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论文中引用弗洛伊德译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论文中引用弗洛伊德译文参考文献

心理学简报|品质原创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爱一个人的目的是什么?或者爱一个人需要目的吗?

在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动物里,只有一部分哺乳动物和鸟类会“谈恋爱”[1]。人类作为地球上最会谈情说爱的动物,似乎并不知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相爱,也不明白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如果爱是有目的的,那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完整的理论知识能够解释清楚爱的目的到底为是了什么。但哲学家们在过去近三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放弃过追问“爱情”的意义,心理学家们也从六十年前开始逐渐将“爱情”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课题进行解析。

因此,为了概述目前人类对于爱情的认识,我们心理学简报团队在查阅了一系列文献后,基于现有的研究和理论,追根溯源总结出了四大主流爱情观,按照理论提出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心理学知识解析整理出了一份 关于“爱情观”的综述 ,与各位读者分享。

(本文共计三千余字,阅读时间预计约6分钟)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图源:网络。

柏拉图(Plato)应该算得上是谈论爱情的哲学鼻祖了。他在公元前385年的《会饮篇》中记录了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酒宴中讲述的故事[2]:

“人类本来长着四条腿、四只胳膊和一个有着两张脸的头颅,但宇宙之神宙斯害怕人类的力量,因此把人分成了两半,迫使人类穷尽生命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在一生中,为了使得自己达到完满,人的其中一半总是在寻觅另一半,也就是在寻找“灵魂伴侣”。”

灵魂伴侣是自己缺失的另一半。作品:Adam Martinakis.

这里提到的“灵魂伴侣”被后世奉为“精神恋”,被人们认为是追求“灵”和“魂”的合一,是心思、情感、意志的相融与一致。这种建立在肉欲之上的精神恋爱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同样,在当年的酒宴上,柏拉图也被阿里斯托芬关于“灵魂伴侣”的故事所打动,并从这个故事里提炼出了关于爱情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 爱一个人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完整。 更深入地说, 爱是为了自己的完整性 ,是从自己的欲望出发,换句话说, 爱为了自我实现 。

爱一个人是为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柏拉图的思想与后期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似,弗洛伊德并没有专门提出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理论,但他在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时提到了 爱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我理想” 。弗洛伊德通常都将人性归因于无意识的欲望,所以他认为爱一个人是为了满足对“自我理想”的需求,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爱的人,并被爱人尊重后, 才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形象 。

叔本华(1788-1860年)。图源:网络。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关于爱情的思想是主张 家族生殖意志论 。他认为 爱的维持是基于性欲,激情的本质是本能的迷妄,是为了产生后代维持种族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爱情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使人误以为本来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事情也有利于个人,让人误以为爱上一个人能使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叔本华认为爱情的 幸福感是人的错误幻想 ,这种幻想在种族的目的达成后,爱情的幸福感就随即消失[3]。

婴儿降临后,种族利益就得以实现。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在《爱与生的苦恼》中曾这样写道:

“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

叔本华认为, 爱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性欲,性的目的是使男女繁衍种族,婚姻的目的是为了未出世的儿女着想 。所谓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夫妻能够在肉体、智慧、道德、精神方面相互弥补和适应;白头偕老的婚姻需要双方在性爱的基础上加上 “性向一致”的友情 ,这种“友情”与“性”是由完全不同的根源所产生的感情,双方以最贴切的心情相互慰藉,这是在性欲得到满足且激情消失后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和融合[3]。

爱情的幻觉“转头空”。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提到的爱情“转头空”的观点可以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Solomon在1980年提出的“ 情绪相对历程论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来解释。Richard Solomon认为情绪(包括爱情的激情)是受两个对立驱动过程共同产生拮抗作用而产生:激情由 正向驱动 (positive drive)与 负向驱动 (Negative drive)组成,当激情高涨时是正向驱动激增的过程;当正向驱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激情到达顶峰;激情过了高峰体验后,正向驱动趋于平稳,负向驱动将迅速陡增。所以激情过了最火热的感觉后,人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空虚、失落的负面情绪[4]。

Richard Solomon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正负的情绪驱动,但叔本华将这样的情感反差归结为种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罗素(1872-1970年)。图源:网络。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1929年出版了专门探讨爱情和婚姻的著作《婚姻与道德》并因此书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认为人之所以恋爱是为了解除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欲望[5]。在罗素的观点里,他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狂喜,如果没有爱情里的激情体验哪怕满足了性需求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满意[5]。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罗素曾在他的自传《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爱是为了解除每个人本性里的孤独。作品:Adam Martinakis.

