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可使母猪发生流产,公猪发生睾丸炎。
布氏杆菌对热非常敏感。70℃加热10分钟即可死亡,在阳光下2~4小时即死亡,在腐败病料中,则迅速失去活力。一般常用的消毒药2%来苏儿、2%火碱水、3%漂白粉等能很快将其杀死。
多种动物和人都能感染布氏杆菌病,在自然病例中主要见于牛、羊和猪,它们对布氏杆菌最为敏感。其他动物次之。病猪和带菌的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母猪在流产期间,布氏杆菌随流产胎儿、胎水、胎衣排出体外,污染地面、饲料、饮水、用具以及外界环境。病菌可随猪的粪便、乳汁、精液、尿等排出体外造成传播,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生殖道和皮肤、黏膜,还可通过配种感染。猪群一旦感染,首先少数孕猪流产,以后逐渐增多,新发病猪群,流产率可达全部孕猪的50%以上,常产出死胎和弱胎。多数患病母猪只流产一次,流产两次的甚少,因此在老疫区大批流产的情况较少。病猪群在流产高潮过后,流产率逐渐降低或停止。在猪群中一旦发生布氏杆菌病治愈后,仍有一些隐性病例长期存在,对人畜仍是巨大的威胁,不可忽视。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1 病原学布氏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根据其病原性、生化特性等不同,可分为6个种20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个型、牛种布鲁氏菌9个型、猪种布鲁氏菌5个型,还有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布氏杆菌对各种物理和化学因子比较敏感。巴氏消毒法可以杀灭该菌,70℃10分钟也可杀死,高压消毒瞬间即亡。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存活1个月左右。该菌对消毒剂较敏感,2%来苏儿3分钟之内即可杀死。该菌在自然界的生存力受气温、湿度、酸碱度影响较大,及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2 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能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家畜的感染总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感染型和交差感染型。前者指家畜感染本种布氏杆菌,后者指由于牛、羊群共同放牧,通过相互间的接触造成羊群既感染羊种布氏杆菌又感染牛种菌,或牛群既感染牛种菌又感染羊种菌等。山羊和绵羊对羊种布氏杆菌最易感。牛对牛种菌易感,也可感染羊种菌和猪种菌。猪对猪种菌和羊种菌均易感。马和犬对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都有易感性,鹿对牛种菌和羊种菌易感。人类可以感染布氏杆菌。病畜和带菌动物,特别是流产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菌存在于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中。病畜乳汁或精液中也有病菌存在。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伤口、皮肤和呼吸道、眼结膜和生殖器黏膜感染。因配种致使生殖系统黏膜感染尤为常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氏杆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氏杆菌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3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牛布氏杆菌病一般在14~120天之间。潜伏期的长短,视病原菌的毒力、感染量及感染时母牛的妊娠期而定。母牛主要表现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多见于6~8个月。多见胎盘滞留,失去生育能力。公牛出现睾丸炎及附睾炎。有些牛发生关节炎、黏液囊炎和跛行。绵羊和山羊常见流产和乳房炎。怀孕母羊易感染,常发生胎盘炎,引起流产和死胎。流产发生于妊娠后的3~4月。母山羊常常连续发生2~3次流产。公山羊生殖道感染则发生睾丸炎。有的病羊出现跛行、咳嗽。绵羊副睾种布鲁氏菌感染其症状局限于副睾,常引起附睾肿大和硬结。非怀孕母羊也可感染,但一般是一过性的。猪的明显症状也是流产。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睾丸炎、跛行、后肢麻痹、脊椎炎,偶尔发生子宫炎、后肢或其他部位出现溃疡。犬可感染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但多为隐性感染,呈散发性,少数出现发热。感染犬种布鲁氏菌的母犬,妊娠40~50天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出现不育症,淋巴结肿大。公犬常发生副睾炎、前列腺炎和菌血症。马可感染布氏杆菌的各个种,尤其对牛种和猪种菌最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有的发生化脓性滑液囊炎,尤其在头部和肩部,常见“马肩瘘管”或“马颈背疮”。4 病理变化布氏杆菌最适宜在胎盘、胎衣组织中生长繁殖,其次是乳腺组织、淋巴结、骨髓、关节、腱鞘、滑液囊以及睾丸、附睾、精囊等。特征病变是胎膜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子宫黏膜出现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及脓肿病变。常见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畜精囊中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肿大,出现脓性和坏死病灶。5 诊断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5.2 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缓冲布氏杆菌抗原试验(BBAT)、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为荧光偏振测定法(FPA)。病原检查:抹片镜检(取病畜胎盘绒毛膜表面及水肿区边缘触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血清学检查:缓冲布氏杆菌抗原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缓冲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高,但操作繁琐)、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全乳环状试验(可用于筛选病畜群)、血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素试验(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其敏感性低,不能单独作为正式的诊断试验)。