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少吃多运动吧貌似
一天吃一顿! 睡到下午四点起来!以上为本人亲身暑假作息
七、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秘方(7首)
温经通脉汤
【来源】潘建中,《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附子20克,干姜6克,豆豉20克,桂枝12克,路路通,黄芪、毛麝香,甘草各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解】本病多因感受寒邪侵袭、气血虚寒凝结所致。方用熟附子、干姜,桂枝温经散寒通脉,为方中之主药;干姜与熟附子同用,可降低附子的毒性,并可加强附子的回阳强心作用;黄芪补气,可强心与扩散血管作用;重用甘草之甘缓,可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不致辛燥,并能降低附子之毒性。方中附子有毒,用量较大应先煎。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虚寒型或气滞血瘀型偏寒者。
【加减】病在下肢者,加牛膝20克;口干,舌质红、苔黄者,加金银花叶20克;合并溃疡或坏疽者,加虎杖30克。
本病若处于缺血期和营养障碍期者。加用活络洗方(毛麝香、大风艾、海风藤根、桂枝各12克,大罗伞5克,入地金牛根13克);坏死期加用消炎洗方(一枝黄花、虎杖各15克,苦参,黄柏各12克,救必应15克)。上述两方分别研未、并均以4000毫升开水泡药浸洗。前者清洗,后者温洗。每日1 2次,每次30分钟。
【疗效】治疗50例,其中临床治愈15例(平均疗程64天),显效33例(平均疗程天),缓解和无效各1例(疗程各30天)。总有效率为98%。
活血通脉汤
【来源】杨培根,《新中医》(2)1987年
【组成】丹参35克,赤芍、鸡血藤、地龙、乳香、没药、乌梢蛇各15克,当归、红花、甘草各10克,细辛克,蜈蚣3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3次温服。
【功用】活血化瘀,搜风通络。
【方解】本组病例,无论是寒湿致病,或为虚寒成疾,总以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理变化。方中以丹参,赤芍,鸡血藤,乳香、没药、当归、红花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乌梢蛇,地龙,蜈蚣搜风通络。细辛温经散寒。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搜风通络之功。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加减】若偏于寒湿阻滞,阳气不能畅达者加附子、肉桂、桂枝、制川鸟、制草乌,防己、苍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偏于湿热者,加黄柏,萆薢以清热利湿,热毒炽盛者,酌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丹皮等以清热凉血解毒;若久病气血亏虚,创面不敛,肉芽不鲜者,酌加益气养血之当归,党参、熟地、首乌等。
再辅以外治,如初起肿胀,疼痛未溃者,用本方三煎后,煎汤温洗患处,每日3次;如后期已溃者,用太乙膏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疗效】治疗11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4例,无效1例。随访1 4年,均恢复正常,未复。
补气通脉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黄芪60克,当归、红藤、元参各30克,穿山甲、水蛭、乳香、没药各9克,蟅虫、虻虫各6克,皂角刺、党参各1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破血逐瘀,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方解】方用穿山甲、蟅虫、水蛭、虻虫,红藤、乳香,没药破血逐瘀以通脉;助以党参、黄芪,当归大补气血,增加其破瘀之力;皂角刺,牛膝引诸药直达病所;金银花,元参清热解毒。本方以逐瘀通脉为主,瘀散脉通则气行,俾血脉流通,即可获效。大补气血以增破瘀之力,且可扶正祛邪,瘀滞久郁化热,或外感邪毒,复以清热解毒之品以清之。脉畅热清,则病自愈。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加减】若患肢凉,加麻黄5克,桂枝15克,鹿角胶10克宣通阳气。如虑其发散太过,可加熟地30克以监制之。
【疗效】临床治愈多例,效果颇佳。
化湿通脉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鸡血藤30克,穿山甲9克,蟅虫、水蛭、乳香、没药各6克,地龙,牛膝各10克,苍术,黄柏各9克,金银花、藤各30克,当归15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活血化瘀,化湿通脉。
【方解】证偏于湿重者,治以通脉化湿。方中以穿山甲,水蛭,蟅虫、地龙、乳香、没药活血化瘀通脉;苍术、黄柏化湿;当归养血;金银花藤清热解毒通络;桑寄生;威灵仙,牛膝通经络以直达病所,合而用之,共奏活血,化湿,清热,通脉之功。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于湿重者。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
消炎通脉汤