罗素认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外界的陌生、残酷会让人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为自己建立“与世隔绝”的壁垒,以此来保护自己。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人渴望解除这种孤寂感,于是“爱”就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亲密且温暖的感觉让人能够克服对外界的恐惧,从而解除自身的孤寂感,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5]。

波伏瓦(1908-1986年)。图源:网络。

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认为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这使得人生充满意义。

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波伏瓦是著名的女权运动理论家和创始人,她认为传统的爱情太让人沉沦以至于失去自我,依附于恋人会让自己失去存在感。因此, 波伏瓦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类似于伟大友谊一般 ,爱人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对方以帮助彼此更好地活出自己,从而超越原本的自己,最终能携手同行创造出丰富精彩的人生。

波伏瓦提出的新型恋爱模式与顶级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提出的“友伴式爱情”殊途同归。在Robert Sternberg的经典爱情理论“爱情三因论”中,提到了爱情的其中一个类型是“友伴式爱情”,是指:激情强度较弱,但亲密感和责任感都很强的一种爱情模式,这种爱情被认为是长久、幸福婚姻的模式[6]。

爱人如友伴一般相互用“爱”支持,超越自我,活出更好的人生。作品:Adam Martinakis.

Robert Sternberg虽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著名爱情理论,但他并没有研究过爱一个人的目的,为什么会存在“友伴式爱情”。波伏瓦的观点或许解答了这一疑问,长久幸福地爱一个人,或许是为了超越我们自己,让双方都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虽然还是很难明白我们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但因为爱情,我们还是会走在无人小路上情不自禁地露出遮不住的微笑,会在想到恋人时像触电一样心里又麻又痒,也会因为“爱别离”而痛饮泪水,因为“求不得”而顾影自怜。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波兰来客》

无论爱是一杯甜腻的马提尼还是苦涩的比特酒,每一次举杯,我们都毫不客气地畅饮,直到醉来不省人事,醒来后的好几天都闻不得酒香。但关于举杯,我们就喜欢听杯子碰到一起发出“梦破碎的声音”。

人的一生就是在与种种异己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有可能是丧失自己,也有可能在另一个高度将自己找回:爱可以让人失去自己,但也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爱让人迷失,但也能帮我们找到回家的路;爱让人幼稚,但也让人成熟,那些本应在暮年才能听懂的歌也会突然在不经意间顿悟;爱让人伤心,但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在曾经被爱过。

就算破碎,再活一次也还是会有同样的选择。作品:Adam Martinakis.

无论“爱”是沉醉之美,还是清醒之痛,“爱”都因为太过美好而让人重蹈覆辙。最后,就以罗素的话作为结尾吧,“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参考文献:

[1] Fisher, H. E., Aron, A., & Brown, L. L. (2006). Romantic love: a mammalian brain system for mate choi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1(1476), 2173–2186.

[2] 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 Symposium by Plato.

[3] [德]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M]. 李成铭等译注.北京:九州出版社,.

[4] Solomon, R. L. (1980).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acquired motivation: The costs of pleasure and the benefits of pa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91-712.

[5] Russell, B. (1972). Marriage and moral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6]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审稿 | 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主笔团审稿人)

在老友记中,除了这六个人之外,让我们最为印象深刻的要数他们的父母了。Ross和Monica的父母重男轻女,于是Monica的好胜心很强;Joey的父亲出轨但母亲却视而不见,这让Joey的爱情观变得过于Open;Phoebe的父母抛弃了她,塑造了Phoebe的个性;Rachel父亲的严厉、专横让Rachel的个性有些逆来顺受。

但我觉得六人中最奇葩的父母还是要数Chandler的父母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喜欢穿成女人样子的Gay,因此Chandler对父亲一直心有埋怨,因为在他小时候总是因为他的父亲而备受同学的嘲笑。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位,导致Chandler的男子气概有些不足,他经常说出“If I were a man”这样的话;而他的母亲是一个出类拔萃的Hottie,情色畅销书作家,外貌非常性感,连Joey都说:“I always picture your mom when I having sex.”

因此Chandler的母亲成了他的“弗洛伊德式噩梦”,伴随着他整个青春时代,甚至成年之后还一直困扰着他。

何为“ 弗洛伊德式梦魇(噩梦) ”( Freudian Nightmare )呢?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Chandler如何受到这个弗洛伊德式梦魇的困扰的:

在S1E1的开头,Chandler跟大家诉说他做的一个梦,他梦见他的妈妈给他打电话,而电话的位置在他的special place。Chandler说他妈妈从来不给他打电话,但他的special place却受到了她的召唤,这无疑是弗洛伊德式梦的潜意识发生作用了。

在S1E11中,宾太太在参加电视节目时说Chandler的第一个避孕套是她买的,性教育在宾太太这里成为了一种性行为的鼓励,Chandler说:“从此我就欲火焚身了。”

后来Ross和宾太太接吻,Chandler非常生气,他说道:“这种事发生在我妈身上太常见了,她一直是我的弗洛伊德梦魇,但你不能这样做!”

