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住房价格。总体而言,住房价格对住房的需求呈反向影响,即住房价格提高,住房需求下降。 但由于房地具有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房价的变化对房产的需求也呈现出复杂性。从消费的角度,房价 上升,人们的购置成本增加,对房产的消费需求下降;但从投资角度,房价上升,人们出于房产保值增 值的考虑会增加当期对房产的投资。基于房产的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性,本文研究房价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即房产消费性的研究。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当国民生产总值上升时, 说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地上升。企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会为提高福利 而拿出钱来资助职工买房。从而促使住房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三是住房投资额。建设住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且房子建成后,投入的资金就成为沉没成本, 房子卖不出去的话开发商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如果预期的住房需求没有达到要求,开发商的投资就 会更加谨慎,如果预期需求旺盛,投资就会增加。四是居民储蓄。储蓄越高中国的储蓄水平一直居世界前列,除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保障尚未完 备和生存压力较大也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把钱花掉或者提前消费。但近些年来,中国房价高企, 买一套住房往往用掉家庭多年的积蓄,同时还让住房所有者背负上房贷,所以现在很多人储蓄主要是为了 买房子。如果居民储蓄比较多,应该可以说明购房的需求不足,或者说依旧在观望,没有形成真正的需求。
浅谈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和相关性。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从而理解了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我国政府在房地产业救市的举措。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和相关性。1、房地产业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房地产业生产总值是反映房地产业整体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论,其产业增长率快于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则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成为国家在这一时期内的朝阳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产和作用也不断提高。我国当前的房地产业呈现的就是这一状态,作为新兴产业,从长期来看它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会日益显著。2、房地产业效率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产业效率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产业利润率作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比率进行调整后,通过基年和终年的比较,得出产业效率增长率。该指标能反映出房地产业运行的质量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不断提高房地产产业效率是我国房地产业在数量、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注重解决的关键方面。3、房地产业信用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产业信用规模分为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两种。相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占全社会信用量的比重。从中可以反映出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也反映了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金融支持的力度。房地产业信用相对规模发生变动,会导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从而影响其作用力度。绝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的绝对值,该值通过同前期或基期相比较就能基本反映出房地产业投资规模的膨胀、停滞及收缩的趋势。房地产信用绝对规模的扩大,投资量增加,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反之,缩小规模,抑制投资,则会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低。4、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由于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强,其市场需求的扩大可以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一般而论,房地产业的高利润率,刺激投资量增加,供给水平提高,在市场畅销的条件下,会促进社会总供给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上升。可见对房地产供需水平状况的分析,不仅对房地产业自身,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房地产供需的平衡从房地产业自身看是一个总量概念,但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看,它作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又参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过程,从而对国民经济总体状况发生影响。我们看到,2009年即将过去,2009年房地产走过十分艰辛的一年,这种艰辛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房地产的销售迅速下降、房价逐渐回落、住房空转置率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政府房地产政策出现巨大变化,如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核心就是自住需求的市场,就是民生的市场,就是根本上改善居民基本条件的市场。而这才是未来房地产健康发展根本所在。
案例分析是感性的,它是通过实际事例,分析问题、通过现象看本质,再解决问题、得到推广到其他案例上后的一般解决方法。通过特殊事例寻求共同性,来下结论。它的特点是与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大。但逻辑上不够严谨,理论支持不足。实证研究是理性的,它是通过反复实验、论证,得到结论。它的特点是逻辑严谨。但很可能脱离实际,可操作性比着案例分析来的小。一般来说需要两种方法相结合来分析问题,这样能够通过理论框架得到理论支持,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案例分析就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或通过对某一教学情境的描述或录像回放,引导教师对这个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校本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是专业技术学习和业务培训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管理原理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是促进学习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方法。"实证研究"英文对照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实证性研究的产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个人觉得研究生论文还是实证分析为好,更具说服力。
下我国房地产行业 SWOT 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发展的历史短,经验不足,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将受到一定 的制约。 一是人才的缺乏。虽然目前从事房地产业的人数很多,但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经验丰富 的房地产专家很少。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领导人都是半路出家,其中不少是乱世英雄。在 房地产业发展初期不规范、缺少竞争力的条件下,他们很容易获得成功。随着房地产业向 规范方面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我们加入 WTO 之后,许多在过去有效的方法不再适用 的新形势下,一些人不得不退出,人才缺乏将更加明显。 二是缺乏合格的物业管理队伍。物业管理是与房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房地产业必 须有物业管理的配合,才能有效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很缺乏合格的物业管理专家和队伍, 很多住宅的物业管理与消费者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住户消费意识的提高,差距将会 更大。另外,物业管理的收费与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是目前难以解决的 问题。 三是与房地产业发展配套的交易市场、中介机构等还远没有达到健全和令人满意的程度。 目前房地产一级市场在很多地区还不规范,交易秩序混乱的现象,坑害消费者的事例时有 发生;二级市场在许多地区尚没有建立,就是一些已有二级市场的地区,也缺乏合理的交 易规则;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有关的土地和资产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人事务所、会计师 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贷款担保机构等等,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许多中介机构对房地产业 务不熟悉,难以承担房地产业务。另外,许多地区对中介机构缺乏严格的资质评估和规范 的行业管理。 四是缺少房屋租赁市场。租赁业务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的房屋租赁关系 是在单位和职工之间,在全面实行货币化补贴住房,将住房卖给职工之后,单位不再承担 出租房屋的业务,必须有专业的房屋租赁公司承担这项业务。任何地区都不应该只有房屋 买卖市场而没有房屋租赁市场。但目前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房屋租赁市场,而在一些建立 了房屋租赁市场的地区,在行业规范、价格、税收、服务范围等一系列问题上都缺乏相应 的管理政策。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虽然近几年在房地产业的管理方面制定不少的法律和规定,但这些法 规对房地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仍然是很不够的。除了法规不健全之外,有法不依和无人执 法的现象也大量存在。法制的落后使房地产领域社会信用缺乏监督和保证,影响房地产经 营的效率和效益。 六是房屋建设的科技含量低。近几年虽然房地产业发展很快,但由于一直忽视房屋科技的 作用,房地产开发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思想,提高房屋内在和外观质 量方面都比较落后,很难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对房屋建设的工程质量以及房屋和设施功 能、环境、服务等方面质量的要求。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国家的重视。在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对住房建 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2005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增加到 22 平方米”(这是指建筑面积,按 平方米建筑面积折合 1 平方米使用面积计算,为 平方米使用面积),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扩大住 房消费信贷,进一步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和装修装饰业,规范发展物业管理 业”。 2.房地产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一致。