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慢病科普论文范文参考文章

发布时间:

慢病科普论文范文参考文章

社区护理是以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因此,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培养社区护理人才非常重要,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护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出,人类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护士具有良好的语言交往艺术对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语言交往的重要性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沟通交流并达到相互了解的工具。语言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护理的基本手段。在社区护理中,良好的语言能够对患者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而粗劣的语言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2、语言的交往艺术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护士通过良好的语言艺术,有利于将病人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语言交往的艺术性可以反映护士的职业素质。一个职业素质优良的护士,要能正确运用语言交往艺术来帮助 教育 病人,从而使备受病痛折磨的病人,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促进身体尽快康复。

二、护患语言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强调语言的规范性护士在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语言表达要准确,尽量用医学术语,并且要深入浅出,必要时作适当解释。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不仅能给病人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且使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外在的形式美,能给病人心理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交流中要说普通话,使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都能听得懂,并注意说话的语调。

2、提高语言交往中的道德水准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护士每天都面对着不同需求的病人,要注意语言的道德要求。一个 爱岗敬业 的护士,面对病人的种种要求,都会耐心解释,以诚相待。如:对于 医学知识 较缺乏的患者,应耐心听取他们提出的问题,并作详细解答,决不能怕麻烦、应付了事,更不能讥笑他们。俗话说“言为心声”。美好的语言是取得信任与支持的基础,语言可作为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目的。反之,恶语伤人,会造成纠纷。病人来社区就诊,决不能加重其心理负担,对病人要有同情心、爱心,要加强自己的修养,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感情,做到任何情况下都不向病人发火,不以貌取人,不以权取人。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护士美好的语言,可使病人感到温暖,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在社区护理中得到温馨。

3、重视语言交往中的情感特点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仁。人的情感不同,所表现出的语言、语调、语气等也会截然不同,并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在社区护理实践中,护士必须重视语言交往中的情感特点。通过自己的服务,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与尊重、同情与爱护,关怀与体贴,做到微笑服务在脸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带给病人一种亲切感。如对初次来社区治疗的病员,护士应先介绍社区环境、作息时间、 规章制度 ,使病员很快熟悉环境, 消除紧张 和陌生感。在与病人交谈时,注意调节好和谐的气氛,注意称谓,应避免用“不”字,而用“为了您的健康请您……”、“请您注意。

4、注意语言交往的方式应用语言交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与病人交谈时,保持合适的距离,维持松弛、舒适的体位姿势;在征求他人意见时不轻易打断对方谈话或转变话题。为表示在认真倾听,可用点头或“嗯”、“是”等表示你已接受对方内容,理解对方的意思,以鼓励对方继续谈下去。在阐述、声明自己观点的集体交流中,可加强语气,放慢语速并配合手势来强调其重点。对正在发怒的病人,首先向病人表示理解,尽可能转移注意力,这样既尊重和重视了病人的要求,也有效地处理了病人的意见;对哭泣的病人,待发泄后再耐心倾听哭泣的原因,使病人得到安慰;对感觉有缺陷的病人,如听力丧失则应更多地使用非语言交流;对视力不佳或丧失者应减少非语言信息,想方设法补充因看不见或听不见而遗漏的内容川。总之,社区护理工作离不开语言交往艺术,为了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护士必须充分认识语言交往艺术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社区护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交往艺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逐步建立、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社区护理的健康观、预防观与中医护理的整体观、预防观不谋而合。中医护理以其速效、显效和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很好地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1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健康观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的整体[1],强调家庭、社会以及心理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这与中医护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一脉相承。中医护理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心身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论与实践之中。社区护理的主要内涵是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护理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治未病”的预防观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 传统 文化 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中医护理来源于民间,其特有的饮食文化、养生保健及简、便、易、廉的护理技术更容易为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1]。社区人群对中医护理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中医护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后,国际社区护理蓬勃发展的背景以及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中医护理快速进入社区护理提供了可能。

2应用现状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居家护理将成为适应大众需求的一种主要的社区护理工作 方法 。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病人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家庭疗养性的慢性病病人、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2]。社区护士将成为居家护理的主力军。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

在居家护理评估中的应用中医护理评估与社区居家病人评估的主要内容相似,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及治疗情况等。中医护理评估技术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观的指导下,在现病史、个人生活史、家庭环境评估、症状与体征评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医护理评估内容的引入加强了居家护理评估的深度与广度。目前,进行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价时,常用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估量表。为了充分利用中医护理的优势,可以对此量表进行修订,增加中医护理评估内容。

在慢性病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社区的慢性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畸形、慢性肾功能衰竭、骨和关节病变需要牵引和卧床者等。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在社区慢性病人居家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护士能够使用中医养生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干预项目的应用率依次为: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而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和情志调护的中医护理干预,在家庭病床列前三项[3]。可见,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尤其是情志护理、药膳护理更贴近生活,因其护理方法简便易学、直观安全、效果显著,更适合在社区普及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按摩、刮痧、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耳穴埋籽、脐疗、中药离子透入等在社区慢病居家护理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按摩法,因其简便易行,备受社区居民的喜爱。但在实际工作中,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技术主要由中医医生操作,中医护士很少应用。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由护士按照医嘱实施。中医养生方法及护理技术因其低廉性,对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率,有利于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力度,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在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在社区,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稳定但需继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残疾人等。常见的有术后病人、脑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瘫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残疾者。中医药膳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针灸、按摩等护理技术在防止压疮、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病人的营养、畸形和残障病人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指导等方面应用广泛,使向病人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成为了可能。

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决定了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同时,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分居养老将成为今后家庭养老的主要方式。虽然,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中,为老年人,尤其是为分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药膳养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以及传授灸法、按摩、中药敷贴、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对于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中医护理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较少。

中医护理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 儿童 、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中医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正在逐渐完美融合。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2]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3]徐倏莉,陈继根,王丽萍.社区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6.

浅谈社区护理学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护理教育论文范文

2. 护理专业论文完整范文

3. 浅谈护理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4. 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任何一门独立的专业性学科都应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以指导实践的基础,护理学的护理理论或模式在指导护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护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根据社区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各种问题,如:政府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匮乏、资源配备不足、社会对护理学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部分居民保健意识不成熟、社区护理人才的缺乏、社区护理管理有“失控”环节等,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力度和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医疗服务机构、确定社区护士选拔标准、对社区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抓好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制定卫生保健网络与社区护理管理网络等,从而实现社区医院的目标。

【关键词】社区护理 问题 发展对策

社区护理将护理服务对象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工作内容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扩大到预防保健和提高人群的生活与生命质量等多方面服务。社区护理在我国目前不断发展完善的医疗卫生事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社区护理目前现存问题

政府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

资金匮乏,资源配备不足 国家在医疗卫生服务事业中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导致一些服务站内只具备基础的医疗设备,缺乏先进的医疗仪器。

社会对护理学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护理从属于医疗,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护士职责被认为是以协助医生完成医疗工作为主,未被提升到促进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对于护士的社会价值不能充分认可,尤其对于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因此,患者的从护性低,影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

部分居民保健意识不成熟,生活质量不高 社区卫生服务不能得到普及, 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也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社区护理人才的缺乏 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低,甚至工资都难以保证,易挫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大多高校护理专业 毕业 生都还未摆脱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导致社区护理人员学历普遍不高。另外由于社区护理工作的繁忙, 导致规范化的培训和继续 教育 没能得到很大的重视,缺乏综合型的全科护士。

社区护理管理有“失控”环节 社区护士数量、知识培训不足,社区护理 经验 和解决其健康问题的能力和应变力参差不齐,还有些护理部基本不管社区护士,使得社区护士所提供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社区管理制约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性的社区管理。

2 发展社区护理的对策

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力度和资金投入 完善社区护理的运行体制及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及 措施 ,使社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同时注意改善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提高社区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社区护士的职业资格准入等方面的制度和法规;配备先进的医疗仪器,并适当提高社区医护工作人员的待遇。 建立多元化医疗服务机构,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

确定社区护士选拔标准 社区护士的选拔标准为:身体健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判断力,不怕吃苦、素质高、亲和力强,均为骨干护士,经培训合格后竞争上岗。护理管理者在社区一线工作人员中选拔,要求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做到团结、激励每位护士。

对社区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护士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技术等。同时,护理部应每月召开一次社区服务对象和护士共同参与的座谈会,为二者提供沟通平台,保证了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护士中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力争建立良好、健康的护患关系;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丰富护理人员的社会、人文知识。

努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大对社区护士的上岗培训,使护士具有独立判定病情的能力和对各种危险征兆的鉴别能力。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的设置, 还要开设具有社区护理特色的课程,拓宽知识面是社区护士的必修课。

抓好社区护理质量管理 社区护理中质量管理是个难点,社区护士工作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自身经验完成护理工作。每月召开例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反馈护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交流护理经验,改进工作 方法 ,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制定卫生保健网络与社区护理管理网络,成立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实现电子呼救网络,让大医院内的诊疗规范等资源与社区共享,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并实现畅通的“转诊通道”,自成体系、配套并运转协调,或应聘大医院专家在社区坐堂行医,为居民提供低价、就近、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实现社区医院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李春玉,李剑媛.对社区护理教育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1.

