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宁德师专学报

发布时间:

宁德师专学报

一、宁德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 宁德师范学院 有2个校区,分别为东桥校区和蕉城校区,东桥校区地址为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学院路1号、蕉城校区地址为宁德市蕉城区学院路1号。 二、宁德师范学院简介 宁德师专的前身是建于 1958 年的福安师专, 1962 年困难时期停办。 1975 年秋,宁德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 1978 年 12 月 28 日 , 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宁德师范专科学校。 1990 年 8 月,闽东职业大学并入宁德师专。 1994 年 3 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表彰和奖励,两度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五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 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建校以来, 共培养了 19000 多名毕业生。 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宁德学院的目标,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初步达到举办本科学院的基本条件。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与专业结构, 2000 年以来新设了 14 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基本形成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干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 共有各类专业 39 个,其中师范类专业 12 个,非师范类专业 27 个。 学校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 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才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有省级教学团队 1 个、省级教学名师 2 人、省级精品专业 1 个,省级精品课程 4 门,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 项。学校重视 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 2004 年底教育部组织的高职专科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达到“良好”。 近年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超过 92% 。 学校重视抓好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了区域经济、生物技术、数学、畲族文化等研究所。学校教师参加国家“ 973 ”、“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重点科研项目共 80 多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等 30 多项 (其中彭彪教授的花卉矮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寿教授的数学项目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黄家骅教授的居民经济学研究获省社科成果一等奖) , 获国家专利 3 项, 正式 出版论著、教材 248 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639 篇, 其中 国外学术刊物发表 50 篇。 《宁德师专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宁德师专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分别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报。 学校注重从宁德特色产业的生产实践中筛选课题,主持或参加直接服务于宁德市工农业生产的国家、省、市科研课题 20 多项,其中食用菌栽培、槟榔芋再生植株、草莓快速繁殖、章鱼人工育苗、笋类食品保鲜加工、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环境监测、闽东北亲水游规划与导游词的编写等技术的研究,对于服务地方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论文1. 晚清翻译机构与在华美国传教士 [J]. 德州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5,(1).2. 《万国公报》与美国在华传教士的西学翻译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5,(1).3. 中国近代国际法翻译第一人——丁韪良 [J]. 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2).4. 晚清在华英美传教士西学译介的本土化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5,(3).5. 围绕《闽省会报》中译介的考察 [J]. 宁德师专学报, 2005, (4).6. 近代上海科技翻译界的“美国流”[J]. 上海翻译, 2006, (1).7. 林乐知的翻译活动与晚清政治变革的互动 [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 (1).8. 论林乐知的西学翻译及其在晚清的接受 [J]. 国外文学, 2006, (1). 9. 晚清厦榕两地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之比较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6, (1).10. 晚清入闽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的西学翻译 [J]. 闽江学院学报, 2006, (1).11. 嘉约翰的翻译:中国医学译史上的里程碑 [J]. 社科研究, 2006, (4).12. 