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为常见。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两型,以前者多见。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其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
1、雌激素依赖型: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甚至癌变。临床上常见于无排卵性疾病、分泌雌激素的肿瘤、长期服用雌激素的绝经后女性以及长期服用三苯氧胺的女性。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分化较好,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患者较年轻,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大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2、非雌激素依赖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这类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形态属少见类型,如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黏液腺癌等。多见于老年体瘦女性,在癌灶周围可以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雌孕激素受体多呈阴性,预后不良。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子宫内膜癌极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1、阴道流血
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
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液,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检查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触及不规则结节状物。除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外,病理组织学检查时确诊的依据:
1、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2、B超检查:经阴道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为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规则回声紊乱区等表现。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混杂的斑点状或棒状血流信号,流速高、方向不定;频谱分析为低阻抗血流频谱。
3、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颈管搔刮及子宫内膜活检、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清检查等。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癌变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选用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手术-病例分期的结果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案。手术的目的一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确定病变的方位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而是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Ⅰ期患者应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应行全子宫或者广泛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Ⅲ和Ⅳ期的晚期患者手术范围也与卵巢癌相同,应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两种。
3、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其机制可能是孕激素作用于癌细胞并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延缓DNA和RNA复制,抑制癌细胞生长。常用药物:口服甲羟孕酮200-400mg/d;己酸孕酮500mg,肌注每周2次。
4、抗雌激素制剂治疗:适应证与孕激素相同。他莫昔分(tamoxifen,TAM)为非甾类抗雌激素药物,亦有弱雌激素作用。常用剂量为20-40mg/d,可先用他莫昔分2周使孕激素受体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疗,或与孕激素同时应用。
5、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依托泊苷等。
6、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对于病灶局限在内膜、高分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坚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考虑不切除子宫和双附件,采用大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目前仍处在临床研究阶段,不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子宫内膜癌术后
子宫内膜癌术后应定期随访,75%-95%的患者会在术后2-3年内复发。随访内容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新的症状)、盆腔检查(三合诊)、阴道细胞学涂片、X线胸片、血清CA125检测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一般术后2-3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3年后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主要针对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的饮食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1、苦瓜茶
食材:鲜苦瓜1个、绿茶适量。
做法:苦瓜去瓤,入绿茶适量,瓜悬于通风处阴于。然后将阴干的苦瓜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10克/次,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解暑,生津止渴。
2、阿胶杞子粥
食材: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
做法:加水500毫升煮粥,熟后入阿胶20克使其溶化,再煮2~3分钟。服1次/日,15日/疗程,可长期服。
功效:益气补血,主治子宫内膜癌术后贫血。
子宫内膜癌患者做手术后,饮食一般以米粥和高汤为主。患者可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体质偏酸的情况,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物质。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一病理分期中的Ⅰ期为癌局限在宫体,包括Ⅰa期(癌局限在子宫内膜)、Ⅰb期(癌侵犯肌层≤1/2)和Ⅰc期(癌侵犯肌层>1/2)。Ⅱ期为癌扩散至宫颈,但未超过子宫,包括Ⅱa期(癌累及宫颈管腺体)和Ⅱb期(癌浸润宫颈间质)。Ⅲ期为癌局部或(和)区域转移,包括Ⅲa期[癌浸润至浆膜和(或)附件,或腹水含癌细胞,或腹腔冲洗液阳性]、Ⅲb期(癌阴道转移)和Ⅲc期[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Ⅳ期,包括Ⅳa期[癌浸润膀胱黏膜和(或)直肠黏膜]和Ⅳb期(癌远处转移,不包括阴道、盆腔黏膜、附件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但包括腹腔内其他淋巴结转移)。
1、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后应密切定期随访,争取及早发现有无复发,约75%~95%复发是在术后2~3年内。既治愈率为5%-15%。 2、常规随访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任何新的症状)、盆腔的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X线胸片、血清CA125检测及血常规、血化学检查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 3、一般术后2~3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3年后可每6个月1次,5年后1年1次。95%复发病例均可经临床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血清CA125检查发现。
别怕,我是子宫内膜癌3A,中分化,3年了,得病时40岁,别去想,这个病比其它癌好治,何况你还早期呢,我现在该吃吃该喝喝,一样的赚钱,没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癌症的情况有很多,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就是其中一种癌症,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是女性才患有的疾病,男性因为没有子宫的存在,因此是不会患有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对于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需要积极治疗,那么我们来了解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吧。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能活多久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可能治不好的,那么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能活多久呢?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能活多久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全身状况及选择的治疗方案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是子宫内膜癌中,恶性程度最高,最容易早期转移的一种病理类型。其影响预后的因素还与病变范围,包括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子宫外转移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要知道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此类患者生存期最重要的一点。因此对于出现异常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及下腹部疼痛的患者,尤其是进入围绝经期以后的妇女,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治愈率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有一定可能治好,那么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治愈率有多少呢?
