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痰饮病论文篇

发布时间:

痰饮病论文篇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考试大网站收集若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① 阻滞经脉气血的运行:痰饮之邪可随气流行于机体内外,若痰饮流注于经脉,则使经脉阻滞不畅,气血运行不利。 ② 阻遏气机的升降出入:痰饮为有形之邪,停滞于体内,则易于阻滞气机的升降,从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停肺,则可致肺失宣肃;痰饮停胃,则可致胃失和降等。 ③ 影响津液代谢之进行:痰饮之邪虽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然一旦形成之后,便又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而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脾、肺、肾的气化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肃失常,水道失于通调;痰湿困脾,则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皮下;累及肾阳,则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饮进一步停聚在体内,导致津液代谢障碍的恶性循环。 ④ 易于蒙蔽神明:是指痰浊上扰,蒙蔽清窍,可致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致神昏谵妄,或引发癫、狂、痫等病证。

痰饮的概念及性质 痰饮,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1)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 (2) 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其为无形的痰饮。 此外,痰饮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饮,系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而广义之痰饮,则除上述咳吐而出之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水湿凝聚而成之痰饮水邪及无形之痰饮病证在内。 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调而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一般以浓度较大,质地稠粘为痰;而把浓度较小,质地较为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从寒热性质来分,前人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一概而论。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身各处而发病。 痰饮的形成与病机 痰饮的形成 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若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常见的痰饮病证 临床所见,痰饮所致的病证较多,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痰饮为病,即包括了有形痰饮和无形痰饮等多种病证在内。由于其所在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1) 常见的痰证: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停皮下肌肉,则可见痰核、阴疽流注;痰阻经络筋骨,则可见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痰浊上犯头目,则发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致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2) 常见的饮证:如饮泛肌肤,则成水肿;饮停胸胁,则见胸胁胀痛、咳嗽引痛;饮停胸膈,则常见咳喘倚息、不能平卧;饮在肠间,每致肠鸣沥沥有声、腹满食少。总之,痰饮病证,随其病变部位及其寒热虚实性质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临床见症,应综合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学术思想 我们临证治病,最重辨证论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其中“因时制宜”,不仅指一年中时令节气的变化,治法亦随之而改变。还应指宏观的时代变迁,造成疾病的种类、性质发生变异,治法亦应随之而变化。历史上许多医学派别的形成,就都是在时代变迁,疾病谱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形成的。如金元时期的医学派别,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便都是时代产物。如今时代,科学技术极大进步,社会文明显著提高,物质财富相当丰富。但社会竞争加大,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紧张劳累,精神压力增加。另外,娱乐种类繁多,物质享受丰盛。很多人为了生存,为了工作、为了事业,疲于应酬。整天肥甘厚味,嗜烟酗酒,五更不睡,过午方醒,昼夜颠倒,习以为常。再如非法同居,已属普遍。未婚先孕,屡见不鲜,视婚姻如儿戏,性交更是家常便饭。以及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辐射的增加。这些当今时代的特点,必然造成疾病谱的改变,如艾滋病、空调病、非典型性肺炎、形形色色的性传播疾病------均是过去闻所未闻的疾病。也正是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造成当今发病中痰证、痰病明显增加,治痰一法也更加被医者重视和普遍应用。一、 痰为何物 痰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是由体内津液煎熬而成的一种病理产物。非仅指气管、喉间存在的那种粘稠物质而言。它可广泛停滞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间,导致各种千奇百怪的疾病。痰既是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又是很多致病因素在人体形成的产物。病因学上把它列为“不内外因”之一,亦有人称它为第二病因。