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杂志

第一位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是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我国第一位危重病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危重病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同时也是纪委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2017年获得过“白求恩奖章”。

第二位是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留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呼吸危重症专家。主要从事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及介入诊治技术、间质性肺疾病、哮喘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熟练地掌握呼吸专业特别是上述领域的理论知识、新进展、新技术和临床诊疗工作。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壹等奖一项。

第三位是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他先后进行过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医院获得性血行性感染等系列研究。其中有关限制抗生素使用降低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发表在2003年的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上。该课题于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他在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被选为国际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秘书长。

第四位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近十年来,管向东教授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2篇;获国家、省、部、厅、校级科研基金支持项目十余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与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1999,2000年);主编与研制CAI课件《心肺脑复苏》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广东省ICU管理与医疗技术规范》2008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参编专著十余部。负责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重症医学学习班”五届。

第五位是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蓓蕾,他是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呼吸病学会ICU和呼吸机治疗学组副组长;南京军区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委,主要擅长呼吸系统危重病肺真菌病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和肺癌的诊治,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主编专著部参编专著部发表论文余篇。

第六位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1992年开始从事危重病治疗与研究,研究方向为重症病人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在MODS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重症感染、临床营养支持、镇痛、镇静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承担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获发明专利三项。曾获“亚洲医院管理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等奖项。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共发表论文逾百篇。

第七位是北京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从事重症医学的临床工作27年余,在重症患者的脏器支持技术,特别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20年3月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第八位是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总干事、扬州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扬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2020年3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协和医院是全国顶尖的医院了,无论哪个科室,都很不错。

骨科:邱贵兴,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骨科疑难病、人工关节、脊柱侧弯、脊柱后凸、强直性脊柱炎矫形、脊柱肿瘤、脊柱结核、椎管狭窄、脊柱滑脱、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置换。翁习生,男,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各种骨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关节疾病及骨科疑难病例的治疗,对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血友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症、骨肿瘤切除后的关节重建等有丰富的经验。皮肤科:孙秋宁,女,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硬皮病、面部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及性病等。苑勰,女,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各类硬皮病及相关的免疫性疾病。耳鼻喉科:倪道凤,女,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各种耳聋、耳鸣、耳鼻部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先天性耳畸形的手术,各种中耳成形术,胆脂瘤切除同时行鼓室成形术,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脑脊液耳鼻漏修补术,视神经减压术等鼻眼相关外科手术,耳鼻部肿瘤、前、中和侧颅底复杂解剖区域的疑难重症的手术等。曹克利,男,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以耳聋症为主的诊断、治疗和显微神经耳科手术,国内人工耳蜗手术权威。肝脏外科:黄洁夫,男,原卫生部副部长,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腹部外科良恶性疾病,肝胆胰外科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毛一雷,男,北京协和医院刚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被评为北京协和医院十大最佳外科教授。擅长治疗:肝胆外科疾病,同时治疗腹部外科复杂、疑难病例。消化内科:钱家鸣,女,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胰腺癌,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疑难杂症。陆星华,女,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早期胃癌,胰胆疾病,炎症性肠病。杨爱明,男,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早期癌,胆石症,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胆管癌,ERCP,超声内镜,内镜下微创治疗。基本外科:赵玉沛,男,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擅长治疗:基本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擅长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廖泉,男,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擅长胰腺、胆道、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张太平,男,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擅长胰腺、胆道、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妇科:郎景和,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的诊治,妇科肿瘤,疑难妇科疾病的诊治。潘凌亚,女,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生生导师。擅长治疗:妇科肿瘤的诊治和手术。何方方,女,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妇科内分泌和不育症的治疗。儿科:宋红梅,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儿童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小儿风湿免疫病、肾脏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部分遗传性疾病。魏珉,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小儿内科疾病,特别是肾脏病,风湿免疫病和糖原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酸中毒、低磷抗D佝偻病等遗传代谢病。鲍秀兰,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矮小儿童专科门诊、垂体侏儒症、新生儿行为测查及其应用、o—3岁早期教育和窒息儿、早产儿早期干预、脑瘫、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小儿发育和早期教育、小儿甲状腺疾病、垂体侏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儿童矮小症、小儿癫痫、脑瘫、20项新生儿行为测定法(简称NBNA)、婴儿科学健身法、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神经内科:崔丽英,女,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肌病等神经系统疑难病症。郭玉璞,男,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应用神经病理、肌病病理和周围神经病理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吴立文,男,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癫痫及各种发作性疾患、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诊。变态反应科:尹佳,女,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擅长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食物过敏、花粉症合并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荨麻疹的病因学诊断与治疗。泌尿外科:李汉忠,男,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大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肾上腺外科、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疑难疾病诊治,尤其是嗜铬细胞瘤;擅长各种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的腹腔镜手术。李宏军,男,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与不射精症的治疗,尤其是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重症医学科:刘大为,男,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严重创伤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隆云,男,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治疗: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重症病人的感染,血液净化治疗技术,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及重症病人镇静镇痛。整形美容外科:王晓军,女,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擅长外耳再造;面部除皱;颌面部美容外科;腹壁会阴整形、吸脂隆胸等。黄渭清,女,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面瘫、除皱、眼、鼻、耳、颏整形、隆乳、垂乳及腹壁松弛整形、乳房再造;吸脂;唇腭裂,外阴整形;体表肿瘤斑痣,顽固疤痕、软组织扩张。风湿免疫科:张奉春,男,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曾小锋,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唐福林,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呼吸内科:徐作军,男,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重点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部感染等。肾内科:李雪梅,女,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各种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疾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对疑难危重急性肾衰有一定的诊治经验。李明喜,男,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及肾移植的内科问题等有较深的认识。血液内科:周道斌,男,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骨髓瘤和淋巴瘤等),自体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沈悌,男,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病相关的其他内科疑难病。内分泌科:向红丁,男,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擅长治疗: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邢小平,女,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肖新华,男,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伍学焱,男,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垂体-性腺研究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个矮、生长发育异常、性腺生殖内分泌、男性生殖内分泌。眼科:赵家良,男,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眼科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是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张顺华,女,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治疗:复杂白内障处理,青光眼的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李莹,女,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角膜、眼库、眼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专业组组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屈光性近视手术(个性设计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高度近视眼内有晶体眼晶体植入术)。各种屈光手术后并发症诊治,难治角膜病、结膜病,角膜移植手术、重症干眼等眼表疾病。