病料采集:通常采取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或乳汁。5.3 鉴别诊断应与弯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等有流产症状的疫病鉴别。6 防治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时,要严格检疫2次,确认健康者才能混群。在疫区,每年定期以凝集反应检疫2次,清净群每年至少检疫1次,检出病畜应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阴性反应畜可预防接种菌苗进行预防。被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水槽等用10%石灰乳或5%热火碱水严格消毒;病畜分泌物、排泄物等应做无害化处理或消毒深埋。兽医、病畜管理人员、接羔员、屠宰加工人员,要严守卫生防护制度,特别在产仔季节更要注意。最好在从事这些工作前1个月进行预防接种,且需年年进行。
这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 途径广泛,希望你把病人送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这需要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治愈率也很高,不要耽误病情或引起其他的传染。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102301布氏杆菌病也称波浪热、地中海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菌感染、内毒素和变态反应有关,全身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都可受侵[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8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右侧肢体活动不能2 h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伴乏力,病情时轻时重。2 h前突然不能讲话,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入院查体:体温36 ℃,呼吸20次/min,脉搏70次/min,血压160/90 mmHg(1 mmHg= kPa),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混合性失语,双眼球向右侧凝视麻痹,右侧鼻唇沟浅,伸舌不配合,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烦躁乱动,右侧Babinski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血红蛋白(Hb)132 g/L,血小板计数(PLT)259×109/L。血生化:Na+126 mmol/L,K+ mmol/L,CL- 92 mmol/L,血糖 mmol/L,其余指标均正常。血沉18 mm/h,PPD试验、抗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均呈阳阴性。胸片正常,肺部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点状低密度影。头颅MR示双侧侧脑室体部及前后缘可见带状长T2异常信号,FLAIR为高信号。以“脑梗死”对症予以改善循环、脑保护、抗感染治疗,讲话及肢体活动障碍逐渐好转,但体温在 ℃~39 ℃波动。询问病史家里养羊10余只,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400。肥达氏、外斐氏反应阴性。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给予四环素、复合利福平 g治疗。20 d后又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讲话,头颅CT显示未见异常。血沉20 mm/h,Na+ 123 mmol/L,CL- 93 mmol/L。脑脊液涂片未找见新型隐球菌,抗酸杆菌染色(-)。脑脊液常规:潘氏试验(++),细胞总数200×106/L,白细胞计数190×106/L。脑脊液生化:糖 mmol/L,蛋白 g/L,氯化物98 mmol/L,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800。在原口服药基础上加链霉素1 g/d,肌肉注射。1周后肢体活动及语言恢复正常,1月后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仍是阳性,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治疗3个月未再复发停药。 2 讨 论 本病例主要特点:有与羊密切接触史;长期发热,且呈波动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与体征:反复肢体不能活动、讲话不能、锥体束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治疗有效。综合以上特点,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其次是牛和猪。经消化道、皮肤黏膜或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后,为吞噬细胞所吞噬,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再入血后可侵犯心、肺、前列腺、关节、肝、脾、骨髓等多个部位,也可侵犯神经系统。起病可急可缓,病程1个月~4个月,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布氏杆菌病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率大概有4%~13%[2]。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类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吉兰巴雷综合征,亚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共济失调性四肢瘫,蛛网膜炎,脑膜血管病(血管炎、血管痉挛),脑脓肿等。该患者考虑是脑血管炎所致,即布氏杆菌随血流进入颅内血管,引起颅内血管炎性变态反应,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患者脑脊液蛋白正常,细胞数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表现。