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 [C]. 福建省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晚近在华美国传教士的《圣经》汉译 [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14. 美国传教士对晚清科技翻译的贡献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6, (3).15. 狄考文西学翻译发凡 [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年7月教学科研论文专辑16.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澳粤的西学翻译 [J]. 韶关学院学报, 2006, (8).17. 近现代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百年西学翻译 [J]. 外国语言文学, 2006, (3).18. 《中东战纪本末》: 美国传教士军事翻译之经典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12月增.19. 花华圣经书房与晚清西学翻译 [J]. 梧州学院学报, 2007, (4).20. 晚近教科书与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C].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2006 年12月.21. 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以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译坛美士“三杰”个案等为例[D].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12月.22. 前缀a-构成的词的特性 [J]. 英语辅导, 1984, (5).23. 代美国俚语的来源与特点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92, (2).24. 英语异叙与拈连修辞法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6, (2).25. 斯特短诗哲理的根源和表现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6, (4).26. 英语中法语借词的嬗变及发展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7, (3).27. 词汇“Pyramid”框架与记忆“Downstairs”阶梯 [J]. 英语天地, 1998,(8).28. 英语“垂悬”现象透视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8, (4).29. 弗罗斯特短诗的哲理思想 [J]. 福建外语, 1998年增刊.30. 现代美国俚语的构筑框架及美学特征 [J]. 福建外语, 1999年增刊.31. 霍桑的散文《秋天》的艺术特征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99, (3).32. 形似的美感—译泰勒诗歌《捕捉苍蝇的蜘蛛》偶得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2, (3).33. 漫步大学英语的英诗长廊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3, (1).34. “译”彩纷呈:《火与冰》三译文得与失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3, (3).35. 匠心独运 各显神韵─“Spring Pools”译文比较论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4, (2).36. 可读性:不容忽视的翻译标杆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4, (4).37. 论英语基础阶段素质教育的层次定位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2000, (3).38. “中选”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J]. 福建高教研究, 1998,(1).39. 师专特色的大学英语面面观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98, (1).40. “中期选拔”的竞争及激励机制 [J].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8, (2).41. 警惕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滑坡 [N]. 闽东日报, 1999年2月22日.42. 中学英语教学任重道远 [N]. 闽东日报, 1998年6月9日.43. 英语素质教育与小学启蒙职责 [N]. 闽东日报, 1998年2月17日.44. 英语素质教育与家庭角色扮演 [N]. 闽东日报, 1998年1月20日. (四)课题1.“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翻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独立,2006,已结题;2.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翻译”,宁德师范学院科研项目一等资助,独立,2006,已结题;3. 《实用翻译》,宁德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009-2010;4. 《高级英语》,重庆市(省级)精品课程,排名第4,2007-2010(注:2010年增补);5. 《大学英语》,重庆市(省级)精品课程,排名第6,2010年;6. 《信息科技英语翻译》,重庆邮电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010-2013,已结题;7. “信息科技英语翻译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负责人,2010-2012;8. “模因论视域下的信息科技英语翻译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排名第2,2014-2015,在研中;9. “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排名第2,2014-2016,在研中;10. 