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1 620名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2015-11-13 09: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了解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某小区1 620名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检测抗-HBs阳性情况。结果:观察对象首针接种后第1个月、3个月、7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0.0%、45.5%、94.7%,同时女性抗-HBs阳转率高于男性。结论:本组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抗体阳转率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最有效的手段。自疫苗问世以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良好的保护效果已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1]。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疫苗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乙型肝炎疫苗的保护期限有多久,是否需要加强接种,接种不良反应等。为了解单位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更好地开展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年3月~2006年11月进行某住宅小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某企业小区居民计1 620人,其中男820人,女800人,年龄在45岁以下有420人,45~59岁有800人,60岁以上者400人。所有成人血清中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均为阴性者,3年内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禁忌证,无乙型肝炎病史,平均年龄(45.5±9.2)岁。
1.2  疫苗及免疫程序:全部观察对象每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5μg/次,按0、1、6免疫程序,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公司提供,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接种。
1.3  检测方法:每次接种后1个月采集血液3 ml,抗-HBs用酶联免疫法,试剂采用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试剂盒,按其说明书进行操作和判断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资料经核对整理后,采用SPSS 12.5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群免疫效果:1 620名观察对象首次接种后第1个月、3个月、7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0.0%、45.5%、94.7%,其阳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抗-HBs阳转率比较
首次接种后时间抗-HBs阳性人数抗-HBs阳转率(%)      第1个月
      第3个月
      第7个月    324
    737
  1534   20.0
   45.5
   94.72.2  性别免疫效果:观察人群首次接种后的第1个月、3个月、7个月的男女抗-HBs阳转率情况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免疫后时间段的女性抗-HBs阳转率都明显高于男性(P<0.05)。
表2  不同性别抗-HBs阳转率比较




首次接种后时间男性女性
抗-HBs阳性人数  阳转率(%)抗-HBs阳性人数  阳转率(%)  第1个月
  第3个月
  第7个月   100        12.2
      368        44.9
      764        93.2        224          28.0
        369          46.1
        770          96.32.3  年龄别免疫效果:人群首次接种后的第1个月、3个月、7个月年龄分别在45岁以下、45~59岁以及60岁以上者的抗-HBs阳转率情况分别见表3,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而抗-HBs阳转率变低,但不同年龄之间的抗-HBs阳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年龄抗-HBs阳转率比较
首次接种后时间    45岁以下    45~59岁    60岁以上
抗-HBs阳性人数 阳转率(%)抗-HBs阳性人数 阳转率(%)抗-HBs阳性人数 阳转率(%)  第1个月
  第3个月
  第7个月   89        21.2
   195        46.5
   401        95.5    162        20.3
    364        45.5
    759        94.9   73        18.3
   178      44.5
   374      93.5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但是目前的证据显示,很多成人对许多常规免疫抗原的IgG抗体应答明显低下,而且这种低免疫应答情况持续于整个成人期。其中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各种乙类传染病中居前列,控制乙型肝炎流行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体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通过主动免疫产生抗体,使人体获得乙型肝炎免疫能力,从上面结果显示人群完成全程免疫后还有5.3%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很低抗体,造成乙型肝炎疫苗无效的原因很复杂:①免疫因素:近年学者们从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无应答的关系探讨无(弱)应答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无(弱)应答者辅助性T细胞与诱导性T细胞的比值(T4/T8)显著降低。Th1细胞数明显减少,导致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分泌下降,表明无应答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发生异常,不能介导正常细胞免疫应答形成[2]。②遗传因素:不同地区人群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率不同,有研究对中国人群进行调查时发现,无应答的家庭成员中存在无应答者聚集现象,有25%的无或弱应答者一级亲属出现了免疫无或弱应答,且其单项抗-HBs阳性率为27.5%,明显高于强应答者一级亲属的10.5%,显然无(弱)应答与个体的遗传背景有关[3]。③免疫程序不规范:由于很多成人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相关知识掌握不多,造成漏种、迟种、早种等现象的发生,影响了成人同抗体水平的稳定增长,使得乙型肝炎免疫水平低下,难以达到保护水平。
  此次调查观察了1 620名成人,首次接种后后第1个月、3个月、7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0.0%、45.5%、94.7%,符合相关报道标准,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抗-HBs阳转率明显上升[4];在性别方面,不同免疫后时间段的女性抗-HBs阳性率都明显高于男性(P<0.05),显示了女性对于疫苗的敏感性强于男性,也符合有关此类报道,不过不同年龄之间的抗-HBs阳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果显示青年和中年人的抗-HBs阳转率较高,从以上可见足量全程有效地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对人群中抗-HBs未转阳要及时另种,越早接种者免疫效果会更好[5]。
4 参考文献
[1] 陈  敏,陈  清,陈思东,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无(弱)应答影响因素的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173.
[2] 庄贵华,颜  虹,王学良,等.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儿童复种五年效果观察[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1):8.
[3] 郭炯光,李俊平,郑小天,等.早产儿对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研究[J].中国保健,2008,16(21):964.
[4] 庄贵华,颜  虹,王学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应答解决对策[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9(5):403.
[5] 方  鑫,梁争论.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4):4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