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如何学习是个很大的问题,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学习是所有人的事情,中国有13亿公民就有13亿个学习主体、学习者。每个学习主体都存在一个如何学习的问题,自从有人类就有学习的问题,今天我们提“如何学习”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就是因为我们在信息社会,学习出现了新问题。从前我们有一套很成熟的学习理念和方法,这套方法和理念在今天不一定合适,所以今天我们来讨论在信息时代,在21世纪我们怎样来学习的问题。 (一) 要讨论学习问题,有几个前提我们先得认识清楚,因为不认识这几个前提只是谈学习谈不清楚,我要先跟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信息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叫信息社会? 第二:当代教育发生了什么变化 ? 我们都说现在我们处在信息时代,现在是信息社会,但信息社会究竟有什么跟以前不一样的规律,不一样的特点呢?信息时代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在信息社会之前是什么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农业社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非常成熟,农业社会之后人类进入的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只有几百年的历史,约5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电脑,那就意味着从那一时刻开始,我们就慢慢地进入了信息社会。 三个社会有三个不同的文明规范,也就是说不同的文明规范下,它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不讨论农业社会,我们先讨论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基本特点: 1.实践对象主要是人以外的物质世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我们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2. 模具制造,批量生产 几百年的工业社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必须创造出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活条件和生产资料,现在看起来,人类在工业社会发展得很好。 因为工业社会讲究生产的效率,必须大批量的制造出我们所需的东西出来,所以这种生产不能是个别化的个性化的生产,都必须是统一的批量生产,大批量的制造,这一点在工业社会做得非常好!工业社会就是一个批量生产的社会。我们现代社会的主体还在工业社会,工业社会这种根深蒂固的长达几百年的观念还在影响着我们,不仅是一般的影响,而且很多方面已经深化到我们的思想里,深化到我们的血液里。从判断事物的基本依据到在教育上,学习上,我们都深信不疑,但这里就有个规矩:如果社会不发生一个根本的变化,我们这种思维方式还是有效的,如果社会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以后就对我们提出了挑战,那么这就是信息社会我们要面临的问题。 那信息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 信息爆炸,信息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2. 互联网构造了“即时通讯”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时间模式,形成的汇集知识、智慧和情感的海洋文化。 3. 社会实践的主要对像从改造物质世界变成了提升人的世界。 4. 信息文明发展,不可预测内容增多。 工业社会是个很实在的社会,我们一定要看得见,摸得着、能用、好使、能吃、能穿才判断它有价值,信息不是干这个的,信息既不能吃也不能穿,而在信息社会它成了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价值,有重大的价值,那么这是跟以前社会不一样的现象。 “即时通讯”就是通讯可以成为一顺间发生的事情,信息传递非常的快,互联网不仅构建了即时通讯,它整个改变了人类的时间模式。 以前的长周期,现在变成了短周期,以前,慢节奏变成了现在的快节奏。 很多事情让我思考决策的时间变得很短,所以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没有“密秘”的时代,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了解到。这就是即时通讯,即时通讯的产生给我们人类带来重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凭的是时间,但现在没有时间了,一顺间大家都知道了,怎么办?过去我们可以小部分人先开会,定个调子,再发动群众一层一层的布置。现在来不及开会了,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这对我们过去习惯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带来很大的冲激。而且互联网把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各地的事件都汇聚起来了变成了一个知识、智慧的海洋,人类所有的创造知识产品向你扑面而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纪。 农业社会也好,工业社会也好,我们的兴奋点就是开采大自然,把大自然所有的东西转变成我们需要的物质产品,这就是社会最根本的任务。但今天好像这个问题有了一些变化,实际上我们观察一下周围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出这个结论,我们现在家庭的开支就是整个的“恩格尔”系数在下降,用于吃、穿、日常生活消费的比例在下降,当然我们还要买大件,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买车。现在越来越提升的是孩子的教育,是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这些东西在我们过去看来不应该花那么多钱!