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来源 1: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2: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梁国、广平。(汉置广平郡,现在河北省鸡泽县。) 3:周朝有大夫籍谈,其后亦有谈氏。历史有谈氏避仇改为谭氏一说。 4:源出于己姓,相传少昊后裔的封地在郯国(今山东郯城西南),战国初期,郯国被越国所灭,其后代遂以郯为姓。(上古时代“谈”、“郯”同音通用)。谈姓典故 望出梁郡—— 源自商周。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① ——注释①: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一凤多惠政②;二飘富清诗③。 ——注释②:明代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一凤经理其事。后知应山县,多惠政。 注释③:清代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④;文圃擅翎毛⑤。 ——注释④:清代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 注释⑤:清代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⑥。 ——注释⑥:唐代曲阿人谈戴(丫9n音演。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湖州爱知府之政⑦,丹阳传贤尉之诗⑧。 ——注释⑦: 上联说明代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 注释⑧:下联见注释⑥。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⑨; 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⑩。 ——注释⑨:唐代名人谈弘苞的事典。 注释⑩:见注释⑥。 历代名人 谈恺——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 谈迁——字孺木。清朝海宁人,明季诸生,入清隐居不出,好审古今治乱,尤熟于历代典故。有《国榷》、《枣林集》、《北游录》、《西游录》、《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海昌外志》等书。 谈寿龄 ——【创办谈氏东文学馆】清末无锡人谈寿龄,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卸任后定居淮安。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嘱子孙学习实业,不得科举进入仕途。1891年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安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外,兼收外姓青年,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银行界名人 谈荔孙 、周作民即从该校毕业。 谈荔孙——字丹崖。祖籍江苏无锡,寄籍山阳(今淮安)。曾赴日本留学,攻读银行经济专科,毕业后在日本银行实习。回国后应张謇之聘,回国任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教务长兼银行科主任教习;获商科举人,调任大清银行稽核。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应聘赴南京财政部任职;同年大清银行清理结束,另组中国银行。民国7年调任北京中国银行行长。次年3月,大陆银行成立,设总行于天津,设分行于北京,任董事长。民国9年4月,辞去中国银行职务,专任大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职。民国20年大陆与金城、中南、交通、国华四银行合营太平保险公司,任公司董事。民国21年春,应傅作义之请,以财力支持傅在绥筹建毛纺织厂。民国22年(1933年)2月在北平病逝。终年53岁。 谈智隽——美籍华人谈智隽先生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以及对中学时代母校的深厚情意,决定在1994年设立的溧阳市光华中学“谈氏奖学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谈氏助学金”,以鼓励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勤奋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尖端人才。 谈文华:字潇天,1940年2月生,江苏常州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兼职教授,中国《电工技术》编委,常州供电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型期刊(ISN1004-5023)《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61年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后,长年奔波于大江南北,从事电力系统规划、电业生产技术和发供用电管理;80年代起,还应聘为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及电视大学等讲学与授课。刚正坚毅,逆境奋进,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结合生产与教育,潜心科研,刻苦探索,著书8部。主要著作有:《新编实用电气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电气安技问答》(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年出版);《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年出版);《实用电气安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全国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分高压篇与低压篇两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出版);《电网发展与科技进步(谈潇开电办科技论文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主办的《电网技术》、《电气时代》、《电工技术》、《变压器》及《中国电业》等国家级刊物上。其中有6篇被评为全国或省级优秀论文,2篇被联合国AGRIS选中,刊登于1989年罗巴出版的《Agrindex》杂志。专题论文《Study on the feasibilitv of adopting110/20kv voltage system in China's rural electric network》被选为1988年中同电力代表团考察西欧时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资料。主要论文有《论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与电网电压制》、《我国电网采用110(66)/20KV电压制的可行性研究》、《电力变压器的最佳负载与节能》、《区域划分法与时段负载系数》、《电网规划中供用电设备的合理配套》、《网络布局中分支线最佳引出角度的探讨》、《中国农村用电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论我国中小型发电机组的励磁方式》等。先后20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交流,并于1982年和1986年2次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做专题学术报告,曾被授予全国1978-1993年学术活动先进分子称号。为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降低发供电成本及网络建设投资,尤其是尽早在全国实施220/110(66)/20KV最佳电压制、大力推行优化的20KV城乡配电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毕生为中国电力网的合理规划与加速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 谈宜富:男,1947年9月生。经济师。高中学历。现任湖北省黄石市国家税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主要业绩成就;1985年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参加税务部门工作。一直工作在税收第一线上,从事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工作中,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税收业务,积极工作,熟悉税收政策及企业财会知识,能够独立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核检查。两次参加湖北省国税局组织的全省税务系统交叉稽核检查,1995年被湖北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全省增值税交叉积极检查先进个人,1999年度被湖北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全省执法检查先进个人。三次被黄石市国税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黄石市国税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谈增福:1943年10月生,江苏高邮人。1962年高邮卫校(西医)毕业,1975年从南京中医学院(省办西学中班)结业,1984年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进修,1993香港姿韵美容学院(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合办)高级医学美容师班毕业,2000年全国高级男性科研修班结业。1963年在高邮市皮防院工作,为市皮肤病、麻风病防治最早创办人之一,任皮防院教研及行管负责人和医疗股长等职20余年,多次当选为人大代表、1986年获江苏省卫生厅授予的荣誉证书。1987年调至高邮市中医院从事皮肤科兼中西医外科门诊;现负责皮肤性病科和美容科男性科工作。兼任扬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华当代医学家学会副会长、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世界中医疑难病学会会员。从医37载,潜心研读,博采众长,善于用中西两法及独特疗法医治各种疣、色素痣据、黄褐斑、痤疮、脱发、银屑病、白癜风、下肢溃荡、顽固性湿疹、皮炎、瘙痒症、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经验丰富、治愈率高。亦擅长医治性功能障得、不孕症、乳房病、肩周腰腿痛、内外妇儿某些疑难杂症。诊余笔耕不倦,经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医籍有;《婚恋孕育小百科》(副主编)、《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常务主编、主审)、《中国中西医临床精要》(副主任编委)、《中华医学进展与临床》(对主编)、《中华临床医学新进展》(副主编)、《中华实用医学理论与实践》(编委)。在《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典巨著任特约编委、特约顾问编委,在《世界学术文库》等多种医籍入编论文10余篇,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多次在全国皮肤病、性病、美容等学术会上交流,获优秀学术成果奖8篇,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等3篇获优秀论文1等奖。此外,根据省内外同仁要求,协助撰写发表论文近百篇。荣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编委会“特色专科医师”称号和荣誉证书,荣获香港中华医学研究会和中国知名专科医院编委会“专科名医”资格和荣誉证书。其业绩已被辑入《中国当代医药名人》、《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名医名术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名人录》等辞书中。 