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褪黑素的副作用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褪黑素的副作用医学杂志

关于褪黑素的研究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有无副作用现在说法众多。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报道美国:专家忠告,中老年不必长期服用褪黑素几年前的褪黑素热早已消退。褪黑素热潮刚刚兴起不久,美国卫生部的专家就在一个专门研讨会上提出警告:若任意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吃,可能有危险。一位研究人员表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把褪黑素当成食物补充品,所以不以药物列管,但市面上的褪黑素产品剂量太高,因此有的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还有降低男性性欲的副作用。其他如国立营养食物学会也强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低剂量使用,以免发生危险。1999年11月6日,美国《休斯敦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给褪黑素使用者的警钟》的报道,哈佛医学院查理士·加斯勒博士在文中指出:一个由美国国家卫生部下属的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体内产生同样水平的褪黑素,这个结论打破了传统观念。加斯勒说,老年人不应该相信那些督促他们在 40岁以后服用褪黑素的广告。在这个研究课题里,34个年龄在65岁至81岁的健康老年男女,同98个18岁至30岁的男女做了比较。研究者们发现褪黑素的水平在这两组人中没有区别。没有人知道长期服用褪黑素到底安全度有多大,尤其是服用高剂量的褪黑素。在商店卖的褪黑素一般是3毫克片剂,相当于正常体内水平的10倍之多。1999年5月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毒理学化学研究》刊登的研究报告提醒服用者:褪黑素在正常人体的含量非常低,如果藉由健康食品的摄取而吸收过多的褪黑素,反而会制造出伤害人体的“衍生自由基”,影响行为举止,造成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德国:权威实验证实,褪黑素抑制性腺发育在欧洲各国,对褪黑素的管制数德国最严格。到目前为止,因褪黑素的功能尚不确切,德国尚不允许对其作为药物进行登记。德国是第一个将松果体、褪黑素及生殖机能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国家。1998年,德国医生Offo Heubner发现一个男孩性早熟,同时发现这个男孩松果体的肿瘤,正常组织已被破坏。也正是由于松果体遭到毁坏,这个男孩才出现性早熟。于是这位医生第一个提出了松果体抑制性腺发育的概念。此后,人们还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这方面的作用。给动物注射褪黑素会出现诸多抗生殖机能的现象,如延缓未成熟动物的性成熟,抑制动物的自发性排卵和发情反应。用褪黑素给兔子注射,不仅使雌雄两性生殖器官较正常细小,身体较矮小,而且雌兔卵巢内卵泡退化,子宫肌肉减少,雄兔的曲精管内精细胞退化。如继续注射到6个月,不论雌雄,都失去了生殖能力。因此一些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褪黑素起着明显的抑制生殖机能的作用。这一点,连褪黑素产品专利执有者、美国马萨诸塞工业大学的乌特曼博士(此人曾在脑白金的宣传材料中隆重出场,但记者核对其论文的英文原文,发现其对褪黑素的功能出言极为谨慎。)也完全认同。英国:国防部赞助的试验证实褪黑素不仅不能治疗失眠,反而对人体有害目前在英国,因为其功效颇多争议,褪黑素是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的,在药店没法得到。世界上第一位用褪黑素矫正时差的学者,是英国萨里大学的阿连德博士。而据一项由英国国防部赞助、由萨里大学米道敦教授主持的研究证实,褪黑素不但未能治疗失眠,反而造成“睡眠断续现象”。英国国防部强调,有时褪黑素不但无助于改善失眠,反而有害,与过去一直强调可产生“婴儿般的睡眠”完全背道而驰。研究人员亚伦德所做的动物实验及艾尔所做的人体实验表明,睡眠是日与夜共振而出现睡意,若在夜间服用褪黑激素,会使身体发出强烈睡眠信号,打破了日与夜的节奏,破坏日夜的节律性,以致不再出现共振作用;大自然的节奏消失,这个人的睡眠也就紊乱了。由此可见,褪黑激素的功效尚有待证实。中国台湾:药店因出售褪黑素被处罚黑激素在中国台湾曾经风靡一时,但台湾目前对于含有褪黑素的健康食品,一律禁止销售,受到严格管制。高雄碧特有限公司林同胜因在药店出售含褪黑素西药成分的药品被当地“卫生局”以违反《药事法》处罚过。1999年,台湾医学杂志《急诊医学年志》针对褪黑素的功效进行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郑慧文针对某急诊室15位实习医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服用褪黑素的时候,睡眠模式、恢复体力的程度、精神状况等都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不同。研究人员也针对受试者进行集中力评估及认知协调测试,结果也显示,是否服用褪黑素并没有差别。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青菊介绍,褪黑素是一种胺类激素,由人体的松果体产生,是人体重要的激素之一,吃多了有影响。

