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地质学报出版社

发布时间:

地质学报出版社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季刊,创办于19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 该刊创办时,原名Bullel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会志》),以英文为主,德、法等文次之,每年一卷,刊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地质调查研究之所得及在学术年会中宣读的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志》共出版31卷,至1952年《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与《地质论评》合并,更为现名《地质学报》,由外文版改为中文版,但连续卷号并附英文目次及英文摘要(1967-1971年曾停刊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8年3月,为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地质学报(英文版)》复刊,发表《地质学报》(中文版)已刊论文的英译本。从1997年起,《地质学报(英文版)》与中文版相同编号,但所载论文内容不同。 《地质学报(英文版)》所刊论文涉及地学和相关学科各领域的研究,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与高等院校师生。稿源自世界各地,该刊稿源丰足,稿件年刊用率20%—30%,可以从大量来稿中择优遴选稿件。《地质学报(英文版)》近数年来,一直连续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多次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的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现为双月刊;刊号:CN11-2001/P,ISSN0001-9515,多次荣获《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建国60年有影响力科技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SCI》、《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常年位居上下,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直接下载全文(OA刊物)。自2012年开始,与Wiley-Blackwell公司合作出版电子版,现有5500多家电子版国际订户。主办: 中国地质学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英文;开本: 16开ISSN: 1000-9515CN: 11-2001/P历史沿革:现用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曾用刊名:地质学报(英文版)创刊时间:192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期刊荣誉:中科双百期刊

由雪莲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潘云唐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世界沉积学回顾篇

沉积地质学最初只有地层学,从 1800 年左右开始起步,因用标准化石来作为划分标准的生物地层学在地层的划分中应用得非常成功,所以直到 20 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地层古生物学都统治着沉积地质学的研究[1]。

但是,实际上沉积地质学在 19 世纪晚期其主要的进展就已出现。在 1893 ~1894 年,J. Walther 出版详细阐述岩相相关律以及比较岩石学的方法的 《现代成岩作用》 三卷巨著。英国的 H. C. Sarby 和 G. Darwin 以及美国的 G. K. Gilbert 等人在更早的时候,对流水和波浪对沉积物搬运进行了定量实验,甚至使用了不同密度和黏性的流体。

Middleton 认为,沉积地质学家们长期成功而有效地使用标准化石划分地层,所以忽视了对沉积地质学其他分支的研究。R. H. Dott. Jr 认为除了上述观点,还因为定性的和描述性的研究观点几乎主宰着沉积学界,即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定性的生物地层学及地质图来解决,那人们就很少研究定量的东西。

其实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Von't Hoff 就对化学沉积作用做了比较先进的实验。但是直到几十年后,沉积学家们才开始重视物理、化学原理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沉积地质学的起源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像地层学源于对化石形态的研究; 沉积物成分和结构的研究源于岩石学; 沉积环境的研究源于地貌学和海洋学; 沉积过程的分析源于物理学 ( 即流体运动学) 和化学。

1900 年左右,沉积岩石学开始形成,随后就出现了粒度分析法,但是直到 20 世纪 20年代,沉积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 Middleton 在 1978 年所指出,正是由美国研究委员会资助 W. H. Twenhofel 主编的 《沉积作用论文集》,以及 1926 年成立的经济古生物学家与经济矿物学家协会,最清楚地标志着沉积地质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1933 年,Wadell 提出了 “沉积学” ( Sedimentology) 这个概念, 《沉积岩石学杂志》创刊。但是沉积学研究专业化在欧洲却出现较晚,1946 年在欧洲成立了国际沉积学家协会 ( IAS) 。1962 年 《沉积学》创刊,同时,英国沉积学研究专业组成立。此后,沉积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1]。

二战后,沉积学的研究有一些重大进展: Shvetsov - Kirynin 提出的原生构造控制碎屑沉积物的理论,1949 年 Pettijohn 的 《沉积岩石学》出版; 1950 年 Shepard 和 Kuenen 编写的 《海洋地质学》两本经典教材出版; 1950 年 Kuenen - Migliorini 发表了浊流沉积的论文。1948 年 Sloss 提出了不整合界线层序的概念。70 年代层序地层学最终导致了地震地层学和 “Vail 曲线”的出现和水槽实验骤增。这些都标志着 Walther 预言的比较研究方法付诸实现。

