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江苏农业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

江苏农业科学论文

稀土元素作为猪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景绍红 402460摘要:稀土元素由17种元素组成,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我国,一些稀土元素中的盐份和镧系元素(如其中的镧和铈等)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有大量文献表明添加微量稀土元素混合物的饲料不仅能提高猪、牛、羊、鸡等的体重,而且还能增加奶类和蛋类的产量。近五年,很多西方国家从我国进口稀土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猪的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增加猪的日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是一种新型、安全并且实惠的新型促生长剂。本文综述了稀土元素主要是镧系元素在国内外农业特别是养猪业的应用研究成果并解释了其潜在机理,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稀土元素,镧系元素,猪,体增重,饲料转化率1. 前言50多年来,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畜禽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如肉类的药物残留;粪便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过度使用使动物产生对抗生素的依赖性甚至抗药性等。从2005年底开始,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欧盟已经被全面禁止。目前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动物蛋白需求量不断增加,唯一的方法是增加肉类生产。而全面禁止抗生素会严重影响动物断奶后的健康和产量。这样一来,建立动物卫生保健战略和发展新型饲料已迫在眉睫,人们需要新的促生长素替代品作为饲料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必须有效、安全并且有助于环境保护。比如说益生菌、益生素、酶类、有机酸还有中草药提取物等。目前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一种新型的稀土元素或稀土元素混合物添加剂,包括钪、钇和镧系中从镧到镥等元素。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并不是非常罕见,但数量有限。特别是镧(La,57号元素)、铈(Ce,58号元素)、还有镨(Pr,59号元素)。镧和铈主要存在于地质浓度类似于重要微量元素钴的地质区,因而不算太稀有。由于世界上80%的稀土元素存在于我国,我国成为了这些元素的主要供应方,它们主要以浓缩品、氧化物、合金的形式出口给其他国家。稀土元素主要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工业和农业。其中,大约25%的镧矿石被用来制作碳弧灯;25%被用于镧、铈合金的生产,这些合金可以用在火石打火机、镁合金和某些合金铁生产;25%用于玻璃工业:如钕镨混合物、铈盐和其他的镧系元素在玻璃上色和脱色工艺上有重要用途。最后还有25%的镧产品被应用于其他行业,比如电视器件、催化剂、激光器和饲料添加剂。2.稀土元素在国内农业的应用2.1.在种植业的应用在我国,稀土元素,通常是铈、镧和镨的混合物,在农业种植中作为肥料增强剂已经被应用了40余年,并且卓有成效。促进生长和增产的原因至今不清楚,但据推测可能是由于稀土元素与钙元素的相互作用对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增强了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这些效果已被其他国家所证实。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科学家发现施有稀土元素的土壤可以提高15%的农作物产量 ,而且不会残留于农产品。在水溶性的研究中,Tucher等证明了培养基中的镧系元素对植物中的矿物质产生强烈影响,但由于稀土元素的盐是水溶性的,土壤浓度不会有大幅度增加。2.2.在养殖业的应用国内还进行了许多养殖业研究,诸多结果被报道。这些报道指出,添加少量稀土元素的饲料不仅能增加牛、猪、鸡、鱼和兔的体重,还能增加牛奶和鸡蛋的产量。此外,饲料转化率在以上物种都有提高。稀土元素可加强猪生长性能。何若钢等(1998)发现,饲喂补充了稀土元素日粮的平均体重为7千克(5-9千克)组小猪,体重可增加5%到23%[1];饲料转化率可提高4%到19%。在体重13-17千克组,体重可增加11%到20%,饲料转化率提高5%到9% [2]。陈樵等(1994)研究发现,生长肥育猪(30—50千克),稀土元素添加剂可使体重增加9%--13%,饲料转化率提高6%--8%[3]。王和许(2003)发表的最新文章,提出体重可增加13%,饲料转化率提高7%。总的来说,并不是某些特定的稀土元素添加到饲料中,而是以铈 、镧、镨 为主和其他一些镧系元素中某些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添加这些稀土元素的硝酸盐和氯化物,而最近的研究主要采用添加有机盐类象柠檬酸和葡萄糖之类,有时再辅以氨基酸的蛋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之类。不同研究采用不同浓度。在国内,猪饲料一般采用100 -600毫克/千克浓度。