【来源】吕奎杰,《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金银花30 45克(或忍冬藤45 60克)、元参、当归各20 25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川牛膝15克,防己9 12克,络石藤(或海风藤)15 18克,威灵仙、甘草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重症可2日服3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通脉。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以及不明原因之下肢肿痛等,症见舌尖偏红,苔薄黄腻,或白腻,脉弦略数。
【加减】局部肿痛灼热感明显者,加连翘20克,疼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各6 7克,元胡15克;血瘀证明显者,加地鳖虫10克;深部静脉炎下肢肿胀明显者。加泽兰30克;兼脾肾虚者,加黄芪,桑寄生各20克;偏阴虚者,加生地,石斛各15 20克。
【疗效】临床反复验证,每获良效。
脱疽温阳汤
【来源】金起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肉桂10克,熟地15克,麻黄9克,炮附子15 30克(先煎半小时)、细辛4克,当归、丹参各30克,白芥子、鹿角霜各10克,川牛膝15克,络石藤30克,生黄芪30 6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首煎1小时,2 3煎各煎半小时,每日上,下午,晚各服1次。
同时用脱疽洗药,苏木、红花、官桂、川乌、细辛、乳香、没药各15克,透骨草、生艾叶、酒桑枝各30克,樟脑15克(药入)、上药放入瓷盆内,加水煎半小时后,趁热先熏(熏时脚上先盖好棉布)后泡洗,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
【功用】温阳通经,散寒止痛,活血通络。
【方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系外科血管病中之重候,若不及时治疗,常可造成截肢或致残。本证系由暴受严寒侵袭筋骨,使脉道闭塞,寒凝血瘀,阳气衰微,不能下达肢末而致。症见肢趾冰凉,趾肿痛甚。故方用肉桂,炮附子,麻黄、细辛、鹿角霜温阳散寒;熟地、当归、丹参养血和阴,化瘀止痛;白芥子利气消痰,散寒退肿;川牛膝、络石藤祛除风湿,通络宣痹,方中重用黄芪者,取其益气温阳,鼓舞阳气下达肢端,又可增强当归,丹参活血化瘀,促进脉道血循之效。
本方是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而成,故适用于证属虚寒型。方用大剂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品,冀其寒除阳回,络通肿消,血运畅通而向愈。
【主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属虚寒型者。症见面暗淡无华,喜暖怕冷,患肢沉重,酸痛麻木、足趾刺痛,小腿肌肉有抽搐痛,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干燥,常伴有间歇性跛行,手足受冷后疼痛加剧者,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迟等。
【加减】若下肢阴寒较甚,少气,脉沉细无力者,加党参20克、干姜9克;如趾痛较剧,加炙蜈蚣3条,马钱子粉克(冲服)以平肝定痉,解毒止痛;如痛如针刺,舌质淡紫,脉细涩者,加土鳖虫10克,水蛭6 9克,取吮血虫类深入痛所,搜络化瘀以止痛。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内外并治,疗效卓著。
【附记】服药期间,忌烟、酒和鱼虾等海味以及生冷食汤。必须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四妙效灵汤
【来源】王仲青,《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黄芪15克,当归9克,忍冬藤15克,乳香,没药各6克,桂心3克,土茯苓9克,生苡仁12克,蒲公英15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同时,配用外用方:枯矾,蜂房灰各15克,儿茶9克,硇砂,蒲黄各6克,冰片2克。共研极细末,麻油或凡士林调成糊状。先用淡盐水洗创口,再取药膏(适量)贴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至腐肉脱落愈合为止。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托里利湿。
【主治】脱疽(烂脚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八、治下肢溃疡(臁疮)秘方(2首)
化腐生肌丹
【来源】王玉章,《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红升丹30克,轻粉、官粉各40克,银珠30克,樟丹10克,乳香、没药各50克,血竭20克,松香、冰片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合成丹,疮面在常规消毒下,外涂“化腐生肌丹”,然后外用敷料覆盖包扎,隔日换药1次。
【功用】解毒化腐,生肌敛疮。
