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眼科玻璃体切除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眼科玻璃体切除论文摘要

玻璃体本身没有所谓的物理上的分段,只是为了便于治疗,操作,人为地进行分段。玻璃体切割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打破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

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作用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和促进视网膜复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恢复患者视功能。由于玻璃体切割术是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医院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患者在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需要趴着的体位,一般需要趴半个月,恢复的慢的2-3月,平时走路也要低着头,这是建议患者可以使用【视优眼托】,可以帮助硅油顶住视网膜,使视网膜可快速恢复。

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作用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和促进视网膜复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恢复患者视功能。

在眼球睫状体平布作三个小切口,分别插入光纤(照明用)、波切器(切割及吸除病变玻璃体)、灌注器(灌入平衡盐水,维持眼压及取代被切除的玻璃体)。

肺磨玻璃病相关论文

尽我所知所解,无偿提供于你,就为了你能正确面对肺结节而不被忽悠!

前言: 肺结节的发现是越来越多,这主要拜高分辨率的CT普及所致,也可能与空气污染、生活节奏、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压力、遗传易感性等诸多综合因素有关。但因为目前的肺癌治疗指南滞后于临床,又因大医院过度扩张与绩效考核等制度设计的不合理,过度检查与过度治疗泛滥,在肺结节诊断与治疗领域乱象明显。从临床来看,以磨玻璃为表现的肺癌与传统肺癌有着明显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对它们的处理若参照传统肺癌的观点可能会带来偏差,不利于肺结节患者。本文从个人临床经验与多年致力观察总结肺结节诊断与治疗的角度出发,尝试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总结,供广大肺结节病友就诊时参考,也供同道交流,目前是想为肺结节诊治尽点绵薄之力。本文只述纯磨玻璃结节。

(一)概念

肺磨玻璃结节是指CT上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其病变密度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及支气管影。它的性质可能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炎症、肺间质性疾病或肺内淋巴结等。其病理基础是肺泡隔增厚或部分肺泡腔充满液体、细胞或组织碎片。如果病灶内含有实性的成份,则为混合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若抗炎治疗无好转,则有较大可能是肿瘤性质的,处理上要较纯磨玻璃结节更积极。

(二)病因

官方些的说法:肺结节或肿瘤发生率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肺癌,从戒烟开始。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三霾五气,包括雾霾、烟霾、心理有阴霾;大气污染、烟气污染、厨房油烟气污染、装修材料释放的气体污染以及爱生闷气等。对大众宣传来讲,这些是能注意到的,比如戒烟,比如注意环境整治,改善大气污染,还大家绿水青山;比如改善厨房吸排油烟的设备;比如装修后延迟入住并经过专业机构检测;比如都大家行善,要看的开,少生气等等,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所以我们讲,肺癌可防可控。但真的肺结节与肺癌就是这些因素引起的吗?注意到这些方面就能防止发生肺癌吗?个人其实也常持怀疑态度,但也参不透到底是什么原因。后来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 肺磨玻璃结节的来源 (孙希文教授) ,文章中也从吸烟、油烟、环境污染、生活方式、遗传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总之也持怀疑态度。这么大牌的教授也认为这些原因其实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所以我在这里说说自己的观点:其实,肺磨玻璃结节或肺癌的发生难以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发生的原因,我的猜想是:农药的广泛使用、转基因食品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装修材料污染、工作压力大休息不足、 汽车 尾汽与大气污染的推波助澜、心理问题增多结合遗传易感性等一系列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农药的广泛使用、转基因食品及其制品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它们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肯定是经历几十年或影响某一代人的。现在到田间地头看看,小小的一块地里,整袋整袋的化肥等待着施到地里去,难道它们不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吗?虽然过程也许是漫长的。小时候田里的哇声现在都没有了,以前你辈锄草是重要内容,现在也不用了,药一喷就不长草了,药水都到了土壤里,年年在用,它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回馈我们!

(三)病理

先来看一张图,这是总的分类,首先是浸润前病变(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与原位腺癌),其次是微浸润性腺癌(贴壁状生长为主),再次是浸润性腺癌(有贴壁状生长、腺泡性生长及乳头状或微乳头状生长):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病理特点: 通常 cm(不绝对的) ,可以单个或多个孤立性病灶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呈贴壁状生长,与周围正常肺组织有连续,细胞轻-中度非典型,排列较疏松,细胞间有裂隙;生长非常缓慢;

注意 :AAH与AIS可是一个连续过程,有时仅凭细胞学难以区分

可以理解为 :细胞已经不是正常形态,但还没见到典型癌细胞,是癌前病变;可以观察不手术,若因无法除外浸润性病变而进行了手术,只局部切除就行,切除后不会复发或转移。

原位腺癌(AIS)

病理特点 :肿瘤细胞严格地沿着以前存在的肺泡结构生长(贴壁状生长),缺乏间质、血管和胸膜侵犯。与AAH不同点在于细胞密度增加,细胞之间缺乏间隙,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界限非常清楚。AIS分为非粘液性和粘液性两型,后者极罕见,可为纯磨玻璃结节或混合磨玻璃结节(相对密度较高),大小 2cm,生长慢; 病灶增大或密度增高,可能向浸润型腺癌进展 10mm; 粘液型AIS通常表现为实性或大部分实性病变

可以理解为 :已经是肺癌了,见到癌细胞,但局限而没有突破肺泡壁;可以观察不手术,若因无法除外浸润性病变而进行了手术,局部切除就行,切除后不会复发或转移。

微浸润性腺癌(MIA)

病理特点 :是一种以贴壁状生长为主的孤立性小腺癌( 3cm),任何一个病灶浸润的最大直径 cm;通常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即主要为毛玻璃成分的中央有一 5mm的实性区。

可以理解为 :已经是肺癌,而且有浸润(会向外侵犯),但距离还很短,不会远处转移。需要手术切除;可以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切除后几乎不会复发或转移。

浸润性腺癌(IAC)

病理特点 :肿瘤浸润灶最大直径 。分为:1、贴壁状生长为主的浸润性腺癌(LPA):与其它组织学亚型为主浸润性腺癌相比,其预后较好。I期LPA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达90%;2、腺泡性为主的浸润性腺癌:圆形或卵圆形腺样构型,腺腔内或瘤细胞内可含有粘液;3、乳头状为主的浸润性腺癌;4、微乳头状为主的浸润性腺癌:此型具有较强的侵袭行为,易发生早期转移。与实性为主腺癌一样,预后很差;5、实性为主的浸润性腺癌;6、浸润性腺癌变异型:少见,此处略去。

可以理解为 :我们平常或以前所说的肺癌,恶性度相对较高,有复发或转移风险;需积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纯磨玻璃结节在病理可以是上述AAH、AIS、MIA以及浸润性腺癌(贴壁生长型)中任何一种类型。当然绝大部分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或原位腺癌,这两者都属于浸润前病变,没有风险,若能在术前确定甚至可不用手术或干预。如果是微浸润性腺癌也可局部切除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若真是浸润性腺癌贴壁生长型,虽然符合浸润性的病理表现,但仍从来没有发现转移的病例,也就是说仍是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基本就能治愈的。

(四)临床表现

肺磨玻璃结节都是无意中检查时或体检时发现,没有临床症状。有的有胸闷或咳嗽不适去检查发现磨玻璃结节,症状也非由于该结节引起。当然如果挺大的磨玻璃结节也不排除可能会稍有症状,比如咳嗽等。

(五)辅助检查

对于肺磨玻璃结节,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是胸部CT平扫,如果结节较小,细节显示不清,可以加行病灶所在肺叶的靶扫描与重建。它能从各个方向显示病灶形态、边缘、与周围血管支气管的关系等细节。要注意的是非薄层扫描的CT不能准确诊断磨玻璃结节,比如5毫米层厚的扫描可能只扫到结节的外围区域,此时可能显示的是磨玻璃影,但薄层扫描后就会显示是实性结节。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增强CT与PET-CT对于纯磨玻璃结节没有诊断价值,因为它们都是依病灶血供是否丰富为基础的,但纯磨玻璃结节基本上不大会有明显的足以让造影剂可显示出的丰富血供。

普通气管镜一般也到不了磨玻璃结节所在的位置,意义同样有限。

血液检查肿瘤指标基本上不可能有异常。但如果已经查了肿瘤指标显示正常,却根本不能以此为依据排除该病灶是早期肺癌。

(六)良恶性的判断

磨玻璃结节不能等同于肺癌,但从临床观察总结上千例的影像资料来看,以下几点比较可靠:

总之,肺磨玻璃结节有部分是早期肺癌,有的不是,两者不能等同。

(七)随访策略

目前最不统一,最乱的就是纯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肺癌了,有让观察、有让手术、有让楔切、有让段切、有让叶切,甚至还有术后让病人基因检测或吃靶向药或化疗的都有。既然纯磨玻璃表现的都是早期肺癌,而且临床从来都没有碰到过有转移的,那么随访观察肯定是安全的。所以:

