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国际化环境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国际化环境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当前大学生就业背景影响就业环境的因素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etc大学生就业建议

大学生就业及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1引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本次调查通过“关于北京地区大学生毕业选择情况调查问卷”的研究(数据来源于管理学院周亚老师提供的2004年人事局对北京高校2895个学生的调查结果),运用社会统计学原理进行系统分析,以得到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各方面因素,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北京地区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五所院校共289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此论文采用其中30%的数据,共849个样本,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对毕业生选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目前,大学生毕业主要有三种选择——国内升学、就业、出国留学。我们可以得出,本次调查777个有效样本中,超过半数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占有效百分比的,的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此外,还有的学生对毕业选择不确定。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研究从以下家庭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其中家庭社会因素又可分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所在学校等,个人因素可分为以性别、性格为代表的先天因素和以学历、成绩、综合能力为代表的后天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软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毕业生选择收到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从家庭、社会因素来看,是否独生子(女)对毕业选择造成一定影响,独生子女的出国概率显然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最为直接,这点与我们预期相符。学生在毕业后选择问题上,经济问题显然是最为直接的。所在学校的不同,也使学生在价值观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再加之各学校培养方向的不同,使毕业选择产生很大差异。此外,有可能影响到毕业选择的家庭、社会因素还有很多,我们考虑了集中有代表性的因素,诸如,父母和亲友期望、周围同学等生活环境、社会舆论与评价、国家政策、学校老师的就业指导、学校的.教育培养。其中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周围同学的生活环境对毕业选择的影响比较大,而其他因素则不明显。从个人因素来看,根据调查结果,先天因素中的性别和性格对毕业选择并未造成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并不相符。可见,一个人先天并不影响发展方向。而与之相对,后天因素对毕业选择有很大影响。首先,学历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研究生有更大的倾向进一步学习研究。个人成绩和综合能力均对选择造成很大影响,这点是显而易见的。

3结论及建议

既然大学生毕业选择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那么要从多方面努力,加强协作,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首先,坚持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正确导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尚未跨入社会,缺乏实际生活的切身体验,社会阅历浅。其择业观念主要受自身主观思想倾向的制约,往往来源于理想化的意识和追求,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往往随着外界环境和舆论导向的变化而变化。校园中先后出现的出国热、公务员热、考研热等,就是例证。实践证明,社会舆论明确,教育导向正确,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就会明朗正确,形成风气。因此,高校应着力强化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正确导向。其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突破传统的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面向人才市场,实行开放式办学。要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大学生就业的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调整。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办学,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最后,大学生要确立大众化就业观,提高创新能力,积极迎接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基层工作岗位也对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确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大学毕业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前沿知识来丰富自己,培养自己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要走出课堂的局限,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在毕业选择时,要对一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要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出分析和判断,确定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还要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个性品格,专业化的职业素质,具有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宽容他人,以诚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特征,实现职业生涯的一个又一个跨越。

4参考文献

1朱洪波.新时期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正确导向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9)

2解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3)

3宋丽贞,荣江莉,曹宁宁,等.高校毕业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1)

4吕世军.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的择业与择业观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3)

职业生涯规划书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规划及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于是,经过一次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一、 自我分析“自知者智,知人者明”,只有认清了现在的自我和潜在的自我,才能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职业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特点,由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出来。职业兴趣上的个体差异是相当大的,也是十分明显的。不同职业的社会责任、满意度、工作特点.工作风格、考评机制各不相同。同时,这种差异决定着不同职业对于员工的职业兴趣有着特殊的要求。人与职位的匹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知识、能力、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更重要的是人的性格.兴趣与岗位相适应。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根据霍兰德的理论,个体的职业兴趣可以影响其对职业的满意程度 当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和他的职业兴趣类型匹配时,个体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最彻底的发挥,工作业绩也更加显著。在职业兴趣测试的帮助下,个体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在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倾向,从而在纷繁的职业机会中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职业选择中的盲目行为。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和缺乏职业经验的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成功地进行职业调整,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也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测试后我的霍兰德职业测试结果如下:R(现实倾向)得分:(艺术倾向)得分:(调研倾向)得分:(社会倾向)得分:(企业倾向)得分:(传统倾向)得分:我的霍兰德代码:ICS我比较适合做侦察员,电视播音室修理员,电视修理服务员,检验室人员,编目录者,医学实验室技师,调查研究员,记帐员,顾客服务员,报刊发行员,土地测量员,保险公司职员,会计师,估价员,邮政检查员,外贸检查员等。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自我解剖:(1)生理条件:健康状况:饮食、作息较规律(节假日有时较乱)身体素质:较好,少生病,有时喜欢夜间散步或跑步。外貌:五官端正,面容较好,身高160cm。(2)心理条件:性格:个人比较开朗、乐观,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觉得许多事情都是美好的。与人交往:陌生人或环境表现较冷,不善言语;朋友面前能侃侃而谈,自然大方,少有顾忌。思想:喜欢天马行空,有时想太多了,导致做事优柔寡断。价值观:并不安于现状,觉得生活应该过得更加美好。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喜欢和朋友相处,文娱方面由衷热爱,特别是跳舞,乐于享受生活。(3)社会资本:生长在小康之家,相对大学周围的同学生活条件较好,从小受良好的思想文化教育。现在所读的大学为一本学校,学术氛围浓重,同学的学习能力很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同时鞭策我努力学习。综上,为我的未来发展道路累计了一定的原始资本。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通过对自我的职业价值观的自测,我的最主要的职业价值观为:Ⅳ自尊型:受尊敬欲望很强,追求虚荣、优越感,很渴望能拥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受到众人的尊敬。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反而很自卑。Ⅶ家庭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过着十分平凡但又安定的生活,珍惜与家人的团聚。为人踏实,生活态度保守,不敢冒险。Ⅷ才能型:这种类型的人单纯,爱戴高帽子,把深受周围人的欢迎当成乐趣,以不凡的谈吐、新颖的服装博得众人的好感,以滑稽的表情使得周围气氛活跃。自我小结:上述的职业价值观十分符合我自己,我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很大原因就是为了将上述三者融合起来。我希望将自己的才能充分运用到以后工作中,通过工作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同时能照顾我最爱的家人,充分安排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让我工作和与家人相处两不误。自我认知和小结:优点:* 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看待事物较乐观,认真享受每天生活* 待人真诚有礼貌,并乐于与人交往和沟通,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兴趣爱好比较广泛* 有责任心、爱心,并且喜欢做相关的工作和活动* 做事比较认真、踏实,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实力,比如英语方面* 心思细腻,考虑问题比较细致* 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好,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缺点:* 竞争意识不强,不善于主动追求和把握机会,有点放纵自我* 口头表达有时表达不清,不够简洁* 做事不过果断,尤其事前作决定的时候老是犹豫不决且容易听从别人,缺少主见* 工作、学习有些保守,冒险精神不够,没有结合长远目标,导致有时积极性不够* 做事有时拖拉,不够雷厉风行* 不够坚强,做事没有坚持到底的强大恒心明白自己的人能善于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自己的人,会盲目的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人生是在这种不适应中,调整适应,发展适应的长河中前进的。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客观的改造自己,让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缺点无线缩小,增强自己在社会的利用率和竞争力。这才是真正的人才!二、 环境分析职业前景分析:随着祖国的日益壮大,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已经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作为一名中国人,那是值得庆幸的,但是作为一名即将离校进入社会工作打拼的大学生,前景却一片茫然。国际化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国际范围的竞争和挑战,对个人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更何况各行各业在二十世纪末因发展壮大的需要,广招贤才,现在已经到达了饱和的状态了。现在并不是用人单位用人高峰期,以至于如今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的机会不是很多。人到处都是,但是真正的人才却很少。如今用人单位对招收的人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突出表现,没有闪光点,不能称之为人才的人,注定在这场严峻的优胜劣汰的竞技中黯然离开。所以,我立志要做个出色的人才,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方面发展,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人才: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临床知识拥有灵活的动手能力和敏捷果断的思维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与人交际、组织协调和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如英语、法律法规、人文素质培养等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职业选择的SWOT分析:1、内部环境分析:Strengths:* 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看待事物较乐观,认真享受每天生活* 待人真诚有礼貌,并乐于与人交往和沟通,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兴趣爱好比较广泛* 有责任心、爱心,并且喜欢做相关的工作和活动* 做事比较认真、踏实,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实力,比如英语方面* 心思细腻,考虑问题比较细致* 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好,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爱好:喜欢忙碌的工作环境,能自己控制、安排的工作,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喜欢轻松愉快的生活节奏,爱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Weaks:* 竞争意识不强,不善于主动追求和把握机会,有点放纵自我* 口头表达有时表达不清,不够简洁* 做事不过果断,尤其事前作决定的时候老是犹豫不决且容易听从别人,缺少主见* 工作、学习有些保守,冒险精神不够,没有结合长远目标,导致有时积极性不够* 做事有时拖拉,不够雷厉风行不喜欢:机械性的无聊的工作,也不喜欢没有计划没有收获的忙乱;较少接触专业外知识,知识面不够广2、外部环境分析:Opportunities:* 就专业方面来说,临床医学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社会必不可缺的一门热门专业。每个人都有要看病的时候,这时临床医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显得很有必要了* 广西医科大学在本省是最好的大学之一,每年为学校的学生提供了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就业机会,几乎让每个用功五年的莘莘学子都可以去到满意的单位就业。* 广西医科大学这个环境本身给我们提供的很好的软硬件条件不容忽视,有机会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学以致用,也可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有很多的机会与行业内各层人士接触、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有很多向他们学习的机会,同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条件,为以后在社会拼搏打下基础Threats:* 国际化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国际范围的竞争和挑战,对个人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对于英语来说,就不能只满足与听、写,表达能力也至关重要,而且要充分了解专业英语* 距离毕业还有两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该研究就业机会了,而找工作的时候并不是用人单位用人高峰期,如今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的机会不是很多* 优秀的人很多,而机会不一定是均等的,这时就不单单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对个人发现机会、展示自己并把握机会能力的考验三、职业生涯规划总体规划:由于本人学习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性质十分的强,因此目前的目标是,继续走我狭窄而困难的从医道路,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具体规划:短期规划(2年~3年)——各项应有等级考核成功,拥有相当学位。中期规划(4年~9年)——在不断努力和探索中打造美好的工作前景远期规划(10年~15年)——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后创造更美好的事业。具体情况如下: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将会扮演多种角色,而就我个人职业生涯而言,具体体现在三个不同进程的规划中,也有三个不同的角色。首先,在短期规划中,我扮演的是一名“问路者”的角色。因为在没有投身社会实践之前,最重要的莫过于专业的理论知识,因此学好临床医学这一专业技能知识,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为未来的社会实践做充分的理论准备。而这一阶段恰恰是一个汲取知识的阶段,可塑性是很强的,可以称之为“问路阶段”,只有问清前程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第二,在中期规划中,我要扮演的是“行路人”的角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掌握了娴熟的理论技术的前提下,才能使之与实践相结合,完美地配合人生生活、学习、工作的进程。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在不断努力和探索中打造美好的前程。与此同时,不断更新观念,与前沿的专业理论相结合,并对自己的专业素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磨练和发展时期。最后,在远期规划中,我要扮演的是“指路人”的角色,因为在积累了相当的实战经验后,更有实力打拼并且更加具备良好的专业及心理素质,不但能在实际工作中知道他人更好地完成“行路”这一阶段,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自我、完善自我,这样才能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成为表率,以至于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四、结束语在人生的每一个漂流中,可能会远离我们的人生坐标。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学会在远离目标的时侯,去创造条件,接近目标。所谓创造条件,本身就是一种进取,一种求索,一种心向即定目标的挚着,一种坚忍不拔的追求。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更是变动的。国家政策的调整,外在条件的变化,家境的变迁,突发事件的出现,都会使我们的境遇变得困难起来。在艰难困苦面前,我们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情直面人生;以艰韧不拔的毅力支撑自我;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占据灵魂。把艰难困苦当成是一种磨炼,一种积垫和一种成熟。如果说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那么大学生就业就像是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机会到处都有,看你怎么把握。我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没有什么不可以。

