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关于千金要方治未病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千金要方治未病的论文

《千金要方》以其丰富的医学成就,成为中华药典宝库,开创了医药发展先河,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千金要方》里边所涵盖的疾病、药物的认识,对当前认识疾病、药物疗效、药物作用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同时,对当前的疾病诊断、药物制作方法都提供了借鉴。

《千金方》是集隋唐前之医学大成的著作。宋代学者高保衡、林亿等评论《千金要方》是“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就是对孙氏学术贡献的高度概括。

公元九世纪前后《千金方》传入日本和朝鲜。日本学者丹波康赖氏公元984年所编的三十卷《医心方》中,大量著录了《千金方》内容。这本书可能是国外最早引用和传播孙氏学说的著作。日本学者多纪元坚影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序也谓:“晋唐以降,医籍浩繁,其存而传于今者,亦复何限;求其可以扶翎长沙,绳尺百世者,盖莫若孙思邈《千金方》者焉。”

唐宋以降以迄于今,随着许多学者努力弘扬和长期实践的历史检验,«千金方》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千金方》的版本也有16种之多。不仅有医学家,还有哲学家、伦理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自然科学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千金方》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

也有后世学者将其与仲景并列而论。例如清代学者张璐在《千金方衍义》自序中指出“夫长沙(指张仲景)为医门之圣,其立法诚为百世之师,继长沙而起者,惟孙真人千金方,可与仲景诸书、颉颃上下也。”高度概括了孙思邈的学术贡献。

近1400多年来,医药学家,还有哲学家、伦理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自然科学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无间断的对《千金方》进行了多方面传承研究,著作超过百余种,研究论文上万篇,评价极高,方兴未艾,近年来更为日、美、德以及东南亚各国学者和理论研究者所关注,颇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

我国现代医史学者公认《千金方》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1974年日本还成立了"千金要方研究所",重新影印了《千金要方》,将该书誉之为"人类之至宝"。朝鲜、美、德等国学者分别从临床医学、化学和炼丹术、伦理学等方面对《千金方》开展研究工作。

孙思邈千金方中给出了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和环境和谐关系等五个方面。其中特别注重和强调治神养性的重要作用,奠定了道德对于健康影响的独特地位,确立了精神心理对健康的特别影响价值。基于此,要求医者必须高于常人修身养性,出神入化达于臻境,方能为医,取其“打铁先要自身硬”和“正人必须先要正己”之义。透彻的描述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医生精神道德修要必要性的所以然。这在今天乃至今后任何时候,都依然具有正确性和必要性。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弘扬孙氏医德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研究热点。

成为了现代中医理论的基础,给很多病都提供了治疗的方法,地位非常的重要,里面有很多新奇的说法,也有很多中药的药方,为后世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策略。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注意事项

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关于金贵要略治未病论文

正 《金匮要略》原与《伤寒论》合编,名《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所撰。本书以辨证详而不繁、论治精辟、用药精专而著称于世,是一部既有基础理论的阐述,又有丰富临床经验总结的古典名著。它对后世内科杂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辨证详而不繁全书以脏腑经络为中心,以四诊为基本诊法、以八纲为纲领,对四十多个内科常见病证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上工治未病,何也”。《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提示,为全篇杂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

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关于治未病的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注意事项

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金匮要略治未病论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上工治未病,是为何义?师曰;夫治未病者,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实脾者,是为治未病也;不只治肝,知肝传脾,实脾者,即为治未病,是脾未病而早医也。五行生克,肝木克脾土,见肝之病,“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也,“实”脾者,即为治未病也。土旺四季,其时脾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只知治肝,不知实脾,是以肝病未已,脾病复起。五行生克,余脏准此类推。

上工治未病,不是说没有病,是治将传之经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者,即为治未病之义,而肝者,是已病。从脾论为脾未病,从肝论是肝已病,肝病则人是已经病,不是没病,也不是没病就治。见肝之病当知传脾,此是五行生克之定理。治肝者,是为治病,而实脾者,是为治未病也,是脾未病而早医。中工不知相传,更不知治未病之理,只知治肝,肝病未愈,脾病复起。

