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动力汽车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动力汽车的研究论文

你自己按照个人情况改改!摘要:本文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开始,利用营销中市场的概念和SWOT分析法,阐述和分析了海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阐明了海口新能源汽车还属于产品的导入期,并建议“先公后私”引入新能源汽车等观点。 关键词:新能源汽 SWOT 产业化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2009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产品导入期,由科技部牵头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将全面启动。新能源汽车将在我国一批中心城市全面开花,并有望形成一定规模。 各家汽车企业都希望能够占据先机,从日益膨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于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上海市作为下届世博会的主办城市,有关部门表示,为迎接世博会,明年上海将有1000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那么对于中国最南端的省会城市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海口市,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又是如何呢? 一、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 1.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底海口市常住人口180多万人,2008年12月31日,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万辆,较2007年增长。目前新车入户日均100辆,高峰期达380辆,年增长3万辆,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机动车驾驶人40万人。随着海口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私家车成为机动车增长的新亮点。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万辆,比上年增长,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万辆,增长。民用轿车拥有量万辆,增长,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万辆。据了解,在5年的机动车增长过程中,私家车占了46%,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海口的汽车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的广阔。 2.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力 《2008年海口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年海口市生产总值(GDP)实现亿元(不含农垦,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从三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一、二、三产业结构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3573美元(按平均汇率),比上年增长。2008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万人(不包括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劳动者),比上年增长,其中,在岗职工人数万人,增长。全年实现新增就业人员3131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377人,职业技能培训11798人,其中再就业培训573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290人,创业培训1149人。按照众泰2008EV公布基本型以万元的市场价格出售的新能源汽车来看,它创造了目前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领域的最低价,但这一价格与传统汽车相比,仍高出了一大截。如果用锂电池改造一个传统动力的轿车,附加成本是15万元-16万元,而如果是公交车,就是50万元-60万元。所以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 3. 海口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欲望 日前,新华信针对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调查显示,仅有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会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七成以上的被访者态度不明朗,另有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不会购买。是什么原因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表现迟疑?此次调查显示,“车价太高”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新能源车“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新能源汽车普遍售价过高,而纯电动以及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电源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果政府财力不能给予足够的补贴,或者无法建成完善的充电设施,相对于技术成熟稳定的传统动力车型而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足,所以从购买欲望来看,海口的大部分居民没有够买新能源汽车的意向。 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从市场构成的三要素来看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还是非常的广阔,但是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由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车价太高” 、“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使其购买欲望偏低。 二、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1.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优势(strength)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将至少再持续15 年,需求年均增长率大致相当于GDP 增长率的 倍左右。2009 年轿车将大量进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具备购车能力)。从定性角度看,轿车市场至少还将有20 年的快速增长。如果国内GDP2020 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话,2020 年前后我国将超过美国,汽车需求量将达到2000 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自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以来海口市便获得了十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 等城市美誉。海南一贯的发展思路是旅游岛、环保岛、健康岛,新能源汽车便是这个城市的另一种环保和健康。 从海口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和汽车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在城市的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拥挤、混乱。近5年来海口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持续增长,给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据了解,海口现有城市道路859条,总长度1797公里,机动车拥有量为25万辆,且正以每日200辆的速度增长着,其中私家车占有量高达26%,以当前海口的交通网络显然是无法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的。其次,城市中心区域道路改造速度缓慢,对原有道路改造还未形成系统工程,特殊是多颈路,断头路长年以来未得到有效改造。严重制约着其他主干道的通行及分流量能力。再次,还存在精态道路交通及建设滞后问题,如海口现有的停车场因不能容纳下过多的车辆,导致司机在一些路段两旁停车。这使得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还有就是海口交通发展落后,市民出行方式单一,摩托车、私家车等出行成为市民首选,使道路资料利用率降低。如府城的中介路是海口摩托车与风采车泛滥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在候车店旁,挤满了摩托车与风采车。他们占道抢客,阻碍了其他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轻易引起堵车。海口交通警力不足,路面管控点,盲区过多,人们的交通, 观念淡薄,公交车的线路重叠严重,站点安排不合理。有些路段的塞车严重,特别是节假日或上下班高峰时,交通是混乱不堪。 (2)车位供小于求。资料显示,目前,海口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6万辆,并以每年2万多辆的速度递增。据了解,目前海口市平均每天有60多辆新车上路,而在一天之间增加这么多车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未来几年内,不论是小区车位还是公共车库都会更加趋于紧张。 交通混乱、堵塞、车位难求,不仅是海口汽车市场,也是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致命症结。 3.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政府鼓励。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为鼓励节能汽车发展,中央财政将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鼓励全国13个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办法》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按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价差,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长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是此次补贴的重点,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补贴分别高达50万元和60万元。 (2)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步成熟完善。在“十五”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清洁汽车科技行动攻关计划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在“863”计划中又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继续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这期间,我国科技计划累计投入近20亿元,分别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即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目前,我国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平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开发出一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能力。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布局中,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通过持续开展的技术攻关,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成熟。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我国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依据不同混合度方案,实际路况运行节油10%至40%,混合动力整车产品开始小批量进入市场。 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客车在奥运中心区的规模应用,代表了当代国际纯电动大客车的先进水平。纯电动轿车具有成本优势,已开始小批量出口欧美,国内市场需求也不断加大。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国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有了新的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3000公里,燃料经济性优于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并取得了“新一代整车控制器”、“两挡变速器”、“氢电系统安全性碰撞”等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 4.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威胁(threat)分析 (1)技术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并且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此外,如何保证由电机系统组成的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产业化问题。 我国能源汽车战略应尽快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局面。而当前各地争相上马新能源汽车联盟和产业基地,或将导致更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新能源战略的推广。 另外,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迎接产业化的到来。在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国内企业的产品可靠性以及自动变速箱生产经验等方面均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从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来看,海口市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有着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同时由于城市交通的混乱、堵塞、车位难求等劣势,制约着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民族自主企业的发奋图强,攻破了新能源汽车的层层技术难关,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又面临了新的机遇。 三、发展前景建议 1. 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 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诸多偏见,例如价格太贵、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和维修太贵等等。无论是政府还是汽车厂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倡导汽车新消费=环保+诚信+车德的理念,使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感受到自己作出的社会贡献。 2. 解决交通混乱、车位难求的现状 海口目前总的交通状况是交通网络发展缓慢与车辆众多之间的矛盾,贯穿海口的交通。还有停车问题、占道拉客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构成海口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海口交通短期改造计划及长期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解决车位难求的现状。 3. 政府加大鼓励和指导力度 新能源汽车除了混合动力之外,纯电动车及其他代用燃料车应由国家统一标准。启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在3至5年的补贴期内增强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以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其售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建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结构,如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联合生产厂家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4. “先公后私”引如新能源汽车 海口新能源汽车还属于产品的导入期,建议先从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逐步改变消费者,特别是私家车主的消费观念,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私家车市场。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汽车系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进行参考:范文题目《浅谈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摘要:目前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内燃机与蓄电池混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它被称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首先,随着汽车电控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未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汽车的主要故障将出现在电路方面,面对复杂、纷乱的汽车电路时,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理论知识后才有可能将它们理清楚、弄明白,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找到正确的维修方法。我们知道不同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不同的混合动力汽车其检测与维修的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检测,维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英文是“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HEV”。根据国际机电委员会下属的电力机动车技术委员会的建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驱动能源,至少有一种能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内燃机与蓄电池混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它被称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本论文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只局限于这类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所谓油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下简称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电池) 做为动力源,通过使用热能和电力两套系统驱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的内燃机既可是汽油机也可以是柴油机,而使用的电动系统包括高效强化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两套系统的联合使用使得内燃机、电动机都可在高效区经济内运行,输出功率相对稳定。燃油提供了车辆运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来源,而辅助动力单元即动力电池通过电机使车辆具有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一、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概述汽车维修工作主要分为保养、机械维修、电器及电控系统维修、钣金和喷漆这几个部分。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它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主要差别在于增加了一套电驱动系统,这套系统的增加使得原本就复杂的电控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电器及电控系统的维修难度之大不言而喻。由于增加了一套电驱动系统并对原有内燃机汽车的结构作了相应的改造,这决定了混合动力汽车必将产生出新的特有的故障类型,原本适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一些维修经验、诊断思路和检测方法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可能将不再适用,所以,作为一名维修人员如果墨守成规、依赖经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诊断思维的培养,将很快被淘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呢?首先,随着汽车电控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未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汽车的主要故障将出现在电路方面,面对复杂、纷乱的汽车电路时,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理论知识后才有可能将它们理清楚、弄明白,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找到正确的维修方法。其次,多观察、多比较。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回到实践当中来,多观察、多比较。仔细观察汽车的结构,认真的比较它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异同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连接起来。再次,勤总结。混合动力汽车必然会出现不同于现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特有的故障类型,应该在维修实践中将其详细的记录下来并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日积月累便能形成一套适合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二、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我们知道不同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不同的混合动力汽车其检测与维修的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与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相关的问题。1、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注意事项普锐斯采用的是高压电路,动力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为,发电机和电动机发出(或使用)的电压为500V。在普锐斯的电路系统中,高压电路的线束和连接器都为橙色,而且蓄电池等高压零件都贴有“高压”的警示标志,注意!不要触碰这些配线。论文格式。在检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操作。在检修过程中(如安装或拆卸零部件、对车辆进行检查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对高压系统进行操作时首先应将车辆电源开关关闭;(2)穿好绝缘手套(戴绝缘手套前一定要先检查手套,不能有破损,哪怕针眼大的也不行,不能有裂纹,不能有老化的迹象,也不能是湿的);(3)将辅助蓄电池的负极电缆断开(在此之前应先查看故障码,有必要的化将故障码保存或记录下来,因为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一样,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故障码将被清除);(4)拆下检修塞,并将检修塞放在衣袋里妥善保管,这样可以避免其他人员误将检修塞装回原处,造成意外;(5)拆下检修塞后不要操作电源开关,否则可能损坏混合动力ECU;(6)拆下检修塞后至少将车辆放置5分钟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因为至少需要5分钟的时间对变频器内的高压电容器进行放电;(7)在进行高压系统的作业时,应在醒目的地方摆放警告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8)不要随身携带任何金属物体或其他导电体,以免不小心掉落引起线路短路;(9)拆下任何高压配线后应立刻用绝缘交代将其包好,保证其完全绝缘;(10)一定要按规定扭矩将高压螺钉端子拧紧。扭矩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导致故障;(11)完成对高压系统的操作后,在重新安装检修赛前,应再次确认在工作平台周围没有遗留任何零件或工具,并确认高压端子已拧紧,连接器已插好。论文格式。2、普锐斯的基本检修程序(1)车辆进入车间。(2)分析各户所述的故障。(3)将智能诊断仪II连接到车辆的诊断插座上。(4)读取故障码和定格数据,并将其记录下来。如果出现与CAN通信系统有关的故障码则应首先检查并修复CAN通信。(5)清除故障码。(6)故障症状确认。若故障未出现则进行故障症状模拟;若故障出现则查看故障码及相关数据流以获取相关信息。(7)进行基本检查,查阅相关资料。(8)根据故障现象、故障码、相关数据流并结合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原因。(9)排除故障。(10)确认故障排除。3、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1)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前必须弄清楚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电路图和相关的维修资料严格按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2)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的相关检查①检查变频器查看故障码;清除故障码;戴上绝缘手套;关闭电源开关;拆下检修塞;拆下变频器盖,断开端子A和B。将电源开关拨到IG位置,此时会产生互锁开关系统的故障码;在线束侧用电压表测电压,同时用欧姆表测电阻。②检查转换器(戴上绝缘手套操作)若混合动力系统警告灯、主警告灯和充电警告灯同时点亮,则检查故障码并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③检查速度传感器用欧姆表测量端子间的电阻,其值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变速驱动桥总成。④检查温度传感器用欧姆表测量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变速驱动桥总成。⑤检查加速踏板位置信号将电源开关拨到IG位置;用电压表测量混合动力车辆控制ECU连接器B中相应端子的电压,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加速踏板连杆总成。4、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动力电池组、12V辅助电池、电池ECU、冷却系统、电流传感器、检修塞系统主继电器等组成。动力电池组:普锐斯采用的是镍-氢动力电池组,它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常使用寿命的特点。该电池组由28个电池模块串联而成,每个模块由6个1V或2V的单节电池串联而成。所以整个电池组共168个单节电池,可以得到的高电压。论文格式。电池ECU:电池ECU的功能是用来检测电池组的充电状态(SOC)、温度、电压、电流以及是否漏电,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HV ECU(混合动力ECU)。电池ECU还负责控制冷却风扇的工作,确保电池组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电池组冷却系统:电池组冷却系统由冷却风扇,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和3个位于电池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通风管路组成。3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随时检测蓄电池及进气口的进气温度,若温度升高到一定值,电池ECU将启动冷却风扇,直到温度下降到规定值,从而使电池组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检修塞:检修塞位于电池组第19模块和第20模块中间,在检查或维修前拆下检修塞便可以切断电池组中部的高压电路,可以保证维修期间的人员安全。系统主继电器(SMR):系统主继电器的作用是按照HV ECU的指令连接和断开到高压电路的动力。系统主继电器共由3个继电器组成,两个位于正极分别为SMR1、SMR2,一个位于负极SMR3。电路接通时,SMR1和SMR3工作,而后SMR2工作而SMR1关闭。辅助蓄电池:普锐斯采用的是12V的免维护电池,它与传统的汽车用蓄电池类似,负极也是通过车身接地的。该电池对高压很敏感,对其充电时应将它从车上拆下,用丰田专用的充电机充电,普通充电器没有专用的电压控制功能,有可能毁坏电池。参考文献[1] 陈清泉,孙逢春 编译. 混合电动车辆基础[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张金柱.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 耿新. 混合动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J]. 汽车维修与保养,2008.[4] Jon Munson. 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可靠锂离子电池监视系统[J]. CompoTechChina,2008(10)[5] 陈宗璋,吴振军. 电动汽车动力源类型[J]. 大众英雄,2008,(3)