2012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2012年以及过去的2011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国家兴起,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1已经走过大半,我们期待合作,期待和平、期待发展、期待绿色。简单地从几个大国来看:美国力不从心,已经进行了战略调整,高调重返东南亚,以遏制中国;欧盟与欧元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欧洲领导人正竭力与危机奋战;俄罗斯痛感资源出口依赖型经济结构的弊端,决定加大外交为经济现代化服务的力度;日本经济本来就萎靡不振,在经历了9级地震后,国家经济更是遭受重创,政府公信力下降;中国外交活跃主动,在国际经济复苏、全球综合治理、地区形势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但国内CPI持续上涨、与周边国家间领土争端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最主要问题。1、新兴大国在各领域发挥影响、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加快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强势发展势头,尤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为代表,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比重将达52%,历史上首次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气候变化以及伊朗核、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二十国集团G20当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了成员国的半数。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仍具有相对优势,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话语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各大国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纷纷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互动更加活跃。国际关系的形态更加多样,内涵更加复杂。传统国家间阵营和界限趋于模糊,利益组合趋于复杂。围绕气候变化、核安全与防扩散、国际金融改革等议题,各国根据不同利益需要结成不同联盟。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权力更加分散。普通民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技术,对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加。2、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许多不确定风险201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回暖迹象。但另一方面,各国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实施的扩张性政策导致政府债台高筑。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二十国集团成员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已近8%。2010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达创纪录的万亿美元,2011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恶化。日本的财政状况也不容乐观,政府债务规模是GDP的200%,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20个月下降,深陷通缩泥潭,但震后重建可能会给日本带来一丝转机。中国和印度等亚洲主要国家经济复苏强劲,但面临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风险,并且可能将风险传导给亚洲其他国家。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至于增势是否减缓则存在未定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仍然很不乐观。IMF《全球金融报告》认为,尽管世界经济仍在复苏,但全球金融体系发展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同时,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逐渐改善,但要取得更大进展则需化解主要银行系统的遗留问题。然而,巨大的下行风险仍然存在,发达国家面临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挑战。事实证明,新兴市场经济体对金融危机冲击有更强的抵抗力,但其金融体系依然脆弱,并面临着遭受巨额资本流入冲击的风险。3、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中美扮演重要角色第一,朝鲜半岛剑拔弩张:朝鲜与韩国依然对“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闹得不可开交,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将得以延续。朝鲜和韩国之间再度出现军事摩擦的可能性相当大。由于双方领导人在国内政治领域中的回旋余地都很有限,因此,对于军事摩擦和冲突的控制将更多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等周边大国的克制与约束。第二,中东地区的情况令人担忧:阿以谈判再一次因犹太人定居点问题而告破裂,中东和平进程再度搁浅,而且很难在近期内再度开启。从2011年7月起,美军将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但撤军规模也有可能取决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的工作绩效。由于巴基斯坦坚决拒绝美军跨过巴阿边界围剿藏匿于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塔利班组织,而美国扶植的卡尔扎伊政府又十分脆弱,所以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规模也迟迟难以决定。伊朗核危机在经过一系列外交折中之后仍然处于僵持阶段。第三,2011年非洲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苏丹于2011年1月8日就南部苏丹是否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投,南北双方尊重公投结果,和平分手,结果还不错,没有带来大规模冲突。再看利比亚,卡扎菲与反对派双方你争我夺,北约组织对其进行军事打击,施行空袭,对人民在成了巨大伤害,不断有人员伤亡。第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号,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使塔利班武装分子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无疑是全球打击恐怖分子上重要的一笔和胜利。但恐怖主义泛滥依然像乌云一样给世界压力,《人民网》5月2日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篇注明是知名媒体评论员写作的文章,题目是“拉登被埋葬在春天里,但美国反恐战争仍在严冬”,认为“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的中东反恐策略从未成功,反而是越反越恐”。最后,中国周边很不安定:首先表现在与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因南海争端分歧扩大,越南菲律宾不断扩充军备,进而耀武扬威,但最近似乎有缓和之势;其次,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一度紧张,但因为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此事似乎暂时搁置;最后是中印间领土争端,印度通过进口先进装备不断提升其军事力量,与中国形成对抗。而我国一直本着和平对话解决问题的方针,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与其交涉,争取不直接与其产生军事冲突,一方面大力提升我国军事防御能力,东风21-D、歼-20、航母等先进军事武器不断亮相,以震慑其他国家。2390字

