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开大学姜楠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南开大学姜楠毕业论文

姜楠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民族: 汉出生日期: 1956-04-12 学历: 硕士研究生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工作时间: 1982年 主讲课程: 资产评估原理、资产评估实务、企业价值评估、资产评估前沿问题研究 学习经历: 1978——1982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系本科学习1985——1987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系研究生学习 工作经历: 1982年至今在东北财经大学任教社会兼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理事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准则专家组成员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专家组成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企业价值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税基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计与资产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专家组成员辽宁省资产评估协会理事辽宁省资产评估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物业税模拟评税技术组组长大连市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大连市重大国有资产评估项目评审专家 科研成果: “关于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基础理论与执业标准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99BJY019 一般项目 技术经济“关于完善我国资产评估理论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构想”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课题 批准号99A001“再论资产评估准则中的价值类型选择”《中国资产评估》2004年第四期《资产评估》2004年3月,43万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主编《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管理体制研究》2003年3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著“关于评估报告风险的界定与防范”《中国资产评估》期“关于资产评估基本目标的再认识”《中国资产评估》2002,2期“产权变动中的无形资产确认标准”《中国资产评估》期“关于资产评估方法的思考” 《中国资产评估》2000年第5期 [编辑本段]2北京理科大学副教授姜楠,女,北京理工大学社科系副教授。兰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经推荐免试攻读该校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研究生毕业到我校任教。一直从事中文教学,主讲“大学语文”已逾十年。凭借外语优势和沟通经验,也承担对外汉语、远程教学等其他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对外国文学、儿童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戏剧和阅读学有一定研究,发表相关论文若干。已开设选修课“经典文学名著导读”作为阅读学研究的实践平台。 [编辑本段]3凤凰卫视中文台 美女主持人中文姓名:姜楠出生日期:1986-06-27出生地:江苏身高(cm):165三围(cm):78\ 62\ 88所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英文姓名:Persephone民族:汉体重(kg):52受教育程度:中国传媒大学 本科2007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季军,同时荣获最具文化气质奖:11号姜楠现任凤凰卫视咨询台北京记者

范曾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诗人、画家、书法家,国学家。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特别荣誉文学博士,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2008年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勋章。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2年获“中华艺文终身成就奖”。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士、世界名家文化评委会评委、世界统一字画院院士、世界美术家协会常委、世界美术家协会科学艺术讲师团教授、《中国全息书画统一研究专集》编辑委员会编委。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爱博施,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范曾先生笔耕不辍,成果卓著,著有《大丈夫之词》、《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韵语》、《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范曾论文学》、《趋近自然》、《法乳传灯》等约150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19种。 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李晓峰李晓峰,男,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齐鲁晚报爱乐乐团团长山东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团长 史永志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81年9月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学习,1985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山东大学国政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曾任山东大学团委副书记,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电视台副台长、新闻中心副主任,2012年5月任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安宁博士,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91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余志刚教授攻读西方音乐史专业,1998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2004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继续跟随余志刚教授学习,2007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著有《歌剧〈费黛利奥〉序曲的音乐分析》、《从斗争到胜利——歌剧〈费黛利奥〉述评》、《不同空间的对话——2004北京电子音乐节述评》、《夜灯——第四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电子音乐会侧记》、《书评:〈阿尔班·贝尔格的生活与创作道路〉》、《烽火扬州路——济南摇滚 “地下”十年记》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参与编写了山东省高等学校通用教材《交响音乐赏析》(山东大学出版社),并为《音乐大百科全书》撰写部分条目。高迎刚高迎刚,1972 年出生于山东博兴,现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1995 年于曲阜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参加工作以来,已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李平李平(李尚平),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油画学会理事。1964年生于山东昌邑。先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有十几篇学术论文在《美术》、《新美术》、《美术评论》、《美术观察》、《文艺争鸣》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2001年出版学术专著《欧洲美术名作鉴赏》,2002年出版《美术概论》(合著),2006年出版《中国当代油画家俄罗斯写生画集》、《俄罗斯艺术之旅》、编著《外国大画家·萨夫库耶夫》、《列宾美术学院教学素描精品典藏》,2007年出版学术专著《俄罗斯学院派素描技法》。先后主持《绘画与创造》、《当代绘画艺术理论基础研究》、《列宾美术学院绘画艺术研究》、《高等艺术院校绘画教学改革研究》、《写实与抽象的交融》、《素描人体教程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姜楠1974年4月出生,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1997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同年分配到山东大学团委工作,2007年就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同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调入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工作;2013年1月调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任党委副书记。

