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神经外科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

神经外科建设论文

看你想投几分的杂志了,2分左右的杂志有《bmcneurology》,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志诚医学编辑。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自1955年创刊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她既是我国神经精神科学事业发展的客观记录和里程碑;又是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领域中,传播科学信息,记录科研成果,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人才成长的高级专业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4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将更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1955~1966)解放前,神经精神科学事业未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专业机构很少。因此,从事本专业者寥若晨星,神经精神科学成了我国医学科学中薄弱的一环。建国后,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健康,神经精神科学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此期间有少量的神经精神科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随着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壮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急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于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创刊我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随后组成了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穆怀珠任专职编辑。经过全体编委和专职人员的积极筹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号于1955年3月13日问世,为季刊,每期80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暲题写了刊名。办刊方针是以神经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对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疾病知识,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防治方法、研究心得,要求医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初期编辑室设在中华医学会内北京东单三条胡同,1957年迁至北京东四西大街新建的中华医学会办公大楼,创刊初期,编委会议都是在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英魁和冯应琨教授的办公室内召开,参加者经常有许英魁、冯应琨、魏毓麟、赵葆洵、王芷沅、穆怀珠等。到60年代,则转到中华医学会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许英魁、冯应琨、黄克维、赵葆洵、王芷沅、谭铭勋、伍正谊、沈渔邨、许迪、陈学诗、王忠诚、张继志等。在50、60年代,在京编委会经常是在星期天或晚上召开。当时编委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陈学诗、张继志还经常来学会帮助加工稿件、撰写编者按语等。外地编委张沅昌、夏镇夷、陶国泰、于清汉等也很关心杂志工作,帮助组织稿件。1958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精神病人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由卫生、公安、民政三个部门组成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要把精神病人关闭或关锁在病房内。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地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成效显著,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苏州做得比较好。如上海成立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办起了多所精神病工疗站,使精神病的复发率下降了3/4以上。外出伤人毁物者也大大减少。这次会议的纪要及会后各地开展工作的经验介绍,该刊从1958年第4期起陆续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1959年起改为双月刊,第1期84页,以后每期68页。从1959年起开始刊登英文目录,从1959年第三期起刊登主要论著英文摘要。1960年6月4日根据上级通知,该刊与医学会办的所有期刊一起停刊,检查浮夸、泄密和“修正主义”问题,同时也有纸张困难等原因。至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后,经改选组成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增加11名年富力强的新编委。专职编辑仍由穆怀珠担任,1965年增加了陈秀华。经积极筹划于1963年5月25日复刊,为季刊,每期84页。并改由中华医学会出版。196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包括应用神经病理、生化、生理等实验研究方法,对神经病理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成就和进展。本刊从1964年第1期起改为104页,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有关脑血吸虫病的病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生理,颅内肿瘤快速显微诊断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转氨酶测定,不典型内因性精神病的生化代谢紊乱,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生物因素调查、生化代谢及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神经衰弱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论著。正当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及其专业刊物蓬勃发展之际,出现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本刊与几乎所有的期刊一样于同年9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停至1978年。从1955年创刊至1966年9月停刊,共刊出10卷、39期,刊登文章1366篇,平均每期35篇文章。从1955年至1960年每卷末期附有总目录,从1963年复刊改为文题索引。每期印数从4030册上升到7658册。本阶段特点: 刊出内容以实用为主,较多地报道常见病的临床分析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尚少,科研设备有限,所以回顾性临床分析文稿较多,也很需要。过去我国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多引用外国的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常不尽符合。因此,陆续发表大量的临床分析文稿,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也为我国撰写有关教科书、参考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经常刊出“临床病理讨论”,对锻炼临床思维、准确诊断疾病、妥善地治疗护理大有帮助,因此,成为读者喜读乐看的栏目之一。 在初期,译文和译文摘要(文摘)所占比例较大:在50年代,每期译文1~4篇,译文摘要1~14篇;译文和文摘多来自苏联,部分文摘来自英美。从1958年开始设“综述”栏,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予以综合报道。由于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基础很薄弱,5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多地引进外国的经验和成就来充实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较少。本阶段共刊出论著605篇,其中基础研究15篇(占),临床研究95篇(),该两类文章绝大多数在60年代前期刊出的。5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大体解剖学、病理学研究较多,而生化、生理学研究在60年代开始增多。 神经外科论著较少:在50年代刊出很少,6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较少,在此阶段刊出的605篇论文中有关神经外科者仅44篇(占),其原因是我国神经外科起步较晚。本刊编委会对神经外科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经常优先刊出神经外科研究成果的文章。 充分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资料:本刊编辑委员会十分重视学术会议的报道,认为学术会议是展示各地有关经验总结和科研成就的大课堂,是沟通信息、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切磋学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刊编委、编辑积极参与并组织稿件加以报道,使未参加学术会议的广大读者也从中受益。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受当时政治影响,特别是1966年,本刊登了不少政治性文章,有时每期占一半版面。两次停刊(1960年和1966年)均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年停刊长达12年之久,对神经精神科学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此期间各地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很少,零星的成果只能刊登在文革后期复刊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专职编辑陈秀华先后参加上述两杂志的编辑工作。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在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下,激励我国广大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奋起追赶国际神经精神科学发展水平,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兴旺发达的繁荣局面。为迎接这一局面,1978年初卫生部同意上报经国家科委批准复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调出陈秀华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在京原编委冯应琨、黄克维、陈学诗、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沈渔邨、王忠诚、张继志等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编委会人选和复刊计划。复刊后的编委人选原则上是上届编委中身体状况较好者建议继续聘用,有的省缺少编委请当地医学会推荐人选,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聘任。组成以冯应琨为总编辑,伍正谊、王忠诚、张沅昌、黄克维、夏镇夷、陶国泰、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适逢当年7月4~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冯应琨、陈秀华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杂志筹备情况和提请审议的编委会工作条例草案、审稿原则草案和组稿计划。会上讨论热烈,各地编委表示将努力为杂志组审有关稿件。随后,在同年9月5日杂志正式复刊,仍为季刊,每期64页,并开始在论文参考文献前刊登论文英文摘要。从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每期64页。1988年起论文英文摘要改在每期后部集中刊登并取消论文英文目次。1993年起则将论文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下,并恢复论文英文目次。本刊从1980年起被纳入美国的《医学索引》,亦被纳入我国《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编辑室专职人员由1名编辑增加到3名编辑,1名编辑干事。复刊后,本刊除针对当前防病治病的需要,组织相应稿件外,特别注意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1984年4月10日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后,该刊不再刊登神经外科稿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领导下,进行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1986年5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组成以陈学诗为总编辑,夏镇夷、周孝达、陶国泰、史玉泉、谭铭勋、沈渔邨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调整了1/3编委,遴选50岁左右、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取代身体不好的65岁以上的老编委,并保留部分身体尚好的老编委作咨询编委。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由陈学诗总编辑介绍编委会改选经过,陈秀华汇报了本刊1978~1986年工作报告以及编委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稿办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通过。并围绕如何办好杂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把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办刊物的呼声较高。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从1986年开辟了“精防动向”栏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外神经精神科发展状况。为了加强思想导向,开辟了“人物述林”栏目,介绍老一辈神经精神科专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刻苦钻研、治学育人的业绩。