当患上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以后不要过于慌张,目前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是可以治疗的,加上现在的医疗技术非常发达,即便是晚期患者也可以通过治疗达到延长生命的效果。因此,当我们患上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以后首先应该确定病情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样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愈率,首先子宫内膜癌复发率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20%-30%,预后与肉瘤类型、恶性程度、肿瘤分期、有无转移及治疗方法有关。继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相对较好。高度和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癌肉瘤预后则较差。一般早期的内膜癌局限在内膜及浅肌层的预后好,也就是子宫内膜癌Ⅰa期的治愈率相对较高,治愈率可高达90%左右。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是什么意思
子宫内膜癌症有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那么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是什么意思呢?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属于子宫内膜癌常见的病理类型。能不能治愈主要是看肿瘤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早期的情况下治疗效果比较好,是有治愈的可能性。晚期的子宫内膜啊是不能治愈的,主要是控制肿瘤,改善症状,延长寿命。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可以进行分段诊刮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还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对于围绝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的患者,分段诊刮还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分段诊刮的标本需要分别标记送病理学检查,以便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最容易转移到哪儿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严重的时候会发生转移,那么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最容易转移到哪儿呢?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可能会出现淋巴转移,主要是癌细胞随着淋巴不断的蔓延,导致淋巴组织出现病变转移,这个过程也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会经过患者的卵巢,包括子宫的局部,最后转变成身体多个部位,可能会扩展到其他的部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各位女性,一定要正确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危害。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也可能会蔓延到输卵管的部位,主要是从宫颈口开始不断的蔓延,从输卵管一直侵入卵巢,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盆腔腹膜发生病变,甚至会导致盆腔的周围组织出现病变,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而且危害极大,所以大家在平时需要特别控制,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地应对,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总体来说,很大一部分子宫内膜癌,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可以治愈,可以长久存活,甚至存活几十年。子宫内膜癌是预后最好的妇科肿瘤,这与子宫内膜癌发现时多为早期有关。百分之七八十的子宫内膜癌都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多局限于子宫,没有扩散,这种病人通过手术,常常就可以治愈。当然,术后如果有高危因素,需要补充放化疗。一般来说,1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九十以上。2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也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六十以上。但是,晚期子宫内膜癌,如果癌灶转移到盆腔甚至腹腔以后,生存率大大下降,5年生存率一般在30%以内。
腺癌,太吓人,你提供的资料来看,和腺癌沾不上边!