[2] 赵红光.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2,17(9):689-691.

【摘要】 总结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措施, 包括心理护理、饮食起居护理、运动健身指导、扩大调查范围、定期监测血压、坚持合理用药和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等。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护理

高血压具有患病率较高, 并发症严重,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 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所以, 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和长期预防的思想, 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专家多年的防治经验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 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社区护理工作可深入到病人家庭, 了解病人的病情, 对高血压病的康复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坚持对高血压进行社区护理,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家庭管理, 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58例, 女112例; 年龄30岁-8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 社区护理

心理护理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激动和焦虑或郁闷,有些病人虽然无并发症, 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 文化 程度和个体特征, 进行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特点, 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保持乐观的情绪及平静的心境。提倡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娱乐等文化生活,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向别人倾诉心中的困惑, 得到同龄人的理解, 促使其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提高应激能力, 避免突然的情绪激动, 造成血管收缩, 使血压升高。

2. 2 饮食起居护理 饮食护理是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高血压病人饮食宜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少吃高胆固醇食物[1], 如动物内脏、蛋黄、黑水鱼等。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类食物, 新鲜蔬菜每日500g 左右, 水果每天100g左右, 杂粮类如玉米、燕麦、荞麦等。注意补充钾和钙, 如绿叶菜、鲜奶、新鲜水果、豆制品等, 每日钠盐量不超过6g。戒烟限酒。

运动健身指导 适宜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病人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提倡有氧运动。

根据全体差异科学健身, 如步行、 游泳 、慢跑, 一般可在清晨或晚饭30分钟后进行, 以不感觉疲劳为宜。长期坚持康复步行, 有助于血压稳定下降。此外, 太极拳 、气功等放松运动也可减缓紧张情绪, 促进高血压病人的康复。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养成按时起床就餐,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扩大调查范围 有资料显示, 从低年龄组开始预防效果更好, 以往大多筛查范围都在30岁以上的人群, 而忽视了18岁-30岁这一人群, 从高血压一级预防的角度来看,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加强随访, 去除可能伴随的一些不良因素, 对防治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并发症,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5 定期监测血压 在社区护理工作中, 教会病人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正常值, 养成自我监测血压的习惯。测量血压时应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间, 并将监测结果做好记录, 有利于评价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病人若无条件在家测血压, 嘱其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还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心电图的变化。

2. 6 坚持合理用药 让病人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2], 能自觉遵医嘱服药, 要详细告知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疗效, 强调规律服药, 不可自行加药或突然停药, 并了解药物的副反应, 当出现副反应时及时 报告 医生, 调整用药,养成每日晨备好当日药, 分别放人小药杯中餐前服用的习惯, 提醒病人在服药期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晕倒或跌倒等意外。

健康教育讲座指导 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入户健康调查,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从而查出高血压病人, 并进行登记。举办高血压病知识讲座, 让病人及家属了解高血压的康复保健知识是降低危险因素, 防治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鼓励病人及家属互相交流经验, 建立高血压病人管理信息系统, 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病情评估, 实施随访管理。

3 小结

我国的平均患病率为[3]。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患者, 随着病情的发展, 逐渐出现以损害几个主要脏器为主的并发症, 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疾病, 这些都是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不但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延续, 摆脱了那种病人一出院, 护理工作就结束的短期护理行为。护理工作者要细心观察, 全面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资料, 全面评估, 制订健康档案,使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总之, 加强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对控制高血压,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尤红.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家庭护士》, 2008, 6.

[3]王静.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08, 15.

[2]吴勇霞,王青丽.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青海医药杂志》,2008, 3.

社区护理学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社区护理学论文范文

2. 有关社区护理学论文范文

3. 浅谈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社区护理学毕业论文

5. 护理专业论文完整范文

6. 免费护理论文范文

慢病科普论文范文参考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血压医学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高血压病人的医学护理 方法 研究 》

摘要: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发病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护理高血压病人所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待高血压病人的正确医学护理方法,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医学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1-8801(2013)11-0388-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经常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淤血和中风等病症,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形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继而导致病情加重,难以控制住血压。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1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现代医学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刺激以及心理疾病的影响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种现状往往与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有关。

药物依赖性强,不重视非药物治疗。许多高血压患者对药物存在着过强的依赖感,对非药物疗法则不够重视。然而,高血压病的防治的重点和关键,恰恰不是药物,而应该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进行主动防治。所谓非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作息和饮食,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等等。但是,太多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服用降压药物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以致对非药物治疗不屑一顾。很多患者吃降压药的同时,对饮酒抽烟并不加以控制。这种做法不但影响药效,而且加重患者身体负荷,会危害其身体健康。

患者用药不连续,倾向于强效降压药。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连续,不能按时吃药,导致血压经常出现波动,吃药时血压平稳,不吃药时血压紊乱。血压的忽高忽低会造成患者身体负荷加重,身体机能受损,影响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的恶化。其实常年的高血压不需要马上将血压降低,应该实行平稳降压,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并不适合采用快速降压药,加重身心负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要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稳定后可根据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不得随意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有些降压药物可能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药后要卧床2到3小时,起身无异常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高血压病人的正确护理方法

科学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用药。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滥用药、不正确用药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科学、正确的指导患者用药,对病人进行宣教,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及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健康 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会对所用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应该降压治疗过程中,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切忌血压下降就马上停药,而血压出现上升才服用药物。应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药。

督促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避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医护人员应加强督促高血压患者调整作息方式,保证有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同时督促改变传统饮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原则,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应督促其戒烟限酒,减少其循环动脉压升高和血管壁脆性增高的危险,降低 其它 并发症的发病率。应指导患者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要戒烟戒酒,尽量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肥胖者要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采取非药物护理方法,劳逸结合,使病人尽量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

注重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易紧张,心情抑郁。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 措施 ,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应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细致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耐心、主动听取这些病人的倾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减压方法,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患者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定期开展关于高血压的专题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加强对各种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使原本不重视治疗的患者,也开始接受治疗。并能自觉戒烟忌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督促患者家属,尽量让病人避免接触高血压诱发因素,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维持血压的稳定。

3结束语

尽管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且具有很高致残率的不可根治慢性疾病,但是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治。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对高压患者的护理误区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其进行良好的用药指导,帮助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率,规范其用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8期

[2]胡燕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基屋医学论坛-2010年27期

[3]刘小芬,谢翠萍,卢兴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现代医院-2008年8期

《 高血压的社区医学防治 》

【摘 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除对其加强药物治疗以外,更应该加强对高血压的积极预防,以更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社区管理,转变治疗模式,培养合格有责任的社区医生,对民众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病因预防;发病预防;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的主要魁首,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血压成为我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2], 每年新增病例300多万,但我国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不到10%。我国脑卒中患者有500多万人,每年因此病的死亡人数多达20万,其中7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项研究表明,只有提高对高血压的积极防治,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高血压疾病的社区管理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控制能节省更多的经济成本,而且发挥的社会效益也是任何一种降血压药物不可比拟的。过去10多年间,我国政府相关的各个机构和团体对高血压的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预防控制指南和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是高血压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将非药物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3 高血压的病因预防

即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易患因素。指对居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降低危险因子,从而促进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和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保健的教育

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健康讲座。把高血压的危险性告知每个居民,开展免费义诊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血压,并将血压的测量方法教会居民,做到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坚持走路作为最方便的有氧运动。晨起行走30~50min,血压可下降10mmHg[3]。

合理调整饮食

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积极宣传低盐饮食的好处,健康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增加2g,则收缩压平均值增加2mmHg[4]。

适当增加钾、钙、镁摄入。补钾有利于排钠,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升压反应。

我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常使钾随之丢失,所以,应提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橘子等含钾较多的食物。多数研究 报告 认为,膳食中钙不足可使血压升高。补钙的方法,主要是进食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奶制品,其次是增加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量。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食用,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如鱼类)和豆类蛋白质。目前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质量和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高低有关。

减少膳食中的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

戒烟限酒

大力宣传烟酒对身体的害处。尤其是吸烟,可通过损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痉挛等机理,导致血压增高。对吸烟的民众要教育,劝阻其尽快戒烟。酒精可导致血管对多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血压升高,所以,我们提倡完全戒酒,至少不饮烈性酒。对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更应戒酒。

调整心理,减少精神压力

中年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忽视身体的报警信号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形成。研究表明,长期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有睡眠障碍或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都容易患上高血压,因此教育和帮助居民,找出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提倡慢生活,保持快乐的心境,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研究表明: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单纯降压治疗不调节情绪往往降压效果不佳[5]。

4 高血压的发病预防

社区管理不仅要做到大力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加强对发病的预防。即要做到对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对高血压的普查工作,对社区医生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治疗水平,加强社区医生的责任感。对35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建立首诊血压制度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患者。另外推广建立高血压门诊,固定责任医生,随访跟踪服务。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患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5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非药物治疗以外,对符合用药标准的患者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到达最高疗效。严格遵循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尽量选取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正常。

高血压的常用药有多种,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RB、ACEI、血管扩张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单独或联合用。社区医生应该加强对高血压药物的学习,做到能够熟练掌握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各个药物的配伍原则,搭配用好各类降压药,使更多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是当务之急[6]。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注意保护重要靶器官。

对于高血压病情危重的病号,定时检查,积极治疗挽救,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突发严重情况的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尽早转诊。

6 展望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危害严重,全社会都应该提高警惕。上个世纪60~7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在全社会开展了社区人群慢性病如高血压的积极防治,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其中比较重要是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模式的转变,应该大力提倡对疾病的预防,将疾病尽早扼杀在萌芽中,把高血压的治疗从临床转到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有效的社区管理,而我国在这一点上起步比较慢,所以更要求我们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投入力度,积极培养合格的社区医生。作为医师应不断提高医学专业技术,包括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对患者而言应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HE J .GUD .WU X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05, 353(11):1124-113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辑委员会.2009 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曾正培,顾峰,黎明.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80-81.