1991年初进行第五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于1991年4月组成了以陈学诗为总编辑,沈渔邨、郭玉璞、姜佐宁、江德华、张明园、陆雪芬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1991年5月在吉林市召开《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陈学诗总编辑报告编委会改选经过和1986~1990年杂志工作总结。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杂志压稿时间长和脱期问题;部分编委再次提出本刊应分办神经科和精神科两本杂志的建议。由于本学科专业的杂志在各地相继创办,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20余种,同时这期间,纸张、印刷、邮局发行费用不断涨价,本刊每期的定价从1986年开始突破了多年的每册元,逐渐上涨,以致发行量逐年下降。从1980~1993年每年平均每期印数为22294、20066、19297、19617、20445、18193、17876、17330、13569、13593、13485、13270册。到1988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经济状况陷于低谷,于1988年7月1日起停付作者稿费1年,9月1日起收取稿件处理费(1991年1月1日起对中华医学会会员停收稿件处理费)及发表费。自1991年开始封面加印中华医学会会徽。根据出版署的规定,从1993年第2期起停用傅连暲会长题写的繁体字刊名,改为简体字刊名。从1978年复刊到1994年底共刊出17卷,90期,刊登文章3106篇,平均每期篇。本阶段特点: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增多:自本刊1978年到1994年底,发表的论著共1379篇,其中基础研究82篇(),临床研究541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占的百分比为50~60年代(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的1倍多。这是可喜的改变,是这些年来各单位加强科研工作、推行研究生制度的结果。基础研究论文对我国医学科学有促进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有利于基层专业人才的成长,促进神经科和精神科防治工作的开展。 神经外科论文迅速增多:这阶段神经外科发展迅速,从1978年复刊至1984年底,共刊出论著472篇,其中神经外科162篇,占,与50年代神经外科仅占(5/292)、60年代占(39/313)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明我国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已能用手术方法根治或明显改善多种颅脑、神经疾病,同时也表明已有可能创刊神经外科专业杂志。 重点号和专辑增多:重点号和专辑的专题是编委会根据来稿和有计划地组稿,尤其是结合专题座谈会和有关学术会议组编的。本阶段刊登45个重点号和13个专辑,两者共58个,平均每年3~4个。这是由于自1978~199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成立14个专业学组,专业学组均举办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加上本刊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总计有29个(不包括本刊编辑部未参加的会议),其中神经科19个,精神科10个。本刊除了报道这些学术会议水平较高的论文外,多数专业学术会议和专题座谈会都写了富有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等。这些纪要和方案标准(详见附表)较充分地反映了会议各种内容和各种见解,并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颇受读者欢迎。 增辟栏目,活跃版面:本刊原有栏目有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学术动态、书讯,本阶段增辟了学术讨论、技术改革、国际学术交流、精防动向、读者*作者*编者、人物述林等,以充实内容,活跃版面。 加强编辑规范化:从1986年起,加强编辑规范化工作,严格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加强对图表、统计学符号、参考文献、名词术语及版面设计等的规范化,贯彻各种有关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 该刊创刊40年来,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不懈地工作,因而不论在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育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兹简要分述于下。 普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神经精神专业队伍很小,随着各地专业医疗防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专业人员迅速增多,但多系从内科队伍分流出来,专业知识不足,且有关专业参考书缺乏,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创刊后,特别注意针对这些需要进行组稿,除了通过论著介绍我国各地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外,用较多的篇幅以译文、文摘形式,继之采用文献综述形式及时介绍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起到没有围墙的全国专业性继续教育大学的作用。 促进各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工作:为了统一各种神经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和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14个专业学组和本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都十分注意分别就有关疾病制定“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定标准”,本刊均及时在有关重点号、专辑中予以报道,以便各医疗防治单位推行应用。对于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反映我国神经精神学科的新成就,推动学科发展: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肩负着反映我国这一专业的先进水平的重任。建国后,我国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意气风发,越来越多地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大量投寄本刊,本刊总是力争及时地严密审查后择优刊出,尤其是1980年召开了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后,研究报告迅猛涌现,多种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测、核素造影、红外热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神经化学、精神药物药代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各种实验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组织移植,如垂体移植、胎脑组织移植、肾上腺组织脑内移植等;各种常见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流动病学调查报告等;众多的新成就的报道传播,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前进。 促进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锻炼:本刊创刊不久就设立了“临床病理讨论”栏,先后刊出了59篇。由于其内容与读者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可以启发读者从临床难题中独立思考,有力地进行诊断思维锻炼。 该刊创刊40年来,编委会和编辑部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侧重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做出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充分发挥编辑委员和审稿人的作用,做好审稿和组稿工作:本刊的编辑委员和审稿人大都是我国神经科和精神科界有名望的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是本学科各地的带头人,在审稿和组稿工作中能够严格筛选把关,提供恰当有力的组稿线索,促证了杂志质量。特别是在创刊初期,老一辈编委曾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为本刊审阅和修改稿件,经常星期日或夜晚参加在京编委会,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按时出席,认真讨论每一篇文稿。继续充分发挥这样一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权威的专业编审队伍的作用,是搞好杂志的根本保证。 充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本刊始终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总体设计与导向,使广大专业人员获得新知识,扩大其眼界,提高其医疗水平和科研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神经精神科事业的发展。 充分报道学术会议的内容,扩大其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后来的14个学组,早年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后期每年总要召开2~3个专科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讨论会。并就有关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专业学术讨论会是针对本专业中各有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除公开征文外,根据主要议题特邀专题报告和综述报告,这些会议结束之前,会议领导小组总要根据报告的论文和广泛讨论的情况以及与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意见,认真总结,指出主要的收获、学术争鸣情况,取得一致认识的意见和尚有不同认识的几种意见,以及今后应努力探索的课题等,委托一位主持人向大会作总结报告。本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会议的效益,除了选登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外,组织有关专家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求不要套话、空话,要求在会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把会议的重点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纪要应达到使未参加会议的读者读后感到象参加会议一样真正有所收获。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重要论文、会议纪要、综述,加上述评,形成一个重点号或专辑,以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内容,获得效益。 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和重点号:举办专题座谈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稿形式。选题是由编委会制定下年度编辑计划时确定的。选择当前急待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各有关分题的中心发言人、特邀综述报告人以及拟约请参加讨论的专家或单位名单。对于一些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可邀请多学科专家参加讨论。座谈会一般以50~100人的规模最好,讨论范围明确,人数少,但均是专家,便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争论,达到讨论深入。会后将座谈内容整理,写成充分反映会议内容的纪要刊出,可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选登一些有关研究报告和综述,约请对该专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一二篇指导性述评,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指出方向,集中刊出这些文章,就可形成一个很受欢迎的重点号。 加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联系:本刊1992年、1993年两次在杂志上刊出启事征求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有不少读者和作者就本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希望。这些意见很定贵,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策,并认真改进、落实,对杂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好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除不定期公开征求读者意见外,还要通过编委、座谈会多方收集读者的要求、希望、批评、建议,及时改进杂志工作。 由于作者、读者、编辑的密切配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1978年复刊后,认真抓好编辑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杂志社主管社长、总编辑、编江部主任对每期稿件认真核查及签发。刊出稿件质量是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本刊发表的1379篇论文,有101篇获国家、部、全军科技奖,58篇获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科技奖,31篇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共有190篇获奖,获奖率达,我们衷心感谢全国广大作者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的大力支持。 处理好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关系:创刊以来,该刊在处理两个学科的稿件上是基本协调的,基本按1∶1的比例编辑的,1990年一度出现的精神科稿偏少的现象已得到纠正。尽管如此,由于近几年来神经科和精神科事业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县级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两科均有上万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来稿逐年有较多的增长,稿件积压日趋严重,虽曾采用增加页数、出版增刊、部分论著改为论著摘要等措施加以缓解,仍存在压稿时间较长现象,今后将更进一步加强这些努力,力争1年内刊出率达到70%,消灭来稿2年登不出的现象。鉴于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分成两个学会,分别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将本刊分成《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精神科杂志》已提上了议程,可望在1996年得到实现。