楠竹开发毕业论文

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东邻江津区,东北靠壁山县,北界铜梁县,西接荣昌县,南与四川省合江县、泸县接壤。地处东经105°38′~106°05′、北纬28°56′~29°34′。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19个镇、3个街道,45个社区居委会、210个行政村。永川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永川区位于重庆西部,东距市区63公里,西离成都276公里。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长江流经南端,历为渝西和川东南交通、通讯枢纽和商贸、文化、金融、能源中心。公元776年置县,1992年撤县建市,2006年撤市设区。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全区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19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万人,其中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万人,是重庆除主城区外,城镇化最高的一个区。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永川发展势头良好。市级工业园区永川工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初步形成机械电子、轻工食品、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产业集群。商贸物流繁荣兴旺,小商品、建材、家电、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渝西、川东南和黔西北地区,成为重庆规划建设的八个现代物流基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茶山竹海、AAAA景区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区中华梨村等景区,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增长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城镇化率达到。 永川文化底蕴深厚。永川恐龙、石松化石闻名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清朝台湾知府黄开基、“东方梵高”陈子庄、微生物学家陈文贵、地理学家徐近之、微刻艺术家刘声道,作家(小说)易凡,(戏剧)蔡世伟,(文学评论家)文世奎,(诗人)钟代华等名人,是中国国际象棋队、中国跆拳道训练基地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写生基地。有各类职业院校30所,职教学生万人。 永川未来前景美好。将进一步强化“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 ,以开放的文化、开阔的思路、开明的政策、开拓的魄力,努力塑造“森林之城、温馨之都,职教之城、人文之都,创业之城、财富之都,开放之城、商贸之都,茶竹之城、休闲之都”特色形象,城镇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00万人,努力把永川建设成为别具一格、名至实归的现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永川区位突出,交通便捷。靠四川腹地,临三峡库区,扼成渝要冲,处于成渝、长江上游和永泸经济带构成的A型经济骨架上。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江流经南境21公里。初步形成渝西能源配给、金融、科教医疗中心。 永川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煤、铁、天然气、石英砂储量巨大。盛产茶叶、黄花梨,出产生物化石桫椤,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猪、桔柑、楠竹、蚕丝生产基地,享有“三江粮仓”之称。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久负盛名,永川秀芽、“巴山渝水”饮誉中外,露华浓香飘万里。化工、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的产品走俏市场,是西南地市最大的汽车凸轮轴生产基地。茶山竹海景色宜人,万顷茶园东南亚第一。卫星湖、黄瓜山风光旖旎,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世界引人入胜。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 2006 110号)批准: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吃太饱的才稀罕你的一百分,2500字划不来