化学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居家饮食、医疗卫生、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几个方面介绍了化学的应用。在文章最后,提到化学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实现绿色化学。中国论文网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化学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居家饮食方面化学在居家饮食中的应用比比皆是,许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化学原理去解释。例如:做馒头的时候我们用纯碱发酵,做出的馒头松软可口;饮用酒也是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的。我们通过闻是否有硫化氢气体的气味,判断鸡蛋是否变质;用明矾等混凝剂的净化水和液氯等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烧水的壶用时间久了,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垢,简单的去垢方法就是滴入食醋。很多家庭用作燃料的煤气,是煤在隔绝了空气的地方受热而分解出来的一种混合气体,包含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乙烯、氮以及二氧化碳等成分。人们从乳类、豆类、蛋类、蔬菜等食物中,补充钠、钙、磷、铁等营养元素,饼干、火腿肠、方便面等食品中也使用一些化学添加剂。家庭常用的去污用品——洗衣粉和肥皂、洗洁精、洗涤剂,人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洗发剂、染发剂、消毒液,也都与化学相关。二、医疗卫生方面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疾病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进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与疾病不断抗争的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药科学的发展,人类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得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药物,延长了人类的寿命,百岁老人已不是很稀奇的事。人们谈之色变的癌症、艾滋病尽管现在还难以医治,但有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遏制癌细胞再生并杀死癌细胞和预防艾滋病疫苗,给癌症和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人造假肢、人造骨骼、人造牙齿等人造器官的发明,给残疾人朋友带来了福音,使他们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给适龄儿童注射疫苗,增强了儿童的疾病抵抗率,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三、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高产增收是农民朋友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民朋友采用农业科研人员研制的种子、化肥,促使了农业的高丰收;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杀死影响或危害农作物生长的杂草、昆虫和病菌,减少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使用生长调节剂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获得粮食果蔬的高产和丰收;人工合成的类天然昆虫保幼激素可以破坏幼虫的正常生长发育,杀死幼虫;人工降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作物生长旺盛期水分不足的问题。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制造,也与化学密不可分。用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密封发酵产生的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而且沼气残渣可以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和鱼的饵料,是一种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在普通塑料薄膜里注入玻璃纤维,可以大大提高塑料温室的强度,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也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围着火炉吃西瓜”已经不是难事。四、工业生产方面工业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水平发展的标志,与化学密不可分。比如,铁、铝、镁、锌、铜等金属材料的冶炼和制备,用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制造;煤炭资源仍然是发电主要来源。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不断攀升,机动车用油的需求加大,对石油冶炼的高效率、高产出率提出了要求。在大力提倡清洁能源的今天,用天然气做燃料无疑是不二的选择;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积极寻找无污染的新能源是化学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在航天工程中,如何找到重量轻、能量高的燃料是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此外,硬水的软化,海水的淡化等都与化学工业紧密相关。五、环境保护方面化学处理技术在消毒和灭菌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和较广泛的应用。及时回收生产和生活废弃的垃圾,将其转化为可以使用的其他物品,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汽车排气口加铂铑催化剂装置,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采用固硫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采用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广大农村地区将用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密封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解决了秸秆焚烧和粪便乱倒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化学原理降低污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总之,化学学科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化学的地球,将是另外一种景象。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化学也造成许多环境问题:汽车尾气排放,食物中农药残留,酸雨的侵蚀,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环保成了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化学学科本身也在积极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或许不久的将来,化学的益处更多些,弊处会少一些。

化学与空气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探求到的知识层面也更深入,化学也一步步的走进并影响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化学又是一柄双刃剑,同时也对环境污染造成了一定影响。 室内装修,有毒气体外泄,燃放烟花爆竹,工业生产等等都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新年之际人们燃放烟花爆竹,在娱乐的同时也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是近年来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在硫磺燃烧的条件下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溶解在水中会形成亚硫酸进而形成酸雨。酸雨有很大的危害,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此外,二氧化硫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使人死亡。由此可见,化学不但可以污染空气,还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命活动。 其次,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是化学污染空气的又一大实例。在机动车内燃机中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往往也参与反应,从而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易氧化生成的二氧化氮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而且二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酸雨的来源之一,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空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尾气中还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物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这种物质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然而,汽车尾气不仅对人产生危害,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尾气中的二次污染物臭氧、过氧乙酯基硝酸脂,可使植物叶片出现坏死病斑和枯斑。乙烯可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汽车尾气对甜菜、菠菜、西红柿、烟草的毒害更为严重。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减产与汽车尾气的污染明显相关。 最贴近身边的那要说是室内装修对空气的污染了。装修使用的油漆等材料都是通过化学成分的混合反应制取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污染物是甲醛、苯等。 甲醛具有强烈气味, 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且根据调查,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万,装修的空气污染已经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5万人,约50%是儿童。据一家儿童医院血液科统计,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90%家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看来化学污染已经是不可逃避的话题。 由以上种种可见化学对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对人体的危害。我们生存的空间无一样离开了化学,化学为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所以,正确的运用化学去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才是应该继续探求的道路。 自己写的,字数肯定够了,对于初三的学生这个深度也是很符合的。希望LZ能满意!