重点;不要以为治未病,是没病就治,此治未病若真的解读为没有病,那真是遗笑万年,没病就治,中医岂不是更能浑水摸鱼。伤寒六经,见厥阴之病,太阴必病,此也为一定之理。已成厥阴,太阴必伤,厥阴之败,必从太阴而败。肝病木贼,脾必见虚,治必实之,是为治未病。肝木贼脾土,此病最多最典型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张仲景是中医大家,其《金匮要略》对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笔者认为“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是其基础及核心思想。

人体唯有五脏元真通畅,才能阴阳和调以及生理活动正常。若五脏元真痞塞不通,则机体阴阳失和,气滞、水停、血瘀相继致病,则疾病丛生。故疾病的治疗关键就在于 “五脏元真通畅”。具体地说,就是调和阴阳,行气、利水、化瘀,使郁遏之气、血、津液复其流通畅达,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元真可理解为真气或者元气,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言: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张景岳也谓: “真气,即元气也。”元真被认为是一身之根本,通行于人体全身。因其所发挥的功能和分布的不同,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也有所不同。概而言之,其包含气、血、津液等多种成分,在不同脏腑、经络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所以,可以认为元真是由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而遍布全身的。

其精髓可大体概括为: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津液流畅,如环无端,发挥濡养之功。气机郁滞,津液留聚,血液瘀阻,阴阳失和则可以作为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以一言蔽之,又可统一总结为元真闭塞不通。因此,可以认为气滞、水停、血瘀为五脏元真不通的物质基础。由 此,可以更为简捷地掌握疾病的实质。机体能否保持“安和”,其关键在于元真通畅与否。元真闭塞不通,百病蜂起。张仲景在论述历节病病变时言: “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强调了元真不通,实为造成身体虚弱而发病的原因。因此,对疾病的辨证要重视一个“闭”字,而治疗的目的就在于使病理的不通转为生理的通畅。说明了气、血、津液等的流通畅达是维持人体阴平阳秘的关键。而气、血、津液等的瘀滞痞塞不通,为百病之始。尽管临床表现各异,但都离不开气滞、水停、血瘀、五脏元真不畅的基本状态。所以,在 养生 和治病时,着眼于保持五脏元真的通畅尤为重要。

从气、水、血的角度对疾病的表述最具代表性当属《金匮要略》的“水气病”篇。水气病除了风水、皮 水、正水、石水的分类外,还有气分、水分和血分的区分。可以看出,张仲景从病机的角度强调了疾病的进展阶段性,也可以说明在水气病的过程中,气、血、水三者异常的程度以及层次变化。水之停由于气,阳气虚衰、气机郁滞、气不能行水而致水停。水饮内停、气滞水停而致血液运行不利,进而造成瘀血停滞。同时,瘀血停滞内阻同样可以影响气和水,所谓“血不利则为水”。气得阴化为水,水得阳化为气,水得阴则进一步化饮、化痰、致瘀,水得阳则可化。据此可以看出,阴阳的失调在病理性质转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气滞、水停、血瘀,阴阳失调角度观察和思考其他病证,可以迅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疾病病机,为临床能较高效的审证处药提供良好途径。

从人体病理上表现,可将阴阳的失调,气滞、水 停、血瘀看作基本病机。因此,行气、利水、化瘀,调和阴阳也就被看作治病处方的基本治则。《金匮要略》中的治法方药皆循此法。故可以从治气、治水、治血,调和阴阳四个方面对其加以归纳和认识。