2014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排名第2,—,在研中;11. “弗罗斯特诗歌及其译作系列比较论”课题,宁德师范学院2003年校级社科三等资助,独立,已结题;12.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译著,24万字),重邮人才引进科研基金项目,独立,2010-2012,已结题;13. 信息翻译研究创新团队,重庆邮电大学,校级,负责人,2012年11月;14. 《爱德华·泰勒诗选》(译著,15万字),重庆邮电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独立,2014-2015,在研中。 (五)获奖1. 《社会契约论》(译著),重庆翻译学会第十三次年会上获重庆翻译学会第四次优秀翻译成果奖,三等奖,独立,2015年12月;2. 《哈佛百年经典》第24卷与第32卷(译著),“第四届天府翻译奖优秀成果”译著奖,一等奖,第1译者,2015年9月;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译著),重庆翻译学会第九次年会上获重庆翻译学会第三次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2011年11月;4. 宁德师范学院2011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独立,2011年12月;5. “英语互动社区”,第一届重庆市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5,2010年7月;6. 论文“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福建省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优秀奖,独立,2006年5月;7. “英语词汇立体教学方法”项目,“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校级奖)”,三等奖,独立,1998年9月;8. 宁德师范学院大学英语四级教学奖,一等奖,独立,1997年10月;9. 《福建译报》首届译文比赛鼓励奖,独立,1990年6月。 (六)学术会议与交流1. “美国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小组发言:“弗罗斯特短诗的哲理思想”, 北京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联合举办,2001年10月24-27日;2. “传教士与翻译—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小组发言:“论林乐知的西学翻译及其在晚清的接受”,北京大学-瓦西塔浸会大学联合举办,2004年5月23-25日;3. 重庆翻译学会第13次年会,第三分场专家点评,重庆文理学院,2015年12月12日;4. 重庆翻译学会第11次年会,大会主旨发言:“云翻译时代通译的困境与专译的出路”,长江师范学院,2013年12月21日;5. 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大会主旨发言:“三维视角下的名家名著重译观”——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为典型案例,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4月23日;6. 第一届江南高校外语学术交流会翻译组主持人,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4月9日;7. 重庆市翻译家协会2010年年会,大会主旨发言:“重庆市翻译家协会如何走出困境?”,南山文高楼,2011年1月08日;8. 翻译研究与教学研讨会暨重庆翻译学会第8次年会,大会主旨发言:“九问重庆翻译”,以及小组发言:“小翻译,大学问?”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12月26日;9. 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莎士比亚446周年诞辰纪念大会,重庆大学,2010年4月23日;10. 第一届重庆高校英语教学学术论坛,重庆邮电大学,2010年2月23日;11. “重庆翻译教育发展研讨会”,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2014年6月17日;12. “2014重庆市高校翻译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研讨会”,重庆邮电大学,2014年6月21日;13.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学术交流,“非译·杂译·真译·善译”,2010年6月12日;14.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武夷学院,2009年12月11-13日;15.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晚近教科书与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集美大学,2006年12月16-17日;16. 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福州,2006年5月26日;17.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花华圣经书房与晚清西学翻译”,泉州师范学院,2005年12月16-18日;18. 福建师范大学,为全校本科生讲座:“走出英语词汇记忆的误区”,1992年5月23日;19. 宁德师范学院,为中师讲座:“翻译与文化”与“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2005与2007年;20.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为中师讲座:“翻译漫谈”与“高考的第三只眼睛”,2006与2008年;21. 宁德师范学院,为全校本科生讲座:“大学英语四级冲关策略”,2011年10月11日;22.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为2013与2014外院新生讲座:“翻译基础”,2013年10月13日和2014年11月03日;23. 重庆邮电大学翻译协会,为协会会员讲座:“如何应对英语四六级翻译”,2013年11月2日;24. 四川外国语大学,为硕士生讲座:“象牙塔翻译到市场翻译的距离——兼谈乱象丛生的当代文学翻译”,2014年5月22日;25.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本科生宣讲“重邮翻译硕士招生简介”,2014年10月26日和2015年5月20日;26.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主讲:中国译论之翻译标准嬗变,2015年9月17日。

