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房地产类报刊杂志

发布时间:

房地产类报刊杂志

《西安楼市》

中国房产热线

楼市报纸,市面上的 新民晚报 ,新闻晨报 周四都有楼市专刊的;如果你要看二手房专栏 房地产时报,地铁里周五早上 时代报(免费拿,上班8点左右);杂志 上海楼市 租售情报都不错

邮发代号:46-235,报刊名称:住宅与房地产(物业管理) ,月刊,当月3号出版,深圳市邮政发报刊科发行,单价,全年价邮发代号:64-10,报刊名称:现代物业(物业管理),月刊,当月25号出版,昆明邮区中心局发报刊组发行,单价,全年价邮发代号:64-22,报刊名称:现代物业(经济版),月刊,当月25号出版,昆明邮区中心局发报刊组发行,单价,全年价邮发代号:64-30,报刊名称:现代物业(建设版),月刊,当月25出版,昆明邮区中心局发报刊组发行,单价,全年价邮发代号:80-72,报刊名称:物业管理实务,全年刊,3月10号出版,北京市发报刊局发行,年价根据名称检索发现这几本,如想订阅,请拨打邮政热线11185

房地产导刊杂志

查询有关山西冶金与房地产导刊相关资料可以知道,两个刊物都是很好的,在各自行业领域内都是好刊物,看个人喜欢了。山西冶金》(双月刊)创刊于1974年,是由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出版传媒中心主办。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主要栏目:综述、管理、矿山、焦化、炼铁、炼钢、材料、机械。本刊为: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二、期刊信息:1、期刊级别:省级普刊2、国内刊号:CN: 14-1167/TF3、国际刊号: ISSN:1672-11524、邮发代号:22-577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出版6、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房地产导刊杂志》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200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CN:44-1486/F。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工业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房地产导刊杂志》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主要栏目:资讯、首席评论、市场纵横、封面话题、企业人物、商用地产、泛地产。杂志收录/荣誉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杂志

<<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纵横》《住宅与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天津房地产》《陕西房地产》《房地产参考》〈长沙房地产〉〈山东房地产〉〈福州房地产〉《房地产世界》《中国房地产》《赣州房地产》《中国精品房地产》《房地产导刊》,《中国地产》《新地产》《温州房地产》《家缘》《商务房地产》《金房选择》《南方房地产》《房地产经纪人杂志》〈中外房地产导刊〉〈江苏房地产〉。。。。。。太多了

刊名: 中国房地产金融China Real Estate Finance主办: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6-7388CN: 11-3651/F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房地产刊名: 中国房地产China Real Estate主办: 天津出版总社周期: 半月出版地:天津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9138CN: 12-1006/F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房地产创刊时间:1980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刊名: 中国房地产业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of China主办: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北京首开天鸿集团有限公司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8536CN: 11-5936/F邮发代号: 82-510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房地产业曾用刊名:中国房地信息创刊时间:刊名: 房地产导刊 Real Estate Biweekby主办: 中国市长协会;中国房地产协会;广州市房地产协会;广州招商服务推广中心周期: 月刊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563CN: 44-1486/F邮发代号: 46-233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房地产导刊创刊时间:2000

房地产类的专业期刊应该是《中国房地产业》,国家级的期刊,这个最符合,还有《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也是国家级的,这两本杂志在一些期刊网上比如58期刊网、中国鸣网上都挺火的,是重点推荐的经济类期刊

住房与房地产杂志

是国家级,杂志不错可放心投稿

严格说来,杂志期刊是没有“国家级”“省级”“市级”这样的区分的。 但是为了行政管理,其级别可由其主管单位决定。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

其实期刊没有级别的划分,一些部级出版的就是所谓“国家级”的。《中国房地产业》杂志社(原名《中国房地信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部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本刊是建设部权威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11-5936/F,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2-8536。

<<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纵横》《住宅与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天津房地产》《陕西房地产》《房地产参考》〈长沙房地产〉〈山东房地产〉〈福州房地产〉《房地产世界》《中国房地产》《赣州房地产》《中国精品房地产》《房地产导刊》,《中国地产》《新地产》《温州房地产》《家缘》《商务房地产》《金房选择》《南方房地产》《房地产经纪人杂志》〈中外房地产导刊〉〈江苏房地产〉。。。。。。太多了