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把城市化和西部 大开发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两个战略目标,特别是城市化目标, 必然伴随有房地产业的大发展。 3.国家政策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98 年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鼓 励发展房地产业的有关政策。在今后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和有关部门还将根据国家经 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房地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4.人们住房观念上的认可。经过前几年的住房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把福利 性实物分房改为住房货币补贴之后,彻底打破了广大职工住房靠国家和单位的计划经济观 念,自己攒钱和利用贷款买房已成为广大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 5.房地产业已逐步走向规范。经过国家和有关部门近几年的努力和市场规律的作用,加上 消费者权益意识的提高,都使房地产商的不规范行为受到遏制,房地产业已逐渐摆脱混乱 的状态,在行为规范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6.房地产开发的调整已基本到位。目前,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普通住宅的供应量不断加大, 国家从税收方面,开发商在造价方面都在设法降低商品住宅的成本,使商品住宅的数量和 价格都逐渐向符合工薪阶层需要方面发展。 7.社会配套条件基本具备。近几年与房地产业发展有关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房屋租赁制度、 中介组织和中介服务市场、住房信贷制度、住房公积金和补贴制度都已建立并逐渐走向规 范。 8.我国已加入 WTO,各种条款的逐步实施,将促使房地产业按国际准则运作和发展,税收等 方面国民待遇实施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境外资金进入我国的房地产业。 9.大规模城镇化对房地产的推动。人口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级的必然产物,也是我 国目前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我国 13 亿人口中有 8 亿属于农村人口,目前我 国城市化比例仅 30%,远低于发达国家 70%--80%的发展水平。而在人均 GDP800-1300 美元的 阶级是人口城镇化最快的阶段。此外,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关键的是要启动内需,而农 村的消费需求最有潜力,城镇化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 之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十五”期间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宏观性和 政策性问题之一,未来每年城市化比例将增加一个百分点。大规模的城镇化将带动大规模的 城镇住宅建设,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商机。 10.西部大开发的积极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 全国房地产业的平衡发展。"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 展,将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政策和资源的倾斜。大量的投资对房地产提出配套需求,区 域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又将提高房地产的有效需求。东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商 将不会忽视西部开发对中西部地区带来的房地产商机,中西部地区房地产的发展有利于我 国房地产业的平衡发展。 11.最重要的,就是我国即房地产的有效需求将逐渐升温。房地产有效需求的增长主要体现 在住宅需求的增长,其主要因素有:首先,房改政策逐步出台落实、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 及国家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城镇居民住房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将大大增强,将极大提升房地 产的有效需求。其次,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 步建立和完善,也将使人们对收入增长期望降低同支出预期上升的矛盾得到缓解,后顾之忧 少了,敢于用手中的钱,以至未来的收入去购房。第三,住房抵押贷款和资产证券化等房地产 金融的发展也将刺激居民的购买行为。第四,人们对住宅投资性消费动机的增强,也将为我 国房地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带来巨大商机,成尤其随着我国城镇户口制度的改革和人才的合 理流动,将能动地创造出新的住房需求,白领人士公寓、老龄公寓、学生公寓的需求也将逐 步加大。
电子商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摘要:电子商务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传统商务模式下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改变了原有企业的格局、原有的价值体系、原有的经营模式,甚至改变了企业的形式。电子商务对商品的价格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详细论述了电子商务对商品的价格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主要包括:电子商务降低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实现无库存生产;电子商务实现营销成本下降;电子商务降低企业组织管理费用以及电子商务降低交易费用。通过以上分析,认识电子商务对商品的价格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从而为我国企业更好的运用电子商务提供一点理论支持。关键词:电子商务;商品价格;影响 一、前言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价格等方面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在选定了一个供应商后,企业需要把详细计划和需求信息传送给供应商,以便供应商能够准确的按照客户要求的性能指标进行生产。如果商品样品被认可,而且供应商有能力立即生产,购买者就会发出一份标有具体产品数量的采购订单。供应商接到采购订单后会发给买方确认通知,告知采购订单已经收到并确认该订单可以满足。当产品由供应商发出时,购买者再次接到通知,同时还有产品的发货单。买方的会计部门核对发货单和采购订单后付款。当原有订单变动时,购买过程将更加复杂。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企业采购过程中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是主要工作内容。 电子数据交换出现以后,一些企业已经在专用网络上使用它,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以减少采购过程中劳动力、印刷和邮寄所需的费用。有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在专用网上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的商务活动超过1500亿美元。据统计,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的企业一般可以节省5%-10%的采购费用。专用网的接入成本较高,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基于专用网的电子数据交换的费用。相对于专用网络,Internet网络信息传输费用极其低廉,因此,基于Internet的电子数据交换不仅使大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大大降低,而且使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进行采购。另外,由于Internet网络的上网企业众多,所以采用网上招标,可以寻求更理想的供应商,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完成物资和劳务的采购。总之,Internet网上采购在降低采购费用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据通用电气公司宣称,由于可以接触更广泛的联机供应商,引起更大的竞争来降低价格,材料费用下降多达20%。二、电子商务实现无库存生产企业的各种成本中,库存成本占据不容忽视的比例。企业的库存成本包括仓库场地占用费、建造费、维护费、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以及存货的毁损、变质损失等。另外,大量的库存无论是生产材料还是产品都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这笔资金不能周转使用,其需支付的利息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减少库存以至实现无库存是企业降低成本必不可少的措施,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目标。但在传统的贸易模式下,企业的无库存生产只能是一个梦想,而电子商务使得这个梦想成为现实。(一)电子商务实现原材料无库存为了实现企业的原材料无库存,企业必须对供应商的生产周期、接受紧急订货订单的能力、管理状况、对其它客户的服务、供应情况了如指掌。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访问网络上各个供应商的网址和电子公告牌获取。由于互联网全天24小时联通,可以随时访问供应商的网址,而且网上信息传送速度非常快,并可与供应商进行即时的信息交流,所以企业可以根据每天的生产量来确定每日的原材料需求量。供应商则按质按量安排物流配送中心及时将原材料送至生产企业。(二)电子商务实现产成品无库存产成品无库存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不需要存储到仓库而直接达到客户手中。这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同时是一种难度相当大、精确性非常高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的生产可按接到用户订单之前或之后开始生产产品分为备货生产和订单生产。备货生产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来制定生产计划,在接到用户订单之前生产产品。生产过程管理的重点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确定合理的成品库存,必须按“量”组织生产过程环节的衔接与平衡。在备货生产方式下,企业要实现产品的无库存,就必须很好的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企业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的结果,就可用DSS(决策支持系统)作出决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通过网络寻找中间商或最终用户,使产品不经库存就销售出去,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订单生产是企业在接到用户订单之后才开始生产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为专门的用户生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准时交货时期生产过程管理的重点,必须按“期”组织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衔接和平衡。订单生产的关键是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由客户将需求的产品规格信息填入企业在Internet上的电子订单。这样,企业就能够直接收集和处理客户需求的产品规格信息,并将其传送到自动化生产线上,形成生产控制命令。三、电子商务实现营销成本下降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市场需求预测、新产品开发、定价、分销、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销售服务等。在当今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市场营销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争取竞争优势,企业在市场营销上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因而如何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是企业商品价格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做一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大量的工作是在收集企业所需的信息,如消费者需求变化、对未来产品的欲望、现行营销策略的反应等,以及将企业的产品信息、生产信息和企业的营销策略等,尽可能广泛的传播出去并力争更多的人能接收到并受到影响。