【方解】祖国医学认为慢性下肢溃疡是由于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或脉道不通,肌肤失养,继而热腐肉烂所致。据临床观察所见,大多由患者其他疮口下陷,脓汁稀而多,或腐烂覆满疮面,肉芽组织暗淡或灰白,疮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王氏认为此乃气血瘀滞,脉道不通,瘀、腐、脓的存在为溃疡经久不愈的主要障碍。方中含有“化腐生肌”之圣药红升丹,能刺激病灶肉芽组织,促使结缔组织增生,而利于溃疡的愈合;松香、乳没等乃本方之精品,能生肌长肉敛皮,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加速了上皮的形成。王氏认为脓可能是疮面药物作用下,局部组织代谢旺盛的表现,是“煨脓”的结果,并非疮面感染恶化所造成的,是病症由阴转阳的一个标志;红升丹,轻粉,银珠,乳没等皆为辛温或辛热之品,不但能解毒拔脓化腐生肌,而且可以活血消肿止痛。本药具有提毒化腐,生肌敛皮作用,能改善疮面局部的微循环,激活慢性溃疡由僵化状态向急性无菌性炎性反方向转化,刺激结缔组织增生。临床使用安全可靠,是治疗慢性溃疡较为理想的药物。亦是治疗慢性溃疡的一首外治良方。
【主治】慢性下肢溃疡。
【疗效】多年用于临床,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臁疮汤
【来源】王德隆,《浙江中医杂志》(11 12)1982
【组成】当归20克,茵陈、葛根各30克,黄柏、苦参、连翘、猪苓各12克,炒苍术、防风、羌活、知母各10克,木瓜2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 3次温服。
【功用】清热利湿,祛风解肌,活血消肿。
【主治】臁疮(初中期)。
【疗效】治疗13例,6例初期患者,平均服药15剂皆痊愈;7例中期患者,平均服药23剂,6例痊愈,1例好转。总有效率达100%。
失眠,中医称“不寐”或“不得卧”,即因本身原因而引致的睡眠不足,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身体原因,如疼痛和咳嗽引起;二是生理原因,如生活工作环境变化,三为精神原因,如兴奋和焦虑引起;四为药物原因,如应用某些兴奋剂。治疗关键在于针对病因,可辅以下法:
1.大枣葱白汤治失眠
【方剂】大枣15个,葱白8根,白糖5克。
【制用法】用水两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顿服。
【功效】补气安神。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证】肖x,男,43岁,长期失眠,在医学杂志上发现此方,后用之失眠症治愈。
【备注】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多泡些时间,水凉再加热水,随烫随饮大枣葱白汤,疗效更好。用法改用冲鸡蛋汤热饮,亦有功效。
2.蝗虫粉补虚治失眠
【方剂】蝗虫。
【制用法】蝗虫去足、翅,焙燥研粉。每日服10克,分2或3次饭后服。
【功效】用治神经衰弱、肺结核、咳喘等。
【验证】《老年报》介绍,效果理想。
3.食醋镇静安神治失眠
【方剂】醋(陈醋或香醋)。
【制用法】用10毫升食醋,调在一杯温开水中喝下。每日睡前l小时饮用。
【功效】食醋能诱发机体产生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验证】读者反映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4.大葱治失眠
【方剂】大葱(取白)150克。
【制用法】将大葱白切碎放在小盘内,临睡前把小盘摆在枕头边,便可安然人梦。
【功效】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证】据《老年报》介绍,读者多次反映效果满意。
5.半夏苡仁治失眠
【方剂】法半夏、苡仁各60克。
【加减】心脾亏虚加党参,心阴不足加麦冬,痰热扰心加黄连,胃中不和加神曲。
【制用法】浓煎,临睡服下。
【验证】1.我采用《新中医》1983年第11期“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一文的方法,近半年来治疗25例失眠患者(其中心脾亏虚13例、心阴不足6例、痰热扰心3例、胃中不和3例),最短3天,最长1年余;服药少则1剂病程,多则5剂。显效18,好转7例,病例:张某,男,45岁,干部,1984年2月15日诊,失眠半年多,每晚最多能睡2-3小时,常常彻夜难眠,屡服中药无效,又不愿服安眠药。辨证属痰热扰心。即处以薏苡仁、半夏各60,川黄连15克。服药当晚即能安静人睡。再服2剂,不再失眠。追访3个月,亦未见失眠,患者高兴地感谢我,我则认为应感谢《新中医》。来源《新中医》1984年第10期。
2.读贵刊1983年11期“半夏秫半汤加味治疗失眠”一文后,颇受教益。笔者曾治6例失眠患者,按原方加减投服,确有显效。病例:夏xx,女,46岁,工人,1986年4月2日诊。失眠1年余,常每晚只能睡2-3小时,且多梦;近因上晚班,白天更难人睡。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缓。予制半夏、薏苡仁各60克,党参30克,3剂。服后能熟睡5-6小时。再予3剂,诸症消失。
【备注】半夏秫米汤是和胃的主方。其方由半夏秫米二药组成。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半夏除“目不得睽”,吴鞠通谓:“半夏逐痰饮而和胃,秫米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令之不及而渗其饮,饮则胃和,寐可立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法半夏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和安定作用。因药房不备秫米,遵吴鞠通意,用薏苡仁代之。
还有下一页:
当然是核心期刊啊,不过没那么高要求的话省级的就可以
《北方药学》是内蒙古的正规杂志。《北方药学》是由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学会主办、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学会协办的全国性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2004年6月。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8351,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33/R,双月刊,64页,每双月出版发行,定价元/册,全年元公开发行。
