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ICH教学理论下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

2016-09-23 16: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目前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没有自我学习的意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低下。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播音主持0908班为实验对象,将RICH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本文就实验的具体模式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阐述。


  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长期以来,艺术学隶属文学门类,此次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学科门类,标志着艺术学类毕业生将获取艺术学学位,而不再是此前的文学学位。艺术学门类的设置对我国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性,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思考和挑战。艺术类大学生将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使用,同时也应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实践,在这期间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论,试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采用了RICH教学理论后,有效地调动了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

 

  一、RICH教学理论

 

  RICH即Research-based Lear ning ( 研究性学习) 。Integrated Ccurriculum (整合型课程) ,Community Learning ( 群体学习) ,HumanisticOutcomes(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的有机结合,是由浙江师范大学首先提出的将决策权赋予学生、课程决策权和教改拥有权交还给普通教师的教学改革理念①。RICH教学理论中学习包括:小组讨论、研究学习、摘录笔记、大脑风暴、角色扮演、辩论、采访会谈等等。该教学法真正把学生看成是积极寻找知识信息和建构知识的人 .不是环境输入的被动接收者。②浙江师范大学首先在英语专业实施了这项教学改革。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将一个大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课题研究” 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群体学习。

 

  RICH探究式教学通过话题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知识量,扩大视野,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师生围绕问题,共同完成研究。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的位置和教学方式.改变了 “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观念,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使教师能够寓教于乐,学生能够寓学于用,达到师生的共同发展。③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提出了将RICH教学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但是如何在艺术类学生中运用RICH教学理论还是一项空白。

 

 ICH教学理论下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


  二、RICH教学模式探索

 

  在笔者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的英语综合成绩是由卷面成绩(60%)加平时成绩(40%)构成的。平时成绩则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以及考勤等方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应用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来源和传输者,而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课堂组织等方面,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导致平时课堂表现不积极,临近考试才磨枪。在期末考评中,任课教师往往很难给出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平时成绩。根据RICH教学理论,参考了浙江师范大学和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模式,笔者对所任课的班级播音主持0908班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摸索。

 

  首先,全班学生自由分组,以6-8人一组,分成5组。每组学生都必须参与讨论,提高英语口语。小组活动包括小组讨论、研究学习、摘录笔记、大脑风暴、角色扮演、组间辩论、口头报告、采访会谈等等。其次,各小组分头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可以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然后,各小组向教师初步汇报研究成果,制作幻灯片或采用其他展示形式。小组代表用英语向全班同学解说,组内其他同学做出补充说明。

 

  通过这种学习,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扩展了课外的相关知识。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RICH教学法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首先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自主性。其次,RICH教学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这对于网络时代,信息接受面广的学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增进了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老师不再局限于和个别成绩好的学生的交流,课堂改变了一言堂模式。

 

  RICH教学理论固然有很大的收获,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艺术类大学生通常英语基础较薄弱,语言功底欠扎实。在小组讲解课文环节,出现了的问题总结如下:对于单词的讲解,学生往往扩充了很多大纲上不要求艺术类学生掌握的单词,忽视了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和用法;对于讲解新课文,学生抓不住重点内容,不能突出重点;对于个别英语段落理解上存在偏差,解释给其他同学会造成误导。尽管小组代表在发言中已尽量将生词和语言点解释得清楚详尽,但由于高中时语言基础没有打好,有些学生始终不能理解讲解学生的内容,恶性循环,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在讨论课文主题进行课外知识延展环节中,由于语言基础薄弱,学生不能有效地组织讨论或辩论,当学生不知道怎样用英文表达时,就会用中文,失去了效果。发言的学生专注于自己的汇报,对自己同学的反应没有能够及时关注。课堂氛围活跃的同时教学秩序不能维持。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首先,教师应该在如何进行准备材料和课堂讲解汇报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准备讲解报告的过程中,对该做哪些事情感到迷惑。所以教师应全程了解学生的学习,以便在需要时给予学生适当、及时的指导。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Learning, Chinese-Style”为例,教师应该先将课文中出现的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中常出现的词语勾画出来,让学生负责单词的解释和考试用法的举例阐释。在小组讲解课文时,提出一些课文理解相关的问题供小组成员思考,让其在讲解中为大家阐述。教师提前给出各部分重点语言点,比如在这一单元中,“comparison and contrast ”写作方法的应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再如,课文后面练习题中出现的两个重要知识点,“so much so that ”“assuming (that) ”可以提供给学生参考资料。

 

  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群体学习的监督。学生群体学习是R I C H模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有

 

  些学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把该学的内容落下了,导致整个学习过程的形式化,所以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监督,具体措施是对学

 

  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检查。

 

  最后,教师在各个学习环节为学生的表现做出分数评价,将分数并入期末考评系统。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出详尽的考核标准。每堂课都要进行记录。虽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也为平时成绩(40%)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笔者以任教的播音主持0908班为实验对象,进行R I C H教学理论的探索实践,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验,发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和融洽。如何更好的将 RICH教学理论中的几个部分很好的结合起来运用到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仪雪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2011年10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