厢式汽车底盘改装设计【摘要】根据用户需求,使厢式汽车具有各种功能,必须对其底盘进行改造。文章在分析底盘改装设计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对车架后悬的改装,千斤顶的安装,油箱的移位等提出改造设计方案,并提出了操作注意事项。【关键词】底盘;改装设计;注意事项0引言厢式汽车是具有独立的封闭结构车厢或与驾驶室联成一体的整体式封闭结构车厢,装备有专用设施,用于载运人员、货物或承担专门作业的专用汽车厢式汽车主要由二类汽车底盘、车厢,连接装置等组成。多数情况下,生产厢式汽车的专用汽车改装厂自己不生产底盘,而是从生产汽车的主机厂购买二类汽车底盘,回厂后根据需要对底盘进行改装设计。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保证厢式车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需要对底盘进行这样那样的改装设计总结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底盘改装项目主要有车架后悬的改变、加装千斤顶、油箱移位、移动横梁、移动汽液管等。改装时,总的原则是不影响、不降低原二类底盘的性能,不允许随意改变底盘轴距、轮距,保证改装后底盘的强度性能。改装设计应使原来底盘的保养部位、润滑点、注油口、蓄电池和驾驶室翻转操纵机构易于接近,便于操作,不能损坏原底盘上为用户正确使用而设置的各种标识,不应使底盘的维修及保养变得困难[1]。1车架后悬的改造后悬改装设计车架后悬的改造有两种情况,1)后悬缩短。2)后悬加长。按照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要求,客车及封闭式车厢的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65%,最大不得超过。对于特殊改装汽车,除了满足上述条件外,为了保证车辆越野性,还要满足离去角要求,GJB219B《军用通信车通用规范》[3]中规定,底盘改装后离去角不得小于26°。一般情况下,车架后端至上装车厢后端的距离不得超过400 mm。当缩短车架后悬时,要保留后横梁或直接利用后横梁附近之前的横梁,同时注意不能损坏板簧后吊耳的连接。当加长车架后悬时,后横梁至前一横梁的距离不应大于1 200mm~1 400 mm,必要时在延长的空间内纵向增加辅助横梁。不论缩短还是加长车架后悬,改制后的后横梁在车架大梁前大约50mm左右(见图1)。后悬加长设计时,为了保证车架的强度,要采用与原车架纵横梁同型号、规格的材料,材料的性能、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一般车架都选用16MnL专用材料。后悬改装操作注意事项后悬改装时要移动后横梁或增加辅助横梁,横梁与纵梁上下翼联接最好采用铆接方式。铆接具有工艺简单、抗震、耐冲击和牢固可靠等优点。如果采用螺栓联接,要注意螺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螺栓,螺母应采用自锁螺母,整体上要保证强度和防松要求。纵梁加长一般采用焊接方式,为了确保车架加长不出现质量问题,一般企业都制定了《车辆改装车架接长专用工艺规程》,其中规定了焊接人员、设备、材料、操作方法等,每批产品改装前都要做焊缝强度试验,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试样材料与被接长的纵梁一致,一般都是16MnL,按照下图制作两件(见图2)。两件对接立焊,采用J507或J502焊条,分两次焊完,底层采用!( mm焊条,顶层采用(!4 mm焊条,电流I=110~170A。焊缝要求如下(图3)。

日本美国HEV发展情况比较摘要:社会对环境和节能的重视有力地促进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发展。本文首先综述了日本、美国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它在日本、美国的发展情况,然后选取主要的商业化的和概念混合动力汽车,分别是本田Insight、丰田Prius、福特Prodigy、戴姆勒克莱斯勒ESX3、通用Precept,重点对比了它们的技术参数,最后展望了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商业化前景及其发展趋势。关键词: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 比较1 引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将内燃机、电动机与一定容量的蓄电池通过控制系统相组合,电动机可补充提供车辆起步、加速时所需转矩,又可以存储吸收内燃机富余功率和车辆制动能量,从而可大幅度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混合动力汽车虽然没有实现零排放,但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等综合指标能满足当前苛刻要求,可缓解汽车需求与环境污染及石油短缺的矛盾。所以自从90年代以来,全球刮起了研究混合动力的风暴。日本丰田率先将混合动力车商品化,于1997年推出Prius,随后的时间里,多家日本汽车公司实现了多款混合动力的商品化。在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不久,为了开发新一代汽车,由美国政府促进,于1993年9月29日发起了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即PNGV,目标是开发低油耗的混合动力汽车。然而该计划最终被废止,没有达到预订的2005年左右推出商品化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目标。2 日本混合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政府的发展规划日本汽车保有量占全球第二位,由于人口密集,国土狭小,石油100%依赖进口。因此,日本对EV\HEV的研发十分重视。早在1992年,日本政府宣布将允许投放市场20万辆电动车的计划,但是没有实现;2001年7月,日本开展了“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将EV\HEV列为重点开发的低公害汽车之列,并制定了专门的政策,以促进EV\HEV的普及应用;2002年提出从2005年开始大幅度限制尾气排放,制定了《新长期排放限制》的标准,准备用于2005年以后销售新车的一项排放法规;2002年2月26日,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大气环境领域的一个专门委员会(环境大臣的咨询机构)提出了一份将要纳入这项法规的尾气排放标准的咨询提案。这项提案的内容包括将颗粒状物质(PM)含量比现行标准的要求最大削减85%,将氮氧化物(NOx)削减50%等一些内容,该法规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EV\HEV的发展。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在2010年将达到210万辆。 各大汽车公司所做的工作1)丰田丰田是全世界第一台正式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车的制造者,自从1997年开始,Prius就开始在日本销售,2000年起便在北美、欧洲及世界各地公开发售。目前,Prius已经在中国上市。到了2001年,丰田又在日本推出了Estima混合动力小货车、使用弱混合动力的皇冠豪华小轿车和Dyna混合动力轻型货车。丰田商业化的车型已经达到5款,表1是丰田主要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型。年11月30日,丰田汽车正式宣布,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累计已经超过了50万台,到今年十月末,全球已经接近销售了万台。表2是丰田混合动力车型累积销售情况:为了在实现低排放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在2003年,丰田汽车把新一代的混合动力系统Hybrid Synergy Drive引入到了第二代的Prius上面。在2005年,他把这套系统的使用范围扩展到了对动力性能要求更高的SUV车型上——雷克萨斯的RX400h(日本名为Harrier Hybrid)和Highlander Hybrid(日本名为Kluger Hybrid)。2)本田在混合动力车方面,目前本田公司主要销售的两个品牌,一个是1999年推出的“INSIGHT”,一个是2001年推出的“CIVIC”。本田还在混合动力车的开发上,通过研究新型发动机、镍氢蓄电池等追求动力高效化;通过开发新型轻质铝车身、树脂油箱等谋求车辆的轻型化,使汽车达到每公升汽油可行驶35公里的世界最高水平,并且使汽车尾气排放达到世界最严格要求的标准。3 美国混合电动汽车发展概况政府的发展规划1973年OPEC组织对西方国家石油禁运给美国政府敲响了警钟。1976年卡特总统签署EV/HEV研究开发和示范法案,授权美国能源部执行和管理EV/HEV研究计划,但是直到九十年代初电动车的研究在美国才真正开始。1990年10月布什总统签署清洁空气法严格规定了汽车排放的标准,同月加州政府也有了新的规定,即要求汽车制造商在加州销售的车辆中百分之二必须是零排放车辆,而当时只有纯电动汽车才可能达到零排放车辆的要求。1991年1月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会成立,成员包括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以及美国电力研究院、美国能源部,正式开始了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电动汽车的新时期。1992年麻省州和纽约州正式采用了加州零排放车规定,同年布什总统正式签署能源政策法案,有关EV/HEV研发成为此法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此法案,联邦政府将第一笔经费拨给国防部从事EV/HEV的研发和示范。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推出了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即PNGV,要求联邦政府部门从1993到1995年度大量购买包括EV/HEV的替代燃油车。PNGV制订了10年开发计划,目标是80mpg(约3L/100km)的低油耗汽车。2002年1月9日,10年计划尚未结束,美国能源部部长斯潘塞·阿伯拉罕在各大汽车公司首脑参加的会议上宣布,根据总统布什的国家能源计划,降低美国对进口石油依赖性,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汽车研究项目,叫做自由车(FreedomCAR),该项目的长期目标是高效、价廉、无污染。研究先进、高效的燃料电池技术,用氢燃料作动力,不产生任何污染。改项目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专项研究,但是重点是发展氢燃料电池电动车。 PNGV概念车按照PNGV的时间表,在1999年以前为浓缩并集中技术目标阶段,1999~2001为生产概念车阶段,2001~2005年为生产性样车阶段。按照上述开发时间表,经过各参与单位的6年努力,PNGV的中期目标已经实现。在2000年底特律国际汽车展上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展示了其柴油复合动力概念车,同年2月22日,戴姆勒克莱斯勒在华盛顿国家博物馆公布了其PNGV复合动力概念车。PNGV计划在2002年被终止,原因是80MPG的目标很高,而研制的新车在成本上并未取得很好的成果,不能满足用户在价格上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短时期内不具有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PNGV仍然局限于用石油作为基本能源。因此要求新项目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将着眼于新一代汽车能源,而不囿于现有技术和当前燃料资源。但是PNGV起到了全球EV/HEV技术开发领头人的作用,从其建立和执行情况来看,新一代汽车已经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和工业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的一下部分,将对这三款HEV和Prius、Insight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4 日美主要混合电动汽车对比基本参数对比图1是日美5款HEV的外形图,它们分别是:①日本本田公司推出的Insight;②日本丰田公司推出的Prius;③福特Prodigy;④戴姆勒克莱斯勒ESX3;⑤通用Precept。①②是已经商业化的HEV,尤其是Prius,目前在全球的总销量已经突破30万辆。③④⑤是PNGV计划的HEV概念车,在本文的前面部分已经有所介绍。这五种车型,分别代表了日本和美国的HEV发展最高的技术,拿它们来进行对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表3列出了这5款HEV的基本参数:注:CAFE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是换算过的,是45%的HWY工况和55%的CITY工况之和,其中Precept的燃油经济性最好,达到了80MPG(约3L/100km)。 燃油经济性的对比分析电机能量使用比率=纯电动行驶所消耗的电能/电机和内燃机共同工作消耗的能量,也可以把电机能量使用比率理解成纯电动比例。图2所示的是它们的电机能量使用比率,再对比图3,可以发现HEV的然油经济性与纯电动比例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本田Insight,戴姆勒—克莱斯勒ESX3和福特Prodigy纯电动比例在23%以下,所以称之为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MHEV)。而丰田Prius和通用Precept则超过了39%,所以称他们为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FHEV)。图3比较了五款HEV的燃油经济性,采用的是单位质量在单位里程上消耗的能量(UCE)单位是kj/km/kg。此外在测试燃油经济性时,每辆车外加300磅的负荷。所以这样测试出的UCE能更好的反映HEV在载重时的经济性。图2和图3也大致反映了UCE和纯电动比例之间的关系。若把这五种车分为两类:汽油车和柴油车,则他们的燃油经济性和纯电动比例有着正比的关系。 与参照车型燃油经济性的比较拿这五种HEV和具有相同动力性传统内燃机汽车(CV)相比较,分析他们各自所获得的燃油经济性。选取下列汽车作为对比的基准:丰田升的Corolla,升的本田CivicHX和升的福特Taurus。表4反映了它们所获得更多好燃油经济性。与CV比较,HEV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了燃油经济性:a)更有效地转换燃料能量(如动力系统改进和改革,内燃机始终工作在中等负荷状态);b)降低汽车对能源的需求(如轻量化、降低各种阻力);c)采取制动蓄能的方法回收能量。在表4中,HEV与CV相比较,Prius和Insight获得的经济性低于100%,PNGV概念车获得的经济性都超过了100%,尤其是Precept更是达到了%。PNGV概念车比Prius和Insight获得了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是因为PNGV概念车目标是追求最高的燃油经济性,不必考虑成本的限制,更多的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更大程度上减轻了车重,采用了电喷柴油发动机,更多的提高了燃油经济性。而Prius和Insight是商业化的HEV,需要综合考虑燃油经济性和成本。所以单从经济性来说,PNGV的概念车要更好。5 结束语混合动力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现的现实性,节能、环保效果明显,采用混合动力汽车是现阶段解决环保和能源问题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但是,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是在牺牲了部分环保利益的基础上,可以满足目前人们对汽车环保的基本要求,在结构上两套系统电池/电机和内燃机同时安装于本来只装一套系统的汽车上,不仅加大了汽车本身的重量,也提高了对整体工艺及控制等方面的要求。除了和纯电动汽车(BEV)一样受目前蓄电池技术的限制之外,混合动力的能量来源仍然是石油,这决定了混合动力不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最终形式。美国PNGV计划的废止和FreedomCAR计划的重点是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目前日本的几大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热销说明,混合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时代向氢燃料电池汽车时代的过渡车型技术,虽然不是长远之计,但据估计,仍有20年以上的较长市场周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内燃汽车生产能力,推动传统汽车工业的改造发展。总之,混合动力汽车介于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之间,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都趋于成熟的电动汽车产品。A compare for HEV between America and JapanAbstract: People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nergy resource saving.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development of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America and Japan. Then, we chose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gasoline hybrid cars (Toyota Prius and Honda Insight) and three PNGV diesel hybrid prototypes (Ford Prodigy, GM Precept, and DaimlerChrysler ESX3) and compared there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we discussed and predicted the future of HEV in business : HEV EV Compare[参考文献]1 Antoni Szumanowski原著、陈清泉、孙逢春编译,混合电动车辆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陈小复,PNGV及其概念车,世界汽车,2000年第8期3 殷德双、陈潼,丰田Prius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特征分析,上海汽车, 陈清泉,电动车的现状和趋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Feng An、 Anant Vyas、John Anderson and Danilo Santini,Evaluating Commercial and Prototype HEVs,SAE paper,–16076 Anthony G. Grabowski、Arun K. Jaura,Ford's PRODIGY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Weight Reduction Actions,SAE paper,–1598