教育怎么能花这么多钱呢?我们得花更多的钱得吃喝呀!得穿衣服呀!现在变了观念变了,这就说明从我们千家万户来看,我们也是把主要的工作从保证温饱转移到提升我们的素质。 另外呢就是社会事件变化,不可预测的因素增多。不像在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我们做事情可以很从容地去做计划,再按计划去做,现在很多事情我们没法做预测,没法做计划。太快!我们过去执行一个计划都是五年计划,叫五年规划!就像七五计划、八五计划,一做就是五年。但现在您在做一个五年规划试试?第二年你就得改,为什么?变化周期缩短了,再做五年计划,早就变了。所以变化的短周期、快节奏给我们的教育和学习提出的挑战是最严峻的。大家知道,我们过去学习,教育要教材,过去出一本教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没有十几年,几十年,出不了一本教材。但我们想想出一本教材到学生手里使用的时候,已经过了十几年,那么这十几年里面社会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教材里讲的情况还是真实的吗?教材里面的数据还是可靠的吗?教材里的结论还是科学的吗?都不一定。现在人类知识的半衰期(就是有一半要淘汰)只有3、4年,甚至更短。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要进行教育和学习的。这就是信息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变化。谈论一切问题都要从这个现实出发,否则谈不清楚。 以上是我们对第一个前提有所认识以后,来讨论第二个前提:科学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已经说了社会文明在变,我们又说了现代科学也在变,科学的内涵,科学的精神,科学研究的对像,科学发现的规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教育能不变吗? 传统教育的特点: 1. 追求内容和过程的确定性 2. 追求结果的标准化 3. 追求人的批量生产。 我说的传统教育是指从近代学校产生以来这一段的教育,为什么要这样?很清楚!教育是跟当时这个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工业社会就得有工业化的教育,工业化的教育是为工业社会服务的,适宜于工业社会要求的这样一种教育。我们前面讲过:工业时代的生产就模具制造、批量生产,所以工业时代的教育也必须用模具制造,批量生产。就是把人当作物一样来制造,来生产。从流水线这一端输入进入经过这一流水线走出来一个标准件。我们用不着觉得这是一个很不人道的过程,因为那个社会就必须这样,必须这么做,这么做就对了,这么做就完成她自己特有的历史使命。但今天不一样,我们社会的实践对像、目标都变了,教育也要跟着变。具体怎么变,这里简单地讲一下当代教育的几个关键词,也就是说她朝什么方向变的,发生了什么质的变化。 1. 服务 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国家服务业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我们过去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现在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但什么叫服务业呢?我们过去种庄稼、炼钢铁、存不存在服务业呢?不需要服务业。人以外的物质世界不存在服务的问题。谁为谁服务呀?不是为物服务,而是物为人服务,所以一说起服务业就是为人服务的那个产业,对人才需要服务,对物只是一个开发、开采的问题。那么我认为在今天信息社会,我们的教育要产生一个重大的变革是从塑造型的教育变成服务型的教育,教育的主题词是为学习服务。所以现在不存在一个削弱学校功能的问题,学校的功能用不着削弱,但她要改变一个方向:从塑造型变成服务型。 过去我们描述老师的那些话都带有明显的工业社会或说制造业的痕迹。我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都是明显的工业社会的概念。包括什么“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一定要有一桶水”,这都是工业社会的概念。在信息社会都是落后的沉旧的概念。信息社会我们主张的是为学生成长服务。 2. 学习 学习这个关键词是跟教育来比的,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提法,叫做:“教、学、半”几千年来我们人类的学习都是在教育的关照下进行的,或者说在教育和学习的关系上,学习始终处于次要的地位。教育是主要的。但今天学习这个小角色已经成了巨人,这个意义是告诉大家来之不易。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清楚的,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很重要,我一点都不否认教育重要,可是我要说学习的问题比教育更重要。我们过去是不怎么研究学习问题的,起码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以前研究学习的文章很少,近几年才多了一点,但是多到什么程度,把教育摆在什么位置上,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清楚的。我要告诉大家的是:21世纪不是教育的世纪而是学习的世纪。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21世界人类发展的核心就是两个字:教学。学习有多少人呢?教师很多,教师是个十分庞大的队伍;但是学习的队伍有多少呢?是个人他就是学习者,中国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少学习者。什么概念也比不上这个概念大。 3. 个性化 个性化不是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班级授课,批量生产。 4. 积极思维 什么叫积极思维,我们在工业时代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养成了个毛病:就是特别爱批评人,我们的老师,我们做教育的,包括我们家长,在批评孩子上我们本事很大,这个本事我们已经掌握的几百年了,就是一代、一代的祖先传给我们的批评人的本事。 为什么在工业时代我们要养成这个本事?跟那个时代还是有关系的。因为工业时代要的是标准化,一旦有了标准我们就很容易做事了,简单到凡是不符合模具的通通都是次品。