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第二章 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2015-07-07 09: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二章 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第一节 散而不乱
  
  ■
   “散”是散文的外在特征,它有三方面的意思:一是取材广泛,二是结构灵活,在形象塑造、情节叙述以及声韵和格律方面没有严格限制论文联盟http://;三是表达自由,可以运用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方式。写作时,作者会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结构形式来表现材料,在“散”的形式中贯注了情感、哲理。文章结构似乎松散,但却放得开,收得拢。
  ■
   我们应该如何分析散文结构,理清思路呢?
   散文的结构层次受内容制约,要分析结构、理清思路的方法是钩玄提要,即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逐层逐段地归纳梳理,以把握文章内容。
   一、明确文体特征,分清材料间的关系
   古代散文根据文体的需要而确定文体格式,实质是一种公式化的结构形式。所以分析作品应看清题目,辨明文体。
   记叙性散文中侧重记风物、场景的,常按时间先后、地点转换、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过程来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如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
   抒情性散文以抒情为主,常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往往按材料的性质、类别安排结构。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归纳出每段的要点。wwW.133229.cOM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二、抓住线索,辨明材料先后的缘由
   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片段、场面、景物组成,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用来作线索的通常有以下几种:
   1.事物情节。常用于记事类散文,如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以“画竹”为线。
   2.人或时间。多见于传记、回忆录类的散文。
   3.空间位置。常用于写景、游记一类的散文,如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
   4.情感,多见于抒情散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以情感为线。
   5.事理,多见于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如苏洵的《六国论》。
   三、抓关键词句,分析段落层次间的组合关系
   分析散文的结构要找出关键词语以及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分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1.抓住关键词句。
   (1)文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开头作段首概括或在文段的结尾作段末总结。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开头总括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提出论点;文末总结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回扣论点。(2)承上启下的句子。在张岱的《陶庵梦忆序》的第三自然段开头句“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承上面的叙述议论,引出下面作者的心里感受。通过分析承上启下的句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分析段、句间的结构层次。一般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有因果、递进、假设和转折等关系。
   (1)由外部语言标志归纳。这是分析句子、段落间关系的捷径。如苏洵的《六国论》:“故曰:弊在赂秦也”“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表明前后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表明前后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苟以天下之大”表明前后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等。(2)由表达方式归纳。有些语段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第二、三自然段以记叙为主,便可划分为一部分。(3)根据句意归纳。一个语段由多个句子组成,将几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从意义疏松处断开。然后综合归纳各段内容,内容相近的段落再合并概括。
   我们在阅读时,运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弄清楚文章的结构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散文“散而不乱”的特点。
  ■

http://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选自《古文观止》)
   赏析:这是一篇评论性散文,主旨新颖精辟,议论深刻严密,适合于钩玄提要,逐层分析。
   文章开篇先泛论君子与小人之别,接着论述太宗以君子的标准去要求小人,是不通情理;死囚以小人最劣的品行超越君子,是不合情理,为全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太宗此举用意何在?下文便转入层层辩驳。首先推测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道破纵囚和自归的动机分别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这并非主观臆测,而是从客观事实的不近情理推断而出的。双方既然在互相探窥并利用对方的心理动机,以达到各自的目的,哪里有恩德与信义可言?再进一层,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深者尚未能感化小人,浅者反倒能改变他们,其不近情理显而易见,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太宗纵囚并非出于开恩施德,死囚自归也非出于感恩戴德。虽然没有提及情理,但处处不离情理,并以“不通之论”总收此段,与前一段“不近人情”相呼应。
   统治者违背情理以邀取名声,是否利于治国呢?这是末段议论的重点,也是本文的论题。文章先揭示施恩德与近情理之间的矛盾:归而诛之,再纵又归,显然不近情理;如再纵不归,体现不出恩德。再进一层:这种恩德多次施于小人,就等于培植其侥幸心理,纵容他们,更不近情理。从而步入正面议论,指出圣人之法:“尧、舜、三王之治”,水到渠成,引出主旨。
  原 谤
  □皮日休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①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②,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论文联盟http://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③,捽④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选自《唐宋散文选评》)
   [注]①至:极,最。②怨訾(zǐ)恨讟(dú):怨恨诽谤。③吭(háng):喉咙。④捽(zú):揪住,扭住。
   赏析:晚唐动乱时代,作者亲见统治阶层的腐朽专横和百姓生活的困苦,继承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创作了不少同情下层人民、辛辣讽刺上层统治者的文章。通过钩玄提要,我们将这篇短文分为三层。 http://