较大的浓度差异导致研究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对稀土元素的作用机制的理解更困难。3.稀土元素在国外饲养研究应用欧美国家的饲养条件明显不同于国内,他们更注重家畜品种的选育和饲料的优化,家畜对生长促进剂和增强剂易感性较低。1999年,Rambeck 等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猪的饲养试验。用稀土元素盐饲养72只德意志和皮特兰仔猪,平均体重7千克,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纯氯化镧( ),试验组 + + 3%C ,以75毫克/千克和150毫克/千克添加到全价日粮(能量:13兆焦耳/千克; 大麦,20% 小麦, 豆类)饲喂五周。结果表明,饲喂了稀土元素混合物的试验组效果最好。体重增加了5%,饲料转化率提高了7%(P〈〉[4]。在He(2001)等进行的另一个试验中,体重千克的杂交仔猪饲喂 300毫克/千克含稀土元素配方。一个月以后,试验组体重明显增加了19%,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1%。继续添加一个月后,体重比对照组高了12%,饲料转化率高3%。在瑞士进行的猪场实验把猪分为两组,一组97头仔猪 (初始重千克),一组176头仔猪(初始重千克)(Schweizer Edelschwein,2003)。分别饲喂16天和30天,与对照组比较,添加了200毫克/千克稀土元素混合物的实验组体重增加3%-10%,饲料转化率提高2%-9%。这是第一次猪场实验证明稀土元素作为添加剂是有效的。由于负离子的存在,稀土元素盐的生物利用率会受到影响,稀土元素中柠檬酸盐的影响也被考虑。Halle等(2003)发现,柠檬酸盐可以显著提高鸡的体重达7%。但Schuller等(2002)发现,在同样条件下,氯化盐既不能提高体重也不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因此柠檬酸盐被广泛应用于仔猪饲养试验。另外因为柠檬酸盐比氯化盐的吸湿度要小,作为饲料添加剂比较容易置放。在一项持续了六周的饲养试验中,50、100和200毫克的柠檬酸盐添加给28只仔猪(每组7只,体重千克)。按照剂量比例计算,体重增加高达22%,饲料转化率达19%。2004年,Kessler研究发现,柠檬酸盐对整个育肥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250毫克/千克的浓度添加到饲料中,对照组达104千克需102天;而实验组只需93天;日增重分别是782克/天克/天;饲料转化率分别为 VS ;差异特别显著。稀土元素对家畜的健康和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没有影响。对胴体和肉的质量检测数据显示,所有被测家畜肉是E或U级(两个最高等级,EUROP等级制)。其他有关肉质参数也没有受到稀土元素的影响,例如,PH1和PH24,肉色和瘦肉率均很正常。从试验猪采取的肌肉、肝脏和肾脏样品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稀土元素含量都很低。尽管实验组镧的含量比对照组高,但所有试验猪的镧沉积速度都很低,接近检测极限。也有研究发现稀土元素添加剂对体重和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例如,Halle(2003)等做的一项有关猪的肥育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稀土元素负离子氧化物,浓度为100毫克/千克,却没有表现出促生长效应,也许是本试验的浓度太低所致。在另一个实验中,稀土元素氯化物(300毫克/千克饲料)几乎对体增重( 对比对照组)和饲料转化率(+对比对照组) 没有作用。4.结论稀土元素对猪生产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据分析,虽然胃肠道对稀土元素的吸收很少,但可影响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从而促进日粮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利用。高浓度的镧系元素通常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低浓度的镧系元素可能促进细菌生长。稀土元素既有微量元素的特征,可划为营养类添加剂;又可以增加胃肠道消化率和稳定有益菌丛,可被视为益生类添加剂。从目前在国内外养猪业的应用效果来看,稀土元素是一种高效、低价、安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参考文献1.何若钢,夏中生,《稀土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广西农业科学1998年(5)-243-2452.李德发,余伟民,《添加稀土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饲料博览1992年(4)-3-43. 陈樵,高家骅,《稀土的表观消化率及添加稀土对日粮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1994年(1)-59-614. Rambeck ., He, ., Chang, J., Arnold, R., Henkelmann, R. & SuB, A Possible role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s growth promoters. In: Vitamine undZusatzstoffe in der Ernahrung von Mensch und Tier. Symposium, 22-23 September 1999, Jena/Thuringen, Germany, (1999).