历代医家对痰也有很多明确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如:元•王隐君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明•王纶也说:“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唯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变为痰焉”。由于痰所致疾病少有规律可寻,且其表现症状又怪异多端,故有“怪病多痰”,“诸般怪证皆属于痰”之说。 痰与饮不同:虽然两者均由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但痰质粘稠,饮质稀薄;痰多停滞少移,饮则游走不定;全身脏腑组织无痰不生,饮则致病范围相对局限;痰证表现多无规律可寻,饮则表现较为单纯;治痰无定法,而治饮不离温阳。临床亦常见痰、饮俱病者。 痰与瘀血不同:痰为津液凝结而成,瘀为血液瘀阻所致;痰可遍布全身脏腑组织,瘀则只存脉络内外;痰浊所致疾病广泛多变,瘀血所致疾病多有规律特征可寻;痰浊表现胀多於痛,瘀血表现痛多於胀,且有定处。治痰无定法,治瘀不外活血通络,临床亦常见痰瘀互阻者。二、痰之形成 1、痰之成因: 六气、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火灼津液而成痰。现代社会气候变暖,燥热偏盛。再加工作紧张劳累,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或嗜食辛辣(现在的饭馆几乎是川菜、湘菜的天下),肥甘厚味,烟酒无度;或夜生活增多,性生活过度,无节制的耗精伤阴;或滥用温补,身体稍有不适,不问虚实寒热,动辄参、茸、虫草。以上诸端,大体是造成痰病之成因。张从正《儒门事亲》说:“凡膏梁之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其所指饮,亦包括痰在内)《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的更好”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这些话,实际上就是现代很多人(尤其是城市白领阶层)的生活写照,也是如今社会痰病丛生的大致原因。2、痰之病机: 痰的前身是体内的津液。由津液而成痰浊,是因为火邪的煎灼。即所谓“灼液成痰”。所以只有在火邪炽盛的情况下,津液才能被灼而成痰。火邪在何种情况下才炽盛?就是前面所讲的那些情况:六气过极或五气志过极,皆能生火,即所谓“六气化火”“五志化火”“气有余便是火。”而煎熬津液的火,既可以是实火,也可以是虚火。实火灼液成痰,很好理解,不用多讲。虚火如何也能灼液成痰?凡虚火偏旺之人,必然是阴液先已偏衰,阴虚才能阳亢,津亏才能火旺,以偏旺之虚火,烧灼不足之阴津,更易凝聚而成痰浊。所以这个痰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阴虚,津亏。治疗就不能单纯泻火,而应重在养阴生津。另外,被灼的津液,运行凝滞才能停而为痰。而津液的运行,需气的推动。若气虚或气滞,无力推动津液的运行,津液停聚才成痰浊。所以治痰又需治气。助气或行气以化痰。气虚,气滞无力推动津液的同时,也无力推动血液的流通,所以痰证形成的同时,血液往往也会瘀阻凝结而成瘀血,这便是痰瘀互阻。故治痰同时常常兼以化瘀,反之化瘀活血同时也需兼以祛痰。又痰与湿与饮为同类,痰浊形成的同时,还往往兼有停湿停饮之表现,故祛痰同时,又需兼以化湿利水。再者津液的代谢离不开五脏,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痰浊的形成,便於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不可分。这一机理下面治法还要讲到,这里就不多赘述。痰证形成的机理可以用下图概括之:六气五志(七情) 过极 化 火煎熬 津液 成 痰 第二病因 痰病、痰证饮食劳倦 气虚、气滞推动无力 五脏 代谢功能失调临证经验: “治病必求其本”,治痰亦必求其本。临证时,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手段,找出痰病、痰证的症状表现。再运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审证求因,追本溯源的辨证功夫,找出形成痰病、痰证的最初病因,以及痰的性质(主要是虚实寒热),存在的部位。针对此病因、病位、病性的治疗。才是根本的治疗。历代医家治痰,同样重视求本。特别提出“见痰休治痰”的治疗原则。如叶天士就讲“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自消也”。何梦瑶也说:”痰标也,所以致痰者本也。治病固当求本,然须看痰势缓急------。”治痰的具体方法很多,不同医家具体运用亦不相同。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出发,总结多年来的治痰经验,概括出临证常用的治痰八法,简要介绍于下:一、 助气祛痰: 津液运行,气为动力,“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气虚或气滞,气行无力,津液凝滞则成痰浊。故凡痰病、痰证,如有气虚或气滞表现者,治当助气祛痰。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冯兆张也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古今医鉴》同样是说:“痰随气而升者,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所以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治痰必须治气的道理。此外,“气有余便是火,火能灼津成痰”,故祛痰同时,有时还须清气泻火。 助气药中,临床常用黄芪。黄芪补气同时,尚有利水,祛湿功效。临床常以之配伍苍、白术、生苡仁、茯苓诸药。 行气药常用陈皮、香附。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香附理气解郁,宣通十二经,解六郁。 清气化痰常用瓜蒌、竹茹、海蛤壳、海藻、昆布、夏枯草等。这些药不仅清化痰热,且有软坚散结功效,凡热痰为病者,用之最宜。二、养阴化痰: 痰浊为津液所化,这是历代医家一致的认识,如张景岳即说:“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盖(痰)即津血之所化也。果使营卫调和,则津自津,血自血,何痰之有?”津液被灼,痰浊方生;痰浊产生,津液必亏。故治痰必须顾护津液。治痰方中,更不能过用辛温香躁之品,以免更伤津液。见有阴液不足表现者,必须加用养阴润燥之药,其中元参、鳖甲最为适宜。元参清热养阴,且有散结化痰功用。鳖甲滋阴退热之外,也能软坚散结。二药又均具有清热凉血作用。一药而兼三用,故对痰证而阴虚病人,用之最为恰当。三、泻火祛痰: 痰与火的关系,前面已经讲到。历代医家也有很多论述,尤其清代很多医家,论述更为详尽。如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中就讲的很详细。”