据学术堂的了解,医学论文是医者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通过论文的载体方式来展现医者的临床医学经验。下面是什么医学杂志容易发表的知识分享,欢迎阅读指正。1.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主办单位: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国际刊号:1671-0800国内刊号:33-1268/R出版地方:浙江邮发代号:32-121创刊时间:1994发行周期:月刊《现代实用医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宁波市医学会、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以“立足宁波、面向全国、服务城乡”为宗旨,学习和汲取中华系列杂志和我省品质杂志的办刊经验,自觉以省级杂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现代实用医学》在办刊特色方面,力求体现“现代、综合、实用”,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准绳,突出多学科交叉知识综合研讨,报道内容新颖实用,密切结合临床。《现代实用医学》每期都安排了一个专题,邀请省内外着名专家为“专家论坛”栏目撰搞,相关专题论文相对集中,重点突出。2.当代医学杂志 部级期刊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国际刊号:1009-4393国内刊号:11-4449/R出版地方:北京邮发代号:82-829创刊时间:1994发行周期:旬刊《当代医学》《当代医学》(旬刊)创刊于199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部级综合性期刊。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DE)》统计源期刊。获奖情况:2004年获卫生部期刊奖。《当代医学》是目前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以系统阐述职业化医院经营与管理理念的部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当代医学》杂志将帮助中国的医院院长解析中国的医药宏观政策和相关法规;洞察医药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把握世界医学和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掌握医院战略规划、财务和资本管理、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讯管理等现代医院职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引领医疗信息化建设潮流,打造21世纪的职业院长。3.安徽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主办单位:安徽省卫生厅国际刊号:1000-0399国内刊号:34-1077/R出版地方:安徽邮发代号:26-22创刊时间:1973年发行周期:月刊《安徽医学》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安徽医学》创刊于1973年,是一本综合性医刊。1992年并荣获北大核心期刊。4.北方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主管单位: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学会国际刊号:1672-8351国内刊号:15-1333/R出版地方:内蒙古邮发代号:16-421创刊时间:2004发行周期:月刊《北方药学》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由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学会主办,西部十二个省(市、区)药学会协办的《北方药学》于2004年6月28日诞生了。《北方药学》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技学态度,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西部医药学与传统医药学科技的提高与发展。本刊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医药卫生人员、药学教育、科研人员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人员。