[4]王辉华.77例青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669-670.

[5]洪炜,寒冰,刘军.心理社会因索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8 -320.

[6]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1462.

有关高血压医学论文范文推荐:

1.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3. 护理综述性论文范文

4. 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5. 2016年毕业生医学论文

6.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7.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 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阐明下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题(title)标题要求 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作者署名(author) 1、作者署名的意义a.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b.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c.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d.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2、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3、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摘要(abstract) 1、摘要内容和格式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慢病科普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但同时,随着我国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药店逐渐开展慢病管理布局,居民也逐渐有了健康意识,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此外,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的兴起,也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慢病管理和治疗。

慢病管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主要慢病病种及患病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零售药店数量及增长情况等

1、需求端(患者及患病概况)

——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扩大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2015年这一数值为,增加了三分之一多。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上年继续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除致死外,慢病还常伴有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糖尿病为例,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受损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并可能导致失明,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比例为,约的患者双目失明。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中,单是高血压患病人群已超过3亿人。总体看,2019年慢病患病人数合计为亿人。考虑到这部分患者有重合人群,前瞻估计,2019年我国慢病人群在5-6亿左右,患病率约为35%-45%。预测到2026年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到,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我国慢性疾病负担。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2020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预计到2050年,这一人数将达到亿人,占比达。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明显减少。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与2015年的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

——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同时,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应引起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成人30天内饮酒率超过四分之一,身体活动不足问题普遍存在。

此外,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面对当前仍然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合理膳食和重大慢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进一步聚焦当前国民面临的主要营养和慢性病问题,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等措施,积极有效应对当前挑战,推进实现全民健康。

目前,我国癌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像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消化道癌症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整体负担仍然较重,癌症整体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来已经从上升到,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不断扩大筛查服务供给,二是不断提升筛查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广筛查适宜技术,三是不断提高群众防癌意识。

——慢病呈现“三高三低”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主要痛点集中在患者知晓度低、控制率低,主要因为在疾病诊断覆盖范围小、诊断水准不均衡及患者自身预防意识较差。

以高血压为例,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治疗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控制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可以看到,我国2007-2020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都有大幅提升,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2、供给端

中国慢病管理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主要包括:诊前的健康管理机构和体检机构、问诊诊断过程中的医疗机构和线下药店。

——慢病诊疗体系逐渐完善,医疗机构数量攀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迅速扩展。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个,比2019年增加个。其中:共有医院数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万个,较2019年减少了万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273个,其中:医院增加11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5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1624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医院万个,其中:公立医院万个,民营医院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76个,民营医院增加1246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万个,乡镇卫生院万个,村卫生室万个,诊所(医务室)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乡镇卫生院减少,诊所增加,村卫生室减少。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36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减少1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减少59个。其他机构万个。

从慢病管理来看,医院端是慢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渠道。在医疗机构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应当针对慢病管理方面完善医疗体系,方便患者就医。慢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长期服药,尤其是处方药。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与处方药之间仍存在不小的距离。

慢病患者往往要长期定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但大部分药品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诊断,通过处方才能获得。虽然分级诊疗仍在继续推进,但并没有完全铺开落地,患者通过身边的医疗机构获得药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好药品技术壁垒高、供给不平衡,消费者获得药品的渠道更是有限。于是,常见情景是,很多人不得不一大早到医院排队挂号。开一次药,药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如果病患居住地附近没有社区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药物不全,开个药也不得不到大医院解决,老病号成为“开药困难户”。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可开具长期处方的病种目录、用药范围、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以减少患者取药次数。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开具12周以内相关药品。这意味着,与从前相比,大多数慢病患者都可以减少为开药而跑医院的次数,是中国医疗服务机构慢病管理模式探索的一个进步。

——药店开展慢病管理布局

2009-2018年,我国零售药店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万家,其中零售连锁企业670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万家;零售药店万家。相比2018年11月底的数据(零售连锁5671家,连锁门店万家;零售药店万家)2019年药店总数同比增加或万家,其中连锁门店增幅,创2016年以来新高。反观单体门店,却不尽如人意,2019年录得零增长。连锁化率由2016年的升至,连锁门店数量持续超过单体药店。2020年,零售药店数量估计为万家。

线下连锁药店也极为看中慢病管理领域。健之佳()便在今年一季报中透露,自去年末起,公司全面推进门店慢病管理大数据项目,为顾客免费提供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等多个慢病相关重要项目的快速自测、健康管理等服务。

我国四大连锁药店为大参林、老百姓、丰药房和一心堂,在慢病管理方面也展开了布局。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逐渐意识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消费升级影响,许多居民开始主动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因此,国民健康体检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的趋势。

根据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及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2019健康管理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达到亿,占全部人口的4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体检市场健康检查人数约为亿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受疫情影响,2020年核酸检测人数人数增多,或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体检人数,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健康体检人次数或达到亿人。

总来来讲,慢性疾病类型较多,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随着当前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对我国国民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加上多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是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薄弱、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对自身病情未予以重视,或是未按照医嘱正确用药,进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些年,健康体检有助于提高慢性疾病检出率,帮助患者得到早期诊治,控制病情进展,加速机体恢复。

——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健康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包括健康保健、慢病管理所有的数据,将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无法分析出的价值定性转变为定量。