在工作上,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要求,我们需要为自己下一阶段的工作准备一份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的安排必须符合人性,它不能反人性,必须是能执行下去的。你会不会为了工作计划而发愁?特地为你收集整理“神经外科2023年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尤其是对本科的一些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作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以利于临床实践的有效应用。

二、全力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的有效管理,如积极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发现问题积极处理和改进,带动病陪人参加公休座谈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提出有效的建议,为我们日后的工作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制作有意于患者的一些宣教手册,能确保到每一位患者易于接受和理解。明确自己的职责,使自己的优质护理服务到位,以“三好一满意”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让患者满意,领导放心。

三、严格遵守本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加科室内及院内举行的各种学习活动。

四、认真做好领导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五、解放思想,为科室的发展提建议和意见,竭尽所能为科室创造更多的效益

六、加强跟主管医生、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构建现代化科学的医患模式,正确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

七、协助同事做好科室工作,做到工作责任明确、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共创科室优良的环境、优秀的服务、优越的业绩。

八、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科室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很荣幸在这一学期参与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的工作,我会继续发扬我们的传统作风!在工作中细心的学习,把学生会的工作任务按质和按要求完成!对于从事秘书处的工作,我熟知一点点,在这里提出我的工作构想和工作目标!通过自己的工作成绩向一名合格的预备的党员迈进!

首先,我们秘书处对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各项的资料(手稿、电子稿)进行妥善的保管和整理,安排每次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考勤;在接到主席团的任务和会议任务提前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准时到会!做好每次会议、集体活动大的记录和工作总结!负责本部门的各项工作有秩序的开展,接受主席团的工作考核和成绩的评审!以及加强对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咨询和新成员的注册管理选拔!收集和整理主席团、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作为我们选拔优秀干部的前提和基础;每个星期作一次秘书处座谈会,交流工作情况和思想交流、总结经验!每月对秘书处的工作进行汇总,并收集主席团、各部门的工作记录;对于秘书处的工作我们定期向主席团汇报!

其次:秘书处五层次管理方法:

第一:通过对学院各学生组织的联系以及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研究分析,取长补短,制定适合我们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方法,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并加强人员的思想交流和文化学习;

第二:加强秘书处内部管理,增强与各部门的凝聚力(内部信息的团结、外界的影响力);

第三:秘书处发展的中期战略规划(学生会的发展的方向问题);

第四:制定学生会每期工作计划和各部门的目标要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学生会的运作能力(组织性和纪律性)和具体落实责任制度和工作业绩考核;

第五:评审各部门工作的执行力度和工作考评向主席团汇报;

三、干部培养建设方案:

1、合作制度:加强对内、对外的合作联系,提升本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2、决策制度:分工协作、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3、激励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目标和奖励制度;

4、自律制度: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5、反馈制度:学会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落实责任;

四、我们秘书处在每个星期的座谈会中,遵循:“服务为先、自我管理”的工作理念,按照“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工作作风形成、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科学”六点工作要求;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要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开展联谊活动来加强我们学生会的团结!对于我们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生活中,我们都要虚心的学习,彼此养成工作的协同默契!只有我们大家把学生会当着我们自己的家去建设,一起共同的努力、一起奋斗,我们才会打造属于我们的发展平台!我们要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在技经贸学院留下我们工作的足迹和身影!这是我初步的工作设想,只有在实践的工作中,我们灵活的处理,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会干部!

xx年神经外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及兄弟科室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经过全科同志们的积极努力,使本科室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现汇报如下。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医德医风方面

我科人员始终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医护质量。科室内部医护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集体。我们还趁早会的时间,组织大家查找科内各种问题,协调各种矛盾,不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全年没有出现一例因服务态度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二)业务收入:————

原因分析:

1.病原不足。

2.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因我科技术水平目前只局限于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对脑肿瘤、脑血管瘤缺乏诊治经验,导致部分病人外流,相应手术量和经济收入出现下降。

3.部分医生仍存在懒散心里,工作业务上不求进取,满足于现状,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工作上丢三落四,有的人员甚至出现业务水平下滑,整天忙于外交事物和打点生意挣钱发财,对病人关系太少,缺乏责任心事业心。导致病人对服务不满意。

4.“怕”字当头:这是制约我科业务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医生

害怕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危重病人的处理缩手缩脚,没有胆

量去面对病人及病人家属,把病情及预后说的如何如何严重,过分夸大

事实,导致病人外流到上级医院。

(三)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今年我科按照xx年工作计划独立开展了CT下钛网三维成型修补颅骨缺

损手术,今年下半年已开展了3例效果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出现。还开展了高血

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现已开展十几例,收效良好,该术式大大降低了对病人的

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

(四)病例书写有较大进步。自我院实行机打病例以来,原来书写潦草的病

例已不存在了,内容也较以前充实多了,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现病史书写不全,

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不全,病程记录黏贴现象十分严重,诊断与鉴别诊断混乱不分、

不能按时完成病例等等。

(五)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以今年二甲医院复审达标验收为契

机,通过医院宣传和科室贯彻会议精神落实,抗菌药物的应用已基本规范,分级

使用制度得到了严格落实。滥用和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六)急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水平有所提高。我科全体医师全都掌握了新的