期刊:Cell;影响因子: 发表单位:德克萨斯州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等 子宫内膜癌是源自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2020年2月13日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子宫内膜癌的大规模多组学研究报道,描述了95例子宫内膜癌的特征,包括83个子宫内膜样肿瘤和12个浆液性肿瘤,以及49个正常组织。研究人员对每个肿瘤和正常样品进行了全外显子组、全基因组、全转录组和miRNA测序、以及DNA甲基化分析,并量化了样品中蛋白质和翻译后修饰(PTM)位点的相对水平。 肿瘤分为四个基因组亚型:POLE,一种罕见的超突变亚型,具有子宫内膜样组织学和良好的预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一种超突变的子宫内膜样亚型;低拷贝数(CNV),由其余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病例组成;高CNV,包括所有浆液性和最具侵袭性的子宫内膜样肿瘤。该队列包括7个POLE、25个 MSI、43个低CNV和20个高CNV肿瘤,蛋白质和PTM水平在基因组亚型之间有所不同。 研究小组报告说,所有的体细胞突变中约有61%发现于7个POLE肿瘤中,而MSI肿瘤携带了该队列中所有InDel的88%。此外,他们还确定了INPPL1、KMT2B和JAK1作为MSI亚型的推定显著突变基因(SMG)。在另一项分析中,研究小组检查了TP53突变,在该队列的23个肿瘤中发现了它们,包括所有浆液性癌。没有将所有TP53突变的肿瘤分组在一起并寻找单一的分子表型,而是通过突变类型和位置将它们分开,并鉴定了一些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特征。 研究小组还比较了癌症亚型之间的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变化。他们根据DNA损伤反应(DDR)标记磷蛋白为每个样品产生了分数,发现DDR高样品富含浆液性肿瘤,因此富含CNV高亚型;而子宫内膜样肿瘤来自高CNV、POLE和MSI基因组亚组。这表明活性DNA损伤信号转导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基因组亚型。 作者强调,将蛋白质、磷酸化和乙酰化的全面定量测量与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测量相结合,不仅为与癌变相关的基本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颖的见解,而且还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了有趣的线索。 对95个子宫内膜癌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组学表征,包括83个子宫内膜样癌和12个浆液性肿瘤。这项分析揭示了扰动对p53和Wnt /β-catenin途径的可能新结果,确定了circRNA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潜在作用,并提供了有关临床和基因组肿瘤亚组的蛋白质组学标志物的新信息,包括与已知的关系可药物化途径。广泛的全基因组乙酰化调查对连接Wnt信号传导和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机制产生了深刻见解。研究还表征了肿瘤免疫状况的各个方面,包括免疫原性改变、新抗原、常见的癌症/睾丸抗原和免疫微环境,所有这些都可以为免疫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蛋白质基因组学为子宫内膜癌的致癌信号传导提供了新的见解; 全乙酰化组和磷蛋白组的调查发现了新的调控机制; QKI、circRNA和miRNA形成一个潜在的反馈环,促进EMT; 抗原呈递缺陷可使MSI肿瘤对检查站封锁产生抵抗。 95个子宫内膜癌肿瘤(83个子宫内膜样和12个浆液性)中,包括7个POLE、25个MSI、43个低CNV和20个高CNV肿瘤。基因组亚型之间的蛋白质和PTM水平有所不同,低CNV亚型的细胞周期蛋白相对磷酸化相对较低,且磷酸化与细胞转运和代谢蛋白的增加有关。高CNV高亚型在参与ATM信号转导的蛋白质上具有增强的磷酸化作用。POLE,MSI和高CNV亚型通常会抑制错配修复。浆液样品具有最高上调的核糖体生物发生,这与癌症的预后不良有关。 大约所有体细胞突变中的61%出现在7个POLE肿瘤中。MSI肿瘤携带了队列中所有InDel的88%,并且微卫星InDel分析发现该亚型中的显著突变基因(SMG)的突变率更高。所有JAK1移码突变都在MSI样品中,并且来源于微卫星插入缺失,其与高肿瘤等级相关并促进MSI样品中的免疫逃逸。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多组学全局关联的方式,概况所有样本特征。在下文中,则更侧重在2-3个组学的局部关联,并在特定的分子或通路水平上阐释某些细节特征。以显著突变基因(SMG)入手,讨论对蛋白质组(关注突变与蛋白表达量的联系)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关注突变与蛋白活性的联系)的影响。在具有TP53突变的肿瘤中观察到p53自身水平以及p53途径中的其它蛋白质(例如CDK1和CHEK1)的水平增加。顺式磷酸化的ARID1A、MAP3K4、KMT2D和INPPL1的水平降低,但磷酸化的β-catenin和p53的水平升高。截断突变导致ARID1A,INPPL1,JAK1,PTEN和RBM27蛋白水平降低。突变对队列中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往往与磷蛋白水平相关,结合RNA水平的无差异性表明了强有力的翻译和蛋白质稳定性相关的调节。 患者来源的癌症组织乙酰酶组的表征受到限制,观察到乙酰化蛋白质在参与剪接、转运RNA、蛋白质合成和降解以及代谢途径的子宫内膜癌肿瘤的富集。组蛋白乙酰化模式存在很大程度的异质性,但与离散的基因组亚型或临床特征无强关联。BRD3蛋白水平与几个H2B N端乙酰化位点之间存在正相关,表明BRD3可能与H2B N端乙酰基残基结合防止其脱乙酰。IRT1和SIRT3与H3乙酰化之间的负相关性表明这些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可以调节H3K27和K36乙酰化水平。 