主要反映国内外药学科研成果,以及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广大药学工作者及各少数民族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为我国西部地区广大医药工作者与国内外医药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信息沟通开辟途径和渠道,提供和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也为国内外学者更多的了解中国民族医药,使我国民族医药走向世界,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北方药学》的创刊,顺应了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我国医药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策略,是我们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它实现了广大西部药学工作者多年的心愿,必将激励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及国内更多的同行、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医药科技、学术的发展。《北方药学》以创新、存真、求实的严肃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及编辑部的管理,力争把《北方药学》办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医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重在实用的专业性刊物。广大读者可借助本刊了解西部医药科技的发展动态,捕捉思路,提高学术水平,展示科研成果。5.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部级期刊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国际刊号:1671-8631国内刊号:14-1300/R出版地方:山西邮发代号:22-39创刊时间:1974发行周期:月刊《临床医药实践》杂志创办于1974年,是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办的国家综合性医学期刊,也是我国传播医药卫生新理论的医学期刊之一,创办多年来,为各级医学科技人员服务,为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服务,为促进我国医学科技信息转换为社会生产力而服务。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医学杂志容易发表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方药学杂志比中国结合医学杂志好。《北方药学》的社会认可度更高,其以创新、存真、求实的严肃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及编辑部的管理,力争把《北方药学》办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医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重在实用的专业性刊物,是医学生课外阅读的必选之一。
英国人。
出生于伦敦,有一半挪威人血统。1986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1990年加入《柳叶刀》,1993年移居纽约出任北美编辑。
1995年,34岁的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成为《柳叶刀》主编,迄今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25年(至2020年)。现为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
扩展资料
2020年3月14日,理查德·霍顿等科学家在《泰晤士报》上撰文施压英国政府拿出支持其做出应对疫情决策的数据模型等证据。他们驳斥了英国采取的“群体免疫”措施,认为这是对政府对公民不负责任的表现,英国公共卫生举措不应与全球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应对措施背道而驰。
2020年4月3日,理查德·霍顿发帖,肯定中国方舱医院在遏制病毒传播上的有效成就,同时他倡议,国际社会和中国公众一起,为新冠肺炎死亡病患 、特别是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默哀致敬。使四月四日成为全球哀悼日。
理查德·查尔斯·霍顿,《柳叶刀》杂志主编。他是英国人哦。中文名理查德·查尔斯·霍顿职业主编主要成就2015年9月30日,荣获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代表作品《柳叶刀》
他们是?英国人。
厦门连夜搭建方舱
厦门连夜搭建方舱,福建厦门14日开始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方舱核酸实验室14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连夜搭建,本系列“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就曾支援过广州、南京、扬州等地的抗疫一线,
抗疫“黑科技”来了!
为进一步快速提升厦门当地的核酸检测能力,助力厦门市全员核酸检测需求,昨日起,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内开始搭建6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按计划今日陆续投入使用。会展中心外的移动方舱实验室从昨日起部分投用,按照1:10混采,这类可移动的方舱实验室,每台日检测量可达10-15万人份核酸样本。
△会展中心外的移动方舱实验室
为什么说它是"黑科技”呢?
据了解,“猎鹰号”气膜实验室
其日检测产能最高可达20万管
若按10混1的采样方式
每日最多可检测200万人份!