此外,医疗卫生行业越来越多的业务也开始依赖信息化技术支持,信息化需求呈现加速发展的特征。国内三级城市以下的医院也已进入信息化的快速成长期,对于基本的信息化技术产品如PC、Server、开发平台等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大型医院的信息化逐渐进入整合时期,软件和硬件的升级需求增加。在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重点发展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化、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居民健康档案等系统,信息化的服务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慢病管理平台如医联,成立于2014年,2018年以肝病为切入点,将业务方向聚焦慢病管理领域,目前平台已覆盖心血管、糖尿病、呼吸、肿瘤、慢性肾病、肝病、HIV、中医、精神心理等多个病种学科领域,且已构建起从患者筛查、复诊随诊、送药上门、医保支付到院外健康管理的完整闭环。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瑞沙在日本获批上市之前,化疗、放疗、手术是治疗肺癌最主要的三大手段。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分子分型、生物学行为的深入了解,肺癌治疗诞生了三大新手段--靶向、免疫、抗血管。 肺癌驱动基因的发现开启了 靶向治疗 的大门。顾名思义,这一类药物就像箭一样,射到了带有特定驱动基因肿瘤细胞上的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比较少累及机体的正常细胞,所以比起传统化疗药物,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有特定基因突变、融合或者重排的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时,有明显的临床获益,和化疗相比可以明显提高无进展生存期(PFS)甚至总生存期(OS)。 目前发现的肺癌驱动基因主要有八个:表皮生长因子(EGFR)、BRAF、MET14、KRAS突变、ALK、ROS1、NTRK融合,RET重排,肺癌患者如果行基因检测到上述的驱动基因突变,那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目前这八大基因已经有了在国内外获得批准用于治疗的药物。我科杜海坚医师为我们梳理了EGFR基因突变及治疗。 01 EGFR基因突变及治疗 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跨膜蛋白,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第1个成员。 EGFR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短臂上,有28个外显子。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外显子,其中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最常见。 1984年EGFR基因被首次克隆, EGFR的信号传导关乎细胞的凋亡、增殖、分化、迁移和细胞周期循环,与肿瘤的形成和恶化息息相关。 在中国,30%-40%的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敏感突变,对于EGFR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来说,一线治疗使用EGFR一代靶向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不仅治疗有效率高、副作用小,还能获得平均超过十个月的PFS。这样的治疗效果来之不易。 02 一波三折——第一个药物吉非替尼的研发 我们从第一个药物吉非替尼的研发开始谈起。 吉非替尼在美国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后疾病进展的NSCLC患者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有10%的患者出现肺癌肿瘤体积缩小达50%或更多,有36%的患者呼吸急促、纳差、咳嗽及体重减轻等肺癌症状显著改善,且大多数患者症状改善是在服药10天内出现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能持续9个多月。 2002年报道了Ⅱ期临床试验吉非替尼口服治疗,接受含有铂类和(或)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 NSCLC患者,取得和I期临床研究类似的疗效。 基于I期和II期的结果, 吉非替尼于2002年首次获准在日本上市,2003年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上市,2005年2月26日在我国上市。 但是随后开展了卡铂+紫杉醇+吉非替尼或安慰剂和吉西他滨+顺铂+吉非替尼或安慰剂两个III期临床研究,试验结果却出现让人大跌眼镜的阴性结果。 基于两项阴性结果, 2005年6月17日,美国FDA限制吉非替尼仅用于目前或之前正受益于吉菲替尼的患者以及参与2005年 6月17日以前临床研究的患者。 好不容易有一个副作用相对比较小的治疗肺癌药物,这样就夭折了,是肺癌专家难以接受的。 2004年,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8例(样本量 9例)对吉非替尼敏感的患者出现EGFR基因突变,而7例对吉非替尼不敏感的患者则无1例有EGFR基因突变。基因突变集中在外显子18,19和21。 有EGFR基因突变才有可能对吉非替尼有效首次被提出。 随后,里程碑式的IPASS(Iressa Pan.Asia Study)研究启动。IPASS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TONY MOLK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教授牵头的开放性Ⅲ期研究,入组的人群是从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初治东亚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接受250 mg/d的吉非替尼(609 例)或卡铂(按AUC=5或6计算剂量) +紫杉醇(200 mg/m2)(608例)。主要终点指标为PFS。吉非替尼组的无进展1年生存率为%。而卡铂/紫杉醇组仅为%,吉非替尼显著降低26%疾病进展风险,而在未选择人群中吉非替尼PFS并没有显著优于化疗( )。在所有纳入研究的1217例患者中,437例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方法(ARMS-PCR,一代测序方法)评估EGFR突变情况,检测结果显示261例患者有EGFR基因突变,其中140例为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111例为EGFR 21外显子L858R突变,基因突变患者在两组间分布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能够显著降低EGFR突变阳性患者52%疾病进展风险,同时显著延长PFS( VS ),而在EGFR突变阴性患者或者EGFR突变情况未知的患者,吉非替尼无法实现PFS的获益。 这项研究揭示了肺癌患者肿瘤中存在EGFR基因突变才是吉非替尼取得较好疗效的强烈预测指标。 随后,一代的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通过III期临床研究,也都纷纷证明了这一点,也在中国获批上市。 03 非经典突变——催生阿法替尼 随着对EGFR基因突变研究的深入,后续的研究发现, EGFR突变的类型非常多 ,一代TKI对19缺失和21号L858R基因突变的效果好,尤其是19缺失效果更好,但对其他位点的非经典突变如G719X、S768I、L861Q突变,效果要差很多,阿法替尼的lux-lung2/3/6系列研究,提示了二代的阿法替尼对非经典突变比第一代更有效。 台湾的一项现实世界研究显示:对51名非经典突变患者,研究者决定使用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结果显示使用阿法替尼治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 ,而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为50%。排除5例外显子20插入突变患者,阿法替尼和一代EGFR TKI的中位PFS分别为个月和个月(p=)。在G719X、S7681或L861Q突变的患者中,阿法替尼的mPFS为个月,而第一代EGFR TKIs患者为个月(p=)。基于以上数据,对于非经典突变的患者,阿法替尼更值得推荐。 04 耐药后的治疗—— 双抗新药JNJ-372 但是,无论是口服一代药物还是二代药物,绝大多数患者最终还是会出现耐药,耐药后的治疗曾经困扰很多医师和患者。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二代EGFRTKI耐药的患者, 有不少基因再检测出耐药的T790M突变 ,针对T790M这一靶点研发的奥西替尼的面世克服了这一难题,作为三代的EGFRTKI, 奥西替尼除了很好地抑制了耐药位点T790M,对敏感突变的19和21突变位点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另外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更好穿透血脑屏障,药物颅内浓度高,对颅内的转移病灶控制更理想。 奥西替尼的FLAURA研究首次证实奥西替尼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PFS可达个月。OS也可达到个月。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三代EGFRTKI是阿美替尼,阿美替尼Ⅲ期AENEAS研究结果提示:一线单药治疗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mPFS达个月,基于这么优越的研究结果, 目前中国药监部门把阿美替尼的一线治疗纳入优先审评审批。 尽管三代药物的表现要优于一代,也克服了不少一代药物的不足,但最终也一样会出现耐药,三代EGFRTKI耐药一个常见原因是 出现C797S位点的突变 ,目前国内外有众多针对这个位点突变的第四代药物在研发中,如:BPI-361175,BBT-176,CH7233163,TQB3804,BLU945,JBJ-04-125-02,EAI045等,也有另辟蹊径,U3-1402就是一款靶向HER3的ADC型药物,一期临床试验(NCT03260491)中57例之前均接受过EGFR TKI治疗耐药的NSCLC患者接受了U3-1402 每三周一次的治疗,经确认的ORR 39%,疾病控制率7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个月,PFS 月。 另外一种药物设计就是EGFR 及 cMET 双抗新药JNJ-61186372(JNJ-372),I期CHRYSALIS研究,在后线治疗患者中,ORR 达到了 30% 之高,并且疗效遍及各种 EGFR 耐药亚型。这些患者包括 C797S 突变、MET 扩增、既往对奥希替尼耐药。 JNJ-372 通过双靶点抑制,对 EGFR-TKI 耐药后继发的多种突变类型都展现了疗效,并且耐受性良好(3 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 9%),有望成为今后攻克 EGFR 耐药的新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EGFR基因突变中有一个20外显子插入(ex20ins)是目前一二三代EGFRTKI都无效的突变类型,这个难啃的硬骨头,JNJ-372同样对其有效果,ORR达到40%( CR+ 36% PR),DOR为个月,63%患者的DOR超过6个月。基于此,美国FDA于2021年5月21日,加速批准了该药物的上市。 结 语   总结一下, 晚期肺腺癌或部分鳞癌患者通过基因检测,了解基因突变状态是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 。目前在我国获批的EGFRTKI第一代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的阿法替尼、达克替尼;第三代的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四代药物研究百花齐放,未来可期。获批药物的价格也越来越亲民。有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正在逐渐成为慢性病! 参考文献 : 1. Ranson H,Hammond L,Ferry D,et a1.ZDl839,a selective oral EGFR-TKI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is well tolerated and active in patients with solid,malignant tumours:results of a phase I trial [J].J Clin Oncol,2002,20(9):2240—2250. 2. Fukuoka M,Yano S,Giaccone G,et a1.Multi-institutional randomized phaseⅡtrial of gefitinib for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J Clin Oncol,2003,21(12):2237—2246. 3. Miller VA,Johnson DH,Krog LM,et a1.Pilot trial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gefitinib plus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B or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3,21(11):2094—2100.   4. LYNCH T J,BELL D W,SORDELLA R,et a1,Activating mutations in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underlying responsiveness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o gefitinib[J]..N Engl J Med,2004,350(21):2129—2139.  5. Mok TS, Wu YL, Thongprasert S, Yang CH, Chu DT, Saijo N, Sunpaweravong P, Han B, Margono B, Ichinose Y, Nishiwaki Y, Ohe Y, Yang JJ, Chewaskulyong B, Jiang H, Duffield EL, Watkins CL, Armour AA, Fukuoka M. Gefitinib or carboplatin-paclitaxel in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09 Sep 3;361(10):947-57.  6. Shen YC, Tseng GC, Tu CY, 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afatinib with gefitinib or Er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lung adenocarcinoma harboring non-classic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Lung Cancer. 2017;110:56–62. 7. Lu S, et al. 2021 8. Dong Rui-Fang, Zhu Miao-Lin, Liu Ming-Ming, et al. EGFR mutation mediates resistance to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NSCLC: From molecular mechanisms to clinical research. Pharmacol Res, 2021, 167: 105583. 9. Yonesaka Kimio, Takegawa Naoki, Watanabe Satomi, et al. An HER3-targe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corporating a DNA topoisomerase I inhibitor U3-1402 conquers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resistant NSCLC. Oncogene, 2019, 38: 1398-1409. 10. Haura EB, Cho BC, Lee JS, et al. JNJ-61186372 (J)

他汀是一类降脂药,像瑞舒伐他汀(瑞旨)就是他汀的一种,能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对甘油三酯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当然, 它更重要的作用是抗炎、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预防血栓的形成。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案例证实,他汀还能缩小斑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所以,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药物。