因此,电子商务对于降低营销成本有着直接、明显的作用。目前Internet的上网费用和建立网站的费用已经相当便宜,所以较之花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或800免费电话咨询,开产品展销会,派推销人员到处推销产品、发展客户,大量市场调研人员奔赴各地做市场调查、收集用户意见等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大大降低了费用开支,使得营销成本大为降低。四、电子商务降低企业组织管理费用(一)可以降低交通和通讯费用对于一些业务涉及全球公司的,其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与各地业务相关者保持密切联系,许多跨国公司的总裁有1/3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因为他们必须不停的在世界各地进行周游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现在利用互联网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网上低廉的沟通工具,如E-mail、网上电话、网上会议等方式就可以进行沟通。据统计,互联网出现后可减少企业在传统交通和通讯中费用的30%左右。(二)降低人工费用由于通过互联网,传统管理过程中许多由人处理的业务,现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自动完成。如戴尔公司,最开始的直销是通过电话和邮寄,后来通过互联网进行直销。用户通过互联网在计算机帮助下自动选择和下订单,带来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不但用户在网上可以自如选择,公司也无需雇佣大量的电话服务员来接受用户的电话订单,而且可以避免电话订单中许多无法明确的因素,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大量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三)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借助互联网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对一般员工、固定资产投入和日常运转费用开支,节省大量资金和费用,企业财务费用需求大为减少。(四)降低办公室租金通过互联网商业企业可以实现无店铺经营,工业企业可以实现无厂房经营。由于业务是通过网上来完成的,它无须在繁华地段租用昂贵的办公场所。目前,借助互联网许多企业都把办公室从城市繁华中心搬到郊区,既避免失去的拥挤交通,又可以在环境优雅、低廉费用环境下工作。五、电子商务降低交易费用(一)有利于降低厂商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有利于降低厂商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即电子商务交易的单位成本小于传统交易方式。网络电话只要付市话费和网络管理费就可以拨打国际长途,网络传真技术目前正处于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的阶段。通过万维网上超文本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企业可以低成本进行广告宣传,消费者也可具体方便的搜寻浏览信息。据统计,网页广告费用仅占传统媒介的3%,美国《财富》杂志500加大企业电话账单中41%用于传真,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网络对降低企业广告宣传成本、信息搜集与传输成本的重要性。对于厂商而言,搜寻成本的降低还表现在广告行销成本低而回收率高。广告行销与订购统一,降低厂商“售前询问”、“售后服务”的成本,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服务而无需增加开支。对于消费者而言,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使消费者难以锁定厂商,搜寻成本太高。而电子商务模式下,购物采取双向互动,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有利于产品的销售,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即时的信息了解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减少厂商受需求偏好不同以及需求量不确定而增加的风险。在网络市场上,消费者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在不同市场挑选不同质量、不同价格、不同品种、不同样式的商品。无论从厂商角度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搜寻成本都大大降低了,从而也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二)有利于降低厂商与消费者的谈判成本和实施成本厂商谈判成本受运输、通信引起的空间成本影响,Internet、FTP(文件传输协议)、E-mail等技术大大减少了空间成本,而实施成本是因交易无法同时发生而产生了库存成本。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Internet创造的网络空间超越空间的制约,以极快的速度实现电子式的商品交易,完全可能实现零库存(just in time)。在需要的时刻把需要的信息商品送到需要的地点。厂商可以无店面、无货架、无库存,厂商按照消费者需求无库存生产,解决了库存成本,减少了生产浪费与闲置。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电子商务论文题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B2B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2. B2B电子商务框架结构.
3. BtoB电子商务的主要技术.
4. 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与安全
5. PDA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6. PKI构建安全电子商务的基石
7. XCBL及其在2BB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8. XML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9. 把电子商务引入图书营销.
10. 产地证电子签证与贸易链电子商务
11. 从电子商务走向电子业务.
12. 从范式的转变看证券电子商务
13. 戴着锁链跳舞──发展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
14. 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国际动向与借鉴
15.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结构的影响.
16. 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营销的变迁
17. 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与环境构筑
18. 电子商务的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
19. 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的特征及企业对策
20. 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与体系结构模型
2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敏捷制造研究
22. 电子商务犯罪初论
23. 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安全管理
24. 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25.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26. 电子商务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
27.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
28. 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思考
29.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30. 电子商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1. 电子商务对渠道的影响
32. 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展望
3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34. 电子商务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35. 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市场结构
36. 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37. 电子商务的交易费用基础和发展障碍
38.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SET技术.
39. 电子商务时代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40.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与影响
41. 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
42. 试论电子商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43. 数字双签名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44. 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
45. 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分析
46. 电子商务的发展.
47.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48. 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49. 汽车企业电子商务实施浅析
50. 西部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途径.
51. 西安杨森的电子商务站点案例研究
52. 香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53. 新经济时代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54. 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
55. 医药企业内部信息化与外部电子商务
56.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支持技术研究
57. 以工作流系统和电子商务技术构建企业数码平台
58. 用企业级Java计算方案构建B2B电子商务软件平台.
59. 政府商务和网络经济的法律激励和管制.
60.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探索
61. 中国电子商务的量化分析及对策
62. 中国加入WTO的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63. 中国企业如何走向电子商务时代
64. 中国实施B-C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
65. 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赢利模式的探讨
66. 中小企业怎样实施电子商务.
67. 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挑战.
68. 保险电子商务在中国
69. 产学研结合建设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70. 电子商务、采矿及战略
71. 电子商务B2C配送研究
72. 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标准
73. 电子商务的避税与反避税探析
74. 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75. commerce电子商务中的国际避税思考.
76.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77. 电子商务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
78. 电子商务对企业运营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79. 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80.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8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系统.
8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战略成本管理
83. 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业的策略
84.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实施网络财务的对策.