近两年投稿了8篇论文,总计投稿过上海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南方农业、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浙江农业学报、植物保护、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种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13个农业类期刊,经历秒退、退修无数次、最后论文改得完全变样、小修后直接收录等事件,写论文过程中没有总结出太多经验,投稿过程中倒是有了一些小体会: 如果时间充裕,论文质量还不错,可以先从CSCD里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投起,一般会得到两个结果:一是秒退,二是一段时间后给你退稿意见。脸皮要厚,不能惧怕秒退,退了再改投其它期刊,有些期刊的编辑很认真负责,他们虽然会退稿但同时会提出很多宝贵意见。比如我将一篇刚开始很粗糙的论文投到《中国农业科学》,几分钟后就收到退稿邮件,动作之迅速,让我惊叹,真的是毫不留情啊!不过想到它代表国内农业期刊中的老大哥,收稿量巨大、稿件要求高、目光犀利,一眼就能看穿你的论文水平,秒拒也是严谨负责、工作高效的表现。后来我又投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此期刊的审稿老师很负责任,为我仔细修改了论文,摘要、图表等地方表达不妥之处均作了详细标注和修改,尤其是摘要等地的措辞修改后一下子上了一个档次,为我接下来投下一个期刊打下了基础。在投稿到《植物保护》等期刊时也收到很多宝贵意见,非常感谢众多期刊背后辛勤付出的审稿老师。所以,投学术水平高点的期刊,万一遇到热心审稿老师为你把关的话,你的论文水平会改进不少呢。 投稿时遇到了两次假的投稿平台,都是在百度上搜索期刊网址,筛选后投了稿子,然后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后来再从这个网址进去的时候已经关闭页面了。其中一个是投稿《江苏农业学报》,投稿后很久没有消息,于是在网上查了编辑部的电话,然后才得知他们换了网址,我投错平台了。所以,投稿后如果没有收到收稿信息,那么要尽早打电话确认编辑部是否已经收到稿件,避免耽误宝贵的论文发表时间。因为论文写好后的近期修改,很多数据、观点都还记得,拖得时间越长,数据分析等细节都会遗忘,再改起来会很吃力。还有一个是投稿《种子》期刊,在贵州种子管理站看到投稿链接,投稿后得到一个文章编号,但是没有收到确认消息,投稿后一个月网址居然打不开了,后来在贵州同学处问到《种子》编辑部的电话和投稿方式,才顺利投稿。所以,如果投稿后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收稿邮件,那么得确认是否投错稿件了,避免像我一样傻等耽误时间。 投稿论文要想投CSCD以上的期刊,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尤其是亩产等单位要避免,在一开始分析处理数据的时候就将单位换算过来,避免论文投出去后再修改工作量太大,要修改正文和表中的各处数据,也要重新做图,相当于一切重来了。 一篇文章投稿到《西南农业学报》上的办事点负责人手中后,一直没有收到编辑部任何修改或者退稿消息,期间催问过多次负责人,都说已经接收让我静待编辑排版,等了一年多后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问编辑部,编辑部说没有收到文章,让我从网络投稿平台重新投稿,后来居然收到改投增刊的消息。追问编辑部设立办事点的意义,也无人回答。就这样,《西南农业学报》的投稿之旅完美结束了,以后绕行。可悲的是这篇已完稿一年半的论文仍在漫漫投稿旅程中,何时或者能否达到目的地还是未知数,因为修改现在对我来说也是很头疼的事情,许多数据分析方法早都不记得了。 投稿到影响因子较低的非核心期刊,不需较多修改,也无需很长时间就可以收到收稿通知,如果试验数据确实含金量不高,或者项目结题急需,那投稿到这些期刊可以快速搞定一篇论文。但是若想投稿到质量较高的期刊,根据我的经历投稿到中文核心《江苏农业科学》、CSCD《上海农业学报》是个不错的选择,后者不需要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前者除了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其余地方均不需要英文,光少了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就能降低至少一天的工作量。不过,今后期刊的投稿要求肯定会趋于一致,大多数期刊会像《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一样高要求、严标准,所以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论文行文格式等按照最高标准来,紧跟趋势走,习惯后自然会提高写作效率。