谈思银:1932年12月生,湖北当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北宜昌农业专科学校,曾任职于湖北省当阳市种子站。主要业绩: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在部队曾多次受到同级和上级的表彰。在从事种子工作30余年的实践中,曾多次起草过种子工作文件,调查小结,试验报告和上作总结。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海南、湖南、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和湖北各地,检验稻、麦、棉、油等各种作物种子达亿斤以上。均按种子质量检验规程,严格把握种子质量检验关。凡所调用于农业生产上的纯良种,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从未发生过因种子质量问题而影响农业增产。同时根据各年实际情况,亲建基地、繁育良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奉献。1971年合写了当阳《农业技术手册》,共印了5000多册发至全市有关人员学习,对当时正确指导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1973年受到政府和人武部的表彰。1976年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荣誉证书和证章。1984年在推广“鄂沙28棉”中,荣获宜昌市农业局四等奖和湖北省农业厅二等奖。1986-1996年先后编辑和增补完成了当阳市1650-1995年的《农作物品种志》书。该志书可使后人清楚地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当阳市各种农作物新陈品种交替的历史状况,并为长期保存这些地方品种,自有品种和引进品种,给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是当阳市一部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工具书。1996年中共当阳市委书记胡学斌为志书写了序言。 谈洪山:1956年12月生,甘肃康县人,中专文化,康县王坝乡兽医站站长,兽医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1975年参加畜牧兽医工作。1982年参加甘肃省干部培训班学习,1994年从甘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业。研究方向:中西医学、中西兽医学、动物检疫、农技推广、学术论文写作。独撰论文;《家畜的药物阉割发表于《陇南报》1991年11月6日第二版;《自拟肥地土散治猫吐泻时疫》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6期;《蜘蛛治蛇伤4例》发表于《中兽医学杂志》1995年第4期;《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年第1期;《月石生肌散治外伤》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年第2期;《民间单验方治咳嗽五则》发表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年第4期。学术交流:《对家畜针刺穴位定位与应用的商讨》、《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于1993年9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兰州主办的“全国兽医针刺免疫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交流,获专家好评,并收人论文集。《验方百合娄仁氵易 治哮喘95例的体会》、《民间验方鸡蛋药用的探讨》、《民间单方治咳嗽五则》于1994年10月在西昌“全国第三届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宣读交流,一篇论文获优秀奖,并收入论文集。《蜘蛛吸毒法治蛇伤》于1993年10月在“西北区中兽医学术研讨会”宣读交流,获优秀三等奖。《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论文于1999年1月5日选入《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公报》。以上学术成果为科技兴国,保障人畜健康,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价值无法估量。1997年10月入选《甘肃省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库》。1999年12月由国家外文局出版社、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选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2000年6月载入《中毕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第四卷)。 另外,还有宋代孝子谈英、枢密院编修谈钥,唐代诗人谈戭,元代诗人谈文理,清代天文历算学家谈泰、画家谈友仁。谈氏部分族谱及保存(宗族——编者——印刷年代——现存地)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谈氏族谱二卷 (民国)谈吉桓主修 张绍林纂辑 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谈节枋总修 民国二年(1913)孝思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氐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谈金培总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孝忠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注:清同治九年(1870)谈丰璜始修,此为四修。 【江苏武进】毗陵谈氏宗谱二卷 (清)谈龙燮等编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谈璩朗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孝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谈乾懋修 民国十二年(1923)孝思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谈鼎铭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十册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卷 (民国)谈家枢编撰 民国三十七年(1948)排印本 武汉图(存卷3) 【浙江常山】谈氏宗谱三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杨梅弄马车粤村 注:首修於清嘉庆二十一年。 【浙江黄岩】黄邑上坊谈氏谱稿已曰卷 民国三十三(1944)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 【湖南】宁乡谈氏五修族谱十四卷 (清)谈锡彤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谈氏宗谱六卷 (清)谈学贤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登复堂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另:根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楹联典故1.四言通用联:望出梁郡,源自商周:全联说明谈氏的渊源。2.五言通用联:一凤多惠政,二飘富清诗:上联说明朝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谈一凤经理其事。后任应山县知县,多有惠政。下联说清朝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芝园工山水,文圃擅翎毛:上联说清朝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下联说清朝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唐朝曲阿人谈戴,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他与包融等十八人的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3.七言通用联: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湖州爱知府之政,丹阳传贤尉之诗:明朝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4.八言以上通用联: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唐朝名人谈弘苞的事典。地望分布 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
人物简介黄一帆,男,1954年10月生,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兽医专业。历任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科研处处长,2006年7月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科研处处长,2007年7月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2008年7月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重点学科临床兽医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绿色食品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兽医学分会理事、中国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华东区中兽医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中兽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兽医学杂志》编委、《奶牛杂志》编委等。长期从事动物医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所获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省级课题20多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3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4)、三等奖1项(排名第2),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项(单独撰写),1996年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表彰“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证书,2009年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授予“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荣誉证书。出版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80多篇。
厉害厉害!!
谈姓起源:一; 据《姓苑》所载, 西周史宋微子启之后有受封於谈者. 谈国为郯国. 春秋时郯子朝鲁, 其后亡国,郯国旧址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战国初年为越国所灭。二:周朝有大夫籍谈, 其后亦有谈氏. 历史有谈氏改为谭氏。 家族名人 谈迁 字孺木。清海宁人。好审古今治乱,由熟历代典故。 地望分布: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谈姓起源参考之二谈姓在大陆与台 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