85.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性及实例分析
86. 电子商务技术在现代粮食流通中的应用
87. 电子商务交易中法律冲突问题的思考
88. 电子商务教育模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89.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实施
90.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分析以制造商和市场营造商为例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理念变革
P2P网络信贷的核心优势及风险控制——以好利网为例
中国银行卡产业的网络经济性分析和发展策略探析
浅论国内电子商务对税收之避税与反避税问题的影响
长沙旅游公司开展电子商务的情况分析;
化妆品网上定价策略和消费者消费心理分析
视频网站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的B2C电子商务网站评价分析
为例平台网络广告的效果分析-以京东商务舱为例
电子商务条件下休闲旅游乡村的发展分析
探讨网络品牌广告的寡头效应
直销行业在电商领域的新型发展和前景
电子商务市场的价格机制研究
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淘宝网店排名;传统零售业的发展
如何提高网店进店转化率
测算xx电子商务发展指数
中国五省市数字鸿沟的比较分析
基于上海自贸区环境下的跨境电子商务直销平台浅析
数字音乐的用户体验研究
百度自然搜索中关键词的ZIPF分布分析
网站转化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现状研究
网络退货策略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浅析
从唯品会看电商精准营销
电子交易与支付、商务安全与法律
网络游戏中的法律问题
基于网络外部性视角的互联网社区论坛研究
网站商品价格离散度的实证研究——以手机产品为例
电子商务团购模式的研究
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电商平台发展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售后服务的思考与创新
双边市场平台企业的策略及相关反垄断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在手机软件中的应用分析;
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
门户网站定价影响因素与模型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某类淘宝网店评价分析
探讨用户体验对商品购买的影响
传统零售业的发展
网店二次营销战略分析
基于淘宝与新浪微博合作下的网络外部性研究
微信的收费模式探究
企业导入EPR成效的探讨预期影响的因素分析
基于博弈论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形成探析——买卖双方之间的博弈分析及政策
顾客关系管理于电子商务应用的互动与相关系研究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研究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O2O模式应用研究——以地图APP为例
新浪微博的广告价值分析
基于SNS的B2C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以美丽说为例
O2O在二三线城市的应用分析
中国移动IM市场差异化分析
电子商务营销与线下服务问题的探讨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支持技术研究、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
B2C模式下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分析
基于垂直网络下汽车营销研究——以易车网为例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比较分析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广告价值研究——以淘宝网网络广告业务为例
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分析
即时通讯工具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营销传播渠道研究
基于微信的社区化商品销售的研究
论电子商务市场和传统市场的价格离差
论电子商务助力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发展
o2o电子杀怪物安全信任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产化妆品网络定价的探讨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及其法律问题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如何提升淘宝小卖家的顾客重复购买率
基于B2C语言分析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探究网店活动对商品的购买影响
移动互联时代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及消极策略研究(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对我国电信运营商竞争策略的博弈分析
淘宝网网店流量来源入口分析
电子商务对未来市场营销方式的影响
O2O模式
护肤品行业网络营销模式与实体店营销模式的对比与创新
基于JSP/ASP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构建
新浪微博的广告价值分析
腾讯QQ与微信网络外部性分析及对比
基于UC手机浏览器的盈利模式分析
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欧莱雅化妆品基于品牌忠诚度的网络定价探讨
长沙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发展分析
O2O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网上购物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基于天猫平台商家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营销来做电商网站
肯德基式餐饮企业网络营销战略研究
电子商务与手机软件应用分析
C2C在线客户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分析-以淘宝网为例
消费者视角下的网络广告营销策略分析
基于网上商城平台O2O模式问题的研究
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以百度团购网为例
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融合研究
从消费者视角谈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天猫旗舰店的引流途径及效果分析——传统中小型企业
网络促销与传统促销中消费者行为的对比分析
长沙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研究
中国手机支付业务的市场分析与推广方式的研究
中小超市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做到社区化的讨论
长沙O2O模式市场研究
基于淘宝平台商家节日营销研究
家电行业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价格的比较
从网络营销角度(或者基于经济学原理)浅析网络预售模式
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3、B2B电子商务的未来趋势--全程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4、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5、完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的探讨
6、电子商务视角下农村物流配送问题探析
7、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分析
8、物流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研究分析
9、电子商务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0、电子商务环境下茂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
11、“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建设研究
12、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3、传统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研究
14、浅析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方向
15、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的安全性分析
16、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策略
17、关于周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研究
18、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
19、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电子商务O2O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1、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
22、跨境电商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人才能力需求调研
23、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研究
24、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25、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其对策
27、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优化发展对策研究
28、借鉴国外经验优化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29、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0、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新方向
31、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32、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与机制创新研究
33、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34、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35、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
36、论“互联网+”的酒店电子商务经营策略
37、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革新
3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品牌资产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39、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研究
40、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41、基于阿里数据的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42、基于O2O模式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43、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影响分析
44、电子商务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及激励策略研究
45、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与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感知风险
46、消费者剩余视角的电子商务发展内驱力研究
47、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评估
48、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分析