20 世纪 60 年代即有地震地层学的产生和沉积过程研究的出现,颗粒的研究也重新活跃起来。古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通过遗迹化石补充古环境的分析,使 60 年代沉积地质学的黄金时代随深海钻探计划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出现而达到顶峰。

二、中国沉积学回顾篇

在中国,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包括在岩石学的研究领域之中的沉积岩石学。三大类岩石中,与岩浆岩石学及变质岩石学相比,由于它本身的理论和方法不完善,不大受地质学家的重视。从事沉积岩石学工作的人也很少[2]。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我国的沉积岩石学研究很薄弱,只有像关于砂金、膏盐、煤及耐火材料等的调查和描述,以及对于铁、铝、磷矿床的古地理分布规律等少数的沉积岩( 物) 和沉积矿床做过少量的研究工作。

那时基本上是对野外露头进行描述,规律性的探索主要依据地层学的原理,尤其是关于古地理的解释,基本上是地层古地理或古生物古地理学。

按照刘宝珺院士的划分,将中国的沉积学发展分为 4 个阶段[2]:

( 一) 20 世纪 50 年代的奠基阶段

50 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和固体矿产如铁、锰、铝、磷等矿产地质勘探事业的迅速发展,相关沉积学的研究也大量开展起来。

但并不是从 50 年代才开始起步,其实早在很早以前,谢家荣先生就发表了 《甘肃玉门石油报告》这一初步成果,是中国地质学家对该区最早的石油勘察活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 50 年代初,地质部建立了 6 个直属队,其中 2 个是勘查煤和沉积铁矿的。另外在全国开展的普查工作中,也规范了有关沉积岩研究工作的要求。

古地理学的研究,除了以地层学为基础外,因为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的进展,许多沉积岩石学的资料也作为编制古地理图的重要依据。像 1955 年就出版了刘鸿允先生编制的《中国古地理图》,是以沉积岩石学为重要依据的,并且又是主要以地层学为基础的第一部完整的古地理图集。

50 年代,我国全面学习苏联,沉积学和沉积岩石学领域中,学校的教材以及实际工作的参考书均取自苏联学者的著作[3 ~ 12]。但是像岩石组分等值线图[13]等也借鉴欧美的观点和方法。

( 二) 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的总结提高阶段

自 50 年代末,为了能够从成因上更好地解释古环境,有关地质人员就开始了有关岩相及环境成因标志的沉积岩石学研究,对粒度、层理、矿物成分、古生物等的环境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很多单位,特别是石油地质部门广泛开展了根据这些标志而进行的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岩相旋回分析方法在含煤岩系沉积条件分析和含煤地层对比方面已被广泛采用。淡水湖泊沉积和红层的岩相分析有一些较好的成果,海相沉积方面开始注意配合古生态进行研究[2]。固体矿产方面,叶连俊[14]关于中国磷块岩特点及形成条件的分析,都有很大的影响。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中期,我国沉积岩石学发展较快,实际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有可能在一些方面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并提高认识。

60 年代业治铮等人发表了 《震旦纪藻碳酸盐岩石的沉积作用》[15]。1962 年由戴东林主编的 《沉积岩石学》,由曾允孚、刘宝珺等成都地质学院主编的 《沉积相及古地理教程》[16]以及刘宝珺主编的 《沉积岩研究方法》公开出版。虽然就学科本身来说,逐渐有了比较成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沉积学方面的工作也得到很大重视,但在理论上,尚未建立起学科本身的有科学逻辑的和以一定实验数据和理论推理作为基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仍然是以直觉的观察和感性的推理作为其认识论和地球观[2]。

( 三) 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的沉积学发展阶段

60 年代,国外沉积学界有几项重大突破。沉积学家引入了泥沙运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了沉积构造 ( 层理、波痕) 等的形成及水动力状态,并在红层冲积物的研究方面有了重要突破。加之在 50 年代初就出现了浊流理论,认识到了除牵引流以外的另一大类的沉积作用———非牛顿流体的沉积作用。60 年代对石油储层性质研究的需要,促进了沉积成岩作用的研究,引进了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方法。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有关石灰岩成因分类和碳酸盐岩机械沉积的观点得到公认。60 ~70 年代板块学说的崛起也对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产生重大影响,沉积学家不得不认真考虑移动的大陆和板块对沉积作用的影响。所有这些科学成就意味着建立沉积学本身理论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沉积动力学、成岩成矿的理论,碳酸盐岩沉积的理论以及重力流的理论都可成为沉积学的理论支柱[2]。