在S3E1中,Ross跟Chandler交流说他自己非常喜欢星球大战里面的莉亚公主穿着金色比基尼的样子,Chandler则坦诚地告诉Ross他经常在做羞羞的事情的时候想到自己的母亲。

后来Ross也有了这样的困扰,因为在弗洛伊德的论述中,“俄狄浦斯情节”会在自我、本我、超我的个体发展中逐渐被消化,但会一直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

参考文献: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自我与本我》。

END

duck and chick 邀 您点 阅读原文 看Chandler的弗洛伊德式梦魇合集

楼上瞎说的。弗洛伊德的影响相当大,比如我爱的 昆德拉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就是很明显受弗洛伊德影响的。我爱的另一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弗洛伊德同时代的,也是他朋友,也很明显是受他影响的。弗洛伊德时代,还兴起了一批潜意识写作的学派,但如同王小波门下走狗那波人一样,没什么影响力。王小波也是爱弗洛伊德的。

毕业论文弗洛伊德

真正懂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在国内寥寥无几,你还是自己好好看书。给你一些提示,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是依托在童年的经历上的,你可以就具体的实例去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演讲》(又译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所有心理学著作的入门。《梦的解析》(又译释梦)是经典之作,此外还有《性学三论》(又译《性欲理论三讲》)等,可以看一看。 贝克尔的《反抗死亡》,《血酬定律》作者吴思认为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超过各派心理学的作品。这本书,还有蒂利希的《存在的勇气》,帮助我理解了人心和人性———超越动物的独有特性。10年前读毕此书,叹为观止,从此不再看心理学方面的书。” 当然,看一看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仅看上册即可),也很有帮助。

毕业论文的选题背景写法:

范文一:

计算机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不要都写成是坚持觉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有关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通过分析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范文二:

糖,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最早用蜂蜜作为甜味剂。以后逐渐用合淀粉的谷物和甘蔗制糖,从甜菜制糖到目前为止却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糖品从而,促使淀粉糖业能够得到发展。因此,研究淀粉糖工艺原理,降低能耗、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

课题研究现状。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利用淀粉为原料生产的糖品称为淀粉糖。淀粉糖产品种类多生产历史悠久,在葡萄糖的深加工方面,虽早在1897年就发现碱性能催化葡萄糖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化成果糖,以后也不断深入研究过这种碱性异构化反应,但在工业上还是不能应用。主要是反应不易控制,转化率低,糖分分解产品颜色深、味道差、精制困难。

1957年美国的马歇尔等发现,假单抱杆菌酶能催化葡萄糖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化成果糖,但酶的产量低、培养基较贵,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使之不能投入生产。对于果葡糖浆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但目前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东北制药总厂研究所正在抓紧时间研究果葡糖浆的生产工艺,近几年可望投入生产,推向市场。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讨论工艺原理,研究各段工艺中的重要控制点,分析有效降低能耗的方法。本次试验中的难点在于找出各段工艺中的关键控制点。

范文三:

《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成为10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艾米丽勃朗特笔下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更是以他特有的性格和对爱情的追求方式深深的吸引了众多读者。选题的目的在于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希思克利夫的性格进行分析,提出希思克里夫内心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剧烈冲突,以及他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由爱为恨的转变过程。

研究在疯狂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复杂的心态,以此展现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扭曲的性格,进而阐述人性在扭曲社会中发生裂痕的社会根源。通过描述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展现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在畸形社会中人性扭曲,进而变得暴虐无情,产生强烈的复仇心理,达到复仇目的以后以自杀告终,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从男主人公出走重归,报复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人格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进而提出自己对这部作品深刻的理解,努力发掘人性的现实意义,展现《呼啸山庄》对人物深刻的心理描写所体现出的巨大艺术魅力。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论文范文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范文5篇【汇总】

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梦的解析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1

诚言读这种纯学术型的论文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味如嚼蜡的感觉。前段时间鼓起勇气拜读了一下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读到三分之二就放弃了,只能说自己的资质还不够,只能读读小说品品小诗。

这次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本书,让我对这种纯学术型的书又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虽然还达不到读小说那种流畅,有些句子要反复看好几遍才能明白他的含义,但是读过之后确实对“梦”这个带有迷幻色彩的词有个一个新的认识。

文章非常严谨的围绕着“梦是什么”、“梦的来源是什么”、“组成梦的材料是什么”、“梦的功能”等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弗洛伊德在相关方面看了非常多前人的作品,进行提炼分析,并且记录成千上万的实验者的梦甚至是自己的梦境来作学术分析,这才谨慎地有了自己对于“梦”的解释。

在古人眼里,“梦”常常意味着对未来的一种预示;也有学者指出,“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对于那些琐碎,不经意的记忆的一种缓解行为,相当于人类思想负担的一种排泄行为。但是弗洛伊德通过大量的梦例得出结论认为:“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的实现。