1 刊登内容 本刊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特色,主要刊登我国农业科研领域内各个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用技术报告及综述。要求内容具有新意,且立论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生物技术、作物栽培与育种、新品种、植物保护、园艺园林、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与加工、土壤肥料、质量安全建设、资源与环境、三农问题研究等。2 内容格式 所有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报道性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汉语拼音。正文一般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基金资助项目产生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这类论文一般优先刊登。文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mail等)。文稿采用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序号为1,二级标题为,三级标题为,最多设4级标题。3 正文格式 文稿中正文汉字体为5号宋体,外文字母及符号为5号字体;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字母,数字和易混淆的字母必须书写清楚,拉丁文生物学名的属名和种名为斜体,定名人为正体,拉丁学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不能缩写。4 图表要求 图中文字、符号、数字标清楚,并注明图号、图题。表格一律排成三线表,由数据生成的图或表请附带上数据源。照片一律用.tif或.jpg格式随稿件一起发来,并保证所描述特征清晰。5 计量单位 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如长度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μm(微米),不再用公尺、丈、尺、寸;重量用t(吨)、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积用km2(千米2、公里2)、hm2(公顷)、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不再用丈2、尺2,亩一律换算成公顷;体积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米3);容量用l或L(升)、ml(毫升);时间用d(天)、h(时)、min(分)、s(秒)。组合单位中不能附加其他信息,如光合速率(CO2)为 μmol/(m2·s),不能写成 μmol CO2 /(m2·s)。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仅限公开发表的和主要的。以顺序编码制著录,即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正文引用处加注上角标,文后按引用顺序依次列出。具体著录格式如下:[期刊]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书籍] 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C]//编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欧美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姓用全称,名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7 投稿方式 投稿请发电子邮件(邮件主题写第一作者姓名和文题),本刊E-mail:见扩展阅读。审稿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特别优秀的稿件可加快处理。录用通知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作者,投稿后请注意查看E-mail。8 收费和稿件处理 本刊根据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版面费(含发表费、绘图费、编校费等);如需印制彩版,按照1000元/页收取制版费,请作者在来稿件时一并说明。收款后即寄回正式发票,以供报销。稿件刊登后,即赠予第一作者当期期刊2本,并酌付稿酬。9 文责 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提高作者所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采取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方式。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1980年09月入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学习,1984年07月毕业参加工作,先后任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编辑、情报所研究实习员1989年11月起历任院党委办公室副科级干部、院机关党委统战员、宣传员、院团委副书记(其间:1992年03月为省委驻滨海县淤尖乡扶贫工作队队员)1992年08月获助理研究员职称1994年07月起先后任省扶贫办副科级干部、正科级秘书1997年10月任江苏省扶贫办综合组副组长(副处长、主持工作)1999年09月任江苏省扶贫办综合组组长(处长)2000年06月任江苏省扶贫办综合组组长(处长)、党支部书记2001年05月任江苏省苏北发展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10月任江苏省委研究室(省扶贫办)机关党委委员2002年04月任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2002年06月任沭阳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正县级)2002年07月任沭阳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正县级)、县委政法委书记2003年01月任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政法委书记2003年08月任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2003年07月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专业毕业)2009年01月任沭阳县委书记2009年12月任沭阳县委书记(副市级)2010年08月获副研究员职称2013年12月任宿迁市委常委、沭阳县委书记2014年3月任中共镇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5年1月任中共镇江市委常委、副市长