吃他汀时,有一些饮食注意事项。 一方面是为了辅助调节血脂,更大的发挥药物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吃他汀的饮食注意事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淡饮食。 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有一部分是从食物中摄入的,所以提倡清淡饮食,减少外源性脂肪的摄入。具体要做到低脂、低胆固醇、低碳水化合物,低脂即少吃肥肉、油炸、奶油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烹饪时最好选用植物油,避免使用动物油;低胆固醇即少吃蛋黄、动物脑子、动物内脏等胆固醇高的食物;低碳水化合物即少吃糖、米饭、面包、面条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2. 限制饮酒。 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大部分他汀类也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此以往,容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并且, 喝酒还会影响药效,降低治疗效果。 另外,很多长期吃他汀的患者,都有动脉粥样硬化,喝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脆性和斑块的不稳定性,会尽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3.慎吃西柚。 西柚中含有一些成分,会抑制肝脏中CYP3A4酶的活性,而这种酶正是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酶,一旦它的活性被抑制,他汀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代谢的药物就会在体内慢慢积蓄,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使患者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当然,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等药物几乎不通过CYP3A4酶代谢,因而不受西柚的影响,可以适量吃一些西柚。

以上就是王药师总结的吃他汀时的饮食注意事项,希望大家提高重视。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要注意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多半合并有冠心病、心律失常,他们可能正在其他药物,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就医时要把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告知医生。

你好

心血管医生Mr张为你回答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应用的调脂药物,是心脑疾病预防的一线用药,尤其有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要长期应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对于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要注意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避免油腻,控制钠摄入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及脂类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纤维素摄入量。

他汀类禁忌和西柚类水果一起服用,大量研究表明,西柚与他汀类药物同时使用会加强他汀的药效,虽然降脂作用增强,但副作用也同时增加,会造成肝肾功能严重损伤。

初次使用他汀类药物,请在服药一月后复查血脂,肝肾功能,如果出现肌肉酸痛,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化验肌酶指标,并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他汀类调脂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它既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又能缩小斑块,甚至可以逆转斑块,从而减少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发展为心肌梗死或脑中风,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推荐您尝试“地中海饮食”,地中海是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一片海域,有调查发现,生活在这片海域沿岸的居民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究其原因是这些居民在饮食上主要以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为主,高脂肉类摄入较少,这就是“地中海饮食”的由来,“地中海饮食”可以配合他汀类药物,没有禁忌,调脂效果更佳,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下面总结一下“地中海饮食”的主要特点:

但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经肝药酶CYP3A4代谢,容易与西柚发生相互作用,而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不经肝药酶CYP3A4代谢,所以不易与西柚发生相互作用,除了与他汀种类有关,还与食用西柚的量有关,辛伐他汀说明书注明,常规饮用量(每日一杯 250 ml西柚汁)所产生的影响很小,且无临床意义,阿托伐他汀说明书注明,每天饮用西柚汁,才能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所以服用他汀期间并不是严格禁忌西柚,喜欢吃柚子的患者,错开用药时间,少食1-2瓣西柚是可以的。

参考文献:

阿托伐他汀钙片说明书

辛伐他汀说明书

陆基宗.葡萄柚(西柚)好吃 警惕影响多种“药效”,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7年第9期54-56.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已成为冠心病防治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基础治疗药物,其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那服他汀类药物期间,饮食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1.戒酒。酒精可以加快许多药物的代谢,影响药物疗效。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禁止饮酒,防止药物不能达到预期血药浓度,降低其降胆固醇功效。

2.清淡饮食。高胆固醇血症大部分是由于摄入过多外源性热量导致的胆固醇过高。在饮食上面宜清淡,少油少盐少糖,尽量减少肥甘油腻食物的摄入。尤其是晚上,可以不吃或少吃。因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晚餐少吃,有效避开胆固醇合成高峰期,效果更明显。

3.慎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肌病,常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横纹肌溶解是其最危险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所以,在服药期间,尽量减少其他药物的使用。如必须联合用药时,要经过专业医师指导方可。

我是小药豆皮,三甲医院主管药师,执业药师,欢迎关注和留言。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降脂治疗的核心药物,其不仅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还能够起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因此, 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主要是血脂水平升高,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或已经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人群 。

那么,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 饮食上不仅仅要避免影响他汀类药物疗效的习惯,同时,也应该养成 健康 的、有利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合理膳食习惯! 包括:

除了饮食以外, 戒烟、保持一定频率、一定强度的 体育 运动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综合措施是共同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重要内容。

欢迎关注“家有好医”

我们的理念是:慢病管理“靠自己”,科学指导“不迷信”!

吃药需要注意饮食,这是基本的常识。一方面药物与食物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加重药物副作用;另外一方面食物本身对于疾病来说,也是潜在的风险因素之一,如果吃不对还会加重病情,让药物的作用大打折扣。

说到他汀类药物,老年人都不陌生。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基石药物之一,他汀通常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一种药物。既然是长期服用,就更需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了。

不同患者吃他汀的目的也不同。他汀最基础的作用是降血脂,尤其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所以可以用于高血脂患者。与此同时,他汀还能通过降胆固醇、抗血管内皮炎症,发挥稳定斑块,延缓斑块长大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如果您吃他汀只是为了降血脂,饮食需知:

对于单纯的高血脂患者,吃他汀就是为了降低血脂,所以要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远离油炸食物、肥肉、动物油脂等高脂肪食物,远离动物内脏、蟹黄、鱼籽、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帮助更快地把血脂降下来。该类患者若能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成功降低血脂,并保证长期平稳后,可以停药治疗,后续仍需观察, 健康 生活。

如果您吃他汀是为了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饮食需知: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以及已有冠心病、脑梗、心梗等疾病病史的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他汀,而且患者往往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阿司匹林、降压药等。该类患者的饮食要求应该更为严格,除了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外,还需控制高糖、高盐食物等,像是甜品、糕点、咸菜、咸鱼、腌肉、酱制品、腊肉、香肠等食物,都要有所控制,最好是不吃,这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他汀也分不同种,至今为止已经历经三代,包括第一代的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第二代的氟伐他汀,第三代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不同他汀的降脂强度、药效维持时间、副作用等都有所差异,肯定是越新的越好。

之所以要让患者清楚自己吃的是哪种他汀,是因为有些他汀与西柚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因为西柚会抑制肝药酶P450 3A4酶的活性,而该酶正是部分他汀的代谢酶。

如果您吃的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请不要吃西柚!

因为这三种他汀就是经过上述肝药酶代谢,吃西柚会抑制药物代谢,大大增加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如果您吃的是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以正常吃西柚!

因为这三种他汀不经过该肝药酶的代谢,不受西柚的影响!

如果您吃的是氟伐他汀,要慎吃西柚!

因为小部分氟伐他汀也会经过该途径代谢,不过尚未有研究证实吃西柚会影响它的代谢,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别吃!

除了西柚外,西柚汁、柑橘、橙子等水果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对P450 3A4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的成分,所以最好也少吃这些水果!

吃他汀一定不能喝酒!

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服用任何药物都不能喝酒,他汀也不例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更需要严格戒酒,这不仅是为了用药安全,更是为了生命 健康 !

吃他汀注意补充辅酶Q10!

慢病科普论文范文大全参考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医学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医学临床心理科护理模式

【摘 要】 目的 开展新型护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方法 对病房环境、护理人力资源、护理理念等进行改善。结果 各项护理质量有所提高,保证了医疗安全,得到了患者和院方的一致好评。结论 注重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模式,保证了医疗的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 心理科;护理;心理障碍;精神障碍

心理科作为我疗养院的特色专科,主要接收患有各种心理障碍和轻度精神障碍的患者。精神科患者具有其特殊性,精神疾病的临床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异于常人,意识障碍、缺乏自知力,甚至可呈现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严重者可有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特殊行为危及社会[1]。作为开放式护理的科室,研究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科室的发展至关重要。自1999年建科以来,我院心理科参照医院精神专科的护理模式,结合自身疗养院护理模式的特点,通过工作实践积累,摸索出一套规范的护理模式,并且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方法

改进病房管理环境要求保持安静、整洁、安全,同时在病区出***及附近摆置一些绿色植物及热带鱼、乌龟等小动物,让患者感受到自然的亲近和温暖,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每间病室设2张床位,只收住一位患者及其陪员,以减少患者之间的相互不良影响。我科病房为全开放式病房,患者进出比较频繁,我们要求护士在出***不间断值守,对患者去向做到完全把握,并且我们也要求家人陪同,鼓励其尽量让患者多与家庭、社会保持联络,增强互动。

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心理科有床位32张、护士4人、护工2人、护士长1人。以往护理上总感人手紧、任务重,有时连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都需陪员代劳。目前则主要强化日班护理力量,在工作量大时,灵活调整班次,并且培训出固定的2名护工,使其充分了解疗区的各项功能,承担起卫生工作之外力所能及的事务,减少了护士外出取药、陪同结账等杂务,让护士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患者。即使现在科室不断发展壮大,患者不断增多,护士仍普遍感到工作较前更为有序、有效。