所以只能保留这样符合模具的,其它的通通砍掉。就是批评、批判的办法把它除掉就完了,就这么简单,这个简单的逻辑是工业社会模具制造,批量生产的本性所决定的。 但是在信息时代,科学是一个开放的探索的世界,科学是加入了人的情感,加入了人文关怀的世界。标准化的科学还在,但更大的空间,更大的领域是需要我们来讨论,它是一个开放的事情,是一个探索的事情。这样的话我们惯用的那种工业时代的消极、批评的办法就不太好使,怎么办呢?在信息社会我们得有一套新的思维方法:就是积极思维。积极思维说通俗一点就是多鼓励、多表扬;少盯着缺点看,多盯着优点,亮点看。这一点也是观念改变的问题,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缺点不说改不了,优点不说跑不了。这是工业社会的老话,但今天我们要改这个话,告诉大家,每个孩子心里面都有两个小人:一个是好孩子,另一个是坏孩子。也就是说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是看你要什么?而你要什么这个处理的办法跟我们过去的处理办法正好是相反的。过去是:猛说他的缺点,然后把他的优点激出来。把那个坏孩子那个小人扼杀掉,正好做反了。我们要多呼唤好孩子那个名子,淡化那个坏孩子,使其逐渐遗忘掉那个坏孩子。是倒过来的,两个出路,两个办法,一个反应了工业时代的模式;一个反应了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这里有一个教育上的基本原理:皮克马利翁效应(见附录)。就是说你怎么看待你的教育对象,他就会根据你眼光对他的期待去成长。其实孩子本身是开放的,它是什么都有的,现在就看我们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子。你首先要把他假定成什么?我假定他就是天才,那他就是天才没有问题,也就是这个问题,大家不要太实在。工业社会形成的那种实在的文化在严重的束缚我们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二) 信息时代谁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在农业社会,农业问题的专家——老农民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工业社会,工业问题的专家——老工人,七级工、八级工是最好的老师。但要问信息时代的问题,我想不出人来,为什么?因为信息社会就那么几十年,专家还没出来呢?七级工、八级工还没有,现在只一级工、二级工和学徒工。信息社会大家都是孩子。在信息社会没有长辈,但有长子,就是最擅于探索和研究信息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那一批人。不仅中国是这样,全世界都是这样。那么怎么办呢?找不到老师就麻烦了,因为一说起学习,我们脑中就有个概念:要有老师吧,要有教材吧,教室吧?要有考试的题目,作业吧?如果你还抱着这样的教条来学习的话,你的学习就寸步难行。老师没了,教材没了,谁给你布置试题?自学吧!所以我们今天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我也得去学习。这就是现实,没有办法。谁也不敢说我就是信息时代的老师,我就能教你信息社会遇到的一切问题,谁也不敢说这话。只有探索者,没有过去时代老师那个概念。所以说信息时代老师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都是相对的了,过去的那种绝对的,终身的那种老师真的没有了。所有的老师都不得不重新当学生,所有的学生都不得不当好自己的老师。 (三) 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1.学会享受学习 我们以前“学海无涯苦做舟”,“苦做舟”怎么是享受学习呢?“苦做舟”是工业社会的逻辑,今天我们要换一种心态来学习,学习没有那悲观,没有那么消极,没有那么可怕!谁不爱享受?谁都爱享受,一想到享受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就很轻松,所以用享受的心态来对待学习。 2. 学会快速学习 在工业社会是精益求精的学习,而现代社会需要一种快速的, 粗糙的,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在信息社会不掌握这样一种学习方法真的很难。并不是否认精读,精读的同时要学会快读。什么时候用精读,什么时候用快读?要看阅读的对象,有的对像需要我们精读,下功夫,一年读透一本书;有的时候很多书用不着那么读,一年读十本、二十本、甚至一百本。不一样要看学习的对像,也要看学习的目的,究竟为什么读。在信息社会大量的阅读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息太多了。 3. 学习既可以是循序渐进的、也可以是跳跃的、超前的 学校教育搞出一个体系,我们必须循序渐进,这个体系就为工业化服务来说很有道理,不够!所以说要两条腿走路,两种学习方法并行。 4. 学会“减法”学习法 过去我们接受了一个理念:学习就是不断往脑子里加东西。我们很乐于接受加法的学习,甚至是乘法的学习,今天我要告诉大家在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所以不要太留恋已经得到的东西。不断的清除垃圾,要学会减法的学习,甚至是除法的学习,整个一块你都可以换掉。家里藏书三五年不看的,除了工具书和权威的书外就得放弃。 5. 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 说极端一点儿,互联网上应有尽有,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路径。互联网是人类知识、智慧的汪洋大海,你不上网、不冲浪,那你是落后于时代了!那么现在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担心孩子在网上学了一些不好的东西,陶醉于游戏等,这当然也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但总体来讲“互联网”利大于弊,大得多,所以还是要鼓励孩子上网。 6. 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我们新课改也是提倡自主的学习,就是要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小就开始培养。我给家长提的建议就是:你把你希望孩子看的东西买下来摆在那儿,不说话让孩子自己去挑,挑上什么是什么,因为孩子的选择肯定是跟他自己的接受能力,跟他的个性特点有关联,那么他挑了就说明这里有他挑的道理,这里他哪天挑过去看了,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自然进行的而不是你强加给他的,强加给他的很难有最佳的效果。