神经影像学可以正常或有局灶性损害。 关于治疗,目前认为长效土霉素和链霉素的合并应用是最佳的治疗选择,可以减少副反应和复发率[3]。1986年FAO/WHO布氏杆菌病专家推荐利福平(口服,600 mg/d~900 mg/d)加长效土霉素(口服,200 mg/d)治疗成人的急性布氏杆菌病,用药6周。本例患者采用利福平、四环素基础上加用链霉素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渗透作用,最终取得显著的疗效。Kemal等[4]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颈髓内肉芽肿的病例,该患者为35岁的女子,主要表现为头痛,四肢末梢疼痛及无力,无胃肠道症状及发热,3个月以前被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脑膜炎,有吃生奶酪史。核磁共振显示颈髓1~2水平团块状损害。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320,脑脊液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160。土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9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均恢复。 Serda等[5]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男性病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模糊、颈项强直,血管造影术显示有炎性动脉瘤形成,产生机制是炎性反应使血管肌肉层及动脉外膜瓦解,血管壁变弱,形成一个囊状的假动脉瘤,提示早期抗生素治疗有效。 神经科大夫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患者反复发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用神经系统疾病不能完全解释者,均需详细询问有无牛羊接触史和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进行血清学(血清凝集试验)、病原学检查(脑脊液培养),以排除或确诊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1. [2] Seidel G,Pardo GA,NewmanToker D,et presenting as leukoencephalopathy:The role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s[J].Archives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02,127(9):374377. [3]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6. [4] Kemal N,Nebahat intramedullary granulooma of Brucell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 Spine J,2007,16(Suppl 3):S255S259. [5] Serdar K,Murat V,Ahmet C,et cerebral aneurysms/subarachnoidal hemorrhage:A short review featuring a case report[J].Neurosurg Rev,2008,31:337341. 作者简介:李玲(1966—),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邮编:034000)。 (收稿日期:20120425) (本文编辑郭怀印)
布氏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布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发生的,为人兽共患传染病。牛对本病的易感。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方式和特点。(1)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及刨口。当饲料、饮水空气受到污染,或人工授精枪消毒不严,都可能引起感染。偶尔穿透健全皮肤进入畜主体内。(2)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起初是局部淋巴结感染,随后引起菌血症,继续传向全身网状组织中,产生全身感染。(3)该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可在宿主的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生存和生长。强毒株有一层保护性外壳,能在细胞内生存和产生慢性感染。这种机能使病原菌逃避免疫机制,而长期生存下来。(4)怀孕子宫和公畜附睾内产生一种赤藓醇的化学物质,该物质是布氏杆菌的生长刺激剂,因而易感。(5)乳房是布氏杆菌存菌较稳定的器官,乳房受到感染的病牛常终生带菌。病原菌随乳汁排出,这是布氏杆菌引起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因所在。(6)吮食带菌乳的犊牛常在消化道淋巴结发现本菌,但停喂带菌乳数周后即消失。把经消化道感染的犊牛在3月龄前移入净化环境,就可能自行痊愈;但到7月龄后生殖内分泌活动已开始活跃,乳房发育,即使移到净化环境,也不能摆脱布氏杆菌的侵害了。
这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 途径广泛,希望你把病人送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这需要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治愈率也很高,不要耽误病情或引起其他的传染。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嗜氧的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在接触患病家畜的排泄产物或者皮毛、分泌物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会感染布鲁氏杆菌。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为羊布鲁氏杆菌病最容易感染给人,所以名气最大。该病会让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可以在羊,牛,猪,甚至在狗身上传染,这个病初期的时候和感冒非常像,要是发热,多汗,浑身疼,这种疾病不会自行痊愈,有时候会看到淋巴结肿大,潜伏的周期非常长。