改善护理理念

重塑护理文化,规范护士行为礼仪护士礼仪不仅体现在统一洁净的服装、整齐的发式和独具特色的燕尾帽,也体现在其语音语调的温婉和礼貌,举手投足的端庄和优雅,迎来送往的亲切和温馨上。护士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仪表、仪容,做到懂礼节,知仪式,有修养,真正成为美的化身、美的天使。我科通过组织多次礼仪培训、护理技能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树立现代护理服务理念,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为打造新的护理服务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进一步通过树立护理服务品牌,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服务。长久以来,我科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护理文化,树立了和谐的护理服务品牌形象,从而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内增强了凝聚力,对外树立了科室的良好形象。全科上下不断加深对“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理念的理解,为患者提供全程一流的服务,使我们的护理事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落实护患沟通责任制心理科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非常重要,只有沟通良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建立了沟通责任制,将沟通融入各班护士的工作职责,列入护理服务质量考核之中。目前所有护士都能熟练运用自身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姿势去影响和改变患者,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提升多元文化护理理念是指根据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用相应文化来影响他们的生理及心理,使其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利于从疾病中康复。它的开展能从深层次上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因人施救”的护理实践。在临床中,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士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采用移情、倾听、证实等方式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心理感受及其文化、信仰和习俗,进而实施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文护理理念。

确立护理教育的人文理念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疾病护理型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护理人员从接受护理教育的第1天开始就懂得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服务是护士永远追求的目标,并要将这一目标植根于她们的心中。在教学计划中应本着“突出护理,加强人文”的原则,着重学习社会、心理、行为护理学等课程。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人文教育不只是讲述人文知识,更不在于背诵人文教条,唯一真正要做的是让人文理念在日常护理活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论文设计或社会实践等方式使被教育者进行情感体验,让她们感受到护理事业与生命全过程的密切相关。我们最终的职责不单单是掌握技术操作,而且要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要与他们进行语言的沟通,还需要心灵的交融。

2效果与体会

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体制的完善,使护士明确了工作重点,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同时在业务水平和服务理念上,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了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护理工作中,护士少了取药跑腿的杂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对于心理科的护士来说,沟通能力非常重要。然而年轻护士往往业务不熟练,沟通不擅或者不敢开口,导致护理满意度下降。通过多层次护理礼仪、护理理念的学习,使得护理人员不但敢于开口,更能积极地与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地沟通,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是体现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护理效果的总和[2]。护理工作不仅是被动执行医嘱和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更重要的是主动为患者服务,我科的护理人员都能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服务,得到了患者的好评。随着护理诊断地不断完善,与医生的沟通能力的不断加强,主管护士与主管医生大量的沟通使护士更加了解患者,更多地想患者之所想,从而及时、全面、正确地完成护理程式,并形成完整的护理档案,针对不同患者的需要,实现护理服务程式化、规范化,使各项护理工作符合质量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芝.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与体会.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G],2005.

[2]王霞.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5***:1422.

>>>下页带来更多的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血压医学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高血压病人的医学护理 方法 研究 》

摘要: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发病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护理高血压病人所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待高血压病人的正确医学护理方法,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医学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1-8801(2013)11-0388-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经常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淤血和中风等病症,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形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继而导致病情加重,难以控制住血压。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1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现代医学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刺激以及心理疾病的影响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种现状往往与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有关。

药物依赖性强,不重视非药物治疗。许多高血压患者对药物存在着过强的依赖感,对非药物疗法则不够重视。然而,高血压病的防治的重点和关键,恰恰不是药物,而应该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进行主动防治。所谓非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作息和饮食,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等等。但是,太多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服用降压药物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以致对非药物治疗不屑一顾。很多患者吃降压药的同时,对饮酒抽烟并不加以控制。这种做法不但影响药效,而且加重患者身体负荷,会危害其身体健康。

患者用药不连续,倾向于强效降压药。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连续,不能按时吃药,导致血压经常出现波动,吃药时血压平稳,不吃药时血压紊乱。血压的忽高忽低会造成患者身体负荷加重,身体机能受损,影响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的恶化。其实常年的高血压不需要马上将血压降低,应该实行平稳降压,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并不适合采用快速降压药,加重身心负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要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稳定后可根据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不得随意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有些降压药物可能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药后要卧床2到3小时,起身无异常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高血压病人的正确护理方法

科学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用药。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滥用药、不正确用药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科学、正确的指导患者用药,对病人进行宣教,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及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健康 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会对所用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应该降压治疗过程中,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切忌血压下降就马上停药,而血压出现上升才服用药物。应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药。

督促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避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医护人员应加强督促高血压患者调整作息方式,保证有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同时督促改变传统饮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原则,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应督促其戒烟限酒,减少其循环动脉压升高和血管壁脆性增高的危险,降低 其它 并发症的发病率。应指导患者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要戒烟戒酒,尽量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肥胖者要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采取非药物护理方法,劳逸结合,使病人尽量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

注重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易紧张,心情抑郁。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 措施 ,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应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细致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耐心、主动听取这些病人的倾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减压方法,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患者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定期开展关于高血压的专题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加强对各种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使原本不重视治疗的患者,也开始接受治疗。并能自觉戒烟忌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督促患者家属,尽量让病人避免接触高血压诱发因素,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维持血压的稳定。

3结束语

尽管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且具有很高致残率的不可根治慢性疾病,但是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治。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对高压患者的护理误区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其进行良好的用药指导,帮助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率,规范其用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8期

[2]胡燕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基屋医学论坛-2010年27期

[3]刘小芬,谢翠萍,卢兴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现代医院-2008年8期

《 高血压的社区医学防治 》

【摘 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除对其加强药物治疗以外,更应该加强对高血压的积极预防,以更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社区管理,转变治疗模式,培养合格有责任的社区医生,对民众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病因预防;发病预防;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的主要魁首,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血压成为我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2], 每年新增病例300多万,但我国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不到10%。我国脑卒中患者有500多万人,每年因此病的死亡人数多达20万,其中7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项研究表明,只有提高对高血压的积极防治,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高血压疾病的社区管理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控制能节省更多的经济成本,而且发挥的社会效益也是任何一种降血压药物不可比拟的。过去10多年间,我国政府相关的各个机构和团体对高血压的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预防控制指南和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是高血压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将非药物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3 高血压的病因预防

即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易患因素。指对居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降低危险因子,从而促进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和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保健的教育

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健康讲座。把高血压的危险性告知每个居民,开展免费义诊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血压,并将血压的测量方法教会居民,做到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坚持走路作为最方便的有氧运动。晨起行走30~50min,血压可下降10mmHg[3]。

合理调整饮食

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积极宣传低盐饮食的好处,健康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增加2g,则收缩压平均值增加2mmHg[4]。

适当增加钾、钙、镁摄入。补钾有利于排钠,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升压反应。

我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常使钾随之丢失,所以,应提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橘子等含钾较多的食物。多数研究 报告 认为,膳食中钙不足可使血压升高。补钙的方法,主要是进食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奶制品,其次是增加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量。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食用,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如鱼类)和豆类蛋白质。目前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质量和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高低有关。

减少膳食中的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

戒烟限酒

大力宣传烟酒对身体的害处。尤其是吸烟,可通过损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痉挛等机理,导致血压增高。对吸烟的民众要教育,劝阻其尽快戒烟。酒精可导致血管对多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血压升高,所以,我们提倡完全戒酒,至少不饮烈性酒。对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更应戒酒。

调整心理,减少精神压力

中年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忽视身体的报警信号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形成。研究表明,长期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有睡眠障碍或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都容易患上高血压,因此教育和帮助居民,找出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提倡慢生活,保持快乐的心境,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研究表明: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单纯降压治疗不调节情绪往往降压效果不佳[5]。

4 高血压的发病预防

社区管理不仅要做到大力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加强对发病的预防。即要做到对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对高血压的普查工作,对社区医生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治疗水平,加强社区医生的责任感。对35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建立首诊血压制度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患者。另外推广建立高血压门诊,固定责任医生,随访跟踪服务。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患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5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非药物治疗以外,对符合用药标准的患者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到达最高疗效。严格遵循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尽量选取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正常。

高血压的常用药有多种,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RB、ACEI、血管扩张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单独或联合用。社区医生应该加强对高血压药物的学习,做到能够熟练掌握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各个药物的配伍原则,搭配用好各类降压药,使更多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是当务之急[6]。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注意保护重要靶器官。

对于高血压病情危重的病号,定时检查,积极治疗挽救,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突发严重情况的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尽早转诊。

6 展望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危害严重,全社会都应该提高警惕。上个世纪60~7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在全社会开展了社区人群慢性病如高血压的积极防治,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其中比较重要是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模式的转变,应该大力提倡对疾病的预防,将疾病尽早扼杀在萌芽中,把高血压的治疗从临床转到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有效的社区管理,而我国在这一点上起步比较慢,所以更要求我们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投入力度,积极培养合格的社区医生。作为医师应不断提高医学专业技术,包括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对患者而言应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HE J .GUD .WU X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05, 353(11):1124-113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辑委员会.2009 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曾正培,顾峰,黎明.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80-81.

[4]王辉华.77例青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669-670.

[5]洪炜,寒冰,刘军.心理社会因索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8 -320.

[6]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1462.