陈世清:《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哲学动态》99年1期。《哲学原理》99、5转载。陈世清:《知识运营与二次创业》《哲学动态》1999年2期。《科学技术哲学》1999年第四期转载。陈世清:《论共有制》《中国经济信息》99年6期陈世清:《知识运营系列丛书提纲》《中国经济信息》99年11期陈世清:《知识农业一路走好》《集团经济研究》99年第9期陈世清:《谈培育企业家阶层的土壤》《集团经济研究》99年11期陈世清:《论劳动力产权制度》、《集团经济研究》2000年3期,中国生产力学会评为三等奖陈世清:《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范畴》《求是学刊》87年1期。《哲学原理》87年3期转载陈世清:《科学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哲学原理》86年12期陈世清:《本质是比规律更深层次的范畴》《东岳论丛》87年3期陈世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吗》《重庆社会科学》89年2期陈世清:《客观规律 科学规律 科学真理》《求是学刊》90年1期陈世清:《哲学的“实践”是整体范畴》《重庆社会科学》92年3期陈世清:《论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特区理论与实践》96年7期《理论与现代化》96年8期陈世清:《论股份制的本质》《经济体制改革》97年增刊,获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陈世清:《论法人人格化》《经济体制改革》97年增刊,获优秀论文奖一等奖陈世清:《科学真理是客观真理吗》《青海社会科学》87年3期陈世清:《改革干部制度是改善党风的关键》《理论学习月刊》1988年3期陈世清:《传统逻辑是形式逻辑吗》《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89年2期陈世清:《论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主体性原则》《管理与效益》96年3期陈世清:《论迅速形成企业家阶层的机制与途径》《决策借鉴》96年4期陈世清:《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统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96年5期陈世清:《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相互关系的历史发展》、《青海社会科学》96年6期陈世清:《论劳动力主体》《发展研究》97年1期入选《中国“95”科研成果选》陈世清:《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管理与效益》97年4期陈世清:《知识机遇》《厦门特区党校学报》98年2期陈世清:《劳动力商品原则与精神文明建设》《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99年3期陈世清:《劳动力商品原则与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现代化》99年3期陈世清:《知识创新与把握机遇》《三都潮》99年5期陈世清:《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2期陈世清:《创业经济学论纲》,《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2期陈世清:《权力“寻租”分析》、《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2期陈世清:《科学范式转换与实践模式转轨》《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4期陈世清:《从传统逻辑到对称逻辑》、《宁德师专学报》2006年2期陈世清:《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宁德师专学报》2008年2期陈世清:《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宁德师专学报》2009年2期陈世清:《对称辩证法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宁德师专学报》2009年4期陈世清:《政治经济学批判》《宁德师专学报》(CN)2010年2期陈世清:《对称哲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宁德师专学报》2011年1期陈世清:《哲学的科学化与对称哲学》《宁德师专学报》2011年2期陈世清:《对称经济与对称管理》《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陈世清:《经济理性与经济学理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期陈世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沉浮录》《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3期陈世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范儿》《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陈世清:《新常态经济与新常态经济学》《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2期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陈世清:《再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统一》《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汇编陈世清:《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的范畴》《86年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学报()陈世清:《知识运营与厦门二次创业》《厦门日报》98年10月28日陈世清:《知识运营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名牌时报》98年12月16日陈世清:《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名牌时报》99年1月13日陈世清:《怎样理解机遇的主体性》《名牌时报》99年1月20日陈世清:《比尔·盖茨后悔吗》《厂长经理日报》99年3月9日陈世清:《国企“所有者空位”应由政府充填》《山西发展导报》99年3月23日陈世清:《名牌战略 观念是前提》《海峡导报》2002年6月25日陈世清:《名牌战略 企业当自强》,《厦门日报》2002年7月10日陈世清:《名牌战略 政府有所为》《厦门日报》2002年7月3日陈世清:《品牌与名牌》,《海峡导报》2002年10月15日陈世清:《培养MEA 培植创业工程》《证券时报·创业周刊》2003年7月6日A3版陈世清:《对“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疑问》《书刊导报》143期陈世清:《意识、科学真理、科学真理的阶级性》《抚顺师专学报》1988.1陈世清:《论劳动力主体》《闽东学刊》陈世清:《知识创新与把握机遇》《三都港论丛》陈世清:《谈培育企业家阶层的土壤》《三都港论丛》陈世清:《权力寻租分析》《闽东论坛》99年4期陈世清:《培养MEA 培植创业工程》《东南咨询与培训》陈世清:《智慧经济与智慧经济学》《东南咨询与培训》陈世清:《到底什么导致了物价上涨?》《精品阅读》杂志2011年第18期