梦意味着渴望一种愿望的实现,这一说法在我心里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看完这个结论我不禁就要反观自己最近做的梦,来印证一下弗洛伊德先生这个观点我是多么的赞同。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个夏夜里,我在床上一直辗转反侧,失眠到深夜。然而我第二天和我的朋友约好了一起早起去爬山。直到深夜四点,我一直还在纠结这个问题,我失眠到这么晚还没睡,明天必定没有足够的体力和朋友去爬山,但是已经约定好的事情怎么样才能推脱掉,这个问题在我心里久久萦绕。最后我终于决定给朋友发信息说,明天有事,咱们下次再约去爬山。但是实则我心里十分愧疚。

终于在清晨五点左右我进入了梦乡,我清楚的记得我做了一个梦,梦到窗外下起了雨,滴滴答答的声音清楚的传到我的耳朵里,我心里想着下雨了不能和朋友去爬山了。实则这只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我希望不能去爬山这个事情有合理的理由推脱(例如下雨),不至于说“我昨晚失眠,我要补觉”这个理由这么尴尬。

从书中,我就能清楚的体会到要对于人类的“梦”这一领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毕竟人常常都是一边在做梦一边在忘记自己做的梦。第二天就算有所回忆也是零零散散的只言片语。再者每个人的表述能力不同,个人经历也不同,解析一个人的梦肯定要和他的儿时记忆和这几天的体验相联系。你作为一个第三方,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了解他人的过往和梦境。若是用自己的梦境作为自己论文的论据,有些时候又有些站不住脚。所以认真写一本关于“梦”的著作真的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我确实为弗洛伊德这种学术研究精神感动不已。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2

在一位学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介绍下,暑假的时候决定读一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在这之前自己也在想:人为什么会做梦?梦真的会预言一些事情吗?……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家和心理学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第一名著,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它从一个其他人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对于这样一本理论著作,我个人认为只读一两遍是不足以领悟到其中更深层次的奥妙的,所以,我所感悟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这本书中采用超多的材料来论证其观点,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梦。在科学研究中,占据超多的第一手材料对得出正确的结论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并且,在获取材料的过程中,又是一个艰苦曲折的经历,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而对于所获得的没有逻辑繁琐的材料,又要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直至最后归纳得出结论。但是有的时候,结论是很难得出来的。

以前,我总是认为,精神病家自己也很有可能有点精神病。可反观弗洛伊德却好像没有精神病的迹象。但是,能够肯定的是研究心理的人自身务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的弗洛伊德却依然总结写出了这样一本名著,不得不说他真的很有潜力。

在其著作中,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表达,也就是说,梦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被满足的渴求。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现象引发的,“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而一些科学的解释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部分的大脑皮层尚未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表象。梦到底是什么?谁又有一个确定的回答呢?

在当今,人们如发现梵高的画的价值一样,也最后发现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并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他的有些观点还是存在一些疑惑。《梦的解析》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透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能够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噩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

不管怎样,瑕不掩瑜,我们仍要承认这本书在心理学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要自己的梦自己努力去圆。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3

虽说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梦的解析》的读后感,但只是将该书的大致内容加以概括,并进行议论,并没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所以我想借这篇读后感,单独的谈谈书中弗洛伊德所提到的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而据我的理解,弗洛伊德的观点恰恰与其相反。他认为人在幼年时期的思想、本性是邪恶的。而我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

首先,需要了解弗洛伊德所认为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从本我那儿得到满足,并且手段必须合理合法,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内化道德规范等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它追求完美,所以它是非现实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这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人在刚出生时,超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婴儿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也没多大用处。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本我便是如此占据了大部分位子。婴儿在渴、饿、不舒服时会嚎啕大哭,这便是本我的表现。那为什么说婴儿的本性是邪恶的呢?因为婴儿“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思想是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的,这种思想与强盗无异,只不过婴儿没有成人的行动能力罢了。

当人逐渐成长后,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这些无形的束缚在被超我吸收后,超我渐渐强大起来。此时,自我便成了“和事佬”,为了满足本我的基本需求,又要遵守道德规范,自我就需要在两者间进行调节,所以人成年之后本性是否善良取决于超我是否强大。简而言之,本性是靠教育得来的。

中国为何要普及九年制教育,我想其一大原因就是人类是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的,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地发展下去。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4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触良多。本来我以为梦只是人在睡眠时大脑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或曾经想到过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现,或者单纯只是莫名其妙的念头,但阅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反映了我们人类的欲望;同时我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被灌以儒家的传统道德,自不敢萌生在大家眼中有违伦理道德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面对,但是这本书告诉了我这其实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正因为其可怕,我们更要面对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梦的解析》出版于1900年,是西克蒙特·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本书由作者大量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和对自己的梦的分析,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梦的实质、梦的解析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的心理等理论问题。他把象征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梦是对愿望的满足,这不仅提供了开启神经症患者心灵的一把钥匙,而且还成了认知正常人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5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人焦虑的梦,让人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简单,这就是梦的伪装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一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达成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实这些令人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绪一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种种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一起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在工作。针对所有梦中令人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公式: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最后,我还需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焦虑的梦”假如把这类梦也看作是愿望的达成,恐怕对那些没有接受过梦的解析训练的人来说,更加的不好理解。