今天投入使用
今天上午
记者在现场看到
“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正在搭建
据了解,今天将有
3组气膜实验室投入使用
其余的气膜实验室将陆续投用
下午1点左右
首批1万管样本已通过冷链车
送达会展中心A1场馆
约10万人次的采样结果
将于3小时后出炉
其余实验室正加紧建设进度
预计于今天晚上完工并投入使用
“猎鹰号”气膜实验室
据介绍,这是“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在我市首次投入使用,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移动实验室,由5组“三舱合一”气膜实验室和1组“五舱合一”硬气膜实验室组成。
每组气膜舱分别为试剂准备区、样品处理区、扩增区。内部配有从自动开盖加样机、全自动核酸提取、全自动点样等全自动检测设备、PCR扩增仪。
实验室将依托检测人员与自动化设备,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
此前,本系列“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就曾支援过广州、南京、扬州等地的抗疫一线,帮助当地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核酸检测产能,甚至帮助广东省创下两项抗疫全国最高纪录。
该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担任主任的广州实验室、国家呼吸中心等机构联合共建,由金域医学全面运营。
全国新增50本土确诊
9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3例。其中本土病例50例( 均在福建,其中莆田市33例、厦门市12例、泉州市5例),含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福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其中境外输入15例,本土1例(在福建厦门市)。
福建厦门鼓浪屿核心景点
联票暂停销售 多个景点关闭
14日起, 福建厦门鼓浪屿核心景点联票暂停销售,风琴博物馆、国际刻字艺术馆、钢琴博物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大北电报共享遗产展及岛上其他景点室内场馆均于9月14日起关闭。
福建厦门连夜搭建方舱核酸实验室
福建厦门14日开始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方舱核酸实验室14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连夜搭建,这个方舱实验室依托检测人员与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
福建漳州四地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从福建省漳州市卫健委了解到,据大数据分析,近期漳州与莆田、厦门、泉州人员往来频繁。 目前,漳州市龙海区、长泰区、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区已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截至9月14日24时,已登记62万人。
同时,漳州市直幼儿园、漳州市龙文区、芗城区各公办民办幼儿园自9月15日起学生暂缓入校,返校时间另行通知。漳州市直小学、漳州市龙文区、芗城区各公办民办小学9月15日至9月21日学生暂缓入校,启动线上教学。
云南全域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9月15日8时起,云南瑞丽市勐卯镇姐东村委会大等贺村民小组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云南省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钟南山等团队精确描绘
德尔塔变异株完整传播链
新冠肺炎目前仍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已迅速成为目前盛行的毒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陈如冲教授团队,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5·21新冠肺炎疫情”, 结合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精确描绘了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完整传播链,并结合临床资源,多方位描绘了该起疫情中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杂志》上发表。
根据此前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核酸基因测序,“5·21新冠肺炎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引起,具有明确传播链。而该研究首次追踪并完整报道了这起疫情的清晰传播链。疫情之始为75岁女性因意外暴露感染,并通过密切的家庭接触或聚餐而感染另外3人。
研究者观察到,该起疫情中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和间接近距离接触,其中的感染者是通过用餐传播,其次分别是家庭接触()、社区传播(),以及包括工作和社交接触在内的其他传播途径()。
同时,研究者将“5·21”疫情感染者纳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野生株的患者队列进行研究,多方位分析了“5·21”疫情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总结归纳出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并寻求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研究者发现, 德尔塔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中位潜伏期只有天,明显短于野生株(天)。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在非重症组中,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潜伏期(天)明显短于野生毒株(天)。德尔塔变异株在10天内可传播4代,其中最快的代际传播不超过24小时。
与野生株相比,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显著升高(前者CT值中位数为,后者为,CT值越低表明病毒载量越高)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的时间也比野生株的感染者明显延长。
研究者还发现, 感染德尔塔变异株是预测病情转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在60岁及以上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人群中,德尔塔变异株组较野生株组危重症风险高倍;而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发展为危重症比感染野生株快倍。