电动汽车动力性的研究论文

去买辆雷克萨斯LS600,然后问他们拿技术标准,或者干脆让他们写份《论混合动力》给你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排放污染跟能源问题将会越来越严峻。现在我们国家提 摘要 倡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对环境零污染或低污染的汽车,而目 前公认最为理想可行的就是纯电动汽车了。而作为内燃机跟纯电动汽车的过渡产物就是混合动力汽车,混 合动力汽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产物了,目前已经有很多车企生产了。在近两年,我国的车企对纯电动汽 车的热情很高,可惜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大都只是处于概念车的阶段。发动纯电动汽车还有一段很曲折 艰辛的路要走。 关键词:内燃机: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汽车: 关键词 内燃机 像我们这代人,对于汽车并不会感到很陌生.特别是近几年中国车市出现井喷的现象,据保 守的估计,中国现在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两亿.而且还保持上升的趋势,去年的产销量达 1360 万辆,首次超过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一.今年 1 到 9 月份的产销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水平了, 保守估计今年的产销量将达 1700 万辆.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会稳居榜首,产销量持续增长.在 这数据中,又有多少是属于电动汽车的呢?统计数据显示是非常非常的少,几乎可以被忽视. 汽车的产销量不断的增长,这也将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内燃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说是 炉火纯青的地步了,想到再进一步改善是非常的困难了.我们都是知道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 机,都会排放一些对大气有害的气体,如:CO HC Nox 等.虽然说排放标准不断的在提高,但是污 染还是存在的.这将跟我们提倡的低碳生活有点格格不入,因此我们就必须找出其它代替品. 就目前而言,就有新燃料发动机,如:醇燃料 氢燃料 石油气燃料 天然气燃料 太阳能燃料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车等等.在这些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将是我们发展的趋势.因为其它 的,不是技术太难攻关,就是使用经济性和燃料来源困难等等.电动汽车的优点是零排放 零污 染 燃料来源方便 动力性良好等.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电动汽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目 前电动汽车尚不如内燃机汽车技术完善,尤其是动力电源(电池)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电池的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电动车的价格较贵。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 着科技的进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电动汽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扬长避短,电动汽 车会逐渐普及, 其价格和使用成本必然会降低。 现在处于内燃机跟纯电动汽车的过渡产物是HEV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类目前主要有 3 种。一种是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 动马达作为辅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原理。 另外一种是, 在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 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并联方式” 。还有一种是只用电动马达 驱动行驶的电动汽车“串联方式” ,发动机只作为动力源,汽车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驱 动系统只是电动马达,但因为同样需要安装燃料发动机,所以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 现在车市的混合动力车主要有,PRIUS 思域 凯美瑞 凯越 LS600H S400 SMART F3DM 等等. 由于我们国家提倡低碳生活,国家的政策便大力的支持发展纯电动汽车.目前几乎所有的车企都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如:比亚迪的 E6 奇瑞 S18 众泰 2008EV 长安奔奔 MINI 日 产的 LEAF 通用的 VOLT 等等.虽然推出的车型很多,但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技术都不啥的, 而且销量也是少之又少. 电动汽车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产物, 早在 19 世纪后半叶的 1873 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 森 (Robert Davidsson) 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 这比德国人戴姆勒 (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 10 年以上。戴维森发明的电动汽车 是一辆载货车,长 4800mm,宽 1800mm,使用铁、锌、汞合金与硫酸进行反应的一次电池。 其后,从 1880 年开始,应用了可以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从一次电子表池发展到二次电池, 这对于当时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由此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 19 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 19 世纪 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在人类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1890 年法 国和英伦敦的街道上行驶着电动大客车,当时电动汽车生产的车用内燃机技术还相当落后, 行驶里程短,故障多,维修困难,而电动汽车却维修方便. 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关键,汽车动力电池难在 “低成本要求”“高容量要求”及 、 “高安全要求”等三个要求上。要想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电动汽车,要依靠先进的蓄电池经过 10 多年的筛选,现在普遍看好的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氢镍电池单 位重量储存能量比铅酸电池多一倍, 其它性能也都优于铅酸电池。 但目前价格为铅酸电池的 4-5 倍,正在大力攻关让它降下来。铁电池采用的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铁元素材料,成 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也有厂家采用。锂是最轻、化学特性十分活泼的金属,锂离子电池单位 重量储能为铅酸电池的 3 倍,锂聚合物电池为 4 倍,而且锂资源较丰富,价格也不很贵,是 很有希望的电池。 我国在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开发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电 动汽车其他有关的技术,近年都有巨大的进步,如:交流感应电机及其控制,稀土永磁无刷 电机及其控制,电池和整车能量管理系统,智能及快速充电技术,低阻力轮胎,轻量和低风 阻车身,制动能量回收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汽车日见完善和走向实用化。我国大城 市的大气污染已不能忽视,汽车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已有 16 个城市被列入全球大 气污染最严重的 20 个城市之中。我国现今人均汽车是每 1000 人平均 10 辆汽车,但石油资 源不足,每年已进口几千万吨石油,随着经济的发展,假如中国人均汽车持有量达到现在全 球水平---每 1000 人有 110 辆汽车, 我国汽车持有量将成 10 倍地增加, 石油进口就成为大问 题。因此在我国研究发展电动汽车不是一个临时的短期措施,而是意义重大的、长远的战略 考虑。 下面是一些专家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看法: 锂电池大规模用于电动车还需一定时间 河南环宇集团锂电池产业技术副总工程师邓伦浩 目前国内锂电池的研究工作和国外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电池的控制系统和电源 管理系统上。邓伦浩对记者说,现在国内对锂电池的研究处于各自开发的状态。目前,有的公司已经能 够为电 动汽车提供相应 的锂电 池配套产品,配 套的锂 电池一般能跑 200~500 公里左右。 邓伦浩告诉记者,现在国内锂电池的价格太高,电源管理系统的问题还没得到很 好地解决。电动汽车还面临充电的问题。目前,家里的一般线路不能为电动汽车锂电 池充电,必须配一个小型的专用充电器,而且充电的时间很长,很麻烦。在国外,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都把充电站和加油站放在一起。现在国内的充电站还没有大规 模地建立起来。 国内锂电池研究存在三大问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 陈全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锂电池研究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制造的一致性问题。 由于在锂电池的制造工艺和设备上存在差距,使得国内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参差不齐, 制造标准还达不到一致性。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都是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如果一致 性问题解决不好,那么所生产的锂电池也就无法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 其次是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国内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上已经取得突破,但是由 于美国在这方面有专利,所以虽然我们在一些环节上能够自主研发,但是在知识产权 问题上,还不知如何应对。 第三是原材料的筛选问题。现在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原材料不可能全部进口,主要 还是取自国内, 但是国内的原材料要通过国际认证, 生产出的锂电池才能被国际认可, 所以在原材料认证环节上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将增加能源供需紧张形势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合作部副主任杨金贵 目前中国 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燃煤,超过 50%的煤炭消费用于火力发电,而同时, 火力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 70%以上。加之目前我国煤炭发电平均效率只有 35%,在这样 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无异于增加电力消耗,同时也就意味着增加碳排放量。随着我国 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电力资法律论文 源将更为紧张。而在风能、核能发电尚在发展阶段的我 国而言,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势必将增加能源供需紧张形势,相反不利于低碳产业的发展布 局。对于政府来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电动汽车发展、支持相关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更 需要解决源头问题。以电动汽车为例,用煤炭替换石油的作为并不可取,电动汽车成为低碳 经济时代先锋的前提是解决电力资源问题,否则,前景并不乐观。 从以上各个专家的看法,可以看出我国要发展电动汽车是非常艰辛的和曲折的。但这并 不代表不可能, 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我们攻关了那些技术难题, 电动汽车将会造福我们国民, 甚至全人类。因此,发展纯电动汽车势不可挡。

随着石油供应的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电动车这种以电能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点日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1]。20世纪80年代以来, 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研发电动汽车,我国的“863 计划”也已明确将电动汽车作为重点攻关项目。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国外[2]。2005年,我国第一代混合动力商品车通过论证和验收[3]。 法国、日本、美国、德国等都经过试验和示范运行,开发出具有商品化水平的纯电动汽车,如法国PSA 公司的标志P106 和雪铁龙AX 电动轿车,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RAV-4EV 电动轿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EV1 电动轿车等。我国也将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列入“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于1996年6月建成广东汕头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基地。“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电动汽车项目列入国家“863”重大专项。成了资助电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系统以外,重点资助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牵头)进行纯电动大客车的研发和示范运行。2005 年6 月21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14辆铅酸电池纯电动公交大客车在北京公交121 路线投入商业化运行。另一个课题资助天津清源动力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纯电动轿车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其中有5辆纯电动轿车于2005年初首次出口到美国[4]。 虽然电动汽车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不能取代传统的燃气动力模式,而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新型清洁动力汽车中最具有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的车型,其发展方向是真正零排放、无污染,不消耗燃油的燃料电池车辆。现在混合动力汽车在欧美国家及日本已形成产业化[3],而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 2.混合动力技术的分类及原理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Electric Vehicle,简称HEV)是将电力驱动与辅助动力(APU)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及二者相结合产生优势的车辆。辅助动力可以采用燃烧某种燃料的原动机,如内燃机、燃气轮机等或其他动力发电机组。根据混合动力系统连接方式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结构形式,即串联、并联和混联,它们各有优势。 串联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串联结构的特征是以电力形式进行复合,发动机直接驱动发电机对储能装置和牵引电机供电,电动机用来驱动车轮,储能装置起着发动机输出和电动机需求之间的调节作用。其优点是发动机的运行独立于车速和道路条件,适用于车辆频繁起步、加速和低速运行。发动机在最佳工况点附近运转,避免了怠速和低速工况,从而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排放性能。但在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中有效率损失,很难达到明显降低油耗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城市大客车,在轿车中很少见。 并联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并联结构的特征是以机械形式进行复合,发动机通过变速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示意图装置和驱动桥直接相连,电机可同时用作电动机或发电机以平衡发动机所受的载荷,使其能在高效率区域工作。但是由于发动机和驱动桥机械连接,在城市工况时,发动机并不能运行在最佳工况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比串联时要差。 其中转速复合装置类似于差速器,这种结构形式在实际中很难被采用,因为这种结构需要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时刻保持相等;单轴转矩复合式车辆驱动系中机械功率的联合是在发动机曲轴输出端处实现的,变速器为单轴输入,本田Insight属于这种形式;双轴转矩复合式的机械功率的联合是在变速器的输出轴处实现的,发动机和电机采用不同的变速系统,变速器为双端输入;华沙工业大学设计的混合动力系统属于这种形,这种结构也可以实现无级变速,但是不能实现发动机输出转矩和电机输出转矩的直接叠加。 在牵引力复合式系统中,机械功率的联合是在驱动轮处通过路面实现的,具有两套独立的驱动系,可以实现全轮驱动,主要适用于SUV,丰田的THS—C系统就属于这种形式。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1881年特鲁夫(Gustave Trouve)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电动三轮车时,使用的是铅酸电池.目前,仍有不少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采用新一代铅酸电池.近十多年来,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生产中得到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美国学者麦斯J.A.Mas通过大量实验提出电池充电可接受的电流定理:1)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电流,电池的充电接受电流与放出容量的平方根成正比;2)对于任何放电深度,一个电池的充电接受比与放电电流的对数成正比,可以通过提高放电电流来增大充电接受比;3)一个电池经几种放电率放电,其接受电流是各放电率接受电流之总和.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放电来提高蓄电池的充电可接受电流.在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下降时,可以在充电的过程中加入放电来提高接受能力.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与很多因素有关,除了其自身的参数,如电池的极板质量、电解质的浓度等外;还有外部因素,如电池的充放电参数,包括充电方式、充电结束电压、充放电的电流、放电深度等等.这给电池管理系统BMS估计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和SOC带来很多困难,需要考虑到很多的变量.WG6120HD~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是建立在SOC数值的管理上.SOC(state ofcharge)指的是电池内部参加反应的电荷参数的变化状态,反映蓄电池的剩余容量状况.这在国内外都已经形成统一认识.