这不是字数的问题,这是需要专业知识和脑力劳动的,所以建议你去中国知网上查查看看,再结合实际情况写一下。

一、小拱棚建造 1.场地选择 大面积栽培双孢蘑菇时,建棚应选在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利于冬季保温),排灌方便,场地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且要远离鸡棚禽舍和垃圾场所,避免引发病虫害。 2.小拱棚的规格与建造 小拱棚宽,长40~60m,中间高。棚内纵向做成2个畦床,床面宽1m,中间留50cm作走道,下挖40cm深,挖出的土放在床上。两小拱棚中间留50cm作为走道或排水沟,用直径2~3cm的竹子或竹片作拱形骨架,间隔1m,中间和两侧分别纵向连接以加固棚架,恶劣天气严重的地区,中间可在走道两边各设高的立柱。拱架上覆厚薄膜,覆膜时应注意采用三块膜法,两侧底部各先覆1m宽的膜,下部埋入土中20cm,上面30cm和中间宽的膜呈覆瓦状压紧。通风时,可打开底部通风口通风和打开两块膜间缝隙通腰风。棚两端分别用三块薄膜封口,可分别打开上部、中部、下部薄膜进行通风。棚外两侧站立玉米秸或高粱秸,中间盖麦秸遮荫。 二、栽培技术要点 1.生产季节的安排 小拱棚内气象因子变化比较快,很容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所以选择好栽培季节既能省工、省时,还能高产、稳产。根据周口市气候状况:堆料应在7月底~8月底,播种应在8月中旬~9月底,收菇在10~12月。此期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双孢蘑菇生长后期对温度的需求,栽培时应选择低温品种。 2.二次发酵法堆料 培养料是双孢蘑菇生长好坏的前提,选择好的配方,进行科学堆制,提高其转化率,是双孢蘑菇高产、稳产的基础。培养料的配方最好选择天然的粪草培养料配方:麦草或稻草1000kg,粪(鸡粪和猪粪)1000kg,过磷酸钙20~25kg,石膏粉15~20kg,生石灰20kg,尿素10kg,草木灰20kg。 (1)第1次发酵(前发酵) 先将麦秸淋湿或浸泡,使含水量达70%左右,粪肥要晒干,提前打碎、堆闷2~3天,并喷药杀虫。一般将料堆成长方形,宽~,高~,顶部为龟背形。先堆一层麦秸,厚20cm,再撒一层粪肥及辅料,以后一层麦秸一层粪肥及辅料,建堆至所需高度。从第3层起,视水分情况,边堆边加足水分,一般下层少加,上层多加。最上层用干麦秸或草帘盖好,遇雨天要盖上塑料薄膜,雨后揭掉,以利通风。建堆第6天,进行第1次翻堆,再过5天进行第2次翻堆,以后每3~4天翻堆1次,共4~5次。翻堆时一定要把上层、外层和底层的料翻到中间,把堆中间的翻到上层、外层和底层,每次翻堆时还要视料情况补足水分,以保证发酵的质量。 (2)二次发酵(后发酵) 为防止棚内存在病菌、虫卵,引发大量病虫害,进料前应先对棚内消毒1~2次。首先对棚内喷洒800倍的辛硫磷乳油杀死地下虫卵,然后按每20m2用甲醛溶液薰蒸杀菌。方法是在棚内放煤火,每1kg甲醛加1kg水加热薰蒸,结束后打开通风口通风,无甲醛气味即可进料。第1次发酵后,将原料迅速移入棚内一个畦床上(应在一天内完成),利用这个季节的高温,再加上塑料棚的升温,使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到50~55℃,保持此温度并维持3~5天,进行二次发酵。结束后,进行大通风换气降温,待温度降至28℃以下时,调节pH值及含水量至适宜,即可把原料在畦床上铺开,料厚20~25cm,待播。 3.播种及播后管理 播种,采用麦粒菌种。撒播方法为:每m2用2瓶菌种,把1/3菌种撒在培养料表面,然后用干净粪叉轻轻抖动,让菌种落入培养料中层,再把2/3的菌种撒在表面,把料面整平,适当压实,接着床面覆盖报纸或塑料膜。播种后要加强温湿度管理,促使快速发菌。可通过增加覆盖物、洒水、通风等措施,把料温控制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60%~80%,pH值控制在7左右(可喷稀石灰水进行调节)。当菌丝吃料1/2时,应将料撬动一下以便通气,促进菌丝生长。20天后菌丝可基本长满培养料。 4.覆土及覆土后管理 覆土材料按下述配方进行:肥土4m3,加入~1m3煤渣,过磷酸钙17kg,石膏17kg,发酵麦糠50kg,石灰15kg,加水适量。在覆土前3天把各种材料拌匀,用800倍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24h,然后用石灰预湿,调节pH值为~8。当菌丝长满料的2/3时及时选晴天覆土,用簸箕盛粗土在2%石灰水中浸泡一下,待土粒表面晾干后,以3cm厚度铺盖于料上。3~4天内用轻喷勤喷的办法调湿,5~7天后菌丝爬上粗土时覆细土厚,2~3天用轻喷勤喷方法调湿,喷水后要及时大通风。保持温度22~25℃,空气相对湿度80%~85%。 5.出菇及出菇期管理 覆土后15~20天,应控制菌丝生长,促进原基形成。温度控制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此时应重喷结菇水,每天2~3次,每次每m2喷水为宜。夜间连喷2次,喷水后大通风。温度应控制在15~20℃,3~5天后子实体形成。待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再喷1次保质水。喷保质水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保持覆土粒能捏扁、不粉碎、不粘手为准。子实体长到2~4cm时即可采收。采后停水1~2天进行清床补土,然后调湿,喷转潮水。为使子实体生长健壮、高产稳产、增强抗病性,在子实体生长期间要适当追肥,以蘑菇健壮素1号、2号为好。 三、效果与分析 采用小拱棚栽培双孢蘑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使蘑菇提前上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在我市用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25~30元,产量为15~20kg,效益45~60元;用塑料大棚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10~15元,产量为10~15kg,效益为30~45元;用小拱棚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6~8元,产量为8~10kg,效益为24~30元。三种比较来看,以小拱棚栽培方法效益转化率最高。同时小拱棚的气象因子易于调节、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时,使双孢蘑菇生产更具实效性、普遍性。是一项适合于农户分散生产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中国医科大学赵梦楠毕业论文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毕业论文怎么写(函授毕业论文怎么写)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自考论文怎么写首先,论文的选题要合适。撰写毕业论文,最先要做的便是选题,它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重中之重。选题其实就是确定要“写什么”,即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选择是应该要大小适中。如果选题过大,论文需要研究的内容多,一篇论文不足以展现,导致论文空洞。如果过小或不合适,容易导致论文研究没有意义。其次,论文选题要有新意。论文的目的是对于某一个选题进行某个角度的创新研究,如果没有新意,一方面没有研究的意义,另一方面容易出现选题重复,甚至内容重复,影响论文审核和答辩,最终影响毕业。