根据2003年欧盟给出的调查报告,试管婴儿与自然生产的婴儿是一样的,没有在智力、身体和生理健康、心里健康等方面表现出异常、更多的问题。同时,试管婴儿技术还对优生优育有明显优势。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PGS及PGD两个方面的检查。此两项检查主要目的在于染色体筛查及基因筛查。其主要作用为对胚胎的先天疾病筛查、基因缺陷筛查、性别筛查等,以确保胚胎的着床率及胎儿的优生优育。此业务在国内尚未受法律保护,但是在乌克兰是合法业务,并有一系列成熟的法律及机构保护乌克兰助孕客户的权益。如有需要,可以找比较资深的国内有办事处的乌克兰国际生殖医院,成功案例比较多,有品质保障。
一、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局限,目前俄罗斯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并不能一次成功。导致了精子失去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会,很有可能将带微缺失的Y染色体遗传下去,容易造成流产死胎,先天畸形等缺陷,孩子的健康没有保障。二、如果女性身体不具备孕育条件,比如内分泌紊乱,黄体功能不全,有过流产史等。即使施行试管婴儿手术成功,也可能造成流产。多胎妊娠的孕妇并发症多,早产发生率及围生期死亡率高,属高危妊娠范围。三、试管婴儿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因此可以说成本极高。对女性以后的生理干扰较大。刺激排卵导致卵巢反应低下,易出现卵巢功能早衰,年轻女性于40岁以前闭经、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四、对于卵巢早衰、持续性闭经的不孕患者,也无法用自己的卵子通过试管婴儿受孕。免疫性原因引发的习惯性流产患者即使进行试管婴儿,也有可能造成流产。
这需要看是哪方面的风险:成本风险、生产风险试管婴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进去,里面的成本比自然受孕生产高;生产风险:做试管婴儿前期都需要进行保胎治疗,但是在后期就和自然怀孕是一样的,所以生产风险是一样的。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荷兰研究人员日前发现,试管婴儿及通过其他人工协助技术受孕的婴儿出生时出现早产、体重过轻等问题的几率比自然受孕的婴儿要高得多。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对此前公布的25项报告研究后发现,与自然受孕婴儿相比,通过试管受精等生育手段受孕的单胎婴儿早产几率是前者的两倍;出生时体重偏轻的几率是前者的3倍;出生时或在出生后一周内夭折的几率比前者高68%。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人工协助受孕的双胞胎在出生时面临的各项风险比单胎婴儿要低。研究负责人弗朗茨·黑尔梅奥斯特说,“尽管人工协助受孕技术不断获得成功,但研究结果基本表明,通过技术手段受孕的单胎婴儿出生时面临着高风险。”自从25年前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诞生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40万婴儿是通过人工协助受孕的。
是不收徒弟的。张胜兵,号中医鬼谷子,祖籍湖北汉川,临床医学硕士。是不收徒弟的,国际中医传承《庸胜堂》创始人,中医临床着作《医门推敲》系列书作者,北京胜永祥中医创始人。
尚兵朱立*任天山李家熙*
(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北京100088)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对14个城市1524间房屋进行了氡浓度测量,氡浓度均值为()Bq·m-3。其中有92间房屋中氡浓度超过100Bq·m-3,12间房间中氡浓度超过200Bq·m-3,分别占测量总数的和。对可能引起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因素,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背景、建筑材料、土壤地基、通风、地热水应用以及地质裂隙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降低和控制室内氡浓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室内氡浓度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1前言
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空间。室内氡对健康的影响已受到社会普遍关注。198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各成员国政府建议开展“人类环境氡调查”的研究工作。到1997年美国已测量了1100万间房屋中的氡浓度、英国测量了35万间房屋中的氡浓度,这是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室内环境氡的研究。美国的目标是到2000年争取对2000万间房屋(约占应测房屋的25%)进行氡的检测;对75万户房屋进行降低氡浓度的改造,对50万户新建房屋采取防氡措施。英国卫生署和环境署联合发表的《国民健康》倡议中把减少室内氡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卫生部1996年颁布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并制定了配套的《地下建筑氡浓度控制标准》、《地热水应用中的放射性防护标准》和《建筑材料放射性限值标准》等国家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我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和房屋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室内氡对健康影响的关心日益增加,促使放射防护工作者对我国室内氡的普遍水平、来源和潜在危害进行研究和评价。近几年我们用LIH固体径迹探测器对我国部分城市和一些热点地区室内氡进行了测量,对可能引起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因素,如土壤226Ra的含量、土壤地基、通风、建筑材料、地热水应用以及地质裂隙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降低和控制室内氡浓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2材料与方法
氡探测器
采用LIH型α径迹探测器(Alpha Track Detector,ATD)测量室内氡的浓度。探测装置由扩散杯、CR-39径迹片和滤膜三部分组成,通过使用不同渗透率的滤膜控制扩散杯的空气交换率,阻止氡子体和220Rn进入。探测器在核工业总公司第六研究所标准氡室进行刻度。对222Rn的刻度系数(CF)为·cm-2(kBq·m-3·h)-1,不确定度为±5%。径迹片的平均本底径迹密度为·cm-2。
测量方法
径迹片使用前保存在镀铝膜塑料袋中,到现场后取出,固定在扩散杯的底部,待滤膜安放好后,将探测器放在选定的测量位置,记录放置时间(t1)。暴露一定时间后,收回探测器,取出径迹片,记录回收时间(t2)。径迹片送实验室蚀刻、测读。每片径迹片用定倍率400的光学显微镜人工读数。每个视域面积为,每片测读60个视域,全部扫描面积为。根据CF值和径迹片上径迹的净计数计算被测场所的222Rn平均浓度。
计算方法
222Rn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健康
式中:c(222Rn)表示暴露t期间被测场所的平均222Rn浓度(Bq·Im-3):N222Rn和NB分别表示222Rn暴露片和本底片的径迹密度(Tr·cm-2);CF为探测器对222Rn刻度系数[Tr·cm-2(kBq·m-3·h)-1];t为暴露时间,t=t2-t1(h)。
3结果与讨论
我国部分城市室内氡浓度
我国14座城市居民住宅内氡浓度的测量结果见表1。为了便于比较,探测器主要布放在平房或楼房的一层(不包括地下室),暴露时间为3~6个月。1524间房屋中氡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为(±)Bq·m-3;几何平均值为·m-3。室内氡浓度高于平均值的城市有8个,分别是上饶、平凉、广州、珠海、黄山、青岛、拉萨和北京。其中上饶最高(·m-3),海口最低(·m-3)。有92间房间中氡浓度超过100Bq·m-3,占测量总数的,有12间房间中氡浓度超过200Bq·m-3,占测量总数的。室内氡浓度的最高值为596Bq·m-3,出现在上饶的平房内。
表2列出了国内外采用类似累积测量技术进行室内氡浓度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14个城市室内氡浓度均值(·m-3)比瑞典的国家均值(108Bq·m-3)低;比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均值高,与美国最近报道的42Bq·m-3的国家均值非常接近。但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部分省市氡浓度的调查结果(24Bq·m-3)及北京(37Bq·m-3)[10]、深圳(34Bq·m-3)的相关调查相比要高。引起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调查选择的房间不同有关,本次着重测量平房和建筑物低层房间的氡浓度,而上述所列调查为得到地区代表值选择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楼层的房间。另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空调普及后室内自然通风率的降低以及使用较高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掺渣建材、石材装修等也可能导致室内氡浓度增高。
氡易析出区(Radon-Prone Areas)
目前对于居室内的氡浓度各国所采用的行动水平并不一致,除考虑调查的氡水平年均值外,也考虑到地区的分布、国家政策及经济能力等因素。我国《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将房屋分为现有和未来新建两种,氡浓度的控制水平分为200和100Bq·m-3EECRn。假设室内平衡因子为,相应氡浓度分别为400和200Bq·m-3。从本调查看,14个城市室内氡浓度的均值为·m-3,中位值为·m-3,约为现有房屋控制水平的十分之一。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室内氡,有人提出了氡易析出区的观点。美国根据土壤铀含量和地质岩性绘制了氡潜势图,铀含量>50×10-6为氡的高潜势区,照此划分美国全国约有1/3的地区被确定为具有高氡潜在地质背景区。也有人建议参考地质资料结合实测结果,将有较大百分数的房屋氡浓度超标地区作为氡易析出区。如英国将室内氡浓度超过国家制定行动水平(200Bq·m-3)的房屋的百分数大于1%的地区作为氡易析出区。对于氡易析出地区要求增加检测密度,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建议氡易析出地区每栋房屋应该进行氡气测量,氡浓度超标的房屋建议房东采取降氡措施。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仅有上饶地区的1间房屋氡浓度超过我国规定的控制水平(400Bq·m-3),占上饶地区测量总数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个城市(上饶和珠海)分别有>10%和>1%的房屋中氡浓度超过了100Bq·m-3和200Bq·m-3,已接近和达到英国氡易析出区的水平。由于本次调查样本量小,而且选择的是平房和建筑物低层等氡浓度可能高的空间,也没有包括地下室、煤渣砖建筑物、窑洞等高氡房屋的测量结果,因此所给数值的误差较大。对于百分数较高或超标地区还需要深入研究,鼓励当地居民测量居住房屋中的氡浓度,增加测量的样本数,从而得到较为可靠的地区代表值。
表1中国部分城市室内222Rn浓度(Bq·m-3)
注:表中Xm示算术均值;SD示标准差;Min示最小值;Max示最大值;N为氡浓度超标房间数;P为氡浓度超标房间的百分数。
表2一些国家和地区室内222Rn浓度(Bq·m-3)
注:表中Xg示几何均值,其他符号同表1。
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可能因素
对调查发现的高氡房屋进行了较仔细的分类测量,对引起氡浓度增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下是引起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可能因素的分析。
土壤中226Ra含量与室内氡浓度的关系