但是,由于受 “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我国刚开始与国际接轨的沉积学研究遭到中断,使我国沉积学的发展推迟了若干年。

从 1971 年起,沉积岩的研究逐渐恢复。油田的地质工作者与院校教师合作,对我国东部各含油盆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个时期我国学者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例如,1983 年叶德胜[17]等对我国西南晚古生代沉积 - 岩相古地理的工作; 冯增昭对于华北地区岩相古地理所做的工作[18][19],及其对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20];1984 年关士聪[21]等的 《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 吴崇筠对中国东部含油盆地的湖泊相和三角洲相的总结; 何镜宇、孟祥化等[22]关于渤海湾黄骅盆地沉积相及指相矿物的研究; 同济大学严钦尚、项立嵩等[23][24]对长江口和现代海岸以及一些第三纪 ( 古、新近纪) 盆地做的大量工作; 曾允孚[25]关于我国西南古生代与中生代碳酸盐相、生物礁的研究; 刘宝珺关于云南红层冲积相及金属矿床的岩相控制的研究。叶连俊和孙枢[26][27]涉及从震旦纪到现代的各种岩相以及一些重要沉积矿产的形成条件的问题的研究。60 年代沉积盐类矿床作为国家重点开展研究,云南地矿局找到我国第一个钾盐矿床,袁见齐最早提出成钾理论[28][29]。

( 四)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的走向全球阶段

1979 年成立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 ( 分) 会,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了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矿产部成立了全国性的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协作组。1982年我国首次组团参加了在加拿大召开的第 11 届国际沉积学大会,展示了我国的研究成果,会上叶连俊当选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此后,我国又有业治铮、孙枢、刘宝珺、李任伟先后在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国际地科联沉积委员会、全球沉积地质委员会中任理事及委员等重要职务,说明我国的沉积学研究已与国际接轨,并参与了国际这一学术领域的重要发展与决策事项。《沉积学报》于 1982 年创刊,《岩相古地理》于 1981 年创刊,对于推动我国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80 年代以来,每 4 年一届的全国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团结了全国的沉积学工作者,每次会议均有三四百名代表与会,受到全国地质工作者的支持。我国还先后在北京和成都举办了国际沉积学会议的地区性国际会议,即国际沉积矿产学术会议及国际沉积学数据库讨论会,也有较好的影响[2]。

70 年代末以来,层序地层学、事件地质学等的出现,新灾变论的崛起,以及板块运动对沉积作用及古地理演化的深刻影响,给予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以巨大推动作用。王鸿祯等 1985 年出版的 《中国古地理图集》[30]是我国新一代古地理研究的代表著作。1994 年刘宝珺、许效松[31]等编著的 《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 ( 震旦纪—三叠纪) 》,1985 年出版的由刘宝珺、曾允孚主编的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32],都是有影响的著作。

80 ~ 90 年代,我国的沉积学有了飞跃的发展,已建立了完善而系统的理论,而且无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与国际接轨,众多的成果分布于沉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多是当代学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而且成果与实际相结合,解决了资源的许多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体现出中国特色,高水平的专著、论文大量出现,研究队伍日益成熟。我国的沉积学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起来。

当今,地质科学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均对沉积学提出了许多科学问题,像孙枢先生[33]提出在陆相沉积、碳酸盐沉积、近岸和浅海硅质碎屑沉积、深海沉积等方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工作要做; 在沉积盆地和层序地层学、古气候与沉积作用、前寒武纪沉积、人类生存环境的沉积学研究、区域沉积学和全球沉积学等都是有意义的方向,所有维持生命和人类活动的地球表层的环境问题研究也正在成为沉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朱井泉研究员,要感谢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我们讲 “古生态学”和 “地质科学史”课程的潘云唐教授,以及我的同学们,是他们的鼓励、支持、指导和帮助,本文才得以完成。

参 考 文 献

[1] R H 多特著,孙红兵译,刘树臣,刘椿校 . 沉积地质学的回顾与展望 . 地质科学译丛,1989,1: 64 ~71

[2] 刘宝珺 . 中国沉积学的回顾和展望 . 矿物岩石,2001,21 ( 3) : 1 ~7

[3] M C 什维佐夫著 . 朱星垣,汤臣建,夏卫华,阮日华等译,宁奇生,吴树仁审校 . 沉积岩石学 ( 上册) . 北京:地质出版社,1954,1 ~338

[4] M C 什维佐夫著 . 北京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译,张伯声审校,吴树仁复校 . 沉积岩石学 ( 下册) .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55,1 ~250