汽车动力性检测的论文

这个世道啊。

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服务平台上面有类似的,可以参考一下

转篇我收藏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现在汽车黑幕越来越多,继网上闹得轰轰热热的,<关注惊爆某车行4s店黑幕>后,又出现相关“黑车”报道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私家轿车保有量巳超过1800万辆,其中天津和广州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轿车分别为l7.4辆和12.7辆。 有车就得养车修车。然而,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对目前修车行业信的高达71.6%,基本信得过的只有11.4%。尽管有那么多人对修车行业的服务不满意,但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们根本就搞不清修车行业到底有多少黑幕…… 一技在身,修车接触“潜规则” 2008年3月18日,在南京市一家4s修车店当高级修理工的张宇清接到一个电话:他12岁的外甥女在跟同学一家驾车外出春游时出了车祸。张字清心里一紧,马上赶过去。外甥女虽然命保住了,但可能留下终身残疾。他一眼看出,事故车一定是在维修时被人做了手脚,不禁呆住了…… 今年29岁的张宇清是南京市下关区人,10年前,他高中毕业后,到南京市一家民办小汽车修理学校学习。经过两年半学习,他取得了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结业后,他到南京几家机修厂做了几年的学徒工。由于他努力钻研,修车技术提高很快。两年后,只要仔细听听发动机的声音,他就能大概判断出汽车故障出在什么地方。然而,一些老师傅对张宇清说:“搞汽修这一行,技术当然重要,但对其中的‘门道’更不能不了解。”张字清虚心地向他们请教什么是“门道”,师傅们说:“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间长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2005年夏,张宇清是比较成熟的机修工了。当时他在一家维修店当学徒,一天,一辆马自达6因电脑故障前来维修,师傅正好不在,张字清就上前帮车主检查。通过检查,张宇清发现汽车没有大毛病,只是电脑进水了,用电吹风吹干就行了。然而,正当他拿着电吹风准备吹的时候,老板把他叫到一边说:“你这是干什么?都像你这样修车,大家喝西北风啊?想办法让他进行‘套餐维修’,找个理由把电脑换掉!” 张宇清说:“车子没什么毛病,这样做不是害人吗?”老板压低嗓子盯着张宇清说道:“玩得起好车的人都有钱,不宰他们宰谁?按我说的做!” 张宇清这才明白师傅们说的话,只好学着师傅们的样子对车主说,因为车子保养不当,很多零部件都到了更新期,最好按照“套餐维修”全面修理。当时车主还有点犹豫,老板走上前来,递给车主一支香烟说:“车子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你坐到驾驶位上就把身家性命交给了它,千万不能将就。你这车很多零部件不及时更新,路上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听了老板的话,车主才表态说:“既然这样,那就‘套餐’吧。”结果,那辆车按套餐维修规定,把很多根本不需要更新的东西都更新了,光是更新那台电脑,车主就多花了4000元。这下子,本来20元就能解决的问题,车主花了7000多元。 让张宇清有些气恼的是,事后,车主不光没觉得老板宰了他,反倒感激老板做事认真负责。张宇清心想,这些有钱人真是欠宰!,仅这次维修,他就拿了1000多元的提成。此后,他也学会了宰客,凡车主来修车,他总是找各种理由要求车主尽量多更换零部件。这样一来,他的“业务量”有了很大提高,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2006年初,通过考试,张宇清获得了民企小汽车维修三级技师职称,成了“师傅”级的高级技工,可以单独修车并带徒弟了。就在这时,张宇清谈了三年多的七朋友怀孕了。因为两人没有结婚,他好不容易才做通工作让她做了人流。但女朋友说:“我都快30岁了,你们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买房给我们办喜事啊?” 本来,张宇清家的老宅子说是要拆迁的,父母准备到时候用安置房给他们结婚,但不知为什么,后来拆迁的事又没了消息,女朋友不愿意在破旧的老宅里结婚,张宇清每个月只有3000多元收入,家里也没有能力帮他买房,所以婚期一推再推。现在,听女朋友这么一说,他连忙哄女朋友说:“亲爱的,你放心,今年年底前,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买套房子跟你结婚!” 话虽这么说,但当时张宇清手里根本没有多少钱,连付房子的首付款都拿不出,这事让他很头疼。 疯狂宰客,花样百出月赚2万多 谁知,祸不单行。就在他不知如何兑现对女朋友的承诺时,母亲得了直肠癌,急需钱做手术。他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只有张宇清这一个儿子,他只得向师傅借了3万多元给母亲做手术。 张宇清的师傅姓许,他劝张字清说:“你也太死心眼了。像你这样下去,收入太少不说,时间长了,老板也会炒你的鱿鱼,因为你没帮老板赚到钱。,凭你现在的技术,只要你好好跟我学,收入一定会跟我一样多。”张宇清说:“我已经宰了不少车主啊!”许师傅“嗨”了一声,说:“那算什么?毛毛雨啦! 有人还故意把发动机敲裂了宰车主呢!”张宇清有点儿担心,说:“万一被车主发现了怎么办?”师傅说:“那就得看你有没有绝招了。” 就在这时,有一辆大半新的本田雅阁来调整点火时间。许师傅向张宇清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是“看我的”。调整点火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儿,许师傅当着车主和张宇清的面仔细为汽车调整了点火时间,车主试了试.非常满意。许师傅说:“我们这里专门修理汽车疑难杂症,以后有什么修不好的,别忘了来照顾我们的生意。找我就行,我姓许。”说着,还递给车主一张名片。 调整点火时间工时收费80元,张宇清觉得许师傅并没有宰车主。许师傅点燃一支香烟得意地说:“别急,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果然,三天后,那位本田雅阁车主又来了。他径直找到许师傅说:“不知为什么,上次调整了点火时间后,我的车还是没劲。跑了几家修理店都找不到原因,所以又找你来了。”许师傅不紧不慢地问:“是不是我点火时间没调好?”车主忙说不是。许师傅开始仔细检查起汽车的发动机,说:“你这车前期保养很不到位,发动机磨损严重,肯定无力。要想彻底治好毛病,最好是换发动机。”当车主听说换发动机需要好几万元时,有些犹豫。许师傅说:“这样吧,我帮你仔细修一下,但发动机缸头必须换,否则谁也没办法。”换缸头也要花近两万元,车主还是答应了。汽车换了缸头,毛病果然好了。当然,许师傅也从这笔生意上拿了将近4000元的提成。 可是,许师傅好像没做什么手脚啊!许师傅说:“被你看出来,那还是我的绝招吗?想知道晚上就请我喝两杯。”当天晚上,张宇清请许师傅喝酒。在酒桌上,张宇清终于搞明白了。原来,车主第一次来调整点火时间时,许师傅悄悄地在汽车发动机的空气格里塞了一小团棉纱,这样一来,发动机的通气渠道被堵住,汽车当然乏力。而这种秘密只有许师傅自己清楚,在别的地方根本检查不出来,所以车主很快成了他的回头客。 许师傅说:“那个换下来的缸头一点毛病也没有,以后把它换给别的车,我又能赚好几千。” 张宇清心想:修车的门道真的太深了,怪不得许师傅每个月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他试着用自己知道的几种方法宰了几位车主,千方百计让车主多花钱,对方一点也不知情,甚至还大夸自己修车技术***。这样,张宇清也第一次拿到了15000多元工资加提成。他对女朋友说:“亲爱的,我现在完全有把握在年底以前挣到买房首付款。你就等着当我的新娘吧!” 开初,他没敢在那些关乎行车安全的事情上做手脚,只是玩一些让车主做冤大头、可以多赚点钱的“猫腻”。但几次做下来,他见什么问题也没出,胆子越来越大,不管车上的东西是否需要更换,他都千方百计劝车主换。车主犹豫,他就把后果说得很严重,大多数车主也就同意了。 2007年的一天,在向一位车主推销新型刹车片时,车主坚决不愿意换,还说张宇清想宰他。张字清有些生气地想:真不识好歹了,自己并没有狠宰他,也戴上了宰客的帽子,看来不宰白不宰。他想起从许师傅那里学到的另一种宰客方法,往车子的刹车油里放了一些酒精。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汽车变速箱齿轮就会受损严重,由于酒精可以稀释刹车油,又能挥发,所以谁也发现不了。 果然,一周后,那辆车就出了问题。张宇清发现,自己在刹车油里加了酒精,刹车油失去了润滑作用,整个变速箱都被磨坏了,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驶,很难说不出大问题。 这都是自己做手脚造成的啊,万一出事故闹出人命,自己就是犯罪啊!他强压住狂跳的心,把磨损的部位指给车主看,说:“都是你养车经验不足,又不听我们劝,还说我想宰你。这下可好,整个变速箱都得换了。”结果车主再三认错,表示以后一定听张宇清的。那次,张字清一下子就拿了4000多元提成,车主还跟他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从此完全掉入陷阱中。,从那以后,张宇清再也没敢往刹车油里加酒精了。 2007年10月的一天,张宇清在偷换车主的零件时,不小心穿了帮,只得跳槽去一家4s店当师傅。在4s店,他又学会了新的宰客方法。 很多车主都认为4s店的技术力量好,配件质量也有保障,虽然收费较高,但玩车嘛,首先得放心。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有些4s店修车,比在一些小店修车还不安全。在4s店工作的师傅。的确有一定技术,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做了手脚你也不会知道。 张宇清很快就发现,4s店有个“潜规则”,就是当维修人员对病车的毛病判断不确定的时候,可以把别的车上的好零件装到“病车”上来证实自己的判断,经常事后根本就不把零件换回去,一是图省事,二是防止做二次手脚被发现。这样一来,可能一台只用了1年的功能完好的发动机,进厂维修或保养出来后,却变“老”了好几岁。2007年11月的一天,张宇清把一辆奥迪A6车的启动器拆下换到另一辆车上,后来被细心的车主发现了。车主当即跟店里发生争执,事后还向有关部门投诉了修车店。张宇清只说是自己忘了换回来,所以事情后来还是不了了之。 张宇清最喜欢修理事故车。遇到事故车.他经常把所有的旧件甚至残次件都一口气换上去,把比较新的部件拿走。保险公司来人定损时,他就想办法跟定损人员搞好关系,甚至送些“好处”给对方,说这个不行了、那个也不行了,都得换。这样一来,新件就可以卖钱了。但事故车再怎么修,也成了一辆烂车,修理工则可以把责任全都推到事故上。 自从张宇清学会宰客后,他平均每个月收入2万元左右,最高时一个月收入4万多元。2007年12月中旬,他带着女朋友在南京市白下区某小区按揭买下了一套96平方米的房子。 性命攸关,迷途知返心路太长 在修车行业干了几年,张宇清对这一行的“猫腻”越来越清楚了,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令车主防不胜防,何况很多车主根本就不会设防。 比如机修工故意往机油里放白糖,因为白糖受热后会成黏糊状,却没有任何润滑作用,别人也发现不了,很快就会导致发动机“抱瓦”,不能正常工作。张宇清刚到45店工作的当天,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武进市一家修车店打来的,对方说他们介绍一辆车到南京去找张宇清所在的店,一个小时后就到。原来,一条公路上的修车部往往是有联系的,机修工知道放了白糖的汽车最多只能跑百儿八十公里,他们放了糖后.还会打电话告诉下一个维修部做好等那辆车的准备,大家相互介绍“生意”! 至于用火碱代替专用的发动机清洗液剂、国产漆代替进口漆,往防冻液里放盐毁坏水箱、私开车主的车去兜风等等就更不用说了。而很多车主对这些做法虽然有所察觉,却没有真凭实据,只得自认倒霉。 真正触动张宇清的是一场车祸。2008年2月12日,一辆黑色帕萨特被拖到店里修理,那车的前部已经被撞得面目全非,挡风玻璃也碎了,里面的人肯定受伤不轻。张宇清仔细一看车牌,记得几天前那车才在他们店里修过,但不是他修的。再一检查车辆,他发现刹车油的颜色不对,一定是里面放了酒精! 终于出事了!这起车祸的真正祸首是机修工。这是在犯罪啊!但是,由于酒精可以挥发,谁也不会用嘴去尝刹车油,所以没有人会想到竟然有人会往刹车油里放酒精。再说,就是有人知道,现在酒精已经挥发了,也是神不知鬼不觉啊! 张宇清把修车的一些黑幕告诉女朋友,女友对他说:“你可千万不能做那种缺德事,那样的钱,赚得再多我也不稀罕!”有了女友的这个态度,加上房子已经买了,他的宰客行为收敛了不少。 没想到就在这时,3月18日上午,张宇清的外甥女跟着同学父母的丰田佳美轿车去六合区金牛湖春游,在路上因刹车失灵出了车祸,车上五个人有三人受了重伤,其中张宇清的外甥女骨盆和大腿骨折,可能留下终身残疾。姐姐得知这些,哭得死去活来,差点都要疯了。 外甥女才12岁,像花一样啊!造成残疾,她这一辈子怎么办?特别是张宇清一眼看出,是因为在轿车的剥车油中加酒精才造成这起车祸时,他的心灵震撼了:这都是修理工造的孽啊!不说,难道任由这种犯罪行为继续下去?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把这事说出去,自己以后就没法在这一行干了。怎么办?经过几个小时的内心挣扎,张宇清再也忍不住了,他觉得就像是自己害了外甥女,不说出来良心不安。他向交警部门进行举报,并现身说法。说了很多修车行业的黑摹.经对利车油检验.交警部门证实了张宇清说的情况是真实的。那家修车店的老板和维修工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 第三天晚上,张字清在那家4s店里值夜晚班。凌晨l点多,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几个人,抡起铁棍就将店的门窗砸个稀巴烂。他连忙从后门跑出去,才没有出大事。他想起以前曾有人警告他,干修车这一行就得严守这一行的秘密,所以他知道,一定是自己举报了那家修车店,人家报复他来了。老板听说张宇清把修车行业的很多内幕告诉了警方,很快也找理由将他“炒鱿鱼”。 2008年4月2日接受笔者采访时张宇清表示:“修车这个行业的内幕太黑了,赚钱的毒招太多.有不少甚至涉及违法犯罪。不加强管理.车主们还不知道要吃多少亏,更有可能会出人命的!以后只要有机会,我还要说,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面的黑幕……” 轿车是家庭中的大件之一,特别是它还关系到安全,不能大意。但如何才能防止被宰呢?资深修车师傅建议: 1.目前,一般品牌轿车都设计10万公里免保养,只要按说明书勤换机油即可,所以新车不必随便送去保养。玩车向来是“三分开七分养”,车主最好学些简单的保养技术,比如自己动手换机油。 2.保养和维修车辆时,要尽量找正规且信誉较好的店,不能怕花钱和被宰,因为相对来说,正规店要安全一些。车主有怀疑,应该马上换一家。不管是保养还是维修,车主最好不要离开现场。 3.实际上,修车被宰是无法避免的,只是有大宰和小宰之分。遇小宰,睁只眼、闭只眼算了,遇大宰.则要“货比三家”。你自己懂一点保养知识,最好是哪里有毛病才修哪里。一些大的零配件,自己买好原装配件找人帮着换,直到看着换好为止。 4.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当然,步痕旅游网想法:你觉得卖车的有一个老实人吗?

对于汽车来讲,发动机是核心部件,关系到汽车的整体性能,在汽车组成上非常关键。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

【摘要】对于汽车来讲,发动机是核心部件,关系到汽车的整体性能,在汽车组成上非常关键。为了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我们要对汽车发动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检测和维修。通过研究发现,在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中,大部分故障主要表现为七个部分,分别为:曲柄连杆机构故障、配气机构故障、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故障、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故障、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故障、润滑系故障、冷却系故障。这七个部分的故障属于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我们在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中,要重视对这些故障的分析和判断,并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保证汽车发动机故障得到妥善处理。

【关键词】汽车 发动机 检测 维修

1汽车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分析

对于汽车发动机来讲,整体结构分为两个主要机构和五个子系统。其中两个机构主要是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个子系统主要是指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

曲柄连杆机构不但是实现热能转换的核心,也是发动机的装配基础。曲柄连杆机构在做功行程时,将燃料燃烧以后产生的气体压力,经过活塞、连杆转变为曲轴旋转的转矩,然后,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进气、压缩、排气3个辅助行程。曲柄连杆机构由气缸曲轴箱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3部分组成。

配气机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各缸工作循环的要求,及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汽油发动机)或新鲜空气(柴油发动机)进入气缸,并将废气排入大气。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在于根据发动机不同工作情况的需要,将纯净的空气和汽油配制成适当比例的可燃混合气,送入各个气缸进行燃烧后将所产生的废气排入大气中。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点火系统主要指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

冷却系统的功能在于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润滑系统的功能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统。

2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定期检测的必要性

由于汽车发动机在运行的时候处于高温高压状态,运行工况比较恶劣,在这种状态下长期运行之后,发动机的各个机构和系统,难免会有所损伤。因此出于保护发动机配件,延长发动机寿命的原因,我们必须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定期的检测,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汽车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决定了必须进行定期检测

由于汽车发动机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分为两大机构和五个子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机构是相互连接共同作用,任何一个机构或系统如果出现故障,都会引起发动机的瘫痪,造成发动机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为了保证汽车发动机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就需要定期对发动机进行检测,用来检测其主要机构和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和安全隐患。

汽车发动机的运行条件决定了必须进行定期检测

在汽车发动机中,两大机构和五个子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之下,运行条件十分恶劣,对机构和配件的磨损也是比较大的。在这种状态之下,如果不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定期检修,则无法及时发现机构和配件的薄弱之处,将会诱发发动机运行故障,进而损伤发动机的整体寿命。所以,我们要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和维修。

汽车发动机的寿命需要决定了必须进行定期检测

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当中,为了保证正常运行并适当延长其寿命,需要我们按照保养要求和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在汽车发动机的使用过程中,有时候忽略了定期的检测和维修,导致了汽车发动机机构和配件损坏,影响了发动机的整体使用寿命,对发动机造成了永久的伤害。因此,为延长发动机寿命的实际需要,我们要对发动机进行定期的检测。

3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类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的实际检测和维修发现,其常见故障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发动机敲缸以及内部出现异响

发动机敲缸是比较常见的故障,主要原因是其中曲柄机构发生了故障引起的,主要是曲柄机构中的配件在运行的过程中变形或者移位,导致了敲缸和内部异响的出现。

气门有漏气现象,气门出现异响

气门出现漏气或者异响,证明气门封闭不严,或者气门系统的配件发生了故障,对于这种故障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检测排查出来,做到提前发现提前解决。

怠速运转不良

发动机在启动之后处于怠速状态,我们通过对怠速状态的观察,可以很好的了解发动机的运行状态。通常怠速运转不良都是发动机整体故障的前兆。

发动机不能启动,加速不良

正常状态下发动机应该能够正常启动,并且保持持续的线性加速。但是由于内部启动机构的损坏,会导致不能正常启动,这时我们就要对启动系统进行仔细检查。

机油压力异常,消耗异常

发动机在正常状态下,所消耗的机油和燃油维持在固定的水平,如果出现烧机油和燃料消耗异常的情况,则表明发动机润滑效果不好,内部机构出现了严重的磨损。

发动机过热或过冷,有漏水现象

发动机要想保持平稳运行,其缸体温度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发动机出现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并伴有漏水的现象,我们就必须及时对发动机进行开缸检修了。 发动机启动困难,发动机动力不足,怠速不稳