226Ra是222Rn的直接母体,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中,与岩石的岩性有关,其中花岗岩中226Ra的含量最高,尤其是壳源型重熔花岗岩,其次是页岩、石灰岩和砂岩。土壤中226Ra含量相当大程度上受控于其母源物质。参照全国土壤调查结果,对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的青岛、珠海和以砂页岩为主的海口等地区室内222Rn浓度进行了3个月以上的累积测量。结果见表3。从初步得到的结果看,室内空气中222Rn浓度与土壤226Ra的含量密切相关(r=),两者相关关系如下:
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健康
表3土壤226Ra含量和室内222Rn浓度
房基土壤的贡献
表4是在建筑物周围测量到的土壤氡析出率和该建筑物内的222Rn浓度。根据文献[19]提供的参数,用实际测量的土壤氡析出率估算了底层房间中的222Rn浓度和地基土壤222Rn进入室内的比率。结果表明,室内222Rn浓度与土壤氡析出率密切相关(r=)。建筑物地基及周围土壤是底层房间中222Rn的最主要的提供者,其进入率约为50%。
表4室内222Rn浓度的实测值与估算值
表5是甘肃陇东地区窑洞中222Rn浓度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窑洞内平均氡浓度为170Bq·m-3,为该地区其他类型房屋的倍,其中有12间窑洞超过200Bq·m-3,有2间窑洞超过400Bq·m-3,分别占测量总数的和。该地区土壤中铀和镭的含量(·kg-1和·kg-1)在正常本底范围内,由于建筑物直接取材于孔隙度大、析出率较高的黄土,建成后基本不装修,地面和墙体为裸露的土壤,加上窑洞结构不利于通风,所以窑洞中的氡浓度比普通房屋高很多。
表5窑洞中的222Rn浓度
地质裂隙带的影响
在铀本底和地热水氡水平相近地区,显然建筑在地质裂隙带上方房屋中的氡浓度明显高于非裂隙带(表6),两者之比从几倍到几十倍。较高的放射性核素背景是土壤氡的源头,而地质裂隙又为地下深层氡向地面转移提供了通道。本次测量的最高值为892Bq·m-3,已超过我国规定的室内氡浓度限值(400Bq·m-3)2倍以上。室内氡浓度与地质构造有明显关系。
表6建筑在地质裂隙带上方房屋中的222Rn浓度
煤渣砖的使用
目前在我国使用的建材中对室内氡的贡献较大的是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的煤渣砖或掺有粉煤灰的水泥砌块等材料。这类建筑材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表7是在上饶、黄山和成都3个地区煤渣砖建筑物中的测量结果。上饶地区煤渣砖房屋中的氡浓度的均值为·m-3,是普通房屋(·m-3)的倍。黄山地区煤渣砖房屋中的氡浓度的均值为·m-3,是普通房屋(·m-3)的倍。两个地区分别有8%和1%煤渣砖建筑物超过了400Bq·m-3氡浓度控制限值。由于用煤渣砖建筑的房屋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需要加强对用高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煤渣砖或类似产品建造的房屋进行监测和治理。
表7煤渣砖房屋中的氡浓度
装饰石材
我国是石材大国,随着室内装修业的兴起,美观、耐用的天然石材成为室内地面装修的主要选材之一。表8为采用不同γ辐射剂量率级别的石材装修后室内氡浓度的测量结果。不同类型的石材丫辐射剂量率是不同的,用表面7辐射剂量率高的石材装修后,房间里的氡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使用C类石材装修的房间中氡浓度的均值(·m-3)为该地区调查均值(·m-3)的倍。另外室内氡浓度还取决于石材的风化程度,风化程度高的石材氡更容易析出。由于调查样本数量少,这一组数值仅仅是初步的估算。值得注意是我国石材装修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如果不合理使用很可能造成居住环境氡水平的增高。因此装修中选择放射性含量合格的建材非常重要。如北京地铁内部也采用大量石材装修,由于选用材料的放射性含量较低,加上良好的通风系统,即使修建在地下,里面的氡水平(·m-3)仍然很低。
表8石材装饰房屋中的氡浓度(Bq·m-3)
①按《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 分类。
地面材料及状况
同一建筑物采用不同地面材料,房间中的氡浓度也有较大差异。表9为不同地面材料房间中的氡浓度。北京市区的一些老式房屋,地面多为木地板或地砖,由于年代久长,地板的损坏程度严重,地基土壤产生的氡很容易通过地板上的缝隙进入室内,造成房间中氡的累积;而采用混凝土处理后房间(对照组)中的氡浓度有所降低。
表9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房间中的氡浓度
通风
通风是影响室内氡浓度的重要因素,空调使用使得人们在炎热夏季也要紧闭门窗以保持适宜的温度。表10是在使用和未使用空调的建筑物中测量的氡浓度。数据表明:使用空调房间的氡浓度明显高于不用空调的房间,比值为~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空调的普及率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应提高公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合理使用空调,适当开窗换气,以防止氧浓度在房间里的累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高层建筑的新建量居世界之首。这些新颖、美观的建筑物使城市的面貌得到了改观,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一些新型窗墙连体全封闭式的建筑物,窗户无法打开,只能靠中央空调换气,为了节约能源,建筑物的密闭程度很高,氡浓度随之升高。表11是对一座全封闭式建筑物中氡浓度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房间里的氡浓度与通风量有明显关系,走廊风量较大,氡浓度的测值较低(·m-3)。房间中的风量较小,测值偏高(·m-3)。该建筑物中氡浓度的均值为·m-3,比该地区的普通建筑物中的氡浓度均值高出50%。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靠自然通风的旧住宅,室内外空气交换一次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相应通风率为1ach,夏季可达2ach。而较新住宅的密封性通常更好,其自然空气交换率降低到。通风率的降低,不仅使室内氡浓度提高,而且还会使其他污染物得到累积,全封闭式建筑对健康的影响应引起注意。
表10使用空调和不使用空调房间中的氡浓度(Bq·m-3)
表11全封闭式建筑物中的氡浓度(Bq·m-3)
地热水的应用
我国地热水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的开发利用也十分活跃。表12是在海南岛温泉旅馆、西藏地热发电站和湖北地热水理疗医院测到的结果。由于一些地热水中氡含量较高,用水过程中氡从水中扩散出来,使房间里的氡浓度明显增高。从表12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地热水后,房间的氡浓度与使用前相比提高了~倍。地热水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其利用过程所带来的放射卫生防护问题也值得研究。
表12使用地热水房间里的氡浓度(Bq·m-3)
:使用地热水前测量的结果。]]
降低室内氡浓度可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已被许多国家列为卫生保健的主要目标。从欧美的经验可以看出,建筑物选址和建造时建筑物地基防氡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氡的进入。很多国家开展了建筑物降氡技术的研究,其目的是从源头上把关,修建低氡建筑物。我国房屋基数居世界之首,如果控制得当可使公众的集体受照剂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应加快地质填图的研究,尽快绘制出全国范围的地质潜势图,使建筑商在选址时有所依据,’尽量避开高铀、镭含量的地段或氡易析出区。应开展建筑物防氡技术的研究,制定有关设计和施工标准,在不能避开高氡潜势地段的情况下,应采用密封地基或设置减压系统等防氡技术排除来自地基的氡。应加强建材市场和房屋交易市场的管理,出售的建材和住房应有放射性含量检测数据,使购买者避免因氡浓度超标而蒙受损失。对于正在使用的房屋,如氡浓度超标可采用封堵地面裂缝、喷涂防氡涂料等措施将房间中的氡浓度降下来,加强通风和使用空气净化器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参考文献
英国对住宅氡水平的普查——1997年回顾,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刊文摘>78期,1997
GB/T 16146-1995.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卫生部1996年颁布
GB 16356-1996.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卫生部1996年颁布
GB .地热水应用中的放射性防护标准.卫生部1996年颁布
GB .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卫生部1986年颁布
施锦华等.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调查研究(1983~1990)辐射防护,12(2):164~171:1992
任天山,林莲卿,陈志鹏等.北京地区室内氡水平及影响因素.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4):
蔡勇明,唐文祥,陈佳慎等.深圳特区公共场所222Rn浓度调查.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5):
张淑蓉,潘京泉,李允兴等.我国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与分布.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增刊2):1
尚兵,张林,陈斌等.我国部分地区220Rn浓度的测量.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20~25
翁宝山.建筑物内氡含量的探讨.核子科学,1993,30(3):219~229
尚兵,王作元,高平印等.中国甘肃东部地区居民窑洞中的氡浓度,辐射防护,1995,15(6):461~463
尚兵,曾力,唐莉等.北京地下铁道环境放射性水平及其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评价.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6):401~
何雪冰,刘宪英.中央空调节能有关问题的探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1(4):40~(8):
俞义樵,任天山.建筑物的降氡方法.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1(4):55~
Oge US envirnmental agency's strategy to reduce risks of ~4:343~354,1994
Shangbin Tracks and Radiation (14):451~45
George C A et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radon/thoron and their progeny:calibration intercomparison and particle of the 7th Tohwa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Radon and thoron in the human ~15
Coleman K..Hughcs 's the radon?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washington ~4:211~
Kendall in the United of the 7th Tohwa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and thoron in the human ~
Marcinowski F.,Lucas residential radon 199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on and Radon Reduction Technology:Vol.Ⅱ.Atlanta,GA:;E ;B.Ⅳ.