2019年10月28日“跬步千里”栏目推出第一期《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至今已整7月,广大CCUSGers的热情支持,助推了中国重症超声的发展,也是CCUSG宣传组前进的动力。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杂志

术业有专攻,这句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前三甲分别是北京的协和医院,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既然这三所大型医院能够获得前三甲的美誉,那么他们一定会比其他医院有着先天性的条件,或者他们有着其他医院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不具备的优势就是每个医院通常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几个领域,有着先进的医生,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人才,我们下面就来仔细的说一说。

北京协和医院可以说是医院界的头牌,也可以说是医学界的顶尖翘楚,那么北京协和医院究竟在哪些领域能够领先于我国的其他医院,甚至领先于世界医院的高水平,从一些医学杂志以及媒体上的评价来看,北京协和医院的放射医学科,核医学科,以及妇产科急诊科,神经外科,都拥有着高出其他同类医院级别的,高级优秀医学人才,北京协和医院在这几大领域当中有着权威的话语权。

那么再来看看我们比较熟悉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哪个领域能够,傲视群雄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的肿瘤科可以说是现在全世界顶级一流的学科,我们可以理解为癌症病学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人类恶性肿瘤的研究上有着与世界同步的水平,全国的癌症患者以及一些国外的癌症患者,都是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所医院来进行治疗的。除了肿瘤这一领域,还有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口腔专科,也是领先于世界水平。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最擅长的领域,应该说是骨科风湿科,以及和放射医疗科,在骨科风湿科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有着同类级别医院,不可比拟的优秀医护人员,而且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每年的,骨科手术也是位居全国人民各级医院的榜首,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一个医院都有自己特别强的一个领域,但是其他的科室也都有着自己优秀的医生储备。

1、《中华麻醉学杂志》

1981年创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麻醉学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中华麻醉学杂志报道麻醉学领域领先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麻醉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麻醉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麻醉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麻醉学学术交流。

2、《临床麻醉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由南京市卫生局主管,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临床麻醉学杂志》创刊于1985年3月。

《临床麻醉学杂志》以围术期麻醉处理、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为主要内容,兼及有关边缘学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所刊出的学术论文不仅可用于指导临床,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除个别省市外,可满足几乎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定的需要。

