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正视艾滋病论文

发布时间:

正视艾滋病论文

艾滋病,人人闻之色变的恐怖字眼。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对艾滋病患者怎么看?我恨恨的说,他们活该。是啊,他们会被感染,大部分的原因是他们不检点的行为和堕落的行径害了他们自己,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转而一想,也有一部分的人是不幸被感染的,那么他们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也许就是基于害怕被歧视的原因,很多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都不敢声张,也不敢去医院接受治疗,任由病毒在体内肆意的蔓延,本该充满希望的生命就这样一点点枯竭了。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不管他们是在何种情况下被感染,不管他们曾经是否犯下过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都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看着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看着一幕幕凄凉的画面,试问人情冷暖,到底是将他们遗弃还是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你如何抉择?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即要承受肉体的折磨,又要饱受精神上的摧残。他们走到哪都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或是身体被隔离,或是被社会遗弃。亲人的遗弃,朋友的逃离,无疑是给他们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我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的,肉体的折磨远不及心灵上的摧残。他们最害怕的不是病魔的一步步逼近,而是被这个社会排斥,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亲人和朋友,最终将他们遗弃在无人的黑暗角落。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关于一对夫妻照料不幸感染艾滋病的朋友直至离开。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深深折服。试问,在这个视艾滋病犹如洪水猛兽的世界,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人人平等,生命无价。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在倡导人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去关注那些同病魔抗争的人们,艾滋病患者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金钱有价,义无价。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共用马桶,共用床单、衣被,共用游泳池,公共交通工具,钞票、钱币,共用电话机、办公用品、劳动工具,咳嗽、打喷嚏以及蚊子叮咬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倡导人人都来关爱艾滋病患者,为他们建设一片美好的蓝天。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艾滋病论文正文

《预防艾滋病》的文章可以以世界艾滋病日作为主题,介绍艾滋病这一病的具体情况,最后总结远离艾滋病的方法。

正文:

2019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五百多万,死亡三百多万。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二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专家预测,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再过10年,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艾滋病又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由艾滋病毒引发的疾病。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两性不正当行为等。这种疾病会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类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导致病毒、原虫、细菌、霉菌等可轻易侵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及发生恶性肿瘤,最后百病俱发而丧失宝贵之生命。

艾滋病是死神最有力的呼唤,艾滋病是人类活着的最大的栅栏;它的入侵无法阻挡,它的力量,使免疫系统毁于一旦。它能让人毫发无伤,却能让人带着痛苦走向死亡。

艾滋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与希望。篮球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因艾滋病而失去光芒,南非总统曼德拉的儿子因艾滋病让父亲狼狈不堪,一代作曲大师高峰因艾滋病而不幸身亡。艾滋病已经不仅仅是卫生问题,更是发展和安全问题。因此,关注艾滋病,可以让许多人逃离死神的魔掌。

2008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全民动员”,这一主题将继续通过世界艾滋病日运动的口号“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加以推广。所以我们要积极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防治政策,倡导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远离艾滋病。

扩展资料: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忘记了是从那一天起,爱滋病这个略带西方色彩的字眼闯如了我们的生活.它惊醒了沉睡中的我们.让我们认识了爱滋,了解了爱滋,惧怕了爱滋,远离了爱滋病人. 人性就在这时体现了.普存忻这个我不太熟知,但是他是有名的爱滋病大使.也许我连他的名字都不会写,可是我从心里崇拜他,因为他有一颗剔透的心,高尚的灵魂.其实我心里也知道,爱滋病是靠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可是就是人性的自私,我也保护我自己,如果有一个人他站在我面前说要和我握手,而且告诉我他是爱滋病人,恐怕我也会胆怯,我也会踌躇.可是他呢!毅然的和他们握手,吃饭,交流.也许这些在正常人与正常人之间太微不足道了.可是如果是一个正常人和一个爱滋病人之间,那么是多么的崇高的一种气节.是多么的伟大.他们做到了,可是今天的我真的做不到. 人之初,性本善.也许是自私抹杀了我的善良.也许是自己保护的意识让我收起了善良.今天我只能在这里高唱凯歌,百般称赞那些能做到和爱滋病人平等的人,对不起,今天的我依然做不到~ 艾滋病是一种有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入侵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天猫爱卫唾液收集器不用抽血在家取样,保护隐私。 全球艾滋病20年来造成2800万人死亡,目前还有4300万患者,并且每天新增病人万人。我国现有65万艾滋病感染者,去年每天新增192人。 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性接触传播;二是血液传播;三是母婴传播。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不治之症。它威胁着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2、使用避孕套。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3、治疗性病。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艾滋病的感染。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服务咨询,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服务热线进行咨询。4、远离毒品。避免共享针头,禁止吸毒,减少血液接触。处理伤口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皮肤、眼睛、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5、防止交叉传染。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只要按照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感染到这种病。就可以不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费掉。