房地产租赁杂志

中国房地产报等。你可以到当地邮政部门,那里有订购索引,很多地产类的报纸和杂志。

我在2010年订阅的报刊杂志,绝对不是广告,供你参考。这些杂志都非常实用,没有广告,不像《新地产》、《红地产》,里面广告太多。房地产 北京规划建设 自办发行 30元/双月刊 180 元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管,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 发行部68021880中国地产市场 自办发行 18元/月 216 元 国土资源部主管 发行部66557891/93中国房地信息 自办发行 10元/月 120 元 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 发行部64051046城市住宅 82-691 23元/月 276 元 亚太建设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房地产报 1-187 5元/周 240 元 中国房地产 自办发行 12元/月 144 元 "社科类优秀期刊一级期刊 全国重点院校中文核心期刊 建设部优秀期刊 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期刊 天津出版总社 发行科 新闻、财经、法律 中国新闻周刊 2-837 8元/周 288 元 中国新闻社主办财经 82-950 12元/双周刊 336 元 国家财政部主办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600 4元/月 48 元 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报人民法院报 1-174 元/日 270 元 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报其他 世界知识画报 2-149 9元/月 108 元 外交部主办旅游 2-159 10元/月 120 元 北京市旅游局主办

1、《新地产》(10元/期,每年12期)中国领先的房地产月度性刊物,与《财经》杂志、《证券市场周刊》等著名经济类刊物同属传媒集团。 2、《商业时代》(10元/期, 全年36期)本刊读者覆盖10余万工商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在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卖场等各类商业业态及其供应商、商业地产开发商及政府相关决策部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主持“中国十大商业新闻及影响力人物”的年度评选工作,协办和支持“中国商业地产年度领袖论坛”等重要行业盛会。 3、《中国商业地产》(30元/期,每年6期,每期大概100页)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商业地产发展进程与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杂志,以突破招商与销售的实效平台为宗旨,中国商业地产杂志社在香港注册成立;上海港汇广场、无锡红豆实业、香港建设控股、上海正大广场、贵州银海地产等为理事单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国服饰报、澳大利亚连锁经营协会、加拿大连锁经营协会、德国连锁经营协会、意大利连锁经营协会;

<<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纵横》《住宅与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天津房地产》《陕西房地产》《房地产参考》〈长沙房地产〉〈山东房地产〉〈福州房地产〉《房地产世界》《中国房地产》《赣州房地产》《中国精品房地产》《房地产导刊》,《中国地产》《新地产》《温州房地产》《家缘》《商务房地产》《金房选择》《南方房地产》《房地产经纪人杂志》〈中外房地产导刊〉〈江苏房地产〉。。。。。。太多了

求是杂志房地产税

作为我国居民家庭的主要资产,房地产在实现共同富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监管部门近期的表态中,对房地产的定位和布局也逐渐清晰。今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召开第十次会议,明确共同富裕标准,其中提到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10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共有四处提到房地产。包括推动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两次表态中,涉及房地产的内容愈加细化和明晰。虽然大部分提法早已被外界熟知,但若放在“共同富裕”的框架下,便体现出政策方向的一致性,也能对近年来楼市调控的导向有更深刻的认识。将房地产纳入共同富裕框架的背后,不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还与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那么,近些年来,房地产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共同富裕框架下,房地产能做些什么?居住、保障与再分配自1998年房改启动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人均居住面积也明显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平方米。与此同时,随着房价上涨,房地产也迅速成为我国家庭的主要资产。央行于2020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高于美国居民家庭个百分点。但这一过程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财富再分配。新世纪以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至少5个上涨周期,期间虽然间或有市场下行,但总体来看,房价上涨仍是主旋律。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房地产带来了家庭资产增加,但也出现了分配不均。基于房地产的财富增值效应,过去大部分家庭通过买房实现了家庭财富的积累和增值。但高房价下,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因为买不起房而无法获得这部分资产,租房住又进一步加重了支出负担。从这点看,分配不均的现象在加剧。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认为,近年来,教育、医疗等资源越来越多地附加在(购买而非租住的)房产之上,既加剧了房价的畸形上涨,也导致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有所缺位。过去多年来,我国楼市政策的发力重点在于商品房市场,期间虽推出过一些保障房品类,但仍然未能补齐住房保障短板,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此外,在“租购并举”的框架下,租赁住房的建设也有所不足。直到近几年,我国才开始在热点城市大规模推进租赁住房建设,一些政策性租赁住房品类也逐渐面市。房地产既有财富效应,又有民生属性,这也决定了其在共同富裕框架下将发挥重要作用。回归民生事实上,近几年来,楼市调控的民生色彩正在逐渐凸显。与之相对应的,“支柱地位”的说法已极少出现在官方表态中。2014年后,我国迈过房地产供需平衡点,虽然区域性、结构性的需求仍然旺盛,但楼市全面大涨的基础已经不存在。2016年末,监管部门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即“房住不炒”),在政策导向上回归房屋的居住属性,同时启动本轮楼市调控。至今,调控的力度、范围和时长均属空前,尤其在土地、金融供给端的发力,在去杠杆的同时,大大削弱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弱化金融属性,消解“支柱地位”,既与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也有着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考虑。到202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已经突破17万亿的高点,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达到,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从数据上看,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举足轻重,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说法,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中,“高杠杆—高增长”的模式令房地产业裹挟了过多的金融资源,也累计了一定的风险。过去一年多来,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出台后,一些城投债和房企债务接连出现违约,说明行业的风险防御系统还远远谈不上牢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去杠杆进程的深入,房地产逐渐褪去支柱产业的“光环”,其角色定位向居住、保障、民生等属性回归。今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用538字的较大篇幅提及房地产,其中多数内容放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章节下,这也意味着房地产的居住、保障等基本功能被着重强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也在近日的演讲中指出,“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保证房地产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的民生产业。”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分析人士认为,基于房地产业的特点,其在稳增长中的作用仍然重要,前提是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相比之下,房地产在防风险与保民生等方面的价值更被看重。许小乐认为,未来房地产调控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继续执行“三线四档”、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严查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等降杠杆手段以及限购、限贷、限售等调控手段,打击投资投机行为,通过稳房价,让绝大部分家庭买得起房、住得好。在民生领域,房地产的作用有望体现在调节收入分配、补齐保障短板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对应房地产税改革,后者对应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从去年末开始,房地产税就频繁被相关主管部门提及。经过多轮政策预热,今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这也意味着房地产税试点即将迈出实质性一步。房地产税改革有着补充地方税收、调节市场供需等多重作用,但考虑到将增加持有环节税收、减少交易环节税收的大方向,其在调解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同样重要,也更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在建设住房保障体系方面,政策的铺垫同样频繁。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这也是监管层首次明确住房保障体系的三类构成。此后,监管层还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一新品类作出制度安排。与买卖市场相比,租赁住房建设一直是短板。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家庭租房比例约25%,低于发达经济体普遍超过30%的租房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对这一市场的支持和规范也将是未来的政策重点。除上述主流方向外,柏文喜还认为,共同富裕还可能促进与房地产有关的其他制度改革。比如,涉及房地产的遗产税与赠予税有望迎来调整,房地产租赁方面的税收也有望加速完善。