1、 1厘米以下的纯磨玻璃结节先不要开,半年或一年复查(个人建议应该半年)。1-2厘米的纯磨玻璃结节视结节位置,如果可以楔切的部位则建议楔切;楔切偏深,但能肺段切除的部位则建议段切;若只能肺叶切除的部位则建议先不要切(因为随访到进展或出现实性成份,反正也是肺叶切除,迟个2年、3年,也许有的可迟个4-5年再来开,至少这几年肺功能维护更好,也没有手术导致的相应不适)。能亚肺叶切的部位之所以又要建议切,那是为了保留更多的肺组织,早切可亚肺叶,进展了切可能就得肺叶,所以要早切。况且病灶能长到1-2厘米,接下来的时间段时(几年不一定)肯定会继续进展,迟早是要切的。如果病灶大于2厘米时,虽然也有专家认为可继续安全随访,但我的意见则可以开了,就像前面说的,病灶总是从小长到大的,既然发现时已经有2厘米以上了,再随访下去,迟早是要再进展的,而目前的指南亚肺叶切除的首要条件是小于2厘米,所以建议发现即可切。但个人以为,只要是纯磨玻璃结节,仍不建议都肺叶切除,能楔切与段切的仍可选择亚肺叶(这与指南不符合,但临床来看,效果没有区别的,因为纯磨从未发现转移)。汇总一下,就是下面这张表格的意见:

2、 随访进展的纯磨玻璃结节,密度的增加或出现实性成份需立即干预,而仅范围的扩大,则仍可安全随访,具体到多大该手术了,参照上一段的内容。相对来说,经过随访有进展的,可以稍微积极点,因为已经有增大了的话,再等也总是会继续增大的。

3、 多发磨玻璃结节的干预要更加保守,因为你切了目前的病灶,还会有新的病灶长出来或者小的大起来,所以对于多发的,应该随访到有出现实性成分了,也就是说再不干预有危险了,那得处理,而且优选楔切或肺段切除。真的如果实在太多,那只处理主病灶,其他能兼顾的兼顾一下,兼顾不到的次病灶则留着观察随访。

(八)手术治疗

我们先来看肺癌治疗指南对于手术方式的推荐:

文中说“解剖性肺切除仍是标准术式,且目前早期肺癌的标准术式仍是解剖性肺叶切除”。这是一个基本,所以在这个指南的批引下,只要病理是肺癌,包括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医生若做肺叶切除均不违反原则,都是可以的,甚至在部分非典型增生,若位置不佳或已经经过随访持续存在,无法除外肿瘤,行了肺叶切除也不能说错。这正是导致目前肺磨玻璃结节病理上是早期肺癌时乱象丛生的根本所在。如果符合(一)肺功能无法耐受肺叶切除;(二)直径小于2厘米且具备“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磨玻璃成分大于50%、倍增时间大于400天”其中之一,则可选择亚肺叶切除,相比楔形切除更推荐肺段切除。但我一直觉得,段切是不是必要?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吗?假如其实段切与楔切一样效果的情况下,把一个不必要的手术做成精品,从对患者的创伤以及医保资金支出方面来讲,从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来讲,真的是合适的吗?假如病灶确实只位于局部,没有肺内的气腔播散,也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也无第12-14组的淋巴结转移,那么楔切、段切或肺叶切除三种手术切除的方式从治疗效果上来看是没有区别的。但在我们医院组,均单孔胸腔镜下手术时,目前楔形切除手术大致5-10分钟、肺段切除小时左右、肺叶切除小时左右,如果显露不好或淋巴结比较难分可能会有所增加,若解剖发育非常好,可能会更短时间。手术费用则楔切约2万左右,肺段约万左右,肺叶4万左右(因为肺段用的器械更多)。术后住院楔形切除术后1-3天,肺段5-7天,肺叶也差不多5-7天。大家算算,当治疗效果一样的情况下,哪个是优选,而且风险楔切几乎没什么大的风险。若术前诊断早期肺癌,影像上是纯磨玻璃结节(不管它是AAH、AIS抑或MIA,甚至浸润性腺癌,只要影像上是纯磨,纯磨从来没有碰到转移的),那么:如果没有转移的纯磨,楔切就够了;如果存在转移的纯磨,肺段反正也不够!肺段切除则适合以下情况:如果楔切比较大范围,基本接近肺段需要切除的范围了,做段切余肺舒展更好;如果位置在肺段段门附近,楔切比较难以企及,而段切能肯定切在里面;如果肺功能欠佳的实性结节,肺段也是妥协性的手术方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楔切有时病灶不一定能在切下标本的中央,但若联合亚段切除倒时非常好,总让病灶在切下标本的中央部位,保证切缘(实际我还想,若没有气腔内播散,切比若已阴性,距离2厘米以上或大于病灶直径,意义何在呢?)

(九)术后辅助治疗问题

当手术后病理报告纯磨玻璃结节是腺瘤样不典型增生、原位腺癌或微浸润性腺癌时,因为不存在转移复发风险,根本不需基因检测与相应的靶向治疗,也不需要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中药的治疗从调理身体方面考虑可以采用,但从随访肿瘤发生方面目前无确切证据能有显著效果。虽然我一直觉得肿瘤治疗的最终出路在中药,因为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万物相生相克,有此病症,肯定有克它的药物,也虽然有中药治好肿瘤的个案,但目前的中医水平仍无法大规模复制治疗成功的个案。

如果是浸润性腺癌,纯磨玻璃结节基本上只可能是贴壁生长型的浸润性腺癌。传统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主要用在2A期以后的病例以及部分有高危因素的1B期病例,对于早期肺癌中的1A期是明确不需术后辅助治疗的。

所以磨玻璃结节肺癌都是1A期的,即使是浸润性腺癌,也不需术后辅助治疗。若为多原发磨玻璃肺癌,因为单个评估也都是1A期,应该同样不需要术后辅助治疗。何况此类肺癌多为惰性,也有研究表明化疗对磨玻璃结节肺癌无效:

目前临床在用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都是针对晚期肺癌的,或者术后考虑中期有较大复发转移风险的。如果将它们用在早期肺癌病人的身上,或者用对付晚期肺癌的方法来治疗手术无法切除干净的磨玻璃结节多原发肺癌,显然是荒唐的。治疗多少时间?几个周期?如何评估?你不用药仅观察纯磨都可长期不进展,难道你能说病人活了超过5年是这些全身治疗措施的功效?

(十)关于多原发癌问题

近几年碰到的病例,特别是肺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多原发的比例非常高,包括同时性的,也包括异时性的。它们的生物学行为与传统意义的肺癌明显不同。业内称之为懒癌,也就是说发展非常缓慢,5年生存率甚至不用干预都基本能达95%以上(没查文献,自己随便估的),如果及时干预,预后明显好于传统肺癌。

现在的指南中针对多原发癌的表述,只是总纲,是原则上的表达,真到具体病例上如何操作对待,变数过大。比如:主病灶如何确定?是按密度,还是按大小?怎样的主病灶需要处理干预?次病灶1处、2处与N处有没有区别?主病灶处理后,次病灶该如何?建议随访,但若进展如何?肺功能好的病人是否再手术,肺功能差的是化疗,还是靶向治疗,抑或免疫治疗?主病灶确定为肺癌后,有没有必要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有无靶点,针对次病灶的靶向与免疫用药是否可行?效果如何?能否治愈次病灶?如果不能,予以相应治疗是否有意义或有价值……

多发实性或多发混合磨玻璃的按传统意见处理便可。我们在本文中要讨论的多原发磨玻璃结节都是纯磨,这是最乱的领域。我的考虑是:

1、 主病灶在1厘米以上:

2、所有病灶都在亚厘米大小:

此时若个别为8、9毫米,另一些5-7毫米,还有一些更小的5毫米以下,那么我们不能认为最大的就是主病灶,并没有到应该处理干预的阶段(对于多原发癌来说)。个人意见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切除较大的结节,甚至做肺段或肺叶切除(为求同时切除与所谓主病灶在同叶的其他结节)并没有临床价值,因为它仍有许多稍小的纯磨玻璃结了,反正仍得随访,仍担心事,仍有可能进展。而不切它,它也是极缓慢进展或不进展,手术没有达到控制疾病、治愈疾病的目的,却经历创伤,损失肺功能。

(十一)磨玻璃肺癌术后的随访问题

我们知道,检查发现磨玻璃结节,需定期复查,若有进展要手术。随访间隔视结节大小与密度综合考虑。假如是亚厘米结节(多发或单发均可),每6-12有月复查,结果发现增大了,达2厘米以上了,予以肺段切除,病理证实肺癌。那么随访意见按目前的肺癌指南(没有专门针对磨玻璃结节肺癌的),该如何随访:

看见了吗?前3年每3-6个月复查,如果医生选择每3个月,则比手术前检查的更勤快了!你说这指南能用在磨玻璃肺癌上吗?所以我的意见是:术后已经没有病灶的,年度复查(其实也可2年复查,但正常人群的单位体检都是一年一次,一个肺癌术后的病人难道还2年查一次,总觉得不对);术后仍有次病灶在的,视病灶大小半年或一年查一次,直到永远!如果不是为了体检,只为肺癌有没有转移,则根本不用查其他脏器的彩超、CT、MRI或PET-CT。肺部CT的复查也为观察尚存的纯磨结节有没有进展而已。

中国这么多病例,磨玻璃结节肺癌相对于传统肺癌是个全新的领域,真的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引领世界范围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治疗与基础研究,因为我们病人多,量大!制定专门针对肺磨玻璃结节的国内治疗指南,刻不容缓!

