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贡献与启示

2016-08-30 15: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有极大的贡献,艾思奇帮助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代表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等。艾思奇一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努力宣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在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也给后人留下经验和教训。本文阐述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及对后人的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直朝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向奋斗,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时,艾思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不懈努力,将毕生精力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下面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艾思奇的贡献进行分析。

 

  1. 艾思奇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我国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艾思奇是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者,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是哲学理论偏离实际、哲学公式胡乱引用、哲学思想难以理解,在此环境下,艾思奇发表了一篇《哲学的现状和任务》文章,文中指出要将哲学中国化、现实化。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对复杂难懂的哲学思想进行阐述、解释,从而消除人们对哲学的畏惧感,拉近哲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哲学更加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哲学素养,对整个民族修养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之后,毛泽东在《新阶段》报告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党的明确任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导其发展,对此,艾思奇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最本质的行为是实现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结合,以此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渗透和传播。

 

  1.2 批驳错误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艾思奇也存在与其他一些派别思想做斗争。叶青对于中国化的观点是:中国化必须改变原有形式,产生一个新的东西,与原来的东西不同,这才是中国化。艾思奇则指出叶青是要阻碍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革命中,故意夸大特殊性。为此,艾思奇在他写的《论中国的特殊性》一文中指出,要坚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肯定它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思想会因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存在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从中国客观社会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条件出发,来制定出中国革命的具体任务和策略。艾思奇勇于批判错误思想,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对于中国革命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解决。

 

  1.3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哲学,在马克主义思想传播中,通过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能全面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艾思奇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不仅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客观情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目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批判唯物论思想。艾思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指出,顺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生搬硬套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完全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摒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此看来,两者皆有错误。因此,艾思奇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方法,致力于中国哲学思想的研究,将传统的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现代化,应用到现代中国革命活动中。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贡献与启示

  2.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贡献

 

  2.1 推动了哲学的大众化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使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用到实践中去。艾思奇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化的引导者,他坚信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中国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因此,艾思奇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和宣传,进入《申报》后,使他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人们提出的关于哲学的问题,解答这些疑难为他以后撰写《大众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众哲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大众化,里面的内容体现出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可以体现到日常生活中。艾思奇这一论述,将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哲学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接近,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一直将哲学研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希望他们可以有机会得到知识的补给。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对促进马克思哲学主义大众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通过阅读它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走上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

 

  2.2 开创了哲学通俗化

 

  艾思奇深刻认识到,理论被人民群众接受并且使用后,就会变为物质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掌握、使用,才能变为所向披靡的物质力量。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就要从人民群众基本利益出发,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让更多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使用马克思主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具有通俗易懂的特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起到推动作用,它用广大人民群众易于理解的语言编写。《大众哲学》是中国第一部通俗性的辩证唯物主义专著,贴近生活,接近实际,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追捧。

 

  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十分深入,将其毕生精力都放在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研究、教育中,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事业密切相关。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受市场经济体制、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受到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调查显示,当前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了集体利益,此时利用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因此,要充分注重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全面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4. 总结

 

  艾思奇一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发展。艾思奇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新环境下,当代中国共产党要以艾思奇成就为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者:田博 来源:商 2015年38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