[5] A П 列兹尼柯夫著 . 王述训,张旭箴,刘燕君译 . 沉积岩石学讲稿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9,1 ~257

[6] A П 列兹尼柯夫著 . 王述训,张旭箴译 . 沉积相与建造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1,1 ~287

[7] H M 斯特拉霍夫主编,知平,戎嘉树,谭荣森译 . 沉积岩研究法 ( 第一卷) .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1 ~ 521

[8] Л В 鲁欣著 . 杨士儒,戚美琳,李颐,徐幼先,梁文运,陈良等译,戚美琳校 . 沉积岩石学原理 ( 上册) . 北京:地质出版社,1955,1 ~342

[9] Л В 鲁欣著 . 张介涛,周济群等译,吴树仁校 . 沉积岩石学原理 ( 中册) .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55,1 ~174

[10] Л B 鲁欣著 . 杨士儒,赵经中,李颐等译,徐志平,邱国颖校,叶连俊审 . 沉积岩石学原理 ( 下册) .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56,1 ~276

[11] Л В 鲁欣,Н Ъ 瓦索耶维奇著,胡征钦译,冯增昭校 . 沉积岩概论 . 北京: 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4,1 ~168

[12] Л В 鲁欣主编,李泰明,阮日华译,冯增昭,黄醒汉,韩德馨校 . 沉积岩石学手册 ( 下册) .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1 ~371

[13] F J 佩蒂庄,P E 波特,R 西弗著 . 李汉瑜译 . 砂和砂岩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1 ~460

[14] 叶连俊 . 中国锰矿的沉积条件 ( 摘要) . 科学通报,1955,( 11) : 93 ~96

[15] 业治铮,何起祥,孙国璋 . 震旦纪藻碳酸盐岩石的沉积作用 . 地质学报,1965,45 ( 4) : 416 ~434

[16] 成都地质学院编 . 沉积相及古地理教程 .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1 ~142

[17] 叶德胜,周棣康,邹志福 . 贵州泥盆系碳酸盐岩沉积相 . 沉积学报,1983,1 ( 2) : 82 ~95

[18] 冯增昭 . 华北下奥陶统岩相古地理新探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77,( 3) : 57 ~79

[19] 冯增昭 . 华北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新探 . 地质科学,1979,( 4) : 302 ~313

[20] 冯增昭 .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研究 . 石油实验地质,1980,( 3) : 24 ~31

[21] 关士聪 . 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4,1 ~104

[22] 何镜宇,孟祥化主编 . 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 .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7,1 ~435

[23] 严钦尚,项立嵩,张国栋,王慧中,吴邦毓,董荣鑫,王益友,郭文莹 . 苏北金湖凹陷阜宁群海侵和沉积环境 .地质学报,1979,47 ( 1) : 74 ~86

[24] 严钦尚,项立嵩,张国栋,王慧中,吴邦毓,董荣鑫 . 舟山普陀岛现代海岸带沉积 . 地质学报,1981,55 ( 3) :205 ~ 215

[25] 曾允孚,李南豪 . 我国主要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岩的特征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2,( 3) : 1 ~14

[26] 叶连俊,孙枢,李继亮 . 中国的沉积学进展与展望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8,( 2) : 77 ~80

[27] 孙枢,陈其英,陈开会 . 川西磷酸岩 . 地质科学,1973,( 3) : 196 ~216

[28] 袁见齐 . 盐池概况 . 盐务月报,1946,( 5) : 1 ~2

[29] 袁见齐编 . 钾肥和钾盐矿床 . 北京: 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5,1 ~131

[30] 王鸿祯主编 . 中国古地理图集 . 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5,1 ~281

[31] 刘宝珺 . 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5,1 ~188

[32] 刘宝珺,曾允孚主编 .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 .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5,1 ~531