承德师专学报

行政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 [1]赵格格。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责任的皈依--兼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2]郁建兴,徐越倩。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浙江经验[J].中国行政管理。2012(02) [3]朱满良,高轩。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缘起、争辩及启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04) [4]甘黎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黑河学刊。2010(07) [5]甘黎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中的服务型政府构建[J].传承。2010(15) [6]李松林。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02) [7]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J].社会科学。2010(02) [8]蒋嵘涛,彭京京。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研究[J].求索。2009(10) [9]储岳峰。服务而非管制--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借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10]金晶,王颖。委托代理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6) [11]潘劲稳。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意涵及其实现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7(10) [12]任勇,李晓光。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对策及评析[J].经济问题。2007(07) [13]费玉春,李正明。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政府信息公开[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 [14]杨杨。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03) [15]段黎。浅谈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政府责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16]刘熙瑞,井敏。服务型政府三种观点的澄清[J].人民论坛。2006(05) [17]许明星,刘兵荣。非典过后加强农村卫生建设的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07) [18]何颖。加快政府转型塑公共服务型政府[J].技术与市场。2005(03) [19]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0]吴家庆,徐容雅。提升地方政府能力的几点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南博方.日本行政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皮纯协.行政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2 [6]罗豪才.行政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0 [7]杨惠基.行政执法概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 [8]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何士青.以人为本与法治政府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张金鉴.行政学典范.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6 [11]林尚立.国内政府间的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2]应松年、袁曙宏.走向法治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3]姜明安,皮纯协.行政法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4]张庆福.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 [15]汤唯、孙季萍.法律监督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l [16]王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构建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9 [17]刘春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18]王毅.城管行政执法体制的现存问题与改革构想.城建监察,2006,4 [19]胡建淼.行政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43 [20]楼向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研究——以义乌为个案.2008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王亮。完善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马光涛。西藏林芝地区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高敬伟。我国公务员培训市场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 [4]王璐。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D].河南大学2009 [5]柴晓丽。公务员培训有效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6]王召征。新疆公务员培训市场化探索[D].新疆大学2009 [7]赵玲玲。我国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 [8]程倩倩。基于胜任力的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 [9]李青青。职业生涯导向的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 [10]赵永生。“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我国公务员培训的有效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0 [11]任莉星。我国县级政府公务员培训研究[D].山西大学2009 [12]于森。陕西省公务员培训模式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13]龙国良。基于有限市场化模式的湘潭公务员培训政策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7 [14]陈婷婷。重庆市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8 [15]张荣学。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工作探索[D].吉林大学2008 [16]卢韵玚。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体系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7]张波。重庆市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 [18]刘雅静。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19]韦忠继。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 [20]何玉姗,刘广磊。加拿大人事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1(08) 猜你喜欢: 1.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2. 大学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3. 2017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4.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2017年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1]邓伟:词人纳兰性德思想初论[J].辽宁大学学报,1981,(6). [2]祝注先.论纳兰性德的思想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2). [3]楚庄.纳兰性德和纳兰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5,(5). [4]黄天骥.纳兰性德和纳兰词[J].社会科学战线,1982,(1). [5]楚庄.纳兰性德和纳兰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5). [6]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7]黄士吉.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J].社会科学辑刊,1992,(1). [8]宋效培.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7,(4). [9]项小玲.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J].南平师专学报,2000,(1). [10]宋公然.苍凉悲慨写边声,评纳兰性德的塞上词[J].绥化师专学报,2001,(3). [11]季祝平.试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 [12]赵晓红.纳兰性德的边塞词[J].思想战线,2000,(6). [13]王雯.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谈纳兰性德的咏物词[J].松辽学刊(社科版),1999,(1). [14]岑玲.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简论纳兰性德的咏物词[J].遵义师专学报,1999,(3). [15]王国玺.清新自然蕴藉秀美.试探纳兰词的美学风貌[J].社会科学辑刊,1993,(2). [16]宋公然.略论纳兰词[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7,(1). [17]李红雨、关纪新.纳兰词的审美价值[J].民族文学研究,1986,(1). [18]陈慧星.谈言情之作纳兰词[J].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1). [19]徐培均.言情之妙晶——试论纳兰性德词[A].词学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 [10]方红心.论试纳兰性德的感伤词[J].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84,(1). [21]李寿冈.纳兰词之谜[J].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79,(3). [22]宋培效.试论纳兰性德的豪放词[J].承德师专学报,1988,(4). [23]简茂森.容若词艺散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5). [24]朱国民.纳兰词艺术探幽[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4,(2). [2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6]张菊玲.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 [27]郑孟彤.中国诗歌发展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28]冯统一.纳兰性德和饮水词[J].读书,1982,(11). [29]李寿冈.纳兰词之谜[J].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79,(3). [30]杨勇.论纳兰性德的个性气质对其词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3). [31]张弘.纳兰词评价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85,(4). [32]张秉戊.纳兰词感伤的心理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1995,(1). [33]岑玲.纳兰词感伤风格的文化心理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3). [34]方红心.试论纳兰性德的感伤词[J].扬州师院(社科版),1984,(1). [35]周涛.浅论纳兰性德词形成的根本原因[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3). [36]李雷.晏几道与纳兰性德之比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37]华德柱.论纳兰词的忧郁[J].中国韵文学刊,1999,(1). [38]任嘉禾.纳兰性德的词[J].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专刊). [39]宁昶英,佟仁静.纳兰词研究三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3). [40]寇宗基.纳兰性德对中国华夏文化的倾慕和求索[J].晋阳学刊,1998,(5). [41]孙通海.试论纳兰词的内容、风格及其创作背景[J].民族文学研究,1984,(3). [42]简茂森.容若词艺散论[J].华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81,(5). [43]楚庄.纳兰性德和纳兰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5). [44]简茂森.容若词艺散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5).