刊名: 江苏农业科学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主办: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1302CN: 32-1214/S邮发代号: 28-1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江苏农业科学曾用刊名:江苏农业科技创刊时间:1973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从主办单位来归类的话,是所谓的省级主办单位,但自92年起就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国内目前基本上都将核心期刊一律视为国家级期刊的,是比普通的非核心国家级期刊要好的多的,如果楼主能在此刊发表稿件,那应该对楼主表示祝贺的。

江苏农业科学是中文核心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办刊宗旨: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跟踪科技前沿,传播最新农业科研...

主管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快捷分类:农业农业综合 农业科技

出版发行:江苏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2-1302, 32-1214/S

创刊时间:1973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和江苏农业科学

2016农业类核心期刊有:

1、《中国农业科学》。

1960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半月刊。《中国农业科学》主要发表中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

2、《华北农学报》。

创刊于1962年,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管,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内蒙古六省市农科院农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

《华北农学报》主要报道农业各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科研简报,报道农业学术动态。《华北农学报》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专题研究等。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经济与管理、哲学、政治与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历史学、中外文化研究等,其中“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西部大开发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

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9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

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业化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简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农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科学

S综合性农业科学1.中国农业科学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3.华北农学报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西南农业学报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7.安徽农业科学18.上海农业学报19.中国农学通报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1.西北农业学报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4.江苏农业科学25.江苏农业学报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浙江农业学报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广东农业科学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32.湖北农业科学33.新疆农业科学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35.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6.贵州农业科学37.河南农业科学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1.土壤学报2.水土保持学报3.土壤4.土壤通报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6.水土保持通报7.水土保持研究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9.生态环境10.中国水土保持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农业工程1.农业工程学报2.灌溉排水学报3.农业机械学报4.节水灌溉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7.农机化研究8.中国农机化S3,5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2.中国水稻科学3.麦类作物学报4.玉米科学5.杂交水稻6.棉花学报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8.大豆科学9.种子10.核农学报11.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2.中国棉花13.作物杂志14.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5.中国烟草科学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棉花

种子

S 综合性农业科学1. 中国农业科学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华北农学报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 西南农业学报 1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安徽农业科学 18. 上海农业学报 19. 中国农学通报 2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 西北农业学报 2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江苏农业科学 25. 江苏农业学报 2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浙江农业学报 2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 广东农业科学 3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 湖北农业科学 33. 新疆农业科学 3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 贵州农业科学 3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1. 土壤学报 2. 水土保持学报 3. 土壤 4. 土壤通报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水土保持通报 7.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 生态环境 10. 中国水土保持 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 农业工程1. 农业工程学报 2. 灌溉排水学报 3. 农业机械学报 4. 节水灌溉 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 农机化研究 8. 中国农机化S3,5 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2.中国水稻科学 3.麦类作物学报 4.玉米科学5.杂交水稻 6.棉花学报 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大豆科学 9.种子10.核农学报 11.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中国棉花 13.作物杂志 14.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江苏农业科学论文退改

3至5天。论文退改有时间限制,一般退改的时间是按照你的论文需要修改的地方有多少来确定的,也就是大修一般会给你一个月的修改时间,小修一般是两周的修改时间,校稿类的修改是三天到一周的修改时间。超过时间的话,需要和编辑提前联系一下,以便增加时间。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这里问不现实,要问你投稿的地方才是。