--------故曰热痰者,痰因火盛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不可纪极。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气能发火,火能役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关于泻火祛痰之选药,大多医家,主张用黄芩、黄连、青黛等药。如《丹溪心法》即曰:“热痰用青黛、黄连、黄芩”。“黄芩治痰,假其下火”。此外,牛黄、大黄、连翘、鱼腥草等亦在常选之列,但气血津液得寒则凝,故大苦大寒之品,用时还是慎重为宜。以免进一步使津液凝结不行。四、化瘀祛痰: 津液凝结则成痰浊,血液凝结则成瘀血。而津液、血液均为体内流动之物,皆化生于水谷。《内经》所谓精气津液血脉,一气而辨为六名。再者痰,瘀形成之病因,病机又有相同之处,治疗亦有相似之法。所以历来就有痰瘀同源、同病,同治之说。如朱丹溪认为“痰夹瘀血逐成窠囊”。叶天士在治疗胃病时,指出胃病久而屡发,必是“痰凝血瘀”形成“痰瘀有形之阻”。用韭汁、桃仁、半夏以散瘀化痰。唐容川更认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类似论述,不胜数举。 治疗痰瘀互阻症候,常在祛痰药的基础上,酌加活血化瘀药,诸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泽兰、穿山甲等。其中丹参有祛瘀生新功效,各种症瘕积聚,皆可使用。常用其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肝脾肿大、乳痈、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牛皮癣以及神经衰弱、失眠等多种病证。如配黄芪、远志、节菖蒲、桂枝、茯神、龙齿等治冠心病、心律失常;配鳖甲、泽兰、水红花子、赤芍、香附、郁金等治肝硬化;配银花、连翘、槐花、紫草、蝉衣、蛇蜕、白藓皮等治牛皮癣;配降香、三七等治消化性溃疡、心绞痛等。五、涤饮祛痰: 饮与痰同类,故常痰饮并称。但同中有异。说其同,是因其同源,皆由水谷津液所化;说其异,既指其病证治法不同。张景岳讲的很清楚:“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澈而痰稠也。饮唯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至于治法,治饮重在温阳逐水,因势利导。常用发汗、利小便之法,药物不离苓泽、车前、苡米之类。而治痰无定法,若痰饮并存,则当祛痰涤饮同治。六、清肺祛痰: 痰之为病,虽关乎五脏,然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清.吴澄在《不居集.痰证扼要》中讲:“盖肺主气,肺金受伤则气滞而为痰,故痰之来也,无不在于肺;而痰之化也,无不在于脾;若论痰之本,无不在于肾。故主此三法,以统痰之要也”。肺主气,其气清肃下降,朝百脉而输布津液于全身。若肃降失常,治节无权,则津液停滞,聚而为痰;肺喜清润,若肺阴不足,虚火灼津,亦可成痰;或六淫过极,化火灼津,亦可成痰;或脾运不健,肾失温煦,“水泛为痰”,亦可上渍于肺,故又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治疗常宜清降凉润。清肺祛痰之药很多,诸如贝母、瓜蒌、桑皮、黄芩、石膏之类。七、健脾祛痰: 脾主运化水谷,其气机脾升胃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失健运,或气机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得正常运化散布,则凝聚为痰为饮。冯兆张讲:“脾虚不能散精于肺,下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瘀而成痰”,其治疗自当健脾胃,调气机。脾喜燥而恶湿,故健脾不离燥湿,苍术、白术、茯苓、苡米、为首选之药。胃喜润而恶燥,常选炒莱菔子、山楂、谷麦芽、蜂蜜等.下面特别谈谈苍术和山楂之运用. 苍术:燥湿健脾,凡临床见有痰湿表现,不论上下表里,均可使用。即使阴血虚,但有痰湿见证,亦可配伍养阴药同用。如以苍术为主,配首乌、熟地、当归、桑枝、牛膝、蝉衣等治鹅掌风;配黄柏、苦参、白藓皮、蝉衣、土槿皮等治湿疹、神经性皮炎;配黄柏、苦参、椿根皮、荆芥炭、车前子等治带下病偏于湿热者;配陈皮、厚朴、藿香、佩兰等治暑季急慢性肠胃炎等。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为消肉食积滞之要药,又有祛痰化瘀同功之效。《本草纲目》谓其“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痞满吞酸、滞血通胀”。临床常以其配伍他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冠心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症、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腹痛、肥胖等症。八、温肾祛痰: 肾主水,司开阖。肾为先天,为元阳元阴之所寄。故肾阳不足,或开阖失司,水湿停聚,即成痰饮。王肯堂曰:“痰湿者,脾胃气虚,命门必衰,水中无火则阴气凝聚,釜底无火则饮食不消,两者俱能生湿,由湿生痰”。刘仕廉在《医学集成.》中亦说:“痰虽生于脾胃,其实由肾阳虚损,不能熏蒸脾胃,以至脾不纳涎而痰成矣”。故陈念祖总结曰:“王节斋曰:‘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余又从而续之曰:痰之成气也,贮于肺。此六语,堪为痰病之纲领”。治疗肾阳不足,水湿停聚之痰症,除祛痰之外,温阳补肾,常选附子、鹿角、仙茅、仙灵脾、冬虫夏草之类。其中冬虫夏草,温肾润肺,兼祛痰湿,为上上之选,惟其价格昂贵,不便轻易使用。 痰病,痰症的治疗,《内经》虽有《素问。奇病论篇》的兰草方,《灵枢。邪客篇》的半夏汤。但毕竟很不系统和完整。到张仲景《金匮要略》专列“痰饮篇”,并明确指出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当以“温药和之”。但仲景所指 “温药和之”之法,实际是针对水饮而言,直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才将痰和饮分别论述,随后许多医家才将痰和饮分而论治。上面所讲治痰八法,便是在前人治痰基础上,个人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此外,治疗痰病、痰症,忌用大寒、大热之药。气血津液,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既使热痰胶结,亦尽量不用或少用大苦大寒之药,避免气血津液更加凝结不行。当以凉润为宜。反之,热能伤津耗液,痰的形成,本由火热耗津灼液而成,故既使寒痰凝聚,亦尽量不用或少用大辛大热之品,以避免津液再度耗灼,总宜温化为宜。此当作为临床治痰之禁忌。

痰饮病论文

多恶心的话题 没别的了

