 如今通过技术脱胎换骨 时间回溯至2016年4月24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调研时殷殷寄语,强调要建好融媒体中心这个“中央厨房”,真正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达到由相加到相融。 在“中央厨房”里,一进门左手边的、由6块触屏式屏幕组成的大屏,代替了那个800平方米的资料室。透过这块屏,便可随意调取河南日报68年的报纸版面和图片。 而承载着河南日报68年沧桑历史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资料室,通过媒体融合这件事,利用数字化手段脱胎换骨、涅槃新生,“这就充分证明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迈向数字化上走得非常及时,迈得非常到位,而且在媒体融合中充分利用了资源盘活了存量变成了增量”。 “所以,‘中央厨房’所处的这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以及通过数字化让编辑、记者通过手机都能享受到这种资料支持,充分说明了媒体融合对我们现代化的采编、现代化媒体矩阵是有巨大的动力作用的,我们也算是媒体融合的得意者。”孟磊说。 这注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这注定是一处具有标志意义的坐标。 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今天,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在这段没有退路也没有终点的征程上,有着68年光荣历史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肩负着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荣耀与梦想,顺势应时,主动作为,正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气概,乘风破浪,逐梦远航。 【链接】 “中央厨房”有哪些过人本领 本领1:定位指挥系统能实现智能匹配 在“中央厨房”内,通过一张堆叠了记者位置、新闻事件的地图,就能实现记者与新闻的最佳匹配。 “可能记者在郑州西北角,新闻却在东南角,等他赶到新闻已经结束。”“中央厨房”系统平台开发负责人、大河网技术发展中心总监李良昆介绍,透过这套系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新闻在哪儿、大众关注点在哪儿、记者在哪儿,而且可以看到记者携带了什么设备,从而实现记者与线索的最佳匹配。 本领2:让记者的线索比过去多十倍八倍 “我们每天从各类网站抓取上百万条新闻数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后,将记者关注的内容推送给大家。”李良昆介绍,这样一来,记者获取线索的方式就从原来的主动各处看各处浏览各处搜找线索,变为现在的“被动”接收。 他透露,这样一来,记者获取线索的数量、及时性比之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会提升很多。而记者获取线索的数量会比以前多多少?一位负责人曾提到,可能会比过去多上十倍八倍。 本领3:让记者“多一双眼睛、多一个大脑” “中央厨房”系统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自己的工程师开发的。“如果系统都是用第三方的,数据会丢失,而且不能根据需求随时迭代升级。”孟磊说。 当记者打开写稿页面时就主动接通了资料室,通过系统自带的关键词关联功能,利用那些历史资料,让报业人比别人多一双眼睛、多一个大脑,多一个探寻历史深处的优势资源,在数字化后,又成为编辑、记者可以依赖的支持。 “即使同电子化资料室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央厨房’系统也是很超前的,很有针对性、很智能化、很懂业务。”他说。

北京日报总编辑

余心言,原名徐惟诚。

安徽芜湖人。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肄业。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建国后,历任青年团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上海《青年报》总编辑,《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北京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务。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

个人作品:

徐惟诚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又是杂文作家。有《余心言杂文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给小红的信》、《人生方程解》、《用科学的态度认识社会主义》、《做有经济头脑的人》、《少年修养百题》、《生死存亡》、《处世百题》等60 余种著作。

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杂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顾问,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广播学院兼职教授。

作品中有众多少年儿童读物,如《祝你学习好》、《外国人看中国》、《八十年寻路记》、《故事新讲》和《做有经济头脑的人》被选入《少年百科丛书》。另外《八十年寻路记》曾被评为中学生最喜爱的读物,获全国少儿读物二等奖。1994年12月荣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届"金作家金画家"奖。

余心言,原名徐惟诚,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1949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经济系。

历任上海《青年报》总编辑,《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共青团中央候补书记,《北京日报》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余心言的作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背后故事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后世影响:

这句话被编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专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承担着引领单元主题、继续在阅读中学习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任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

余心言余心言,原名徐惟诚,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1949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经济系。历任上海《青年报》总编辑,《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共青团中央候补书记,《北京日报》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全国第八届政协常委及学习委员会主任,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北京市回民学校学生;—— 北京日报社记者(其间:—在朝阳区、大兴县、通县参加“社教”、“四清”;—参加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大专班在职学习);—— 北京日报社党委委员、记者;—— 在北京市平谷县下放劳动;—— 北京日报社农村部副主任;—— 北京日报社农村部主任、郊区版编辑部主任;—— 北京日报社编委、郊区版总编辑;—— 北京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北京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 北京日报社社长;——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日报社社长;——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北京市委副秘书长,——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学术月刊总编辑