近两年投稿了8篇论文,总计投稿过上海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南方农业、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浙江农业学报、植物保护、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种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13个农业类期刊,经历秒退、退修无数次、最后论文改得完全变样、小修后直接收录等事件,写论文过程中没有总结出太多经验,投稿过程中倒是有了一些小体会: 如果时间充裕,论文质量还不错,可以先从CSCD里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投起,一般会得到两个结果:一是秒退,二是一段时间后给你退稿意见。脸皮要厚,不能惧怕秒退,退了再改投其它期刊,有些期刊的编辑很认真负责,他们虽然会退稿但同时会提出很多宝贵意见。比如我将一篇刚开始很粗糙的论文投到《中国农业科学》,几分钟后就收到退稿邮件,动作之迅速,让我惊叹,真的是毫不留情啊!不过想到它代表国内农业期刊中的老大哥,收稿量巨大、稿件要求高、目光犀利,一眼就能看穿你的论文水平,秒拒也是严谨负责、工作高效的表现。后来我又投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此期刊的审稿老师很负责任,为我仔细修改了论文,摘要、图表等地方表达不妥之处均作了详细标注和修改,尤其是摘要等地的措辞修改后一下子上了一个档次,为我接下来投下一个期刊打下了基础。在投稿到《植物保护》等期刊时也收到很多宝贵意见,非常感谢众多期刊背后辛勤付出的审稿老师。所以,投学术水平高点的期刊,万一遇到热心审稿老师为你把关的话,你的论文水平会改进不少呢。 投稿时遇到了两次假的投稿平台,都是在百度上搜索期刊网址,筛选后投了稿子,然后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后来再从这个网址进去的时候已经关闭页面了。其中一个是投稿《江苏农业学报》,投稿后很久没有消息,于是在网上查了编辑部的电话,然后才得知他们换了网址,我投错平台了。所以,投稿后如果没有收到收稿信息,那么要尽早打电话确认编辑部是否已经收到稿件,避免耽误宝贵的论文发表时间。因为论文写好后的近期修改,很多数据、观点都还记得,拖得时间越长,数据分析等细节都会遗忘,再改起来会很吃力。还有一个是投稿《种子》期刊,在贵州种子管理站看到投稿链接,投稿后得到一个文章编号,但是没有收到确认消息,投稿后一个月网址居然打不开了,后来在贵州同学处问到《种子》编辑部的电话和投稿方式,才顺利投稿。所以,如果投稿后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收稿邮件,那么得确认是否投错稿件了,避免像我一样傻等耽误时间。 投稿论文要想投CSCD以上的期刊,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尤其是亩产等单位要避免,在一开始分析处理数据的时候就将单位换算过来,避免论文投出去后再修改工作量太大,要修改正文和表中的各处数据,也要重新做图,相当于一切重来了。 一篇文章投稿到《西南农业学报》上的办事点负责人手中后,一直没有收到编辑部任何修改或者退稿消息,期间催问过多次负责人,都说已经接收让我静待编辑排版,等了一年多后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问编辑部,编辑部说没有收到文章,让我从网络投稿平台重新投稿,后来居然收到改投增刊的消息。追问编辑部设立办事点的意义,也无人回答。就这样,《西南农业学报》的投稿之旅完美结束了,以后绕行。可悲的是这篇已完稿一年半的论文仍在漫漫投稿旅程中,何时或者能否达到目的地还是未知数,因为修改现在对我来说也是很头疼的事情,许多数据分析方法早都不记得了。 投稿到影响因子较低的非核心期刊,不需较多修改,也无需很长时间就可以收到收稿通知,如果试验数据确实含金量不高,或者项目结题急需,那投稿到这些期刊可以快速搞定一篇论文。但是若想投稿到质量较高的期刊,根据我的经历投稿到中文核心《江苏农业科学》、CSCD《上海农业学报》是个不错的选择,后者不需要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前者除了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其余地方均不需要英文,光少了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就能降低至少一天的工作量。不过,今后期刊的投稿要求肯定会趋于一致,大多数期刊会像《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一样高要求、严标准,所以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论文行文格式等按照最高标准来,紧跟趋势走,习惯后自然会提高写作效率。