[33] 孙枢 . 中国沉积学的今后发展: 若干思考与建议 . 地学前缘,2005,12 ( 2) : 3 ~10

地质出版社地图编辑室

这个不好弄,看看吧

《中国地图2011(知识版)》内容主要介绍主地理知识速览,地理景观纵览,大幅面1:6400000撕不烂地图,由地质出版社地图编辑室所著。

不太好进。一、首先,除非一些有垄断资源的大社,大部分的出版社效益并不是太好。甚至有些沦落到卖书号的地步。这样的出版现状造成出版社不是太需要招人。二、其次,你在市面上看到的书,有一大部分是民营图书公司制作的。也就是说民营图书公司把书制作好后,基本就是让出版社审一下,然后就可以付印了。大量的编、排、校工作其实都在民营公司完成了,自然出版社不需要太多的人。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是2000-01-01在湖北省武汉市市本级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区工程实验楼4层418室。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03001984939,企业法人毕克成,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书刊、杂志的编辑、出版;地图编制、出版;广告设计、发布;文化创意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开发;礼品、文具的设计及销售;对新闻出版项目投资;本版图书的零售及批发。(依法须经审批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888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35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2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报出版地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行者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1、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权威学报。2、中国社会科学报一般很难在报刊亭上找到,不像中国证券报那么热销,但是在图书馆展览里面都是跟热门的经济类报纸摆放陈列在一起的。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地球物理学报科学出版社

《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教育情况:南京大学气候学专业,理学学士,1988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专业,硕士,1996 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2002-2006。研究方向:海洋遥感、GIS 、物理海洋等。教学情况:本科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专业英语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统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星高度计波高资料的同化研究”发表论文、专著1.王静,陈晓翔,论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互补性,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5年,P120-124。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王静,陈晓翔,关于学生参加撰写教改论文的调查与思考,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5年,P116-119。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3.王静,江丽芳。南海南部海域海面温度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热带海洋学报,2009年,第28卷,第4期,P72-78,科学出版社4.尹毅,王静,毛庆文,齐义泉。基于GIS的南海台风风浪预报系统,海洋通报(ISSN 1001-6392),第27卷第6期,P76-81,V27(6):76-81,20085.吴海军、王静(通讯作者)、付方、钟建、谢巨伦。热带海洋学报。茂名港附近区域潮流特征分析,2008年11月,第27卷第六期,P40-43。6.尹毅,毛庆文,王静,齐义泉。热带海洋学报。基于组件式GIS的南海热带气旋风、浪场分析系统,2008年9月,第27卷第五期, ,P78-83。7.刘辉,王静(通讯作者)。热带海洋学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海洋上混合层深度的初步研究,2008年5月,第27卷第3期, ,P9-13。 Jingquan, Wang Jing, Qi Yiqua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heat storage anomal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stimated from mergerd altimatric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SSN 0898-9591), 2006, 49(6):.佟景全,王静,齐义泉。地球物理学报(ISSN 0001-5733,CN 11-2074/P,科学出版社)。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南海热含量变化特征,2006年11月,第46卷第6期,P1651-1656。(SCI) Chu, Wang Jing, Yiquan QI,Determin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rface Height Variability Using TOPEX/POSEIDON data, Proceedings of SPIE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of the Ocean and Sea Ice, Barcelona, Spa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5233, 2003年9月, p 169-178。(EI收录) Wang, Yiquan Qi, Ian . Jones. 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ophyll in the Sulu Sea. Volume 59, Issues 1-2, P111-119 (January 2006)。(SCI)12.刘春霞、王静、齐义泉、万齐林。《热带海洋学报》(ISSN 1009-5470科学出版社),基于WRF模式同化QuichSCAT风场资料的初步试验。2004年11月,第23卷第6期, Chunxia, QI Yiquan, WANG Jing, WAN Qilin, CHU Peter,《Acta Oceanological Sinica》, Impact on the tropical cyclone“Vongfong”forecast using the QuickSCAT wind data. 2004年5月, , , . ISSN 0253-505X. (SCI)14.齐义泉、施平、毛庆文、王静,《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基于T/P资料分析南海海面风、浪场特征及其关系。2003年9月,A辑第18卷第5期,619-624。(EI收录) Wa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rine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王静、齐义泉、施平、毛庆文、朱伯承,《热带海洋》(SSN 1009-5470),基于TOPEX/Posiden资料的南海海面高度场的时空特征分析。2003年7月,第22卷第四期,26-33

地球物理学报出版社在哪

《地球物理学报》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被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空间地球物理和大气、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重点报道创新性研究成果。本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等。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