UNSCEAR 1993 Report
Kobayashi et wide survey of indoor radon concentration in of the Third Intcmational Symposium of environment;Mito,Japan;13~ Atom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63~
特纤特膳是由美国天然粮食为原料利用最新技术制成的抗性淀粉RS4产品,纯度达到80%,是同类产品中最高的,不添加任何西药成分,安全可靠可以长期服用。抗性淀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降低血脂、调节代谢紊乱等,其效果是有美国《糖尿病,营养与代谢》、《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报告支持的。
【综述】几种用于发现未知病毒核酸序列的技术及其应用翁康生 病毒是引发人类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它们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还存在人类尚未认知或新出现的病毒, 随时可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安全〔1 - 3〕。及早地发现,鉴别未知的或新出现的病毒, 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 建立、储备、改良、发展、乃至创新应用于发现、鉴别未知或新出现病毒的技术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近20 多年来, 常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技术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相结合的途径, 发现和鉴别未知病毒。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电镜观察、用已知病毒的抗血清建立的免疫学方法作排他性检测、用已知病毒核酸序列建立的PCR、杂交等方法, 作特异核酸序列的检测、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未知病毒核酸序列, 查询基因数据库, 检出并确定未知病毒基因组序列, 最终发现鉴别出未知病毒。对于无法用细胞分离培养的未知病毒, 有的采用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筛选获取病毒特异抗原编码基因的克隆, 进而发现鉴别出该病毒。更多的则是采用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从被检样品中发现获取未知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而发现鉴别未知病毒。无论未知病毒是否可以用细胞培养分离, 最终对其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分析, 是鉴别和判断的决定性依据之一, 而获取未知病毒的核酸序列是前提条件。从少量样品中, 从高度复杂的宿主细胞核酸物质中, 分离、扩增、获取足够量的无基因序列资料的未知病毒的核酸片段, 供进一步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 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鉴别未知和新出现病毒的关键之一〔4〕, 也是最终测定分析, 拼接出未知和新出现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瓶颈步骤。病毒所携核酸物质有DNA 和RNA 之分, 可采用的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 现将有关技术与其应用作一简介, 以供参考。1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是为寻找分析两个生物样品复杂的基因组间有何差异而发展建立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 并不断得到演化, 发展和应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 与未感染的同类细胞相比, 二者核酸物质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存在病毒核酸。消减去二者核酸间相同序列的背景部分, 扩增、比较、选取余下可能存在差异的部分, 进一步分析以发现未知病毒的核酸序列。病毒的核酸结构各有不同, 可选用相应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见表1 。111 DNA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DNA Representation differenceanalysis , DNA RDA)此方法是Lisitsyn 等〔5〕利用核酸消减杂交技术〔6〕、PCR 方法和双链DNA 热变性后互补链退火复性的二级动力学原理〔7 - 8〕作者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336表1 病毒核酸类型与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的选用病毒核酸类型DNA RDA c DNA RDA非rRNA 序列6 核苷酸引导c DNA RDAds DNA 线状√ds DNA 环状√ss RNA polyA( + ) √ss RNA polyA( - ) 3 √ds RNA polyA( - ) √ 3 负链ss RNA polyA( - ) 视病毒在宿主细胞的转录机制而定。而建立的。方法中将需分析的样品DNA(Test DNA ,T- DNA) 和对照DNA(Driver DNA ,D - DNA) 设为二组,分别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处理,并接上5′端去磷酸化的人工接头,补齐接头后,加入与接头序列互补的引物作PCR 扩增。切除扩增产物上的人工接头后,切出的T - DNA 连上第二种人工接头,变性后与过量的变性D - DNA 杂交。通过杂交,消减去T- DNA 中与D - DNA 中同源的核酸序列,而只存在于T - DNA 中的靶序列DNA(Target DNA) 则自我退火复性,其两端连有第二种人工接头。加入与第二种接头互补的引物作PCR ,只有靶序列DNA呈指数扩增,因而得到进一步富集。进过如此重复的几个轮回后,以电泳检测比较T- DNA 和D - DNA ,将T- DNA 中呈现的差异部分作分离,克隆,序列分析。Lisitsyn 等以10μg 人淋巴细胞基因组DNA 作为D - DNA ,在相同的人DNA 中加入相当于单拷贝量的120 pg 腺病毒DNA作T- DNA。以此作为实验模型,用DNA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成功的寻找、鉴定出外加入的腺病毒DNA 序列。应用此技术,Chang 等〔9〕在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 中发现一段类似人类疱疹病毒的基因, 并由此发现一种新的病毒HPV8。以后人们又以此技术发现鉴定了HPV6、TTV 病毒、黄热病毒样基因组、MDV 等〔10 - 13〕DNA 病毒。112 cDNA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cDNA Representation differenceanalysis , cDNA RDA)Hubank 等〔14〕针对mRNA 所含序列相对简单的特点,提出了cDNA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它的基本原理与DNA RDA 相同,主要不同在于,采用识别4 核苷酸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它的识别位点在mRNA 反转录成的cDNA 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平均酶切片段长度约256 bp ,保证了cDNA 序列群中绝大多数序列,至少被切出一个片段可扩增,供差异分析,分离鉴定。cDNA RDA 技术相对经济,可高效灵敏地用于非常少的起始材料而获得结果〔15〕。具有polyA( + ) - RNA 病毒,其核酸可类似于mRNA 分离纯化,因此可应用此技术。利用cDNA RDA技术,发现鉴定了TiV、MenV ,等〔16 ,17〕RNA 病毒。113 非rRNA 序列6 聚核苷酸引导反转录的cDNA RDA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 年6 月第8 卷第3 期 Chin Prev Med , June 2007 , Vol18 No13 ·317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RNA 病毒,其核酸物质不似于mRNA ,需和宿主细胞总RNA 同时分离,并用随机引物作反转录。因为宿主细胞总RNA 中rRNA 约占80 % ,由于竞争反应、靶序列信号被湮灭等原因,从这样的总RNA 抽提物中,用随机6 聚核苷酸引物引导反转录的cDNA RDA 技术,发现鉴别polyA( - ) - RNA 病毒核酸序列是困难的。Endoh 等〔18〕罗列了6 聚核苷酸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共计4 096 个序列模式,以大鼠18S、518S、28S 等rRNA、微卫星重复序列、SARS - CoV、BI - 3 病毒等的序列数据为模型,筛选出在rRNA 序列中出现频率极低或不出现的6 聚核苷酸序列模式共96 种。将这些序列分别合成并混合后,称之为非rRNA 序列6 聚核苷酸引物。生物信息学分析96 种序列模式在哺乳动物病毒科具代表性的1 791 个病毒基因组序列中出现的频率,数据表明,非rRNA 序列6 核苷酸引物可引导绝大多数病毒的cDNA 合成。分别用非rRNA 序列6 聚核苷酸引物和随机6 核苷酸引物作cDNA 反转录效率、cDNA RDA 试验,结果表明,二类引物对人工合成的RNA (二类引物在其序列中出现的频率相似) 反转录效率几乎相等,而前者对细胞总RNA反转录效率远低于随机引物。用二类引物作cDNA RDA ,检测人工合成的RNA ,前者灵敏度是用随机引物的30 倍。在模拟实验中用非rRNA 序列6 聚核苷酸引物引导反转录,串联cDNARDA 技术,检测鉴别出感染细胞的BI - 3 和SRAS - Cov 核酸序列片段。此方法能从1μg 总RNA 中检测出3 ng 的外来RNA ,其检测灵敏度不及普通的PCR 检测方法,但对于检测鉴别在宿主细胞中复制,但不知其基因序列的poly A( - ) - RNA 病毒而言,也是一个可选择的方法。114 抑制消减杂交cDNA RDA 技术结合消减杂交和PCR 抑制作用〔19〕的技术原理,Diatchenks 等〔20〕等发展出了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与前两种RDA 技术不同点在于,SSH 技术将内切酶酶切处理的T - cDNA 分为两份,分别接上不同序列的去磷酸化的接头1 和2 ,分别于过量的D - cDNA作第一轮杂交。杂交过程中两组中的单链T - cDNA 浓度趋同,T- cDNA 中的非靶序列单链cDNA 与D - cDNA 中相应序列形成杂交双链而被消减, T - cDNA 中差异表达的单链cDNA被显著富集。合并一轮杂交物,加入过量变性D - cDNA ,作第二轮杂交。