1引言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各种存在形态及特性、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科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它是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内容之一。2概述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 从学科研究任务来说,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和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它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 3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环境污染化学这一介于环境科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形成环境分析化学(常简称环境分析)。它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性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形成环境地球化学。它是介于环境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4环境概况及解决方法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有害化学品是指任何已经被确认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危害性的化学品。随着工农业迅猛发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随处可见,而给人类造成的灾害要属有毒有害化学品为最重。化学品侵入环境的途径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径可大至分为四种,人为施用直接进入环境;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排放进入环境;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着火、爆炸、泄漏等突发性化学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学品外泄进入环境;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 进入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潜在危险。 以农药这一有害化学品为例,随着农药科技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不使用农药的自然农业发展到使用农药的现代农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紧张的大国,农药在解决农作物的自然灾害,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是人为主动投加到环境当中,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必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充分肯定农药的有利作用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2]。 同时工业废水也是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譬如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全国主要江河湖泊,使水质恶化,特别是淮河、海河、辽河、滇池、巢湖和太湖(简称“三河三湖”)水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对鱼类危害更甚,含苯酚废水可抑制水中细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生长。用含酚废水灌溉农田能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坏农作物生长素的形成,造成减产。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进入水体后会使封闭性湖泊、海湾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威胁鱼类生存、水质发臭出现“赤潮”。化学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会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10。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的原因10%~15%与化学因素有关。 再则冷冻与空调设备释放出的氯氟烃气体造成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照增强,使人群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燃煤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导致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类繁殖甚至种群消失。土壤酸度增高可使细菌种类减少,肥力减退,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使土壤中锰、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转移进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质污染。 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我国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我国是化工生产量较大的国家,化工产业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要想控制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从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面加以考虑,首先应了解化工厂的污染情况,包括:污染源种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措施以及周围环境敏感性等。特别应对污染源分布进行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同时应了解污染影响类型,如是属于一次污染或二次污染、长期污染或短期污染、可逆污染或不可逆污染、局部污染或大面积污染、单因素污染或多因素复合污染等等。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控制,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制定和健全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于1979年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是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也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等;国务院还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国务院颁布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化学品管理行政法规。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如已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等;污染物排放准有《工业"三废"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等;同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范性文件都作了明确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加强有害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对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实行全过程有效管理[3]。 我国现行化学品环境立法需要针对当前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中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完善,并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制接轨。此外,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对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对环境保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应依法给予追究,对人身由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应依据法律给予处罚和赔偿。这在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实行了的法律管理制度。我们还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从事化学危险品生产、贮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的遵法守法意识,加强对有害化学品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特别是应按着我国环境保护法来严格管理有害化学品。加强对重点有害化学品的环境管理 建立相应登记管理制度,对那些已知或怀疑对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或者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化学品采取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和淘汰、替代措施,以有效减少这些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向环境中排放 化工污染之所以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大批老企业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技术改造,资源、能源消耗太高,排污量太大。全面推行清洁技术改造,通过改革工艺设备,尽可能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是改变化工生产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局面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就要选用清洁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物质替代有害原材料、设计清洁工艺、生产清洁产品。同时改善和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等措施,在污染的源头削减污染物和废物产生量并回收利用废物。最大限度消除或削减有害物质的排放。对通过预防不能解决的污染物,应采取源控制措施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使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强化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爆炸性、急性毒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弃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领取经营许可证。公众监督通过建立和实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度,在企业员工和化学品使用者中普及化学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并在全社会积极宣传有关化学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有害化学品的危害、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大力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治。5结论要时刻关注生态系统的表现,尽早发现失调的信息,及时扭转不利的情况。积极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护生态系统,预防生态失调。参考文献[1]袁加程.环境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张瑾.环境化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1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对生活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分割的个体了,我们的贸易范围也可以像文化那样做到“无国界”了,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贸易规模逐步扩大,中国的GDP已跃居全球第二。可见,国际贸易能带动本国的经济,实现两国经济利益的双赢。让我们来看一看生活的小片断:2006年的一天早晨,中国东部某城市,从事IT行业的白领张某,早上八点钟准时起床。他洗刷完毕后,喝了一杯 “雀巢”咖啡戴上“劳力士”手表,找到他心爱的“诺基亚”手机,提上他的“戴尔”电脑,出门搭乘地铁到公司上班。一路上张某在考虑,是否购买一辆小汽车了,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究竟是购买日本的“本田”车好呢?还是德国的“奔驰”车好呢?同一时间,地球的另一边,美国东部的某一城市,布鲁斯一家三口在家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日。布鲁斯先生在客厅里仔细品尝来自中国的“龙井”茶。另一边布鲁斯太太正在厨房准备美味的晚餐。她打开“海尔”冰箱寻找材料,用“格兰仕”微波炉加热食物。小儿子布鲁斯一边抱着“中国制造”的小玩具,一边看着“创维电视机中播放的动画片。布鲁斯太太准备再为小布鲁斯购买一双来自中国的布鞋,这种布鞋美观舒适,价格实惠,能为家庭节约支出。从这些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了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过程。商品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国,国际贸易对国民生活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我想介绍的生活中国际贸易有两个。