痰饮的概念及性质 痰饮,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1)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 (2) 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其为无形的痰饮。 此外,痰饮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饮,系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而广义之痰饮,则除上述咳吐而出之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水湿凝聚而成之痰饮水邪及无形之痰饮病证在内。 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调而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一般以浓度较大,质地稠粘为痰;而把浓度较小,质地较为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从寒热性质来分,前人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一概而论。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身各处而发病。 痰饮的形成与病机 痰饮的形成 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若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常见的痰饮病证 临床所见,痰饮所致的病证较多,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痰饮为病,即包括了有形痰饮和无形痰饮等多种病证在内。由于其所在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1) 常见的痰证: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停皮下肌肉,则可见痰核、阴疽流注;痰阻经络筋骨,则可见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痰浊上犯头目,则发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致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2) 常见的饮证:如饮泛肌肤,则成水肿;饮停胸胁,则见胸胁胀痛、咳嗽引痛;饮停胸膈,则常见咳喘倚息、不能平卧;饮在肠间,每致肠鸣沥沥有声、腹满食少。总之,痰饮病证,随其病变部位及其寒热虚实性质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临床见症,应综合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论治痰饮病论文

痰饮的辨证论治: 痰饮为阴盛阳虚,本虚标实之候,治疗以“温药和之”为大法。凡饮邪壅实者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被动除饮邪;而阳虚饮微者以健脾温肾为主,阳气通则饮自化。 (1)实证: ①饮留胃肠:证候:脘腹胀满而疼、肠间漉漉有声,伴便闭而无矢气。口干舌燥,周身浮肿,苔白腻,治法:攻下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 ②饮停胸胁:证候:胸胁胀满疼痛、呼吸、咳唾,转侧时加重,气短息促,苔白,脉沉弦。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或控涎丹。 ③饮犯胸肺:证候: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如白沫量多,久咳则面目浮肿,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开肺化饮。 方药:外寒引动宿饮,可用小青龙汤。 ④饮溢四肢:证候: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甚则肢体微肿,无汗恶寒,口不渴,或见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苔白,脉弦紧。 治法:解表化饮。 方药:以小青龙汤为主方。 (2)虚证: ①脾胃阳虚:证候:胸胁支满,头晕目眩,不欲饮水,或饮入易吐,泛吐清水痰涎,或背部寒冷如掌大。胃中有振水音,食少便溏,舌苔白滑,脉弦细。 治法:温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为主方。 ②肾阳虚弱:证候:怯寒肢冷,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脐下动悸,心悸气短,舌体胖大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温肾化饮。 方药:金匮肾气丸为主方。

多恶心的话题 没别的了

《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识,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 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 清·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从中可以看出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器相关。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或冒雨涉水,久坐湿地,寒湿浸渍,或食少饮多,思虑,劳倦过度。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下致使脾运失司,饮邪停聚,流溢四处,波及五脏,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此乃阳气虚衰,饮邪停聚之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温阳以治本,化饮以除标,故当选“温药”补阳气以治疗。 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角度来理解 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质地清稀,易于停留人体局部;病机要点责之于脾;饮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饮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绝痰饮滋生之源。开发腠理,通调水道是疏通祛邪之要,使饮邪能从表从下分消而去。 从“温药”自身作用角度来理解 “温药”是指甘温、苦温、辛温之品。甘温药物,能补、能和、能缓,以补脾肾之阳气。针对“本虚”之脾肾阳不化气,以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苦温药物,能燥湿、助阳化湿,以燥脾土。针对脾湿饮盛,可达到燥湿化饮,得温则行之目的。