有关高血压医学论文范文推荐:

1.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3. 护理综述性论文范文

4. 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5. 2016年毕业生医学论文

6.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7.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高,随之而引起的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足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病足的临床护理 方法 。方法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通过对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 总结 分析。结果25例患者在有效积极的护理下,病情未进一步发展,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结论临床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固然重要,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更能抑制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病足;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和感染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变,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负担[1]。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通过对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10年,平均5年。其中出现皮肤表面溃疡,但无感染的患者10例,出现穿透性溃疡并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是无骨髓或深部脓肿的患者10例,深部溃疡影响到骨组织的5例。

2临床护理

一般护理在患者糖尿病确诊后,首先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同时控制患者的高血脂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早期动脉硬化,将预防糖尿病病足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观察患者的饮食量、尿液的颜色以及气味。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特别是双足,检查双足是否有发红、发热或发凉的症状。同时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用温水洗脚,保持足部的卫生。

对症护理对于多饮多食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严格制定饮食规定,对于患者出现饥饿比较明显的症状,非低血糖造成的,可以适当给予少量粗纤维食物进行充饥;对于多尿患者,便后要注意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对于合并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嘱咐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患者住院期间,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发现异常立即 报告 给上级医师,做相应处理。

对于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状况欠佳,极度口渴嗜睡以及呼吸加深加快症状时,护士应立即做好血糖以及血生化等辅助检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大量补液,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2]。

患肢护理将患肢抬高,高度一般在30度左右,这样利于患者的肢体静脉回流,预防下肢出现水肿,重点注意足跟以及踝关节处,用支撑垫将其垫高,预防长时间压造成褥疮,对于出现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可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外用抗菌药液进行外洗,同时给予患者进行烤电;对于合并有骨感染的患者,一定要住院治疗,定时检查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配合临床医师应用有效的抗菌治疗。

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每天做必要的被动锻炼,预防因长时间不运动造成的废用性萎缩,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时间,避免长时间运动。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避免穿紧口的袜子,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伤口用药处理:患者足部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可根据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用鸣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呋喃坦啶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消毒,促进创口肉芽生长。

心理护理本病病程时间较长,治愈困难,患者常常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的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或对于自己的病症报无所谓的态度放弃治疗。在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病人能坚持正确的治疗和饮食方法,树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不可忽视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理解病人,从各方面帮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和感染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变,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负担。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3]:神经病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②血管病变;③循环障碍;④免疫障碍;⑤皮肤中促进皮肤生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减少。其中主要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严重程度不一样而不同,对于较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轻度疼痛,中度患者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并合并软组织感染,最为严重的患者在溃疡的同时合并有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以及坏疽。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因为脚趾间的皮肤瘙痒抓挠皮肤,水泡出现溃烂、烫伤等,损伤碰擦伤或鞋子的磨损伤。

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男性;吸烟较为严重,末梢神经感觉丧失或末梢动脉波动减弱;足畸形;血糖未加控制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老年独居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患者[4]。

总之,糖尿病病足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旦患者出现病足,在护理上一定要细心,预防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最为严重的是骨感染,如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败血症或骨髓炎等,这就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的耐心细致的护理以及与临床医生的积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糖尿病病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东波,沈怡谔,丁永明,等.上海慢病自我管理项目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评价[J].中国健康 教育 ,2003,19(10):740-742.

[2]张金慧,吕阳梅,于小蓉.从不良血糖控制史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0):618-620.

[3]宋燕,严伯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管理前后综合指标达标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769.

[4]周芳芳.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家属参与对患者的管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晚期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导致周围血管病变,局部血栓形成,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1],严重者截肢、死亡。糖尿病足一旦发生,很难治疗,且糖尿病患者局部血糖高,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坏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最终发展为严重的肢体功能丧失。因此,糖尿病足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33例,除入院时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32例,其余601例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无1例发生糖尿病足。现将我们的护理 经验 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33例,剔除入院时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32例,其余601例患者中,男性384例,女性217例,平均年龄岁,糖尿病病史最短年,最长30年,合并有其他内科基础疾病的427例,免疫功能低下者13例。

2 护理及预防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糖尿病患者要戒烟戒酒,养成每天泡脚的良好习惯。每天用温水泡脚,最好早晚各1次,每次15min-30min,水温35℃-40℃,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微电脑控制的足浴盆。泡脚既能减少足部细菌驻留,保持足部卫生,又能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泡脚前一定要用手试水温,如果对温度不敏感,要清家人帮助测水温。最好使用温度计测水温,能准确测量温度,避免了人为的感觉错觉误差。洗脚时一定不要使用毛刷、麦饭石等工具,避免损伤足部皮肤。泡脚后要使用专用的纯棉毛巾擦拭双脚,要保证整个足部及脚踝充分干燥,无水渍,尤其是脚趾间。年龄较大及皮肤干燥的患者可在双脚涂抹愈裂霜等保湿剂,以保持足部皮肤柔软,防止皮肤皲裂。脚汗较多者,要保持脚部干爽,不要使用爽身粉,以免堵塞毛孔,阻碍汗液排出。可用棉棒沾取酒精涂于脚趾间,再用无菌医用纱布隔开,这样可以加速水分挥发,保持足部干爽。使用足浴盆泡脚时,第一次使用前一定要用温度计效验水温,因为大部分足浴盆的温度显示不是很准,为避免烫伤,要使用温度计多测量几次,清楚足浴盆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也可以采用中药泡脚[2]。

积极控制血糖 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本治疗 措施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每日活动量,计算每日的摄入量,以保证机体器官的正常需求,维持日常生活需要,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指导患者规律进食,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的食量要均衡分配,避免“饱一顿、饥一顿”。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做到“管住嘴、迈动腿”,利于控制血糖。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的水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外伤 糖尿病患者要选择柔软合脚的鞋子,穿鞋后要保证脚在鞋内有足够的空间。下午时双下肢会有轻度水肿,脚会变大,此时一定要注意是否磨脚,避免脚损伤。袜子应采用透气性好、散热性能佳,有弹性、不紧绷的品种,以纯棉、羊毛为佳。穿鞋前一定要注意鞋内有无异物,避免硌脚。不宜活动过久,长时间活动时,要脱鞋休息,既能让脚汗挥发,保持脚部干爽,又能减少摩擦,有利于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损伤。

改善患肢血液循环 冬天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因为使用热水袋时,极易发生烫伤,继发感染,发生坏疽。每天进行适度活动,如 太极拳 、散步、广场操等,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同一姿势站立过久,因为长时间站立不活动不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环。坐位时不要盘腿或双腿交叉,严禁翘“二郎腿”,以减少双下肢的负荷。患者可自己进行足部按摩,挤压腓肠肌、脚踝、足背、足底,被动活动脚趾。每只脚按摩15min-20min,两只脚交替,至双脚发热为止[3]。按摩时一定要注意力度,避免皮肤脱皮等损伤。

下肢的被动运动及压力泵的使用 可以使用下肢被动活动仪,活动下肢,减少并发症。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尤其重要。也可以使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压力泵,挤压下肢的肌肉。因压力泵具有压力梯度,能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促进循环,改善新陈代谢。

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患者家属的教育在糖尿病管理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患者的同时,让患者家属参与进来[4-5],让他们知晓糖尿病可能带来的危险预后,以及饮食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让家属发挥监管、督导、反馈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另外,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具有一定的 文化 修养的患者,能较好的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认真监测血糖,是血糖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大减少。随意在糖尿病足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对患者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卞丽香,李善华.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03.

[2] 张颖,董玉宽,吴艳,等.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1):93.

[3] 曹宏伟,张希荣,王艳红,等.涌泉照射与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6):35.

[4] 王晶,闫峰,赵红丽,等.两组老年人肺结核东头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4):46.

[5] 陈家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5(4):51.

慢病科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1、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2、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扩展资料:

撰写论文摘要的注意事项:

(1)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2)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3)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4)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也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的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文中不应删除必要的冠词如a'' an'' the等。

(5)尽量少用缩写字。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特殊缩写字使用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论文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论文摘要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血压医学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高血压病人的医学护理 方法 研究 》

摘要: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发病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护理高血压病人所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待高血压病人的正确医学护理方法,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医学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1-8801(2013)11-0388-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经常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淤血和中风等病症,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形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继而导致病情加重,难以控制住血压。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1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现代医学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刺激以及心理疾病的影响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种现状往往与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有关。

药物依赖性强,不重视非药物治疗。许多高血压患者对药物存在着过强的依赖感,对非药物疗法则不够重视。然而,高血压病的防治的重点和关键,恰恰不是药物,而应该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进行主动防治。所谓非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作息和饮食,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等等。但是,太多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服用降压药物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以致对非药物治疗不屑一顾。很多患者吃降压药的同时,对饮酒抽烟并不加以控制。这种做法不但影响药效,而且加重患者身体负荷,会危害其身体健康。

患者用药不连续,倾向于强效降压药。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连续,不能按时吃药,导致血压经常出现波动,吃药时血压平稳,不吃药时血压紊乱。血压的忽高忽低会造成患者身体负荷加重,身体机能受损,影响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的恶化。其实常年的高血压不需要马上将血压降低,应该实行平稳降压,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并不适合采用快速降压药,加重身心负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要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稳定后可根据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不得随意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有些降压药物可能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药后要卧床2到3小时,起身无异常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高血压病人的正确护理方法