# 健康 守护者#

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是指高分辨率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但其内的支气管血管束仍可显示,见于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及肿瘤等病变。一般来说,肺内磨玻璃密度影就是早期肺部疾患的表现,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肺内磨玻璃影并不一定是恶性的,有的时候,肺部炎症、出血、纤维化的良性病变也会产生磨玻璃影,不过,在更多的情形下,肺磨玻璃影是有害的,可能是肺癌,也可能正在从良性过渡到恶性。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如何判断肺磨玻璃影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肺内磨玻璃影是良性的:

1、像磨砂玻璃,又像铺路石一样,这是肺泡蛋白沉积症。

2、像马赛克拼图一样,这是马赛克灌注,是肺内通气灌注不一致的表现,主要是小支气管炎症,导致肺内局部积气。

3、看起来像是磨砂玻璃,还有小空洞,这是隐球菌感染,肺里长蘑菇了。

4、到处都是磨玻璃,这是弥漫性的磨玻璃影,是肺淋巴管平滑肌肌瘤病。

5、磨玻璃边缘不清晰,随着时间变化还会逐步缩小或吸收,这是肺泡内积血,有些病人在肺磨玻璃影前期会有大量咯血症状,这些血没有在咯血的时候排出肺部,积在肺内,就会形成这种磨玻璃结节。

以下几种肺内磨玻璃影是恶性的:

第一,是伴有明显分叶、空泡、胸膜凹陷的特征,或者有明显实性成分,就像荷包蛋一样中间厚外周薄,又或者像牛眼、像花瓣,这样的磨玻璃影提示着恶性病变。

第二,随着时间过去,随访中如果发现磨玻璃影增大,而且病灶密度变实,则提示着恶性病变。

第三,注意密度较淡较大的磨玻璃影,这类磨玻璃影很容易和炎症混为一谈,但炎症的边界往往比较模糊,而恶性磨玻璃影的边界往往较清晰、轮廓明显。

第四,其他不典型肺磨玻璃结节空洞,特点是空洞的外周是薄壁,薄壁是淡淡的磨玻璃影,这也是恶性的。

磨玻璃影是可以治愈的,当磨玻璃影比较小的时候,一般都要进行随访调查,如果两三年没有什么变化,说明基本没有问题,如果出现了恶性的征兆,就要及早进行切除手术,值得一提的是,微创胸腔镜手术是磨玻璃影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创口小,安全性也非常高。对于患者手术后是否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要根据情况而定。

总而言之,当我们遇到肺部磨玻璃影时,也不要过于担心,因为可能是良性的,就算是恶性的,也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随着检查技术的日新月异,约有30%的人会发现有肺部结节。有人经CT检查后,发现肺部有小的磨玻璃影结节,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要不要紧呢?

下面就来看一看有关磨玻璃影的自我解读吧:

“大家不要谈我色变哦,我不一定是癌。有时候,肺部炎症、出血、纤维化都可以造成我。然而,我在更多的时候还是坏人。

我肯定是从小逐渐长到大的,我小时候(<1厘米)很纯、密度很低、圆脸、边界也清晰,这时我还不一定是坏人,切除后,多证实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或者是原位腺癌,甚至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是微浸润腺癌。当我逐渐长大变坏时,可能会引起实性成分增加,有时我还会出现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血管密集等改变,这时我多数已经是坏人了,你们叫我浸润性腺癌、恶性肿瘤。

起初我很弱,没能力突破细胞间连接,也进入不到血管里去,只有给我充分的时间,我才会变强,逐渐突破层层壁垒,实现转移,这需要两三年或者更久,与机体免疫力有关。

当我被发现时,不必惊慌:在我小、纯的时候,可以随访观察,一般来讲,直径<8毫米,都可以3-6个月随访一次;如果直径>8毫米,或随访有长大趋势,或出现许多坏人的征象,那就早点对付我吧,否则,我迟早会占据身体的重要部位,之后,我就是货真价实的老大。

如果随访两三年我都没变化,那基本上没问题,但非绝对哦!机体免疫力强时,我长得很慢,甚至处于静止状态,但在合适的时机我也会爆发的,除非我本来就是由于肺部炎症、出血造成的,那是会缩小甚至消失的。而纤维化造就的我则不会变化。

.

我爆料二点:

第一, 手术切除我,那我可真是不存在了;

第二, 手术也有风险,对于老年人及身体虚弱、多病缠身的人来讲,说不定会有很多并发症。

总而言之,更多时候,我还是充当了坏人的角色。我喜欢雾霾天,微波颗粒物,喜欢那些成天熬夜、抽烟喝酒、缺乏运动、免疫力低下的人们”。

经过积极的CT检查随访,没有消失或者继续增大,多数是肿瘤性病变。近年来,GGO在我国发病率迅速飙升,主要见于年轻患者、女性、非吸烟患者。现代人缺乏锻炼,每天端坐在电脑前接受辐射,免疫力低下,持续亚健康状态,再加上如果有长期熬夜的习惯,机体没有办法通过休息得到恢复,则更容易患各种癌症。雾霾颗粒的肺内聚集,潜伏进入肺内无法排出,极其容易吸附各种诱变物质、致癌物质,肺癌的发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肿瘤性GGO可以分为纯GGO和混合性GGO:

低剂量薄层胸部CT动态观察有助于判定GGO的性质及之后如何处理。20%的纯GGO、40%的混合型GGO在随访过程中变大。体积长大翻倍的时间,肿瘤性的纯GGO是1-2年,混合性GGO需2-3年,因此,对于GGO的随访必须不得少于3年。根据经验,若GGO最大直径>10毫米,需要3个月随访一次CT,如果无变化或增大,建议活检或手术切除;纯GGO最大直径≤5毫米,无须进一步评估,可每年复查一次CT作为体检常规检查;5毫米<纯GGO最大直径≤10毫米,3个月复查CT,随访3年。

.

对于混合性GGO(5毫米<最大直径≤10毫米),起初3个月复查CT;若实性成分最大直径<5毫米,则每年复查一次CT,连续3年;若实性成分最大直径>5毫米,则建议活检或者手术切除。

对于多发性纯GGO,若最大直径≤5毫米,则每2-4年复查CT;若5毫米<最大直径≤10毫米,但无实性成分,需要3个月后复查胸部CT评估,如无变化,每年复查一次CT,连续3年。若主要病灶为混合性GGO,需要3个月后复查CT,如无变化尤其是实性病灶>5毫米,建议活检或者手术切除。

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复查CT带来的辐射损害,在随访CT的辐射风险与肿瘤进展之间做出的平衡法则。让低风险患者更放心的生活、工作,让高风险患者更早介入治疗。

GGO患者术后多数不需要化疗。

总之,肺部磨玻璃影,可弥漫性散在生长,也可仅聚集在局部,它善恶难辨,恶性居多,小于8毫米可以随访、大于8毫米可能需要手术,或者经过积极随访(3年以上)发现增大、密度增粗,出现一些如空泡、分叶等恶性征象,则建议手术治疗。

微创胸腔镜手术是治疗GGO的金标准。肿瘤性GGO往往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肺癌。

因此,当肺部体检查出磨玻璃结节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定期做好随访……

随着人们日益建好的生活方式。许多重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充斥了许多的污染颗粒。这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肺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灰尘没有等地方的工人。他们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他们大大增加矽肺、尘肺等肺部疾病的患病率。还有鱼。重大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特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就是吸烟。吸烟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中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一种生活方式,会让我们的肺部大大损伤,最终患上许多的肺部疾病。

有许多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太差,抵抗力弱,容易被一些肺炎链球菌,金葡菌等细菌所感染,导致肺部疾病。会出现一些如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表现。在影像学上就会表现出一种特异性表现,如肺部磨玻璃样密度影。肺部磨样密度影在。CT或x线上表现为轻度的密度增加。但是他的支气管血管束都是仍可显示,见于各种炎症、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的方案也是不同的。

例如肺部的炎症,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病理上常分为四期:即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消散期。充血期X线胸片上常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重。红色与灰色肝样变期表现为肺部大片实变,实变范围多与肺叶或肺段=致,呈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内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含气支气管征"。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若累及整个肺叶,表现为以叶间裂为界的大片致密影,边缘清晰,叶间裂无移位。至消散期则肺实变密度逐渐减低,且密度不均匀,表现为散在不规则的斑片状影。炎症最终可完全吸收,或只留少量索条状影。在抗生素的治疗下是可以治愈的。