调气

初病在气,邪阻经络,病位表浅,治应疏通经络气机,及时采用一切手段来通畅脏腑经络的气机。《金匮要略》在这方面较多用驱邪的汗法。如在治疗风寒、湿病、溢饮、支饮、风水、皮水、黄汗等病证时,鉴于这些病证均和感受风、寒、湿外邪有关,外邪或滞于肌表关节,营卫经络之气不通,或影响肺脏气机,宣肃失司,通调失职,虽临床表现各异,但治则治法根本就是要通畅脏腑经络的气机,故此时治疗以发汗宣散肺卫气机为主。

在用药上,根据元真壅滞的程度与部位,合理组方和用药。《金匮要略》在治疗水气病时,应用甘草麻黄汤、杏子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药物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此种病势状态了然于心,方药加减恰到好处的用药方法值得深入研究与发挥。

另外,应用汗法的目的是通畅全身元真,使元真蒸腾气化运行有力。汗出是元真通畅的一种标志而非目的。所以,临床用药应把握好尺度,使元真通畅即可,通常以微微出汗为度。

调水

继病在水,水聚成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之应温化痰饮,通阳利水。

由于气、血、水三者异常有着程度以及层次变化,水之停由于气,阳气虚衰、气机郁滞、气不能行水而致水停。水湿停滞的病变,是在气机郁滞的基础上产生的。

《金匮要略》中有咳嗽上气、胸痹心痛、呕吐等病,可表现为咳、喘、满、肿、呕、利、眩、悸等症状,其本质皆为气机被阻,升降失司,气不能行水而致水停。故在治法与用药上应兼顾气、水同调。根据痰饮和水气侧重的不同灵活选择治疗方法,如通利既停之水有力量峻猛者,如十枣汤、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药力较缓以利水蠲饮为主者,有泽泻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木防己汤等。

《金匮要略》中化痰之剂,每以生姜、半夏相配,以小半夏汤作为底方灵活加减,如生姜半夏汤、半夏干姜散、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等,也体现了温阳行气之法为通畅五脏元真的重要方法。同时,对既停之水以开泄的方法因势利导尽快消除之,以缓解急迫。待症状缓解以后,则又当以温助之法治本。《金匮要略》中“温药和之”以及后世严用和所言“顺气为先”都是这个意思。

调血

久病入络,治当活血祛瘀。瘀血在内阻滞不通,气、水不行,则五脏元真通畅的物质基础皆滞而不行,病情较重,所以《金匮要略》用瘀血病名以显示此病的重要地位。

因瘀血为元真不通所表现的最后阶段,故所有病的末期皆有瘀血的存在。故在《金匮要略》中瘀血的治疗方法散在于其他各病中,如疟病、虚劳、肝着、黄疸、妇人病、阴阳毒、肺痈、肠痈等。用药大体为桃仁、大黄、牡丹皮、阿胶等,用方如鳖甲煎丸、大黄虫丸、旋覆花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硝石矾石散、千金苇茎汤、大黄牡丹汤、升麻鳖甲汤、枳实芍药散、温经汤等。

《金匮要略》瘀血病篇中不列具体方药,即疾病到了这一层次,实在难以用几张方子来概括,而应将化瘀之法融于各病的治疗中,缓缓图效。如治疗疟病的鳖甲煎丸,在化瘀软坚的同时,又用了行气、化痰、利水、清热及补益气血之品; 治疗虚劳干血的大黄虫丸,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也用了不少理气、清热、养血补虚及益气和中之品; 治疗妇人病的温经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又用了补益气血之品。也正合张仲景所谓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意。

正 《金匮要略》原与《伤寒论》合编,名《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所撰。本书以辨证详而不繁、论治精辟、用药精专而著称于世,是一部既有基础理论的阐述,又有丰富临床经验总结的古典名著。它对后世内科杂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辨证详而不繁全书以脏腑经络为中心,以四诊为基本诊法、以八纲为纲领,对四十多个内科常见病证