关系关系。。。。。。。。。。。。垃圾垃圾。。。。。。。。。。。。发表了也没人看

呵呵呵呵呵呵同意二位过来人的看法,深切体会其心情。。。。忽忽`````

辽宁师专学报怎么样

学术刊物 1、《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于2007年3月25日创刊,由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属内部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政治经济与法律教学研究、语言与文学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法研究、艺术学与传播学研究、史学与图书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栏目。 2、《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99年10月1日创刊,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由铁岭师专、朝阳师专、锦州师专、抚顺师专、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中心编辑部设在铁岭。属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固定转载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EPS中文电子书刊服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社科)、辽宁师专学报 (社科)、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山西能源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长江大学学报》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硕士读作可发,优质稿件不收版面费.

审核速度很快,大部分投稿一个月就能拿到终审结果,审核难度也不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硕士独作可发,不收版面费。

虽然是社科类学报,但主要还是发布农业研究,三农问题等方向的论文。

审核速度方面,初审就要大半个月,外审也经常要拖两三个月,不过编辑态度貌似还不错,联系询问都会有回复,退稿也会多少写点意见。

简介: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素有“小品艺术之乡”、“二人转之乡”、“红楼文化之乡”、“体育冠军之乡”、“煤电能源之城”美誉的辽宁省铁岭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由原铁岭师范、铁岭师专和铁岭职工大学合并而成。从 1949年铁岭师范建校至今,已走过60年的光辉发展历程,为社会输送了四万多名合格人才;现有专业37个,在校生5631人;现任党委书记、校长徐兆东教授。 校区西倚风景秀丽的龙首山,北临碧波荡漾的柴河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目前,校区总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拥有功能齐全的综合实验室、网络多媒体教室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 35万册;建有连接三个校区的校园网,礼堂、体育馆等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办学层次丰富。现已形成师范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格局。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之间合作密切。2005年成功地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办四个本科专业,三届392 名毕业生全部获得学士学位,12 人考取研究生;与美国尔班纳大学开展了领导互访,教师交流,选派留学生等合作项目。 学校以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面向全国 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建立起了27个高职高专实习实训基地和26个师范教育专业实习基地,还在北京、深圳、大连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并且为毕业生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就业率五年来保持在90% 以上。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50人,其中专任教师369人,教授22人,副教授149人,其他系列副高级职称34人;博士1人,硕士49人,研究生班结业16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6人,还聘请32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建立起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现设有:人文学院,外语学院,理工学院,艺体学院,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本科生管理部。 学校承担了《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编辑出版工作,又创办了《铁岭师专学报》、《铁岭师专报》,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现有国家技术专利3项,推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全国教育科研精品课程1门,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近四年省级优秀教学成果6项。 学校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辽宁省文明学校,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科协先进集体,辽宁省统战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铁岭市文明学校,铁岭市行风评议先进单位,铁岭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党委。辽宁省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铁岭市劳动模范3人,铁岭市五一奖章获得者2人,铁岭市名校长1人,铁岭市名师7人,铁岭市优秀教师9人,铁岭市师德标兵10人,铁岭市学科带头人14人,铁岭市优秀科技人才9人,铁岭市优秀社会科技工作者6人。 如今,全校师生员工正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铁岭师专整体迁入新城区,并以我校为依托创建市属本科大学的工作部署和学校党代会确定的“搬迁升本”两大工作目标,实施“五大工程”,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打造风清、气正、人和的良好氛围和快速发展态势。2009年9月,总投资亿元,占地面积552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一所美丽、壮观、现代的新校区将以令人震撼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成立时间:1993-03-15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信息和资讯。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王黎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04: 148- 156

2. 王德业主编. 区域形象浪潮[M]. 新华出版社, 1998, 06: 35- 39

3. 罗志英. 地区形象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01: 66- 67

4. 禹贡, 常立新. 论区域形象识别系统—— 兼论常德区域形象设计问题[J].武陵学刊, 1995, 5: 100- 103

5. 赵定涛, 李丰. 当代宏观管理新课题——区域形象管理及其展望[J].预测,1997

6. 格伦. 布鲁姆等人著,有效的公共关系[M], 华夏出版社2002年

7. 斯劳拉.里斯著《公关第一广告第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 王飞,冯年华,曾剐.区域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师,2006(3)

9. 陈先红. 基于关系生态管理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36.

