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个体知识共享研究:基于心理学的分析

2016-08-26 17: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系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个体认知发展规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08085MG125)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今知识共享研究成果尤其是个体知识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当今知识共享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个体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交流与学习过程的主张,初步构建了基于个体认知发展的知识共享发生机制,并对未来知识共享的研究提出了思考。


  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研究,是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知识共享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价值等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的确,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促进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部的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不仅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以及个体的竞争力,而且对于知识创新、学术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侧重个体知识共享的分析,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综合分析,以期为知识共享研究的深入与个体知识创新提供启示。

 

  1个体知识共享的本质(实质):一种沟通、交流与学习过程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也译为知识分享,学者们较为认同的是林东清在《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表述,即是指组织的员工或者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者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息(知识)交换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1]。综观目前对于知识共享本质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知识共享是知识转化(转移)的观点,知识共享是信息沟通(交流)的观点,知识共享是个体(组织)学习的观点,知识共享是市场交易的观点,知识共享是知识创造(创新)的观点以及知识共享是系统工程的观点[2-4]。以上6个观点中,都隐藏着一个观念,即学者们都认同:知识共享是一个过程,是需要多方参与的知识流动、转移与创造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知识共享是一种过程是无可厚非的。

 

  仔细分析知识共享所涉及的要素,笔者认为,知识共享其实质就是一种沟通、交流与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更是如此。一般来说,知识共享涉及3个方面,也就是要达成知识共享必须有3个要素:主体、客体以及场景。从主体来看,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组织或者团队。主体决定了知识被谁所利用或者掌握并发挥作用。从客体来分析,无论是个人或者是组织,他们所交流、交换以及讨论的,都是信息(各类知识的载体)。信息是知识共享的内容,没有信息,就谈不上共享。当然,知识共享这种活动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当中的。一定的场景是大家学习、交流的依靠。然而,无论是客体,还是场景,它们都是为主体所操作的,因此,知识共享过程离不开主体的作用。主体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他最终决定了知识共享的实现。

 

  从主体的角度来认识,一般将知识共享划分为两个过程:知识转移与知识吸收过程。无论是发生知识的转移,还是知识的吸收,其实都是知识在流动。只不过流动的方向是一个个体流向另外一个或者几个个体。

 

  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知识的转移过程是知识拥有者试图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身所获得的信息加以交流、沟通过程。知识拥有者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愿意将知识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是个体知识共享的一种表现行为。知识拥有者没有这种愿望,知识共享就不会发生;没有这种行为表现,就谈不上知识共享。这里的实质是知识的流通与转移过程。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拥有者其实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通过知识转移过程交流给知识接受者,实现与他人共同拥有的期望目标,从而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价值;同时,他们也想通过知识的转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借以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自己,为更加深入于复杂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个体的知识共享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学习过程。

 

  知识的吸收过程是个体典型的学习过程。在知识拥有者愿意贡献其所有的知识的前提下,知识接受者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定的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接受知识拥有者所转移的知识。这个过程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因此,知识的接受或者吸收过程是一个标准的学习过程。知识接受者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提升了自己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各种既定的任务,促进个体与组织的竞争力,这正是知识共享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究其实质而言,个体知识共享过程是一个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指导下的个体学习过程。对知识拥有者来说,它需要态度、动机与能力等心理活动的推动;对于知识接受者来说,它需要兴趣、思维与注意等心理活动的参与。

 

  2个体知识共享的制约条件:主体的心理特征与客观的组织环境由上分析可知,个体知识共享涉及两个主体:知识施予者和知识接受者。无论是施与方还是接受方,在完成知识共享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归纳起来,就是主观方面的个体心理发展特征以及客观方面的组织环境条件

 

  从施与方来说,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首先是态度问题,个体是否愿意将自己经过多年积累而得到的知识奉献出来与别人分享(spence & helmreich 1983)。一般而言,知识拥有者往往倾向于独占其所获得的知识所带来的垄断利益,而不愿意与人分享。其次是能力问题,即使愿意与他人分享(有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但是缺乏沟通的技能技巧,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5]。但是,影响最大的心理因素是动机[6]。作为推动人们去行动的内在驱力,动机对个体(尤其是知识施予者)的知识共享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也可以阻碍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已有的研究表明,工作成就感、工作认可度以及集体归属感是推动个体知识共享的主要心理动机[7]。