焦虑的梦事实上并非梦的解析的另一对象,它只不过以梦本身来表示出一半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梦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就是梦内容所明白地表示的那些念头而已。如果我们想对这种梦再作解析,那就会发觉梦所表示的焦虑就如恐惧症所产生的焦虑一样,它只是由某种念头的存在而引起的焦虑。举个例子,从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一个人走进窗口时应当小心点。但是我们就不懂为什么对这类恐惧症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会给他们那么大的焦虑,远超过事实上所需的小心,同样地对这类恐惧症的解释,也可适用于焦虑之梦。这两者一样,焦虑均附着于另一来源的某种意念上。

佛洛依德认为,神经官能症焦虑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里比多从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法发泄引起的。焦虑的梦的内容很多和性有关,是因为这种内容中所带的“性欲”转成了“焦虑”。

你是否和你的兄弟一起正在做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你对这件事感到害怕,害怕受到惩罚,承担责任,但是你又希望这件是一个勇敢的人,勇敢的面对所要发生的事情。你希望你的好兄弟能跟你并肩作战,共同承担。因为我不了解你近期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我这个只是个人猜测,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因为有些意象可能对你来说有特殊的意义,而我不知道的。你试试回忆一下整个梦境,努力联想,看看能联想到什么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了。

你的兄弟是你生死与共的兄弟

油画论文研究弗洛伊德题目

很多画家都受他的影响,刘小东最明显。一楼说的心理学家是他爸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与文学批评关系探讨

论文摘要: 本文从剖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入手,试图勾勒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脉络,着重论述该理论对文学批评的贡献及其主要不足。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signlUnd lreUd)是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法是l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欧洲的西方文学思潮的两大理论奠基石之一,对这股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思潮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借助该理论可以揭示文学批评领域里许多隐藏的深层次含义,为文学批评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

论文关键词: 精神分析法 文学批评 弗洛伊德 西方文学思潮 新视角

20世纪人类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l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2)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3)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5)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

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白启蒙思想运动以来最大的人文解放,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它依然蓬勃发展,影响众多义学大家的创作,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丁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兑,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精神分析法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20世纪西方文论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文本解读。根据弗洛伊德解读法,文学作品里存存着普遍的象征意义,其中许多象征还与性有关。譬如,精神分析者大多把作品中凹陷、圆形的事物比作子宫。更有甚者,他们倾向干把一座空房予比作是女性生殖器,躲在空房子里的人则象征着试图寻求母性保护;同时,精神分析者通常还把作品里出现的像树干、塔、蛇、高山等意象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剧烈的运动,诸如骑马与飞翔,都被看作是性快乐的体现。

20世纪西方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批评家们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作品里的象征物及其内涵,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作品。

例如,象征主义大师、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别了,武器》(A Farewellto Arms)就是借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杰作。他富有象征意义的书名中的arms一词,不仅表示“武器”,而且象征着“拥抱、搂抱”,也就是“爱情”。此外,小说还自始至终交织地表现了两种主题:一方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主人公的厌战情绪,另一方面描写爱不断遭遇的挫折经历。

但是,弗洛伊德式的解读法并非无懈可击,其中的对文学美学功能的忽略及其语言媒质的缺省是两大软肋,为此,该理论常常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责难。西尼曾说过,文学是给人“教育与娱乐”的媒体。

搴缪尔主张,写作的目的`是教育,诗歌的目的是寓教于乐。由此可见,文学的美学功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且,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还起到组织结构的作用。

批评者从“自恋”(self—eroticism,即表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欲望)以及“情结”(castration complex)等表示原始的生物需求等概念中找到更多的象征意义。

其实,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有时难以置信。

第二,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独到论述,对于评论者剖析作家牛平与作品母题之间的关系大有陴益。根据弗洛伊德思想,其情结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一个重要的渐变阶段,即自我、超我的出现,人格的发展,从家庭(自然)走向更广阔的背景(文化)。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外在的权威意识与内在的道德感将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以推断,弗洛伊德理论并;限于个体的存在,它还指向更深远的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最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释,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两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佛克劳斯的俄底浦斯国王》与莎土比亚剧作哈姆莱特》进行独具慧眼的研究分析,创立了“恋父情结”理论。国内学者王宁(2ooo年)认为,“恋父情结”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也是20世纪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弗洛伊德之前,评论家们对哈姆莱特迟迟不肯实施复仇计划,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众说纷纭。他们禁不住要问: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他是不是装疯卖傻?著名英国精神分析学者厄内斯特·琼斯是第一位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莎土比亚作品的研究者。他在题为论运用恋父情结解释哈姆莱特之谜(19l0年)的论文中做出如下的惊人结论:正是凶手克劳迪休斯使哈姆莱特痛下决心报了弑父之仇,解除了童年时代的郁闷情结。为此,琼斯还列举了许多事实,力图证明哈姆莱特在实施报复计划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亢满矛盾与迟疑的心理状态。虽然哈姆莱特最终报仇雪恨,但他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去淘宝“翰林书店”吧,那里有很多论文,原创、下载都可以的