布氏杆菌只是一种慢性病而已,发病初期单从病羊外表无法分辨,如果是发病母羊很容易看出。虽然此病不会造成羊群死亡,停止生长和母羊流产也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直接接触病羊或者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者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口或眼结毛受到传染。最容易感染布菌的人群为牧民、兽医、饲养员、屠夫和厨师。这类人群经常和羊打交道,被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也属于高危人群。
饲养家畜要圈养,圈舍远离居民点避开水源;二是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或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尤其是产羔季节不要把牲畜放在室内,小孩不要和羊羔玩耍。消灭和控制家畜中的布鲁氏杆菌也是有效的方式,要定期对牧区或养殖场进行检查,发现带病者立即隔离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加强水、粪管理,保护水源。
养羊人和其他与羊肉密切接触者感染布鲁氏菌病现象是颇为严重的,因其不会立即危害被感染人生命和不易鉴别而不太受重视。这造成了前几年我国人间布病感染率持续上升,对接触羊的饲养员、兽医、挤奶员、屠宰员、皮毛加工员等,都应该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为一年并且需要每年接种一次。未患病羊应进行疫苗接种。
弓形虫,可引起孕妇流产,或是胎儿智力发育受损,也可以寄生于人脑,引起昏迷,不及时治疗则致死。有特效药,不过好像很少生产。
很深奥的问题
就是在平常的时候也可以给羊注射一些疫苗,而且一定要多注意卫生方面的问题,吃穿住行都要确保卫生。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为羊布鲁氏杆菌病最容易感染给人,所以名气最大。该病会让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可以在羊,牛,猪,甚至在狗身上传染,这个病初期的时候和感冒非常像,要是发热,多汗,浑身疼,这种疾病不会自行痊愈,有时候会看到淋巴结肿大,潜伏的周期非常长。
布氏杆菌只是一种慢性病而已,发病初期单从病羊外表无法分辨,如果是发病母羊很容易看出。虽然此病不会造成羊群死亡,停止生长和母羊流产也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直接接触病羊或者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者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口或眼结毛受到传染。最容易感染布菌的人群为牧民、兽医、饲养员、屠夫和厨师。这类人群经常和羊打交道,被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也属于高危人群。
饲养家畜要圈养,圈舍远离居民点避开水源;二是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或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尤其是产羔季节不要把牲畜放在室内,小孩不要和羊羔玩耍。消灭和控制家畜中的布鲁氏杆菌也是有效的方式,要定期对牧区或养殖场进行检查,发现带病者立即隔离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加强水、粪管理,保护水源。
养羊人和其他与羊肉密切接触者感染布鲁氏菌病现象是颇为严重的,因其不会立即危害被感染人生命和不易鉴别而不太受重视。这造成了前几年我国人间布病感染率持续上升,对接触羊的饲养员、兽医、挤奶员、屠宰员、皮毛加工员等,都应该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为一年并且需要每年接种一次。未患病羊应进行疫苗接种。
病原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为球杆状或短杆状、不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孢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布氏杆菌喜欢在生殖器官一一子宫和宰九中繁殖,特别偏爱怀孕子宫,致使胚胎绒毛发生坏死,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动,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布氏杆菌病危险之点是患畜几乎不表现症状,但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乳、精子、阴道分泌物、粪、尿)不断向外排菌,待别是随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大量病原菌,成为危害的传染源。排出的病原菌对外界环境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如在胎衣中能存活4个月,在水、土、粪、尿中存活3个月,在皮毛上存活1-4个月,在冻肉中存活2-7周,在乳中存活10天至1年。因此生活和生产环境--旦遭病原污染。不论人或畜,在几个月内部有被感染的可能。流行特点以羊牛猪顺序多发,其他动物也有感染,以患病羊对人威胁。母羊比公羊易感,成年羊比羔羊易感。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感染的妊娠母畜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胎儿、胎水、胎衣排出。人患布氏杆菌病、多由接触病畜及其产品、经消化道而感染。布氏杆菌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也传染给人。病畜为传染源,人患病主要由畜传染,人与人之间传染机会极少。在缺乏消毒和防护的条件下进行接生、护理病畜,易造成工作人员感染和本病的人为传播。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其次经皮肤、粘膜及生殖道感染也较常见。某些吸血昆虫也可能传播本病,自然交配可相互传染。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临床症状动物感染患病羊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母羊主要表现为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第3或第4个月、山羊流产有时高达40%~90%,羊在流产前精神沉郁,常喜卧,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从阴道内流出分泌物;还表现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而引起破行,乳山羊的乳房炎常使乳量减少,乳汁结块,乳腺组织发生过结节性变硬等。