 个体知识共享研究:基于心理学的分析

  考虑知识接收者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是当今知识共享研究的一个新趋势[8]。作为可以制约知识共享过程的顺利进行的另外一个主体,知识接收者的心理特征也会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是他知识共享的意愿(态度),其次是他的能力(接受能力、消化与理解能力、沟通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认为,从接受方来分析,当接受者信任知识施予者,或者当所需要吸收的知识是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时,知识共享的过程将会很快展开并顺利进行;反之,当接受者对施与方表示怀疑,或者需要接受的知识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相符合时,知识共享的过程将是艰难的。这里,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度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人际信任度高的个体会促进知识共享的有效性。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个体顺利地进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不仅仅需要一定的能力做保障;而且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取得,还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人格品质。已经有研究证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对知识共享产生影响[9-10]。(geek wood bock & young—gul kim,2002)

 

  关于客观因素对个体知识共享的影响,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知识的类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组织的结构(工作小组、项目团队、战略社团、学习社区、实践社团以及网络)、团体文化与工作挑战性、组织信任度以及组织宽容度等因素[11-13],会影响员工的知识共享积极性。其中,研究最多的、成果也较为丰硕的是关于组织环境因素尤其是组织的心理氛围以及激励机制对于个体知识共享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氛围通过激发个体知识共享动机与提升素质与能力的需要而产生作用。这样的组织心理氛围,往往会使员工产生心理安全感和心情舒畅的感受,以此来促进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因为这样的组织环境下,员工不会感到害怕与恐惧,他们会有一种情感的眷恋与归属。从而刺激他们的合作与共享行为的发生。相反,如果组织的心理氛围没有能够给员工提供安全感与归属感,则发生知识共享行为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就是发生的话,知识共享的有效性也不高[14]。

 

  激励机制的建立是通过增强员工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和态度而起作用的。很多组织的文化建设都强调协同合作与团结友爱,就是为了激励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信任,从而使知识共享顺利进行;很多企业通过薪酬刺激,让员工对企业忠诚,就是为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共享,提高企业与员工的竞争力[15]。

 

  3个体知识共享的发生机制:基于认知发展的视角

 

  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除了上面分析的制约条件外,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尤其是认知发展特点,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有效性,就必须了解个体知识共享的发生机制特别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共享内在机制。我们知道,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学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体现学习色彩的知识共享行为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以及成熟而存在的。国内已经有学者基于系统理论思考,构建了个体知识共享的分析框架[16],也有学者探讨了社会资本对于促进个体间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17],这对于我们很好地认识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机制具有启发意义。笔者依据知识掌握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再联系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个体方面的影响因素,试图结合个体知识学习的过程与阶段,从对知识的认知、消化与吸收的角度来讨论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内在心理发生机制。简单地说,施予者的态度意愿促使他转移知识(这种转移是通过沟通与表征实现的);接受者基于需要和兴趣吸收知识(吸收是通过理解与建构实现的)。这一过程,统一于相互交往的认知过程。参见图1,称之为个体认知导向的知识共享模型。图1个体认知导向的知识共享模型

 

  人是知识共享的主体因素[18]也是知识共享的中介因素,人的心理特征对知识共享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人员的认知结构,情绪、情感、动机和需要,能力、人格等个人心理特征的基本要素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寻找个体心理特征的各要素对知识共享的单一作用和系统影响,应当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知识共享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发现个体心理特征的各要素对知识共享的作用和影响,区分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探究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内部动因,最终建立以个体认知发展规律为理论基础的知识共享心理机制模型。

 

  基于这一观点,个体知识共享发生机制模型认为:认知是个体知识共享基础,兴趣和需要是知识共享的前提,理解与沟通交流是知识共享的核心,只有这前三者的有效契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共享,从而达到知识的创新。个体之间因为兴趣、需要进行交流,对于没能及时理解的内容在不断的交流和知识共享过程中,使个体的理解能力又有所提升,反过来就能将这些以往隐藏的知识,直接达到共享的效果,从而促使个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基于个体认知导向的知识共享,一般是遵循施予者的转移动机而开始的。知识施予者具有传递和共享知识的动机意愿,产生知识共享的需要与冲动,这时,个体知识共享的行为就可以发生了。知识共享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真正有意义。知识接受者也是有知识共享动机的,他们基于任务的驱动或者目标的吸引,想补充自己所缺乏的知识;他们的自我完善的需要,促进了对知识共享行为的追求。显然,接受者的需要与兴趣是促进知识共享的催化剂。共享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共享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沟通、表征、理解与建构,就必然成为实现知识共享的工具与途径。