发动机如果出现启动困难,并且伴有怠速不稳,进而整体动力不足的情况,则表明发动机的启动系统和运行系统出现了问题,我们要针对启动系统进行重点检修。

排气管出现噪声,有漏气现象

发动机正常运行的时候,排气管是没有噪音的,所排出的尾气也达到排放标准。如果排气管出现噪声并伴有漏气现象,证明排气系统出现故障,我们要对排气系统进行检修。

4汽车发动机典型故障维修方案分析

(1)发动机敲缸故障现象:主要的故障表现是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出现强烈的敲击声音。在发动机冷启动的时候敲击声音比较明显,在发动机热车以后,响声逐渐消失,在发动机熄火之后敲击声彻底消失。故障原因分析:之所以会出现敲击声,主要原因在于缸体内的活塞与气缸存在一定的间隙,或者是由于活塞销子与连杆衬套过紧导致的,最终引起连杆变形而引起缸体敲击声的出现。

故障排除办法:利用气缸专用听诊器听取敲击声音,并调整活塞与气缸缸体的间隙,或者调整活塞销子与连杆衬套的松紧度。

(2)活塞销出现异响的故障现象:活塞销异响主要是指在发动机怠速和中速运行的过程中,随着转速的增加出现嗒、嗒的杂音,发动机温度升高之后响声随之消失。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活塞销与连杆衬套太过松散,没有实现与活塞销座孔的紧密配合。

故障排除办法:利用听诊器判断声音位置,并适当调整活塞销与其他部件的孔距。

(3)连杆轴承部位出现异响的故障现象:发动机在平稳运行的时候一切正常,只有在突然加速的过程中,会出现连续的敲击声,如果发动机熄火,则敲击声随之消失。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可知:造成此种异响的原因主要是连杆轴承盖的位置螺栓出现了松动,造成了连杆轴承与轴颈出现磨损,进而影响轴承的润滑,最终导致轴承合金脱落。

故障诊断与排除:利用听诊器判断声音位置,进而对所在位置的连杆及配套件进行维修。

(4)主轴承异响故障现象的发生:主要是指发动机在急加速的时候轴承部位出现敲击声,整个发动机发生较大震动,异响随着转速的加大而变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轴颈与轴承过度磨损导致了间隙较大,造成了主轴承盖螺栓松动。

故障诊断与排除:利用听诊器直接听气缸的下半部,找出异响位置,更换配件。

5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对于汽车发动机而言,要想保证其正常使用,并有效延长寿命,就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测与维修,同时积极采取维修措施,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保证发动机能够正常使用。通过本文故障排除方法的介绍,让我们对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志忠.自动变速器故障的系统分析诊断法[J].河北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2]翁荣伟.浅谈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科技资讯,2007年15期.

[3]刁一峰,唐进,刘红武.数控机床FANUC伺服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J].电气技术;2008年10期.

[4]苟新超,唐世应,唐咏,周川.滑动轴承故障诊断案例[J].冶金动力,2008年06期.

[5]冯志鹏.计算智能在机械设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苗海滨,任新广.尖峰能量谱技术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年05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技术论文

汽车与新动力期刊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与柴油颗粒过滤器(SDPF)的集成可能是满足即将出台的严格排放法规的最可行方法之一。菱沸石结构催化剂SSZ-13使得尿素SCR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与热稳定性较低的ZSM-5技术相比,其具有高达750 ℃的强大热稳定性。然而,随着850 ℃老化时间增加,热稳定性较好的Cu-SSZ-13催化剂开始失去其初始活性,SDPF上的SCR 催化剂可能在下降到怠速(DTI)条件下,当过滤器再生时暴露出来。因此,在汽车制造中强烈需要在更高温度下可存活、更耐用的SCR催化剂。最近研究发现,铜置换高二氧化硅(LTA)显示出优异的水热稳定性,有望成为能在下一代SDPF上应用的高品质候选材料,从而满足更严格的实际驾驶排放要求。900 ℃下水热老化12 h后,在整个反应温度下,Cu/LTA催化剂上的氮氧化物(NOx)还原优于目前最高水平的Cu/SSZ-13商业催化剂。此外,由于NH3向NO的低氧化过程,Cu/LTA催化剂在620 ℃下贫/富循环老化后仍可以保持显著的高温NOx转化率。与Cu/SSZ-13相比,Cu/LTA在水热老化后具有更稳定的NH3存储能力,将为集成在车载尿素喷射控制以获得最大系统性能提供额外的益处。介绍了模拟动态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模式下Cu/LTA 催化剂的性能,这些增强功能将有助于在实际驾驶条件下改进未来的稀薄NOx后处理系统。

0 前言

对于广泛用于移动设备的高效能柴油发动机,在富氧环境下的氮氧化物(NOx)减排一直是其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之一,特别是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NH3通过Cu/沸石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已被广泛认为是自2009年以来最适合满足尾气NOx排放要求的技术之一。柴油后处理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使用冷起动柴油机废气将催化剂快速加热到工作温度(约250 ℃)。氧化催化器(DOC)、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和SCR 等后处理组件的热集成对于整体排放控制性能至关重要,并且已经在将2种功能组合到一个设备上,例如颗粒过滤器上的SCR(SDPF)。这种多功能设备不仅能提供快速预热时间,而且还减小了体积,对小型车辆极具吸引力。

与已知催化剂相比,具有CHA 型拓扑结构的Cu/SSZ-13由于具有更好的热耐久性,自2009年以来,一直作为标准的SCR催化剂使用。然而,这种催化剂也可能会因为Cu含量和Si/Al摩尔比的不同而在800 ℃以上发生热失活,这是由于沸石骨架被破坏,同时生成氧化铜(CuOx)所造成的。根据NGK 隔热概念,当碳烟累计量高于5 g/L时,涂覆在DPF上的SCR催化剂能在怠速(DTI)条件下达到800 ℃以上的温度。因此,目前的SDPF系统设计限制碳烟累积,以保持SCR温度低于800 ℃,从而保护Cu/SSZ-13。当碳烟累计达10 g/L导致DTI温度升高到1 100 ℃,对于DPF载体本身是可接受的。如果允许的碳烟累计增加,则可以延长过滤器再生过程的间隔,从而明显提高燃料经济性,这是开发热稳定性更高的SCR 催化剂的强烈动机。

另一方面,与先前的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相比,引入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和实际驾驶排放(RDE)等新测试模式导致操作温度窗口扩大。由于SCR 可能不会单独覆盖扩大温度范围的NOx减排过程,因此非常需要结合使用稀燃NOx捕集器(LNT)-SDPF系统等NOx还原技术来满足即将出台的排放法规。当LNT 系统放置在SDPF系统前面时,需要定期进行富油发动机操作,以在高温(650 ℃以上)环境下除去LNT 催化剂上的硫。在脱硫过程中,饱和反应可以加速SCR 催化剂在紧靠LNT 催化剂的位置上形成CuOx团簇,从而导致高温SCR 性能显著降低,该原因在于NH3被氧化成了NOx。实际上,在高于600 ℃的高温下保持NOx还原能力对于现实驾驶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如在SDPF再生时,与正常操作条件相比,NOx排放倾向于突然升高。因此,在高温富油条件下高度要求维持SDPF系统的活性。

近期,用苄基咪唑阳离子作为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成功合成了高二氧化硅(LTA)沸石。粉末形式的铜交换LTA 即使在900 ℃水热老化12 h后也可显示出显著的NOx活性去除效果,当Cu/SSZ-13的Cu含量与Si/Al摩尔比相近时,虽然其他催化性能似乎发生了变化,如NH3发生氧化,但其只有在较短的老化时间(3 h以内)内才会有效。考虑到改善Cu/LTA 的高热稳定性,其在SDPF系统中的应用顺理成章。在目前的工作中,针对SDPF系统的工业应用,已经探索了使用Cu/LTA 超过当前商用Cu/SSZ-13的可行性和优势。制备由Cu/LTA 涂覆的核心尺寸的整料,然后将其催化性能和特性与模型Cu/SSZ-13催化剂及现有技术的商业SCR 催化剂进行系统比较,包括在稀/富氧循环操作的各种模拟实际驾驶条件下评估了Cu/LTA 的热耐久性。此外,还研究了Cu/LTA在NO2存在下的可控硅性能,NO2可由DOC或LNT产生。建议采用由Cu/LTA 和Cu/SSZ-13组成的双砖催化配置,以进一步改善低温SCR 性能。最后,在模拟动态WLTC瞬态模式测试下验证了Cu/LTA 的性能。

1 试验

 催化剂制备

通过在室温下使用乙酸铜溶液进行连续的湿离子交换来制备铜交换的LTA(Cu/Al=,Si/Al=16)。然后将Cu/LTA 过滤、洗涤,在90 ℃下干燥过夜,然后在空气中于550 ℃的温度下煅烧8 h。为了将Cu/LTA 粉末沉积在堇青石整料(宽 cm,长 cm)上,采用了常规的浸涂方法。将整体式催化剂在110 ℃下干燥过夜,并在550 ℃下煅烧5 h。作为比较,还通过浸渍法制备Cu/SSZ-13涂覆的整料试样,其中Cu/Al和Si/Al比率与Cu/LTA 对应物相似。此外,主要含有Cu/SSZ-13的现有技术商用SCR催化剂由催化剂制造商提供,在本研究中表示为“COM”。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整体式催化剂的孔单元密度一致(400 cpsi),涂层数量类似。

为了检验水热稳定性,在含有10%水分的湿空气流动条件下,核心尺寸的整料试样分别在680 ℃下老化25 h,在750 ℃下老化25 h和在900 ℃下老化12 h。为模拟LNT-SDPF系统的脱硫过程,将每个在800 ℃水热老化16 h的整体试样暴露于620 ℃的模拟贫氧(λ为,20 s)-富氧(λ 为,12 s)循环条件下持续4 h。需要注意的是,应在没有LNT 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贫富氧处理,以直接评估SCR 催化剂对富油条件的耐受性。

 催化剂表征

为了研究每种催化剂上的Cu状态,通过化学吸附分析仪(BELCATII,BEL-JapanInc.)进行H2-TPR分析。将 g催化剂试样装入石英管中,在500 ℃下用10%O2/Ar流预处理 1 h,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在相同温度下将进料气体转换为10%H2/Ar。在热导检测器(TCD)信号稳定后,将试样在10%H2/Ar流中以10 ℃/min加热至900 ℃,同时记录H2的消耗。

 反应堆系统

在台式反应堆系统中测量整料试样上的NOx还原活性。将核心尺寸的整体试样(宽 cm,长 cm)在500 ℃下预处理30 min,背景气体由、5%H2O和N2组成,并冷却至100 ℃。然后以50 000 h-1的气体空速提供由500 mg/L NO(或250 mg/L NO和250 mg/L NO2),500 mg/L NH3、、5%?H2O,5%CO2和N2平衡组成的模拟柴油进料气流。在催化剂试样完全暴露于进料气流后,将其以10?℃/min加热至600 ℃以进行瞬态测试。对于经贫富氧处理过的试样,在稳态条件下在600 ℃和640 ℃下特别检查SCR 活性。在稳态试验期间注入300 mg/L 的NO和300~1 200 mg/L的NH3,同时使其他气体的浓度保持与瞬态试验相同。在稳态条件下,通过从SCR进料气流中除去NO进行NH3氧化试验。

采用4步测试方案测量其他催化性能,如NH3储存容量及NH3覆盖率依赖的NOx转化。在试验过程中,核心尺寸的整体试样总是暴露在含有、5%CO2、5%H2O 和N2平衡的背景气体中,同时按以下方式打开和关闭500 mg/L 的NO 和500 mg/L 的NH3。步骤如下:(1)500 mg/L NO+背景气体;(2)500 mg/L NO+500 mg/L,NH3+背景气体;(3)500?mg/L NH3+背景气体;(4)500 mg/L NO+背景气体。

为模拟WLTC 模式测试,采用现代汽车集团(HMG)开发的实验室规模反应堆系统(图1)。通过底盘测功机WLTC测试过程,直接从车辆测量中获得原始排放和催化剂温度等数据,用于模拟WLTC 程序。然后由实验室规模的反应堆再现精确的发动机输出曲线,包括温度和排放,重复测试具有极佳的重现性(±1%),如图1所示。部分质量流量控制器被用于在测试循环期间以2 s为单位模拟动态变化的气体成分和流速,而依赖于车辆速度的催化剂温度则通过快速响应加热器进行模拟。在模拟WLTC测试之前,将一定量的NH3预吸附在250 ℃的1号核心尺寸的整料试样上,以模拟载体试样。然后将试样冷却至室温,开始测试循环。模拟的WLTC 测试程序包括低速(t <780 s)、中速(780 s1 170 s)3阶段。考虑到LNT-SDPF系统,测试循环的原料气流是基于LNT输出排放而制定的。所有气体组分如NO、NO2、NH3的入口和出口浓度通过在本研究中配备有气体单元的在线FT-IR光谱仪(MKS仪器,2000系列MultiGas分析仪)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Cu/LTA 涂层整体试样的水热稳定性

图2中显示了在Cu/LTA 涂覆的整料试样和基于Cu/SSZ-13的COM 上的NOx转化率在900 ℃下水热老化12 h的比较。Cu/LTA 在整个反应温度下显示出对现有技术的SCR催化剂的优异催化活性,表现出特别高的水热稳定性。例如,在250 ℃下,Cu/LTA 的NOx转化率达到80%,而商业Cu/SSZ-13催化剂为30%。该结果与先前使用粉末催化剂的结果一致。在2种具有少量N2O的催化剂的活性测试期间,总是保持N2选择性高于95%。如前所述,目前含有Cu/SSZ-13的SDPF 系统上的碳烟累积受到限制(约5 g/L),以使SCR催化剂温度保持在800 ℃以下。考虑到Cu/LTA 能将其SCR性能保持在900 ℃的状态,基于Cu/LTA 的SDPF系统可以允许增加的目标碳烟负载高达8 g/L。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再生间隔可以从250 mile延伸到400 mile,绝对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实际驾驶条件下,应始终将一定量的NH3储存在SCR催化剂中,以立即对柴油发动机排气中不断变化的NOx排放作出反应。因此,NH3储存容量被认为是SCR 催化剂的重要特征之一。图3 描绘了Cu/LTA和模型Cu/SSZ-13催化剂的动态NH3存储容量作为水热老化温度的函数。在680 ℃温度老化后,Cu/LTA 的NH3储存容量在所覆盖的温度范围内与Cu/SSZ-13相当。然而,当老化温度升高到750 ℃和900?℃时,Cu/LTA 显示出比Cu/SSZ-13更高的值,表明其NH3储存容量对水热老化并不敏感。考虑到SCR 催化剂上的NH3加载目标取决于NH3存储容量,这对于车载控制的尿素喷射策略是非常有益的。事实上,已知SCR催化剂的NH3存储容量与其酸性特性密切相关。低温NH3储存可能源自在沸石上交换的Cu2+离子,而由[CuOH]+物质或沸石本身产生的布朗斯台德酸性位点可能是高温对应物的原因。据报道,Cu/SSZ-13的晶体结构在850 ℃下随着Cu离子向CuOx团簇的转变而坍塌,导致酸性位点的恶化。相比之下,即使在900 ℃下严重水热处理12 h后,Cu/LTA 的沸石骨架也显示了其稳定性,这可能是水热老化后NH3储存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高温贫富氧条件的容忍度