科学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用药。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滥用药、不正确用药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科学、正确的指导患者用药,对病人进行宣教,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及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健康 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会对所用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应该降压治疗过程中,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切忌血压下降就马上停药,而血压出现上升才服用药物。应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药。

督促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避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医护人员应加强督促高血压患者调整作息方式,保证有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同时督促改变传统饮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原则,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应督促其戒烟限酒,减少其循环动脉压升高和血管壁脆性增高的危险,降低 其它 并发症的发病率。应指导患者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要戒烟戒酒,尽量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肥胖者要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采取非药物护理方法,劳逸结合,使病人尽量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

注重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易紧张,心情抑郁。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 措施 ,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应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细致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耐心、主动听取这些病人的倾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减压方法,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患者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定期开展关于高血压的专题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加强对各种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使原本不重视治疗的患者,也开始接受治疗。并能自觉戒烟忌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督促患者家属,尽量让病人避免接触高血压诱发因素,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维持血压的稳定。

3结束语

尽管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且具有很高致残率的不可根治慢性疾病,但是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治。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对高压患者的护理误区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其进行良好的用药指导,帮助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率,规范其用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8期

[2]胡燕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基屋医学论坛-2010年27期

[3]刘小芬,谢翠萍,卢兴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现代医院-2008年8期

《 高血压的社区医学防治 》

【摘 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除对其加强药物治疗以外,更应该加强对高血压的积极预防,以更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社区管理,转变治疗模式,培养合格有责任的社区医生,对民众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病因预防;发病预防;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的主要魁首,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血压成为我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2], 每年新增病例300多万,但我国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不到10%。我国脑卒中患者有500多万人,每年因此病的死亡人数多达20万,其中7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项研究表明,只有提高对高血压的积极防治,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高血压疾病的社区管理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控制能节省更多的经济成本,而且发挥的社会效益也是任何一种降血压药物不可比拟的。过去10多年间,我国政府相关的各个机构和团体对高血压的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预防控制指南和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是高血压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将非药物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3 高血压的病因预防

即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易患因素。指对居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降低危险因子,从而促进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和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保健的教育

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健康讲座。把高血压的危险性告知每个居民,开展免费义诊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血压,并将血压的测量方法教会居民,做到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坚持走路作为最方便的有氧运动。晨起行走30~50min,血压可下降10mmHg[3]。

合理调整饮食

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积极宣传低盐饮食的好处,健康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增加2g,则收缩压平均值增加2mmHg[4]。

适当增加钾、钙、镁摄入。补钾有利于排钠,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升压反应。

我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常使钾随之丢失,所以,应提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橘子等含钾较多的食物。多数研究 报告 认为,膳食中钙不足可使血压升高。补钙的方法,主要是进食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奶制品,其次是增加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量。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食用,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如鱼类)和豆类蛋白质。目前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质量和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高低有关。

减少膳食中的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

戒烟限酒

大力宣传烟酒对身体的害处。尤其是吸烟,可通过损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痉挛等机理,导致血压增高。对吸烟的民众要教育,劝阻其尽快戒烟。酒精可导致血管对多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血压升高,所以,我们提倡完全戒酒,至少不饮烈性酒。对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更应戒酒。

调整心理,减少精神压力

中年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忽视身体的报警信号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形成。研究表明,长期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有睡眠障碍或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都容易患上高血压,因此教育和帮助居民,找出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提倡慢生活,保持快乐的心境,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研究表明: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单纯降压治疗不调节情绪往往降压效果不佳[5]。

4 高血压的发病预防

社区管理不仅要做到大力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加强对发病的预防。即要做到对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对高血压的普查工作,对社区医生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治疗水平,加强社区医生的责任感。对35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建立首诊血压制度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患者。另外推广建立高血压门诊,固定责任医生,随访跟踪服务。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患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5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非药物治疗以外,对符合用药标准的患者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到达最高疗效。严格遵循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尽量选取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正常。

高血压的常用药有多种,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RB、ACEI、血管扩张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单独或联合用。社区医生应该加强对高血压药物的学习,做到能够熟练掌握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各个药物的配伍原则,搭配用好各类降压药,使更多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是当务之急[6]。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注意保护重要靶器官。

对于高血压病情危重的病号,定时检查,积极治疗挽救,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突发严重情况的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尽早转诊。

6 展望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危害严重,全社会都应该提高警惕。上个世纪60~7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在全社会开展了社区人群慢性病如高血压的积极防治,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其中比较重要是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模式的转变,应该大力提倡对疾病的预防,将疾病尽早扼杀在萌芽中,把高血压的治疗从临床转到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有效的社区管理,而我国在这一点上起步比较慢,所以更要求我们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投入力度,积极培养合格的社区医生。作为医师应不断提高医学专业技术,包括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对患者而言应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HE J .GUD .WU X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05, 353(11):1124-113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辑委员会.2009 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曾正培,顾峰,黎明.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80-81.

[4]王辉华.77例青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669-670.

[5]洪炜,寒冰,刘军.心理社会因索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8 -320.

[6]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1462.

有关高血压医学论文范文推荐:

1.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3. 护理综述性论文范文

4. 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5. 2016年毕业生医学论文

6.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7.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写学术论文一般首先要有一个好的Idea;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或实验手段对此问题深入研究;最后,整理结果,并在论文中写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方法,结果/分析,以及结论即可。 近年来,我多次收到国内知名科普杂志《百科知识》的邀请,给他们写一些关于纳米、航空方面的文章。在写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写科普文章和写学术论文有许多不同之处。 下面是我关于如何写科普文章的一些体会。谈不上经验,如有不妥,还请批评指正。 首先,编辑一般都会在撰稿人熟悉的研究领域内选题,并约稿。接到编辑部的约稿后,要针对文章的命题做一个初步的构思,心里要有一个“文章大概都要写什么”这样一个框架。 第二,在网上、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仔细阅读这些资料并从中选择相关内容,同时将收集的资料按内容归类。 第三,根据收集、归类的资料对文章预先设想的框架进行调整,并将有用的资料有选择地纳入文章框架之中。此处,选用资料一定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 第四,用自己的话对各部分的内容重新组织,有必要时可添加自己的研究内容或评论。 第五,总览全文,认真措词,保证文章的通俗性、条理性与逻辑性。 第六,由于是科普文章,文章完稿后可让学生先读一读,看看文章是否通俗易懂。如学生觉得很难看懂,则需要对文章内容、措词、风格等重新调整。 第七,交给编辑,听取编辑部的意见。总之, 几篇科普文章写下来,总得感觉是写科普文章更需要大量阅读、资料海选、精心组织和语句措词,写科普文章似乎并不比学术论文轻松。 最后,向所有从事科普相关工作的人员表示崇高的致敬!抄的 自己看一看 \(^o^)/~

一、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重要的信息点。论文题目出现问题,往往对论文乃至整个刊物的质量带来不小影响。题目的类型或为研究的问题,或为研究的结论,或为研究的范围。题目是科技论文最重要的信息点,它最能吸引读者,并能给读者最简明的主题提示。读者在决定一篇论文是否要读的时候,往往都是先看题名,可见题名之重要。一篇论文题目的精妙,常常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题目如果很差,往往会损失整篇论文的信息价值。1、题目的作用能从总体的角度,用简明、精确的词语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著者所要强调的观点,引导读者去发现并准确地把握论文的要领; 可以作为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主要依据。 2、论文题目的撰写要求①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既不能把论文未涉及的内容或未得出的结论包容进去,也不能把论文已涉及的内容或已得出的结论摒弃在题名的包容范围之外。②题名中应包括论文的主要关键词,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③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④题名应简洁,科技论文题名用字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使用简短题名而语意未尽时,可借助于副题名以补充论文的下层次内容。⑤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符号,如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大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二、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主要是为读者阅读、信息人员及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一般不超过200字、 摘要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①研究目的。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研究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所用的仪器及设备,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和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③结果。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给出结果的置信值及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④结论。简要地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还有与此有关的其它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是否可推广应用等。 摘要的撰写要求 (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 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2)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有的摘要出现了“我们”、“作者”、“本文”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一般讲,这会减弱摘要表述的客观性,有时也会出现逻辑上讲不通。 (3)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成为常识的或科普知识的内容。 (4)不得简单地重复论文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5)要客观如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6)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 (7)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及名词术语。 (8)不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9)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 (10)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11)要求书写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不宜超过 250个实词。(12)众所周知的国家、机构、专用术语尽可能用简称或缩写。(13)不进行自我评价。 三、关键词的撰写要求什么是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从论文中取出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两部分: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的,并加以规范化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按照国家标准(GB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科技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①要选取刊入《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如《MeSH 》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那些确能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新产生的名词术语,可用非规范内自由词标出,以补充关键词个数的不足或为了更好地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②不要为了强调反映文献主题的全面性,而把关键词写成一句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③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并要求书写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为研究、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在学术论文后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①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参与文献的标注方法作了规定。指出: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