49、我国电子商务B2C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体会
50、“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企业经营生态链研究
51、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52、电子商务经济下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53、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
54、网络口碑对电子商务物流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55、电子商务发展与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
56、B2C电子商务环境下鲜肉类食品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
57、医药电子商务B2C模式与O2O模式对比分析
58、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浅析
59、现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60、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与对策
61、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应用
62、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63、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铁路货运模式的转型研究
64、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政策创新研究
65、我国社会化电子商务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NKI的文献研究
66、我国电子商务快递绿色包装策略研究
67、经济全球化视角下B2C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探析
68、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69、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研究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70、外贸企业凭借跨境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71、O2O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
72、移动电子商务时代的末端物流协同配送模式分析
73、低碳经济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研究
74、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75、我国C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税收法律制度探究
76、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风险因素
77、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对策研究
78、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79、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设计
80、试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
81、日本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实践及借鉴
82、“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83、农村电子商务中的空间压缩与价值
84、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创新探讨
85、我国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问题探析
86、电子商务背景下外贸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87、论电子商务对反国际避税原则的冲击
88、湖南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89、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评估模型仿真分析
90、推进云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91、“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92、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93、电子商务对制造企业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基于信息整合视角的实证研究
94、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探讨
95、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浅析
96、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97、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之融合
98、B2B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商务经济效率研究
99、浅谈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0、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及对策
电商指的是交易所有过程的电子化,也就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电商网站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技术与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营销服务。近些年电商发展迅猛,现在电子商务的范围波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及消费等广泛领域,随着科技发展,电商逐渐往智能化,规范化,大众化,区域化,国际化发展发展,近年跨境电商发展得到大力支持,很多新起电商开始往跨境发展,实现“走出去”面向全球消费者。现还有社交电商类盈利模式主要是销售及渠道盈利, 会员收费制, 构建平台生态圈盈利.现在正是电商时代,电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薪资待遇也是有极大的空间。
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 (一)企业外部因素对产品定价的影响 1.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创造出的产品数量。它的变化会引起单位产品价值的变化,作为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的价格也要发生变化。 2.市场的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背离或趋向价值的方向、程度和力度。 3.社会经济状况。 一般来说,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收入增长较快,易出现总需求膨胀,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而经济调整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人们收入增长减缓,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4.顾客需求。 顾客需求对产品定价的影响,通过需求强度、需求层次反映出来。需求强度是指顾客想获取某种商品的程度。不同的需求层次对定价也有影响,对于能满足较高需求层次的商品,价格可定得高一些,反之,则应低一些,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 5.竞争者行为。 价格是竞争者关注的焦点和竞争的主要手段,定价是一种挑战性行为,任何一次价格制定与调整都会引起竞争者的关注,并导致竞争者采取相应对策。 6.市场结构。 根据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结构可分为四种不同的市场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不同类型的市场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对企业行为具有不同的约束力,因而在定价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7.政府干预。 为了维护国家与顾客利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每个国家都制定有关的经济法规,约束企业的定价行为。这种约束反映在定价的种类、价格水平和定价的产品品种等方面。 (二)企业内部因素对产品定价的影响 1.产品成本。 产品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要耗费一定数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并构成产品的成本。成本是影响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中,产品成本低的企业,对价格制定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有有利地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2.产品特征。 产品特征好,该产品就有可能成为名牌产品、时尚产品、高档产品,就会对顾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企业定价的自由度较大。 3.销售渠道与促销宣传。 销售费用与促销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价格。 4.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与策略。 价格策略作为市场营销决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服从于市场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配合其他诸如产品策略、销售渠道策略等各项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屈臣氏(Sheraton& Sheraton)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零售连锁药店,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药妆店、美容产品、食品杂货等。屈臣氏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论文题目:1.屈臣氏美容产品的消费者行为研究2.屈臣氏美容产品的市场营销3.屈臣氏商品的消费者情感价值研究4.屈臣氏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5.屈臣氏商品的环保意识研究1.屈臣氏商品的消费心理研究2.屈臣氏商品的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研究
你自己可以去看下(电子商务评论)里面的论文文献参考下呗
