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改进研究

2016-09-21 16: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针对出现的劳动要素成本上升较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布局和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是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科学理解并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和内容。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理论

 

  目前,国家依靠增加低劳动成本等要素的传统方式,很难继续维持经济增长。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政府还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弥补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所带来的缺口,以此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这种路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其不仅会加剧产业间的结构性矛盾,还会带来难以承受的资源压力和产生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基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我国要在不断扩大国内外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目的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维持国民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力。这完全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突出了限制中国社会经济稳定和国民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为目前中国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于补充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虽然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制约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和矛盾也层出不穷。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20世纪中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其本质内容科学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国情、党情和民情。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和现实问题,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有助于学生坚定不移地秉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务必抓好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这个任务,指引和帮助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目标同一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要求广大爱国青年要敢于创新、勇于承担风险,做引领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奋进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一项根本措施。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帮助其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涵,坚定学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经之路的理想和信念。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改进研究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具朝气和活力的一股新兴力量,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可以促使大学生为早日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和终极目标而努力奋斗,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明确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所肩负的使命,这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是大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阵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然要依靠大学生方能实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野下构建科学、严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加大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强度

 

  在新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时,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深入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主义基本国策相结合,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留下信念。

 

  ()以新兴媒体为平台,营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日新月异,其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新兴媒体能有效改变大学生思政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这对于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政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多样性的校园内外实践活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要想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取得进步,就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社会经济现实情况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赵勇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