国际贸易与生态安全问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张的大背景下日益显现,并已成为当今世界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趋势关注的焦点。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在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有效地遏制因国际贸易带来的对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安全;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谈及生态安全,多数人往往只会联想到河流污染、空气污染、荒漠化等问题,几乎没有人会将生态安全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在他们看来,国际贸易与生态安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事实是,大多数生态问题是由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国际贸易对生态安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一、国际贸易与生态安全任何形式生态危机都是来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国际贸易活动引起的大量物资、资金、人员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恰恰是引发生态安全方面灾难性后果的一大因素。生态安全与国际贸易存在一定关系,体现在:(1)国际贸易可能引起生态环境退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以及国际贸易所主张的国际分工刺激人们无休止地开采自然资源,造成一些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至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中国家虽然可能已经意识到自身生态环境的恶劣情况,但为了出口收益,还不断的以低价格出口资源性产品。(2)由于国际贸易涉及商品的国际运输,贸易导致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贸易引起商品的跨国移动,进口商品在消费时对进口国的环境造成破坏;出口商品在生产时对生产国的环境造成破坏。(3)贸易产生了大量的污染跨境转移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收入水平不同,从而环境标准也有所不同,收入高的国家环境标准高,贫穷的国家环境标准低。而环境标准的差异,会使发达国家在为本国资金寻找投向的同时,也把许多污染工业转向了发展中国家。(4)绿色壁垒构成了环境与贸易之间冲突的焦点。有关国际贸易的多边环境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商品的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国家却利用有关贸易的环保协定作为贸易保护的借口,建立了一整套技术性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以达到限制进口,有效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生态安全与国际贸易也可以相互促进:生态安全是国际贸易的物质基础,国际贸易为生态安全提供经济条件。国际贸易离不开自然资源,如没有森林就不存在木材贸易,没有耕地就不存在粮食贸易,因此,生态安全是国际贸易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国家可以拥有更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保护国内的环境;能够使一个国家的居民富裕,更加关心环境质量的改善,并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过度掠夺的压力。因此,国际贸易为生态安全提供了经济条件。过去十几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吸引着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已有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如Baumol(1971)、Magee和Ford(1972)以及Walter(1973)等的论文都已成为研究贸易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经典文献。迄今为止,有关贸易和生态环境关系问题的学术争论已出现两次浪潮。一次在20世纪70年代,另一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如Dean(1992)、Beghin(1994)等以及Ulph(1994)都对贸易和生态环境问题作了文献考察,Ekins等(1994)还为《生态经济》(Ecological Economics)杂志编辑了一期贸易和生态环境研究专刊。Van Beers和vanden Bergh(1996)侧重于从方法论角度评论贸易和生态环境外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Lee(1996)对79类贸易和生态环境问题做了归纳和分析,用大量的经验数据来揭示贸易和生态环境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今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内一些重要人物,如Bhagwati(1993)及Grossman Krueger(1995)都发现,国际贸易在长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帮助。Grossman和Krueger(1993)从生态环境角度评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通过对区域内有关国家跨部门空气质量的考察,得到了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反转的U型关系。Dean(1997)通过建立一个联立方程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考察了贸易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北南贸易模型(North-South Model)中,Copeland和Taylor(1994)从规模、构成及技术等方面对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做了理论分析。研究显示,自由贸易减轻了北方国家的生态环境污染,但是增加了南方的污染。Dua和Esty(1997)及Esty和Geradin(1997)都指出,作为全球国际贸易的结果,各国会降低各自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以维持或增强竞争力,出现所谓“向(生态环境标准)底线赛跑”(racetothebottom),甚至阻挠生态环境立法等漠视生态环境管制的现象。Barrett(1994)也指出,当生态环境政策规定的生态环境边际损害很低时,生态倾销(ecologicaldump-ing)会由于某些策略性原因而出现。最近国际学术界对贸易和生态环境的研究热情依然不减,如Antweiler等(2001)以及Ederington和Minier(2003)都各自对贸易和生态环境问题做了进一步的令人信服的研究。二、国际贸易领域中危害我国生态安全的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贸易商品在生产、消费及运输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对我国生态安全的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领域中,危及我国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通过贸易途径进入我国的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危害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将某种物种带到自然分部外的非原产地区,被带物种在当地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种群,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或景观的明显变化,或给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由于入侵者是生物,故外来物种入侵又常被简称为“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物种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入我国:一是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三是靠自身的扩散能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即自然入侵。自然入侵要受到山脉、海洋等阻隔,外迁速度慢、数量少,生态系统受异地的生物影响造成破坏的可能性不大。前两种都与贸易、物资的进口有关,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是造成我国生态安全破坏的主要因素。1.人为有意识地引进物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有108种,76属,其中有67种外来入侵杂草是作为牧草、菜、药用植物等有意引进的,占杂草总数的58%。人们为了农林牧渔业的生产,为了经济的发展,从国外进口优良动植物品种是必要的,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评价,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我国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物种,到最后却无法加以控制,导致外来物种泛滥成灾,其结果便是引狼入室。如水葫芦,原产南美洲,1901年作为一种花卉引入我国,20世纪50~7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由于生长繁衍速度极快,迅速侵占我国南方汇河湖泊,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有些地方甚至水面上全部生长着水葫芦,不仅堵塞河道,防阻碍行洪,还使水下缺少阳光和氧气,威胁水下生物安全。每年受水葫芦入侵危害的地区为清除这种物种而承受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据悉,福建省莆田市仅2002年水葫芦的打捞费用就高达500万元。另外,20世纪60年代,我国从美国引进大米草用于保护海堤、作饲料和燃料,但因其繁殖力极强,很快遍布93000平方公顷海滩,沿海滩涂和近海生物栖息地因其的入侵的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和水质下降,并引发了赤潮,致使鱼虾及贝类等水产品养殖遭到毁灭性打击。其中大米草在福建疯长,福建霞浦200多种生物濒于绝迹,给全国养殖对虾,贝类基地也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除了以上两种植物,还有诸如水花生,三叶草等物种, 引进后由于缺乏原产地物种的制约,最后变成为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害物种。除了进口动植物品种会引进大量的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境造成破坏,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引进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由于转基因动植物包含从不相干的物种中转入的基因,就会造成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我国拥有大豆野生品种约6000余种,占全球的90%以上。但现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转基因大豆进口国,2002年进口了世界1/3的转基因大豆,这对我国原本拥有的大豆野生品种基因库形成威胁。因为在运输和管理上都很难保证转基因大豆不被遗落到野外或被农民种植,从而对当地的野生大豆品种产生基因漂移,污染我国宝贵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另外一些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因为基因漂移成为杂草,或者影响野生植物而成为超级杂草,这种超级杂草不是一般的除草剂能除掉的。科学家还发现,转基因的某些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有毒的多蛋白,而这种多蛋白可以和土壤结合起来,在特殊的情况下毒性可以保持200多年。这样的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马上显现的,需要一个过程,一旦它们适应本地生态环境就会形成大规模物种入侵,这对自然保护来说是灾难性的。以美国白蛾为例,经过多年潜伏,于1979年首先在丹东发现这种生物,爆发时,树木成片枯死,现在这种害虫已经扩散到西北、华南地区。2.无意识引进的物种。除通过贸易方式直接进口有意引进的物种,通过进口货物,旅客行李、交通工具等,借助贸易的方式而传入的无意识引进的物种同样也对我国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传入中国的主要害虫类外来入侵物种有32种,主要病原菌类外来入侵物种有23种。害虫和病原菌类外来入侵物种大多数是在引进植物材料或运输其他物资时无意引进的。例如,我国在进口草籽,花卉种球时,带进了鳞球茎茎线虫、马铃薯腐烂线虫、火疫病等。我国检疫部门每年在进口贸易的产品,进口产品的木质包装和铺垫材料以及入境人员的检疫中都能截获大量的有害物种,其中包括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根据我国检验检疫部门的风险分析,在进口原木中携带检疫性害虫的比例高达70%以上,疫情来不同国家或地区,其中一些病虫害还曾多次查获。如我国海关1999年7月从日美等进口的机电、家电等产品使用的木质包装上59次查获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2000年又多次从美日等进口木质包装材料中发现大量松材线虫,三裂叶豚草等。20世纪80年代初随木材贸易从美国侵入我国的江脂大小蠢,1999年在山西大面积爆发,使大片油松林在数月间毁灭,严重危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外来入侵生物除了寄生在货物,货物包装上传入我国,交通运输工具也是其很好的宿主。尤其是近几年,全球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和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以及车、船、飞机速度的加快,促进了鲜活动植物产品贸易,提高了生物在国际间的传播机会,也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生物存活的可能,使外来物种入侵的速度和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豚草最初就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我国的。随着交通日益发达,高山、海洋等阻隔屏障的作用正逐渐弱化,而贸易加速了物种的全球大旅行,增强着全球生物跨国大入侵的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又使我国进入一个国际贸易和旅游发展的新时期,生物入侵问题对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无疑日益重要。(二)由于国际贸易造成的资源消耗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生态安全的重点主要是土地、水源、天然林、地下矿产、动植物种、大气等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大都直接或间接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因此由国际贸易引起的初级资源出口,自然资源过渡消耗和非法出口将危及我国生态安全。1.初级资源出口。初级资源出口主要是指木材、矿产等自然资源没有经过深加工而直接出口。初级资源容易开采,且生态价值没有纳入成本,因而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初级资源出口有利可图。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附加值低的初级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较大比重。这些初级资源的过度出口严重危及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以木制品为例,我国原本森林覆盖面积就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据测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国的可采林在短短的7年内将被砍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一次性木筷和木杆铅笔的产量及出口量却均为“世界第一”。在矿产资源方面,矿产资源的过度出口刺激了国内矿产的盲目开采,矿产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居世界前列,但大量有色金属矿如钨、锑、稀土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出口都不同程度地导致这些矿产资源遭受乱挖滥采,而且矿物的冶炼释放出大量有毒和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环境。有专家提出,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将使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在未来10年呈现持续紧缺局面。另外,石材的出口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福建是我国石材出口的主要基地,但一些地方未按规划、粗放开采,导致山体严重破坏,土层岩石大面积裸露,形成“青山挂白”现象,造成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近年来,一些出口企业又盲目收购发菜、山野菜、药材等野生植物,致使大批农民涌向内蒙古草原,乱挖滥采,加剧了阿拉善盟、伊克昭盟草原沙化,加之羊绒出口量的扩大导致过度放牧,草原沙化现象日趋严重。中国目前仍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占出口主导地位,且随着贸易量的增加,某些自然资源富集地区急功近利,无节制地出卖初级资源,使我国生态环境面临极大风险。2.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外商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这样可以更直接地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制成品便于出口。但我国引进的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的生产原材料。这无疑加速了国内资源的消耗,是一种变相的“生态侵略”、资源掠夺性开发。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资源的耗用量超过其再生量;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对资源进行过量开采,弃贫就富,违背细水长流的原则,使该资源在出现替代资源之前就过早地耗竭怠尽。