■一.意识和潜意识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而所谓潜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的。意识是内心里的推理和思考,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但潜意识不会思考和推理,它只会本能地对基本情绪做出反应。如果将人的心里比作一棵树,那么露出泥土我们见的到的,感觉的到的树枝树叶乃至果实是意识.而藏在泥土之下我们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那个错综复杂的根叫做潜意识, 泥土之上会长什么样的枝叶,结什么样的果基本取决于泥土之下的种或根。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到意识阈之下(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或者称为下意识。同时,弗洛伊德把潜意识(无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意识只占一个次要的地位。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潜意识的”,他反对把心理学说成是“意识内容的科学”。他不但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潜意识的思维、潜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弗洛伊德甚至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潜意识的精神过程,心理学应该是潜意识(无意识)内容的科学。潜意识是人类原始思想,包括遗传,童年的经历, 过去深刻的回忆和创伤等。潜意识本性是活跃的,不安分守已的,在意识薄弱时,潜意识便闯进意识的领域。二.绘画史与潜意识谈到潜意识与绘画艺术的关系,我们认为潜意识在西洋画中有更为突出的表现,特别是后期油画中。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儒佛文化始终讲的是“谦和,含蓄,忍让,内敛”等,特别在情感方面是要求克制人的深层本质意识即潜意识的。比如前些年,中国男人的爱情老被形容为“保温瓶”--内热外冷,所以说中国民族文化多少是一种带有压抑色彩的文化,潜意识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当然是存在的,但是显然在西洋画中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另外,从艺术发展进程可看到强调近代油画的理由。总结出"生物进化论"的西方人,却没有总结"艺术进化论",但他们的作品的演变,展示了这方面的发展。艺术史进程的情况是复杂的,在一个时代之中,甚至在同一个潮流之内,有"前卫"也有"后卫",总是会有许多种不同的风格在同时发展,互相影响。艺术风格的更替也不会象电脑产业中"奔腾"淘汰"486","WINDOWS"淘汰"DOS" 那么简单明了。艺术家通过绘画表达意识,便会有个绘画作为传达媒介的表达能力与表达范围、艺术的手段与目的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存在。艺术手段发展不成熟,艺术意识就无法被表达清楚,艺术意识是随着表达媒介的逐渐成熟而得以被充分传达与展开的,而当意识或潜意识超越了此手段所能传达的范围,便会出现意识或潜意识被传达得迷糊不清或残缺不全的情况。我们再以这个关系来考察西方艺术史,便会得出这样一条线索:十三、十四世纪之前,西方油画家们挣扎着如实描绘自然界,以图驾驭绘画这个工具,这是油画的萌芽、雏形阶段,再现自然的愿望显得困难;;十五、十六世纪,画家们已能很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已具备了完整的造型能力,但并不很熟练,工作仍很拘谨,这是油画的发展阶段;到十七世纪,油画达到了它的成熟阶段,这便是巴洛克时期。在这个时期,画家的技巧娴熟完美,艺术的手段与画家的理念达至完美的和谐。而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绘画已经进入了我们所界定的“现代艺术”范畴,绘画技巧已降到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绘画的形式。画什么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怎么画。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思想界各种学说的兴起,给已被照相术搞得不知所措的画家们注入了新的兴奋剂。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虽然还在摹仿自然,但它已经逐渐抛弃了自然的外表,而有目的的去深究自然的内核;塞尚、凡高、高更则逐渐走出印象派的趣味,更多地去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看法;毕加索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人物,他的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艺术风格则是他大脑思维能力从有意识至无意识渐变的外在写照。我们可以从至上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野兽派、抽象主义、行动画派等众多繁杂的艺术现象中清楚的看到这样一根主线,即;绘画题材逐渐萎缩,客观世界已不再是画家们关心的主题,他们关注的是自己主观的内心情感。这样一来,失去摹仿对象的绘画,不得不从画家内心世界寻找灵感,“寻找自我”成了画家的口号。与写实绘画不同的是,现代派作品具有某种“不完全表达性”,画面没有具体的形象,没有明确的表达意图,模棱两可、辞不达意,使看惯了写实绘画的人十分茫然。我们了解到,这正是艺术家的潜意识在画面上的自然流露。(俄罗斯现代艺术家康定斯基感叹只有音乐完全摆脱了摹仿,是最纯粹的艺术方式。而绘画,或多或少总要受到现实因素的干扰。)纵观西方绘画的发展,总的框架是形式上由写实到写意的演变、具象朝抽象发展,而思维方法上就是意识转变为潜意识这一过程。