评估突变如何影响组蛋白乙酰化,强调了乙酰化驱动机制在Wnt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性,CTNNB1热点突变体中BRD3和SIRT1蛋白水平的增加,具有高H2B乙酰化水平的样品中的几个Wnt途径基因中的基因表达上调。 FOXA2-K274在脱乙酰基时会降低FOXA2的稳定性,低CNV亚型中增加的FOXA2乙酰化可能表明该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得到改善,这可能会促进低CNV的子宫内膜癌肿瘤的增殖。 该部分是乙酰化和基因组变异的局部关联分析,结果突出了子宫内膜癌中乙酰基的异质性以及显著突变基因(SMG)对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潜在影响,可能通过与Wnt信号通路、BRD蛋白和甲基化蛋白相互作用对肿瘤生物学产生总体影响。还确定肿瘤特异性上调翻译延伸因子和甲基转移酶蛋白中乙酰化水平的上调,以及在更具侵略性的CNV高亚型中FOXA2的潜在作用。 DNA甲基化分析显示MSI肿瘤中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升高,并导致DNA修复途径的抑制。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对体细胞拷贝数变化(SCNA)的综合分析显示,高CNV的肿瘤中反式作用最强的SCNA 集中在1q、3q、4q和20q染色体上。1q扩增与p53途径抑制相关,与3q扩增呈正相关的蛋白质包括DNA复制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受4q损失影响最大的途径包括细胞骨架和纤毛组装。联合DNA甲基化修饰,阐述DNA修复途径的表观沉默;拷贝数变异和表达谱分析的结合,阐述缺失或扩增与表达失调。 还基于ceRNA机制讨论了小部分的circRNA。circRNA调节剂QKI的蛋白质水平在EMT期间被上调,并且可以通过调控数百个选择性剪接靶标来促进EMT。由于circRNA可以充当miRNA海绵来调节miRNA活性,作者预测了circRNA中与QKI水平相关的miRNA结合位点,并发现这些miRNA的活性可能被QKI阻止,提示了促进DNA修复中EMT的机制。 大规模组学数据集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明确区分疾病亚型的关键分子。确定分子亚型标志物至关重要,以期促进早期诊断和确定可能的治疗靶点。作者联合基因组变异、转录、蛋白以及表观修饰水平寻找标记,考虑到药物靶向主要是蛋白互作结合,因此将蛋白磷酸化修饰作为重点。由于具有高CNV肿瘤的患者无论组织学如何,其预后都特别差,因此着重于寻找过度激活的蛋白质来开发新的化学疗法药物。基于磷酸蛋白质组学数据推断的激酶活性,在高CNV的子宫内膜样肿瘤中被激活的几种激酶可被多种FDA批准的药物作为靶向。 将蛋白质、磷酸化和乙酰化的全面定量测量与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测量相结合,不仅为与致癌相关的基本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颖的见解,而且为子宫内膜癌的新治疗方法提供了引人入胜的线索。这项研究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全面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系统。证实了先前在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水平上描述的预测事件的蛋白水平表达,并证明了不同的子宫内膜癌亚型可以通过其蛋白质水平和随后的翻译后修饰模式可靠地加以区分。尽管本文提供的结果主要是观察性的,但它们为临床相关性的多个假设提供了基础,科学界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假说。
尚永丰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克隆了多个肿瘤相关基因,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在染色质重塑中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尚永丰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对雌激素和三氧苯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永丰教授的研究成果以Article形式发表于2005年的一期《Nature》中(Nature 438: 981-987, 2005,影响因子为),论文题目为《Hypomethylation-linked PAX2 Activation Mediates Tamoxifen-stimulated Endometrial Carcinogenesis》。该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973”计划等科学基金资助。
病理诊断报告确定是高至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情况还不算差。-目前,宫颈腺癌的治疗方式有手术 、放疗与化疗。早期患者(1A-2A期 )宫颈腺癌标准的治疗方式为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疗效最好。对1B2-2B期宫颈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TP方案),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及复发率,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对采用手术及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形态、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肿瘤大于4cm、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或宫颈深肌层浸润者,建议术后辅助放、化疗。