1 屈臣氏药店品牌营销策略研究2 屈臣氏药店消费者行为研究3 屈臣氏药店电子商务模式分析4 屈臣氏药店社会责任战略研究5 屈臣氏药店品牌形象塑造研究6 屈臣氏药店竞争对手分析及对策研究7 屈臣氏药店门店布局研究8 屈臣氏药店跨境电商模式研究明确结论:屈臣氏的论文题目有八个,涉及药店品牌营销策略、消费者行为、电子商务模式、社会责任战略、品牌形象塑造、竞争对手分析、门店布局和跨境电商模式等方面。解释原因:屈臣氏作为一家知名的药店品牌,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与挑战。因此,研究生们在选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探讨屈臣氏的发展、策略和对策。内容延伸:此外,研究生们也可以从数字化转型、员工培训、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对屈臣氏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跨国公司经营模式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可以将屈臣氏与其他跨国公司进行比较研究。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分析 1.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争论。学术界对于顾客满意和忠诚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1)顾客满意决定顾客忠诚(Roland T. Rust & Anthony J. Zahorik,1993),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如Kotler指出维系顾客的关键是顾客满意,一个高度满意的顾客会忠诚于公司更久;公司可能流失80%极小满意的顾客,40%有些小满意的顾客,20%无意见的顾客和10%一般满意的顾客,但是公司只会流失1%~2%高度满意的顾客。Hasket(1997)等学者的“服务利润链”模型也明确提出顾客满意直接导致顾客忠诚。 (2)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是弱相关关系。有的学者(Ellen Garbarino & Mark S. Johnson,1999)认为满意分值只是提供了问题的有效预警,满意顾客并不总是比不满意的顾客更多地购买,也不一定比不满意的顾客更加忠诚,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是弱相关关系,甚至无关。 (3)顾客满意会直接影响顾客忠诚(J. Joseph Cronin,Jr & Steven A. Taylor,1992)。Oliver(1999)研究结果表明,顾客满意通过其它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服务人员与顾客建立私人关系,与顾客建立联系,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就会减弱满意度,只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忠诚度才会迅速增加。Reichheld也证实了Oliver的发现,即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虽然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是线性关系。然而美国贝恩公司的调查(1993)表明,在声称对公司产品的满意甚至十分满意的顾客中,有65%~85%的顾客会转向其它公司的产品。其中,汽车业85%~90%满意的客户中,再次购买的比例只有30%~40%,而餐饮业中,品牌转换者的比例则高达60%~65%。 2.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分析。从服务业的角度来说,顾客满意或不满意心理形成的根源在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即服务质量决定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则部分地决定顾客忠诚。 从理论上说,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水平会导致顾客三种心理状态,即不满意、满意和愉悦。假设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为q0,实际接受的服务为q1,则顾客期望与感知服务效果(实际接受的服务)比较的结果为不满意、满意或者愉悦。 有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顾客满意的心理(q1?叟q0)。但究竟哪一种心理状态可以影响顾客,使其建立起顾客忠诚,根据上述简单比较,我们是得不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的。 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我们必须采用动态的方法,通过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动态的互动关系分析来得出科学的结论。 我们设顾客忠诚为CL(Customer Loyalty),顾客满意为CS(Customer Satisfaction),约束条件为R(Restraining Factor),则CL=R·f(CS)。当R=0时(这是一种研究需要的假设,事实上并不存在),CL=f(CS)。由此可以将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分成两种情况来加以讨论。 (1)无约束条件下的顾客满意与忠诚关系。在无约束因素的情况下,CL=f(CS),即顾客忠诚是顾客满意的函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满意指的是超越顾客期望的满意,即愉悦。其水平应当处于容忍区域渴望的服务水平之上。只有当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优异,顾客非常满意的情况下,顾客才能再次消费,并保持忠诚。原因非常简单,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存在着所谓的“质量不敏感区域”。 顾客满意水平与顾客保持率及向其他顾客推荐所接受过的服务的程度之间并不总是强相关关系。在质量不敏感区域,顾客满意水平尽管较高,但顾客并不一定再次接受企业的服务,也没有向家人、朋友或他人推荐所接受服务的愿望。只有当顾客满意水平非常高时,顾客忠诚现象才会出现,良好的口碑效应也才得以产生。在质量敏感区域下部是顾客中的破坏者,而上部则是所谓的传道者。所以,为了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使顾客成为传道者,企业必须让顾客非常满意,而不是满意或比较满意。正如所说的那样:顾客满意不等于顾客忠诚。90%的背离顾客对他们以前获得的服务表示满意。所以,满意分值提供了问题的有效预警,但是,满意顾客并不总是比不满意的顾客更多地购买,也不一定比不满意的顾客更加忠诚。 (2)约束条件下的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上面的分析从另外一个侧面佐证了如下观点:满意不一定忠诚,而不满意也不一定不忠诚。也许听起来似乎不符合情理,但这个难题解释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在约束条件存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情况如此),顾客忠诚不但取决于服务质量水平,还取决于约束条件的影响,即CL=R·f(CS)。 显然,当有约束条件存在时(垄断、转换成本、方便性、心理障碍等),顾客的情感忠诚并不能导致行为忠诚。换句话说,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是一种弱相关关系,甚至是毫无关系。这里根据约束的强度又可以细分出许多情况,最极端的情形就是无限约束,其次是强约束、中等约束和较低约束等等。根据约束强度从大到小,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表现出完全无关到极弱相关,再到弱相关等等。例如在完全垄断行业里,约束是无限的,尽管顾客很不满意,但是由于没有其它的供应商或替代品可供选择,即使是出离愤怒的顾客,也只好忠诚于唯一的厂商,我国早期的电信和现在的邮政等都是最好的例证。在这样的行业里,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是毫不相干的,所有的顾客都表现为百分之百的忠诚。 四、 结论及对管理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从理论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由于受到约束因素的影响,顾客满意与忠诚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但不是强相关关系;第二,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为顾客提供额外的或附加的服务,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在每一个服务过程中,给顾客小小的“惊喜”,而不是对服务流程做多么大的改动,而这小小的“惊喜”,对于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对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服务提供者来说,一次优质的服务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在每次服务过程中,都要令顾客感到愉悦,必须与顾客建立起长期的互动关系,这是顾客高保持率的根本之所在。 因此在实践方面,应该从有无约束两方面提高顾客忠诚: 1. 无约束条件下要为满意而竞争。从上面的分析得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培养和维系顾客忠诚的关键是比竞争者更加顾客满意。因此,满意度的竞争是各个企业竞争的核心。谁让顾客更加满意,谁就能赢得顾客的忠诚。但是,为了节约成本,企业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竞争中,要把握适度原则。既要超越迟钝区和竞争者,又不可过分追求完美,否则只能加大成本,降低利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尽管掌握了新一代产品技术却又迟迟不更新换代的原因。 2. 增加约束因素,降低顾客忠诚对满意的敏感性。尽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顾客的虚假忠诚并不能保持企业长久发展。但是,在一定时期,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技术专利、资源垄断和法律支持等来获得一定的垄断地位,驱动顾客忠诚,进而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当然企业也要努力改善服务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免垄断消失后遭到不满顾客的报复(大量流失)。此外,即使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上,企业也可以通过会员制、累计消费奖励计划和俱乐部等多种形式来加大转换成本,抬高转换壁垒,从而尽量降低顾客忠诚对满意度的敏感性,尽可能长久地留住顾客。
论文题目: 浅谈住宅楼人防地下车库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车辆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因此迫切需要足够的停车位满足这一客观要求。在当前有限的.生存空间内,人们将视线转向了住宅楼地下车库或人防地下车库的建设上,本文将对地下车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住宅楼; 人防地下车库; 施工技术要点; 研究;
论文题目: 住宅楼建筑屋面防水设计与施工措施
摘要: 屋面漏水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顽疾,在建筑渗漏中最为普遍。屋面漏水与屋面防水工程的复杂性和施工管理都有一定的关系,住宅屋面防水是屋面防水工程的首要任务。住宅屋面防水施工中,防水层起着主导作用。防水层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他构造层次的有效性和使用寿命。因此,保温、隔热、找平等工程也要纳入住宅屋面防水施工系统之中。
关键词 :住宅楼; 屋面防水; 设计; 施工措施;
论文题目: 北方地域环境下的高层及多层住宅楼设计新理念
摘要: 着重分析北方地域环境下的高层住宅楼及多层住宅楼的设计理念及设计特点。在住宅楼设计上,应从房型,朝向上来适应北方地域环境的特点。东北地区冬天相对较长,气候寒冷,住宅设计应区别于南方的地理特点,不可片面强调景观环境,住宅应首先考虑朝向,应全部为正南向或东南向西南向,应尽可能考虑如何做到一年四季主要房间阳光充足。经多次比较分析,高层住宅能完全满足以上要求。
关键词: 北方地域环境; 以人为本暨生态理念; 高层、多层住宅楼设计; 充分利用太阳能;
城市商品房相关权若干问题的研究(一)--------------------------------------------------------------------------------序言目前在我国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其中城市商品房的买卖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据有关方面统计、商品房的买卖已成为广大群众消费的首选。随着买卖的扩大、相应商品房权益的纠纷不断出现,商品房的质量,物业管理纠纷成了投诉的热点,吸引了法学界对商品房产权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由于实行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i],商品房与楼盘地权相分离的原则,传统的、旧有的西方的物权理论及房地产的研究均很难适应我国现行商品房纠纷的处理。从商品房的空间构成不难看出,商品房的使用权是沿着商品房的空中范围,上下叠加左右毗连的。这些商品房的叠加毗连使其权属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更多的问题是无数个商品房权益交织后与周际的权利关系纷繁复杂,让众多学说力所不逮。本文力图在这些权利的交织及边缘问题上做深入的研究。为便于论述,本文将商品房产权交织及边缘权概称为相关权,顾名思义即与商品房产权相联的权益。由于对商品房的问题研究的欠缺(也许是本人对此问题的独孤寡闻),也由于物业管理成为新的热点,更多的是忙于应付物业纠纷的处理,而很少去分析物业纠纷权利上的原因,如果静下心来细思,涉及房产多项权利。如权利清晰,一是处理容易,二是纠纷肯定会减少。本文想借用相关权的概念从权利的性质上,该权利与他权利的区别上,努力找出一条解决纠纷便捷的路子,做一些基础性的探讨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一是相关权没有固定理论,他是基于物权、债权,邻接权、相邻权、共同权,类似于房屋区分所有但又不等同于这样的权利,由于他是一种基础权利。所以他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很强的依赖性。二是由于旧有物权理论,原本是建立在私有物权之上的。