孩子做的事情我告诉大家都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在孩子自己的生命、智慧里头,他说不出来,但在他的生命智慧起作用。我们经常是用大人的小道理去束缚孩子生命里的大道理。鼓励孩子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从小培养自主的意识。 对孩子是这样,对所有的学习者——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校长、我们的老师也都是这样!这里我说过我们信息社会没有现成的老师了,我们自己要做我们学习的老师。当全国13亿公民都成为自己学习的老师的时候,学习化的社会就建立起来了;学习型家庭就建立起来了;终身学习就建立起来了,这时候这个世界发展的动力就无比的强大。 附录: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雕成后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时间久了,忽然有一天这个美女竟然有了生命。受这个故事的启发,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他们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学生,尔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这些学生经过特别的测验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无穷潜力。以后,师生们在各方面对他们另眼相看,老师们积极、恰当地引导。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各方面分外努力。结果发现,当教师期待这些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他们果然在一段时间后取得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
我的大学我做主9月的大学校园是骚动的,因为一群愣头青的到来。那些经历了残酷高考的大一新生们在一家老小的护送下,载着新置办的行装,怀着无限的憧憬,张大好奇的双眼来到这个叫大学的地方。他们青春最美好的四年将留在这里,带走的一定有智慧、回忆、成长、友情,或许还有爱情……闯过中国最拥挤的独木桥――高考,这些大学新鲜人们个个意气风发,自信满满,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自己手中,殊不知能否征服世界,还要看他们四年时间是否能为自己锻造一把利剑。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中国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因为家长和老师们都极端负责,事无巨细地安排好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国的孩子们也是不幸的,在家长和老师们十几年的管束下,或许很多孩子早已习惯了服从,忘记了独立思考和如何决策。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台词:“一开始你恨它,慢慢地你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当这些孩子们踏入校园,一切都不一样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再没有人帮你安排妥当;没有课的时候,再也见不到老师们在教室里盯着上自习,学习变成了全凭自觉的事;几个同学分享一间宿舍的热闹取代了家中独占一个房间的为所欲为……大学是个全新的世界,所有课题都是新的,却没了父母和高中老师的从旁指导,日日高喊的“自由”来了,但对大多数从未离家独立生活过的大学新鲜人来说,这自由或许是个考验。小到每天都午餐吃什么,大至未来的职业方向如何规划都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哪怕幼稚,哪怕错误,也是成长的阵痛。大学之前,大学是惟一明确的目标;大学之中,如何度过宝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成为摆在每位大学新鲜人面前的命题。这期《新东方精神》俨然为大学新鲜人们提供了一份大学生活方案:《培养自理能力是迈入大学中提到,鲁迅曾经说过:“生活是第一位的”。大学新生迈入大学,首先要学会生活,其次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就像俞敏洪老师的演讲《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中所讲的,大学生做到三个追求、一个准备,才能够使大学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即追求知识、追求友谊、追求爱情,为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好这四件事情,四年的时间很短,希望所有的大学新生都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早日确定自己的努力并为之努力,做好自己的主。年轻时,总以为四年很长,青春很长。书可以明天读,单词可以明天背,明日复明日,蹉跎了大学时光。浑浑噩噩只是挥霍青春,目的明确才能过个无悔的青春。18岁了,要为自己负责了
主题词:新生 心理问题 学习摘要:进入大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方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习动机,学习焦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面对心理问题的出现应该勇敢地面对,积极的调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一定可以克服困难,顺利的进入大学学习的正轨。进入大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经过高考奋力拼搏,个个带着理想、希望,满怀信心进入大学殿堂。但是,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学风格,新的学习方式,感到极度的不适应,有的哭过,有的想家,有的甚至想退学。