-高至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度不高,一般预后较好,不用太担心。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腺癌,原发于子宫体部,是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子宫内层细胞的非正常性生长。子宫内膜癌通常发生在大于50岁的妇女,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最常见原因是,在人体内与黄体激素相比,雌激素过多。那么,? 其实关于子宫内膜癌能否治愈和生存时间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后期的治疗因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 该病的治疗从原则上讲,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能够耐受,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优势为以下方面: 1、手术可以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虽然绝大多数都作过分段诊刮术,但是诊刮标本与子宫切除后的标本相比,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的误差率高达20%,而这些指标,与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和预后直接相关。因此,准确的临床分期,是选择适宜治疗的保障,否则极有可能导致治疗的过度或不足。 2、手术能够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已经发生转移的病灶,包括紧密相邻的卵巢、输卵管,以及周围的淋巴结等。通过手术,可以直接根除肿瘤达到治愈目的,或缩小肿瘤体积,以利于患者的预后。 子宫内膜癌患者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 患者确诊癌症后心理负担重,因对疾病不了解更增加恐惧感,往往茶饭不思、彻夜难眠。其实子宫内膜癌的病程发展相对缓慢,是女性恶性肿瘤预后较好的一种,患者如能减轻顾虑,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是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相关阅读:晚期子宫内膜癌是否可以治愈) 二、日常活动及性生活 术后因恶性肿瘤易复发,需定期随访,进一步复查,确定是否可以恢复性生活的时间及体力活动的程度。注意有无复发病灶,并根据病人的康复情况调整随访间期。如果手术治疗后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痛等症状,可局部应用水溶性润滑剂,增加性生活的舒适度。 三、注意饮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为预防阴道残端出血、肠粘连,应保持大便通畅,食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牛奶、海产品、豆腐、水果、蔬菜等。 温馨提示:子宫内膜癌延误治疗远比癌症更可怕,出现不适症状不要硬扛着或是自行用药。更何况,目前医疗技术已使癌症治愈率大幅提高,比如乳腺癌治愈率已达50%,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治愈率也在40%~50%,关键是要在早期及时发现,才能有效治疗。
子宫内膜癌严重是会扩散的,那么等到子宫内膜癌扩散能活多久呢? 子宫内膜癌扩散能活多久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子宫内膜癌医治从原则上讲。只需患者身体状况能够耐受,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接受手术医治。在第一时间延伸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期。子宫内膜癌能活多久好取决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时机。 通常来讲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经过手术、化疗治好的可能性达百分之七十左右,可是考虑到肿瘤易复发和搬运成恶性瘤,专家建议子宫内膜癌患者应服药进行调度,适当加强身体的训练,增强本身的免疫力,抵挡癌细胞的扩散和搬运,如此治好率能够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五,所以,子宫内膜癌患者朋友也不要悲观。
指子宫不典型增生细胞占据鳞状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癌组织向间质内浸润性生长,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者,称为浸润癌。 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寿命延长,55岁 2.普查 3.即时诊断 4.外源性雌激素的广泛应用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1.雌激素长期大量刺激:不育(高危)或少育;月经初潮早(<11岁)或绝经延迟(≧52岁);垂体功能紊乱;肥胖;女性化卵巢疾病(卵巢的性索间质肿瘤、多囊卵巢综合症);外源性雌激素;抗雌激素药(三苯氧胺)的使用 2.营养因素:高脂、高糖、高蛋白、低纤维(西方化饮食) 3.其他:免疫缺陷、多发癌倾向、盆腔放射史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1.病因预防 2.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症 3.重视对 高危人群 的定期筛查 何为高危人群? 岁以上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2.绝经后长期使用雌激素治疗者 3.不孕、肥胖者 4.