研究者认为, 本研究揭示了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因此,快速追踪、隔离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者,对重点场所实施及时管控和在特殊情况下实施局部地区全员核酸筛查均非常重要。快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为全国防控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提供了“广州经验”。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冻疮(pernio)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于寒冷刺激,局部皮肤小动脉痉挛并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和细胞损伤;如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可出现血管麻痹性扩张,静脉瘀血,其通透性增加,血浆渗人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湿冷环境(特别是气温在10℃以下)、末梢血运微循环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手部多汗均可促使冻疮的发生。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和末梢血运不良者,常反复发作。皮损好发于手、足、耳、面等暴露部位。表现为肿胀性紫红色斑块,局部温度变低,按压时可褪色,压力除去后,红色逐渐恢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后者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也常出现冻疮样皮损。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冬季好发,常见于儿童、妇女及末梢血运较差者及皮损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表现为水肿性紫红色斑,压之褪色,易形成水疱、溃疡等。 本病应与多形红斑进行进行鉴别,后者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样损害,常伴有粘膜损害,好发于手足部。 [预防和治疗] 减少吸烟并加强锻炼可有效提高末梢血运;人冬时应注意末梢部位保暖和干燥;受冻后不宜直接用热水浸泡;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原发性疾病;多食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本病治疗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300mg/d,分3次口服,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局部未破溃者可外用蜂蜜猪油软膏(70%蜂蜜和30%猪油配制而成)、10%樟脑软膏或辣椒酊,破溃者可外用0.5%新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配合音频电疗或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有时有效。 防治冻疮六法 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 2、桂苏陈洗法: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 3、柏硝敷法: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破者10-11日为一疗程。 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 5、红灵酒: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 6、当归四逆汤熏法: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 冬季寒冷防冻疮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 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对于易生冻疮及以往患过冻疮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运动,多吃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此外,还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时反复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并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以增强手、脚血液循环。为什么夏治冻疮有道理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将云香精放入温水中浸泡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效果很明显,而且经济实惠,许多人用了都说好。这是在医学杂志上报道过的,你可以试试。 另外,云香精的浓度不能太稀,太浓了也浪费,除此以外注意保暖也很重要。 许多人都说这种方法麻烦,其实你试过了觉得效果好就不会觉得麻烦了,比如是手有冻疮,你可以用口盅盛,把手轮流放进去泡,脚的话晚上睡前泡也可以。试试吧,效果真的很明显。在药店有销售,用广西玉林产的就好,因为它是老厂,解放前后,该云香精还是祖传秘方,但由于该家族一主要成员犯法,被判死刑,所以方才把秘方交出以换取性命.你注意看说明,它里面就说有防治冻疮的作用.试试吧.这是经过临床实践的。
《现代实用医学》前身为《宁波医学》,创刊于1988年,自1994年起公开发行。创刊初期,《宁波医学》以“立足宁波,服务基层”为宗旨,坚持“严谨、公开、优质、高效”的办刊方针,一抓质量,二抓服务。随着影响面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于2001年起根据杂志发展需要,更名为《现代实用医学》,由浙江省卫生厅主管。 刊名: 现代实用医学历史沿革:曾用刊名:宁波医学
收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主办的《Journ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中医杂志》英文版)已通过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科学信息研究所(Thomson ISI)的严格评估,于2010年起被列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库)》(SCI-E)来源期刊。成为我国进入SCI-E的中医药类期刊。发行《Journ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为当时我国唯一的外文版中医药学术期刊。次年即被Medline收录,是Medline收录的第一份国内中医药类期刊,现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编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为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国际影响,该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突出中医特色基础上,努力推动期刊国际化发展。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该刊坚持以国家中医政策为导向,积极报导和宣传中医药科研、临床成果。