从房地产长效机制说到共同富裕,房地产税都被寄予厚望,可见房地产税在未来承担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尽管如此,房地产税一直以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各种声音不断,但从来没有阻挡房地产税要来的脚步。

01

据新华网(603888,股吧)报道,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要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

这可以说是对房地产税进展非常高规格的表态了,这也预示着房地产税不仅仅是在稳妥推进阶段,而是要到了落地试点的时候了,房地产税将进入新的阶段。

其实,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对房地产税的表述已经非常多次,据我不完全统计,大概今年已经有至少6次表态房地产税了。

3月13日,《规划和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被写入这份谋划未来5年发展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和纲要》中。具体提到,“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逐步扩大地方税政管理权。”

4月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可以看出,房地产税被“实锤”了,确定房产税正在推进之中。

5月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经济日报撰文《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透露财税体制改革在未来五年内的重点工作。其中“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再次被提及。

02

可以看到,对于房地产税紧锣密鼓地敲打,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如果说这个还不能足以说明房地产税推进的紧迫性,那么到了5月则有了更明确的说法。

5月11日消息,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建部、税务总局在北京主持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这与之前有了明显的区别,不再简单谈推进,而是步入试点阶段。当然,既然是试点的座谈会,今年不太可能出台。“房地产税”与“试点”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8月18日,财政部在介绍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5次提及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释放了国家对房地产税立法的决心。

表面上看没有啥,但是频繁发声必然有背后的用意。

03

而此次10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再次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这已经是年内至少6次高规格喊话了,这次规格已经不再只是在部委层面,寓意更加明显。

有一点大家尽可放心,房地产税不会草率短期内出台,这也是信号,但是从“做好试点工作”的表述看,可以预见在短时间内有相应方案在试点城市落地。

房地产税早就不再是孤立于房地产界的话题,从这一次的文章还能看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提及税收改革与立法,这意味着房地产税很可能会成为税改的重要环节,而且将房地产税放置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这也是此前没有过的。

2020年,我国住房占居民家庭总资产比重达到 ,房产已成为我国居民家庭的主要资产。房地产税将站在历史高度重新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那就是在推动共同富裕和实现第三次分配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和实现社会公平。

04

经济学家贾康坚定地认为,房地产税不能拖了,“越拖越被动”。没有所谓的最佳时间,房产税开征后既能减少炒作,又可以为地方财政增加稳定来源。

既然是要试点,那么哪些城市会进入改革试点的范围呢?毋庸置疑,肯定是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才更有必要,而小城市没啥借鉴意义,最重要的是,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以及差距问题必须通过财税机制和手段去实现,很可能会在深圳、海南等地率先推行。

其实,房产税除了调节分配外,一定会有人说,对房价到底有啥影响,我想说,肯定有影响,特别是过分炒作的地方,不过绝对不会让房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大涨走向大跌,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房地产税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积极稳妥推进”,意思明了,就是说快了,不过还要等等,到底等什么?我觉得我们至少可以把精力放在试点城市的关注上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