最后,论文选题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论文的选题、资料查阅和写作,本身可能很枯燥,如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会促使自己积极主动探讨这方面的内容,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中国医科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在自学考试中,撰写毕业论文是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考生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考查。但是大多数考生在面对毕业论文的时候,都很“偏头痛”,肚中无墨,难以下笔,主要的原因在于平时缺乏独立写作的经验。自考本科毕业的最后一个关卡,自然不是随便一篇文章就可以糊弄的,尤其是想要拿到学位证的考生,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更为重要。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一份自考论文的格式供大家进行参考:1.论文标题。2.作者姓名。3.内容摘要。一般为中文摘要,如有要求则要附上英文摘要。摘要应该以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围绕主题展开,高度概括全篇论文的精华,一般200-300字为宜。4.关键词。5.正文:序言、正文、结语6.参考文献。在正文的后面,列出参考文献。目的在于表明作者的科学态度和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并方便读者去查阅参考文献的原文。7.如有感谢的话应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专门列出一项“致谢”。自考本科的毕业论文怎么写?要答辩不?要有人指导不?在什么写?以浙江省的为例,说明如下:1、是否需要答辩,看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2、答辩工作,一般在你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大部分课程之后才允许报名;3、很多专业的答辩工作,与部分课程的实践考核课程一起操作;4、论文答辩,一般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写好论文,并经过主考院校选定的导师的指导修改,最后通过上交打印好的论文或者现场答辩等两种形式来进行。5、成绩与实践课程成绩一起公开。自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回事以上就是全国地区自考教材服务网分享关于自考毕业论文怎么写(函授毕业论文怎么写)的全部内容,更多自考教材和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自考视频网课,自考教材购买首页搜索科目代码即可,也可以咨询在线客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5.长期氧疗的好处,改善氧疗的依从性 好处:(1) 缓解神经疲劳、放松身心、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2) 改善大脑供氧状况,调节脑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3) 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衰老、增强新陈代谢。(4) 减轻低氧血症,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5)缓解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右心室负担,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氧疗前肺动脉压平均每年增加,氧疗后几年里75%的患者的肺动脉压逐渐下降,每年下降[10](6) 吸氧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障碍。(7)、 改善患者体质,改善睡眠和大脑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8) 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长生命。(9) 减少住院次数,节约医疗费用。 在长期的氧疗护理中发现,对氧疗知识缺乏的患者有不遵医行为具体原因有:舒适的改变、不愿长时间受约束、对吸氧产生恐惧心理、经济原因、认为吸氧作用不大、在吸氧流速上与临近病员攀比[11],对以上原因护士要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勤巡视病房,多观察,使氧疗顺利进行。 6.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 病员情况 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精神和神志的变化、紫绀和皮肤的变化、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SaO2、经皮测定氧和CO2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 氧气装置情况 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需要长期氧疗的患者多数是年老体弱,护士要嘱咐患者平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 务必戒烟 吸烟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对肺功能损害轻重决定于吸入肺内的烟雾量及烟雾进入肺内的深度,而咳痰症状的发生为烟雾微粒在气道沉积导 致尼古丁大量摄入所致。戒烟能明显减低吸烟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减轻肺功能下降程度,提高运动耐受性。戒烟后第一年内肺功能受损速度能有明显减慢,以后逐年减慢,戒烟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延迟15-20年[12] 适当的练习呼吸体操 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呼吸体操的锻炼,增加肺功能的耐受性。 8.定期家庭访视 指导氧疗患者正确使用氧疗装置,说明长期吸氧的重要性,以提高用氧的依从性。指导氧疗装置的消毒。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医疗条件嘱咐患者每月或3个月到门诊随诊1次,观察症状、体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等。在欧美等国家,有指定的氧疗机构,对氧疗的患者开氧疗处方,氧疗过程中有医务人员进行随访,同时重视医务人员的教育,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调整吸氧流量和吸氧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定期随访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判断氧疗的效果,并将血氧饱和度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成为长期氧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参考文献 1. 陈萍,赵海涛,氧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3):137-138 2. 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7(3):114-116 3. 