始终坚持中医药国际发展方针,通过版权合作输出、与国外学术团体合作等途径,先后创办了《中医杂志》西班牙文版、意大利文版、德语版、葡萄牙语版、法语版、日文版和韩文版,是我国科技期刊中拥有语种版本最多的期刊。积极拓展与国际中医药学术界的联系与交流,通过多种途径,与英国《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学杂志)、比利时《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杂志)、荷兰《East West Integration Medicine》(东西方医药结合杂志)及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等国际著名学术团体和出版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也提升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该刊正逐步成长为我国优势学科和民族特色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成为中医学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Journ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被国际最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所收录,充分体现了该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提高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期刊国际发展,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传播与学术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CM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goal of this journal i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doctors and academicians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omote, share, and discuss various new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medicine related problems. Manuscripts can be prepared in English or Chinese, and are subject to a rigorous and fair peer-review process. Accepted papers will immediately appear online followed by printed hard copy. The journal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fields: CM是一本国际期刊,致力于对中国医学的最新进展。这本杂志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医生和学者的推动,分享和讨论各种新问题和新的发展,在中国医药相关的问题。本刊由美国科研出版社发行,包括以下研究领域: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Tuina of Chinese MedicineBasic Disciplin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ive MedicineBasic Theories of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Clin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Diagno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Ethno MedicineGyne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Material Base of Chinese MedicineOphthalmology and Otolaryng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Orthopedics of Chinese MedicinePediatrics of Chinese Medicine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in and Yang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1年4月21日文章]伦敦大学的科学家说,原来我们以为癌细胞是不死的。其实不是。通过研究癌细胞的分子形态,发现细胞在染色体的头顶有一个端粒。细胞分裂一次端粒会缩短一点。缩短到一定长度不能分裂,细胞就衰老死亡。少数不死的癌细胞激活了端粒酶逆转录酶,可以重建端粒。如果阻止逆转录酶,就可以使癌细胞全部死亡。中药的通郁解结,化痰渗湿。溃散瘤疽都能治癌。但太简单便宜了。反而无人相信。,中药可治癌,让外国人发财,[法新社华盛顿2009年9月2日电]美国著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站刊登文章,由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的子公司--美国遗传技术研究公司研发治疗皮肤癌新药。名为“GDC-0449”的口服药,用中药藜芦中萃取的一种物质。通过改变环巴胺的基因,研制成口服抗癌药。用于化疗治癌。每期口服医药费1万元人民币。而中药成本可能只需20元人民币。研发成功,知识创造财富相当可观!,[我在2008年2月8日博文]中药治疗癌症的生理机制,认为,导致人体生病(不包括传染病,遗传病,外伤病)的先导是痰、气、血。由风寒、暑热、燥、湿,气候影响,食物的刺激,营养失调,七情干扰,房事失和等原因。故中药用散发,啬驱之药。并佐以导引气功之法。
西医治疗、中西结合丶不做任何治疗相比较。西医以手木化疗为主:有些手术好,有些有害例如肝栓塞。化疗有百害无一利。中医好在不化疗,但是要找高手,庸医同样害人。中西结合,你只能结合手术输血,不能结合化疗。化疗加速死亡。不做任何治疗也比化疗强。美国医生不劝病人化疗,反而鼓励中医疗法及自然疗法甚至不治了,所以美国癌症存活时间高于我们五倍。因为我们是以药养医,医生的工资奖金要从病人身上索取,见到癌症患者两眼冒金光,仿佛见到了座金矿,过度开采,过度用药便是情理之中了。我见过一个曰本肺癌患者,他说日本化疗没有中国那频繁,还要评估你的体质,体质太差不给你化。而我们呢?管你好不好,化一次是一次,榨干剩余价值再说。病人血项极低,恶病质还劝化疗,一边输血一边化,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钱闹的,为了钱不择手段了。中医治癌,治愈率非常高,前提是不化疗,不吃口服化疗药。像淋巴瘤(癌),乳腺癌,治愈率极高,中医是病因治疗,所以能根治。比如说淋巴癌,大多数是化疗毒死的。这种病中医叫做老鼠疮,自古以来能治愈,不过就是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简单的很,治愈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接近百分百了,甚至溃烂的都有办法。乳癌,疏肝解郁,活血行气,清热解毒,大多可治好。我治愈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也是同理,大多都是死于化疗中毒,少部分死于病。世人崇洋媚外,不信中医,没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