关于治未病的议论文

智者的眼光不仅要能看到当下,更要能洞悉未来。 《黄帝内经》中有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古人箴言如炬。凡成大事、创大业者,未尝不是拥有深远的目光。远见者,不着眼于眼前和当下的利害得失,而是将视野延伸到未来,延伸到大多数人还未触及的地方。他们能从细微之处推知深远,从已然中洞悉未然,并及时扼杀疾病和战乱的种子。 曾有人将生活比作一团迷雾、一湖静水,那么远见则是那双看破深渊迷雾的眼睛,是那座刺穿平静湖面的冰峰。庸人之未来模糊,而拥有远见的智者之未来则清晰。若非智者有着看穿未乱的远见和搁下已乱的勇气,又何来预见未来之智慧?唯有先治未果,后治现害,不仅仅只是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将目光放到“未病”“未乱”上,从长远出发,及时扼杀病乱的苗头。如此,方才能称为不世之智将、盖世之先知。 当下不少人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反复思考上一件事不成功的原因,以致错过做下一件事的最佳时机,于是继续“反思”。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仅降低了做事的效率,且容易产生失败感,影响心情。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既然一件事已经发生了,无论其结果如何都不应太过于纠结,毕竟时间不能倒流。因此要将目光放得更远,对即将发生的做好充分准备,即“未雨绸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生活的未知,我们应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要有敢于劈开眼前重重迷雾,纵观全局的智慧与勇气。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人生的棋盘上认清局势并熟稔于心,做到措置裕如、游刃有余。不能囿于一隅、偏然一侧,否则难免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不治已病治未乱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人生之路如一份重要的作文,只有一次,更不会有草稿,一看不好,便可重头再来。人生输不起,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不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而后悔,我们做就要做到最好。 在我们走每一步时,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你一不小心就会走歪或走斜。时间不等人,结果更不会提前告知于你,所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做每一件事都要让自己无悔。 一起努力吧!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记住我们做就要做到最好。 海浪就算再高大,也终有平静的一刻;人就算再优秀,也有自己致命的缺点;生命就算再旺盛,也终会有衰老的一天。就像《黄帝内经》所说的一样:“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问题就摆放在眼前,有些人理智,会想尽办法来补全;而有的人却要让其病入膏肓。想要优秀,就必须要有先见之明,将目光放长远。不被世俗随波逐流,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才能走向更好的明天! 千里之堤,若想坚固不溃,就要堵住蚁穴;万亩良田,若想喜迎丰收,就要防治蝗虫;耸天木塔,若想屹立不倒,就要防火防潮。很多人成就斐然,很多店百年字号,纵有机遇运气因素使然,但还有一点很重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会小富即安,反而居安思危。 正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庸医乱下药,良医懂治病,而神医能防病。凡人多不查预防之法,亦是怪哉。总之,防患于未然,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能力。能在风平浪静之时观察到暗流涌动,懂得预警,并积极应对,才是超群之才。