两种编辑类型:科学编辑、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除负责初审工作外,还要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校对、标记确认、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工作完成后,协助执行编辑整理本期业务档案。责任编辑应对所负责处理的稿件承担直接责任。

编辑:负责人为主编或总编辑(总编)。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编辑工作是现代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责任编辑:技术层面上的观点把握,思想层面上的观点把握;利润层面上的创收指标。

期刊编辑的主要工作:

1、在主编的领导下,根据杂志的编辑工作计划,结合所分管的栏目进行策划、通联、组稿、采访。

2、负责杂志英文目次和稿件英文关键词、摘要的翻译和校订。

3、负责稿件的初审编辑加工与校对。

4、参与杂志的质量评价及相关的学术活动组织工作。

期刊编辑的作用:

虽然有编辑违反专业的情事,但那些属于少数且独立的个案。此次的调查作者提到:鲜有实证支持或者理由将学术期刊编辑塑造或者描绘成权力过大的守门员,出自妒忌保卫和控制研究人员进入学术界以及在学术界发展。总的来说,“广泛的共识是,编辑通常是有效、认真、公平且熟练的,他们所在的领域系统也能支持这个目的”。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期刊编辑的主要工作:

1、在主编的领导下,根据杂志的编辑工作计划,结合所分管的栏目进行策划、通联、组稿、采访。

2、负责杂志英文目次和稿件英文关键词、摘要的翻译和校订。

3、负责稿件的初审编辑加工与校对。

4、参与杂志的质量评价及相关的学术活动组织工作。

有期刊编辑的专业网站或者论坛,比如中国期刊网,全球期刊论坛大会等。

期刊编辑的作用:

虽然有编辑违反专业的情事,但那些属于少数且独立的个案。此次的调查作者提到:鲜有实证支持或者理由将学术期刊编辑塑造或者描绘成权力过大的守门员,出自妒忌保卫和控制研究人员进入学术界以及在学术界发展。总的来说,“广泛的共识是,编辑通常是有效、认真、公平且熟练的,他们所在的领域系统也能支持这个目的”。

河北经济日报编辑

《河北日报》是中共河北省委机关报,是河北首席新闻媒体,是河北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政经大报,报头由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机构设置基本情况:河北日报现采用编采合一的业务体制。编辑部现设14个中心、部、室,分别是:总编辑办公室、政科教新闻采编中心、经济新闻采编中心、新闻出版中心、新闻摄影中心、都市新闻部、理论评论部、社会新闻部、经济生活周刊编辑室、文艺副刊部、信息联络部、体育部、记者部、专题部。同时,在省内分别设有石家庄、邯郸、邢台、唐山、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秦皇岛、衡水、沧州11个记者站,负责各所在市地方新闻的采访。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刘笑伟最好的几首诗:坐上高铁,去看青春的中国。

是的,又到了启程的时刻。让高铁穿越春风呼啸的中国。

穿越浩荡的平原、山川。穿越怀揣梦想的草木、森林。穿越大风中歌唱的鸟群

穿越抒情诗般明亮而多情的炊烟。穿越梦想的心跳,在14亿颗激荡的心间。

共同蓬勃跳动的金灿灿的希冀。穿过激流险滩,穿过千难万险。

凤凰涅槃的中国,青春壮丽的中国。生机勃勃的中国,热泪盈眶的中国。

一百年冲刺后,再次出发的中国。前方,那个光辉的站台已逐渐清晰可见。

那个站名已被我们的梦想大声朗读:伟大复兴!

刘笑伟简介:

刘笑伟1971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曾作为第一批进驻香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一员,见证了香港回归,并出版了、《世纪重任》、《又见紫荆花儿开》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目前,刘笑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著作12部,多次获得解放军文艺创作奖。

刘笑伟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刘克仁系河北资深媒体人,曾任《河北经济日报》总编辑,先后担任过中国记协理事、中国经济信息报刊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近年致力于书法创作,书作屡见于全国各大报刊,先后出版专著《翰墨诗魂》、《民族诗魂:刘克仁书法敬录毛主席诗词》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