第一层论述天与民的关系。“美于味”“便于用”和“厚于生”从“天之利下民”这个方面谈,接着三个“怨之”是从“其民事天之不仁矣”方面来说的,论文联盟http://并由此引出本文的第一个结论: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从民怨上天说起,好像意在赞美上天的仁厚,诉说百姓的刁蛮。
   第二层通过“可不慎欤”,论述君与民的关系。作者以“天尚如此,况于君乎”过渡,笔锋一转,直指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强调问题的严重性,作者先是借“上天”来与国君、鬼神相比,然后特别以尧舜两个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为例,来说明“尧舜尚如此,何况其他”这一道理。
   第三层阐述全文的中心,指出像尧舜这样的圣明君主,“民且谤之”;那些“不为尧舜之行”的“帝天下,君一国”者,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也不算过分。本段义正词严,发人深省,足可使最高统治者心惊胆战。
   这三个层次说理严密,环环相扣。作为严谨的说理文,本文并不在理论上阐说,而是通过自然之理和历史事实来说理,进而推演到己不善、己不俭等人品问题。文章语言骈散相间,逻辑严密,言辞犀利,锋芒毕露,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深厚的民本思想。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深虑论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①。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②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③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祚:君主的位置。②方镇:地方藩镇势力。③遽(jù):急。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阐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从普遍道理上剖析“虑天下者”的惯常思维特点和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b.文章的第二自然段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具体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亡,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c.文章用良医良巫不能保全自己的儿子的生命的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告诫后世君主。
   d.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紧扣“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事理明晰。
   2.逐层分析原文,把握文章的主旨,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自然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祸常发于所忽,乱常起于不足疑”,指出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往往考虑不周到。
   b.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事例论证,由古及今列举大量史料,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c.作者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统治者唯有顺应天命,积善行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家发展。
   d.文章把朝代兴亡的一切问题归之于天道,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但本文毕竟触及到了封建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http://

 养兰说
  □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①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②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饥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③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④夫其脆弱骄蹇⑤,衒⑥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虑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万历甲午五月二十五日。
  (选自《中华散文精粹》)
   [注]①休园:作者所修小园,即歇庵。②奥腐:污浊腐臭。③密化:暗中变化。④“兰芷”句: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荃草和蕙草也变成了茅莠。⑤骄蹇:骄傲。⑥衒(xuàn):炫耀,自夸。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就问故(接近、靠近)
   b.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喜悦、高兴)
   c.子固而溺所闻(固执)
   d.物固有久而易其嗜(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喜润而忌湿/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凡谓物之有不食者/杳不知其所之也
   c.且告以闻/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d.其所谓甘与芳/其翼若垂天之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介绍如何种植兰花的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实践,对兰花的习性及栽培方法作了生动、具体的说明。
   b.文中引用某人养龟的故事,旨在说明不用肥料种养花木的说法是错误的。
   c.作者先前用茶水浇灌兰花,结果兰花都快死了,后来施了肥,兰花才恢复了生机。
   d.本文的中心是讽刺富家子弟难养而易变,寓意深刻。通篇皆说养兰,实际影射富家子弟,“如富家小儿女”“兰芷变而不芳兮”等语句,表露本意所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黄山记论文联盟http://
  □袁 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②,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http://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幸松针铺地二尺厚,甚软,可坐。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余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②混沌:天地未开辟以前的元气状态。此指笼罩在云雾之中。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夕宿慈光寺(过夜、住宿)
   b.行至云巢,路绝矣(极远、尽头)
   c.故能伏匿其中(隐藏、躲藏)
   d.飘飘然知泊何所(止息、停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家人以肩舆相迎/作《师说》以贻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游记采取了传统的写法,依游历的先后顺序逐一展开,描述了作者癸卯年四月初二到初九这七日游黄山,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
   b.文章描写生动传神,第三自然段写黄山云雾用“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以鲜活的个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论文联盟http://与雾气之浓。
   c.作者构思匠心独运,对比映衬恰到好处:第五自然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
   d.文章紧扣黄山最引人入胜的景物——怪松、云海、奇峰作细微具体的描写,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全方位地进行渲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译文:
   (2)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译文: htt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