如,日本外商到某山区投资建家具厂,资金设备和市场销路由日方负责,中方出场地和劳动力。当地以获得就业机会与税利收入而喜悦,却不顾投产几年后树木大量消耗,生态恶化。这项投资合作完全不考虑山区森林资源的价值,双方在其他资源上计算了投入代价,却将山区的森林资源视为无价之物。这种短视与无知必将带来暂时的增长与后来长期的吃亏。目前过热的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国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这将激化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可说是“寸土寸金”。但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盲目设立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占用了大量耕地。1996年,我国有亿亩耕地,现在已降至亿亩。一些根本不具备招商引资条件的开发区,征而不用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大量土地“撂荒”现象。3.贸易造成我国资源大量消耗的原因。比较优势原理一直作为经济学家极力推动贸易自由化的理论依据而广泛存在。必须指出,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而发达国家购买到的初级产品在价格上完全低于其资源价值。这样交易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承担了资源开采中产生的环境与生态价值损失。初级产品的制成品又以高价卖给我国消费者。于是,发达国家获得了包括我国转移过来的生态经济价值在内的利润,而我国的资源与环境消耗却得不到补偿和维护。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出口大量低附加值产品的同时,我们也在出售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果不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仅仅不能获得高额回报,而且将大量消耗国内原材料,将大量污染物留在国内,则我们的对外贸易将是“零售我们的生存环境”。(三)吸引外资中污染项目引资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利用外资已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外资的引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我国的生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外商投资影响我国生态安全的表现。随着国际资本的全球流动,与各国发展水平不平衡相应的环境标准差异驱动着污染密集产业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行国际转移,而发展中国家急于脱贫的愿望则给这种污染转移方式以可乘之机。所谓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以致对环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企业所有者为免除或减弱自已对环境污染承担的责任,而将企业迁移到一个能接受这种污染或污染成本较低的国家。根据对我国全部三资企业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投资高污染行业的企业数和投资额有惊人的增长。截止2002年,外商投资于PIIS(指污染密集型产业)者占全部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30%左右。有些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投资向我国转移有害环境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将一些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我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沈阳市人大的调查发现,某合资企业引进了早已被外国废弃的工艺,导致车间空气中的汞浓度超标几十倍;贵州台商合资企业福鳞业化工有限公司,每天排砷吨,使河水中砷含量超标20倍;广东、浙江等地的制鞋、箱包行业是职业病高发区和高发行业,也正是外国投资和港台投资最热衷的地区与行业。2.污染项目引资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威胁的原因。污染项目引资之所以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向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和夕阳产业。一部分是因为这些产业对本国环境有较大的危害且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日益提高使本国的污染密集型产业逐步受到限制而无法在国内继续生存;另一部分则是看中发展中国家较低的环保标准可以降低成本。这种产业的转移实际上是在国际间转嫁环境污染。(四)国际贸易商品储运过程产生的污染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危害国际贸易尤其是商品贸易离不开存储和运输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国生态安全产生的实质的或潜在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1.交通运输工具的耗能和排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货物在贸易各国之间的流通更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但作为物流的载体之一,这些交通工具本身也消耗大量的能源并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直接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1噪声污染。公路运输网络的发达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几乎影响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铁路及水运线作为在一种移动点的污染源,随着货物运输量及运输工具运输频率的增加,已经逐步转化为线状噪声源;2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危害众所周知,尤其是在集装箱频繁出入的港口地区,汽车尾气经过太阳照射后形成的光化合物港口、城市空气长期处于污染状态;3其他污染。汽车废旧轮胎的大量堆积,废弃机油、柴油经常会渗入到土壤和水体中,这都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货物的空中运输,特别是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航空器的运行、设备维修、燃料加注、解冻和清洗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2.存储和运输过程还会对周围的生态安全存在潜在威胁。贸易的商品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或其他特殊商品,在运输这些物资的过程中,对运输途中的生态安全存在一定威胁。有毒有害物质如酸液、有毒类药品、油类、放射性等对环境构成威胁的物质,在物流过程中如果因储存和运输不当而发生泄漏,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泄漏后即使有最完善的补救措施,仍无法挽回对环境的影响。比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常常是致命的,并且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常态。近年来,油轮泄漏污染海洋、货车翻倒泄漏巨毒药品之事就已经频频见于报端,足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3.交通运输工具使外来入侵物种得以以“偷渡”的方式入侵我国。豚草、压载水中的入侵生物都是寄生于运输工具进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的破坏。据生态学家研究发现,生物入侵的严重区域包括重要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外来物种往往在这些地方“登陆”,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后再向内陆扩散。而航运业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运送着全球90%以上的货物商品,压载水是船舶航行安全的必备条件。据估计每年平均有100亿吨的压载水在全球转移,每天约有3000余种动植物通过压载水在世界范围内迁移,这些生物在到达一个新的栖息地之后,在适宜的生活环境中有可能立足并繁衍,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甚至造成生态灾难。我国沿海地区原本就已严重的赤潮现象,正是受外来海洋生物物种的影响而更加严峻。我们在强调生产及消费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时不应忽视作为贸易流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储运过程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促进环保物流的发展。(五)非法贸易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非法贸易虽然是国际贸易领域所不容许的,但它的客观存在仍对生态安全造成威胁。由于非法贸易是隐蔽且有组织的行为,所以由此造成的损失、威胁往往无法估计。1.危险废物的非法进口。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其特点是潜在危害大,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持续性污染,并难以消除。除了向我国投资污染密集型产业,外国向我国转嫁环境风险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直接向我国出口危险弃废物。我国政府对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一贯持反对态度。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危险废物进口的措施,但伴随对外贸易的发展,工业国家向我国倾销危险废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近年来,以有用原料名义进入我国的危险废物每年都达几百万吨,而且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990年中国进口“洋垃圾”99万吨,进口额亿美元;1993年猛增至万吨、亿美元;1997年废物进口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1078万吨,进口额亿美元。“洋垃圾”事件越来越频繁,案值也越来越大。2001年12月12日,广州是查获了一批重约30万吨的走私“洋垃圾”;2001年12月18日,连云港海关查获28个集装箱的“洋垃圾”;2001年10月22日,天津海关查获口岸近年来最大的一起走私进口固体废气物案,查扣国家命令禁止进口的“洋垃圾”吨。这些大量进口的“洋垃圾”可利用与不可利用的同时存在,其中不可利用的部分成为无主的废物,长期堆放,使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成为外国的垃圾厂,既浪费了国土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即使是那些可利用的进口废物,在利用过程中由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原因,通常无法做到无害化处理,最终也是由我国来承担本不该承担的污染问题。2.濒危物种贸易。国际社会将濒危物种的贸易列为非法贸易,其价值仅次于走私毒品、武器的价值,是全球第三大走私对象。但这种非法贸易禁而不止。非法贸易的野生动植物的牵扯到的是资源和环境,带来的是潜在和渐进的危害,在我国,30000种高等生物中已有3000种野生动植物处于濒危灭绝境地,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就有123种,其中的一些物种仍然遭受非法贸易的威胁。一条藏羚羊绒织的围巾价值35000美元。如此高的利益驱使盗猎分子不顾生态安全疯狂猎杀。非法物种贸易严重破坏我国生态多样性,加速濒危物种灭绝。因此必须警惕濒危物种非法贸易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此外,一些对我国物种构成潜在威胁的“洋”物种通过不正当渠道进入我国也会引发生态灾难。因为这些物种的进入,将可能打破原有的生物群落体系,这种情况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段时间引发全国“恐慌”直至国家明令“处死”的食人鱼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包括边境农副产品走私,尤其是水果和种苗走私,都是危害我国经济和生态安全的毒瘤,这些在偷逃国家巨额关税的同时,也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大开方便之门。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题目,笔者为大家收集了国际贸易专业最新论文题目50例,希望为大家的国际贸易论文选题提供参考。国际贸易论文优秀范文50篇:1 企业生产力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2 贸易便利化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影响研究3 阿塞拜疆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与对策研究4 中国对俄罗斯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5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6 中国STEAM教育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研究7 俄罗斯中小企业的经济作用与发展对策研究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9 基于“五通指数”的中俄合作评价研究10 新常态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研究11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潜力研究12 中印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IO-SDA模型的实证分析13 空间计量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SO2、为例14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环境效应研究15 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运营效率评价研究16 俄罗斯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研究17 GVC视角下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18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以中美贸易为例19 国际产能合作对发展中国家GVC地位的影响分析——基于“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20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拓展的投资引力模型 21 贸易开放对高新区产出的影响研究——以高新区特征为调节变量22 低碳经济约束对我国高碳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23 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24 “一带一路”国家双边投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25 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26 中韩两国汽车产业竞争依存关系测定及分析27 进口贸易对中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28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iVA方法及与金砖国家的比较29 东亚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30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3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影响因素研 32 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研究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内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34 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35 我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6 东盟投资便利化水平测度及其对我国OFDI影响研究37 俄罗斯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合作问题研究38 IFDI对柬埔寨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39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的影响——基于HS分类的实证分析40 老挝FDI流入的影响因素研究41 中国对南美国家汽车出口影响因素分析42 中国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因素研究43 西部地区O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44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45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潜力分析46 国内运输距离与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拓展与实证47 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48 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贸易便利化的测度及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49 贸易增加值视角下中日韩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比较研究50 北京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化学与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