3、《中国临床医学》

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主要设有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栏目。主要以从事医药卫生相关工作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医学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

4、《麻醉与镇痛》

《麻醉与镇痛》是《Anesthesia & Analgesia》的中文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具体承办,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罗爱伦教授任编委会主席。

美国IARS理事会副主席Adrian W Gelb博士担任科学顾问及联络人,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宇光教授担任scientific director, 并邀请全国各大医院知名麻醉学专家担任顾问及编委,使杂志质量和学术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保证。

5、《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英文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徐州医科大学为第二主办单位的学术性期刊。创办于1980年。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

设置有论著(50%)、综述(40%)、讲座(知识更新)、国际交流、学科建设等栏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麻醉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床麻醉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临床医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醉与镇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 新青年麻醉论坛

那就说说排在前三位的医院吧。第一名北京协和医院,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疑难病、甲状腺疾病等,是一所综合实力很强的医院等。第二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擅长疑难危急重症治疗、肿瘤、慢性疾病等。第三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擅长口腔修复、骨髓移植、白内障、传导性耳聋等。

医学杂志北京协和

中华医学麻醉brain research

“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公布,排行榜上的每个医院各自擅长不同的领域 ,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最擅长的是肿瘤科,是现在全世界顶级一流的学科。

“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公布,排行榜上的每个医院都各自有擅长的领域。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就比较擅长风湿科和妇产科。我们平时治病的时候要选择对的医院,不要逮住一个医院就去。

权威:中华麻醉学杂志核心:临床麻醉学杂志、各高校学报(如:复旦学报)、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开发研制。包括以下几个子库: (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1978以来16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770余万篇,全部题录均进行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等规范化加工处理。年增文献40余万篇,每月更新。 部分论文可直接链接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获取全文。 (2)中国医学科普文献数据库:收录2000年以来国内出版的医学科普期刊近百种,文献总量近25万篇,重点突显养生保健、心理健康、生殖健康、运动健身、医学美容、婚姻家庭、食品营养等与医学健康有关的内容。每月更新。可浏览全文。 (3)北京协和医学院博硕学位论文库:收录1981年以来协和医学院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9700余篇,学科范围涉及医学、药学各专业领域及其他相关专业,内容前沿、丰富,可在线浏览全文。每季更新。可以在线浏览和下载文摘信息。在题录页面点击“原文阅读”可以在线阅读全文。提示:全文不提供下载! (4)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BM):收录目前世界各国出版的7200余种重要生物医学期刊文献题录2286万余篇,其中协和医学院图书馆馆藏期刊4800余种,免费期刊2400余种。部分期刊可回溯至创刊年,全面体现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悠久丰厚的历史馆藏。年增文献60余万篇,每月更新。 (5)英文文集汇编文摘数据库:收录协和医学院图书馆馆藏生物医学文集、汇编以及能够从中析出单篇文献的各种参考工具书等240余种/册,文献量共计38700余篇。报道内容以最新出版的文献为主,部分文献可回溯至2000年。每月更新。 (6)英文会议文摘数据库:收录2000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协会、出版机构的60余种生物医学学术会议文献,部分文献有少量回溯,文献量共计16540余篇。每月更新。 (7)俄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1995年以来俄国出版的俄文重要生物医学学术期刊30余种,部分期刊有少量回溯,文献量共计10420余篇。每月更新。 (8)日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1995年以来日本出版的日文重要生物医学学术期刊90余种,部分期刊有少量回溯,文献量共计76240余篇。每月更新。

先后开发研制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成了一站式医学信息服务平台、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编辑出版《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医学研究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生》等正式刊物及《重大疾病防治动态》、《艾滋病科研动态》、《妇幼卫生科技进展》、《计划生育科研动态》、《心血管病研究展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舆情监测简报》等内部刊物。