辛温药物,能行、能散,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即通过发汗、利水作用的药物,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 从运用“和之”的角度来理解 《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取其平和、调和之意。就是指用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即不可过于刚燥,以免伤正,不可专事温补,以防碍邪,而应以“和”为原则,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遵《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言和之,则不可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之意。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以达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治疗目的。 从具体治法选方角度来理解 温阳化饮法 对于脾肾阳虚者,当分轻重,轻者选用泽泻汤以利水补脾;重者选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下焦饮逆者,当选五苓散以化气利水;饮积胃脘者,当选小半夏汤以温胃散饮;饮邪较甚,眩悸者,当选小半夏加茯苓汤以导引下行;肾气虚,气化不行者,当选肾气丸以温肾蠲饮,化气利水。 表里双解法 对于内饮外寒的支饮、溢饮,当选小青龙汤以化饮解表;外寒内饮兼郁热的溢饮,当选大青龙汤以发汗清热除饮。 疏导肠胃法 对于狭义痰饮停聚成实者,当选己椒苈黄丸以前后分消,攻坚逐饮;支饮腹满者,当选厚朴大黄汤以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泻水逐饮法 对于支饮不得息者,当选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逐饮;狭义痰饮之留饮欲去者,当选甘遂半夏汤以急则治标,因势利导;胸胁积饮,属悬饮者,支饮久咳、邪盛正实者,皆可选十枣汤以攻下逐饮,祛饮止咳。 扶正祛饮法 对于支饮痞坚,虚实错杂证,虚者当选木防己汤以补虚清热,通阳利水;实者当选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以行水散结,消坚补虚。 从这五种具体治法的选方用药看,大多选用“温药”以组成“温方”祛除饮邪,其治疗效果肯定,经受了 历史 的检验。

痰饮病论文金匮

凡是弦脉,代表里水很盛,十枣汤是治疗悬饮的主方。临床上看到的十枣汤证大部分都是肺里面有积水,病人主要症状就是咳不得卧,咳了半天又吐了很多涎沫出来,当我们看到病人吐沫时,就知道病人肺里有水饮,此时吐的延沫是白色的,而目坐在椅上不能平躺下去。当脾脏里面有积水时也会吐白津出来,但病人是可以平躺的。十枣汤这个药很峻,一剂即愈,一般病人是不会需要用到第二包药的。 中医最难的是:很多症状很雷同,没有见到病人时辨证会有误差,因为病人陈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所以最好要临症,面对面看。 咳很多年了,是久病人虚,脉弱,脉症合可治,而脉实、大、数,脉症不合是死症,因为阳浮上来了,阳要潜入阴,阴阳分隔就是死症。虚者头晕严重,是因为本来就有支饮在胸中,也就是说, 任何人久咳有头昏眩的,即代表有支饮 ,处方视支饮具体在哪里。 此篇饮病分得很细,支饮、悬饮、留饮等等,为什么要分这么细?因为如果身上有积,不仅指“诸积大法”中的肿瘤肿块,当有一点点水积累在里面还没有作乱时就把它治好,以后当然不会有大问题。有时太阳温病喝葛根汤,汗发出来却又下利了,就是饮被排出了。健康的人是细嚼慢咽吃东西,慢慢喝水,吃太快喝太快都容易留饮在身上,主要在胸肋一带。 小青龙汤主症很多,专治表寒里又寒的喘咳,即有表症又兼有里症,光是“ 咳逆倚息,不得卧 ”,有时是十枣汤证。 因为有里寒,再遇到表受寒,就是节气变冷,于是开始喘息,就是小青龙汤证。如果是气候变了,心脏就开始痛,这是薏苡附子散证。还有的人,平常都不咳嗽,只有早上起来咳,因为清晨最冷,大部分也是小青龙汤证。 病人本虚,比如痨症,得到小青龙汤证,结果汗发太过,病人出现唾液太多,嘴巴干燥,“ 寸脉沉,尺脉微 ”,寸脉应该是浮脉,很沉就代表胸阳很少了,里面肺的阴津虚了。尺脉微代表肾的阴津虚掉了,所以就是身体的上焦、下焦的阴都虚掉。手足冰冷,“ 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 ”。 为什么会这样? 大小青龙汤都是汗剂,发汗发的是肠胃的津液,强壮的人病邪发汗出去后,好的津液自己会回到身体里,甘枣同时补充津液。本虚的人汗发后好的津液回不来,肠胃津液不够,里虚掉,肠胃是血的源头,尺脉就变小了,手脚冰冷,代表心脏力量不够。心脏搏动磨擦产生热,中医将之定义为“火”,当“火”不够时,手脚就冰冷。气(宗气)在丹田,小肠的地方,津液为阴,当阴发掉后,阳就没有办法固守在小肠,下焦的阳就会往上冲到胸口咽喉。小肠管脚的循环,心脏管手的循环,故阳能透到四肢末梢,当阴(津液)不足时,阳无所依便往上冲,也就无法照顾到手脚的循环,手脚就出现麻木的现象。 这个时候“ 其面翕热如醉状”, 当肾阳往上冲,到了胃的时候,热气相投,会让胃的热跟着往上跑,所以脸上会红红的跟喝醉酒一样,实际上是整个胃气跑到脸上来了。如果脸是黑色的就是没有胃气了,脸红代表胃气浮上来,两种气色都不好。如果是冬天看到病人脸红红的,就不好,因为冬天是主寒、主肾,这个人脸会红,代表肾虚掉了,冬天应该是收藏的季节,现在面色红表示肾阳无法潜在肾中,就是肾脏有问题,此时病人是很危险的。 阳冲到脸上,阳会回头,阳若不回头人就走掉了,阳回头会往下跑,“ 下流阴股 ”,顺着冲脉上来然后再寻原路下去。阴液不够,“ 小便难 ”,“ 时复冒者 ”,病人会陈述一个特殊的症状:老是感觉额头上有个东西罩着,好像总有一顶帽子盖在头上,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这个处方适用于:人的阴津虚掉,阳就会往上行,阴虚则阳亢,这是阴阳律。 五味子 酸收降冲逆止咳,让模膈膜下降, 桂枝 行阳,让阳回头, 茯苓 让三焦油网充满油从而能利水, 炙甘草 补足津液。 《神农本草》里讲茯苓利尿,茯苓色白入肺,还能增润津液,口渴时常用茯苓,真正的茯苓切一片对着光看可见里面的茎纹,这里用茯苓还因为“ 气从小腹上冲 ”,脐下动悸靠茯苓,因为有水。 如果“ 冲气即低 ”,就是吃了苓桂五味甘草汤后冲气被降下去了,代表津液回来了,阳气足了,桂枝就不用了,“ 却反更咳 ”,咳得更厉害了,加上胸口感觉很胀满,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来治咳。 肺里有咳时胸满,是胸腔里有寒症,因为病人本虚,寒还没有去,这就是伏饮了,平常没有感觉到,只是可能感觉肺里面的痰稍微多一点点,然而日久它会成伏饮,慢慢加重,但还没有严重到发病。现在病人得到小青龙汤证,结果这小青龙汤一发汗,引起冲气上逆,然后用苓桂五味甘草汤把冲气往下降,原来的支饮(常停留在脏腑之间)却被之前的冲气带出来,已经集中在肺里面,结果咳又回来了,这个咳回来了是原来有支饮停在里面造成的,故加干姜细辛,变成苓甘五味姜辛汤。 