江苏农业科学研究所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出版专著:1、《优质花生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吴继华 苗子胜 张传忠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7-102、《优质专用花生配套生产技术》 副主编发表中文论文:1、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干物质积累动态及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吴继华; 李可; 苏锐锋; 陈雷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中国会议】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12-182 、豫东地区优质专用花生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吴继华; 李可; 刘水仙; 张翼; 赵凤莲; 张新璞; 童金晖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农大农业职业学院; 商丘市林业局; 商丘市睢阳区农业局 【中国会议】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2004-06-303 、花生新品种商研9938麦垄套种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吴继华; 李可; 陈雷; 关红英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12-10-174 、高产早熟抗病大果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的选育 李可; 吴继华; 陈雷; 关红英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中国种业 2013-02-155、甘薯新品种商薯6号与小麦复种模式比较 朱伟; 孟自力; 闫向泉; 王家才; 吴继华; 杨爱梅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江苏农业科学 2011-08-156、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李可; 吴继华; 苏锐锋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种业 2011-10-157、河南省花生品种品质演变趋势分析 陈雷; 吴继华; 李可; 苏锐锋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2-01-158、叶面喷施微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继华; 姜继业; 李可; 苏锐锋; 陈雷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2-01-159、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花生品种商研9938产量的影响 李可; 陈雷; 苏锐锋; 吴继华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12-08-1710、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及配套栽培技术 姜继业; 李可; 吴继华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12-09-1711、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综合防治技术 周帅; 苏瑞峰; 吴继华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种业导刊 2009-01-1012、麦套花生简化播种技术研究 吴继华; 李可; 苏瑞峰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作物杂志 2009-02-1513、花生田杂草危害及化学防控技术 周帅; 李可; 吴继华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种业导刊 2009-03-1014、麦套花生统筹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吴继华; 苏瑞峰; 李可; 李鑫宇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工业大学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09-07-1715、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配套栽培技术与示范应用 吴继华; 李可; 苏瑞峰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农业信息 2009-12-2516、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高油酸花生品种商研965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吴继华; 李可; 苏锐锋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10-04-1717、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吴继华; 李可; 苏锐锋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10-09-1718、花生新品种商研9938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吴继华; 李可; 苏锐锋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0-11-1519、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干物质积累动态及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吴继华; 李可; 苏锐锋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花生学报 2010-12-1520、优质出口型花生新品种国审远杂9307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吴继华; 孟凡玉; 苏锐峰; 马其云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 【期刊】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6-04-1021、麦套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刘爱勤; 吴继华; 苏锐锋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 【期刊】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6-09-1022、豫东地区花生夏直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可; 苏锐锋; 吴继华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中国农技推广 2007-06-2523、河南麦套花生可持续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 吴继华; 王伟; 张秀云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西华县农科所; 夏邑县农业广播学校 河南商丘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08-01-1724、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的选育 吴继华; 苏瑞峰; 李可; 周帅; 关红英; 马其云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8-12-1525、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选育报告 吴继华; 李可; 苏瑞峰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农业信息 2008-07-2526、高产、多抗、高油亚比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 吴继华; 韩同进; 王芳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作物杂志 2008-08-1527、河南省麦套花生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吴继华; 李可; 王艳敏; 成强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龙口市种子站 【期刊】花生学报 2008-09-1528、几种中微量元素对夏花生的增产效应 吴继华; 付汝洪; 雷红霞; 吕树立; 关红英; 高国华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叶县农业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3-08-1529、小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 吴继华; 周帅; 关红英; 刘水仙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 【期刊】中国种业 2003-09-2530、早熟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豫花15号 吴继华; 肖召杰; 苏瑞峰; 马其云; 刘水仙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种业 2005-08-1531、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远杂9307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吴继华; 张金民; 肖召杰; 李可; 刘水仙; 周帅 河南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5-09-3032、早熟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豫花15号 吴继华; 肖召杰; 苏瑞峰; 马其云; 刘水仙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 【期刊】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5-10-1533、钙、硼、钼肥对夏花生的增产效应研究 吴继华; 石秀云; 王素真; 关红英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耕作与栽培 2003-03-2834、商丘市花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吴继华; 周帅; 刘水仙; 关红英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花生学报 2003-12-3035、优质专用花生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张琪; 吴继华; 周帅; 刘水仙; 关红英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中国种业 2004-05-1536、河南省花生品质改良现状及对策思考 吴继华; 周帅; 刘水仙; 关红英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中国种业 2004-07-1537、绿色食品花生基地建设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吴继华; 孙化军; 周帅; 李可; 刘水仙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5-02-28 238、豫东地区花生麦后贴茬夏直播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吴继华; 张琪; 孙共鸣; 付汝洪; 肖召杰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胜利东路10号 【期刊】作物杂志 2002-10-1539、花生夏直播高产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继华; 赵凤莲; 肖召杰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耕作与栽培 2002-11-2840、食用型甘薯数量性状遗传参数对单株鲜薯产量选择效果的研究 吴继华; 杨爱梅; 雷红霞; 雷书声; 赵凤莲; 秦云霞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 【期刊】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3041、商丘SX-1型日光温室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效果 孙共明; 王圣洁; 吴继华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夏邑县科委;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西瓜甜瓜 2002-11-2542、几种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甘薯的增产效应 杨爱梅; 吴继华; 雷红霞; 秦云霞; 雷书声; 马淮琴 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商丘市梁园区科委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1-08-2243、甘薯新品系的高产特性研究 杨爱梅; 雷红霞; 吴继华; 石红梅; 雷书声 河南省商丘市农科所; 河南省商丘市农科所 【期刊】耕作与栽培 2001-11-2844、甘薯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和分析 吴继华;李建国;张宏生;魏忠强 漯河农业科学研究所;【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1993-5-10