精神病罪犯玻璃论文

精神病学术论文篇三:《精神病人的犯罪分析》 摘要近年来,精神病人犯罪的比率不小,对其周围的人的生命和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分析,以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精神病 精神病人 预防和对策 近年来我国精神病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精神病人犯罪作案手段残忍,人身危险性大,危害后果严重,对其周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个个惨案的发生,使很多人对刑法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相关规定产生了严重的不满,认为刑法应该与时俱进,平等对待精神病人,包括与常人同等的刑罚。 一、精神病人犯罪现状 2004年4月29日上午,宕昌县秦峪乡羊骨堆村小学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一名成年男子双手各持一把菜刀冲进教室,将15名学生及两名农民砍成重伤,行凶者袁某后被诊断患有精神病;2004年7月26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劫机事件,事后证实劫机者杨劲松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并有精神病史;同年7月27日,长春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犯罪嫌疑人崔显海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8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幼儿园51岁的门卫徐和平持菜刀将15名 儿童 和3名老师砍伤,事后查明,徐患有严重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而就在同一天,四川崇州发生了“犯病孙儿手刃祖母”的惨剧:患有家族遗传精神病的村民沈奇龙将85岁的奶奶杀死。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曾到某县调研,听说该县今年以来共发生16起杀人案件,其中30%为精神病人所为。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8300万人。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当一些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他们的无助和挫折,往往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子”。一个“导火索”的不期而至,就会在瞬间点燃这个“炸药包”。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正进入到无情的“精神疾病时代”,正面临着精神卫生问题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的现象必然有增无减。 二、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重大恶性杀人案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面对一个个鲜活无辜的生命被无缘无故的剥夺,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不适用刑罚,刑罚的报应和预防目的如何实现?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三、精神病及其病理 精神病是大脑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机能紊乱,并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具体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智能障碍、行为障碍等不同表征。人类精神活动的正常标志是精神活动的完整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如果这种完整性和统一性被不同程度地阻隔和破坏,个体的精神活动就会存在缺陷,进而出现精神病态的反映,也就是个体的正常心理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在这种状态下,受心理指导的行为必然会出项异常。 (一)精神医学中的“精神病”概念 1.广义的精神病概念 在精神医学中,人们曾广义地将“精神病”一词用以泛指各种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即把各种精神活动障碍均称为“精神病”,在涵义上等同于“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只是从程度上将精神分裂症、偏执狂等这类严重的精神障碍称为“重性精神病”,而把神经症、人格障碍等较轻的精神障碍称为“轻性精神病”。 2.狭义的精神病概念 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精神病”与“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是不同的概念。“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为总类概念,是各种由于大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按其性质和程度,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组疾病:(1)精神病(包括器质性精神病和其他精神病);(2)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及其他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3)精神发育不全。而“精神病”则为属类概念,属于精神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即具有特定的病理基础,精神活动异常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并且持续达一定时间的精神障碍。 (二)刑法中的“精神病”概念 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的通行证观点认为,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疾病、精神疾患,它包括两大类疾病:一是精神病,包括以下几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这些明确诊断的精神病;严重智力欠缺,或者精神发育不全达到中度(痴愚)或者更为严重程度(如白痴);精神病系统状态,其中包括癔症性精神错乱和病理性半醒状态、病理性激情、一过性精神模糊这四种罕见的例外状态。二是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如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等。 精神病的形成一般与个体的经历、生活处境、遭遇以及遗传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行为有时会给自己及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社会造成伤害,甚至违法犯罪。实际上就是个体与社会环境适应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割裂。精神病人在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态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且多数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四、精神病人犯罪的基本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原因 社会环境包括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如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传统的和外来的低级文化、不良的社会风气、传媒的误导、他人的落后言行,都可与精神病人的犯罪发生密切的联系。首先,这些消极因素可以对精神病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形成易于犯罪的素质。其次,这些消极因素可以培养、早就精神病人的犯罪意识,成为精神病人犯罪的直接原因。 (二)经济条件的原因 有的精神病人工作能力差,不容易找到职业,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微薄,也有些本身有工作的精神病人因精神疾病而失去工作。其中有些人为生活所迫,可能会发生盗窃、抢劫。经济地位的低下还可能使一些精神病人产生不满情绪和反社会意识。有些人形成较强的逆反心理,蔑视社会秩序,常常寻衅滋事。还有些人为人冷酷,情感淡漠,遇到激惹容易发怒,经常使用暴力,而且手段凶狠。 (三)文化程度的原因 一些研究报告发现,精神病犯罪者中有相当多的人文化程度比较低。精神病人由于学习机会少,或者天生智力低下,没有文化或者文化程度低的情况比常人多见。而文化程度低必然使精神病人的辨别是非、利弊的能力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容易在社会上不良因素的熏染下失足堕落。文化程度低也使精神病人难以形成较高层次的趣味,偏好感官刺激和物质利益,而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采取非法的、不道德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欲望。 五、我国精神病人犯罪的主要特点和深层原因 (一)主要特点 第一,侵害目标随意:精神病人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非常随意,经常是见谁打谁,受害人往往猝不及防,突遭横祸。 第二,报复心理极强:精神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对与自己稍有矛盾的人都可能进行不计后果、不择手段的报复,而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第三,人身危险性大:有关人士曾对精神病人犯罪进行过统计,发现杀人的占91%,平均每名被监管的精神病患者杀人,最多的杀死7人。 第四,再次危害社会的现象多:众多的精神病患者在犯罪后,依照刑法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并没有被送到指定的医院强制治疗,而是重新回到社会上,致使精神病人再次危害社会的现象日益增多。 (二)深层原因 第一,监护人的监护不到位。从笔者了解的情况:一个家庭中出现精神病人,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将背负沉重的包袱象掉进深渊一样,生活质量和心理的痛苦不必说了,经济和人身的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精神病治疗费用的庞大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治疗后病情稍微控制便停药会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再治疗起来更难时间更长。还有病人的不配合,几乎所有精神病的病人不会承认自己有病,一旦脱离医院的强制治疗和吃药,要让他们自觉的吃药很甚至会对给予他治疗的亲人有报复行为,使亲人产生恐惧心理,惧怕再次治疗后病情复发对他们人身的伤害。精神病人拒绝治疗,犯病会越来越频繁。此时出现了两种困境:精神病人去医院治疗没有钱,在家治疗病人不配合。从而形成了种种隐患。 现在的精神病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们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区别,甚至有的还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混杂在我们正常人中,如果不出现比较明显的侵害行为,人们是很难分辨出来的。往往等到结果出现时悲剧已经发生。 第二,政府的责任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没有对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力不足也使许多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给精神病人提供足够的治疗费用。 第三,我国对精神病人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相关法律不完善,缺少实施细则。因为对精神病人采取强制治疗措施涉及对公民人身自由的剥夺问题,还有采取强制治疗措施的条件、程序的启动、案件的审理机关等等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因此,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在处理精神病人违法犯罪问题时往往面临着制度性的困境。 六、关于精神病人犯罪刑罚和预防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观点 刑事古典学派认为,对于精神病人而言,因为自由意志不能行使,精神迷乱状态下的行为非但不是犯罪,根本不算一种理性意义的行为,因而精神病与犯罪是严格区分的,处置手段也不同。在他们看来,危害行为的实施者要么是一个精神病人,要么是一个罪犯。如果他是一个精神病人,就不能再把他当作罪犯,对他的处置便与刑事司法无关,不应强制他们进精神病院;如果他是一个罪犯,那么对他的处置就与精神病院无关,他应当进监狱。 (二)刑事实证学派的观点 刑事实证学派则认为,精神病人和其他人一样,行为受到生理状况、自然现象和社会环境的支配。他的行为完全是由心理上的各种动机以及各种内外部条件共同决定的。因而犯了罪的精神病人应该属于罪犯的一部分。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龙勃罗梭和菲利。 1.龙勃罗梭 通过实证研究,龙勃罗梭认为尽管部分精神病犯在犯罪前后可能了解自己行为的犯罪性质,甚至知道自己在法律上所处的特殊地位,但那些在精神病发作时受病变因素的刺激而犯罪的精神病犯是缺乏或部分缺乏责任能力的。他认为在犯罪人和那些被认为犯了罪的人当中,有许多人是精神失常者,对于这些人,监禁是不正当的,释放又是危险的,而采取的一些有损于道德和安全的中间措施都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龙勃罗梭认为只有建立刑事精神病院才能克服审判与正义以及与社会安全之间的不断冲突。通过刑事精神病院中的永久监禁,可以制止犯罪的遗传、犯罪结伙,防止匪帮的形成;可以防止累犯,减少诉讼开支,从而减少那些经常产生于模仿的新犯罪;可以使那些想假装精神病人的罪犯打消装假的念头,也不让那些辩护律师有机可乘。龙勃罗梭建议:“当出现精神失常的嫌疑时,陪审团应当由公民、法官和精神病医生共同组成”。龙勃罗梭这样构建改革措施:“应当根据法律尽快建立两个至少能容纳300个床位的刑事精神病院,并且在我国主要地区的监狱设立7个关押精神病人的区域。” 2.菲利 菲利认为,尽管法律认为精神病犯没有道义责任,但仍然建立监管精神病犯的精神病院。在对防范具有犯罪倾向的精神病人没有任何保证的现行制度之下,对其予以管理的费用比这些人造成的损失要大的多。菲利在对有些人针对残暴情景提出的其他批评置之不理,经验已经表明,在精神病院中,在具有专业知识并能够防止残暴行为爆发的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罪犯的倾向性对其进行分类,所以认为犯罪精神病院难以避免犯人暴行的预言是没有根据的。菲利的社会防卫受到了高度重视,以至于绝大多数古典派犯罪学家现在都接受了设置犯罪精神病院的提议。 两派的争论以刑事实证学派的胜利而告结束。随后更多的国家设置了犯罪精神病院。到20世纪初,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犯罪人强制收容进犯罪精神病院已经成为保安处分制度的重要内容。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犯罪人的处遇中,更强调对精神障碍的治疗和医学控制。在一些国家的保安处分制度中,强制收容的概念已经被强制医疗这个更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概念所取代。 七、我国精神病人犯罪的预防和对策 (一)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第一,在我国已经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国家应当投入较大的财力和人力,建设一批具有较好软件和硬件设施的精神医疗场所,凡收进此类场所的精神病人,一律实行国家免费治疗,并要在专门的心理、生理医生专家小组给出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评估结果后方可准许其出院。这种投入时完全值得的,是收益大于支出的。 第二,虽然此类医疗场所是高度人道化的,但毕竟由于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因此原则上应以精神病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的。对于那些有严重肇事倾向和苗头的,应责令其家人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如其家人或监护人做不到这一点,或者此类精神病人没有家人或适当的监护人,流落街头,则应考虑将其收进此类场所加以治疗。 第三,决定某个精神病人是否进入此类场所,或者可否离开此类场所,应由专门的心理、生理专家小组提出意见,经法院司法裁决。 第四,对于监狱等其他场所发现的精神病人,应及时转入此类场所,对其进行治疗。 (二)政府要高度重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一法律条款明确了政府对精神病人在危害社会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在政府性质的卫生防治机制中,并不包含对精神病人的调查统计,实质上政府本身也没有具体职能部门管理精神病人,更说不上治疗了。所以,法律的这一规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上意义并不大。要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病人问题,就需要政府做到: 1.加快立法进程,保障病人合法权益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并不意味着精神病人犯罪在法律上不被认定为犯罪,而只是表明由于精神病人不具有责任能力从而不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由于意识及意志方面的缺陷,法律对其进行保护,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也符合刑法罪责相适应的原则。但是,一概将行为人放回社会,不仅被害人的心理得不到慰藉,更重要的是将极大地威胁到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这种作法的缺陷可见一斑。首先,精神病人犯罪多为凶杀等暴力性的犯罪,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都很大,法律采取一味的"放任"态度将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其次,法律对精神病人的保护仅仅停留在事后不承担责任的程度,是无法根本保护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使得精神病人犯罪的严峻性问题的解决失去了有力的保障机制;最后,法律的规定过于抽象,实践中很难把握,缺乏操作性。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把对精神病的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加快精神卫生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形式对精神病人的政治权利、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等方面加以保护,同时,对政府医疗措施、费用等相关方面,以及法律责任加以规定,切实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2.健全保障体系,提供良好治疗条件 精神病人病情的性质决定了患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患者家属根本无能力给病人治疗,而且法律规定的政府"强制"医疗,由谁出钱?到哪里治?这些问题不解决,精神病人得不到彻底治疗,就很难防止伤人事件再次发生,悲剧再次重演。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保障机制上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和治疗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和长期治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很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家庭无法承担,而医院也不可能全部支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经费投入,或者设立专门的精神病患者救助基金,解决治疗的经费。 (三)社会应大力帮扶,开展爱心救助行动 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高、时间长,单靠家庭和政府的力量进行全面康复治疗难度很大,社会也应发挥其囊括范围广、组织发动易获支持的优势,开展爱心救助行动,通过发展公益事业或者组织公益活动,发动社会力量来支持精神病患者康复,让精神病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更感到社会的关爱,加快康复进程。 如此,则精神病人幸甚,社会幸甚,人民幸甚。 注释: 刘仁文.对有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一放了之.省略cn/zywn44/. 黄辛.我国应加强严重精神疾病的前沿研究.科学时报.2006(6). 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高铭喧.刑法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刘白驹.精神障碍与犯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法正居士.犯罪精神病院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前景.http://blog.省略/fzhjsh/.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第376页,第392页. [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刘仁文.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猜你喜欢: 1. 精神病院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论文1500字 4. 精神病见习心得