细辛 本来就是利尿剂,也能够把肺里面的寒水排出来,止咳去水。 干姜 温中,色白亦入肺。胸阳过亢(胸满)时去桂枝。“ 咳满即止 ”,如果吃了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咳满都没了,但是又发冲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 细辛干姜为热药也 ”。“ 服之当遂渴 ”,热药吃下去,本来不渴变渴了,代表身体恢复了,“ 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 ”,现在却不渴,还是有支饮在里面,这饮停在肋骨和肋膜中间的地方,冲上来,会有恶心的现象,加半夏。小柴胡汤里之所以加半夏,主要原因是胸胁苦满,胸胁会苦满是因为里面有水停留此处,淋巴腺体较易有停水,这些都是本来就有支饮的病人才会有这么复杂的现象出现。 在横隔膜里面有停水,还有在肋骨与胸膜之间的地方有停水,这些统称为支饮。支饮比伏饮停得更深,所以更不容易去掉,当里面的伏饮被去掉以后,支饮才跑出来,会这样的原因是被干姜细辛拉出来的,干姜细辛是温药,能够去寒饮。“ 水去呕止 ”,当病人将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吃完后,不咳也不呕了,结果身体肿起来,加杏仁。因为本虚之人,肺的津液还不够结果加了半夏,把肺里的津液再排掉,肺就会变得很干燥,这种状况就要加杏仁来润肺,杏仁色白入肺又辛香,可以把肺的津液补足。看这个症状“ 形肿 ”有水,似乎应该用汗剂发表水去肿,为什么不用麻黄?“ 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 ”,因为病人本来手脚就时常麻木,就是本来就有里虚,肺里津液已经不多了,如果误开麻黄病人“ 必厥 ”,会昏厥。如果没有杏仁,任何色白入肺的都可以用,比如水梨、麦门冬,当然最好用杏仁。为什么会昏倒或昏迷?因为“ 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再把阳发出来血会更虚,所以这一条辨告诉我们: 贫血(血虚)的人不可以用发表的药,不可以用麻黄 。我们会用到这些汤剂就是遇到有本虚的病人。 如果用大青龙汤证或是小青龙汤证来治疗咳嗽时,一剂将它去掉后病人的气就上来,就要想到这篇痰饮咳嗽篇,这是张仲景替后学者考量到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临床上,如果冲气降完了病人还咳,就直接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你不需要先试试看只放姜辛行不行,再决定要不要给他半夏,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加入半夏就可以了。如果这个人身体看来有点浮的,这是肺的津液干掉了,因为是血虚的关系,并不是真正的水,肺气不足时,用杏仁就能够滋润病人的肺气。 中医的观念:血分阴阳,任何东西都有阴阳。血里的阴是西医讲的血球、血小板之类的,血里的阳是水,所以血管里面一定有水,一定需要水,麻黄本身不伤血,而是把血管里的水发掉了。故麻黄常跟杏仁并用,杏仁入肺,可以补足血管里的水。 如果是“ 面热如醉 ”,就是脸色看起来红红的,“ 此为胃热上冲薰其面 ”,这个时候就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加仁汤再加一点大黄,因为胃里面有宿食堵到,只要把它清利出来就好了。所以说有时候小青龙汤下去或麻杏甘石汤下去,怎么没好?你不要怀疑小青龙汤,不要怀疑大青龙汤,更不要怀疑麻杏甘石汤不对症,是病家本身就有饮病,结果被你用药导引出来,才会发生这种现象。 所谓“ 先渴后呕 ”就是,刚开始病人感到口渴,结果水一喝下去又通通吐掉,“ 为水停心下 ”,代表有水隔在中焦,“ 此属饮家 ”,用小半夏加茯苓就可以了。口渴喝水是正常,但喝下去又吐掉,代表有饮停在里面,这些都是协助我们来辨症里面有没有饮。当发现身体里面有多余的水停在内脏之间、组织之间或胸肋处等,要赶快把它去掉,因为水是疾病最好的生存环境,癌细胞、病毒、细菌都需要水才能生存,所以要及时把饮排掉。 中焦有水囤积,要靠小半夏汤来去水,就是半夏跟生姜。如果是肠胃里面有停水没有被去掉,会使得三焦油网里的油不够,于是加茯苓让三焦的油増加,如此停水就能够更快速地从小便利出来。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痰饮(retention of phlegm and fluid、phlegmfluid retention)为病名。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古作淡,淡与澹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湿淫所盛……民病积饮……。”奠定了痰饮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方论》首创痰饮病名,予以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发的为伏饮,但实际仍属四饮的范围;对脉证治疗阐发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 痰饮的发病机理主要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 痰饮的辨证首应根据饮停部位,分别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同时还当掌握体虚邪实的特点,从症状区别标实与本虚的主次。痰饮的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详见百科词条:痰饮病 [ 最后修订于2016/9/20 14:00:23 共100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痰饮咳嗽病论文

痰饮(retention of phlegm and fluid、phlegmfluid retention)为病名。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古作淡,淡与澹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湿淫所盛……民病积饮……。”奠定了痰饮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方论》首创痰饮病名,予以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发的为伏饮,但实际仍属四饮的范围;对脉证治疗阐发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 痰饮的发病机理主要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 痰饮的辨证首应根据饮停部位,分别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同时还当掌握体虚邪实的特点,从症状区别标实与本虚的主次。