心肺复苏模式,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急诊急救流程深入心中,急救药物的应用更

是得心应手。

二、xx年度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我科xx年准备开展

脑室腹腔内引流术,这样每年可留住病人4——6人。今年派到解放军总医院神

经外科进修学习的刘亚松大夫明年7月份学成归来,到时我科将会出现一个大

的飞跃发展,会给我科带来新的活力,使我科业务活跃起来。

(二)继续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发展科室。原来我科人员紧张,今年院

里给增加了1名大夫,在新来的人员能够单独值班的前提下我们尽早派出业务

基础牢固的程勇同志去山东省立医院进修学习,给科室尽早带来新的技术。继续

请泰医附院、泰安市中心医院、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指导业务

会诊讲课协助手术,帮助我科解决临床上的困难。这样既解决了病人治病的不方

便,也给科室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细化二次分配方案。让每一个同志都要有“院荣我

荣,院衰我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最光荣”的思想。彻底解决“闲、

散、懒、怕”的思想,目前还有少数同志抱有“不劳而食”的思想,看见病人就

想躲,发奖金时就嫌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进行思想教育,更

重要的是进一步细化二次分配方案,彻底做到干就有收获,不干分文没有。让勤

快者干的舒心,让懒人为得不到奖金而心服口服。

(四)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是保证医疗质量

和医疗安全的前提。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贯穿整个医疗过程永恒的主题,这一

概念要在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脑海中牢固树立起来。按照PDCA管理模式逐步完

善临床行动。

(五)严格按照《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病历

书写基本规范》来要求每一位大夫,坚决杜绝重复黏贴现象,严格执行三级医

师查房制度及各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制度。

(六)继续抓好‘三基三严’的学习考核工作,一切从基础入手,做到每月对科

室全体人员进行一次严格考核,对考试不合格的同志给予全科通报批评和一定的

经济上的处罚。将‘三基三严’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我院神经外科还处于发展壮大期,离医院党委对神经外科的要求还有

很大差距,勤奋、正直、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院领导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

榜样,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以巨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我们医院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神经外科

xx-11-16

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计划

xx年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计划展望即将到来的xx年,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对我们医院及神经外科来说,是需要稳定、巩固、发展壮大关键的一年,机遇与困难并存,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通......

神经外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xx年神经外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及兄弟科室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经过全科同志们的积极努力,使本科室的各项工作取得......

工作计划.神经外科

xx年神经外科工作计划xx年神经外科将在护理部的带领下,以“三甲复审”为契机,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八心服务”为导向。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提升专科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

神经外科工作计划

医院神经外科年关事情总结及下年事情计划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撑持下,颠末全科同志们的积极努力,使本科室的各项事情取患了可喜的......

神经外科工作计划

xx年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计划展望即将到来的xx年,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对我们医院及神经外科来说,是需要稳定、巩固、发展壮大关键的一年,机遇与困难并存,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通......

一、20xx年转眼来临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以及护理部工作计划也随之陆续展开了,新的一年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工作计划展开实施。

二、围绕优质护理示范工作为中心,感动服务,深化细节护士

三、护士基本理论培训计划:每周科内业务学习一次,并邀请教授及科主任讲课,内容为神经外科生理解剖,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急救,颅内血肿的简单ct和mri的影像诊断,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强年轻护士基本理论培训计划。

四、加强患者以及陪护人员的沟通,学习沟通技巧,真正能够解决患者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弊端,建立有效地沟通桥梁,更重要是非语言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对气管切开及语言障碍患者的交流。对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学会放松技巧,保持健康心态。

五、院内感染知识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建立专项感染指控人员,建立持续改进措施。

六、突出的应变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及慎独品德,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并组织演练,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七、根据责任制分工,明确职责,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并将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

八、每日利用晨会后10分钟学习励志书籍,培养主人翁意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护士对职业的工作热情。,更新组合新的护士角色,突出专科特色,寻找闪光点。打造具有专科特色的重症监护。

我科重视对神经外科护士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并借助现代化监护及抢救设备,对神经外科病人瞬息万变的病情进行全面、综合监测,治疗和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人员选配:首先选择身体素质好,思维敏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强,勤奋好学,年富力强的护理人员并指派专人负责监护室的护理和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使神经外科经常收治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集中了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同时也向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使医生对护士的

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培训及训练,不断掌握神经外科新的护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神经外科更加成熟,更加现代化,向着有利于医院发展和满足病人需要的方向发展。

医院神经外科年度工作计划医院神经外科年度工作计划

医务医院工作总结>医院神经外科年度工作计划

医务医院工作总结医院神经外科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年度外科神经医院 我院将在xx年深进贯彻我院今年的工作思路,借助三甲医院复合的契机,完善我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指南和规范并使之常态化,根据神经外科重点学科的标准,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围绕重点专科要求展开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医院分解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 1、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年度指标。 2、围绕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继续制定和完善合适神经外科实际情况的各项流程和管理细则,并对科室成员等量齐观,严格执行,使科室的管理进进 法治、有序的轨道。 3、完善科室的人材梯队,计划引进1 2名年轻、上进、德才兼备的应届毕业生,以壮大科室队伍,解决科室人手紧张的困难。 4、全面展开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外伤医治中的利用,以改善此类患者的救治效果,规范救治流程,巩固和扩大我科在颅脑外伤救治方面的上风,使我科的颅脑外伤救治到达一个新的水平。 5、积极展开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颅底肿瘤手术和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利用,进步手术质量,特别是积极展开审计内镜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利用。 6、积极展开脑血管病的参与诊断和医治。 7、展开颅外 颅内动脉搭桥在医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尝试,以扩大科室在脑血管病领域的医治范围。 8、科研方面,在研课题结题,并发表论文3 ,申请院内奖项及院外奖项,争取申请到一项以上的市级以上的课题。 9、教学方面,继续积极完成医院的教学任务。招收研究生2名。 10、举行江苏省继续教育学习班,并邀请国内著名神经外科学教授来我院 (医院神经外科年度工作计划l 点击右边下载地址:

20XX年是积极上进的一年,也是评审二级甲等医院的一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神经内科将严格遵守临床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医护人员质量,以安全,优质,高效的全层服务,打造一流品牌人性化的临床科室。现将工作计划列表如下:

—、继续强化本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医疗队伍的素质。认真落实总住院医师制度,把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到实处。切实抓好医疗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从医疗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上,防范医疗风险。加大科室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执行,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应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使用后的物品按处理原则进行消毒,一次性物品按要求管理、使用、处理。每月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培训,加强无菌观念,护士长等人做好监督工作。

二、继续提高神经内科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素质。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充实整体护理的内涵,推出我科护理理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为前提。定期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促使医护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医疗质量提高。

三、坚持业务。学习每周1次,每月在科室内举办医护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培训。计划派出1-2名医师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新疗法,不断提高全科医疗水平。做好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差错出现。