关于弗洛伊德人格论文范文资料

每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或不同领域的成就者都有偏执的一面

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栏笔记 口欲期(oral stage),时间是0-1岁,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肛欲期(anal stage),1-3岁,快感中心集中在肛门部位; 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也被称作俄狄浦斯期,这种翻译来自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故事。 潜伏期(latent stage),6-12岁,进入潜伏期,而更重视和同性交往; 生殖期(genital stage),12-20岁,也即青春期,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都趋向成熟,最终做好了生殖的准备。 01口欲期:吃货的源起  0-1岁关于口欲期的心理,可以总结为三句话:1婴儿要用嘴吃东西,这是婴儿的头号需求。如果婴儿期,一个人常被饿着,那这个人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一个严重的吃货。(我咋就爱吃东西,特别是晚上)明天问问妈妈一岁前,我有没有被饿着? 2 婴儿需要用嘴感知世界,他们对任何东西感兴趣,都会往嘴里塞,这未必是要吞进去,而是要用嘴感知。 3这一阶段的意象,重视婴儿与妈妈乳房的关系,认为这是婴儿和外部世界的原初关系,这会成为婴儿与整个世界关系的一种基石,一种隐喻。 | 固着和退行 一个人的心理按照阶段的顺序发展,有正常的向前发展,也有对应的障碍。常见有两种就是固着和退行,而这两种现象在口欲期最容易有体现。 固着(fixation),就是 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少或太多,都会导致这个人的性心理固着在这一阶段 。也就是说这个人发展停滞在这个阶段,这个人会持续地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退行(regression),就是 说如果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了挫败,就会退行到低级阶段,去寻求低级阶段的满足。 一个人如果特别爱吃,那就可能是固着在了口欲期。 口欲和食欲不同。很多人肯定早发现了这一点,很多时候你要吃东西,不是胃要吃,不是身体需要营养,而是你嘴馋。我认为,前者是食欲,后者就是口欲了。 我写文章的时候,一旦受挫,就忍不住去找我心爱的饼干吃。我觉得这就是退行的一种,写文章是高级阶段,而在高级阶段受挫后,就要退行到口欲期的满足中,去寻找安慰。(这个现象我也有,就是心情不好时就想吃东西)02肛欲期:金钱态度之源 肛欲期的心理,是我们对金钱态度的源头。 | 肛欲期 一岁到三岁的肛欲期,快感中心从口腔部位转移到了肛门位置。那这时幼儿就会发现,他有自己的创造物,而且能自己控制它。我认为, 一个自己能控制的创造物,并且还是自己的第一个创造物,这对幼儿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 。| 对创造物的态度 既然这是自己的第一份创造物,那么这就是对自己所有创造物态度的源起,也就是说,幼儿时对自己的大便是什么态度,长大后对自己的其他创造物也是什么态度。 孩子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大便,但在训练孩子如何控制大小便上,不要太严厉,否则就会给孩子这种感觉:他的创造物是肮脏的、让人嫌弃的。并且, 孩子在学习控制自己大小便时,也是在练习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父母不要太去破坏这个历程。 03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3-6岁期间,孩子会进入性心理发展的第三阶段的性器期,也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期。 弗洛伊德认为,孩子在性器期,心理上会对同性父母产生攻击欲。简单来说,就 是孩子想占有父母中异性的一方,而对同性一方产生嫉妒和竞争。 这一阶段的心理非常复杂,弗洛伊德认为的解决方式是认同,孩子明白他们不能攻击同性父母,于是转而认同他们,因此形成这种心理: 我可以成为同性父母的样子,长大了去找和异性父母像的异性。 俄狄浦斯期是在锻炼竞争性,父母不要总是赢自己的孩子,可以适当地输给他们,把竞争变成好玩的游戏,让孩子的竞争性得以良好发展。 04潜伏期和生殖期 潜伏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的第四个阶段,时间是6-12岁期间,一个人对异性的强烈欲望像突然间没了一样,反而表现得对同性更有兴趣。 潜伏期最重要的任务 是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为未来在社会上立足做好准备。 生殖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青春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的第五个阶段,时间是12-20岁期间,青少年在体型上逐渐接近成年人,能量无穷,需要被妥善对待。 在抱持性环境下长大的青少年能更好地度过青春期,能展现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别人,简单来说就是, 能竞争也能合作。