艾滋病,人人闻之色变的恐怖字眼。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对艾滋病患者怎么看?我恨恨的说,他们活该。是啊,他们会被感染,大部分的原因是他们不检点的行为和堕落的行径害了他们自己,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转而一想,也有一部分的人是不幸被感染的,那么他们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也许就是基于害怕被歧视的原因,很多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都不敢声张,也不敢去医院接受治疗,任由病毒在体内肆意的蔓延,本该充满希望的生命就这样一点点枯竭了。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不管他们是在何种情况下被感染,不管他们曾经是否犯下过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都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看着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看着一幕幕凄凉的画面,试问人情冷暖,到底是将他们遗弃还是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你如何抉择?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即要承受肉体的折磨,又要饱受精神上的摧残。他们走到哪都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或是身体被隔离,或是被社会遗弃。亲人的遗弃,朋友的逃离,无疑是给他们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我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的,肉体的折磨远不及心灵上的摧残。他们最害怕的不是病魔的一步步逼近,而是被这个社会排斥,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亲人和朋友,最终将他们遗弃在无人的黑暗角落。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关于一对夫妻照料不幸感染艾滋病的朋友直至离开。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深深折服。试问,在这个视艾滋病犹如洪水猛兽的世界,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人人平等,生命无价。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在倡导人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去关注那些同病魔抗争的人们,艾滋病患者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金钱有价,义无价。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共用马桶,共用床单、衣被,共用游泳池,公共交通工具,钞票、钱币,共用电话机、办公用品、劳动工具,咳嗽、打喷嚏以及蚊子叮咬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倡导人人都来关爱艾滋病患者,为他们建设一片美好的蓝天。

艾滋病歧视论文

在过去,艾滋病往往与**、嫖娼、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相关联,艾滋病病人往往受到社会的鄙视与羞辱。在某些医院,医生给学生做临床症状讲解时,可能要求艾滋病人当众脱下上衣。医生对这种情况也许并不以为然,但对于病人来说,这就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还有过多起医生拒绝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情况,将病人丢在手术室,医生拂袖而去,导致病人因无人医治而致死。这类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不公正、不公平的行为被称为对艾滋病人的歧视。目前,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感染者和患者歧视的现象。这些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拒绝感染者和患者就医;拒绝他们和他们的亲属入学、就业;对他们进行强制的隔离;将他们驱逐出社区;剥夺他们结婚的权利;拒绝他们入境;甚至对他们进行人身伤害等等。

与歧视相伴的另一种公众错误认识心理是羞辱,它来源于人们对性行为和毒品使用的态度以及与艾滋病传播相关的事实。但随着艾滋病的不断蔓延,普通人群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和患者。因为自己不赞同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而鄙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对他们采取排斥行为的还大有人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也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应当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同情和支持。羞辱与歧视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悲剧,对艾滋病相关常识的无知,正是健康人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原因,只有摒弃羞辱与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才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在权利和责任中生存与其他公民一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也享有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在卫生部1999年颁发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除此以外,感染者和患者也有权对自己的病情保密。任何从事艾滋病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能向无关人员泄漏他们的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将他们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公布或传播出去。但是,艾滋病毕竟是一种危害巨大的传染病,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国家也针对感染者和患者制定出了一些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特别是针对婚姻问题,国家要求感染者和患者应暂缓结婚,如申请结婚,双方应接受医学咨询。其他还包括:感染者和患者应该认真听取医务人员的医学指导,服从卫生防疫部门管理。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说明自己的感染情况,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如果感染者和患者所从事的工作有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其所在单位应负责安排其从事其他工作。对明知自己是感染者或患者而故意感染他人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感染者和患者不得捐献血液、 *** 、器官、组织和细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主动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飘扬的红丝带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入到了关怀工作的行列之中,他们共同的标志就是“红丝带”。一根15厘米长的红色丝带,交叉折叠成一个倒V字,用别针别在胸前,这就是红丝带。1988年秋,美国纽约的一些关注艾滋病问题的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做“视觉艾滋”(VisualAIDS)的组织。这个组织通过展览、艺术大赛、出版画册等一系列视觉艺术活动唤起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注。1991年,这个艺术家小组发起了“丝带计划”。他们希望创造出一个视觉标志来表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对他们提供帮助的人的同情与尊重,受参加海湾战争士兵在胸前别一个黄丝带的启发,艺术家们选择了红丝带作为标志,原因是红色象征着血液,也象征着 *** 。此后,经过一些着名演员的佩戴,红丝带很快成为国际上关注艾滋病的标志。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成立,它将红丝带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纳入到了该机构的标志之中,并将红丝带所表示的含义归纳为关注、希望与支持。关注,关注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人以及那些为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提供关怀和帮助的人。希望,希望能够早日成功地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支持,支持那些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支持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持研究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种种努力;支持那些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爱人和朋友的人。就像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对红丝带理解的那样:在他们手中,它标志着觉醒!在你们手中,它代表着理解!在我们手中,它意味着责任!