有的继发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导致不孕症,公羊睾丸肿大、性机能降低、甚至失去配种能力。猪发生子宫炎、关节炎、发热、消瘦,流产前多有腹泻,乳房及阴唇肿胀,从阴道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犬多为隐性感染,少数也发生流产、关节炎和睾丸炎。布氏杆菌病的病变多发生在生殖器官和关节,多不影响家畜生命,不被人重视,易留下后患。人感染人感染布氏杆菌较家畜严重,病情复杂,轻者仅感疲乏、重者头痛、反复发热为其典型症状,全身软弱,食欲不振,失眠,咳嗽,有白色痰,可听到肺部干鸣,多呈波浪热,也有稽留热、不规则热或不发热。盗汗或大汗,睾丸肿大,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无红肿热的疼痛,肌肉酸痛,应用一般镇痛药不能缓解,由于关节和肌肉疼痛难忍,即使不发烧也不能劳动,成为能吃不能干活的懒汉,故该病又被称作懒汉病。病灶发生在生殖器官,影响生育,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中、青年人易感。为此,饲养人员在接触病畜、接产时不要吸烟、吃食,注意手的消毒、换工作服等以免感染。必要时进行预防注射,确保人身安全。病变病变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胎盘绒毛膜下组织呈黄色胶样浸润、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和坏死,胎衣增厚,布有出血点。胎儿皮下和肌肉有出血浸润,真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脾和淋巴结肿大,肝出现坏死灶,肠胃和膀胱粘膜及黏膜下可见有出血斑点。公羊睾丸有出血点、坏死灶及组织增生。该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相互配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防治措施一般进行淘汰,不做治疗。但对价格昂贵的种羊,可在隔离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必要时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预防措施养殖场预防措施1.对从未发生过布氏杆菌病的羊群,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引进的羊只须并在隔离条件下检疫,确定无感染后方可。2.对于受病威胁的羊群,每年用凝集反应或变态反应定期进行2次检疫,检出的阳性病羊立即淘汰,可疑病羊应及时严格分群隔离饲养,等待复查。受污染的羊舍、运动场、饲喂用具等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分泌物等应深埋处理。3.布氏杆菌病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对家畜预防接种,接种过疫苗的不再进行检疫人的预防措施经常与家畜接触者,应具备一定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给人,特别是在接产或处理流产时要谨慎,为防止细菌感染,在接产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擦凡士林,戴眼镜、口罩、胶皮手套和穿胶靴等。处理完毕,应立即严格消毒,胎衣等物要深埋。现场要用2%氢氧化钠消毒,用具、工作服等可用3%来苏儿水浸泡消毒。为更安全,好预先接种布氏杆菌疫苗,增强免疫力。国家对防制人兽共患布氏杆菌病很重视,有疫情地区几乎都设有专门防制机构,对疫区或疫点的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的地区因对布氏杆菌病重视不够,至今仍有传染源存在,不时向非疫区扩散。因此,各级必须遵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严格执行产地检疫,未经检疫畜不得运输、不准屠宰。实践证明,检出带菌畜消灭传染源,免疫健康畜增强抗病力,是控制布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
这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 途径广泛,希望你把病人送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这需要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治愈率也很高,不要耽误病情或引起其他的传染。
布氏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布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发生的,以流产、死亡、胎衣不下、胎膜水肿、恶露不尽,雄性的睾丸炎附睾炎,化脓性骨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牛布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方法。一、牛布氏杆菌病的主要症状当畜群中有多头牛相继发生流产、死产,死亡胎儿肺水肿、充血,心外膜和脾囊出血;胎衣不下或胎膜水肿,有炎性渗出等;流产后的母牛恶露排出期延长,2-3周后变为浓性恶臭。遇到上述情况,可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流产,确诊尚需进一步实验室检验。二、牛布氏杆菌病的治疗要点(1)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未感染畜群中采取自繁自养的方法,是控制本病传入的最好方法。为了扩大畜群或引进良种时,必须严格执行包括布氏杆菌病在内的诸项检疫。购进的牲畜要隔离饲养2个月,同时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呈阴性者,才可与原有牲畜混群。清净的畜群还要定期检疫(至少每年1次),一经发现,即应淘汰。(2)畜群中一旦发现流产,除隔离流产母畜和消毒环境及流产胎儿、胎膜外,应尽快做出诊断。确诊为布氏杆菌病或在畜群检疫中检出本病,均应采取措施,将其消灭。消灭布氏杆菌病的措施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畜群及主动免疫接种。三、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除病理材料的细菌学检查外,牛主要是进行血清学凝集实验及补体结合实验。对无病乳牛群可用乳环状实验作为一种监视性实验。近年来,不少新的方法用于检验本病,包括间接血凝实验、抗球蛋白(coombs)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荧光抗体法、dna探针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四、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1)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2)生殖活动以后,尤其妊娠母牛最易感。初生3个月龄的幼犊受到感染后,如将其移入净化环境可自行痊愈。感染7月龄牛犊,即使移入净化环境,也不能摆脱布氏杆菌病的罹患。(3)在新感染牛群往往会引起大批母牛相继流产,以后再发生流产的数量会大为减少,即使发生二次流产,多数比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大。(4)曾发生一批布氏杆菌病后的牛场,以后发病率虽减少,如果引入易感(健康)牛,还会出现同样的传染性流产。