张学,男,汉族,1945年11月生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吉林扶余人,1969年09月参加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学习,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正市厅级)。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 ,留校待分配, — ,唐山钢铁公司劳动锻炼、中型轧钢厂团总支副书记, —,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宣传部干事, —,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 唐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党委副书记, —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党委书记助理, —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副书记(期间:在中央党校学习), —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会常务副董事长, —, 河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 河北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书记, — ,河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期间:中央党校学习) — ,河北省唐山市委副书记(正市厅级), —,河北省 唐山市委副书记(正市厅级)、唐山市政协副主席, — 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 张学 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被聘任为遗传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在日本国立癌中心研究所癌基因研究部研修,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做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做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任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现任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主任(兼)。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遗传学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助理。 研究方向: 1. 遗传病致病基因的识别和功能研究;2. 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及应用研究 主要业绩: 承担过国家863、973和科技攻关等重大课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探索项目、面上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还主持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和美国NIH R03项目等科研课题。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与他人合作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美国SCI收录25篇,被引700余次)。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5人。 主要学术成果是:1.发现肝癌中RB1基因突变失活。首次以全面、可信的证据确定RB1基因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次证明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抑癌基因失活更敏感、可靠。论文在《Cancer Research》发表,被SCI引用130次。2.发现侯选抑癌基因p73新的多态和双等位基因表达现象。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earch》,被SCI引用50次。3.发现V型并指(趾)症和一新型短—并指(趾)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论文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发表。研究成果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及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术任职: 现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兼人类和医学遗传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学术秘书、北京医学会理事兼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遗传学报》、《遗传》、《中华儿科杂志》、《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和《国际遗传学杂志》编委。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论文

可以在学校去找找,每个学校都会收录每年的专业毕业论文,其他人是不能随意进入查看的,需要提交申请才能查看到。本科生最多使用的论文文献查找平台就是中国知网,知网中收录的论文文献有很多,用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总结,博士论文被集体收录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一部分硕士论文被收录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所以博士论文能够在知网中查找到,一部分硕士论文也能在知网的资料库中查找到。维普也会收录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就是“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的检测方式虽然不及知网,但是能够在论文检测初期提供很好的检测,因为数据库内容都很基础也很全面。

在论文中使用的表格内容,包括表格中的文字、数据、图片等,同样需要考虑查重的问题。

因为表格内容仍然属于学术作品的一部分,如果引用了他人的表格内容或者自己曾经发表过的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引用和注明来源。

因此,与论文中正文部分的内容类似,表格内容也需要进行查重。使用查重软件检测论文内容时,通常会将正文中的文字、图片、表格内容等全都进行比对,确保论文内容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如果表格内容属于他人发表的内容,则需要在表格下方注明出处,避免出现抄袭的情况。

另外,表格内容也需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表格格式和标准单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比对数据。

在编写表格时,可以参照学术期刊的表格要求和格式要求,设置表头、行列标识、表格标题等,使表格清晰易读。

同时,对于表格内容的内容和数据的准确性也需要进行核查和校对。如果表格中的数据有误,将导致后续研究和发现的错误,降低研究价值和可信度。因此,在编写表格时,需要精心核对每一个数据,并在论文中注明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以便读者审查。

最后,在论文写作中使用表格可以更加直观和清晰地传达研究结果和分析,但是为了确保表格内容与论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应在论文核查过程中对整个表格内容进行查重。

论文产出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19日发布的显示,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万篇,比2017年增加,包括卓越国际科技论文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万篇。

从学科分布来看,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和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专业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其中,排名第一的临床医学超过43000篇。

从论文产出机构分布来看,在所有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四所院校最为高产,卓越科技论文数量均在4000篇以上。其中,清华大学的卓越科技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达到54%。

此外,卓越科技论文产出排名前三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排名前三位的医疗机构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