五篇太多了、如果是一篇我还可以式一式。

3 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对收容教育女性艾滋病乐观偏差的效果评价及启示 陈静; 蒋索; 陈月凤 温州医学院学生处;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10-05 27 4 贫困地区艾滋病社会救助机制构建的对策探讨——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病的调研 叶良均; 俞宁; 黄邦汉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02-08 4 121 17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受教育权状况调查研究——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受教育权的社会控制与反歧视对策分析 刘玉强; 窦云云 云南大学法学院;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09-11-25 1 87 18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情况及对策分析 王爱玲; 乔亚萍; 苏穗青; 王临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期刊】中国妇幼保健 2006-07-28 15 103 19 浅谈AIDS防治难点及对策——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5例 杨绪红; 刘伯雁; 崔峰 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淄博市 【期刊】中国热带医学 2003-05-28 0

艾滋病论文正确

.文艾防艾论坛 可以领公益试纸.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论文提纲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断思路。第五,安排好写作时间、地点。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二、一气呵成,不重“小节”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三、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不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种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如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明白,不能任意苟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出现不周密、不翔实的缺陷。“止于所不能不止”,就是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惜墨如金”。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势必造成枝蔓横生,冗长拖杏,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反歧视艾滋病论文

在过去,艾滋病往往与**、嫖娼、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相关联,艾滋病病人往往受到社会的鄙视与羞辱。在某些医院,医生给学生做临床症状讲解时,可能要求艾滋病人当众脱下上衣。医生对这种情况也许并不以为然,但对于病人来说,这就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还有过多起医生拒绝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情况,将病人丢在手术室,医生拂袖而去,导致病人因无人医治而致死。这类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不公正、不公平的行为被称为对艾滋病人的歧视。目前,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感染者和患者歧视的现象。这些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拒绝感染者和患者就医;拒绝他们和他们的亲属入学、就业;对他们进行强制的隔离;将他们驱逐出社区;剥夺他们结婚的权利;拒绝他们入境;甚至对他们进行人身伤害等等。

与歧视相伴的另一种公众错误认识心理是羞辱,它来源于人们对性行为和毒品使用的态度以及与艾滋病传播相关的事实。但随着艾滋病的不断蔓延,普通人群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和患者。因为自己不赞同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而鄙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对他们采取排斥行为的还大有人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也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应当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同情和支持。羞辱与歧视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悲剧,对艾滋病相关常识的无知,正是健康人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原因,只有摒弃羞辱与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才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在权利和责任中生存与其他公民一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也享有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在卫生部1999年颁发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除此以外,感染者和患者也有权对自己的病情保密。任何从事艾滋病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能向无关人员泄漏他们的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将他们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公布或传播出去。但是,艾滋病毕竟是一种危害巨大的传染病,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国家也针对感染者和患者制定出了一些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特别是针对婚姻问题,国家要求感染者和患者应暂缓结婚,如申请结婚,双方应接受医学咨询。其他还包括:感染者和患者应该认真听取医务人员的医学指导,服从卫生防疫部门管理。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说明自己的感染情况,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如果感染者和患者所从事的工作有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其所在单位应负责安排其从事其他工作。对明知自己是感染者或患者而故意感染他人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感染者和患者不得捐献血液、 *** 、器官、组织和细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主动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飘扬的红丝带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入到了关怀工作的行列之中,他们共同的标志就是“红丝带”。一根15厘米长的红色丝带,交叉折叠成一个倒V字,用别针别在胸前,这就是红丝带。1988年秋,美国纽约的一些关注艾滋病问题的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做“视觉艾滋”(VisualAIDS)的组织。这个组织通过展览、艺术大赛、出版画册等一系列视觉艺术活动唤起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注。1991年,这个艺术家小组发起了“丝带计划”。他们希望创造出一个视觉标志来表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对他们提供帮助的人的同情与尊重,受参加海湾战争士兵在胸前别一个黄丝带的启发,艺术家们选择了红丝带作为标志,原因是红色象征着血液,也象征着 *** 。此后,经过一些着名演员的佩戴,红丝带很快成为国际上关注艾滋病的标志。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成立,它将红丝带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纳入到了该机构的标志之中,并将红丝带所表示的含义归纳为关注、希望与支持。关注,关注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人以及那些为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提供关怀和帮助的人。希望,希望能够早日成功地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支持,支持那些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支持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持研究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种种努力;支持那些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爱人和朋友的人。就像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对红丝带理解的那样:在他们手中,它标志着觉醒!在你们手中,它代表着理解!在我们手中,它意味着责任!

五篇太多了、如果是一篇我还可以式一式。

3 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对收容教育女性艾滋病乐观偏差的效果评价及启示 陈静; 蒋索; 陈月凤 温州医学院学生处;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10-05 27 4 贫困地区艾滋病社会救助机制构建的对策探讨——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病的调研 叶良均; 俞宁; 黄邦汉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02-08 4 121 17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受教育权状况调查研究——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受教育权的社会控制与反歧视对策分析 刘玉强; 窦云云 云南大学法学院;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09-11-25 1 87 18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情况及对策分析 王爱玲; 乔亚萍; 苏穗青; 王临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期刊】中国妇幼保健 2006-07-28 15 103 19 浅谈AIDS防治难点及对策——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5例 杨绪红; 刘伯雁; 崔峰 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淄博市 【期刊】中国热带医学 2003-05-28 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