近几年来,褪黑素被商家宣传成治疗失眠的“神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李青菊提醒,褪黑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若长期过量服用,可对人体造成以下伤害:

1、影响生育。褪黑素具有一定的抑制排卵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生育能力。

2、产生依赖性。褪黑素不宜长期补充,特别是自身褪黑素分泌正常的人,过量的褪黑素会抑制腺体的正常分泌,导致分泌功能紊乱,经常出现头晕等不良反应。

扩展资料:

褪黑素的分泌量在白天和黑夜差别很大,通常在白天光线明亮时分泌较少,使人保持清醒,在夜间黑暗时期分泌较多,是白天的5~10倍,可以诱导人体自然睡眠。因此褪黑素有掌管睡眠规律、控制生物钟的作用。

除昼夜外,褪黑素的分泌还受饮食、激烈运动、电磁场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褪黑素的分泌量会逐渐减少,因此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衰老症状。中老年人适量服用褪黑素,可以加深睡眠,改善机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褪黑素不建议长期用

关于褪黑素的研究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有无副作用现在说法众多。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报道美国:专家忠告,中老年不必长期服用褪黑素几年前的褪黑素热早已消退。褪黑素热潮刚刚兴起不久,美国卫生部的专家就在一个专门研讨会上提出警告:若任意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吃,可能有危险。一位研究人员表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把褪黑素当成食物补充品,所以不以药物列管,但市面上的褪黑素产品剂量太高,因此有的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还有降低男性性欲的副作用。其他如国立营养食物学会也强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低剂量使用,以免发生危险。1999年11月6日,美国《休斯敦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给褪黑素使用者的警钟》的报道,哈佛医学院查理士·加斯勒博士在文中指出:一个由美国国家卫生部下属的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体内产生同样水平的褪黑素,这个结论打破了传统观念。加斯勒说,老年人不应该相信那些督促他们在 40岁以后服用褪黑素的广告。在这个研究课题里,34个年龄在65岁至81岁的健康老年男女,同98个18岁至30岁的男女做了比较。研究者们发现褪黑素的水平在这两组人中没有区别。没有人知道长期服用褪黑素到底安全度有多大,尤其是服用高剂量的褪黑素。在商店卖的褪黑素一般是3毫克片剂,相当于正常体内水平的10倍之多。1999年5月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毒理学化学研究》刊登的研究报告提醒服用者:褪黑素在正常人体的含量非常低,如果藉由健康食品的摄取而吸收过多的褪黑素,反而会制造出伤害人体的“衍生自由基”,影响行为举止,造成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德国:权威实验证实,褪黑素抑制性腺发育在欧洲各国,对褪黑素的管制数德国最严格。到目前为止,因褪黑素的功能尚不确切,德国尚不允许对其作为药物进行登记。德国是第一个将松果体、褪黑素及生殖机能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国家。1998年,德国医生Offo Heubner发现一个男孩性早熟,同时发现这个男孩松果体的肿瘤,正常组织已被破坏。也正是由于松果体遭到毁坏,这个男孩才出现性早熟。于是这位医生第一个提出了松果体抑制性腺发育的概念。此后,人们还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这方面的作用。