有卵巢癌、大肠癌家族史且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者 5.有子宫内膜增生史治疗后又出现症状者 6.绝经年纪超过52岁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女性化肿瘤病史者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主):邻近器官:宫颈、阔韧带、阴道、膀胱和直肠等 2.淋巴转移(主):①子宫底部肿瘤可经由阔韧带上部沿着输卵管淋巴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②子宫角处肿瘤可沿圆韧带转移到腹股沟深、浅淋巴结;③子宫下段肿瘤可经宫旁淋巴结向盆髂淋巴结扩散;④子宫后下方肿瘤可经骶骨韧带旁淋巴结,流经直肠旁淋巴结到达骶前淋巴结;⑤子宫前壁肿瘤可经子宫前方浆膜下淋巴管沿膀胱宫颈反折转移到阴道下1/3段 (1、3常见) 临床表现 症状: 1.异常阴道流血(主):绝经后出血;生育期月经紊乱、延长、经量增多 2.异常阴道分泌物:水样或血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出现脓性(异味) 3.疼痛:①下腹胀痛或阵发性疼痛;②压迫骶神经丛引起下肢或腰骶部疼痛(晚期) 4.转移癌表现体征: 早期:子宫增大 晚期:子宫表面形成肿块或浸润到宫旁或附件。 诊断 方法:1.子宫内膜活检或分段刮宫:管壁→宫腔 2.宫腔镜检查 3.细胞学检查:①后窟窿吸片法;②宫腔吸化法;③毛刷法;④洗涤法 4.超声学诊断 、MRI、PET/CT检查 6.肿瘤标志物——CA125需与之鉴别诊断的疾病: 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2.宫颈癌 3.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手术和放疗为主1.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要求闭合式离断阴道(I期,病理类型为非高度恶性的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鳞癌等,或肿瘤细胞分化非G3者) 2.广泛全子宫切除术:高位结扎骨盆漏斗韧带、切除阔韧带内全部宫旁组织,贴近盆壁切除大部分圆韧带,部分骶、主韧带及阴道上段不少于2cm 3.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双侧盆髂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或活检(临床确诊II期或以上)放射治疗 :根治、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1.根治性放疗:不能耐受手术/估计无法手术切除,腔内治疗+体外照射 2.术前放疗: (1)适应症: ①临床检查肿瘤体积过大估计切除有困难者,可行体外照射或宫腔内放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 ②肿瘤侵犯宫颈或阴道上段者可行阴道腔内放疗 (2)目的:降低肿瘤细胞活性,避免由于手术刺激导致 癌细胞术中扩散转移。同时术前放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的彻底性 3.术后放疗 适应症: 1.手术病理分期为I B期及以上,或病理类型恶性度高或细胞分化G3而术中未行淋巴清扫者,或虽行淋巴切除,但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应行盆腔/腹主动脉旁野外照射 2.阴道残端有肿瘤或阴道切缘距肿瘤小于2cm者,术后应补行阴道腔内放射 3.晚期肿瘤无法切净或估计有残留者,应行相应部位外照射药物治疗 1.孕激素治疗 (1)原理:孕激素可能具有使子宫内膜癌细胞向正常转化的作用 (2)适应症:①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②无法进行规范外科治疗者;③晚期/复发 (3)原则:①大剂量;②长时间 2.抗雌激素药物治疗——三苯氧胺 原理:抗雌激素和雌激素双重作用 1.竞争性抑制雌激素作用,抑制肿瘤生长 2.刺激孕激素受体的合成,提高孕激素的敏感性和长期有效性 3.抗癌药物治疗 适应症: 1.具有某些高危因素的早期病例术后辅助化疗 2.晚期:根治手术+辅助放/化疗 3.术中有肿瘤残留或复发转移者 预后影响因素: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的含量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为常见。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两型,以前者多见。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其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
1、雌激素依赖型: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甚至癌变。临床上常见于无排卵性疾病、分泌雌激素的肿瘤、长期服用雌激素的绝经后女性以及长期服用三苯氧胺的女性。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分化较好,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患者较年轻,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大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2、非雌激素依赖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这类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形态属少见类型,如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黏液腺癌等。多见于老年体瘦女性,在癌灶周围可以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雌孕激素受体多呈阴性,预后不良。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子宫内膜癌极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1、阴道流血