如上所述,在LNT-SDPF 系统的硫酸化过程中,涂覆在颗粒过滤器上的SCR 催化剂也可以在高温下暴露于贫富氧条件。为了研究贫富氧处理对高温NOx去除活性的影响,将在800 ℃下水热老化16 h的每个核心尺寸整料试样,在620 ℃下暴露于贫富氧循环条件下4 h。然后,在600 ℃和640 ℃下进行稳态SCR活性测试,其中SDPF温度在正常条件下于过滤器再生期间可达到。如图4(a)所示,在贫富氧条件下处理的Cu/LTA 总是对模型Cu/SSZ-13催化剂具有更高的NOx去除活性。在600 ℃ 时,NH3/NOx排放比为4时,Cu/SSZ-13(31%)上的NOx转化率甚至低于NH3/NOx进料比为1时Cu/LTA(53%)上的NOx转化率。这表明在过滤器再生期间,所需的尿素喷射量可以比基于Cu/LTA 的SDPF系统低,这对于减少尿素分解产生的温室气体CO2排放是非常理想的。试验还检查了贫富氧老化试样上的NH3氧化活性,如图4(b)所示。事实上,NH3氧化是副反应无用的反应物,导致高温NOx去除活性降低。在620 ℃下贫富氧时效后,Cu/LTA 上的NH3氧化活性远低于模型Cu/SSZ-13催化剂。尤其在640 ℃下,在Cu/LTA 上观察到73%的NH3转化率,而Cu/SSZ-13在600 ℃的较低温度下已经实现100%的NH3转化率。与Cu/SSZ-13相比,这表明更多的NH3可用于Cu/LTA 上的NH3/SCR反应,从而使其发挥优异的高温SCR性能。

与Cu/LTA 相比,Cu/SSZ-13在NH3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O,如图4(c)所示。这种非选择性NH3氧化成NO,导致Cu/SSZ-13在640 ℃下具有不寻常的SCR性能。当反应温度升至640 ℃时,Cu/LTA NOx转化率仍然高于70%,表明其对贫富氧条件的稳健耐久性,如图4(a)所示。对于模型Cu/SSZ-13催化剂,观察到NOx转化率为负,表明NOx的出口浓度高于入口浓度,可能是由NH3氧化形成的NO引起。实际上,已知在Cu/沸石上的NH3氧化反应中的NO选择性与催化剂表面上的CuOx含量有关。因此,需要理解在贫富氧处理时2种催化剂CuOx的形成,以便科学解释不同的NH3氧化行为。

图5描绘了Cu/LTA 和Cu/SSZ-13上的H2-TPR曲线,以计算出其Cu状态。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低于400 ℃的峰值条件下Cu2+还原为Cu+,而高温峰值条件下则是Cu+还原为Cu金属。Cu/SSZ-13显示了在220 ℃附近的还原峰值,与Cu2+或[CuOH]+有关,与八元环(8MR)相邻,峰值肩峰在300 ℃左右,由双六元环(D6R)上的Cu2+引起。对于Cu/LTA,在低于400?℃的低温区域中,在270 ℃左右仅观察到1个对称峰值,表明在LTA 沸石骨架中可能仅存在1种类型的Cu2+。这与Ryu 等研究的XRD/里特维德(Rietveld)细化结果一致,即所有Cu2+离子似乎与单个六元环平面外的3个氧原子配位。在600 ℃附近观察到Cu/SSZ-13上的Cu+还原峰值,非常接近进行贫富氧处理的温度。相反,Cu/LTA 上Cu+离子向Cu金属的还原过程在该温度区域没有完全活化。与Cu/SSZ-13相比,Cu/LTA 的这种延迟还原可以通过沸石的不同电负性来解释,这取决于框架类型,影响阳离子的还原性。当Cu离子在富油条件下还原成Cu金属时,Cu和沸石之间没有静电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贫态条件下铜的团聚转变为CuOx团簇。因此,LTA 沸石骨架中Cu离子的还原性较低,可以减少贫富氧时效过程中CuOx(非选择性NH3氧化源)的形成,这可能是Cu/LTA 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强耐久性的主要原因。

 克服Cu/LTA 低温活性的策略

如上所述,一定水平的NH3首先储存在SCR 催化剂中,然后在实际行车条件下与柴油发动机排出的NOx反应,NOx转化取决于SCR 催化剂上的NH3覆盖率。图6比较了Cu/LTA 和Cu/SSZ-13的NOx转化率,它是250 ℃下NH3覆盖率的函数,通过4个步骤获得。这是评估SCR 催化剂在工业应用方面的重要标准之一。在900 ℃的水热老化中,Cu/LTA 的NOx还原效率通常远高于Cu/SSZ-13型催化剂,再次表明Cu/LTA 具有非凡的热稳定性,如图6(a)所示。当2种试样在680 ℃条件下得以温和老化时,Cu/LTA 在初始NH3覆盖水平下显示出与Cu/SSZ-13 相当的NOx转化效率,如图6(b)所示。然而,随着NH3覆盖率进一步增加,Cu/LTA 不能达到与Cu/SSZ-13相同的NOx转化水平,这表明需要改善Cu/LTA 的低温活性。Cu/沸石的低温SCR性能可能与Cu的局部环境有关,影响到Cu/沸石氧化还原性能、NO 氧化能力和反应物吸附。对Cu/LTA 的低温SCR 性能和改善其固有反应性的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

在柴油后处理系统中,DOC 或LNT 等氧化催化剂总是放在SCR前面,这意味着在DOC/LNT上通过NO氧化可以在SDPF系统的上游获得NO2。在这种情况下,SCR催化剂会发生“快速SCR”反应,增加其低温活性。如图7所示,在NO2/NOx比为的情况下,将Cu/LTA 涂覆的整料试样的SCR性能与基于Cu/SSZ-13的COM 进行了比较,并保证“快速SCR”反应有效地进行。由于NH4NO3在沸石孔结构中的积累,催化剂温度从NOx转化率降低之前的175 ℃开始而不断上升。在680 ℃的温和水热老化后,Cu/LTA的低温活性与COM相当,而Cu/LTA 显示出比500?℃以上的COM更高的SCR性能,如图7(a)所示。在900 ℃下严重老化时,Cu/LTA 在整个反应温度范围内显示出对COM的优异SCR活性,如图7(b)所示。这些结果表明,在涉及“快速SCR”反应的操作条件下,Cu/LTA 的低温活性不是主要问题。

然而,取决于车辆行驶条件和后处理系统的布局,在SDPF系统的上游NO2不可能总是绰绰有余,因此需要另一种克服Cu/LTA 的低温NOx去除活性的策略,该策略在低NO2条件下起作用。为了解决对低温活性的担忧,已经制备了由Cu/LTA 和体积比为1∶1的由COM组成的双砖整料试样,同时保持与单砖试样相同的总体积。如图8(a)所示,在不存在NO2进料的情况下,在680 ℃下老化的双砖试样的NOx转化率与单砖COM相当。比较构型顺序的双砖单块,在高温(400 ℃以上)下观察到Cu/LTA 在前,商业催化剂在后的NOx转化率比相反顺序的结构更高,而两个试样都显示出类似的低温SCR 活性。与Cu/SSZ-13相比,Cu/LTA 的NH3氧化能力较低,可能导致高温SCR活性的差异。在900 ℃水热老化后,双砖试样显示出比商用催化剂更优越的SCR性能,如图8(b)所示,这表明Cu/LTA 的强水热稳定性已在双砖整体样品中得到充分体现。结果表明,该双砖体系具有Cu/LTA(热稳定性)和Cu/SSZ-13(低温活性)两方面的优势。

 含双砖系统的Cu/LTA 的瞬态性能

通过使用核心尺寸整体试样的实验室规模反应器系统模拟WLTC模式测试,进一步验证了双砖配置的优势。实际上,这种核心尺寸测试比底盘测功机上的全尺寸测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明显更低,同时始终保持极佳的重现性(±1%)。图9(a)示出了在没有NO2时模拟WLTC模式测试期间,累积的NOx排放及车速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LNTSDPF系统,动态变化的原料气流是基于LNT 排出的。空白测试结果显示,在780 s、1 170 s、1 540 s左右,由于发动机富油运行以减少储存在LNT催化剂上的NOx,使NOx排放量突然增加。在低速驱动条件下(600 s以下),所有催化剂的SCR 性能可忽略不计,因为它们几乎不会升温(200 ℃以下)。一旦反应堆系统达到中速条件(780 s以上),所有催化剂开始被激活,并且它们的NOx还原活性在高速条件下(1 170 s以上)进一步增加。

在模拟WLTC测试期间,含有Cu/LTA 的双砖试样在680 ℃下老化,显示出与单砖COM相似的累积NOx排放水平。在900 ℃的水热老化之后,2种催化剂的NOx排放增加,但是双砖试样仍然保持比单砖对应物更低的NOx水平。实际上,即使在中速驱动条件下(1 170 s以下),在900 ℃下老化的单砖COM也显示出极小的NOx还原效率,如图9(a)所示。此外,在模式试验期间,在900 ℃下老化的双砖试样显示出比单砖COM更低的NH3逃逸现象,尽管2 种试样在680 ℃温和老化后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如图9(b)所示。

在900 ℃下老化的2种试样之间NH3逃逸的差异可能源于耐水热老化的Cu/LTA 的NH3储存容量(图3)。因此,即使在经历了900 ℃的严重老化过程之后,Cu/LTA 与最先进的COM相结合也被认为在尾管NOx浓度方面满足工程目标,这表明有可能增加SDPF当前的碳烟负载目标,改善燃油经济性。

3 结论

Cu/LTA涂覆的整料试样的催化性能和耐久性已经在各种条件下得以系统地评估,以用于SDPF系统中的工业应用。在900 ℃ 水热老化后,Cu/LTA 的SCR性能高于基于Cu/SSZ-13的商业催化剂,表明其对SDPF系统有利的稳健热稳定性。在620 ℃下进行贫/富循环老化以模拟LNT-SDPF 系统的脱硫过程后,即使在640 ℃时,Cu/LTA仍在高温下保持其NOx还原活性,而基于Cu/SSZ-13的商业催化剂将NH3氧化成NOx显示出反向NOx转化。H2-TPR结果表明,LTA 骨架中的Cu离子比CHA 中的Cu离子还原性差,可能在高温富集条件下减轻CuOx的形成,CuOx并非首选的NH3氧化来源。虽然Cu/LTA的低温SCR活性在680 ℃温和老化后不如COM,但在NO2存在下可以克服,NO2主要见于DOC 或LNT 的下游。由Cu/LTA 和COM 组成的双砖试样在680 ℃老化后在没有NO2的情况下表现出与单砖COM 相当的低温NOx转化率,而Cu/LTA 的热稳定性良好保持高达900 ℃。模拟的WLTC测试结果表明,Cu/LTA 可能成为下一代SCR技术的良好候选者,特别是对于需要高耐热性的应用。

注:本文发表于《汽车与新动力》杂志2020年第2期

作者:[韩]?等

整理:闫红梅

编辑:虞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杂志的话必须AUTODESIGN,每两月一刊价格淘宝上面两百多。可以买来看看基本每个主机厂DESIGNstudio都会买来看。除了AUTODESIGN刚复刊的carstying也不错。书籍的话就挺多了其中的圣经我觉得是accd出的H_point。这几本书淘宝上面都有有兴趣的上淘宝搜。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的指导书。全书从结构设计、参数选择、强度分析等方面,对离合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悬架、转向系和制动器等汽车底盘和车身各主要总成系统,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陈述,结合汽车动力总成匹配的设计实例,介绍了汽车设计方法和理论的具体应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出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方法,并在附录中给出了设计任务。《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是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汽车设计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是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汽车设计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被誉为新一代环保车型的燃料电池汽车可不使用传统化石燃料,而以来源丰富的氢气作为燃料,运行后的排放物只有水,且不排放CO2。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辆,可兼顾静音性与良好的行驶性能,燃料填充时间较短,并能确保与内燃机汽车相近的续航里程。各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介绍了丰田公司燃料电池系统(TFCS)及燃料电池堆的结构、设计与控制。着重阐述了燃料电池系统的1项核心技术,即“水管理控制技术”,以及基于燃料电池堆的设计过程与燃料电池堆内部状态的可视化及计测技术。

0 前言

近年来,由于地球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石油资源也在日渐枯竭,能源安全(尤指稳定供应能源等)问题得以不断凸显,运行中不产生CO2的新能源汽车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丰田公司于近期设立了“CO2零排放目标”,并提出到2050年,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目前正在对此开展相关研究(图1)。

FCV 具有以下特点:(1)以氢气作为燃料,氢气可通过化石燃料在内的多种能源进行制取,来源广泛;(2)行驶中的排放物只有水;(3)由于主要驱动装置是电机,所以可充分兼顾静音性与良好的行驶性能;(4)具有较短的燃料填充时间,同时能确保与内燃机汽车相近的续航里程。目前,社会各界正迫切希望该类环保车型得以实用化。考虑到FCV的诸多优点,研究人员认为FCV同样也可满足中长距离的运输需求(图2)。丰田公司于2014年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先河,上市销售了量产型FCV“MIRAI”车型。此外,丰田公司于2018年上市销售了沿用了该燃料电池系统的新型燃料电池城市客车“SORA”(图3),而且针对轻型货车的验证评审也正在逐步开展中(图4)。

1 丰田公司燃料电池系统

丰田公司将混合动力技术定位成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将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替换为燃料电池系统,将燃油箱替换为丰田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TFCS)(图5)。

燃料电池系统由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堆、供应氢燃料的氢气系统、供应氧气的空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所构成(图6)。燃料电池堆发出的电能通过燃料电池升压转换器向主驱动电机及高电压蓄电池等高压系统供电(图7)。就对燃料电池堆发电有着重要影响的电解质传导性而言,其灵敏度会随着附近环境的相对湿度而发生显著变化。不仅如此,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会影响到燃料电池堆内的燃料供应过程,因而对生成水的管理可谓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基于燃料电池堆水管理而进行的相关设计与系统控制。

2 燃料电池堆

燃料电池堆通过设计单电池的电极面积和单电池数量,从而获得所需的电能。在通常情况下,单电池由作为氢气与氧气反应部位的膜电极总成(MEA)、显微渗透层(MPL)、气体扩散层(GDL)、用于从外部供应氢气和空气的气体通道,以及隔板等部件构成(图8)。

丰田公司通过对燃料电池流道及MEA 进行改进,使燃料电池系统实现了高密度化。此外,由于对单电池内部弹簧机构的有效应用,简化了电池的连接构件。同时,由于电池本身的薄型化,缩小了体积尺寸。而且,随着隔板材质的调整,电池全重有效减轻了,使电池具备较高的功率密度( kW/L 与 kW/kg,图9)。结果表明,燃料电池电极铂催化剂的使用量还降低了(图10)。不仅如此,为避免降低接触阻力并确保耐蚀性,隔板的表面处理工艺也从电镀金处理调整为较廉价的聚合非晶碳镀层(PAC),从而显著降低了成本。