合并的二组份一轮杂交物中剩下的趋同化、经消减杂交后的单链T - cDNA 能互补杂交, 可以形成: 原组内T- cDNA 单链间的杂交、T - cDNA 与D - cDNA 单链间的杂交、二组间T- cDNA 单链间的杂交。补齐杂交反应后双链cD2NA 末端,用分别与接头1 和2 的外侧部分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为引物,作PCR 扩增。二组份间T- cDNA 互补单链杂交物,因两端分别具有接头1 和2 ,可被指数扩增;T - cDNA 与D -cDNA 杂交物和剩余单链T- cDNA ,因一端具接头序列,被线性扩增;而同组间T- cDNA 杂交物两端具反转重复长序列,因抑制性PCR 效应,在PCR 反应循环中分子内退火形成稳定的“锅柄结构”〔19〕而不被扩增。因此,SSH 技术通过二轮消减杂交和抑制性PCR 特异扩增,使假阳性大大降低,提高了检出低丰度靶mRNA 的灵敏度。Hu 等〔21〕应用SSH 技术,结合反转录酶的模板切换(tem2plate - switching) 功能, 以HCV RNA 阳性血清体外感染的人MOLT- 4 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 细胞系为模型,通过反转录合成全长cDNA、抑制性消减杂交、消减的cDNA 文库构建、反相斑点杂交筛选,在被筛的96 个克隆里,T- cDNA 探针杂交呈特异阳性的16 克隆中,序列分析后得到4 个插入HCV 序列的克隆。2 非特异多重引导滚环式扩增法乳头瘤病毒、痘病毒等,其基因物质为环状DNA 分子。在事前未知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发现和鉴别这类病毒核酸序列还可选择非特异多重引导滚环式扩增法(multiply prim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RCA) ,扩增、分离、获取其基因片段供进一步分析。自然状况下,环状DNA 经常以滚环方式进行复制。Dean等〔22〕应用随机6 聚核苷酸作引物,加入φ29 DNA 聚合酶,以质粒DNA 和噬菌体DNA 为模型,建立了多重引物引导的滚环式扩增法。φ29 DNA 聚合酶可长距离( > 70 000 nt) 地结合于DNA模板,进行链置换DNA 合成。而随机6 聚核苷酸引物可多位点的与单链环状DNA 互补复性。在φ29 DNA 聚合酶作用下,以随机引物引导,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 链。当合成链延伸到与模板结合的随机引物5′端时,在φ29 DNA 聚合酶的链置换活性作用下,下游被延伸的随机引物链被“甩”出模板。而上游的延伸链继续在环状模板上复制合成。同时,被从单链环状模板上“甩”出的互补链,又成为新的模板,随机引物与之结合,在φ29 DNA 聚合酶作用下,继续以枝杈的形式进行链延伸和链置换,最后以双链DNA 串联体形式释放。用此法可使1 ng 纯pCU18 环状DNA 模板延展式地扩增至107倍。Rector 等〔23〕以此原理建立了不依赖已知的特定基因序列(非序列依赖性) 的多重引导滚环式扩增环状DNA 病毒基因组方法,并应用其扩增获取了HPV 16 的基因组DNA。在接近实样的试验样品中,由于稀释倍数和环状DNA 分子较大等原因,将HPV 16 基因组DNA 扩增了214 ×104 倍。3 病毒颗粒相关核酸的非序列依赖性PCR 扩增病毒核酸可包裹于病毒外壳内,病毒的蛋白外壳或脂膜对病毒核酸具有保护作用。而病毒颗粒具有不同于细菌或其他真核细胞的理化特性。利用这样的特点Allender 等〔24〕和Stang等〔25〕各自建立了病毒颗粒相关核酸的非序列依赖性PCR 扩增方法(sequence - independent amplification) 。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在于,依据病毒颗粒小、具一定密度,用0122μm 滤器过滤、或再串上超速密度梯度离心,从样品中分离出病毒颗粒,DNA 酶酶解游离的DNA ,裂解病毒颗粒,抽提获取较纯的病毒颗粒相关核酸。Allender 等〔24〕借鉴RDA 原理,对病毒颗粒相关核酸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作非序列依赖性单引物PCR 扩增( sequence -independent single primer amplification ,SISPA) :将抽提获取的DNA或RNA 分别补齐,合成第二链DNA ,或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酶切片段两端连接一种接头,并以与接头同序列的单一寡核苷酸为引物,作PCR 扩增。扩增产物进一步克隆与序列分析。用此法检验HBV 阳性血清和GBV - B 阳性血清样品,结果在相当于106/ ml 个基因组拷贝浓度的50μl样品中,可重复试验检出相应的病毒基因片段。Stang 等〔25〕则在得到双链DNA 或双链cDNA 后加入k - 随机引物,此种引物5′端含有20 个固定序列的核苷酸,3′端则有·318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 年6 月第8 卷第3 期 Chin Prev Med , June 2007 , Vol18 No13©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核苷酸随机简并序列。与变性模板退火时,6 核苷酸随机简并序列随机地与模板相应序列互补退火,在T4 DNA聚合酶作用下作链延伸。然后在延伸产物中加入k - 随机引物中固定序列部分的20 寡核苷酸作引物,进行PCR 扩增。扩增产物电泳分析、克隆、测序。用此方法检验由实时- PCR 定量,包括病毒颗粒相关核酸及游离核酸在内的病毒基因组拷贝数为109/ ml 的Cox - 3 和MAV - 1 培养物。前者的12 克隆中,9 个克隆插入有肠道病毒的四个不同区域的同源基因片段;而6 个MAV - 1 中分离的克隆内,5 个含有99 % 同源MAV - 1 基因片段。基于病毒颗粒分离纯化、DNase 处理、病毒颗粒相关核酸的非序列依赖性PCR 扩增,获取、鉴定未知病毒的基因片段,尽管灵敏度不够高,但其实验时间较短,步骤相对简单,对于病毒拷贝数高,时间紧急的样品鉴别,是较适宜的一套方法。病毒的种类、结构、特性多种多样,感染病毒后需要检验的样品又各不相同,因此用于发现鉴别未知病毒的核酸序列的技术,也不是固定不变和完全通用的。以上的技术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而针对扩增获取未知病毒基因组序列片断,这一发现鉴定未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要点或瓶颈,必然还会有新的改进、创新技术出现,将会更快、更灵敏、更简便、更准确的发现鉴别未知病毒。参 考 文 献〔1〕 Drosten C , Gunther S , Preiser W, et al1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corona2viru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1 N Engl J Med ,2003 , 348 : 1967 - 19761〔2〕 ven den Hoogen BG, de Jong JC , Groen J , et al , A newly discoveredhuman pneumovirus isolated from young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disease1 Nat Med , 2001 , 7 : 719 - 7241〔3〕 Fouchier RA , Hartwig NG, Bestebroer TM, et al1 A previously unde2scribed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 in human1 ProcNatl Acad Sci U S A , 2004 , 101 : 6212 - 62161〔4〕 Muerhoff AS , Leary TP , Desai SM, et al1 Amplification and subtraction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discovery at novel human viruses1 JMed Virol , 1997 , 53 : 96 - 1031〔5〕 Lisitsyn N , Lisitsyn N , Wigler M1 Clo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complex genomes1 Science , 1993 , 259 : 946 - 9511〔6〕 Lamar EE , Palmer E1 Y- encoded1 Species - specific DNA in mice :evidence that the Y chromosome exists in two polymorphic forms in in2bred strains1 Cell , 1984 , 37 : 171 - 1771〔7〕 Wieland I , Bolger G, Asouline G, et al1 A method for differencecloning : geng amplification following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1 Proc NatlAcad Sci USA , 1990 , 87 : 2720 - 27241〔8〕 Milner JJ , Cecchini E , Doming PD1 A kinetic model for subtractive hy2bridizationg1 Nucleic Acids Res , 1995 , 23 : 176 - 1871〔9〕 Chang Y, Cesarman E , Pessin MS , et al1 Identification of herpesvirus- like DNA sequence in AIDS - Associated Kaposi’s Sarcoma1 Scie2nce , 1994 , 266 : 1865 - 18691〔10〕 Challoner PB , Smith KT , Parker JD , et al1 Plaque - associated expres2sion of human herpesvirus 6 in multiple selerosis1 Proc Natl Acad SciUSA , 1995 , 92 : 7440 - 74441〔11〕 Nishizawa T , Okamoto H , Konishi K, et al1 A novel DNA virus (TTV)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transaminase levels in pasttransfusion hepatitisof unknown etiology1 Biochem Biophy Res Commun , 1997 , 24 : 92 -971〔12〕 Simons JN , Pilot - Matios TJ , Leary TP , et al1 Identification of two fla2vivirus - like genomes in the GB hepatitis agent1 Proc Natl Acad SciUSA , 1995 , 92 : 3401 - 34051〔13〕 Endoh D , Cho KO , Tsukamoto K, et al1 Application of 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 analysis to genomic fragments of Mark’s disease