近年发表的主要科研论文如下:1.周波,黄瑞华,刘红林,王林云. SLA-DQB和DR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物信息学,已接受,in press2.黄瑞华,周 波,曲亮,等. 淮猪杂交育肥及胴体性能测定. 畜牧与兽医,已接受,in press3.周波,黄瑞华,曲亮,李开桢,王林云,任同苏,姜建兵,吴建海. 用色差仪和肉眼评分评定猪肉肉色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2007,2:121-1244.周波,于传军,王林云等.新淮猪瘦肉系生长与胴体性状分析. 畜牧与兽医,2006,38(2):28-305.周波,谈永松,刘红林,王林云.五指山、二花脸和皮特兰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 PCR-RFLP多态性分析.上海农业学报,2005,21(4):1-46.于传军,周波,王林云等.新淮猪瘦肉系杂交育肥及胴体性能测定.畜牧与兽医,2005,37(6):27-287.谈永松,周波,王林云.五指山、二花脸和皮特兰猪的SLA-DRB基因外显子2 PCR-RFLP及PCR-SSCP多态性分析.遗传学报,2005,32(2):163-1698.周波,王林云,谈永松等.猪白细胞II类抗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遗传.2003,22(5): 611-6149.谈永松,胡志刚,王林云,徐银学,高勤学,周波.申农Ⅰ号二世代猪肥育及胴体性能试验.江苏农业科学.2002, (5):47-4910.王林云,曾勇庆,高勤学,谈永松,周波,刘梅,黄瑞华. 对我国地方猪种若干特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 猪业科学,2006,(1):88-8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