罪犯心理矫治在我国实施以来,已积累和丰富的 经验 ,随着社区心理矫正的产生,原来关于罪犯心理矫治的适用对象需要界定,社区心理矫正应当作为罪犯心理矫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罪犯心理矫治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 本文对国外罪犯心理矫治领域中的新进统计技术做了一个较深入的考察和介绍,并强调了新发展出来的统计技术——ROC曲线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等对罪犯评估结论准确性的巨大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罪犯心理矫治 ROC曲线 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

基金项目: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罪犯心理矫治案例课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红丽,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中图分类号:D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592(2013)05-236-02

罪犯心理矫治课程是一门法学和心理学结合程度比较高的实操课程,也是一门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可能需要直接应用的课程。但是我国目前罪犯心理矫治课程中操作性内容缺乏,而且与国外新技术、新 方法 脱节严重。笔者拟将国外近年来在罪犯矫治领域的新近统计技术引入课堂,以期提高学生未来实务工作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一、罪犯心理矫治评估结论的特殊性

一般来说,当今的罪犯心理矫治至少要达到以下目的:通过特定个体的早期行为先兆识别出犯罪可能性高的群体,获取预测性的信息并进而把这些信息应用在制定刑事司法的决策中,比如应用在判罪或释放的决策中。而正如Andrews 和Bonta (2003)所言,这种识别或预功能就是要得出统计的或精确的预测指数,以客观的证据为指导预测犯罪并选择相应的对策。所以,相关的统计分析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和一般的心理统计不一样是,罪犯心理矫治作出预测结论的过程更象医学上一个对“病人”作出“是否患病”的诊断过程。此外,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统计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罪犯再犯风险的预测“结论”不再只是简单地根据事先设定的“一个绝对的分界点(an arbitrary cut-off point)”做出判断的过程,而是通过“风险决策”程序最终做出一个“诊断(Diagnosis)”的过程。这一诊断结论实际上只有两种:高风险或低风险。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这名罪犯事实上也分属于两类人:未来出现再犯或者没有再犯。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2X2的列联表(contingency table)(表1):

表1. 2X2预测准确性表

由表1可知,当罪犯心理矫治评估人员针对一名罪犯作出了“高风险”或“低风险”的诊断结论以后,会出现4种情况:事实上的再犯被正确地诊断为高风险,即真阳性(true positive,TP);事实上没有再犯的被错误地诊断为高风险,即假阳性(false posivive, FP);事实上的再犯者被错误地诊断为低风险,即假阴性(false negative,FN);以及事实上没有再犯的被正确地诊断为低风险,即真阴性(true negative,TN)。这样的数据形式是典型的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的研究对象。

二、信号检测论理论及ROC曲线的应用

信号检测论最早出现于雷达侦测领域,即借助于统计方法帮助雷达有效的区别雷达“信号”和“背景噪音”(Leshowitz, 1969)。经过二战的强力促进,信号检测论及其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提升,并在战后逐步扩大到 其它 应用领域,如医药行业、非损伤性检测、信息检索、产品检验、调查研究,以及临床心理学等(Swets,1996)。而近年来,研究者开始试着将信号检测论引入罪犯心理矫治领域(如Mossman, 1994; Ward & Dockerill, 1999;Grann, Belfrage & Tengstrom, 2000; Andrews & Bonta,2003)。

信号检测论的重要发现在于:人们在作出“肯定”或“否定”诊断时,实际上是包括2个过程:辨别(discrimination)和决策(decision)。所以简单地使用总体准确率来表示罪犯风险评估结论的准确性并不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方法,应该寻求那些能同时反映辨别和决策水平的数据指标。这样的指标有多种,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仍是ROC这一指标的应用最为广泛(Arian,1998,宇传华,2000)。所谓ROC,其英文名为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也有称为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相对操作特征曲线),都简称ROC,具体见图1。

图1 任何决策标准(criterion)下,以Hit Rate为Y轴,以False Alarm Rate为X轴的ROC曲线Simpson和Fitter(1973)提出以“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简称AUC,记为A)做为诊断准确性的指标”。AUC的取值范围在0至1之间,值越大表示诊断准确性或判断能力越好。宇传华(2002)认为AUC到达以上时诊断价值较高,时诊断价值中等,低于时诊断价值则较低。例如图中ROC曲线的AUC值为,其诊断准确性较差,不具有诊断价值。

三、目前的发展趋势

正是因为将信号检测论理论引入到罪犯心理矫治领域,使得我们对罪犯评估结论形成过程有了新的认识: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统计技术的迅猛发展,罪犯评估技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临床诊断过程,而是一个引入了风险管理与机率的观念,利用强大的统计方法,做出最终诊断结论的决策行为。

首先,评估结论的做出不再是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做出,而是利用研究分析和统计方法,从庞大而纷繁的资料中筛选值得信赖的预测因子(预测变量,predictor variables),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稳定和精确的诊断统计模型(statistical models)。一般情况下,涉及诊断和预测的典型方程式为: response variable=g(predictor variables,parameters,random noise)

其中的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也是因变量y,在罪犯评估中,y只有两个值,是二分类别变量。y=1如果表示评估结论为罪犯“高风险”,则y=0则代表为“低风险”。而预测变量(predictor variables)也是自变量x,对于方程式g而言,目前我们一般将其假设为一个具有k个预测变量x=(x1,x2,x3,…,xk)的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linear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所以这一模型可以表达为更典型的方程式:

score(x)= 0+ 1x1+ 2x2+ 3x3+…+ kxk

通过对已有的资料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者对测谎专家测谎经验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来预测力较好的回归模型,例如M4、M5,具体数据如表2。

分别以这两个诊断模型为依据,进行罪犯风险评估,做出最后的诊断结论——“高风险”或“低风险”。然后对比最后事实上的再犯与否计算出相应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如此反复多次以后,就可以得到若干对“击中率”和“虚报率”数据,并据此可绘制成两个诊断模型所分别对应的ROC曲线,结果如图2。

表2

注:因变量为score(x)

将上述数据转化成具体的诊断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为

M4:score (x)= +;

M5:score (x)= +。

图2 根据实际数据绘出的模型M4和M5所对应的ROC曲线

从图2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知道诊断模型M4(AUC=)应是比诊断模型M5(AUC=)诊断准确性更高的诊断模型。Grove等人对136个相关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使用这类评估方法要优于传统的临床评估方法 (Grove et al, 2000)。

参考文献:

[1]Andrews, D. A., & Bonta, J.. 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 third edition. Cincinnati, OH: Anderson. 2003.

[2]Leshowitz B. Comparison of ROC curves from one and two interval rating scale procedures. The 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ety of (46).

[3]Swets, J. A.. Signal detention theory and RO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and diagnostics: Collected paper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1996.

[4]宇传华. ROC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2000.

[5]Arian R van Erkel.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analysis: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in radi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27).

[6]Simpson, AJ, & Fitter, MJ. What is the best index of detectabil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3(80).

[7]余松林主编. 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8]Grove, ., Zald, D. H., Lebow, B. S., Snitz, ., & Nelson, C.. Clinical versus mechanical prediction: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0(12).