病原布氏杆菌共分为牛、羊、猪、沙林鼠、绵羊和犬布氏杆菌六种。在我国发现的主要为前三种。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布氏杆菌对热敏感,70℃10分钟即可死亡;阳光直射1小时死亡;在腐败病料中迅速失去活力;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流行特点自然病例主要见于牛、山羊、绵羊和猪。母畜较公畜易感,成年家畜较幼畜易感。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该菌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畜的阴道分泌物及公畜的精液内,多经接触流产时的排出物及乳汁或交配而传播。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常使大批妊娠母牛流产;老疫区流产减少,但关节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屡配不孕、睾丸炎等逐渐增多。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l个月至1年,多数病牛呈现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牛发生关节炎、黏液囊炎、淋巴结炎、关节肿痛、跛行或卧地不起,膝关节和腕关节常受侵害。母牛怀孕5~8个月后发生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并伴发子宫内膜炎甚至子宫积脓而成为不孕症,有的发生乳房炎。公牛因睾丸肿大,触摸时有疼痛。诊断方法除布式杆菌病外,引起流产的还有沙门氏杆菌、滴虫和弧菌感染,一般情况下,畜群中有多数发生流产并有与本章节所述相同的临床症状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时,必须进行一系列实验室综合诊断。布氏杆菌病实验室通常采用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初筛试验一般采用动物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正式试验用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主要是利用被检奶牛的血清与虎红平板抗原混和,反应后根据凝集程度判定结果。若出现凝集现象,就可以判断是布病阳性。如果是阳性,就要通过试管凝集试验进一步确认。治疗方案1、流产后伴发子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的病畜,经剥离后,用高锰酸钾液冲洗子宫。每天1次,连续3天,以后隔天洗1次,直到阴道无分泌物流出为止。2、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嘧啶钠、硫磺-5-甲氧嘧啶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治疗。预防措施1、建立健康群。每年用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进行2次检疫后,结果阴性者归入健康群。2、产后犊牛要立即与病母牛分开,但在隔离站可喂母牛初乳5天左右,在5~9月龄时各检疫1次,2次检查都为阴性时,注射布氏杆菌19号苗后,归入健康群。3、病牛群经加强饲养管理,畜舍定期消毒后,经2~3年,约50%的病牛可痊愈,康复标准为经2次检疫均为阴性。经隔离、消毒后并入健康群。4、此病为人畜共患,搞好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必须用消毒水洗手臂,做好防护工作。5、在布氏杆菌病发生地区,每年要用布氏杆菌19号苗定期进行预防注射。
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病。在群体饲养牛群中,传染极快,并传染给人。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牛患了此病后的症状是:母牛大多在怀孕后的5~7个月发生流产,而且多发生在第一胎,流产前数天,一般都有分娩的预兆,流产后多数伴有胎衣不下,阴道内长时间排出褐色分泌物。有的流产以后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因而造成不孕症。流产前一般体温不高,主要表现在阴唇和阴道黏膜红肿。流产的胎儿多为死胎。
公牛患了此病,可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引起睾丸肿胀,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性欲降低,并且失去配种能力。有的病牛患此病时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炎、淋巴结脓肿。
种公牛无治疗价值。母牛患此病后,可采取如下方法治疗:
(1)1%高锰酸钾适量,冲洗阴道和子宫,每天1~2次。
(2)对流产后继发子宫内膜炎的病牛,或胎衣不下经剥离的病牛,可用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子宫和阴道,每天1~2次,直到阴道内无分泌物流出为止。
(3)对牛治疗多采用土霉素作肌肉注射,每天5克,用5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并加入普鲁卡因5毫升,一次注射。4~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但总剂量不要超过40~50克。
(4)益母草60克,黄芩35克,川芎、白术、双花、当归、连翘、白芍、熟地各3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5)秦艽、丹皮、巴戟天、川楝子、延胡索各18克,双花、连翘各20克,防己、黄柏、知母各23克,共研细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可治睾丸炎。
(6)当归、川芎、白芍各32克,白术、党参、艾叶各30克,阿胶、熟地各32克,砂仁、枳壳各16克,黄芪、香附、荆芥穗各33克,甘草17克,共研为末,鲜生姜35克为引,开水冲调,一次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