编者按:2012年3月23日,一名患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用刀扎向医生。导致一死三伤。针对这一惨剧,包括医疗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进行讨论和反思。我国医患双方的冲突为何走向极端化?为何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如何化解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种种矛盾?本期《热点聚焦》我们来探讨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寻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医患关系矛盾频发 凤凰网2011年11月4日的《广东潮州医疗纠纷,男科医院1死2伤》一文称,11月3日,广东省潮州市男科医院发生了一起血腥惨案。犯罪嫌疑人黄某花了3000元治疗费后,认为治疗效果不好,遂混入该院,砍死副院长宋某,砍伤一名医生和一名工作人员。 《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3日发表题为《医患信任脆弱,暴力事件增多,医生成为高危职业》的文章。文章提到,2011年,医患暴力冲突恶性事件频频发生: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惨烈血案,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此后一周,又有一名眼科医生被患者打伤。9月21日,湖北武汉协和医院一名七旬患者因病情复杂,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纠集数十人持械闯进医院。8月23日,江西南昌市第一医院发生一起血腥械斗。上百人手持棍棒、渔叉、钢管到医院闹事,与保安发生冲突。8月16日,广东东莞市长安医院发生恶性伤害事件。一名男子因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持菜刀冲入诊室,致医生一死一伤。5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一患者家属纠集近百人封堵医院,一名医生下肢被打残…… 人民网2011年11月11日题为《中国每年1万名医生被股打,脆弱医患经不起重压》的文章说,医院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却频频成为了“犯罪现场”。一项针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显示,%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的医院发生了病人去世后,家属在院内摆花圈烧纸设灵堂、多人围攻威胁医生等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2000—2010年的10年间,共有11名医务人员被患者杀害。 医患矛盾 症结何在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病魔,为什么现在医患双方倒打得不可开交呢?”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的话值得人们深思。 看病难、看病贵 《人民日报》2012年4月5日发表《医患需要换位思考》一文。文章称,从根本上说,医患暴力冲突增加,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由于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保障水平低等原因,老百姓普遍感到看病难、看病贵。很多人为了挂个专家号,半夜就起来排队,有的患者排队等了大半天,医生看病却是几分钟就打发了。患者由于受疾病折磨,很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发生很小的一点纠纷,都有可能点燃患者心中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暴力冲突,而医生自然就成了体制的“替罪羊”。 信息不对称 《生命时报》2011年11月16日发表《暴力伤医生何时休》的文章。文章称,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吉善说,医学是非常复杂的学科,加之人类对疾病的认知本身就很有限,导致在沟通层面,医患间就容易出现明显的分歧。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命名的疾病有7000多种,但能够彻底治愈的仅有少数几种。更何况,再成熟的治疗技术,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但患者往往觉得“能叫得出名字的病就该有得治”“别人能治好自己就能治好”。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往往是医患间矛盾的诱因。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仲表示,不少患者认为医生无所不能,希望彻底解决病痛,其实医生没有这个能力。医生能做的通常是3件事:减轻痛苦、适当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沟通不畅 《浙江日报》2011年12月1日的文章《医患关系面临尴尬,健全第三方调解制度或是出路》说,医学作为一门极其复杂的科学,同样的治疗、同样的药物,效果都不尽相同,并发症、医疗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即使最高明的医生,也会有诊断失误的时候,绝大多数病人能理解与宽容。但问题在于,当前真正让病人感到不满乃至恼火的,并非医术,而是少数医生的职业道德:态度恶劣、诊断草率、滥开高价药、以医谋私、吃拿卡要……至于令人愤怒的“活婴被弃”“撕毁病历”等事件,虽然为数不多,但社会影响相当恶劣。医生日日面对的,不是物化的躯体零件,不是诸多病症汇聚的人体样本,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医生的治疗,理应是生命的交流、体察,而非冰冷坚硬的器物扫描。然而,现代医学过于依赖技术、器械,这种看似专业的“职业性冷静”,容易使医患之间的隔膜加深。 新华网2012年3月29日的《制度性互相伤害使医患悲剧频发》一文称,医患关系之所以恶化,问题就出在沟通上。医术、医德是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医生还要懂法、用法。事实上,有很多医疗相关的法律都已经规定,医生对病人除了有治疗的义务之外,还有在做检查和治疗前征得病人同意、告知和说明这三种义务。然而相当多的医生没有把这三种义务当回事。在一些医患纠纷中,常常听到医生抱怨:我今天已经看了五十几个病人了,怎么可能好好跟你解释?也有医生认为:面对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深奥的医学知识我能和他解释清楚吗?如果医生带着这些情绪,其实就是把上面说的三种义务当成了是自己额外的、恩赐给病人的义务,但事实上,这些和给病人看病一样,是他们必须做的。 媒体推波助澜 《人民日报》2012年3月30日发表的《媒体报道医患关系等应多传递温暖希望》一文说,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年来,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患者权益的维护都是重要推动力。但是,在网络时代,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获得更大的轰动效应,放弃了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出现了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媚俗化的倾向。这些做法对于医患关系的恶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缝肛门”“八毛门”等,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因为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对求真也是一种背离,从效果上看,也会让公众产生认识偏差,甚至会激化医患之间的对立情绪,这对社会和公众都没有好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