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浅谈 “汉堡之家”的现代艺术设计

2015-11-17 09: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展示与交流是举办世博会的初衷,现在的世博会更是一场艺术设计的盛宴,通过对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汉堡之家”的体验记录和设计分析,探索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被动房;艺术;技术

      每一届的世博会都是新的建筑方式的实验田,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每一次触碰都为世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第一届世博会的水晶宫, 1899年在巴黎举办的世博会中的艾菲尔铁塔,都成为建筑的经典之作。虽然从体量与规模上“汉堡之家”不能与水晶宫和艾菲尔铁塔相媲美,但这座“被动房”所体现的环保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与创新,却为中国建筑艺术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思考——为技术而设计,为设计而技术。
 一、“被动房”的技术与艺术
      在中国很少有人关注或听闻过“被动房”这个理念。“被动房(Passivhaus)”是一种运用空气置换达到良好隔热目的,从而不需使用传统供暖装置的新型建筑,所谓“被动”是指其主要热能来源于太阳光热、人体和电器余热,对能源的消耗极少。[1]“汉堡之家”并不是一个很高科技含量的建筑,恰恰相反,它是一个低技术的高度集成。它提倡建筑节能从设计开始,通过科 学的设计,将低技术集成起来,综合于建筑之中,达到高技术的低耗能生态建筑设计目的。
      建筑外观设计。“汉堡之家”远观是一种质朴、纯粹的建筑样式,令人想起源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所具有的灵活不规则构图、实用功能、充分展示现代材料和结构的特点。建筑临水而矗,象征着汉堡是一个港口城市,依水而兴起。建筑的朝向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坐北朝南的格局,改为坐南朝北,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而保证室内的恒温技术更充分发挥。一棵贯穿整个建筑的艺术装置——愿望树,显的引人注意。红色,一个在中国和德国同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成了两国文化的交点。而这颗红色的愿望树也成了贯穿建筑室内外的线索,带人们探索“汉堡之家”隐藏的能量。
      建筑结点构造设计。不仅是建筑的外观设计与技术要求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如果细心就会发现“汉堡之家”建筑结构的每一处元素都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外墙上布满了表面有凹凸的红色砖块,这种红砖外墙不但更有质感,而且隔热、隔音的效果更胜一筹。嵌在墙上的大小不一、没有规律可循的金属滑窗,设计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每一扇窗都有三层玻璃,而且是镀膜的玻璃,三层玻璃中间充的是惰性气体氪。整个构造保证了它的隔热性能的高效性。在室内地面靠近墙面的四周,可以发现有一些风口设置。为了保温隔热系统的高效运行,整个建筑犹如一座密闭的堡垒,建筑本身有一套通风系统可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冷气挡在墙外,室内的热量留下,污浊的气体排出。这样的设计使室内的气温常年保持在20 ~25℃左右,不需要空调和暖气也可使在室内生活和工作的人有一种四季如春的感觉。
二、发现问题
      “汉堡之家”的设计给人许多启示,这里仅以个人观点发现一些问题和思考。首先是适用性问题。 “被动房”在汉堡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在中国作为第一栋“被动房”,其以后的发展主要桎梏与经济与技术问题。“汉堡之家”整个工程造价为420 万欧元,如此造价的建筑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情况下,只能是一种前沿理念的实践。即使这种融商业与生活为一体的建筑模式为人们所认可,而现阶段我国发展情况下政府在建筑规划上的指导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说“被动房”建筑的设计要求虽然有很多标准可依,却不能像普通建筑一样有较为稳定的数据模式或规范,造成建筑的推广需要高技术的设计人员和施工要求。
三、思考现在
      世博会从最初的具有明显商业性质的展示和交流,到如今艺术、技术和商业的融合,表现了现代艺术设计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的灵感和动力,而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向人们展示着科技进步的足迹。世博会每一个展馆的设计都展示着该地区对艺术和技术的追求。 [2]汉堡正是通过建筑用艺术与技术的手法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建筑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世博会的商业设计不仅展现国家形象,而且还要促进市场开发和衍生产品的生产,并展现世博会文化、艺术、市场活动的发展方向。意大利建筑家奈尔维指出:“建筑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3]建筑设计虽然不是一个商品,却隐藏了商业经济繁荣的当下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潮流和大趋势,同时强调传统与现代结合、实用与审美统一及各种文化的兼容并蓄。商品也是艺术品,文化精神和科学技术的的注入,能让商品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商业与艺术的共存是时代发展必然的一种趋势,而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成就了商业价值。
 四、许愿未来
      “汉堡之家”的设计主线——愿望树,正是表达了汉堡这个城市希望市民表达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生活的愿望,这种愿望代表了社会发展需要,鼓励着人们在技术和艺术上不断创新和进步,这一切对未来的许愿都是现在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在馆中展示的每一位“愿望守护者”的心愿都明确主张城市的人性化未来,汉堡用它的实践并证明着汉堡城市政府将和人民一起努力让城市的梦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作为本届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馆,“汉堡之家”用现代设计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城市发展的理念。“被动房”启示人们建筑应当为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它的推广在汉堡也曾一路艰辛。在市民对未来生活的愿望下,在建筑师们的坚持实践下,在政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政策推动下,在投资企业对商业行为的清醒认识和责任下,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而把建筑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理念推向大众是最有效的商业化手段,这也就是如今汉堡新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投资企业主动兴建“被动房”的原因,也为我们未来城市的发展带来诸多启示。设计的目标是具有社会前瞻性的,运用艺术、技术与商业的共融的设计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夏叶,汉堡之家:“第一被动房”密钥[J],商务旅行, 2009年9月27日.
      [2]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3] 奈尔维,建筑的艺术和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