给动物注射褪黑素会出现诸多抗生殖机能的现象,如延缓未成熟动物的性成熟,抑制动物的自发性排卵和发情反应。用褪黑素给兔子注射,不仅使雌雄两性生殖器官较正常细小,身体较矮小,而且雌兔卵巢内卵泡退化,子宫肌肉减少,雄兔的曲精管内精细胞退化。如继续注射到6个月,不论雌雄,都失去了生殖能力。因此一些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褪黑素起着明显的抑制生殖机能的作用。这一点,连褪黑素产品专利执有者、美国马萨诸塞工业大学的乌特曼博士(此人曾在脑白金的宣传材料中隆重出场,但记者核对其论文的英文原文,发现其对褪黑素的功能出言极为谨慎。)也完全认同。英国:国防部赞助的试验证实褪黑素不仅不能治疗失眠,反而对人体有害目前在英国,因为其功效颇多争议,褪黑素是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的,在药店没法得到。世界上第一位用褪黑素矫正时差的学者,是英国萨里大学的阿连德博士。而据一项由英国国防部赞助、由萨里大学米道敦教授主持的研究证实,褪黑素不但未能治疗失眠,反而造成“睡眠断续现象”。英国国防部强调,有时褪黑素不但无助于改善失眠,反而有害,与过去一直强调可产生“婴儿般的睡眠”完全背道而驰。研究人员亚伦德所做的动物实验及艾尔所做的人体实验表明,睡眠是日与夜共振而出现睡意,若在夜间服用褪黑激素,会使身体发出强烈睡眠信号,打破了日与夜的节奏,破坏日夜的节律性,以致不再出现共振作用;大自然的节奏消失,这个人的睡眠也就紊乱了。由此可见,褪黑激素的功效尚有待证实。中国台湾:药店因出售褪黑素被处罚黑激素在中国台湾曾经风靡一时,但台湾目前对于含有褪黑素的健康食品,一律禁止销售,受到严格管制。高雄碧特有限公司林同胜因在药店出售含褪黑素西药成分的药品被当地“卫生局”以违反《药事法》处罚过。1999年,台湾医学杂志《急诊医学年志》针对褪黑素的功效进行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郑慧文针对某急诊室15位实习医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服用褪黑素的时候,睡眠模式、恢复体力的程度、精神状况等都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不同。研究人员也针对受试者进行集中力评估及认知协调测试,结果也显示,是否服用褪黑素并没有差别。冰岛:褪黑素被认为是冬季忧郁症的祸首当“脑白金”为人体中脑白金(应为褪黑素)日益减少而担忧、极力鼓励人们放心长期服用时,而冰岛的医学专家正为该国人们体内过剩的褪黑素而挠头。冰岛位于北纬60度以北,冬天白昼较短,该国每年在11月至第二年3月,就有高达11%的人口患有冬季忧郁症,患者多感倦怠无神,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自杀人口较多。几年前,冰岛科学家卡拉多特尔研究发现,这些忧郁症患者体内所分泌的褪黑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多出倍,因此卡拉多特尔认为这些忧郁症患者患病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过量的褪黑素。据悉,在挪威、瑞典、芬兰等高纬度国家医学界均有类似的发现。挪威:褪黑素倒时差的功效被证实无效在挪威,不但褪黑素的其他功效有待进一步证实,连公认的褪黑素倒时差的功能也被证实并不像以前人们想象得那样确切。据《美国旅游医学》报道,挪威的研究人员曾针对褪黑素消除时差的功效进行257人的实验,看看当他们由挪威旅行至纽约后,服用褪黑素和服用糖果有没有不同,结果令人失望,褪黑素的效果非常不明显。最权威的内分泌专著:褪黑素功能不确切在世界上最权威的内分泌专著——《威廉姆斯内分泌学》2001年英文版218页上对“褪黑素在人体的作用”做了详细阐述:“在美国,通过各种书刊和媒体褪黑素已成为公众的焦点,然而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医生的处方证实其功能有效。人们对褪黑素感兴趣的是,它被传在人们和啮齿类动物在抗衰老、抗癌、心血管疾病和提高免疫力方面有着有益的影响。”在最后,文章总结称:“褪黑素能够抗衰老的主张仅仅只是在缺乏褪黑素遗传因素白鼠的研究上,而白鼠的松果体丝毫没有用处。因为没有对比实验,除了在睡眠方面的影响外,褪黑素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尚不能确定。很遗憾,这种被人们拥戴的激素的生物功效尚缺乏支持性研究