“治未病”已成为我们当今谈论 健康 的主导话题。当我们翻开“四大经典”和历代名医的论著时,我们不难发现“治未病”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治病必求于本”,探讨“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对于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中医药学,发扬广大中医药文化,提高我国人民 健康 水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治未病”与“未病先防” 当今我们论述最多的就是“治未病”与 健康 、亚 健康 的关系。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于 健康 的定义是:“ 健康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 社会 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相对于这个 健康 的定义,提出了亚 健康 状态的定义:“亚 健康 是一种既没有疾病,又不 健康 的状态,是介于 健康 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而“治未病”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未病先防”,就是 养生 、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 这一阶段主要是“ 养生 与调理”的关系。“ 养生 ”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 养生 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 健康 的,即“未病”。 根据体质的不同,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为第一要素,如:脏腑功能衰退,正气不足,脏腑亏损,气血虚衰,机体失于濡养,故生理机能低下,机体生化不及,精乏气少,则脏腑功能易损:或卫外不固,邪气乘虚侵入人体,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虚损尤以肾、脾改变最为突出。中医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健脾补肾就成为重要手段。“治未病”与“既病防变” 目前,“治未病”的理念对于“既病防变”而言,主要体现在临床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变途径,采取有效手段阻止其进一步演变、传变,以防加重病情,即第二层意思就是“既病防变”。 “既病”又有“欲病”之分,所谓“欲病”之状,即疾病的潜伏期即将过去之状态,病发在即。在疾病早期症,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清代叶天士治疗温病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可有效控制温病转归,是未雨绸缪之举。“先安”是对阴虚体质患者的阴液保护,顾护了温病阴液耗伤之虑,以防传变之兆,应有先安之举。叶天士关于温热病的传变规律以及病位变化的阐述,使我们看到“治未病”理念在温病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我们对温病的救治水平。“治未病”与“病后康复” 康复是对病后的一个调理,即第三层意思就是“病后康复”,意在治疗上要做到善始善终。“愈后未病态”是病后康复的主要指症,病后调摄主要目的也就是防其死灰复燃。当疾病初愈后,正气还未完全恢复,此时,要采取适合患者的调养方法,促进机体康复。 对于我们常见的急性病病后的康复调理相对会容易一些、好一些;而对一些慢性疾病要把握“未发”这一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在病理已形成的初期阶段,如冠心病的缓解期,脑血管病的形成期,糖尿病已形成后的预防并发症期等等,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或调整(扶正祛邪、培固元气),对于控制其再度发作却是非常重要的。 回归自然,是人类理性的选择。中医药学的“治未病”理念,贯穿于整个中医药文化之中,突出了治在“病先”的主题,体现了“知常达变,知变先防”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康复”,体现了医学领域“防胜于治”思想理念。这是一种积极与疾病作斗争的思维、思路的 探索 ;这是一种人们对自然规律的 探索 ,是指导中医临床的一个系统思维方式。其实,中医经典理论中之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主要体现了中医学一贯主张的预防为主、防病胜于治疗的思想。中医学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应该通晓 养生 之道,摄生之理,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 健康 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和杜绝疾病发生的机会,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等主张,这实际上是要人们遵守 养生 之道,而这些又都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这比疾病发生之后而施行的治疗要容易得多,也重要得多。而在疾病发生之后,是有一定的传变和发展规律的,一个好的医生还要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律,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的传变和发展,促使其发生良性逆转。如《金匮》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如《内经》所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段话强调医生要重视早期治疗,并注意防止疾病向内脏传变,一般病在体表,容易治愈;病邪伤及筋脉和六腑也还可治;若侵及五脏时,病势就严重了,治愈率也就低了。在中医学发展的 历史 进程中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如扁鹊对齐桓公和虢太子之治就形象地证明了疾病发生后由表及里、由腑入脏、由浅及深、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及治疗难易和结果的不同,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中医一贯主张的摄养为先、预防为主的理念,而这也就是中医治未病的全部科学内涵。对于治未病而言,做到这些就足够了。其实中医不仅仅可以“治未病”,更可以“治已病”。中医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要治已病,诚如朱丹溪所言:“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所谓中医治未病,主要指两点,一是遵循中医 养生 之道,二是对疾病进行及时、积极、正确的治疗,及时是为早治,早治胜于晚治;积极是为主动,主动胜似被动;正确是指避免失误,只有如此才会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发展,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完成这两点,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算大致完成了。

的发生。近年来,相关研究报告证实,使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检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治愈率可达到95%。西方国家已制订了以烟民为主要对象的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规范,这种筛查正在逐步完善及推广。通常国外将吸烟每年多于30包、年龄55岁以上、戒烟不到15年的人定义为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高危人群。相信国内符合此标准甚至超过此标准者大有人在。考虑到我国有逾3亿烟民,其中又不乏烟龄较长、开始吸烟年龄较小的“老烟民”,这些高危人群更应重点筛查,如此,才能降低我国肺部死亡率。 (选自《大众医学》2016年第2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