virus1 J ClinMicrobiol , 2000 , 38 : 4310 - 43141〔14〕 Hubank M, Schatz DG1 Identifying differences in mRNA - expression by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cDNA1 Nucleic Acids Res ,1994 , 22 : 5640 - 56481〔15〕 Bowler LD1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cDNA1 Methods MolMed , 2004 , 94 : 49 - 661〔16〕 Chua KB , Wang LF , Lam SK, et al1 Tioman virus , a novel paramyxo2virus isolated fromfruit bats in Malaysia1Virology , 2001 , 283 : 215 -2291〔17〕 Bowden TR , Westenberg M, Wang LF , et al1 Molecular characteriza2tion of Menangle virus , a novel paramyxovirus which infects pigs , frutbats , and humans1 Virology , 2001 , 283 : 358 - 373〔18〕 Endoh D , Mizatanil T , Kirisawa R , et al1 Species - independent detec2tion of RNA virus by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using non - ri2bosomal hexanncleotides for reverse transcription1 Nucleic Acids Res ,2005 , 33 : e651〔19〕 Siebert PD , Chenchik A , Kellogg DE , et al1 An improved PCR methodfor walking in uncloned genomic DNA1 Nucleic Acids Res , 1995 , 23 :1087 - 10881〔20〕 Diatchenko L , Lau YF , Campbell AP1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2bridization :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or tissue -specific cDNA probes and libraries1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 1996 ,93 : 6025 - 60301〔21〕 Hu Y, Hirshfield I1 Rapid approach to identify an unrecognized viral a2gent1 J Virol Methods , 2005 , 127 : 80 - 861〔22〕 Dean FB , Nelson JR , Giesler TL , et al1 Rapid amlification of plasmidand phage DNA using phi 29 DNA polymerase and multiply - primed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g1 Genome Res , 2001 , 11 : 1095 - 10991〔23〕 Rector A , Tachezy R , Ranst MV1 A sequence - independent strategyfor detection and cloning of circular DNA virus genomes by using multi2ply primed rolling - circle amplification1 J Virol , 2004 , 78 : 4993 -49981〔24〕 Allander T , Emerson SU , Engle RE , et al1 A virus discovery methodincorporating DNase treatment and its applicationg to the identificationgof two bovine parvovirus species1 Proc Natl Aced Sci USA , 2001 , 98 :11609 - 116141〔25〕 Stang A , Korn K, Wildner O , et al1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 isolates byparticle - associated nucleic acid PCR1 J Clin Microbiol , 2005 , 43 :716 - 7201(收稿日期: 2006 - 05 - 15)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 年6 月第8 卷第3 期 Chin Prev Med , June 2007 , Vol18 No13 ·319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ISSN1005-8982/CN43-1225/R) 半月刊,以国内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研究及新技术、新成果等为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副部长王陇德为名誉主编,张阳德教授担任社长、主编。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期刊影响因子,在基础医学、综合类中排名第31位;在1534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排名第458位。总被引频次数1076,在基础医学、综合类中排名第7位;在1534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排名第52位。
1980年第一个用德国表式颅压计,进行颅高压的临床研究(指导研究生)。1979年,第一个用国产镇江生产的手术显微镜进行显微手术。1984年在中南地区第一个开展脑立体定向颅内异物定向摘除,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以及选择性扣带束加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等新技术。1986年在国内第二个进行肾上腺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疾病。1991年,应邀赴香港与加拿大进行访问考察。1992年应邀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神经外科系从事液压颅脑损伤博士课题研究,次年学成回国。1996年“液压性颅脑损伤装置与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经国内著名同行专家盲审,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起,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对颅内恶性肿瘤致癌与抑癌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0年开展高颈段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的修复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开展神经干细胞修复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的实验研究,建立了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术后一个月恢复括约肌和双下肢的运动功能。2003年相继进行神经干细胞修复脑溢血内囊损伤、视神经损伤等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2003年国际上Singh和Hemmati两位学者从人类脑肿瘤中成功分离和培养脑肿瘤干细胞之后3个月,方加胜教授率领课题组在人类脑肿瘤研究中,在国内首次成功分离和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为研究脑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重要发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在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光明日报、湖南日报、新浪网站等重要媒体都有报道。2008年第七届亚洲神经外科医学学术大会上传来消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方加胜教授课题组宣读的论文《脑肿瘤干细胞化疗耐药机理分析》受到与会的20多个国家300多名医学专家高度关注。该揭开了脑肿瘤干细胞化疗耐药的机理之谜,是肿瘤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被会议授予亚洲神经外科医学学术最高奖——“KANNO医学奖”。 方加胜是这次会议授予的两个神外医学大奖获奖者之一,另一获奖者为巴基斯坦医学家。目前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4项。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多篇,主编或参编专业论著7部,获省部级以上奖4项。正是由于他在医学上的突出贡献,1994年,方加胜教授被选入《中国名医名药》、《中国中西名医大词典》、《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等书籍中。 担任世界神经外科学会会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窥镜杂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杂志》等9种杂志的常委编委或编委,并担任中国脑移植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知网里有两千多篇 [1]考书钢. Bcl-2、Bax在乳腺增生组织的表达及温阳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2]吕晶武. 补肾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姚艳飞. 药用菌发酵物协同中药鹿花盘抗乳腺增生症的作用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2011. [4]林妮,肖柳英,吕俊华,葛文涛,潘竞锵. 荔枝核提取物抑制大鼠乳腺增生及调节激素水平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8). [5]喻国华,邹来勇,刘建国,段树民.