这周轮我晚上应该有很多怎样远程就自己写吧?

1.常规能源——矿物燃料常规性能源主要为矿物燃料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称为“黑色的金子”、“现代工业的粮食”。它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C元素。煤的主要加工方式是把它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焦炭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焦炉气则是重要的燃料。在加工煤炭以及使用煤作燃料的过程中,对于所产生的煤灰、煤渣、“废气”、“废液”都应加以合理的处理和利用,一定要做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有少量的S、O、N等元素。因其成分复杂,很少直接使用,一般须进行炼制,通过炼制可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和各种机器所需的润滑油以及许多气态烃等产品。在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等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海底采油、油船运输等对大气、地面和江河湖海的污染。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是蕴藏在地下的一种重要能源。也是一种污染比较小的燃料。2.绿色能源——太阳能太阳能是个巨大的能源,可以通过四个渠道被人类利用:(1)通过大气和水分的升腾循环,再通过风、流水、波浪、海流等以风能、水能等形式表现出来。(2)被海洋吸收,成为海洋内能,再以潮汐能的形式释放出来。(3)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和储存起来,再以草木、沼气、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形式释放出来。(4)通过转换成电能被人们直接使用,如:太阳能照相机,太阳能电话,太阳能冰箱,太阳能电视机,太阳能住宅。3.其它能源——氢能、核能氢气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型能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主要的优点在于:(1)矿物资源是有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作原料来制取,有广泛的来源。(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每千克氢气燃烧发热量高达143000千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氢能源还需要解决如何廉价、大量地制备氢气及如何安全贮存、运输氢气等问题。核能是现代人类社会高度进步的象征,也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其优点主要有:(1)干净并相对安全。(2)核燃料资源丰富。海水中氘的储量达45万亿吨,作为能量资源,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3)核燃料量小,可缓解交通运输的紧张。(4)成本低,经济合算。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建于前苏联的奥布宁期克,于1954年6月27日投产运行,其热功率为3万千瓦。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发电,功率为30万千瓦。

1引言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各种存在形态及特性、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科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它是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内容之一。2概述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 从学科研究任务来说,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和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它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 3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环境污染化学这一介于环境科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形成环境分析化学(常简称环境分析)。它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性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形成环境地球化学。它是介于环境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4环境概况及解决方法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有害化学品是指任何已经被确认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危害性的化学品。随着工农业迅猛发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随处可见,而给人类造成的灾害要属有毒有害化学品为最重。化学品侵入环境的途径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径可大至分为四种,人为施用直接进入环境;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排放进入环境;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着火、爆炸、泄漏等突发性化学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学品外泄进入环境;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 进入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潜在危险。 以农药这一有害化学品为例,随着农药科技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不使用农药的自然农业发展到使用农药的现代农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紧张的大国,农药在解决农作物的自然灾害,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是人为主动投加到环境当中,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必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充分肯定农药的有利作用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2]。 同时工业废水也是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譬如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全国主要江河湖泊,使水质恶化,特别是淮河、海河、辽河、滇池、巢湖和太湖(简称“三河三湖”)水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对鱼类危害更甚,含苯酚废水可抑制水中细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生长。用含酚废水灌溉农田能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坏农作物生长素的形成,造成减产。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进入水体后会使封闭性湖泊、海湾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威胁鱼类生存、水质发臭出现“赤潮”。化学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会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10。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的原因10%~15%与化学因素有关。 再则冷冻与空调设备释放出的氯氟烃气体造成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照增强,使人群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燃煤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导致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类繁殖甚至种群消失。土壤酸度增高可使细菌种类减少,肥力减退,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使土壤中锰、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转移进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质污染。 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我国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我国是化工生产量较大的国家,化工产业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要想控制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从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面加以考虑,首先应了解化工厂的污染情况,包括:污染源种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措施以及周围环境敏感性等。特别应对污染源分布进行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同时应了解污染影响类型,如是属于一次污染或二次污染、长期污染或短期污染、可逆污染或不可逆污染、局部污染或大面积污染、单因素污染或多因素复合污染等等。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控制,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制定和健全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于1979年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是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也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等;国务院还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国务院颁布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化学品管理行政法规。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如已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等;污染物排放准有《工业"三废"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等;同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范性文件都作了明确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加强有害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对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实行全过程有效管理[3]。 我国现行化学品环境立法需要针对当前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中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完善,并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制接轨。此外,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对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对环境保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应依法给予追究,对人身由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应依据法律给予处罚和赔偿。这在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实行了的法律管理制度。我们还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从事化学危险品生产、贮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的遵法守法意识,加强对有害化学品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特别是应按着我国环境保护法来严格管理有害化学品。加强对重点有害化学品的环境管理 建立相应登记管理制度,对那些已知或怀疑对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或者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化学品采取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和淘汰、替代措施,以有效减少这些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向环境中排放 化工污染之所以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大批老企业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技术改造,资源、能源消耗太高,排污量太大。全面推行清洁技术改造,通过改革工艺设备,尽可能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是改变化工生产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局面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就要选用清洁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物质替代有害原材料、设计清洁工艺、生产清洁产品。同时改善和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等措施,在污染的源头削减污染物和废物产生量并回收利用废物。最大限度消除或削减有害物质的排放。对通过预防不能解决的污染物,应采取源控制措施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使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强化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爆炸性、急性毒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弃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领取经营许可证。公众监督通过建立和实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度,在企业员工和化学品使用者中普及化学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并在全社会积极宣传有关化学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有害化学品的危害、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大力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治。5结论要时刻关注生态系统的表现,尽早发现失调的信息,及时扭转不利的情况。积极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护生态系统,预防生态失调。参考文献[1]袁加程.环境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张瑾.环境化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1

研究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己的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地球不受到污染。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一张小纸屑开始做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环保”这两个字写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十分的困难。如果我们不做到“环保”,那么也许在五年后,也许在十年后,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世界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可能是天灰蒙蒙的,到处都可以看到垃圾,每隔三两天就会来一次沙尘暴,就会来许许多多人们无发想象的事情…… 最近,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最近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跨世纪一代的肩上。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由于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生物农药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农药,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生物农药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科研成果不能成功转化为生产力,造成我国生物农药发展不能进入正常的轨道。 二是由于许多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为活体微生物,而其产品制剂化技术要求高,加上我国生物制剂的剂型及其工艺水平落后,致使活体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化成为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是生产企业规模小,其中乡镇企业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条件差,缺乏技术人员和资金,且品种单一,易受市场的冲击。 四是由于生物农药作用和见效时间慢,加上绝大部分农民还没有综合防治、保护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要求,致使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存在困难。 尽管生物农药发展缓慢,在整个农药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但生物农药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方向。为实现我国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从事生物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单位、人员必须解思想,以生产和市场为导向来开展工作,要建立能良性循环发展的生物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体制,调整科研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加强攻关,强化作用机理、毒性、残留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等研究,解决生物农药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强推广和普及生物农药的力度,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增进农民对生物农药的了解,推动生物农药的广泛应用;国家对于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采取倾斜政策,扶持和促进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使之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来源:农民日报)