我是学心理学的,这篇文章比较有代表性,而且符合你人格心理学的需求自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积极获得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这一概念和理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并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至今为止,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在国外已有近40年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以及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内容包括自我同一性的内容、过程、结构、功能、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等基本问题以及自我同一性与人格、认知、社会环境、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变量的相关研究,还包括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并且研究对象已经从青少年向成人延伸。但自我同一性在国内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对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仅仅停留在对Erikson或Harcia自我同一性理论的介绍和评价上,而对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实证研究更是缺乏。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E. H. Erikson以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人格发展为主线的自我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Erikson将人生历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有待完成,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他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危机”。 Erikson认为青年期所面临的危机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个人到了青年期,生理上的成熟总是破坏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同时因为社会的冲突和要求变得困扰和混乱。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是一个含蓄而难下确切定义的概念,各理论家们都为界定这一概念做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这一概念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使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在不同的层面上来使用以强调不同的问题,他本人就从主观的、结构的、功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环境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角度或层面来界定自我同一性。他概括了自己所提到的自我同一性的几种不同含义:“有一个时期它表明了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个时期则意味着个人性格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个时期是作为自我综合的一种标准;另外,它还作为一种与群体的理想和同一性的内在一致性的保持。” 近来的研究者越来越重视自我同一性中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如Kroger,明确的将自我同一性定义为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平衡,Grotevant, Bosma, Berzonsky强调自我建构的同一性概念,将同一性视为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我国一些研究者也对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如台湾学者张春兴把"identity”译为统合,认为统合(或统合感)代表人格成熟的一种状态,此一状态的形成乃是个体综合当前自我、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未来希望六个层面,统而合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使个体对“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的问题不再有仿徨迷失之感。 虽然每位理论家或学者都是从自我同一性所包含的不同要素及其对人生的发展和努力所发挥的不同功能来界定这一概念,但是基本上这些定义并非是相互矛盾的,反而许多是相互加强、增进、补充和发挥对方的意义的。 概括的讲,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是对“我是谁”问题内隐和外显的回答,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相应的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我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社会的限定和需求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即自我同一性需要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复杂混合,也需要自我与社会的整合。 自我同一性是一反映社会影响和自我建构的心理社会结构,也是内在自我之间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性反映。这一同一性结构通过认知和自我综合来组织、建构统一整体自我,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从而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和关于自己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整个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aperego)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先天的各种本能和欲望组成,处在潜意识的深层,构成人的生命力的内在核心,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内驱力,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其主要机能是直接消除由内外刺激所产生的机体兴奋过程,即获得能量释放和解除紧张状态。因此,它遵循快乐原则,与外部世界不发生直接关系,不受理性和逻辑的法则的约束,也不具有任何价值、伦理和道德的精神实体,是人的精神结构的一部分。自我是在周围现实世界的影响下,逐渐从本我的表层分化出来的,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的任务是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超我的活动。它奉行现实原则,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理性和逻辑行事,是一个人成为社会一员,迈入实际生活必备的素质。在一个人格正常的人身上,自我像其人格的行政机构,统辖和控制着本我与超我,并且为整个人的需要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往来,满足人的长远需要。超我是一种道德化的自我,或者说是从自我中分化发展起来的代表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社会道德的原则。它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通过奖惩的手段以控制和引导自我去管制本我的冲动,预防这种冲动发泄出来危及社会。超我按理想原则行事,以良心来要求自己,根据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在人的内部世界起作用。超我要求人们应当具有超越现实生活要求的更高的理想,以引导人们进入一个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也存在激烈的冲突。当三者和谐统一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人的精神就健全;当三者相互冲突时,人格就处于失调状态,发展到极端,人的精神就失常,就会出现病态。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产生自我,自我中产生超我,它们在整个精神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矛盾和相互融合的状态。他还强调,在人格中,以本我为最根本,是人的本质性的东西,是人的心理根本要素;而自我和超我是后天的,是社会给予的东西。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后,又以其精神分析学家特有的眼光,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从人自身出发,着眼于人的本能,考察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历史观。什么是文明?在弗洛伊德之前有许许多多的解释,但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然的防卫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所积累而形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至于文明如何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与人生活的艰苦环境有关,但他更强调人的本能冲动的作用,认为人类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中为求生存,不得不放弃原始本能冲动的满足,而转向其他出路,于是就创造了社会文明。因此,社会文明也就是性本能升华的结果。他举例说,达芬奇等人之所以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才华出众,就是由于他们特有的恋母情结,过早地激起了性欲活动,而遭受极深的压制而升华为天才的缘故。弗洛伊德认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否定本能欲望满足的过程,因此,文明和本能始终存在着尖锐的斗争。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加深了对人类自身的本能欲望的压抑,使人倍感痛苦;另一方面又帮助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帮助人获得幸福。但是,无论是生的本能,还是死的本能,都不利于社会文明。从生的本能来看,由于过多地消耗了力比多能量,于是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精神来进行文明的建设;从死的本能来看,当这种本能冲动外显时,便成为破坏或伤害的动力,战争就是如此。因此,为了社会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对它们加以限制。弗洛伊德的思想尽管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但基于社会文明和本能欲望的矛盾冲突,也对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文明的根本缺陷在于只维护文明的利益,而没有重视和顾及人的本能需求,对社会成员提出了许多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因而造成了许多病态的社会现象。弗洛伊德也曾试图寻求一种解决这种矛盾冲突的方法,他主张不能放弃社会文明,因为那样人类社会将会回复到原始状态;也不能消除人的本能,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于是,他提出要用科学精神和理性对人类精神生活加以统治,一方面发展社会文明,一方面又给本能应有的地位。但是,他自己对这种方法也缺乏信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