因此,解决涉及商品房屋使用权的问题上矛盾突出、明显,很难套用,应以讨论一种全新的,商品房相关权理论为当务之要。城市商品房是国家所有地权和公民私有权分离的产物,研讨房屋相关权一般不涉及地权所有权。三是由于商品房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矛盾的显现还不深刻,对这类问题的投入不深,研究不够,只能就发现的问题就事论事,难免不能完全自圆其说,但本文想尽力而为,使这类问题的处理,较为耐得住推敲,成为体系。 四是由于对这类权利的救济问题,直接引述为诉讼的研究,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所以本人从论述的完整性上论述这类问题的特殊性。但并非本文的重点,如有浮皮浅显,点到为止的情况敬请见谅。一、城市商品房相关权益的基本问题(一)城市商品房相关权的概念及性质特征1.城市商品房相关权的概念商品房相关权利是指商品房产权人之产权与其他商品房屋产权人的产权及与开发商的开发权、公用设施使用权等与商品房产权相关联的权利义务的总称。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房屋相关权。(1)商品房一般在城市中以楼房的形式存在,相对集中于各个小区,故本文所指商品房一般泛指城市小区商品楼房。(2)由于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ii],商品房均附着在国有土地上,所以商品房房屋权益仅限于房屋本身的所有权,房屋产权人不得主张房产所附着之土地的所有权。其商品房所联系的土地使用权一般也仅限于理论上的意义,因土地整幅批准使用者为开发商,房屋出售时,也仅限于房屋自身的面积及相应的公摊面积本楼内的楼道、电梯、设备间等,不包括楼房周边的绿地、马路等其他设施所占用的土地,这种理论上的土地使用权因与整体小区楼盘的土地使用权相比较微乎其微,很难产生实际主张意义,因此,本文不予讨论。2.房屋相关权的性质房产相关权是一种物权,依附于国有土地之上,附属于相对独立的房产权,是依赖于商品房产权的特殊物权。房屋相关权的依附性在于,只有享有房产权,才享有完整的相关权、房屋租赁人、借用人都不能单独享有这样的权利[iii].他的依附性还在于转让房产权时,相关权一并转让。如相关权涉及的地下车库权利、一般在转让房屋时一并转让,受让人不接受时,也应处于公开出让状态,但经物业管理人员同意的除外。(后文另述)3.相关权是一种边缘权、交织权商品房在地理空间范围讲,由于商品房叠加在同一土地上,相应房产相关权则是各房屋产权交织状态下的一种权利,这也决定了房屋相关权的行使也受制于其他产权人的权利行使。如在公共走道住户独用走廊一段为安全需要加装防盗门,此行为虽不影响他人行走,但应征求相邻其他住户的意见,并不当然享有独用走廊的专有使用权。(二)商品房相关权利所涉土地使用权的特殊性商品房的相关权是建立在国有土地使用权之上的商品房所有权利延伸于所有之房屋外的一种权利。1.他所依赖的商品房屋所有权是相对完整的,具备所有权应有的一切性质。2.相关权所依赖的,商品房所附着的土地地产权为国有土地使用权。(1)该土地所有权与房屋所有权相分离。(2)房屋所有权紧紧依附于土地使用权。(3)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商品房土地使用权)决定了房产相关权是一种特殊的房地产权。(4)土地使用权具有期限性。单纯的居住用地使用期限为70年,综合用地为50年,商业用地为40年。[iv]3.商品房所依赖的土地使用权具有整体性、不可分属、多重的特点。(1)整体性。土地使用权的自身属性是土地所有权的派生他的属性,国有土地上的商品房土地使用权具有共用性,使用的最大化及允许被他人善意使用是他的特有品性,整幅土地被开发商开发转让后允许所有商品房业主善意使用为该权利的显著特征。(2)小区土地使用权是由国有土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区分所有不是使用权的特征,因此不可在使用权上设定“所有”。小区商品房使用权的整体性决定小区用地不可分属,所有商品房所有权人对该批准使用的土地有平等的使用权。(3)因使用目的方式、范围、空间、层次不同,追求其功用不同,使用具多重性,多样性,理论上说,使用权是多重的、往复无穷的。(三)房屋相关权是建立在商品房各自所有、土地整幅使用权共享基础上的特殊使用权[v].1.商品房的所有权私有性、依附整幅土地的使用权国有性质,决定了房产权人不仅是享有商品房的相关权,而且享有区分所有权,和共有公共设备、共用绿地的相关权,还享有所有权之间,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与相关权之间的权利。(1)房具有完整的私有性,商品房所有权人在自己所属的范围内享有传统房屋所有权的一切权利。(2)由于商品房是横向与纵向叠加毗邻而建与公共设施、公用面积沟通相连,因此房屋所有各产权人还有相邻及区分所有的权利。(3)由于小区商品房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和共同使用性,使其土地使用权的面积大大大于商品房的自身占地面积。商品房所有人因此还享有对绿地、马路、场馆、亭廊、景观等相关配套设施相关权。各商品房所有权人对上述配套设施相关权还达及这些设施的益损增减即使用、维护改建、受益权。笔者认为区分所有范围一般只达及同一建筑物内,与所有之房屋建筑物有物理结构上连接之部分,不具有结构相连的设施,但规划在整体范围内的,涉及其上的权利是相关权。综上,相关权有广义、狭义之说。广义相关权,除所有权之外的,包含区分所有、相邻及相关权。狭义相关权是指结构未曾原始相连,但土地使用权系一体批复、整体使用,与主体楼房配套而建相关设施之上相关的权利,如物业用房,供电公共配套用房,这些设施成本或计入或不计入商品房成本。[vi]但之上权利与住房所有权相关,既属狭义相关权范围。2.从地理位置来讲,房产权相关权是指房产人之房产权延伸至自身房屋之外,小区规划之内开发商建设的配套公共设施上的权利及公共服务设施上的权利,如附属用房,绿地等。这些权利即有一定的独立性,也有交叉性。理论上讲,当开发商开发的是单独楼座的,房屋售出后,权利就全部归属各商品房业主,这时开发商虽在名义上享土地使用权利,但已无有实际意义,楼座所需土地面积及相关占用面积随项目完成,整幢楼房的出售、已经转让提供给各个房主。小区整体开发楼盘的,中间有甬路、绿地、廊亭、公共设施等相互交织关联的各种相关设施,从产权上来讲,商品房产权人仅对开发权有依附从属性,但因上述具有独立性的设施,互不隶属涵盖,但这些条件又是选择区位、确定购买房屋时的前置条件,承诺条件,这些独立于房产权之外的会馆、场所、廊亭、马路、绿地的收益权也不能完全与房产权人的权利无关,本文要旨在于研究产权人与上述设施权利之间的关系。3. 相关权存在于动态之中,在动态中异常复杂。相关权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商品房产权的发展异常复杂,商品房相关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动态中,相关权的形成、变化、消亡异常复杂。如(1)部分出租后的房产权人的相关权是否保留,能否部分转化;(2)被意外占地、增建、拆迁等,房产权人相关权如何评价损失,能否补偿;(3)70年土地使用权期满[vii],相关权是否自然消灭,能否折价,能否改造成其他用地,有无置换权等等。本文仅就常见的几种变化作简要的论述。1)房屋所有人与使用人分离的情况下 相关权的行使如前所述,相关权是房屋产权人行使产权基于整幅土地使用配套设施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基于房产权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允许产权人出租出借住房,在这种情况下,租用人、借用人是否享有这种小区公共设施的相关权,笔者认为,相关权不仅仅是使用权,而且有收益分享权及改变用途决定权。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使用权可因出售、出借而随之转移,但收益分享权和改变用途决定权则可以保留。2)相关权指向的标的变动,相关权的行使分以下几种情况:(1)因规划占地,绿地等减少。当国家规划占地有补偿时,小区公共设施、绿地等土地出让金均已摊入房屋成本,各房产主的权利也基于分摊而分享这些土地、设施的占地补偿,应按面积,通过相关权,补偿给各个房屋产权人。(2)改建 增建。任何改建、增建均涉及相关权人的权益,应经多数人的同意而行之,在紧急状态下,属于确定的对相关人有益的增建、改建,可由小区或物业管理者代行实施,所得收益,在优先支付成本的情况下,应与相关权人分享。(3)维修。为维护相关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或提升观赏使用设施的价值,需要投入,应经相关人绝对多数方同意可实施,所需费用应用小区其他收入支出,不足部分由小区相关权人分摊,不同意的人亦需支付费用。3)利用经营设施为方便小区业主,允许开设一些便民经营服务,其收入如何看待,笔者认为其经营收入一般与相关权无关,属于物业管理行为,但利用原物业管理设施的应从中分析出来,或作为维修资金,或按面积分享。对于处于有利位置之中的房顶,屋面、楼面、围墙,院内支架,悬挂的广告等收入,则应优先用于受损,受影响的房屋所有权人,其余用于公摊的相关设施维修费用,但不得作为物业经营收入。4)七十年后,土地使用期满后,房屋还在其产权尚存,土地使用权期满后,或交回土地,或对土地使用权交费续展。4如不交费续展,土地使用权虽然交还国有,但相对整幅 土地的使用及在该土地上的附着物因使用而不改变用途(自然顺延)这时,房屋所有权人则享有全部的土地使用权(原开发商)的使用权因到期而失去(丧失)[viii].如开发商或业主自行续交土地出让金,使用权全部归业主,这时相关权范围与土地使用权利范围接近一致,如由开发商交纳则相关权维持原状。(四)、相关权与相邻权区分所有、及物业管理、开发商经营权等其他权利的异同1.相邻权是指相邻一方因修建施工临时占用他方使用的土地,占用的一方如未按双方约定的范围、用途和期限使用的,另一方要求其及时清理现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的权利[ix].相邻权是与所有权相邻部分的处理原则,相邻权没有相互包容和权利交叉,只是处理相邻关系的,双方权利相等,没有交叉。(2)相关权不一定相邻相关权是所有权派生出的权利,相关权主要基于业主与开发商的基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共同使用一幅土地关系而形成,特点是毗邻但不相邻,权利主体不平等。主要解决是房屋所有权人的所有权与开发商的使用权以及共用权问题,此外,小区内业主与业主即使地理不相邻但同为相关权利人时权利平等[x].2.相关权与区分所有之间的关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对建筑物的与其他部分区别开来的某一特定部分所享有的所有权。 [xi]对区分所有已有众多论述,从功用上比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主要是对所有权涉及的部分区分所有,解决的是所有权层次上的问题。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涉及的建筑物结构相连,解决的是共有问题。而相关权则不解决所有权问题,只解决相关权人房屋所有以外的一定区域内的使用权问题,不能主张对公用设施的所有权。相关权解决的公用部分的公用问题和公用部分的权益分配问题。按区分所有通说[xii],区分所有包括住宅的专有权,公用面积的共有权,及成员权 [xiii],但在整个小区靠街一侧修建固定广告牌,按合同法规定加工物为定作人所有,按区分所有则应为该楼所有住户共有,但固定广告牌建在楼外空地上如何共有呢。即使建在其中一幢楼的屋顶上如果按区分所有认定为非该楼住户其他楼内住户共有呢,而以相关权解释在则无纷争。再有附属车库无认购买,不得已向附近居民出售,如果出售被登记确认,小区住户与该车库所有人又如何区分所有呢?再如,庭院绿地被城市规划占用补偿,在城市土地归国家,土地使用权归土地开发商的情况下,如和用区分所有去解决补偿纠纷呢?这些似乎都以超出了“区分所有”的权能,起码在中国的情况是如此。因此,以房屋相关权理论解决这些与房产权有关的各类权属、权益损害纠纷更为恰当合用。
1、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2、 替代品的价格。当所谓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比如煤气和电力等。一般来说,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3、 互补品的价格。所谓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比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等。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降低。
4、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5、消费者的 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6、消费者的预期(对未来商品的价格以及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同样的,当消费者预期未来的收入将上升时,将增加对商品的现期需求,反之则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7、消费者规模。 当消费者的数量增加时,需求随之增加,反之则少。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一个经济主体对一件商品或服务的效用,通常跟收入有关。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求反应的是消费者对于某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的价格之下的需求集合,而需求量是在某一确定价格之下消费者的需求数量。