【摘要】罪犯的心理矫治是监狱劳教所在 教育 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罪犯劳教人员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罪犯的心理矫治,目前被看作除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之外的第四大罪犯改造手段。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心理学派的发展,心理矫治被应用到罪犯改造体系中,并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60年代以后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被冷藏,但是经过实践的打击与发展,在80年代慢慢走向复苏,到如今发展迅速。而我国从90年代开始,心理矫治才在监狱系统中逐步发展起来。笔者研究了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中的价值,和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理论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相关社会 文化 价值等基本国情,从而得出一些关于制度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罪犯的心理矫治;罪犯改造;实施现状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概念与地位作用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概念

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娇治在罪犯改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监狱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对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此研究比较深入,并且在监狱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引进这一模式以来,国内的许多学者纷纷对此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到我国监狱罪犯改造中心理矫治的适用现状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对策的探索。

而首先研究的前提是准确地界定它的概念,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可将“罪犯的心理矫治”定义为:监狱劳教所在教育改造犯人的工作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罪犯劳教人员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

罪犯的心理矫治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人的理性和意识的存在,向善的基本人格因素和悔罪感的存在,为罪犯的心理矫治提供了人性基础。针对犯罪产生的个体因素采取的特殊预防 措施 ,主要是从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出发,通过对个体的生活指导、心理治疗、欲望克制等方式,改造与消除个人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缺陷与矛盾,以达到预防某些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目的。刑罚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为了实行一定的目的即矫正、教育罪犯的目的才具有价值,其认为刑罚只有在预防犯罪所必需的限度内进行实施才是正当的。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地位作用

1、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中的地位。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中的地位问题关系到心理矫治在监狱系统内的推广和普及,关于罪犯心理矫治的地位问题,在我国主要存在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心理矫治是独立于狱政管理、劳动改造、教育改造等传统改造手段的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之一;二是认为罪犯心理矫治是现代罪犯教育改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在新时期的深化和发展,它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认为罪犯心理矫治是监管改造罪犯的一种综合性方法和手段。根据司法部下发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教育改造罪犯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笔者赞同罪犯心理矫治是现代罪犯教育改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在新时期的深化和发展,它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观点。

2、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中的重要性。运用心理矫治手段对罪犯进行改造,已经成为监狱学界以及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发展完善罪犯改造中的心理矫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1)理论上的重要性。心理矫治的理论研究在我国产生时间晚,尚处于初步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发展这一理论工作,将进一步深化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的研究,使监狱罪犯改造理论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另外,将有利于监狱改造学科的发展。

(2)实践上的重要性。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从罪犯角度来讲,心理矫治能满足罪犯的心理恢复和发展需求,弥补心理上的缺憾,使其适应社会的要求,实现自身的发展。其次,从监狱干警角度来讲,运用心理矫治对罪犯进行改造,有利于提高干警的自理素质和专业能力,完善其本身的发展,使其在工作中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实现较高的社会价值。再次,从监狱角度来讲,在实现监狱职能的目标下,运用心理矫治的手段将使改造任务更具针对性,能够对症下药,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建设人性化、文明化监狱。最后,从国家社会角度来讲,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的行刑制度和罪犯教育改造模式不断受到国外行刑趋势的影响。目前,国际行刑趋势已由“报应性司法”向“恢复性司法”转移。实施罪犯心理矫治适应国际行刑制度的趋势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另外,实施心理矫治,将从罪犯内心根除犯罪起因,有利于“首要标准”的达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的发展与问题

(一)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产生较发达国家晚,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约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罪犯的心理进行分析就有所涉及,但在大范围内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的犯罪率出现四、五次高潮,使得监狱在押罪犯数量猛涨,随着对罪犯改造工作的要求提高,以及心理学知识的日益普及,罪犯心理矫治工作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从1981年《全国第八次劳改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用心理学等科学知识改造罪犯,理论界开始对此进行研究。1983年6月,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随后,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学术团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法制心理学的研究。法制心理学工作者在罪犯的心理矫治理论上的探索既有定性的理论探讨,也有定量的实证研究。 (二)我国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罪犯心理矫治定位模糊,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 够

首先,领导本身对其重视不够,关注的力度欠缺,没有将罪犯心理矫治纳入监狱改造的重要内容,所起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其次,监狱管理机关内部人员大都树立了传统的监狱改造理念,不愿接受新兴事物,具有排斥心理,即使没有这种心理抵触情绪的人也会对其产生怀疑,认为这种方式成本高,见效慢,效率非常低,因此会主动避免使用该手段,从而阻碍了矫治工作的开展;再次,学界对罪犯心理矫治概念存在分歧,对它在监狱中的地位是否可被替代意见不统一,这就极大影响罪犯心理矫治的推广和普及;最后,罪犯本身对心理矫治认识不足,容易将其与精神病治疗联系起来,拒绝接受心理治疗。

2.罪犯心理矫治体系不规范

目前,我国关于罪犯心理矫治呈现出零散、被动、自发的特点。全国没有统一的指导标准和规范模式,各地区之间协调配合程度低,体系不完善,内容不明确。具体表现如下:

(1)组织机构和 规章制度 的设置存在漏洞。我国的罪犯心理矫治机构基本上存在四层,省、监狱、监区及罪犯内部小组,这样的机构设置看似很完整,但却存在实践方面的不足。首先,省级监狱管理局在设计罪犯心理矫治指导时,对监狱实际情况了解不到位,下级机关在配合执行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其次,机构的管理组成人员的身份定位模糊,存在着管教者和心理矫治者的矛盾,不仅给其本人带来困惑,也会因为其与罪犯之间的距离感致使罪犯不敢轻易对其袒露心声,矫治效果不明显。

(2)高素质的专业性队伍缺乏。心理矫治工作针对的是罪犯的心理问题,因此需要专业心理学人士对其进行心理矫治,帮助罪犯克服心理障碍和服刑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促使罪犯心理素质的良性转化。而据2004年统计,全国监狱系统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人员中,71%是原来从事管教工作的民警,他们大都为半路出家,通过参加心理培训班,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取得心理矫治的基本资格,这样就会导致在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人民警察的职业角色定位,导致与罪犯之间产生矛盾,罪犯很容易对其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另外,警察的身份使得罪犯不敢真实表明自己的想法,出现治疗困境;二是监狱警察自身心理学的知识技术水平很难适应心理矫治的工作;三是矫治力量单一薄弱,罪犯心理矫治任务的繁重使得工作处于应付和走形式的局面。

三、 总结

由上述可知,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心理矫治的重视与推广,定期对监狱机关内部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同时让罪犯与工作人员树立起正确的相关认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对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设置的完善,使其能够高效和有力地发挥作用,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队伍,专门针对罪犯的心理来进行研究与矫治,从而有效地改变罪犯的心理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狄小华著.罪犯心理矫治导论,群众出版社,2004,15

[2]章恩友著.罪犯心理矫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9

[3]吴宗宪.中国服刑人员自理矫治,法律出版社,2004:78

生物活性玻璃粉的医学论文

玻璃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功能独特的玻璃纷纷问世,兴旺了玻璃家族。 打不碎玻璃 英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发明了一种用于飞机上的打不碎玻璃,它是一种夹有碎屑黏合成透明塑料薄膜的多层玻璃。这种以聚氯酯为基础的塑料薄膜具有黏滞的半液态稠度,当有人试图打碎它时,受打击的聚氯酯薄膜会慢慢聚集在一起,并恢复自己特有的整体性。这种玻璃可用于轿车,以防盗车。 可钉钉玻璃 日本三菱电子仪器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这种玻璃,是将硼酸玻璃粉和碳化纤维混合后加热到1000摄氏度制成。它是采用硬质合金强化的玻璃,其最大断裂应力为一般玻璃的2倍以上,无脆性弱点,钉钉和装木螺丝,不用担心破碎。 不反光玻璃 由德国SCHOTT玻璃公司开发的不反光玻璃,光线反射率仅在1%以内(一般玻璃为8%),从而解决了玻璃反光和令人目眩的头痛问题。 防盗玻璃 匈牙利一家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导线,万一盗贼将玻璃击碎时,与金属导线相连接的警报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隔音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从德国引进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隔音玻璃。这种玻璃是用厚达5毫米的软质树脂将两层玻璃黏合在一起,几乎可将会部杂音吸收殆尽,特别适合录音室和播音室使用。它的价格相当于普通玻璃的5倍。 空调玻璃 这是一种用双层玻璃加工制造的,可将暖气送到玻璃夹层中,通过气孔散发到室内,代替暖气片。这不仅节约能量,而且方便、隔音和防尘,到了夏天还可改为送冷气。 真空玻璃 日本平板玻璃公司开发的这种真空玻璃,是在两片厚度为3毫米的玻璃之间设有毫米间隔的1/100大气压的真空层,层内有金属小圆柱支撑以防外部大气压使两片玻璃贴到一起。这种真空玻璃厚度仅毫米,可直接安装在一般的窗框上。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适用于民宅和高层建筑的窗户。 智能玻璃 美国研制的这种玻璃透明度能随着视野角度变化而变化,它有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膜,其散光度、厚度、面积和形式都能由制造者自由选择,利用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屏蔽作用。 全息玻璃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开发的全息衍射玻璃,可将某些颜色的光线集中到选择的方位。用这种玻璃的窗户可将自然光线分解成光谱组合色,并将光线射向天花板进而反射至房间的各个角落,即使没有窗户的房间,也可以通过通风管从反射墙“得到”阳光,然后由孔眼将光线漫射到天花板上。 调温玻璃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被称为云胶的热变色调温玻璃,它是一种两面是塑料薄膜和中间夹着聚合物水色溶剂的合成玻璃。它在低温环境中呈透明状,吸收日光的热能,待环境温度升高后则变成不透明的白云色,并阻挡日光的热能,从而有效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生物玻璃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制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能和活性组织结合的新型生物玻璃。这种生物玻璃具有生物适应性,可用于人造骨和人造齿龈等方面。 天线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电视天线窗户玻璃,这种玻璃内层嵌有很细的天线,安装好后,室内电视机就能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画面。 薄纸玻璃 德国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能用于光电子学、生物传感器、计算机显示屏和其他现代技术领域的超薄型玻璃,它的厚度仅为毫米。 信息玻璃 日本德岛大学发明了一种能记录信息的玻璃。它记录信息时,先用光学显微镜将激光集中在玻璃内部的某一点上,30微微秒即完成一次照射,留下一个记录斑点,读信息时,通过激光扫描斑点来进行。这种记录信息可在常温下进行,其性能已高于目前使用的光盘。 泡沫玻璃 保加利亚的建材专家研制成功一种泡沫玻璃,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不腐烂,吸湿性差,便于加工,也容易与其他建筑材料黏合。这种新型泡沫玻璃是在加入各种矿物成分的液体玻璃的基础上制造成功的。 自洁玻璃 日本东京大学发明了一种二氧化钛涂层玻璃,能防止污垢和水点聚积于表面,可达到自动清洗和防震的效果,可不费气力清洁玻璃窗。 污染变色玻璃 美国加州大气污染观测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探测污染的污染变色玻璃。这种玻璃受到污染气体污染时能改变颜色,例如当受到酸性气体污染时变成绿色、受到含胺气体污染时变成黄灰色等,用它来制作污染检测材料和标示材料将具有广泛的用途。 排二氧化碳玻璃 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发出可透过二氧化碳的玻璃膜,将它应用在居室的玻璃窗上,可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室外。它在不同的湿度下,透过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湿度越大,透过性越高