浅谈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生物农药对衣业害虫的防治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又具有不杀伤天敌、对生态链影响小、无公害等优点。随着我国政府对生物农药产业的重视,生物农药将逐步地取代化学农药。本文分析了国内生物农药产业的现状,阐述了生物捉药的生产新工艺,最后给出了我国生物衣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生物衣药,真菌杀虫刺,发酵工艺1992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中国承诺2000年国内使用的生物农药将达到国内农药市场的60% 以上 虽然现在还未能达到该比例,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生物农药的态度。2007年我国的300多家原药生产厂和1 600多家农药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已超过77万吨 年总产量达42 4万吨,化学防治面积达40多亿亩次 几十万吨化学农药的使用 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杀伤天敌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地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系统。而生物农药由于其与环境的相容性,不杀伤天敌,对生态链的影响很小而备受世界瞩目。目前.全世界生物农药产品已经超过1 00多种,其中生物技术产品有1 0余种在生物农药中,90% 以上是微生物杀虫剂,即真菌杀;中剂。由于生物农药产品开发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投资,研究和开发新型生物农药。一、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现状我国生物农药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及资金的扶持,截止到200 7年,国内有30多家研究机构,研发人员500多人,50多个登记品种,国内生产生物农药的厂家达200余家,年生产生物农药6万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模。由于生物农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其研发和生产都需要高投入和高技术,一些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自身科研力量却不足,导致生物农药产品防治效果不好,生产工艺落后、成本高昂 而科研院所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但是却缺少雄厚的资金保障,无法开展毒理学和环境行为学试验。以上两种原因使得我国现有的生物农药种类具备商品化条件的品种却不多,真正能开发成产业化品种或当家品种的更少,直接后果就是国内仍然普遍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害虫防治。二、国内生物农药的生产工艺我国的生物农药传统生产工艺采用的是深层液体发酵工艺。该生产工艺主要缺点是:产孢率低、发酵参数难以控制 菌种易退化以及产品脱水不充分 生产周期长等.不利于生物农药的大规模生产。目前最新的生产工艺是由江西天人生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安徽省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发的“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新技术。该生产工艺通过了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清华大学等专家组成的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鉴定委员认为该技术与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际领先水平。该生产工艺以棉麻混合无纺布作为固体培养的载体.接种茵液,进入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培养室进行培养 7 d~9 d即可大量产孢,干煤、检测后即可包装成品 该生产工艺首次确定了培养基、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子诱发变异退化的规律 评价了菌种退化在生产上的损失 提出了菌种退化控制途径和管理措施 这在全世界的真菌杀虫剂应用史上是首次, 为指导真菌杀虫剂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该工艺还可以筛选出连续20代不退化的优良菌株 并且验证了变异的遗传机制。该工艺主要是吸收了载体生产和平板生产的长处 将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发展成载体灭菌双相发酵工艺,首次采用先进的理论和设备对真菌杀虫剂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工艺,从根本上解决常规真菌开放式生产发酵参数难以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弊病,建立了真菌杀虫剂的固态发酵新工艺,使染菌率降低到0 1% 以下,发酵水平比常规固态发酵提高1倍~2倍,周期比旧工艺缩短51 5% ,成本降低21 35%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比以往有了明显改善。三、发展趋势及企业对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强化与引导,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与资金的投入.农药及农产品法律法规的完善,应用技术研究以及产学研实质联合的加强 国外相关生物农药企业的进入, 国内生物农药市场的竞争将成为白热化。预测至201 0年,世界微生物杀虫剂需求量在400万吨每年以上,国内需求量在80万吨每年。国内农药企业应该对生物农药行业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将生产重心放到生物农药产品上来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 加大企业的技术力量投入,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产品。1 企业要积极跟进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推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建立高效的销售体系 在质量 价格和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研发、管理及生产效率上达到一流水平2 加快研发技术转化和应用.抓住市场的真正需求.快速将适销对路的新技术产品投放市场.才能使公司有更快的发展。不断以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来满足曰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需求。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引进、使用、报酬等制度,尤其要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培养和企业科技能力建设。3 在各个环节上制定严密有效的事先防范和事后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和预警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转移、降低或化解风险。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农药及农产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农药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农药企业只有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策略及目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农药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获得长足发展。参考文献:[1]刘助仁:美国捉业生物技术应用蓬勃发展一兼论美国捉业生物产业公共政笼的运用九.财经政法资讯、2 0 0 6.6:1 01—1 0 5[2]李万德 张剑:浅谈我国捉业生物技术产业[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6(1)[3]张俊勇:有机氟捉药对食品污染的危害及预防[J].商场现代化 1 987(4)[4]李惠娟: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产业关联分析[J].改革2 OO3(1)

前言: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1.农药的发展概况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至2O世纪4O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在我国,杀虫剂1 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个,其中杀虫剂l1个,除草剂1个。农约剂 的开发与国外相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一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日本为l:30,而我国仅为l:5,开发的余地很大。3.农药的危害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危害生命。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就包括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可从本底值标准和农药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两方面来理解农药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途径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都时刻危害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著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施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还在一些农药药夜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降雨后会产生径流污染,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造成水质污染。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中农药的来源途径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后者为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病害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按此途径这些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它们的直接目标是虫、草,目的是保护作物,但有相当部分农药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 在前苏联的实验资料中显示水溶性农药乐果很易被莴苣,燕麦和萝f、等作物吸收,作物与土壤中农药浓度之比为—。植物对乐果的吸收系数是很高的农作物还易从砂质土中吸收农药,而从粘土和有机质中吸收比较困难。蚯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它对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有些高毒农药,比如毒石畏、对硫磷、地虫磷等能在短时期内杀死它。除此之外,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作用被处理目标上的和土壤中的农药向空气中扩散。由于这些作用,在与农药施用区相邻的地区形成了第二个空气污染带。在此带中,因扩散作用和空气对流,农药浓度一般低于第一带。但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气团不能完全混合时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亦可偏高。第三带是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因气象条件和施药方式的不同,此带距离可扩散到离药源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与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气雾剂和粉剂污染相当严重,长残留农药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起着重大作用,高风速增加农药扩散带的距离和进入其中的农药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在动、植物体产生了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害虫自然控制机制,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有效的生态防治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4.农药污染的特点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对自然的污染,影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 引起生物相的改变,敏感种的减少与消失,污染种的增多与加强。 化学农药对生物的直接毒害化学农药人致分为三类,即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杀虫剂是非特效毒药,不是只对一种目标害虫,而是对所有的生命都有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最大。现在全世界每年冈杀虫剂中毒者近百万人、死亡者数万人。有一些化学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在施用后对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有较高的慢性或“三致”毒性, 即最终可能导致动物的致畸、致癌,甚至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冈突变。 化学农药的“3R”问题一是农药的不断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渐失去了它正常的防治效果,从而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来达到除害的目的,这就加剧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由于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还缺乏选择性,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往往也将它们的天敌杀死或杀伤,因而造成害虫再猖獗为害及次要害虫上升为害;三是化学农药使用后会以各种形式残留在农作物和其它环境要素(土壤、农产品、地下水等)中,有了残留,也就有了生物富集问题。由于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积少成多,积低毒成高毒,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5 实施持续植保,控制农药污染尽管我国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们必需实施持续植保,使植保 作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要求,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 L}j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白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剑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flI社会效益。 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虫口密度能持续地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措施。从持续农业观念看,有害生物防治应在更高一级水平上实现,其中包括转抗病、虫基因植物的利川,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生物抗药性的利用等。将克隆到的抗病、虫基因通过生物 [程手段转移至优良品种基因组内以获得高抗病、虫优良新品种的_J:作是近二十年来各国学者抗病、虫育种的热点,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通过转移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已成功地获得高效抗虫棉,抗虫水稻和抗虫大白菜,其中抗虫棉已在生产上推陈出新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地将Bt基因转移至杨树中,获得的抗虫杨树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统一体,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比如轮作休闲、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栽培管理等都可以调=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近几年来,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利用已成为育种和植保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已获得抗草甘膦、草胺膦的玉米、大豆、油菜、棉花以及抗草胺膦烟草 1水稻等多种抗除草剂作物,使得一些选择性不高的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杂草群落的演替。 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保护 生物毒性低,虫害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优点,尤其是热带植物中含有极具应用前景的植物源害虫防治剂活性成分尚待开发,现已发现楝科中至少有l0个属的植物对 虫有杀灭活性,因此是潜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替代物。在克服害虫的抗约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国内植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发展很快,先后有鱼藤精、硫酸烟碱、油酸烟碱、苦参素、川I楝制剂等小规模工业化生产。 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要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的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害虫的监测也可利用现代遗传标记技术(RFLP’RAPD等)监测害虫种群迁移规律。对于杂草应充分考虑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农作物—— 杂草、杂草——杂草间的竞争关系,另外还应考虑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给杂草群落造成的影响,对杂草的生态控制进行研究。 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为适应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预测、预报应对有害生物的消长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是要对有害生物消长动态实施数年乃至十年的超长期预测。要在更人的时空尺度内进行,其理论依据不单单只是与有害生物种群消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亦包括种植结构、环保要求、植保政策以及国家为实现农业生产持久稳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建立控制有害生物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思想自有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以来,植物病、虫、草害无时无刻不制约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有害生物演替规律难以预料, 以及病虫防治要求作物遗传多样化和生产栽培、商贸加 要求的品种单一化的矛盾等技术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同时一部分已被控制的有害生物在放松防治或环境条件改变后又会回升,如大豆灰斑病从20世纪60,-~90年代的四次大流行,60年代火面积发生的小麦腥黑穗病,90年代又造成巨大危害,80年代初期狷獗一时的草地螟,在1998年和1999年春夏季再度发生。交替变化的趋势的事实都说明了植物病、虫、草害防治:[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植保工作要适应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环保要求等的改变而变化,要树立持续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同时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与持续农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植保技术支持体系和稳定的植保科技队伍,为在更高水平上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贡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