痰饮的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详见百科词条:痰饮病 [ 最后修订于2016/9/20 14:00:23 共100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可以使人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们带来疾病。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1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自己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我自己对中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方面,写一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一、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二、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气血精液、体质几方面;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 方法 ,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穴、十四经血、经外奇穴;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二、正文 (一)、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我国古代创立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是在这个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阴阳五行学说自引入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其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中医学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轴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古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构筑成一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学理论 体系,促进和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其用到的一些概念也是对立的。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但其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阴阳对立制约,最终达到对立与制约的动态平衡。将中医应用于医学能帮助人医治疾病。阴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五行各有特点,均处于运动变化中。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也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的“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四)、病因病机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其他因素。外因包括六淫、疠气;内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其他原因有痰饮、淤血。病机包括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这些均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五)、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中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几乎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这个与西药是相对的。中药可内服,外用、注射、外栓。针灸有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颅脑脊髓损伤、运动系统创伤、疼痛的功效。推拿是指在人体一定部位,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和进行特定性肢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针灸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的 作用。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某些特殊的穴位会有特殊的意义,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七)、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主要从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几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 经验 的 总结 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 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2 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 身体健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 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 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对于男生而言,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现在我们学校虽然组织早操,跑之前还必须盖章,然而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许多同学呼吁要求取消早操。对我们个人而言,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地锻炼。我平常喜爱打 篮球 ,但上学期初来大学感到不适应,打篮球的次数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我后来就明显地感到体质的下降。