 高电流密度化

电池性能是由理论起动电压的损失(超电压)所决定的。超电压总体可分为以下3类:源于催化反应的“活性化超电压”,源于电子、质子移动的“电阻超电压”和源于反应过程的“浓度超电压”(图11)。就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而言,由于发电过程中生成的水处于液相状态,单电池内的气体扩散受阻会导致浓度超电压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在易于形成蒸汽的高温区,由于电解质附近的相对湿度有所降低,作为质子移动电阻的电阻超电压也会相应增加。通过以上分析,如要实现燃料电池的高电流密度化,针对发电过程中生成的水而开展的构件设计及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为燃料电池水管理技术的核心理念。

 降低浓度超电压

在低温及普通运转温度区,由于发电而生成的水会滞留于空气极侧的电池流道、GDL、MPL 及MEA中,从而产生浓度超电压。在通常情况下,与气体流道不接触的GDL及MEA内容易积存液态水。而在丰田的MIRAI车型上配装的燃料电池堆的单元流道结构,采用了3D细网格状结构。在优化了氧气供应并排出液态水的同时,由于隔板表面具有一定亲水性,将液态水导向流道表面,进而降低了浓度超电压(图12、图13)。此外,在GDL内,通过调整碳素纤维与黏合剂的比例以实现最优化。而在MPL方面,通过实现碳黑颗粒的粗颗粒化而降低透水压力,使气体扩散性提高约2倍,进而降低了浓度超电压。

 降低电阻超电压

为了确保PEFC中电解质的质子传导性能,需使电解质周围环境保持湿润状态。在常规的燃料电池系统中,通过加湿器可排出反应中生成的水,将其返回燃料电池堆并进行加湿处理。配装在MIRAI车型上的TFCS,可通过结构简化以提高可靠性。丰田公司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取消了该类加湿器,基于自加湿理念而对各个构件进行设计,由此实现了与以往相似的高温性能(图14)。自加湿的工作机理是在干燥的空气入口处通过氢气极对空气进行加湿。该设计方式不仅兼顾了各个构件,而且与冷却水流量及氢循环泵流量等系统实现了有机结合。

燃料电池在高温状态下运转时,空气极入口湿度会相对较低。在MEA 内部的催化剂附近,质子传导性会逐渐恶化,进而会使电阻超电压有所增加。在外观上,催化剂有效表面积减少,使燃料电池性能恶化。通过增加包覆催化剂电解质官能团的方式,以确保催化剂有效表面积的不变。在提高质子传导性的同时,通过电解质/载体碳比率的最佳化及催化剂载体碳的实心化,即使在低湿度环境下,也能有效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同时,通过该措施还实现了单电池流道形状的最佳化,有效抑制了空气极入口处的干燥趋向。除了针对上述构件的设计过程外,由于系统自身运转条件得以最佳化,即便在高温环境下,单电池的发电过程也可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从而将超电压的发生可能性控制在最小限度以内(15、图16)。

另一方面,由于燃料电池在低湿度条件下进行发电会出现游离基浓缩现象,导致电解质化学性能逐步老化。同时,由于薄膜化会引起机械特性降低,进而导致薄膜裂纹等问题。研究人员采取的对策包括向电极添加游离基淬灭材料,降低铁离子污染,以及利用3D细网流道使电极表面压力均匀化,以此确保了其耐久性能(图17)。

3 燃料电池堆的水管理控制

为使燃料电池堆的发电性能时常保持在最佳状态,研究人员根据交流阻抗法,并通过车载装置计测了MEA构件的电阻,进而对燃料电池的运转条件进行调整。

 基于交流阻抗法的含水量计测

图18示出了常规燃料电池的等效电路。图中Rohm为电解质膜的电阻,Rvoid为GDL的电阻,Rion为电解质的电阻。这些电阻会随着含水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处于适度的湿润状态时,各部位电阻值均保持在较低状态。在冷却过程中,由于GDL内部液态水大量存在,导致扩散阻力有所增加,所以Rvoid值会相应增大。相反,在高温运转时等含水率较低的状态下,Rohm和Rion会有所增大,并产生电阻超电压。

燃料电池升压转换器(图7)的直流指令电流值是通过重叠高频与低频的2种正弦波电流值而进行计测的。Rohm是通过高频正弦波重叠电流计测的阻抗值(HFR)而计算得出的。另一方面,Rvoid是根据LFR,再针对Rohm及Rion进行计算而得出的。

 燃料电池堆的自加湿控制

TFCS在高温状态下运转时,改变氢气极的工作条件以进行水管理。为使水得以有效分配到氢气极表面,根据相关运转条件,可通过控制氢气泵以增加氢循环量。在确保了必要的氢循环量之后,通过降低氢气极入口压力的方式,促使氢气极表面的水实现不断流动。由于上述对策的运用,催化剂附近环境较为湿润,即便不采用外部加湿处理,也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转时的环境温度(图19)。

 燃料电池高温运转时的水管理控制

以计测方式得出的阻抗值为基础,控制MIRAI车型氢气泵流量、燃料电池水温等参数,由此进行水管理。图20表示进行水管理控制时车辆在较陡坡道上高速行驶时的评价结果。图21则示出了在未进行水管理控制的条件下,车辆在较陡坡道上高速行驶时的评价结果。在进行水管理控制的条件下,Rohm数值较为稳定,冷却水温度上升情况受到抑制,由此可以得到燃料电池堆的输出功率。另一方面,在未进行水管理控制的条件下,由于受到冷却水温度的影响,阻抗值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同时也无法确保同样的输出功率。此时,燃料电池堆的电池特性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即在全电流区的阻抗值较高,无法输出规定的电压。可认为该现象是电解质膜等部件的电阻超电压有所增加的原因之一(图22)。另外,由于电压降低,燃料电池堆的发热情况也会逐步加剧,进而导致冷却水温度上升。该结果表明,电解质及电解质膜的含水率有所降低,导致燃料电池发电特性面临着进一步恶化的现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水管理控制可使电解质膜等部件处于稳定状态并得以润湿,同时改善燃料电池堆的发电特性,并能有效抑制冷却水温度的上升。

 0 ℃下起动时的水管理控制

燃料电池系统在0 ℃下起动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燃料电池系统内部的残留水及由于发电过程中生成的水会出现冻结现象,无法向MEA 及时供应工作所需的氢气与氧气。由此面临的最恶劣情况即为燃料电池无法正常发电。

图23示出了在0 ℃环境下的系统控制流程图。在0 ℃环境下燃料电池系统采用的水管理技术理念主要是确保起动时气体供应系统得以正常运转。在水即将冻结时,采用可使燃料电池系统升温到0 ℃以上的“快速暖机”控制系统。

 降低含水量控制

通过测量阻抗值,可以计算出燃料电池堆发电部位的含水量。GDL内的含水量能充分利用Rvoid进行管理。降低含水量控制是在运转过程中及系统停止运行时,控制冷却水温度、空气流量、氢气循环量等参数,并合理调节阻抗值,以便即使在0 ℃以下的环境内进行起动时,也不会面对由于气体扩散所导致的问题,从而使燃料电池实现顺利起动(图24)。

 快速暖机控制

在燃料电池堆的温度处于0 ℃以下时,发电特性比正常运转时更低。同时,由于生成的水逐渐冻结,导致燃料电池堆无法实现持续发电(图25)。因此,当冷起动时的温度在0 ℃以下时,为了能继续发电,须使燃料电池堆的温度处于0 ℃以上。

燃料电池堆在发电时,随着各类能量损失的出现,会同时出现发热现象。燃料电池堆处于正常运转工况时,须使发热量处在最小限度内,并高效运转。如需实现燃料电池堆的快速升温,应降低反应过程所需的空气量,进而逐渐增大浓度超电压(图26)。

图27示出了在-15 ℃温度环境下的快速暖机控制。根据燃料电池温度为-15 ℃时的实际车辆评价结果,从系统校验后的8 s开始,燃料电池堆即可进行发电。由于一方面须维持一定的输出功率,另一方面须缓慢地降低电压,使燃料电池堆的发热量有所增加,最终将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控制为5~90 kW。此外,目前已确认了燃料电池堆可在32 s左右的时间内增温至0 ℃以上。

4 结语

本文以燃料电池系统的1项核心技术“水管理”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及计测技术,实现了定量化处理,将该技术有效运用于燃料电池堆的设计与系统控制过程中。水管理是燃料电池堆的1项关键技术,今后还将依据相关原理,对燃料电池堆的运作机理进行说明,从而推进燃料电池堆系统的小型化、低成本化,以及性能提升等方面的工作。

注:本文发表于《汽车与新动力》杂志2020年第3期

作者:[日]?今西啓之等

整理:彭惠民

编辑:伍赛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目前,内燃机对于实现低碳排放目标仍起着重要作用。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已取得了一定技术进步,而内燃机热效率的持续提升又有利于电驱装置充分发挥技术功效。采用大流量废气再循环(EGR),提高压缩比并实现稀薄燃烧是内燃机用于提高效率的核心技术。针对燃烧过程的优化及新型燃烧技术的开发对车用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概述目前车用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描述基于汽车电驱动化进程而开发的发动机技术,着重论述了影响未来发动机燃烧技术的关键问题,同时介绍了发动机的全新燃烧理念与燃烧方式等研究成果及发展前景。

0 前言

为解决汽车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有效改善了内燃机排气净化及运作过程。最近,随着日本国内政策的不断引导与支持,日本政府在逐步推广纯电动汽车(EV),并将其投入实际应用。同时,为满足日本国内的低碳需求,研究人员仍须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本文首先阐述了日本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汽车普及情况,概述了车用发动机技术的进展,随后对可用于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发动机进行了展望,并对影响未来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1 社会需求与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

如图1所示,随着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逐步复苏,日本国内的汽车产业得以飞速发展,由此引发了多种社会问题,特别是由于汽车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气候的恶化现象,以及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研究人员通过在日本各地对汽车废气排放进行调查研究,对排放标准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为满足社会需求,日本政府制定了全新的排放法规,并逐步收紧排放法规限值。近年来,为抑制地球温室效应,研究人员须进一步降低汽车CO2排放,同时实现发动机的高效率化,并进一步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

如图2所示,研究人员通过测量由汽车所排放的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及排放颗粒物(PM),计算出了上述排放物总量的变化过程及各车型产生排放物所占的比例。在由柴油车产生的排放物中,NOx及PM 约占85%。在由汽油车产生的排放物中,HC约占60%。随着法规的逐步强化,源于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开始逐步降低。就目前而言,除了光化学氧化剂及之外,其他排放物基本已可满足相应的环保标准要求。

为满足上述排放法规要求,研究人员开始以提高发动机性能并改善燃油经济性为目标而进一步开展研发过程。包括发动机零部件技术在内的许多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与分析技术。

研究人员在汽油机的如下技术领域中均取得了一系列进展:(1)针对燃油供给系统中的精确空燃比控制、减速时的停缸技术;(2)针对火花塞的技术改良及高能点火技术;(3)针对气门驱动系统中凸轮驱动方式的改良及基于相位与可变升程的控制技术;(4)针对爆燃过程进行优化并降低泵气损失;(5)采用包括废气再循环(EGR)、增压系统在内的进、排气系统改良技术;(6)为降低机械损失而采用了润滑、冷却等技术。

此外,在柴油机技术领域,4气门系统、缸内直接喷射技术、EGR装置、中间冷却系统、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及共轨式喷油系统等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研究人员通过采用氧化催化剂及柴油机排气颗粒过滤器(DPF),并降低NOx催化剂的排气后处理系统,逐步实现了降低排放与提高整机热效率的技术目标。

2 汽车电驱动化时代的发动机技术

从2017年起,汽车电驱动系统得以飞速发展,其发展过程主要与以下因素存在密切联系:(1)主要国家地区(如西欧、中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支持政策,并提供经济补助;(2)各大汽车生产商(OEM)的经营方针。

在欧洲,以大众柴油机排放门为契机,研究人员重新制定了针对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排放法规,并提出了应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同时将逐步引进EV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中国地区,政府部门除了采用相关环保政策之外,同时也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EV、燃料电池汽车(FCV)、PHEV)的制造与销售进程。如图3所示,在最近十几年中,中国的乘用车保有量得以飞速增长,OEM 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并探索相应的战略方针。

与上述发展趋势相呼应,,汽车工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逐步加入到汽车领域中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各大车企有针对性地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标准化发展。同时,各大车企也加强了与电气设备OEM的合作,并确保电池供应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而逐步搭建起基于该领域的技术平台。

为了适应当前汽车电驱动时代的需求,发动机技术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各种混合动力系统也得到了充分发展。混合动力汽车(HEV)仍需要随车携带传统化石燃料,因此不断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依然是重中之重。随着对阿特金森循环等技术的有效应用,HEV预计可将整车燃油耗降低约20%~50%。

目前,研究人员已将燃烧控制技术、降低冷却损失及抑制爆燃的相关技术列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PHEV而言,其技术优势与HEV相似。

PHEV 可有效延伸整车续航里程,并充分降低了燃油耗。但在电池容量增大的同时,由于整车质量增加,会相应引发燃油经济性恶化及成本上升等问题。对此,研究人员建议可将纯电驱动作为基本行驶模式,而用最大功率约为20 kW 的小型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同时,研究人员也在力求改善发动机摩擦现象,同时使动力装置实现轻量化,并视情况采用阿特金森循环。

3 发动机燃烧技术的发展

 新型燃烧方式

为实现车用发动机的高效率化,研究人员须利用先进的零部件技术。在充分考虑了冷却损失的前提下,研究人员对热释放系数进行了研究。在燃烧持续期内,由于在热释放开始阶段下指示热效率逐渐提高,因此研究人员有必要对燃烧持续期进行着火定时控制。如果最高压力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在燃烧持续期较短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须相应推迟热释放开始时刻。在燃用稀薄混合气的条件下,为缩短发动机燃烧持续期,部分研究人员提出了有效利用预混合燃烧的方案。

目前,研究人员对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技术的关注度与日俱增。HCCI技术在汽油机低负荷工况下可充分发挥作用,但在变工况条件下,适当地控制混合气的自着火过程有着较高难度。而通过火花点火方式能可靠地使部分混合气进行燃烧。目前使稀薄混合气实现压缩着火并对快速燃烧进行控制的方法已进行了实用化。除了利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以实现压缩比的可变过程,并利用机械增压以实现进气量控制之外,研究人员还通过采用高压汽油的直接喷射方式形成合适的混合气,同时利用大流量EGR降低燃烧温度,由此减少NOx排放量。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利用各气缸中设置的燃烧压力传感器,并根据采集的负荷、转速、机外温度、气压等参数,可实现对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