1. 郑昌琼、裴觉民主编,生物医学工程学,四川大学内部讲义,20002. 吴增树、李国光、王定国,生物材料毒理学及应用,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3. 李玉宝主编,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 李玉宝主编,纳米生物医药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Buddy , Allan , Frederick J. Schoen, Jack , Biomaterials Science, Academic Press, 19966.王迎军编,《生物医用陶瓷材料》,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7. 崔福斋,冯庆玲编,《生物材料学(第2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8.锶强化生物活性玻璃9.诺华敏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健齿膏.诺华敏10.中国专利查询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

变色玻璃 变色玻璃是怎样制成的?生产普通玻璃时,在原料中加入大约5%的光敏感物质(如氯化银),加入0.015%的氧化剂(如氧化铜),而后经过1500°C的高温熔化后就制成了变色玻璃。这种玻璃为什么会变色呢?由于氯化银和氧化铜的颗粒很小,又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中,当然不会影响透明度,但当遇到强光照射时,氧化银分解,产生许多银离子,阻止光线通过玻璃,使玻璃由暗变黑;而等到外界的光线变弱,在氧化铜的作用下,氯和银又重新化合成无色的氯化银,玻璃颜色于是由深变浅。玻璃微珠 大白天能不能放露天电影呢?能! 有种反射力很强的玻璃微珠银幕能担任这个角色。微珠的直径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这种银幕反射光线的本领比最白的白纸还高出一千倍。只要银幕不在阳光直射之下,即使是白天看电影也十分清晰。玻璃微珠除了“白昼银幕”外,还有其他用途。用它做交通标志,黑夜里受到车灯光的刺激马上发亮,使驾驶员在500米外就能清楚地看到交通标志。车辆一过,标志的亮光又自动消失。将玻璃微珠嵌在救生艇或救生圈上,遇难时就容易被发现了。憎水玻璃 冬天,眼镜片上有时会蒙上水汽,遮住视线,怪讨厌的。现在发明了用憎水玻璃做的新型眼镜,水滴在上面就像荷叶上的水珠一样,会形成圆形点滴迅速溜去。汽车驾驶室装上憎水玻璃后,雨天就不必使用雨刷了。潜水艇的潜望镜如用憎水玻璃制造,当潜水艇浮出水面,就不必担心水痕遮住视线了。微晶玻璃 玻璃家庭中的新秀——微晶玻璃比钢还硬。如果用一根微晶玻璃管当榔头,把钉子敲进木头里,玻璃管丝毫无损。它还有一个特性:几乎受热不胀,遇冷不缩。将微晶玻璃杯放在冰块上,再倒入沸腾的金属熔液,玻璃杯依然无恙,用微晶玻璃做杯盘锅碟,不仅敲跌不碎,而且高温不裂。用它做刀具能削铁如泥。用它做导弹头的外罩能抵得住高速飞行产生的高温。

胰体尾癌根治性切除术论文

这种手术就是把整个胰腺全部切除,后果就是没有胰岛素产出,人体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最好不要手术,用药排除,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可能会增大或增加,一旦卡在胆管上会相当疼的,你可能还伴有胆囊炎一般这个病都是互相的。有一种产品叫磷脂维生素E对结石的乳化效果很好,它是全国连锁的,还能半会员卡8折,你要想试试我帮你问问你们那个地区在那卖 我的QQ635803884 你要觉得可以试试就发个信息告诉我你是哪的人和大概的位置希望可以帮到你