邢丽娜、孙滨、刘丹,家庭氧疗初步探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28(16):484-486 4. 张岚、杭小华、贾东梅,COPD患者缓解期长期家庭氧疗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5-27 5.金奕,孟宝珍,曹文眉,等三种吸氧方式对心肺疾患患者氧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天津护理.1999,7(2):1-2 6.石敏、刘景.氧气吸入疗法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3):137-139 7.朱萍,消除吸氧噪音方法. 8.李敏、莫桦、许晨,氧气湿化瓶改进及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106-107 9.刁尚芝、赵洪全、高瑞英,等。介绍一种医用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2 10.顾月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长期氧疗.医师进修杂志.2000,23(4):53-55 11.葛敏,氧气疗法的研究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7-248 12.王悦虹、蔡映云,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论文标题:长期氧疗的护理 内容摘要: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论文内容: 长期氧疗的护理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1]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1.氧疗的健康宣教 给氧应该属于一种药物治疗,但人们低估了氧气治疗低氧血症的能力,如果给氧不当可致死亡。我们护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员吸氧的目的,还要教会病员如何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加强氧疗的科普教育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氧疗护理全过程。 安全指导 要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识。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它是助燃气体,使用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5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 给氧的目的 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 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 长时间高浓度的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浓度在24%-28%范围内,即使疗程超过10年也不会发生氧中毒。[2 3]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病员每天接受氧疗的时间越长,疗效越高,但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吸氧是不现实的。目前一致认为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可使动脉血氧分压大于才能获得氧疗效果[4]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常发现病员擅自将氧流量调高现象,以为这样能改善缺氧症状。有些病员缺氧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拒绝氧疗,这重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使病员理解,所以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 2.给氧导管的选择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塞式) 这种给氧导管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造成皮肤不适。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勾式) 这种给氧导管弥补了上述这点,他利用软塑料卡住鼻翼,使导管不容易脱落,缺点是:单腔吸氧导管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 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耳套式) 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有研究表明:以上三种给氧方式后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差别无显著性。[5] 一次性面罩吸氧导管(松紧带式)面罩给氧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清醒患者有憋气感[6]、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 由上可以看出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 3.减少吸氧带来的噪音 原理:使通到氧气湿化瓶内的管子,鼓出的大水泡变成多个小水泡,而且开口对准瓶壁,受重力的影响,使小水泡撞击瓶壁的力量明显减少,最终消除噪音。 方法:先将开塞露空囊的颈部留取1cm,其余部分剪掉,用7号针头在球囊上刺入小孔(底部除外),大小要均匀,间距2cm,消毒后备用。用长3cm的压脉带将开塞露与湿化瓶内的通气管下端连接在一起,其余按吸氧操作常规进行。[7] 李敏[8]等人也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改进:取长截面直径为4cm的圆柱形海绵柱,其中央为长,截面直径为的空心,将其放入湿化瓶内使海绵柱的空心套在湿化瓶内的长管上。海绵每周清洗消毒1次,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5min,再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备用。他们对氧气湿化瓶改进前后不同流量吸氧时噪音均降低。 这样可以消除吸氧带来的噪音,保证长期氧疗患者夜间安静的休息环境。 4.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 刁尚芝[9]等人对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湿化的氧可湿化气道内分泌物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经湿化的痰液纤毛易于推移,痰液排出明显加快。湿化的黏膜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气道通畅度得以明显改善。 对于要长期氧疗的患者来说吸入的氧气以温度37C,湿度80%左右为宜,在湿化瓶中盛50-70C温水达瓶容积的1/3-1/2,每日更换,也可用暖瓶塞上打两个小孔,在瓶内盛4/5瓶50-70C温开水,按照吸氧装置的湿化瓶形式来安装暖水瓶,使氧气通过后达到加温、湿化的效果,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的氧气吸入。