 

  4个体知识共享的研究省思:多视角、精深化

 

  根据以上综述,笔者认为,要促进个体知识共享的研究,今后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研究队伍要多样化

 

  已经有学者提出,知识共享不仅是管理学界的专利,要发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学者参与[19]。因此,开展知识共享领域的研究,必须要号召相关学科的学者积极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探讨知识共享行为,尤其是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特征、过程以及内在规律。当前,尤其要提倡从知识共享的社会因素、心理学因素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研究。从一个学科的学者研究,向多个学科联合的团队研究转变。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加入或者正在加入知识共享的研究队伍,一方面丰富了知识共享的研究成果;另外一方面,也扩展了知识共享的研究边际,使人们对知识共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研究队伍也要发挥集思广益的功能,要从个人单兵作战向集团军作战转变;组建有各个不同学科专家参与的研究团队集体攻关,争取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出现。我们相信,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一定会取得令人振奋的新成果。

 

  42研究对象要普遍化

 

  纵观当今的知识共享研究,研究者将视野集中在知识密集的企业组织当中。诚然,企业管理、企业组织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者以此作为典型探讨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发现其中的规律性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从个体知识共享的角度来审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共享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而,学校学习环境中的青少年,无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知识共享群体。他们十分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而教师的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移给他的学生们。这里,很明显地表现出知识共享的特征。遗憾的是,我们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共享,研究的比较少。这是不利于我们深入认识知识共享行为的本质与规律的。因此,有必要提倡研究者扩展自己的研究对象事业,将青少年学生纳入知识共享研究的对象范畴之中。况且,中小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共享过程,可能与成年人的知识共享存在很大的差异。近年来,虽然有一些研究者也开始关注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共享[20-22],往往是沿袭企业管理中的概念与原理,分析知识共享发生的障碍以及影响因素,没有对这种特殊的知识共享现象采取独特的研究与分析;没有找出此类知识共享与企业组织的知识共享的差异与区别;更没有从揭示知识共享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此加以深入研究。

 

  43研究方法要综合化

 

  过去的研究较为重视知识共享的定性分析。国内的知识共享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开始多侧重于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应当肯定的是,思辨与定性分析方法,有利于了解知识共享行为的本质,对进一步开展知识共享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但是,随着知识共享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必须跟上当今国际研究的趋势,加强知识共享行为的定量研究。近年来,国外的知识共享研究已经较多地采用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者通过实证调查、统计分析以及结构方程等现代高级研究方法,对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23]。当然,由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所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如何对知识共享特别是知识共享的行为有效性进行合理科学的量化评估,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同时,由于个体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基于个体认知发展的个体知识共享的研究又是十分困难与复杂的。因此,开展知识共享的多学科研究,还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移植、运用各种有效的、成熟的方法到我们的研究过程之中。另外,仅仅依靠量化客观的研究方法,对于揭示内在的规律以及本质性关系有帮助,但是,在如何实现知识共享的具体手段和途径上,还要加强其他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44研究视角要全面化

 

  我们发现,已经开展的研究,过多地偏重知识拥有者的知识共享动机、态度、意愿等,大量地去探讨影响他们知识共享行为的各类因素条件;实际上,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仅仅依靠知识拥有者,并不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共享。也就是说,知识接受者的兴趣爱好、需要情感、主观态度以及个性能力素质等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关注知识共享的主体,就要既关注知识拥有者(即施予者),也要关注知识的接受者。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研究知识共享行为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知识共享研究的重点与前沿研究领域之一。为此,我们建议,研究者在开展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时,研究视角要做到全面化,不仅要注重对于施与者的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更要重视接受者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揭示的知识共享规律才是有效的,我们对知识共享这一现象的认识才是深刻的。当然,全面的研究不仅仅包括对于两类主体(施与者和接受者)自身的研究;还应当包括对于两类过程的研究。既要注重对知识转移过程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又要加强对知识吸收过程的研究。要知道,完整的知识共享行为是包括知识转移与知识吸收两个过程的。

 

  作者:葛明贵 汪昱娟 段好宁 来源:现代情报 2014年3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