褪黑素属于保健品,比药品的副作用要小很多,如果是一般的睡眠质量不好,褪黑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是帮长期的失眠,服用褪黑素效果不一定太好,褪黑素没有治疗作用,只起扶助作用。褪黑素的含量有高、有低,净含量为500毫克的褪黑,一般是一天一次,一次2粒,睡前半小时服用。净含量为250毫克、200毫克的褪黑素,一般一天一次,每次4一6粒,睡前半小时服用。

医学杂志钙片副作用

人体大部分都会缺钙,由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都需要有钙的补充,如果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如果是宝宝还会引起牙齿出牙晚,还有生长发育缓慢的。只要不过量的吃钙片是没有坏处的。平时按说明书进行服用,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用。

钙片过量服用可发生相应不良反应,包括嗳气、便秘、乳-碱综合征等。乳-碱综合征表现为高血钙、碱中毒以及肾功能不全症状。如果过量长期服用,还有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可能发生高钙血症。既往高钙血症患者不可以使用钙片,如果有高钙血症倾向的患者,可能只需服用小量钙剂,甚至不需要补充钙剂。此外,每天从食物或药物中平均大约摄入800mg钙剂,即可满足人体需要,除非特殊时期,如妊娠期、特殊疾病时期,需要额外补充钙剂。但不要盲目过量服用,而且钙片服用要注意禁忌症,对于高钙血症、高凝血症以及含钙肾结石患者或肾结石病史者,不可补充钙剂。钙片作为人体重要成分,对于人体骨骼发育、人体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为促进钙吸收,可能还需服用维生素D。长期吃钙片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容易导致高钙血症、肾功能受损等副作用。长期食用钙片会导致体内钙含量过高,并在肾脏中形成结石。同时还容易造成便秘,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也会导致肠胃功能受到损害,如食欲不振、恶心、体重减轻等。此外过量补充钙会大大增加胃液和胃酸的分泌,引起胃黏膜的一些充血和肿胀,甚至容易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建议可以去医院检查是否身体缺钙,如果不缺钙就没必要服用额外钙片。建议缺钙的患者可以多吃钙含量高的食物,多外出晒晒太阳,多进行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长期服用钙片容易出现钙元素摄入过量现象,也会增加男性患高钙血症的几率,同时也会加重人体肾脏负担,甚至会引起肾功能不全现象。其次部分男性长期服用钙片,还会出现便秘、胃肠不适症状,或出现肾结石症状。所以男性服用钙片需要谨遵医嘱,如果钙元素缺乏症状改善,就不建议男性继续服用钙片。其次男性在服用钙片期间也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来了解钙元素补充状况。

钙片可以起到补钙作用,对于骨骼及其他生命活动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服用钙片也有可能会有副作用,所以补钙要适当、适量。患者在服用钙片之后可能会出现便秘,也可能会出现嗳气、腹胀。除此之外,如果补钙过多或者过量服用钙片,也可能会出现高钙血症,个别患者还可能会由于钙过多,导致肾结石。因此补钙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患者已经患有高钙血症、高钙尿症以及肾结石的情况,则需要谨慎服用钙片。另外咖啡因和酒精有可能会影响钙质吸收,因此在补钙期间不建议患者大量饮用咖啡和酒。总之,钙片对于人体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补钙时也要特别注意,要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

长期的吃钙片,如果导致了钙片的服用过量,可能会对身体导致一些危害。首先如果摄入的钙比较多,会容易导致高钙血症的发生,甚至会导致肾功能的一些损害。另外,长期的吃钙片特别容易出现一些便秘的现象,还会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严重的时候就会导致肾脏的损伤了。而且,长期的补钙过多可能会导致一些胃肠功能的危害,比如会出现一些食欲的减低,恶心,或者出现一些体重下降的现象。而且补钙过量会使胃液和胃酸的分泌量大大的增加,还会使胃黏膜发生一些充血,肿胀,甚至容易引发胃溃疡的出现。还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身体的健康胃肠道不适:大部分钙片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适量吃一些钙片可以补充身体对钙质的需求,有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等作用。过量服用钙片可引起胃肠道不适,比如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痛、腹泻、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等。胃肠道不适:部分人群长期将钙片和牛奶同时服用可引起奶-碱综合征,表现为高血钙、碱中毒以及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另外,长期大量补充钙质可导致体内钙离子大量堆积引起高钙血症。普通的人通过均衡饮食,一般能补充足够的钙,不需要服用钙片,对于特殊的人群比如治疗骨质疏松等,需要吃钙片。尤其存在胃病,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患者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钙片,不建议自行服用。