四、继续抓好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质量及服务意识的提高,关键在于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必须有赖于经常性的、规范性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严格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八个“不准”,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

五、继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神经介入方面争取更好的成绩,提高神经介入诊治水平,建立初步的康复治疗体系,增加康复治疗项目,促进脑血管病治疗水平提升。

六、加强学科科研建设,申请高水平科研项目,提高省级论文、论文发表的数量与质量。

xx年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导读: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求

真务实踏实苦干。

二、加强医患沟通,用八荣八耻是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开展自我批评。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责核心制度,认真学习三基并开展岗位练兵,做到严格要求、严谨作风、严密组织;严格执行三合里,做到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四、降低单病种费用,使各项费用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结合我院实际,深入广泛宣传科室及医院的整体功能、医疗范围,增强医院整体知名度,从而推动科室及医院的发展。

六、加大政治学习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七、认真学习领会“三好一满意”精神,将“三好一满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八、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xxxx年转眼来临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以护理部工作计划也随之陆续展开了,新的一年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工作计划展开实施。 一、围绕优质护理示范工作为中心,感动服务,深化细节护士 二、

护士基本理论培训计划:每周科内业务学习一次,并邀请教授及科主任讲课,内容为神经外科生理解剖,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急救,颅内血肿的简单CT和MRI的影像诊断,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强年轻护士基本理论培训计划。 三、有效沟通技巧,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强患者以及陪护人员的沟通,学习沟通技巧,真正能够解决患者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弊端,建立有效地沟通桥梁,更重要是非语言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对气管切开及语言障碍患者的交流。对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学会放松技巧,保持健康心态。 四、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

院内感染知识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建立专项感染指控人员,建立持续改进措施。

五、临床应急预案的培训及实施

突出的应变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及慎独品德,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并组织演练,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六、护理安全防范意思的培训。

根据责任制分工,明确职责,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并将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

七、培养年轻护理人员道德价值观。

每日利用晨会后10分钟学习励志书籍,培养主人翁意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护士对职业的工作热情。,更新组合新的护士角色,突出专科特色,寻找闪光点。

八、打造具有专科特色的重症监护。

我科重视对神经外科护士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并借助现代化监护及抢救设备,对神经外科病人瞬息万变的病情进行全面、综合监测,治疗和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1人员选配:首先选择身体素质好,思维敏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强,勤奋好学,年富力强的护理人员并指派专人负责监护室的护理和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使神经外科经常收治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集中了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同时也向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使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培训及训练,不断掌握神经外科新的护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神经外科更加成熟,更加现代化,向着有利于医院发展和满足病人需要的方向发展

神经外科三维重建论文

自己写文章,投稿到某个杂志社,等着审稿录用发录用通知书,交版面费,发表见刊。相对时间长,通过率低。还有就是找论文代发,流程差不多。时间短,通过率高基本一次发表成功,如果是你的时间比较着急想省事的话,可以去百姓论文网,省级,国家级期刊1个月就可以发表,上个月我刚刚收到刊物,效率挺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腰——骶神经重建治疗脊柱裂的试验结果(摘要)目的:通过重建腰——骶神经通路,建立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反射弧,恢复脊柱裂患者的大小便功能。据报告,中国的成功率为87%。现报告我们北美首批神经重建临床试验的结果。材料与方法:9例受试者加入该研究。施行了硬膜内腰——骶神经重建术。对受试者进行经皮肤刺激的尿动力学测试和认真的神经学随访。密切监控了出现的不利情况以及大小便功能的改变。结果:术后1年,7例(78%)患者经刺激皮肤产生可重复观察到的膀胱压增大【注:膀胱压增大有助于排尿。国内专家研究了肖传国论文中的尿动力学图后指出,膀胱压增大可能是由腹压而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引起的,而后者才是反射弧建立的标志】。2例患者能够停用导尿术,全部患者安全地停用了抗毒蕈碱药物【注:其中4例从未用过该膀胱肌肉松弛药物】。无一例患者能完全自主排尿。大多数患者称肠道功能有改善。1例患者在术前就能控制大便,4例患者在术后1年能控制大便。术后1个月,89%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肌肉群无力。1例患儿出现持久性足下垂,其他患者在12个月内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术后1年时,大多数患者经刺激适当皮区可观察到新的反射弧。观察到大小便功能的改善。下肢无力主要是自限性的,仅1例出现持续足下垂。本手术需要更多病例和更久随访,以评估这一新疗法的风险/效益率。评论一:本期杂志发表的Peters等人的神经重建研究结果,首次挑战了(肖传国)先前发表的成功率超过85%的优异结果。虽然有证据表明,神经重建能建立新反射弧、引起逼尿肌收缩,但该研究组发现,术后一年,9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能自主排尿,且仅有两例能停用导尿术。尽管停用了抗毒蕈碱治疗,从膀胱顺应性以及膀胱内压测量得到的膀胱容量来看,结果引人注意【注:另一专家认为“微小的膀胱顺应性的改变,可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按论文中给出的数据,9名患者平均膀胱容量从术前211ml仅增加到术后一年的253ml,离散程度非常大,且5人增加、4人减少。另据文献资料,随年龄增长,正常儿童膀胱每年增容约15ml。论文未列出顺从度个体数据,只给出平均术前为 ml/cm H2O(至)、术后提高到 ml/cm H2O(至),也非常离散。这两项重要指标的改善程度远远小于肖传国公布的结果:术后提高到术前的约两倍。另外,Beaumont医院的患者状况比肖所报告的患者要好得多,其术前指标甚至比肖的术后指标还要好】。对于运动机能已经缺失的孩子来说,持久性足下垂不应视为轻微并发症。该研究虽然有潜力,但也警告我们,在更常规地应用该手术前,需要进行进一步有对照的研究。比利时根特大学泌尿系Piet Hoebeke评论二:本文作者提供了北美首批腰——骶神经重建术治疗脊柱裂患者的结果。本研究及肖传国先前的动物和临床研究的结果,清楚表明了神经重建术可建立经刺激下肢皮肤的体神经——自主神经(或皮肤——膀胱)反射弧。同样清楚的是,该手术的临床疗效与(肖传国)此前所报告的截然不同。虽然作者出色地对患者进行了术后追踪、描绘了其术后变化,但在缺乏严格监控的对照样本的情况下,研究结果难以验证。特别是大便功能的改善和微小的膀胱顺应性的改变,可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按肖传国的报告,110个脊柱裂患儿中有87%获得成功,而(美国试验的)大多数患者仍然需要间歇性清洁导尿,没有一个能完全自主排尿,这一事实令人困扰。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不能自主排尿、不能利用新生的皮肤反射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怀疑神经移植在这个手术中所起的作用。膀胱顺应性和控尿情况的改善,有没有可能其实是以前一系列大量的临床试验中已经报道过的腹侧S3运动神经单侧神经切断术导致的?【注:这一判断与国内专家一致,即部分患者的改善可能是选择性骶神经切断术而非肖氏手术本身的疗效。另外,国内专家还指出,与肖氏手术同时做的栓系松解术本身就是治疗脊柱裂的常规手术,而神源医院的广告就是“修补+松解+反射弧重建省时省力省钱”、“脊髓脊膜膨出——做两个手术花一样钱”】我祝贺作者接受这项挑战。我希望,本研究能使神经源性大肠和神经源性膀胱的神经外科疗法得以起死回生、重获关注【注:与“肖氏反射弧”手术类似的神经重建术很早就有人提出,但从未获得成功】。我强烈赞同本文作者意见:此手术应当只能停留在研究框架内【注:指不能临床应用】。加州大学戴维斯医院儿童泌尿科Eric Kurzrock评论三:本试验最古怪的发现是尿动力数据和主观评估之间的矛盾。有位患者膀胱容量减小、反射弧未建立,但他竟然主观上报告大小便功能改善!考虑到这个患者术前的压力性尿失禁,我实在忍不住地猜测,他术后排尿只不过是因为腹内压力施加到扩张了的膀胱颈而导致膀胱排空而已【注:国内专家也作出过相同判断,并认为长期靠腹压排尿会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肾脏反流(肖传国先生透露,小善善就存在这个问题),最终损害肾功能】。肖传国报告说,他的110名患者1年内有超过87%的患者获得了尿感和控尿。相比之下,在肖亲自帮助下做同样手术的这9位患者,却只在客观尿动力学数据和主观报告中表现出不怎么大的改善。除非该手术的发明者拿出可靠的论据和数据证明手术的有效性,不适当地、仓促地在患者身上和医疗界推广应用此手术会有极大危险。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泌尿系John Park论文见:Outcomes of Lumbar to Sacral Nerve Rerouting for Spina Urol. 2010 Aug;184(2):702-7. Epub 2010 Jun KM, Girdler B, Turzewski C, Trock G, Feber K, Nantau W, Bush B, Gonzalez J, Kass E, de Benito J, Diokno of Urology, William Beaumont Hospital, Royal Oak, Michigan, USA.评论见:J Urol. 2010 Aug;184(2): Urol. 2010 Aug;184(2):708; discussion Urol. 2010 Aug;184(2):707; discussion 708.国内专家评论见:2009年12月8日北京科技报《调查神源医院》科学新闻2009年第23期《众说“肖氏反射弧”》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无论是咿呀学语,还是日后的识字,认天地万物。而能够代表着我们的成长的重要分水岭,恐怕就是写论文的时间了,毕竟论文的书写也就面临着我们即将毕业,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作为学子我们书写的论文无外乎有两种,一是普通大学的毕业论文,或者是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这些都要求我们可以按照学校论文发表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如果遇到个人有论文积累想要发表的话,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发表论文。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身学识积累,以及文献搜集情况,开展自己的论文发表,当论文撰写完成以后,可以邀请身边有威望的学界同行,或者前辈们帮助自己斟酌一番。如果论文修改完善以后,则可以通过向各大网站发表论文的形式,将其收录在网站上。当然你想要发表的论文,也需要经过报社以及相关杂志单位的考核之后,得到认证之后,才有被发表的机会。有些个人想要进行论文发表,则首先了解某些杂志的刊登方式,再撰写自己的论文,进行投稿。如果编辑部审阅的过程中,不感兴趣则会选择直接退稿。不过这样的投稿等待回复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在此期间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毕竟好事多磨。一般情况下,如果论文本身没有问题,那么除了常规的修改格式等问题,相信很快就能够收到杂志的录取通知。一篇论文从刚开始的构思,再到中间的开始编写,以及最后的完成过程,通常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这其中包括对论文的梳理以及对文献的搜集等。如果遇到文献资料不齐全的情况,就需要借助各大杂志社,以及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献。有些时候我们也可以借鉴论文网给予的文献资料,毕竟自身团队的力量还是值得我们信赖的。如果你有幸被杂志社选择刊登论文,那么以后再进行相关的发表,也会顺利很多,想要证实自己的实力,需求代写论文机构并协助进行论文发表也是很有必要的。