在进入大学之后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理适应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但如果无视这种反映一味让它蔓延,那将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大学新生中容易产生一些特有的学习心理问题。1.学习目标暂时缺失学习动机缺乏 刚刚经过紧张的高考冲刺,来到了全新的大学校园。那种万人争过独木桥后,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的思想;那种进入大学后飘飘然的美好感觉,使不少人开始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喘口气,歇一歇的想法。忘记或忽视了要为自己设定新的人生目标,甚至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缺失了学习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与学习无关的地方。上课听不进去,课后也不想看书。作业应付了事。甚至出现旷课,沉迷网络和游戏。浪费了大好光阴。2. 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心理疲劳并不是由身体能量消耗引起的,而是由于所从事的活动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难以形成积极态度所致。对于自己不愿做的工作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那么就难免会引起厌倦。由于心理疲劳并非生理上的,因此,其外部表现不太明显,而具有内隐性。表现为思维迟钝、注意力涣散、情绪躁动、抑郁烦躁等。学习疲劳使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学习错误增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如不能及时消除.发展下去还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心理疲劳有如下症状:(一)早晨起床后,感到全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甚至不愿意和别人交谈;(二)学习、工作不起劲,什么都懒得去做,工作中错误多、效率低;(三)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一点不顺心的事也会大动肝火;(四)眼睛容易疲劳,视力迟钝,全身感到不舒服,眩晕、头痛、头重、背酸、恶心等等;(五)乏困,可是躺在床上又睡不着;(六)没有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心理疲劳是一种主观上的疲劳。3.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 与其他年级相比,大学新生的学习焦虑是最高的,程度也是最重的。学习焦虑的学生往往容易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缓慢.失眠、烦躁、易怒等。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 考试焦虑是学生学习焦虑在考试时的具体体现。表现为考试前后紧张、心烦意乱、喜怒无常、胃肠不适.还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呕吐、多汗、头痛及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考试中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满头大汗.头昏、恶心、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全身颤抖.当场昏倒.即所谓“晕场”。由于焦虑情绪,常常影响其临考状态,考试成绩反而不好;而成绩不好又使其担心失败,追求好成绩的心理加重,使得在下次考试时,焦虑加重,陷入恶性循环。在对某学校管理专业大一学生的调查中,有的同学遇到过或正处于考试焦虑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不足,记忆提取困难,难以应付考试,在不利于取得好成绩时就感到万分焦急;其次是个体对考试性质的认识程度、对考试利害关系的预测程度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计程度直接影响其焦虑水平;再次是由于缺乏应试技能,在考场上极易产生慌乱现象,不能有效地分配时间,抓不住重点,从而增加考试焦虑。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诱因 大学新生的种种学习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1. 客观环境的变化进入大学,对于绝大数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完全脱离家庭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各种不适应的表现。独立处理个人生活学习;融入集体生活,和不同背景性格的人朝夕相处。这些因素无疑会对学习产生心理上的影响。2.心理落差 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想象的大学都是校园风景如画,教室宽敞明亮,处处欢歌笑语,充满诗情画意。然而,进入大学,经过短暂的兴奋期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有的学生感到自己所考上的大学与自己梦想的大学相去甚远;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高考失利,或是填报志愿时受到老师、家长的左右,所上大学并非自己所愿;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选择的,因而没兴趣,也学不进去。这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致使一些学生常常怅然若失,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失落心理3.人生角色的转换进入大学,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再把学生看作孩子了,而是按照一个成年人来要求。