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
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液,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检查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触及不规则结节状物。除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外,病理组织学检查时确诊的依据:
1、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2、B超检查:经阴道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为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规则回声紊乱区等表现。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混杂的斑点状或棒状血流信号,流速高、方向不定;频谱分析为低阻抗血流频谱。
3、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颈管搔刮及子宫内膜活检、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清检查等。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癌变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选用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手术-病例分期的结果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案。手术的目的一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确定病变的方位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而是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Ⅰ期患者应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应行全子宫或者广泛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Ⅲ和Ⅳ期的晚期患者手术范围也与卵巢癌相同,应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两种。
3、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其机制可能是孕激素作用于癌细胞并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延缓DNA和RNA复制,抑制癌细胞生长。常用药物:口服甲羟孕酮200-400mg/d;己酸孕酮500mg,肌注每周2次。
4、抗雌激素制剂治疗:适应证与孕激素相同。他莫昔分(tamoxifen,TAM)为非甾类抗雌激素药物,亦有弱雌激素作用。常用剂量为20-40mg/d,可先用他莫昔分2周使孕激素受体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疗,或与孕激素同时应用。
5、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依托泊苷等。
6、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对于病灶局限在内膜、高分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坚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考虑不切除子宫和双附件,采用大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目前仍处在临床研究阶段,不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子宫内膜癌术后
子宫内膜癌术后应定期随访,75%-95%的患者会在术后2-3年内复发。随访内容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新的症状)、盆腔检查(三合诊)、阴道细胞学涂片、X线胸片、血清CA125检测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一般术后2-3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3年后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主要针对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的饮食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1、苦瓜茶
食材:鲜苦瓜1个、绿茶适量。
做法:苦瓜去瓤,入绿茶适量,瓜悬于通风处阴于。然后将阴干的苦瓜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10克/次,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解暑,生津止渴。
2、阿胶杞子粥
食材: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
做法:加水500毫升煮粥,熟后入阿胶20克使其溶化,再煮2~3分钟。服1次/日,15日/疗程,可长期服。
功效:益气补血,主治子宫内膜癌术后贫血。
子宫内膜癌患者做手术后,饮食一般以米粥和高汤为主。患者可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体质偏酸的情况,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