好在,这学期我坚持每周打一次球,身体状况也大有改观。资料介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 、有利于降低血压 、 消除紧张 力 、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抵抗焦虑和压抑感,增加积极性和乐观感。 二、 心理健康 我们大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 自己,学会自行解脱,时刻绽放阳光笑颜。 要想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要积极地避免不良刺激,养精神,和喜怒,调情志。第一,是 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 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 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我们生活在西安交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花园一般美丽的校园,净畅宁美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第 二,要积极地治疗疾病,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这些疾病既可给我们造成痛 苦等不良刺激, 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 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 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身体可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这告诉我们在不能改变客观的外界时,就要试着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勤奋上进、勇敢理性是我的座右铭,我会将它一直坚持下去。 三、 常见疾病及预防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起因于接触感染,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春、夏二季多见。 预防 措施 : 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阅读书写保持良好采光、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不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及其它生活用品。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接触后要洗手。洗澡或 游泳 后应滴上消炎眼药水。 2、疥疮 是一种由疥虫(螨虫)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它偏爱于住集体宿舍的学生,往往是一人患病,整个宿舍全部遭殃。 患了疥疮常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重,故影响睡眠。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换衣服,避免同疥疮病人接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学之间不要混睡,宿舍内物品堆放整齐,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开窗通风、空气保持新鲜,经常晾晒被褥,这样才能避免疥疮的传染与蔓延。 3、扁桃腺炎 本病在大学生中极为多见,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果事先有感冒,可能为病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前可能有全身无力和发冷,随后有咽痛,吞咽时尤甚。开始时大多位于一侧(以后蔓延至对侧),颌下或耳旁淋巴结可出现肿痛。随着病情发展,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食欲减退,医生检查:咽部充血,扁桃腺明显增大,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渗出物覆盖。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要劳逸结合,不熬夜,娱乐过度,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质。 4、甲沟炎 脚拇趾甲边缘一侧常发生红、肿、热、痛,逐步形成趾甲边缘脓肿,即所谓的甲沟炎。发生原因是穿的鞋子过小、过紧,脚拇指甲不能平稳地生长,边缘扎入趾头组织、引起细菌感染。轻微的甲沟炎局部用碘酒消毒或敷消炎膏可消散。重者需剪去或拔去趾甲,抗菌消炎治疗。 预防措施: 养成个人习惯,天天洗脚、洗袜,保持鞋内干燥,鞋子要适当宽畅、透气,尽量不穿尖头鞋、高跟鞋,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较长时间走路更应穿舒适的平底运动鞋。 5、口腔溃疡 口腔粘膜、舌尖、牙龈常出现直径2—3毫米的溃疡,有剧烈的烧灼痛,咀嚼和接触咸味时尤甚,影响食欲、工作、学习。病程一般不超过7—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容易复发。一处好后,他处又可发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预防措施: 得了口腔溃疡,经口服一些抗菌消炎药、维生素B2、C,局部敷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等,短期内即可愈合,另外,要调整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不疲劳、娱乐过度;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负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论一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 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木防已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泽泻汤、厚朴大黄汤、小半夏汤、己椒苈黄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 附方 《外台》茯苓饮、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