这是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标准排版格式。

以一篇中国医科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为例,引用符号设置及论文结尾处的参考文献我都有截图。

相邻数 和 不相邻数字的区别

参考文献

陈晓楠毕业论文

培养目标: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按照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相关农林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为农林经济管理硕士、博士提供后备优秀人才,属本硕连读专业。同时,也能在各类农林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教学机构、科研单位从事相关高层管理与研究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类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主干课程: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经济学、管理学、林业经济学、农林政策学、农产品运销学、畜牧经济学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复合型高水平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体,同时兼顾旅游管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在系统地掌握管理学、旅游学、经济学、人文科学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掌握旅游管理所需的各项核心知识和能力,着重在旅游学科范围内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并为研究生教育培养后备人才。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旅游学、现代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规划与设计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市场格局及营销规制,具有市场调研与分析、新产品开发、营销策划、国际营销管理等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原理、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广告学、全球营销管理、营销策划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保险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熟悉我国保险、金融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保险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在保险监管机关、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金融证券机构、企业集团从事管理和业务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保险学原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保险营销、保险经营管理、保险精算理论与实务、风险管理学、再保险等。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规范、法律和政策,具备进出口业务、商情调研、国际经济合作等基本技能,懂得国际经营管理,有较高外语水平的涉外经贸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原理、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经贸英语等。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介绍: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管理学、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具有电子商务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营销等技术,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信息机构和教育部门,从事商务管理、贸易和网络营销、设计、管理、评价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系统工程、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编程、网站设计与建设、农产品运销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学。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工商管理、经营战略、生产运作、市场营销、企业策划、公司理财、人力资源、经济法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侧重创新实践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主干课程: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国际贸易原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经济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业务、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学、管理会计、税法、预算会计、会计史、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制度设计、资产评估、会计专题、国民经济统计、高级财务会计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的工作。主干课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业务,银行会计,金融审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等。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和国内外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预测分析、规划、策划等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市场营销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学,贸易经济,政治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原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动产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规划、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区域经济规划、不动产估价、房地产投资、经营与管理及不动产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地籍测量、土地管理学、房地产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规划、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投资分析、公共管理学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位 管理学系于由原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合并而成,现有专任教师36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4名,讲师13名,承担工商管理、会计、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本科专业课的教学和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其中《现代企业管理学》、《会计学基础》、《成本会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和《计量经济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多门课程已实现网络化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配备了“经营之道-企业运营电子对抗系统”沙盘、“模拟商业企业管理”沙盘、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等实习设施,安装了相应的教学实验软件,建立了西安市胡家庙果品批发市场、中国农业银行杨凌示范区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渭南市分行、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杨凌新天地设施农业园等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学系教师重视科学研究,已完成教学研究课题6项,出版教材1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并在企业财务与会计、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农产品贸易、农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形成特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5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已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系主任:孔荣(教授)副主任:刘超(副教授)、王博文(副教授)系主任:孔荣(教授)副主任:刘超(副教授)、王博文(副教授)成 员:郑少锋(教授)王礼力(教授) 李录堂(教授)孟全省(教授)杨文杰(教授)朱玉春(教授)李小健(副教授) 张雅丽(副教授)胡频(副教授)韩杏花(副教授) 淮建军(副教授)张晓慧(副教授)崔永红(副教授)雷玲(副教授)张雯佳(副教授)李桦(副教授)郭亚军(副教授)任海云(副教授)李抗(讲师)李民寿(讲师)张晓妮(讲师)刘春梅(讲师) 党红敏(讲师)常国庆(讲师)王永强(讲师) 薛彩霞(讲师) 吕淑杰(讲师) 白秀广(讲师)王谊(讲师)梁洪松(讲师)张静怡(讲师)陈晓楠(见习) 2009年,原经济系、金融系合并为如今的经济学系,系现有专任教师32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7名,讲师17名,要承担学院经济、金融、贸易、保险和营销类学科基础课以及所辖五个本科专业的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辅导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其中《货币银行学》《微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原理》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原理》已实现网络化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已完成教学研究课题5项,出版教材10余部;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有金融、国际贸易与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安装了相应的教学实验软件,拥有中农业银行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支行、陕西洛川县苹果局和杨凌区五泉镇毕公村等八个校外实习基地。 1989年金融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1996年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名牌专业。200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7年市场营销、保险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系主任:姜志德(教授)副主任:吕德宏(教授)、王秀娟(副教授)成 员:罗剑朝(教授)王青(教授)陆迁(教授)杨立社(教授)卢新生(教授) 贾金荣(教授)王静(副教授) 王志彬(副教授) 李赟毅(副教授)姬便便(副教授)姜雅莉(副教授)杜君楠(副教授) 宋振英(讲师)王兆华(讲师) 同海梅(讲师) 王艳花(讲师) 赵晓锋(讲师)邵砾群(讲师)庞晓玲(讲师)崔红梅(讲师)张永辉(讲师) 聂强(讲师)牛荣(讲师)李韬(讲师) 姜晗(讲师) 董春柳(讲师) 周慧光(讲师) 姜玉东(讲师)汪红梅(讲师)

陈鲁豫,199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之后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她参与主持过香港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等新闻直播节目,1998年4月,陈鲁豫担任资讯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2002年凤凰卫视专为鲁豫量身打造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被《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许戈辉,1991年进入央视,先后主持过《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和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晚会等等。1994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十佳主持人,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主持娱乐资讯节目《相聚凤凰台》,2000年开始主持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至今,是凤凰卫视的资深花旦!董嘉耀,1997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主持人,曾在中央电视台及广东电视台担任新闻节目主持,也兼任专题新闻的采访工作,现为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参与节目策划统筹管理,主持节目有《军情观察室》,最出名的就是他穿着迷彩服语速超快的进行军情播报!陈晓楠,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8到2000年在央视工作,2000年之后跳槽到凤凰卫视,2000年加入凤凰卫视至今,以《冷暖人心》《凤凰早班车》《凤凰午间特快》成为凤凰卫视新闻主持花旦!卢琛,原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主播,2007年进入凤凰卫视主持《华闻大直播》《凤凰午间特快》栏目。卢琛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科班主持,曾经到英国莱斯特大学全球化与传媒专业进修并获得硕士学位!杨舒曾是央视英语教学栏目《希望英语》的主持人,率真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国内年轻学生的欢迎,2005年加盟凤凰卫视至今,凭借主持《青藏铁路开通》《香港回归十周年60小时播不停》等大型直播与突发事件报道成名,并且获得凤凰卫视最佳新闻主播新人奖!其实这么看,凤凰卫视几乎是半个央视,1996年刘长乐创办凤凰卫视,从央视挖走了不少的优秀人才,最出名的应该就是窦文涛,陈鲁豫,还有许戈辉了,三人从凤凰卫视刚成立一无所有,慢慢陪伴着到现在,凤凰卫视的发展真的很难得!接受请采纳。

凤凰台四大才女,分别是吴小莉、陈鲁豫、陈晓楠、​傅晓田。

凤凰台四大才女是吴小莉、陈鲁豫、陈晓楠、​傅晓田,这四个。吴小莉,1967年9月7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籍贯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陈鲁豫,1970年6月12日出生,河南人,回族,中国香港凤凰卫视主播、主持人。陈晓楠,北京人,腾讯网副总编辑,首席主持人 。曾经主持"凤凰早班车"节目,曾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闻节目担任主持。傅晓田,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本科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及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专业。2009年在英国加入凤凰卫视。