很大程度上,学生进入大学实际上成为事实上成年的分界线。这个时候,要求对于大学生负担起更多的责任,在学习和生活上也真正的独立起来。自己来处理各种问题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习上则具体表现为,由中学阶 段的老师家长监督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自己为自己的学业负起责任。4. 自我评价失调导致的自卑心理 大学是人才荟萃之地。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多数是中学时的尖子,老师称赞,家长鼓励,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但到了大学,昔日小河竞舟的佼佼者,而今在大学这条大江中若不奋力拼搏,就会有落后、沉没的危险。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不少人从鹤立鸡群变成了平庸之辈。其中多数学生满怀信心和希望,开始新的拼搏。而有些学生却因原有的优势被削弱甚至丧失,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导致自我评价失调,由强烈的自尊心转变为自卑心理。5.学习方法的差异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式显著不同。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教师管理非常直接和严格。而高校是专业教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探索性特点突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和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个人潜力,进行科学创造,是每个新生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大学学习的具体特点,在课堂上的进度要比高中快很多,很多同学都表现出了不适应。如何克服学习心理问题 1.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目标是人们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人学后之所以出现空虚、无聊和松懈心理,主要是与目标丢失和理想间歇有关。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扬起理想的风帆,建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2.正视现实、勇于接纳现实的自我。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感受走进学校,不管学校的现实与理想有多么大的差距,必须首先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应该正视挫折,勇于接纳现实的自我,自强自立,迎接命运对自己的挑战,任何沮丧、自卑、懊悔都是有害无益的。在学习上正视优势和差距,用实际行动弥补差距,提高成绩,提升信心。3.尽快适应高校学习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对学习进行规划,并严格执行。在方法上可以通过向老师请教或向高年级同学求询,并且自己在学习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提高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不仅是适应环境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进入大学后,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过好生活关。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 5.培养人际交往的技巧。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性格、兴趣、习惯迥异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学会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主动与他人交往,达到相互理解、尊重和接纳。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合作氛围,对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获取社会心理支持,顺利渡过心理适应期,都是非常必要的。出现一定的学习心理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敢正视这些问题。只要勇于面对,积极调整。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定能够克服这些问题,使学习走上正轨,为人生新的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作者:姜亚洲 与心灵有约——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 2.作者:陈坪 浅谈对大学新生学习焦虑心理的咨询与辅导 作者:陈坪3.作者:杨新宇 李齐全 胡鹤玖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措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63 2004年第3期(总第63期)4.作者:怡心园 华南师范大学新生适应调查 (南方心理在线)
224 浏览 2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301 浏览 3 回答
280 浏览 3 回答
253 浏览 3 回答
102 浏览 2 回答
220 浏览 4 回答
268 浏览 2 回答
243 浏览 4 回答
173 浏览 3 回答
286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4 回答
239 浏览 2 回答
102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1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