1.写作一篇大概2000-2500字符的论文(一个版面的量,如果感觉太短,可以根据所需来写,不过版多,费用也就高了)论文要求论证有理有据,语句通畅,没有语病,和错词,查重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2.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发表的要求(如需要省级,还是国家级,需要知网收录,还是万方,龙源,维普)还有就是预算(有的杂志几百,有的上千)。再有一个就是版面时间了,(就算自己再想发哪个杂志,版面时间不合适,也是白搭)3.选好杂志后,就是投稿了,投稿成功了,杂志社,会以电子稿的形式,发一个录用通知的。4.打杂志社的版权页上在的电话查稿就可以了(这个可以通过收录的网站进行,杂志社电话验证的)5.查稿确定了,付版面费。6.收杂志(出刊后会给作者一本或者两本杂志的,多个作者两本样刊,一个作者一般是给一本样刊)7.出刊后的1-3个月文章上传到网上。(还有不懂的可以问我哟。)

外科医学论文神经外科设备

神经外科手术一般要准备的: 1-手术床;2、3-手术器械桌;4-麻醉机;5-手术显微镜;6-动力系统;7-双极电凝器;8-输液架;9-术者;10-助手;11-助手;12-麻醉师;13-手术护士2.神经外科主要手术器械设备(Mai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for Neurosurgery) (1)一般神经外科手术器械(Ordinary Neurosurgical Instruments) ①软组织手术器械。 ②颅骨和脊柱手术器械。 ③硬脑(脊)膜手术器械。 ④脑、脊髓手术器械。

卡姆医疗给您推荐:高频电刀、数字化胃肠机、乳腺钼靶、高频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高频数字化DR X射线机、周边介入型C形臂、DSA血管机C形臂、多功能动态DR、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泌尿数字影像系统、尿流计等

高频电刀

G350-B型高频电刀是一款多功能大功率高频电刀,有六种工作模式,两路功率输出,性能稳定,高性价比,适用于全科室,配以相应附件还可用于腹腔镜等内镜手术

临床应用

普外、骨科、胸腹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神经外科、五官科、手外、整形、整容、肛肠等科室