肝内胆管结石病及诊断 一、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该病多见于远东及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感染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感染的原因常见的是胆道寄生虫感染和复发性胆管炎,差不多所有的肝内胆管结石病病人的胆汁培养均可检出细菌;感染细菌主要是来源于肠道,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及厌氧菌。大肠菌属和一些厌氧菌感染时产生的B-葡萄糖醛酸苷酶和在胆道感染时产生内生性葡萄糖醛酸苷酶,能使结合型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而沉着。胆汁滞留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必要条件,只有在胆汁滞留的条件下,胆汁中的成分才能沉积并形成结石。引起胆汁滞留有胆道炎性狭窄和胆道畸形;在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此外,胆汁中的粘蛋白、酸性粘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寄生虫、胆汁中的金属离子等,均参与结石的形成。 二、肝内胆管结石病的诊断 (一)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特点 肝内胆管结石病根据病程及病理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从早期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局限于肝内胆管某段肝管内的结石,至后期遍及肝内外胆管系统甚至并发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肝脓肿等的晚期病例,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胆管炎,包括胆道梗阻三联症(疼痛、寒战发热、黄疸)重症胆管炎的五联症。其临床特点有: 1、发病年龄30-50岁; 2、上腹部疼痛,可能为典型胆绞痛或持续性胀痛,有的病人疼痛不明显,而寒战发热非常厉害,周期发作; 3、可有长期的胆道病史、或伴有寒战发热、黄疸的急性胆管炎史; 4、患侧肝区及下胸部有经常性疼痛不适,常放射至背、肩部; 5、一侧肝管梗阻时,可无黄疸或黄疸甚轻; 6、合并有重症胆管炎时,全身情况比较严重,且急性发作后恢复较慢; 7、检查时,肝区压痛和叩击痛明显,肝脏呈不对称性肿大并有压痛; 8、全身状况受影响明显,90%病人有低蛋白血症,1/3病人有明显贫血; 9、晚期有肝、脾肿大及门脉高压表现。 (二)诊断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除了在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外,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的检查发现。主要应用的影像学技术有B超、CT和X线胆道造影。 1、B超诊断 B超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图象变化较多,一般要求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 2、CT诊断 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CT的诊断符合率为50%-60%。CT还能显示出肝门的位置、胆管扩张及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系统地观察个层面CT照片,可以了解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的情况。 3、X线胆道造影 X线胆道造影(包括PTC、ERCP、TCG)是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PTC、ERCP、TCG的诊断符合率为80%-90%、70%-80%、60%-70%。X线胆道造影应满足诊断和手术的需要,一个良好的胆道造影片应能够全面了解肝内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和结石的分布范围。胆道造影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有多方位X线摄片; (2)某一肝段或肝叶胆管不显影时,应注意鉴别,结石梗阻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应作其它检查进行鉴别; (3)不要满足某一处病变的诊断,因可能会造成漏诊; (4)在分析胆道造影片时,尽可能取得最近的造影片,因病情可能有进展。 (三)早期肝内胆管结石病的诊断 目前,临床上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病多因出现了胆管炎、胆管狭窄、梗阻、肝萎缩等严重病理改变才就诊,尽管肝胆外科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手术后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高的现状仍无显著的改善,因此,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早期肝内胆管结石诊断包括: (1)慢性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可排除其它疾病; (2)B超提示肝内胆管结石(应与肝内其它管道系统的钙化鉴别); (3)CT提示肝内有多发性结石影,且呈节段性分布; (4)ERCP证实某段肝胆管有结石者。 三、肝内胆管结石的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胆道梗阻和感染;由于肝胆管系统与肝脏实质细胞的直接关系,重症肝胆管炎常伴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甚至导致大片的肝细胞坏死,成为了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内胆管结石的并发症包括急性期并发症和慢性期并发症。 ( 一)急性期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急性期并发症主要是胆道感染,包括重症肝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及伴随的感染性并发症。感染的诱因与结石的梗阻和胆道的炎性狭狭窄有关。急性期并发症不仅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二)慢性期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包括全身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叶纤维化萎缩,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失代偿,以及与长期胆道感染和胆汁滞留有关的迟发性肝胆管癌。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既增加了手术的困难,也影响手术效果。 四、肝内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 (一)肝内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仍是肝胆外科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该病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祛除病灶和通畅引流。这三方面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解除结石和/或狭窄的梗阻是手术治疗的关键;祛除病灶是手术治疗的核心,同时又常是解除梗阻的重要手段;而通畅引流则是防止感染复发和结石再生的措施,但又必须以解除梗阻和祛除病灶为前提。非手术治疗只有在完成了上述三个基本要求后才能奏效。 (二)肝内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的基本术式与选择 1、肝叶切除术 此术是1958年黄志强教授首先倡导使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后广为应用。由于切除病变的肝组织,祛除化脓性病灶,增加了手术的彻底性,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肝叶切除包括治愈性肝切除和辅助性肝切除。治愈性肝切除的适应症包括某一肝叶(段)狭窄及结石、肝胆管多发性狭窄、或并发有慢性肝脓肿、或有肝胆管外瘘、或疑有癌变者。辅助性肝切除的目的是以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肝组织使肝内胆管得到充分的显露,增加处理肝门部胆管病变或胆肠吻合的空间。 2、胆肠吻合术 胆肠吻合术的基本术式是胆管空肠Roux-Y吻合,其桥攀应不少于50cm。胆肠吻合术的基本前提是祛除病灶和解除结石或胆管狭窄,否则不应进行胆肠吻合。胆肠吻合口要求低位,大口径(如盆式吻合),粘膜对粘膜吻合等。 3、胆管引流术 胆管引流术仅适应于某些特殊的病例,如急诊病人、或合并有门脉高压症的过渡性手术、或不能耐受肝叶切除等复杂手术的高龄病人、或全身情况差的病例。由于需要长期带管支撑引流,可促使结石进一步形成,疗效较差。 胆石症 胆石症为什么会成为热点话题? 绝非危育耸听,胆石症真的是一种时髦病,我们看到不少人捧着药罐子天天喝药,还有人四处求医,打探治疗胆石症的秘方。胆石症又不是一种只有现代人才得的病,古埃及的法老们就为胆石症所困扰,可见其历史悠久。但是胆石症在当今如此之多,以致于成年人尤其是女性只要经常感到上腹沉重、腰背及右肩酸胀、打呃、嗳气,就应该警惕患上了胆石症。还有许多被医生诊断为胃病的患者经年不愈,其实也是胆石症在作祟。还有不少胆石症发作的病人被误诊为心绞痛、冠心病。胆石症可以说是都市人的流行病。据统计,大约有10%的成年人患有胆石症,在中年妇女,胆石症的发病率甚至高达15%。在西方国家及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医院中,因胆石症住院手术的病人已经超过阑尾炎,成为名副其实的外科第一疾。 什么是胆石症? 简短地说,胆石症就是胆囊结石。由于肝脏代谢障碍或胆道运动功能失常,导致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淀,在胆汁流速缓慢、胆汁浓度较高的胆囊里,形成结石。胆结石小的如米粒,大的甚至如核桃,可以是一粒、两粒,也可达数千粒。前几年我们做了一例胆囊切除术,胆囊内的结石竞有1720粒。一般情况下,结石一旦形成就会越积越多,越长越大。如果有结石卡在口径比较细的胆囊管.就会引起相当剧烈的上腹疼痛,疼痛可以放射到后背及右肩部,病人还常伴有恶心及频繁的呕吐(干呕),用“死去活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胆绞痛。严重者甚至可发生胆囊化脓、穿孔,黄疸、胰腺炎等。 可不可以服药把胆石排出来 病人每次发作胆绞痛都可以说是机体的生理反射机制在努力想把胆石排出来,或者说挤出来。挤到哪里去呢?挤到胆管中。在胆道系统中,胆囊好比一个水库,胆总管是胆汁的排出通道,就是胆汁的总出口。我们见到一些病人在几次三番的胆绞痛发作后,石头侥幸从胆管中挤出来,并随大便排出体外,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由于胆管的开口很窄小,更多见的情况是石头卡在这儿不能排出,这样病人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更剧烈的腹痛、发高热及黄疸,甚至发生败血症、休克、死亡。由此可知,病人绝不可以服用药物排石,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招来更大的麻烦。 可不可以用药物将结石溶化掉? 药物溶石的历史很久远,人们研究过形形色色的溶石药物,以目前疗效最确切、毒性相对较小的熊去氧胆酸来说,如果坚持服药一年,大约10%-30%的病人的结石可完全消失。且不说耗时费力,药物价格不菲;也不说这种药物有相当毒性,最麻烦的是一旦停药,大多数病人的胆石又会重新出现,使以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此法只适宜用于少数症状很重、体质状况又不容许做胆囊切除术的病人。至于目前市面上很多号称能溶石的药物,我们没见到科学证据。 体外超声波碎石怎么样? 这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有选择的病人中,平均经1-2年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的结石可以破碎,被排出体外,约半数病人的结石可以排净。但停止治疗之后很多病人的胆囊结石又会重新出现。而且在排石过程中,随时有碎石掉到胆管中排不出去,从而诱发危险的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因此采用此种方法应该慎重,权衡利弊。 可不可以把结石掏出来? 回答是可以的。譬如说把胆囊切开一个小口,改进胆道镜取出结石、也可以用钳子直接取出结石,再把切口缝上。其实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治疗胆结石的手段,只是由于弊病甚多,被胆囊切除术取代了。今天可以说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完全没有实用意义了。 切除了胆囊,胆管就会长结石,结果更可怕,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毫无科学根据。事实是保留有结石的胆囊,倒会增加胆管结石的机会。不少胆管结石的病人,石头都是从胆囊中掉出来的,我们称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在一些胆囊结石非常多见而原发性胆管结石很少的西方国家,绝大多数胆管结石是继发性的,在我国城市地区这种现象也很普遍。那么为什么有些病人在胆囊切除术后一段时间内又发现了胆管结石呢?可能的原因是:1、切除胆囊时没有发现同时存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患者的胆总管结石确实是新生出来的。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切除有结石的胆囊只会减少胆管长结石的危险,而不是相反。 切除胆囊对人体有什么害处? 首先绝不应轻易切除胆囊,就是说胆囊切除术应该有明确的适应证,只有经过仔细研究,认为保留有病变、有石头的胆囊对病人的危害超过胆囊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好处时,才应去做胆囊切除术。切除胆囊后,由于失去了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人的消化功能在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绝大多数病人会逐渐适应,不会感到有什么异常。从临床看,那些手术前胆囊结石症状轻微,甚或没有症状者,以及手术前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者,手术后容易出现这种消化功能失常;而那些术前症状重,胆囊已经丧失正常功能的人,手术后的消化功能反倒会改善。 得了胆囊结石一定要开刀切除胆囊吗?打孔手术是不是更好些? 回答是不一定。如上所述,胆石症的发病率非常高,有些人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我们称之为安静结石。对这些人不妨采取观望态度,等待有症状时再说。由于胆囊结石的根本发生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肝脏代谢有问题,产生的胆汁易于成石;另一个是胆囊本身有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可靠的治疗这两个问题的手段,因此即使将胆囊中的结石拿出来,用不了多久还会长出新胆石。在现今医学发展的水平下,惟有切除胆囊才能根除胆石症带来的麻烦。这就是为什么胆囊切除术是最可靠的治疗胆石症的手段的原因。有人形象地将此比喻为“砍倒了树,鸟才不会再来”。虽然不符合生理,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打孔手术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俗称,是90年代新兴的手术方式。它与传统的开刀切胆囊在本质上没有不同,所不同的只是开刀的切口较小,病人恢复快,痛苦小,因而深受病人欢迎。可以说绝大多数病人均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切除胆囊。不过具体到每一位病人,究竟适合用哪种方法,应该由医生做出决定。一般说来,现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安全性及适应证方面仍然比不上开刀手术,特别是那些情况复杂的胆囊结石和有胆道合并症的病人,仍然以开刀手术较为安全。

胰体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1.胰体尾部切除术胰体尾部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的常用方法,适应于无远处转移的胰体尾部癌。2.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手术疗法(1)胆道引流术①胆道阻塞性外引流术对于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胆道感染者,或伴肝肾功能不良,难以耐受胆道内引流术者,可进行胆管或胆囊造瘘外引流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②胆囊或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该手术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术后易发生上行感染,目前临床少用。③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是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的术式,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良好,估计可以耐受时,即应将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列为首先术式。(2)胃空肠吻合适用于有十二指肠梗阻的病例。临床上有以下情况应行胃空肠吻合术:①有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或体征。②胃肠X线透视或内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有狭窄、僵硬、肿瘤浸润。③术中见十二指肠有狭窄、受压。(3)胆肠、胃肠吻合术 适用于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同时有十二指肠梗阻者。①胆肠、胃肠袢式吻合术优点为操作很简单,可一期行胆肠、胃肠襻式吻合术,亦适用于第一次行胆肠吻合,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梗阻而再次手术者。②胆肠、胃肠Roux -Y吻合术适用于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及任何部位的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较袢式吻合稍复杂。 手术后可以辅助化疗,主要以吉西他滨为主,联合其他的药物,可以延长生存期。化疗前须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接受化疗的患者须密切随访,包括体检、腹部、胸部影像学和血CA19-9检查。适应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辅助化疗;胰腺癌伴转移;局部进展无法切除胰腺癌、手术或其他治疗后复发转移。 本病在中医临床多属于“积聚”、“黄疸”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见腹痛、脘腹不适、胀满;肝气犯脾,脾气虚弱,故见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蓄,则发为黄疸,病程迁延日久,气滞血淤,热毒内结,则见腹块。胰腺癌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放化疗副作用大,效果欠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