10. 李莉莉. 青岛荣膺最具软实力城市[ N ] . 青岛日报,2009206227.

11. 田书芹.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J ]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2. 何修猛. 现代公共关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1

13.孙迎光, 韩秀景. 组织形象塑造[M]. 上海三联书店,2009,07

14.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

15.郑生勇, 乜瑛. 公共关系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01

16.刘晓辉,贵州发展休闲农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17.刘婵婵,孙秀茹,白玉华.区域形象战略研究—— 兼论广西区域形象战略[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8. 于光远. 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N]. 广州日报, 1996- 4- 9

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1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3、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1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2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阿尔文·托夫勒【美】.未来的冲击【MI.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麦克卢汉精粹【MI.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1

【3】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1

【4】桂敬一【日】.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

【5】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罗杰·费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7】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3

【8】马克·波斯特【美】.信息方式【MI.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

【9】萨尔坦·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M』.姚坤何卫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1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I.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1】伊丽莎白切尔【英】.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4

【12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美】.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J.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2

【1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5

【1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15】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胡钮.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

【18】金暗.报业经济学.【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2

【1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I.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

【22】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6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8

【24】陆小华.新媒体观〔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8

【25】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四】.北京:中信出版社,22

【26】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7】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3

【28】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9】孙燕君.报业中国【明.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2

【30】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1】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3

【32】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3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2

【34】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35】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

【37】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8】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间.长沙:湖南出版社,23

【39】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40】朱春限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5

【41】朱春限传媒营销管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9:

【42】宋健武.竞争与融合闭.新闻与写作,28(l)

【43】朱丛艳,许冠英.论报纸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理论探讨,26(2)

【44】张丽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明.新闻实践,28(l)

【45】谢石山.正确估价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冲击阴.湖南社会科学,21(4)

【46】靳更新.深度报道在报纸与网络竞争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1(2)

【47】齐爱军,彭金凤.应对网络媒体—报纸寻求新的报道模式【J】.新闻记者,22(1

【48】任秋菊.左手办报,右手办网【Jl.青年记者,26,(24)

【49】严怡宁.美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优胜劣不汰【J】.中国报业27(5)

崇左市所有大学如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

1、广西城市职业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建于2005年,时名广西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12月,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暂定为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本科),2019年5月更名为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中国通往东南亚门户城市、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被誉为“南疆国门大学”。

前身是1939年创办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9年3月升格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的本科类大学,崇左市,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升级。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体育,艺术,化生,物理,政治历史专业,以及正常和非师范其次,较高的类别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扶绥)

一、本科类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崇左市市区,由原来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级来。汉语言文学,数学、体育,艺术,化生、物理、政史等专业,还有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二、高职类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扶绥县)最近这几年又新增了几所,桂林理工(扶绥校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崇左城区校区)、城市大学(崇左城区)、理工学院(崇左城区)

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术刊物 1、《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于2007年3月25日创刊,由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属内部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政治经济与法律教学研究、语言与文学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法研究、艺术学与传播学研究、史学与图书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栏目。 2、《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99年10月1日创刊,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由铁岭师专、朝阳师专、锦州师专、抚顺师专、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中心编辑部设在铁岭。属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固定转载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EPS中文电子书刊服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有以下几个: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咸宁学院学报、邢台学院学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辽宁师专学报 (社科)、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山西能源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长江大学学报》等。学报的级别与学校的级别有关,大学本科的学报一般是本科学报,专科学校则是专科学报,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是核心学报。本科院校的学报一般达到省级标准,具体的情况取决于学校的实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