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with Med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in 46 Case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0,(3). [6]王玖,侯美云. TREATMENT OF 80 CAS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WITH CUPPING ALONG DU MERIDIAN IN COMBINATION WITH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ON THE ACUPOINTS[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6,(4). [7]刘丽军,李炎高,郭诚杰.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1995,(4). [8]彭成浩. 回阳玉龙膏联合磁、热疗治疗乳腺增生大鼠的研究[D]. 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2011. [9]翟贺宁. 乳癖方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干预作用及机理研究[D].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2011. [10]钱丽旗,潘超,冯振卿,冷静,许芝银. 利乳康液对乳腺增生模型乳腺、子宫及卵巢形态学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4). [11]曾艺文. 乳腺增生散结粉治疗乳腺增生症113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8). [12]孙爱荣. ME-1型乳腺动力仪治疗乳腺增生症787例疗效观察[J]. 职业与健康,2008,(3). [13]陈凤仪,胡建楣. 乳结平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ER、PR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08,(27). [14]李恒,应荐,沈雪勇,金明子,赵玲,胡升芳,孙霃平,王丽祯,韩丑萍.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Comparison on Body Surface of Points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8,(4). [15]钱丽旗,裴晓华,许芝银,王驰.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by Lirukang Granule (利乳康颗粒)[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7,(2). [16]郑卫国. ACUPUNCTURE FOR TRERTING 120 CAS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5,(2). [17]蔡志红,吴英,付波,贺普仁. 300 CAS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TREATED WITH RED-HOT NEEDLE PLUS FILIFORM NEEDLE[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3,(3). [18]钱丽旗,裴晓华,陈荣明,许芝银. Effect of Lirukang Oral Liquid(利乳康口服液) on Neurotransmitters and Estrogen in Ra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2004,(2). [19]田丽颖.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ACUPOINT INTRADERMAL EMBEDDING OF RINGHEADED THUMBTACK-NEEDLE THERAPY FOR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2,(1). [20]王进才,刘煜. Differenti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3). [21]卓斌,徐继恩,何桂云,宋孝金. 280 CAS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TREATED BY RU HE CHONG JI[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95,(4). [22]吕新敏,沈春. 42 CAS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TREATED WITH CHAIHU SANJIE DECOCTION[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96,(4). [23]郭诚杰,张卫华,郑少祥,鞠大宏,赵仓焕.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IN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AND ITS EFFECT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96,(4). [24]段彦苍,杜惠兰,靳亚慈. 乳腺增生大鼠模型血清和乳腺VEGF、bFGF的变化[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 [25]王孟琳,王婧锦,张卫华,赵宗辽,应小平,方改英,王梅生. P16 P53在针刺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0). [26]刘丽军,杜惠兰,靳亚慈,陈景伟. 针药结合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及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7,(4). [27]林妮,吕俊华,潘竞锵,肖柳英. 荔枝核抑制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ER和PR表达及促进细胞凋亡作用[A]. .[C].: ,2010:--2027. [28]林妮,吕俊华,潘竞锵,肖柳英. 荔枝核抑制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ER和PR表达及促进细胞凋亡作用[A]. .[C].: ,2009:481-482-483-484-485-486. [29]林妮,吕俊华,潘竞锵,肖柳英. 荔枝核抑制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ER和PR表达及促进细胞凋亡作用[A]. .[C].: ,2009:149-150-151-152-153-154-155. [30]赵文静,赵向上,旺建伟,刚宏林,姜虹,王艳宏,张晓琳. 复方鹿花盘胶囊对乳腺增生小鼠子宫、卵巢重量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0,(3). [31]方佩影,张明. 乳增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175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2). [32]古凤仪,刘玉英. 美迪克乳腺治疗仪对不同类型乳腺增生的疗效评价[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1). [33]于萍,廖鸿梅,黎清婵,麦小琴. 乳腺增生Ⅰ号治疗乳腺增生病168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4,(11). [34]张红燕,邓黎,胡卫卫,杨湘华. 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5,(4). [35]李敏. 蒙药乳腺Ⅰ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10. [36]李中玉,张卫红. 凋瘤丸治疗乳腺增生300例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3). [37]曾幼莲. 应用桔梗八味汤治疗乳腺增生症2500例报告[J]. 桂林医学院学报,1994,(2). [38]刘岩. “乳康方”对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含量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D].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2009. [39]张晓双,武苗,杨瑞. 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小鼠乳腺病理及脏器指数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 [40]王孟琳,张卫华,赵宗辽,应小平,方改英,党琳,马莉,赵小艳. 针刺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形态学改变[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5). [41]魏清,周政涛,王燕燕. 乳腺Ⅱ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2007,(11). [42]关会林,王小丹,李婷,孙世超,乔国芬. JNRK对大鼠乳腺增生的作用研究[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5). [43]张玉君. 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9,(9). [44]钟绮芬,周佩明,容雪瑶. 健康教育对乳腺增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09,(4). [45]张忠泉,苗久旺. 乳消1号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2009,(7). [46]龚东方,谢娟,唐纯志. 针刺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雌激素、雌激素受体及其信号传导的干预作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 [47]季屹红,张锦林,沈飚. 3种方案治疗乳腺增生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2). [48]王苹,吴秋霞,池飞燕. 乳消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 [49]姚静,黄文革,李明,杨敏,陈蔓茵. 加味逍遥散对乳腺增生模型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3). [50]房忠女,卢文. 中药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症107例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