研究人员对预混合压缩着火(PCCI)技术也开展过许多研究。在该燃烧方式中,虽力求同时降低NOx与炭烟排放,但如果增加喷射量,会使混合气浓度提高,并使燃烧过程过于粗暴,所以该燃烧技术通常仅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得以应用。目前也有相关研究表明,除了采用大流量EGR之外,可通过米勒循环降低有效压缩比,即使在高负荷工况下也能实现平稳的燃烧过程,并大幅降低NOx与PM。同时,研究人员通过调节膨胀比,能使热效率保持不变。未来,研究人员可通过对喷射、燃烧控制等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扩大发动机高效运转区域。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反应可控压缩着火(RCCI)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该燃烧过程中,以预混合气的快速燃烧作为增加等容度的主要方式,并能实现较高的指示热效率。在多种负荷条件下进行的稳定着火控制,抑制剧烈的热释放过程并确保燃烧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研究人员认为上文所述的PCCI燃烧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为扩大发动机的高效运转区,须相应采用进排气控制、燃料喷射控制等先进技术。

 燃料-空气混合与燃烧

燃料-空气混合气的形成对发动机燃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图4表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得出的多种燃烧方式条件下的热释放率与50%燃烧过程中当量比φ-温度T的分布示意图。燃烧反应过程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燃料供给方式、定时的燃料-空气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燃烧气体的φ-T 分布。

在普通的柴油燃烧过程中,即便在混合气着火后,缸内仍在继续进行燃油喷射。在经分层后的混合气稀薄化处理过程中,喷雾及燃烧过程还在继续进行。虽然着火及燃烧过程的可操纵性较好,但同时降低NOx与炭烟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就PCCI燃烧方式而言,通常在压缩行程中会采用多种喷射策略,使混合气实现分层,并且NOx的排放量较高,而炭烟排放量则相对较低。在该工况条件下,研究人员通过延迟喷射即可延长燃烧持续期,进而降低压力升高率。在HCCI燃烧过程中,通常会在进气行程中供应燃油,使稀薄混合气实现压缩点火。虽然NOx与炭烟的排放较少,但受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对着火及燃烧过程进行控制有着较高难度。在压力上升率较高与负荷较低的条件下,燃烧效率会相应降低。在RCCI燃烧过程中,由于研究人员对2种燃料比及燃料喷射定时进行了调节,因此可有效抑制NOx与炭烟排放,并可实现稳定的着火及燃烧控制过程。目前,在低负荷工况下改善燃烧效率并在高负荷工况下降低燃烧噪声等课题仍亟待解决。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针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CFD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预测精度也大幅提高,并成为了当前研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研究人员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并对燃料-空气的微观混合形态进行观测。

如图5所示,在由研究人员所提出的随机过程理论模型中,最初分离着的燃料(燃料质量百分数Y=1)与空气(Y=0)实现湍流混合,并按照随机过程理论而逐步形成均匀混合过程。该混合过程应用了相关研究人员所提出的二体碰撞及再分散模型,该模型利用由湍流特性所决定的频度ω,在1个较大流体块经历了碰撞及融合过程后,将其分解为2个相等的较小流体块。

研究人员通过对ω的时间积分定义无量纲时刻η(该数值与1个流体块的平均碰撞次数一致),并可用于表示混合度。换言之,到η=2时,是按分散浓度进行分布的状态,但在逐渐达到η=6的状态后,浓度会接近于正态分布。η=12时,浓度会更接近于平均浓度Yo,表明了其可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在图5中,不同颜色图案表示燃料在空间均匀破碎时的浓度分布状况。因此,作为湍流混合过程的评价指标起着重要作用。此外,ω 与湍流强度u'与积分比例L 存在数值关系,可通过ω='/L 的公式来进行计算。

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对柴油无因次燃烧过程进行了预测研究。计算中,得出了随时间变化的热释放量及压力过程。研究人员可相应计算出燃油喷射量、喷油定时、涡流比、EGR条件下的缸内压力及热释放率,从而合理地预测NO生成量的变化。

通过该模型,研究人员可得出燃料-空气的不均匀度与浓度、燃烧后的温度与NO生成速度的概率分布。研究人员通过应用基于随机分析系统(RANS)的CFD仿真,能有效记录各个计算单元内的微观混合情况。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反应动力学计算方法,也能将其应用于柴油机的PCCI燃烧过程中。此外,除了能通过无因次计算以预测喷雾着火过程之外,研究人员可根据实测的压力、放热率而得出基于混合时间的变化函数,由此可对多次喷射时的排气进行预测。通常,研究人员认为在强湍流场中对于点火不确定性与循环变动的预测结果,以及对由壁面碰撞而产生的流动过程的观测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燃烧室壁面附近现象的说明

通过采用最新的燃烧系统设计方案,研究人员能对各种各样的发动机技术规格及运转条件实施最佳的燃烧控制,但如要进一步改善燃烧过程并提高热效率,仍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开展。

研究人员就燃烧室壁面非稳定热传导问题,运用了如图6所示的等容燃烧装置及高响应性热流束传感器(Vatell,HFM-7),通过气体射流火焰及均匀混合气的传播火焰对壁面热流束变化进行了计测。图7是在采用预燃方式的条件下(温度为950 K,压力为2 MPa,氧气浓度为21%),从喷孔直径为 mm 的喷嘴中以喷射压力为8 MPa,喷射持续期为9 ms的参数喷射了氢燃料并使其自行着火燃烧后的结果。图7示出了缸内燃烧压力p,放热率dq/dt,平均温度Tave及在燃烧室壁面的2点P1、P2处测算出的热流束qhf的时间与喷射后的时刻t 的关系。图7(a)中的号码对应于图7(b)中逆光摄影图像的时刻,喷雾在与容器壁面相碰撞后(图像①),在喷射后的 ms内在P2附近着火,dq/dt数值随之急剧增大(图像③)。火焰在到达P2(图像②),并进行快速传播(图像④),随即进行扩散燃烧,在图像⑤时到达P1工况点。在喷射过程结束后(图像⑦),dq/dt数值随之减小,同时火焰亮度有所降低(图像⑧、图像⑨)。qhf对应于以上燃烧区域的变化过程,P2在图像④,P1在图像⑥的时刻急剧增加。P2在扩散燃烧持续期(图像④~图像⑦),持续保持相对恒定的值,随着火焰亮度的降低(图像⑧、图像⑨),qhf也得以缓慢减小。P1在图像⑦出现极大值之后,qhf数值同样有所减少。此外,P2相比于P1之所以qhf数值较高,是由于在P2附近,着火燃烧的气体由于存在绝热压缩现象而具有较高的温度。根据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对燃烧室壁面附近的着火过程得出了2项结论:(1)在该燃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热损失;(2)在可燃混合气自行着火燃烧的过程中,使qhf的数值相对较高。

而且,为了对燃烧过程中热传导的状况进行直接观测,研究人员采用了具有5根微细热电偶的传感器,并测算了壁面附近的温度分布。该5根微细热电偶分别为A、B、C、D、E,其中A、B、C线材直径为25 μm,D、E线材直径为75 μm,伸长距离为δ。图8(a)表示了从点火后到燃烧结束时的燃烧室内压力p,放热率dq/dt,各热电偶的温度T,局部热流束qhf的持续时间与点火后的时刻t 的关系。图8(b)除了表示qhf与T的关系之外,根据由压力变化而计算出的未燃气体温度Tu及在温度传感器附近进行放大拍摄的逆光摄影图像(图8(c))截取2个时刻的图像作为实例(分别为 ms与 ms),并在火焰锋面接近壁面约5 mm并持续14 ms后,示出了火焰锋面与壁面的距离x。图8中相应示出了各热电偶的δ 值,在缸内温度急剧升高的时期,同时在相同的线材直径条件及δ 值较大的情况下,温度增长速度较快。在δ 相同的条件下,线材直径越细小,时间常数会相应提前。T及qhf会随着未燃气体的压缩加热而缓慢地增加,由于火焰锋面的接近,dq/dt 数值得以明显增大。相比于qhf在火焰锋面到达壁面后成为极大值,T 极大值的出现存在滞后现象。尽管研究人员充分考虑到了热电偶信号的时间常数,并对此进行补偿,T的极大值也比火焰温度更低。由于T 的极大值会随着δ 的减少而降低,研究人员认为T的数值大小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根据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同样测算的结果,可得出如下趋势。在燃烧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由于压缩加热导致温度与热流束的形成速度快速增加,同时由于温度梯度较大,qhf也会相应变大。

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在开展针对壁面附近现象的测算研究与模型试验。以发动机燃烧室壁面的热流束为例,研究人员历来通过热电偶对其进行测试,并按照非稳定传热分析而进行计算。在柴油机领域,由于燃烧室壁面碰撞而使热流束增加的现象会限制热效率的提高,因此研究人员目前正运用多个传感器以对热流束进行测算并对燃烧现象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人员利用激光电子式传感器(LES)进行燃烧室壁面碰撞喷雾动态与局部热流束分布的数值分析,并研究了火焰接近壁面附近时的放大摄影图像,根据对温度边界层厚度的推定结果,从而对传热系数与热流束进行验算。

近年来,利用壁温回转式隔热膜以改善热效率的效果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人员采用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LIF)的壁面温度测算方法,并充分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μPIV),对壁面附近的气体进行流动测算。相关燃烧机理说明上述方法正有效地应用于发动机的燃烧室设计过程中。此外,基于薄膜测温电阻器式的微电子机械(MEM)技术的相邻多点热流束测试传感器已得以成功开发,可期待其将在今后的发动机测试领域中得以应用。

4 结论

上文概述了可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的车用发动机技术的进展,并对汽车电驱动时代的相关发展条件进行了展望。

随着环境及物质需求的变化,社会各界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目前,按照节能降耗的技术观念,研究人员仍须持续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燃料-空气混合气的形成过程、燃烧室壁面附近燃烧现象及其控制技术将是未来数年间的重点研究领域。

本文发表于《汽车与新动力》杂志2020年第5期

作者:[日]塩路昌宏

整理:彭惠民

编辑:伍赛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动力性研究大学论文怎么写

07届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划与任务书 发表日期:2007年1月4日 【编辑录入:admin】 汽车学院07届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划与任务书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对毕业设计(论文)和答辩提出以下要求: 一、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的时间 班级 04汽车运用(1) 04汽车运用(2) 04汽车运用(3) 05汽车运用(3) 时间 07年3月8日~4月13日 07年3月8日~4月13日 07年3月8日~4月13日 07年3月19日~4月27日 选题时间 3月8日~15日 3月8日~15日 3月8日~15日 3月19日~26日 提交提纲时间 3月16日~18日 3月16日~18日 3月16日~18日 3月27日~30日 提交初稿时间 3月19日~25日 3月19日~25日 3月19日~25日 3月31日~4月6日 提交修改稿时间 3月26日~30日 3月26日~30日 3月26日~30日 4月7日~11日 提交最后稿时间 4月4日 4月4日 4月4日 4月18日 答辩时间 4月9日 (学号前一半) 4月10日 (学号后一半) 4月11日 (学号前一半) 4月12日 (学号后一半) 07年4月13日 07年4月23日 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与任务书 (一)选题 汽车技术性论文、故障诊断、维修工艺说明书、汽车维修经验及其他形式论文。确定题目时要与指导教师商讨,并征得指导教师的认同。 1.汽车技术性论文(首选) 以汽车的新工艺、新设备、新知识、新技能方面为主。论文要突出应用技术,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汽车故障诊断论文 结合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故障案例,撰写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方面的论文。 3.维修工艺说明书 为了丰富学院汽车运用专业教学内容,让教师学习各大汽车厂的特色,学生可撰写《维修工艺说明书》,但只能选择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内容,并且要求尽可能使用图形、数据来说明问题,力求工艺内容完整。文章若评优,论述和说明的文字内容一定要上升到一定理论水平。 4.维修经验和其他形式的论文 学生可撰写汽车维修经验方面的总结,但要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对于其他形式的论文,除格式上要与汽车技术论文要求相同外,还要求内容一定要与汽车有关联,不能写与汽车毫不沾边的论文,具体要求请与指导教师联系协商。 (二)论文格式 论文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等。 1.标题:标题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 2.摘要:又称提要,比较简短,它是全文的高度“浓缩”,内容包括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对象、方法、结论和应用范围等。一般在100字左右。 3.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或标题词,它是从论文中选出最能代表论文中心内容特征的词或词组,是论文最高度的概括,一般选出3~5个关键词。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正文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运用素材,论证观点的部分。 5.结束语:结束语一般包括结论和建议部分。结论是全文的总结,是论文的精髓,写作要十分严谨,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果,存在什么问题,应是非分明地讲清楚。 (三)规范要求 1.文章要求3500字左右; 2.使用A4纸打印出来,装订好后交指导老师; 3.自己设计封面(内容应包括学院名称、系别、专业、论文题目、姓名、班别、学号和指导老师)。 (四)成绩评定要求 1、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要求,并与指导老师商讨后选定; 2.毕业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时间向指导老师提交提纲、初稿、修改稿和最后定稿。否则不准参加答辩。 3.论文成绩的评定包含平时成绩和最后论文质量成绩。 (五)其他 1、无实习单位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一定要返校,由汽车学院实验实训部安排实习并进行论文写作; 2、答辩时间,一定要按时返回学校参加毕业答辩,否则不给成绩。 记得采纳啊

楼主,可以进一步增大发动机功率。(1)加大空气流量,降低进气阻力。换装高流量的空气滤芯可降低发动机进气的阻力,同时提高发动机运转时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及容积效率。如果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将整个空气滤清器改装为滤芯外露式滤清器,俗称“香菇头”,以进一步降低进气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2)改变进气道形状,增加进气的空气流动速度。进气道的改进可以从形状及材质2个方面来进行。改变进气道的形状,一是为了实现进气蓄压,以供急加速时节气门突然全开之需;二是增加进气的流速。改变进气道材质,对材质的要求原则上是不吸热和质量轻。目前汽车改装最常用的是碳纤维材质,其优点是具有不吸热的特性,缺点是价格昂贵。通常赛车会同时改进进气道形状和材质,并将空气滤清器一并转移甚至干脆拆除,将进气口延伸至车外,以便随车速提高增加进气压力,从而提高进气量,以求获得车辆动力性的最大提升。(3)采用二次进气,提高容积效率。二次进气是除了从空气滤清器吸入的空气外,另外再利用进气歧管的真空压力差,从发动机PCV(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外接另一进气装置,导入适量的新鲜空气来到达到提高容积效率的目的。二次进气所能产生的动力提升效果最主要的是在节气门开度较小的低转速阶段,因为在节气门全开的高速阶段,空气大量进入使真空度降低时,二次进气装置所能导入的空气量相对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找中国论文榜,说清楚论文要求就好了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操控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主要区别于现在我们常见的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下面介绍几个市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1、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燃油和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目前各大品牌基本都有此类车型,比如:奔驰S400、宝马5系等,这些混动车辆都会标有Hybrid字样。2、纯电动汽车:此款车完全脱离了燃油,完全靠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3、燃料电池汽车:这款车也是电池车,是一种氢氧混合燃料电池,您可以快速将电池燃料灌满,无需充电等待。4、氢能源动力汽车:此款车也完全脱离了燃油,利用氢能源替代了燃料。5、太阳能汽车:这款车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辆。还有其他新能源汽车,如:双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