干姜毕业论文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有效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全方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的药理追踪等。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1研究方法与途径 迄今,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等诸方面仍处探索阶段,不少作者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构思,如余亚纲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系统分离与鉴定的三元设计方案〔1〕,薛燕等提出的中药复方多成分经多途径协同作用的霰弹理论〔2〕以及周俊的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与多靶作用机制〔3〕等,这些对于如何开展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关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目前可归纳成如下3个方面:1)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全方制剂进行定性与定量。2)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和鉴定。 3)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2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定性与定量 确定单味药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性物质(marker substances),采用各种分离与分析技术,对复方全方、各药配伍及各单味药制剂中指标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并探讨制备条件(药材粒度、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热温度、包煎与另煎以及先煎与后下等)、制备方式(单煎、分煎和合煎)、配伍和剂型等对指标性物质(成分)质和量的影响。此类研究工作开展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四物汤由当归、地黄、芍药和川芎组成,袁久荣等〔4〕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了四物汤各药单煎、分煎和合煎液中的阿魏酸、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合煎时,各成分间具有增溶效应。钟立贤等〔5〕测定并比较了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和甘草等组成)各药单煎、分煎及合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结果显示合煎液中麻黄碱含量最低,此系甘草酸与麻黄碱作用产生沉淀所致,但合煎液与分煎液的药效并无显著差异,说明虽然甘草酸与麻黄碱形成沉淀,但口服后在体内仍具药效,因此对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应慎重考虑其取舍。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和干姜组成,张宇等〔6〕对附子与甘草、附子与干姜及三味药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时,具毒性的乌头碱类含量升高;而附子与甘草配伍时,乌头碱类含量降低,说明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理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 六味地黄汤为补阴名方,严永清等〔7~9〕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方剂因制备工艺不同,其化学成分的质与量也不尽一致;复方化学成分不等于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合煎液中化学成分种类多于分煎液。朱永新等〔10〕发现生脉散水煎剂中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含量明显高于单味人参水煎 剂,由此推测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发生了人参皂苷的水解转化,结果使原来在单味药中属微量成分的Rg3和Rh1在复方中成为主要成分。严永清等〔7〕则在比较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合煎与分煎液化学成分差异时发现,合煎液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低于分煎液,而在血流动力学以及对心肌作用和临床疗效观察上,合煎液效果优于 分煎液,据此推测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可能是该方某些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魏慧芬等〔11〕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方中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复方中生物碱含量低于半夏单味药,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各单味药,认为高含量的氨基酸对发挥该方的和胃止呕作用有益。 五仁液系山楂核等多种中药提取制成的一种杀菌剂,涂家生等〔12〕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富含酚类、苯甲酸类和脂肪酸等具抗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并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类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枳术丸由枳实和白术组成,罗尚凤等〔13〕采用GC/MS法测定了其制备过程中苍术酮、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和脱水羟基苍术内酯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炮制时白术中的苍术酮可氧化生成苍术内酯和羟基苍 术内酯,而在与枳实组方时苍术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又可还原成苍术酮,并讨论了这一化学变化的原因。 3用植化法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将中药复方视为一个整体,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可全面分析复方化学成分是什么,与单味药成分比较有何区别以及有无新化合物生成等。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报道不多。 全文地址: 共三页