一定时期内市场出现的对商品有购买能力的需要。它是消费需求在市场上的反映,品流通形成的决定条件之一。商品需求有一定的数量限和时间界限。数量界限不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愿望, 而取决于消费者拥有支付能力的货币的数量;时间界指一定时间内消费者能向市场提供的有支付能力的货量。商品需求形成,一般取决于生产的发展规模以及费的商品化程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需求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啊? 看看人大高老的书吧,这算是微观的核心内容了~帮您找了点资料,可以参考一下: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既定的经济资源如何被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种不同的用途上。在市场经济中,众多的生产者生产着种类繁多的商品,是市场价格引导着资源配置方向,使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由于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基本力量,因此,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一、需求: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而需要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是因为该商品有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能力,即效用。一种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须具备2个条件:必须有用和稀缺。因此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应是给他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有:商品的自身价格(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上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需求量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下降而下降)、相关产品的价格(需求量在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消费者的偏好(需求量随着偏好的上升而上升,随着偏好的下降而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需求量随着价格预期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预期的下降而下降)等。需求曲线是需求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用数学形式绘制的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1、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效用而对某种商品付出的货币,即需求价格,是由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向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导致了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保持不点,当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而需求的变动指的是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或者是相关商品的价格,或者是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动。需求的变动将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变化的后果为:1、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行移动;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需求曲线则向左平行移动。2、当替代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当互补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左平移,反之则向右平移。3、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由于商品的需求受到价格和收入的影响,就有了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或者说是价格变动应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幅度,称之为价格需求弹性。具体而言,它是在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用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而得到的数值。由于两者的增减总是处于相反的方向,所以其结果是一个负数。但为了表述方便,把价格需求弹性定义为一个正值。当需求弹性大于1时,此类商品为富有弹性商品,随着价格的下降,销售收入上升,随着价格的上升,销售收入下降。当需求弹性等于1时,此类商品为单一弹性商品,价格的增减对销售收入无影响。当需求弹性小于1时,此类商品为缺乏弹性商平,随着价格的上升,销售收入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销售收入下降。当需求弹性等于0时,此类商品为完全无弹性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销售收入以同比例上升。当需求弹性为正无穷时,此类商品为完全弹性商品。二、供给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有:商品的自身价格(供给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生产成本(供给量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生产成本的下降而上升)、生产的技术水平(供给量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下降而下降)、相关产品的价格(供给量在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供给量随着未来预期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未来预期的下降而下降)等。供给曲线是供给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用数学形式绘制的曲线,总是右上方倾斜。这是因为:1.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动机的,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应该在既定的价格下能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是:(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产品市场价格,因而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每个点对应的价格下都有一个最优均衡产量,这也是生产者愿意并且能提供的产品数量,所以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是重合的。2、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产量扩大,边际成本是先递减后递增的。当产品价格较高时,厂商有盈利并会扩大产量,直至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时候达到短期均衡,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此时对应的产量是厂商愿意提供的最优产量;当产品价格很低,低到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产量是亏损最小的最优产量,此时厂商继续生产仍能弥补可变成本,但是如果再低,则厂商会停止生产,不再愿意供给。所以,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曲线高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曲线部分,此部分中,边际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此,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量的变动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数学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运动。而供给的变动指的是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供给的变动也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供给变化的后果为:当替代品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上升、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技术水平进步时,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若上述因素发生引起供给数量减少的变动,则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三、市场均衡在供给和需求的互相平衡下,市场同样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市场的均衡过程就是商品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均衡,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如果市场上只有一种或几种商品达到供求平衡,这是局部均衡。如果所有的商品都达到了供求平衡,这就是一般均衡。必须强调,一般均衡才是真正的均衡,局部均衡只是暂时的均衡。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一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首先,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商品过剩,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供给量,这样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到均衡价格水平。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出现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商品自身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一种商品的价格越低,其需求量将会越大。
2、消费者偏好。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很显然,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收入。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这类商品被称为正常品。而对另外一些商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会使得需求量减少,这类商品被称为低档品。
4、替代品的价格。所谓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洗衣粉与肥皂、植物油与动物油、石油和煤炭,等等。一般来说,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把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5、互补品的价格。所谓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相互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与汽油、家用电器与电,等等,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降低。
扩展资料:
一、需求曲线的分类:
1、个人需求曲线(Individual Demand Curve):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2、市场需求曲线(Market Demand Curve):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曲线可由行业内各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
3、企业需求曲线(Firm Demand Curve):某企业的全体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二、需求曲线的应用:
1、当价格确定时,求商品可能销售的最大量。
2、给定商品数量下顾客愿意付的价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供给和需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需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