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文化自觉”与中国哲学“出世”“入世”观的对应

2016-10-18 11: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融通着中国哲学中“出世”“入世”的古老辩证,本文在梳理费孝通“文化自觉”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费孝通先生作为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浸润其中孜孜求索,晚年开始了第二次学术研究生涯,为我们提出了“文化自觉”的观点。“文化自觉”的路途早在我们意识到之前便已经开始,可以说贯穿了整个文化发展史,人们知道它的存在也常常在这条路上走过,却不明了这条路意味着什么,费孝通先生点明了这四个字,是在文化的地图上为其做出了记号,在求索的道路上为其插上了路标,这条路的去去回回一旦明确,便有了人们来来往往,有了一整块文化地域的汇通达畅中国哲学

 

  一、对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梳理

 

  “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发展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这复杂的结构是起于它悠久的历史。经数千年文化特质自身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传播,才形成现有的状态。在这五千年不曾间断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文化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秦皇汉武的霸气、大唐盛世的包容,经历了两宋各族的碰撞、明清时期的黯淡与耻辱,近代以来的文人学者迷茫过、奋斗过、失落过、绝望过,同时又挣扎着前进着,文化的反思与探索从来不曾停止。

 

  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中国依托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社会“差序格局”以及从“土”里衍生出来的文化,都决定了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追求个体的“内圣外王”,追求小团体内的安然自得,从而导致了大批的学者们缺乏一种高端的、广阔的视野,也不曾有过对思索进行思索的实践传统,可以说,费孝通之前中国人在文化反思与中华文化自觉上拾到了不少散金碎玉,在他之后便有了一条线索,也多了一条通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人之美,天下大同”的路。

 

  “文化自觉”简单来讲,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他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时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去的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的意味是无穷的[1]。

 

  有句古话叫“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中华文化当中蕴含着这样的力量,只是我们自己认识的还不够深刻,发扬的还不够充分,采取的方式还不够恰当,更重要的是缺少能够担当这样使命的一代人。费老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人之美,天下大同”,这其中所蕴含的对异文化的态度也是为人所称道,文化自觉的含义不但有自觉还要有自立,不但有自信还要有自省,中原的汉文化在与外族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创新、实践的过程当中较好处理了民族关系并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上汉文化始终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只要我们不固步自封、唯我独尊,别的文化自然会被吸引而来,而当我们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时,所谓的文化自觉里有了挣扎,从容的心态中带了倔强,“一些国家爆发的民族主义运动和本土化运动,甚至发生一些过激事件。也是因为她们感觉到了这种文化的一体化正在动摇着她们传统文化的根基,正在使他们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因而引起了一种文化反弹和文化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

 

  文化自觉是一种状态。“是当前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人们希望了解为什么世界各地在多种文化基础中会引起人类心态发生变化的迫切需求”,是一个学者群体对于自己文化的深刻思索和从容判断,他们必须是清醒着的思想家,对于一些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问题潜心研究,以便能够让这个民族的文化面临冲撞和选择的时候有个依凭。

 

  文化自觉是一种行动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自然科学大发展后全球在人文世界的共同追求,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我们需要用实证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去切身的、谦逊地了解我们的文化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有何精华有何糟粕,在生活当中实践了什么,一种微小而伟大的文化习惯背后的思想渊源是什么……把这些东西想清楚弄明白,翻译成人们都能看懂的文字让大家都获得这种文化自觉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最后要将它推广到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这样做了,大家也都用心了解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交流、碰撞、选择甚至是转变的过程当中能够从容、自主,共同朝着人类的美好明天奋进,也就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一条文化自觉的路很漫长很艰巨,但是费孝通先生也指明了行动的方法。个人的文化反思就是一条路子。其实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学术反思,思想的再思考,也是对我所学到的社会人类学的反思,对社会人类学学科是一次文化自觉的尝试”。费老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也最先开始实践。“学术反思是对个人说的,文化自觉是学术反思的扩大和发展,从个人扩大到自己所属的文化,从个人的学术发展扩大到一门学科的演变。学术反思是个人要求了解自己的思想,文化自觉是要了解孕育自己思想的文化。”学术反思到文化自觉,一脉相通。

 

 “文化自觉”与中国哲学“出世”“入世”观的对应


  二、文化自觉与中国哲学中“出世”“入世”的辩证

 

  上文已经提到过,“文化自觉”与哲学有相同之处。而费孝通先生所倡导并期许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中国哲学密不可分。中国的哲学走了一条比较独特的道路,“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2]。

 

  中国的文化从土地里生长起来,中国社会的人员构成到现在为止还有大量农民。农民的眼界制约了哲学的内容、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然而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称得上哲学家的人从土地中获取力量与智慧,尝试着出将为相,在翩翩浊世中获得价值认同,最终却又因为主观客观的原因洗尽铅华,“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种“入世”又“出世”的经历,一种由入世到出世的态度,经过无数人的总结、提炼、实践所萃取出的文化,就是中国哲学里入世与出世的辩证统一。

 

  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入世是因为浸润千年的儒家关心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社会政治,中国哲学的出世是因为影响世界的道家讲求道法自然、弃智寡欲、舍智存真,然而中国哲学并不曾因二者的对立止步不前,恰恰相反,是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寻求平衡,将其杂糅统一,差序应用。有哲学家谈到宋代道学时“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天地未画前”,这种既深刻又实际的哲学理论,是要缔造具备“内圣外王”品格的圣人,这里的圣人,是指做为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

 

  费老晚年提出的“文化自觉”观点就是出世与入世融合的范例。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要静思反观,需要有一种出世的勇气和超脱,深深的扎根在某一文化领域中,放低了态度、拓开了眼界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学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的、长远的目标一起使力,费老提出的这个目标就是通过“文化自觉”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适应,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这种从文化的认知与反思到沟通与传播就已经完成了出世而至入世的过程,或者说在“文”与“野”之间的循环。广大学者的文化自觉要从精深的学问中来,经过思想的加工再放到外面来给所有人看,甚至是像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一样,带着自己的卓越思想各方游说寻求认可,向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人之美,天下大同”的二十一世纪前进。

 

  费先生一生为学的根本态度“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是学以致用”。现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程度,而人文社会科学则需要“一个地方和一群人来发扬一种新风气。当前需要的新风气就是文化自觉”。在人类的文化自觉路上,中华民族传承着“入世与出世”、“内圣外王”的哲学传统,实践着“一国两制”的伟大创想,发展着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我们有能力起一个带头的作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想要实现这一理想还有慢慢长路要走,费老相信文化自觉就是这样一条通幽之径。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中华学者也会以一种严肃、认真、宽容的态度研究本民族和外族的历史文化,为了这样一个美好未来而贡献力量。

 

  作者:王雅洁 来源:品牌·理论版 2011年4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