【姜】生姜=走而不守。畏姜=介乎偏生姜缺于干姜之力。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摘要:为顺应中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需求,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创新是实现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在进一步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质量的目标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构建的实践与探索,打造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人才培养路径;中药高等教育;中药学专业1.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内涵的现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的提出,为中药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提供了契机,也为推动中药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各院校坚持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双思维”,推进中药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升级及大中药健康产业的转型优化新态势,加快推动中药行业从传统转向绿色智能。但目前中药学类专业定位和专业布局与其存在一定差距[1],培养专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产业人力需求、高校间中药本科教学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部分高校中药学类专业的设置与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整合还未达到与前沿研究进展深入对接等诸多不足,使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链新兴行业对跨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着力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内涵特质,使之具备的综合素质能适应更为动态、复杂、开放的中医药发展环境,从而服务国家战略、匹配大中药健康事业发展转型升级尤为重要。2.我校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路径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地处上海和“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向同行,加大将地域优势与优质学科资源直接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的力度,保障中药高等教育与国家及上海重大发展战略相对接,以造就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与中医药科技创新、健康服务特色优势及上海开放型地区经济形势的吻合度。2.1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即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交融。中药学专业的重要特点是专业实践性强,有效培养学生“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2],在中药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时长,通过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反复强化,达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效果。(1)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有效更新,打好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围绕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综合实验等多门主干课程课堂教学中导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3]、研究性[4]、情景式[5]等混合教学模式,配合“基本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梯次拓展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中药基本技能多站式考核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四年学制中递进式强化,打造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功底。(2)科学思维的有效融入,创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环境。学校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以众多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优质科研资源向人才培养集聚。例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做到科学思维融入全覆盖,依托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营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的环境,通过低年级学生与导师结对、高年级学生毕业实习等载体,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在2017年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3.55[6]。(3)研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兴趣与自信。学院以“学术导向,兴趣驱动”为理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中药的热情与原创能力。此外,灵活设置毕业实习时间段,严格实施“一人一题”,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医药集聚优势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在此过程中得以拓展、延伸以及应用。学生开发“中药饮片识别”APP、“药用植物虚拟解剖实验室”等科创成果在2016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得到展示。2.2汇通中西汇通中西,即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理论能力的同时,强化国际化视野和中医药融入世界能力的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秉承“海派中医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将融入中医药思维的教学案例全覆盖写入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指南[7];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化合作力度及普及面,通过“海外名师”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境外访学、短期交流等多种方式,从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且具备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中药学专业人才。(1)中医药思维的有效聚焦,打造一流中医药精品教育。为了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成为经常性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重视中医药经典着作的学习,通过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引入导修课程;开设中医文化趣谈、中华文明史撷要等传统文化类课程;新增说文解药等通识拓展类课程,将中医药思维序贯于4年的培养方案中。另外在中药学讲授过程中,吸纳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8],例如“历久弥香数陈皮”“九九重阳探茱萸”等,结合名师名医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中药文化现象切入中药性能功效、精准把握思辨特点,协调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医药思维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辩证关系。(2)国际视野的有机融合,内化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学校致力于为师生创造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与平台。依托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巴美国圣马丁大学、香港大学等合作机制,推进骨干教师各类访学进修、学习计划,增加学生在学期间赴海外交流人数,帮助师生扩充自身国际知识储备、开拓国际视野。同时,发挥学生参与建设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医药慕课及“药论———一带一路与中药”系列微视频拍摄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树立起自身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责任感、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2.3旁搜博览旁搜博览,即为构建学生广博的中医药知识体系。为了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学校重点营造开放的、一流的学术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课程中心、文献资料库等网络资源建设,并设定教师坐班答疑制度保障,着力拓展及融合中药质量标准化、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等交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群体知识结构的多元组合效应,增强学生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契合性和时效性。(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有效构筑,实现学生博览并蓄的条件保障。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实践条件对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对外交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以“浸润式学习”为理念拓展开放式学习与讨论式学习空间。充分挖掘学分制及优质网络平台潜力,建设“走近中药”“中药麻黄”“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药与文化”等品牌课程,创建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内在需求、有效地进行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学习。(2)多学科的有效交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融合理解。学校强调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开设本草基因组学、中医药与“一带一路”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交叉创新课程的品牌课程群。同时,每月邀请学术大家、中医药产业链各环节行业专家开设高水平专题讲座,凸显交叉科学特有的发展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此外,精心打造学科融合性课程,对专业核心知识点进行关联、衔接和组合,引导学生树立及强化对中药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化观念,提升交叉知识的有效融会贯通。2.4慎思明辨慎思明辨,即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形成批判性思维。学校通过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跨界协同德育”工作体系,实现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此外,通过热点话题的引入,鼓励学生在扎实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1)专业特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发挥价值取向引领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把优秀传统文化菁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挖掘中药的职业行为与德育相关的元素。例如: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以中药文化的角度阐释中药药性中的对立统一、中药理论中的破立有度等方面特性[9],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此外,将科研学术思路作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撰写22门核心课程学习指南和教学设计汇编,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成才与价值观完善的同频共振,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层次。(2)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等主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小班化教学环境,并构建中药药性理论分析、中药质量标准进展、药事热点讨论等若干情境或案例,激活课堂教学。例如“以马兜铃酸毒性事件论中药传承与创新”“从药性角度看干姜、附子、吴茱萸的毒性”“从对黄疸的认识比较利胆退黄与利湿退黄的异同”等话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以开放的角度进行详细探问、加强信息分析处理,达到明晰分辨的效果。3.实施成效上海中医药大学近3年通过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的探索及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已初步呈现,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知识技能及实验技能大赛中连续多次荣获团体第一及多个个人奖项的佳绩,凸显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通达;②新增9门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微课、市级精品课程、全英语示范性课程,取得3项教育教学类项目研究支持,在专业教学中逐步实现经典传统与现代科技相贯通;③不断优化、丰富软硬件条件,吸纳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帮助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含SCI论文3篇),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和拓展;④结合德育元素加强课内、课外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中远志杯、上汽教育杯、知行杯等竞赛及评选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市级及以上奖项27人次,增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的运用相融通。3年来学生出国和升学率平均约占30%;毕业就职于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药学服务、文化信息、大健康相关企业的人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15.8%,实现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地域中药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传播与推广的成功经验。参考文献:[1]杨琳,郭宏伟,彭代银,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设置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85-88[2]郭宏伟.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研究[J].中医教育,2017,36(2):10-13[3]尤丽莎,安叡,梁琨,等.构建“为学习而评价”的有机化学评价体系[J].药学教育,2016,32(3):20-23作者:沈岚 夏瑜桢 徐宏喜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范文来源:学术堂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