这种被称为“神经手臂”的机器人将脑外科手术与航天科技结合起来。它的出现使神经外科医生可以完成许多高危险性手术。机器人内置核磁共振成像装置,能够洞悉人体中最微小的神经构造,并绘制出清晰的3D图像。这套手术机器人设备造价高达2400万美元。它的制造商,加拿大麦克唐纳德·戴德威尔联合有限公司曾经为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航天飞机制造名为“加拿大手臂”的机械装置。“手术机器人的发明使外科医生能够应对一些人力难以企及的高危手术,如脑瘤的切除等,”该项目领头人,卡尔加里大学神经外科医生加尼特·萨瑟兰告诉路透社记者。自动避免一切误操作“神经手臂”的操控设备类似一座驾驶舱,由手术医生负责操纵。医生通过观察一座立体图像显示器实现操作。显示器与机器触手相连,可以显示器官的纵深透视图。同时,医生可以参考旁边电脑上显示的核磁共振图像,甚至可以通过机器人内置麦克风听到它在人体内执行操作的声音。操控台还有一具显示3D图像的触摸屏。通过调整视角,医生可以全方位观察病人的病情。“我们的目标是把复杂艰难的手术变得简单容易,把人力不可能完成的手术变得可以实现。”机器人工程师阿列克斯·格里尔在演示“神经手臂”的操作时说。多年专业训练与临床实践赋予了外科医生精确、稳定的双手。然而,即使如此也无法与带有自动修正功能的“神经手臂”相比。它能够自动避免一切误操作,确保手术安全顺利。不过这也意味着手术医生的负担将会加重。引领手术观念革命手术机器人是先进科技融合的产物。当医生走进手术室时,感觉到科学家和机器人专家在和他们并肩作战,一同把手术完成得天衣无缝。而相比完全依靠人力完成的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引入了一种新理念,这是一大飞跃。

论文神经外科

二十多年来,发表论文近五十篇,主要代表作品:1、脑重要功能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高位颈髓肿瘤(附8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颅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中华神经外科杂志4、儿童亚急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中华神经外科杂志5、脑血管母细胞瘤影像学特点的病理基础潍坊医学院学报6、687例垂体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山东医药7、脑肿瘤贴敷化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山东医药8、高血压脑出血100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9、氟骨症性脊髓脊髓压迫症10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0、神经皮肤黑变病伴恶性黑色素性脑膜瘤1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1、遗传性共济失调2个家系报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2、听神经瘤的手术分级及临床意义山东医药13、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急症手术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14、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救治山东医药15、Ⅲ型颅骨缺损修补的研究治疗中华创伤杂志16、规范化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中的临床价值山东医药17、脑电图对癫痫自动症的诊断价值山东医药18、颅骨缺损修补的研究与进展 中华现代外科杂志

在正文后引用参考文献不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尊重和认可,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医师只重视论文正文的撰写,而忽略了参考文献的引用。参考文献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杂志发表的文章。目前国内同行在引用参考文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少一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少,引用自己所发表的文章过多。恰当地引用参考文献,特别是引用中文参考文献,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学术进步,更能够促进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多年的办刊经验,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注意4个方面问题:⑴ 坚持引用必要的参考文献,希望多引用中文文献,⑵ 多引用权威学者的文章,⑶ 多引用权威杂志的文章,⑷ 多引用其他学者的文章。一、坚持引用必要的参考文献,希望多引用中文文献语言是传承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强势民族就可以体现出强势语言,强势语言可以影响其他民族的发展,甚至影响世界的发展。科技是否有国界?关键是看科技归谁所有和为谁所用。从近百年的科技发展史来看,先进的科学技术被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国家所拥有和使用,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坚持引用必要的参考文献的前提下,在神经外科学术论文中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神经外科事业的必经道路,应该成为全体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一种责任。中国神经外科最大特点是临床病例多、病种齐全,医师的手术经验丰富。当我们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撰写出论文后,提倡首先在国内杂志发表,让广大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所借鉴和使用。这是语言爱国的最具体表现。然后可以翻译成外文到国外杂志发表,通过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让国外同行知道中国神经外科的实际水平。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也反映出中国神经外科学术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和扩大。在早期,我们多引用国外的参考文献是因为要向先进国家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神经外科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其先进性和学术性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中文文章的被引用率自然就有所提高。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2005年中国临床医学类期刊引用中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为37%(1)。《中华神经外科杂志》里中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率1987年为19%,1997年为23%,2007年上升到34%。从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神经外科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到中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率也在不断上升。我们提倡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其目的在于尊重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和学术成就,并不断提升中国神经外科的整体水平。目前有相当多的作者在学术文章中很少引用中文参考文献,甚至全部是国外杂志的文献。我们应该承认国外的一些著名学术杂志水平很高,如Neurosurgery和J. Neurosurg,这2本杂志发表的文章体现了世界神经外科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代表了世界神经外科的水平。这是由于美国的国力强大,英语成为强势语言,许多非英语国家的医师将本民族语言的文章翻译成英语后投稿,从而吸引了世界上大多数高水平的文章。但是,并不是所有英文杂志都能达到他们的水平。有人认为文章在国外英文杂志发表后代表文章水平高,并非完全如此,并不是说英文杂志水平就一定比中文杂志水平高,不同语种的杂志是不能进行水平比较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杂志的办刊经验,争取高水平的稿源,如果能集中我国本专业所有最好的文章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来,我们的杂志就可以成为中国最好的杂志。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中文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强势语言,那时,我们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稿源,甚至来自国外学者的稿源。二、多引用权威学者的文章当我们在论文中阐述某个学术观点时,应该首先看看在这个学术问题上全国比较大的神经外科中心或权威学者的观点和学术状况,其次也要了解广大基层医院或同行的水平,对两者进行分析和比较,就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神经外科学界的真实水平。一般而言,权威学者本身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学术素质,他们所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代表了学术发展方向。较大规模的神经外科中心积累的病例数较多,手术技术和学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我们在多了解广大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水平的同时,要向规模大、学术强的神经外科中心学习,要向学识高的专家学习,多引用他们的文章,以此为标准,籍以指导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同时了解该课题或研究的最高水平,努力达到这一目标。三、多引用权威杂志的文章目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医学学术杂志众多。依据200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统计,国内有70种与神经外科有关的统计源期刊(神经精神类27种,外科学类43种)。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这2个期刊指标的平均值为例,在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以上的神经精神类期刊有10种,外科学类期刊有15种;在影响因子平均值以上的神经精神类期刊有9种,外科学类期刊有24种。可以看出,在这2类期刊中,较权威的期刊约有30种,这些期刊发表的文章基本代表了国内本学科最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发展方向。《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在2007年度的全国医学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名第41位(神经精神类期刊第3位),影响因子排名第5位(神经精神类期刊第1位)。学术权威杂志应该是全国性的杂志,也是能被全国神经外科医师所认可和阅读的杂志。我们不可能阅读所有与神经外科有关的杂志,但我们应该有目的地阅读几本具有较高学术权威的杂志,以指导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我们曾看到过有作者引用某地区卫校的校刊发表的文章为参考文献,这个校刊很少能被全国的读者看到,所以不具有权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没有阅读更多更好的学术杂志和文章。四、多引用其他学者的文章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这是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树立的人文素质,要坚决抛弃“文人相轻”的不良学风。个别医师在撰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时,过多地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而很少引用其他学者的文章。从杂志编辑部和读者这两个方面来讲,我们希望知道更多的国内外同行的相关研究情况(2,3)。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是为了体现自己在某个学术研究方面的传承和发展,无可厚非。但在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同时,也要多引用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章,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多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分析他人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取感悟,这是提高自己学识非常好的方法。多引用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章,使读者充分了解国内的研究状况,促进了国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发展。坦言之,多引用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章,并没有降低自己文章的水平,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学术争鸣,可以促进学术发展,不仅体现了你个人的包容胸怀,也树立了谦虚学习的形象。通过学术杂志这个平台,全国的神经外科医师就能达到以文会友、建立友情、交流学术、共同进步的目的。

神经外科论文

二十多年来,发表论文近五十篇,主要代表作品:1、脑重要功能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高位颈髓肿瘤(附8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颅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中华神经外科杂志4、儿童亚急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中华神经外科杂志5、脑血管母细胞瘤影像学特点的病理基础潍坊医学院学报6、687例垂体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山东医药7、脑肿瘤贴敷化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山东医药8、高血压脑出血100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9、氟骨症性脊髓脊髓压迫症10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0、神经皮肤黑变病伴恶性黑色素性脑膜瘤1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1、遗传性共济失调2个家系报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2、听神经瘤的手术分级及临床意义山东医药13、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急症手术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14、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救治山东医药15、Ⅲ型颅骨缺损修补的研究治疗中华创伤杂志16、规范化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中的临床价值山东医药17、脑电图对癫痫自动症的诊断价值山东医药18、颅骨缺损修补的研究与进展 中华现代外科杂志

在正文后引用参考文献不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尊重和认可,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医师只重视论文正文的撰写,而忽略了参考文献的引用。参考文献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杂志发表的文章。目前国内同行在引用参考文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少一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少,引用自己所发表的文章过多。恰当地引用参考文献,特别是引用中文参考文献,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学术进步,更能够促进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多年的办刊经验,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注意4个方面问题:⑴ 坚持引用必要的参考文献,希望多引用中文文献,⑵ 多引用权威学者的文章,⑶ 多引用权威杂志的文章,⑷ 多引用其他学者的文章。一、坚持引用必要的参考文献,希望多引用中文文献语言是传承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强势民族就可以体现出强势语言,强势语言可以影响其他民族的发展,甚至影响世界的发展。科技是否有国界?关键是看科技归谁所有和为谁所用。从近百年的科技发展史来看,先进的科学技术被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国家所拥有和使用,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坚持引用必要的参考文献的前提下,在神经外科学术论文中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神经外科事业的必经道路,应该成为全体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一种责任。中国神经外科最大特点是临床病例多、病种齐全,医师的手术经验丰富。当我们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撰写出论文后,提倡首先在国内杂志发表,让广大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所借鉴和使用。这是语言爱国的最具体表现。然后可以翻译成外文到国外杂志发表,通过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让国外同行知道中国神经外科的实际水平。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也反映出中国神经外科学术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和扩大。在早期,我们多引用国外的参考文献是因为要向先进国家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神经外科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其先进性和学术性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中文文章的被引用率自然就有所提高。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2005年中国临床医学类期刊引用中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为37%(1)。《中华神经外科杂志》里中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率1987年为19%,1997年为23%,2007年上升到34%。从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神经外科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到中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率也在不断上升。我们提倡多引用中文参考文献,其目的在于尊重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和学术成就,并不断提升中国神经外科的整体水平。目前有相当多的作者在学术文章中很少引用中文参考文献,甚至全部是国外杂志的文献。我们应该承认国外的一些著名学术杂志水平很高,如Neurosurgery和J. Neurosurg,这2本杂志发表的文章体现了世界神经外科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代表了世界神经外科的水平。这是由于美国的国力强大,英语成为强势语言,许多非英语国家的医师将本民族语言的文章翻译成英语后投稿,从而吸引了世界上大多数高水平的文章。但是,并不是所有英文杂志都能达到他们的水平。有人认为文章在国外英文杂志发表后代表文章水平高,并非完全如此,并不是说英文杂志水平就一定比中文杂志水平高,不同语种的杂志是不能进行水平比较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杂志的办刊经验,争取高水平的稿源,如果能集中我国本专业所有最好的文章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来,我们的杂志就可以成为中国最好的杂志。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中文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强势语言,那时,我们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稿源,甚至来自国外学者的稿源。二、多引用权威学者的文章当我们在论文中阐述某个学术观点时,应该首先看看在这个学术问题上全国比较大的神经外科中心或权威学者的观点和学术状况,其次也要了解广大基层医院或同行的水平,对两者进行分析和比较,就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神经外科学界的真实水平。一般而言,权威学者本身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学术素质,他们所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代表了学术发展方向。较大规模的神经外科中心积累的病例数较多,手术技术和学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我们在多了解广大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水平的同时,要向规模大、学术强的神经外科中心学习,要向学识高的专家学习,多引用他们的文章,以此为标准,籍以指导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同时了解该课题或研究的最高水平,努力达到这一目标。三、多引用权威杂志的文章目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医学学术杂志众多。依据200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统计,国内有70种与神经外科有关的统计源期刊(神经精神类27种,外科学类43种)。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这2个期刊指标的平均值为例,在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以上的神经精神类期刊有10种,外科学类期刊有15种;在影响因子平均值以上的神经精神类期刊有9种,外科学类期刊有24种。可以看出,在这2类期刊中,较权威的期刊约有30种,这些期刊发表的文章基本代表了国内本学科最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发展方向。《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在2007年度的全国医学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名第41位(神经精神类期刊第3位),影响因子排名第5位(神经精神类期刊第1位)。学术权威杂志应该是全国性的杂志,也是能被全国神经外科医师所认可和阅读的杂志。我们不可能阅读所有与神经外科有关的杂志,但我们应该有目的地阅读几本具有较高学术权威的杂志,以指导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我们曾看到过有作者引用某地区卫校的校刊发表的文章为参考文献,这个校刊很少能被全国的读者看到,所以不具有权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没有阅读更多更好的学术杂志和文章。四、多引用其他学者的文章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这是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树立的人文素质,要坚决抛弃“文人相轻”的不良学风。个别医师在撰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时,过多地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而很少引用其他学者的文章。从杂志编辑部和读者这两个方面来讲,我们希望知道更多的国内外同行的相关研究情况(2,3)。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是为了体现自己在某个学术研究方面的传承和发展,无可厚非。但在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同时,也要多引用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章,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多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分析他人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取感悟,这是提高自己学识非常好的方法。多引用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章,使读者充分了解国内的研究状况,促进了国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发展。坦言之,多引用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章,并没有降低自己文章的水平,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学术争鸣,可以促进学术发展,不仅体现了你个人的包容胸怀,也树立了谦虚学习的形象。通过学术杂志这个平台,全国的神经外科医师就能达到以文会友、建立友情、交流学术、共同进步的目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