医学杂志黑色素瘤

是真的,但价格不菲,而且目前还没有普及,也很难找到有能力做细胞治疗的医院目前临床上常用几种细胞免疫治疗包括:(1)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DC细胞);(2)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3)自体树突状细胞(DC)刺激CIK细胞(DC-CIK细胞)(4)自体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这些细胞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低,不足1%,因此我们就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方法,那就是体外扩增培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

2008年第358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美国西雅图市的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对一名52岁男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进行CLS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报道。免疫治疗前,其肿瘤复发并伴随转移,并对高剂量α-干扰素、4周期的高剂量白介素-2及局部切除的治疗方式无效。后给予患者体外扩增并回输特异性CD4+T细胞,两个月后患者所有的病灶消失,两年内没有肿瘤的复发。这是医学界首例利用复制免疫细胞的方法成功治愈癌症的个案,可以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里程碑。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开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

生物细胞疗法是真的,但却并非如很多机构宣传的那么神奇,至少现在来说这项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家还没有批准进入临床治疗,大家一定要慎重。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生物细胞疗法是什么。

其实,生物疗法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它包括细胞素治疗、抗细胞素治疗、免疫保护治疗、毒素导向治疗、基因转录因子作为药物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寡核苷酸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及基因疫苗九个方面。而今天,我们着重来讲一下生物免疫细胞疗法。

免疫治疗是指用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治疗疾病的一类方法。通过调动患者自身抵抗力(免疫细胞)来抵御、杀死肿瘤细胞,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当前癌症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目前免疫治疗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免疫细胞疗法。简单说就是抽取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把肿瘤的特征“告诉”免疫细胞,在体外诱导出可能具有杀伤肿瘤能力的细胞,再输回患者体内进行“战斗”。此类疗法包括LAK、DC、CIK、DC-CIK、CAR-T、TCR-T、NK、CAR-N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等等。但是经过十数年的研究,大浪淘沙始到金,眼下有出色作用的是CAR-T、TCR-T这两种细胞治疗方法。

另一种是免疫检测点阻断剂药物。这些药物能使癌细胞周围削弱免疫系统的信号失效,使免疫细胞不被蒙蔽,继续攻击肿瘤细胞。如抗体阻断CTLA-4以及PD-1通路,能阻断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欺”,让T细胞恢复对肿瘤细胞识别和杀伤的能力。魏则西托香港朋友带回来的产生疗效的“靶向药”Keytruda正属于PD-1抗体药物,是被美国FDA批准的首个PD-1抗体药物。

DC-CIK细胞疗法,主要原理如下:

首先将患者自己的DC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或者是肿瘤相关抗原肽进行抚育来诱导DC细胞成熟,同时将患者的淋巴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用细胞因子激活成为CIK细胞,然后在体外将肿瘤抗原诱导成熟的DC细胞和CIK细胞共同培养进行肿瘤抗原呈递来激活肿瘤抗原相应的淋巴细胞,再把它们回输给病人体内。

生物免疫疗法有用吗

目前国内所有的免疫治疗都是辅助治疗,肿瘤治疗主要还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为主,所进行的细胞免疫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整体的免疫能力,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手段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而且免疫疗法对于各种癌症疗效不一,效果也因个人而异。

DC-CIK治疗目前也只能对很少数一些病人有一些特异的作用,但是总体效应不大,不能做为主要治疗手段。因此国内大多数肿瘤医院和研究治疗中心都是把DC-CIK治疗作为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要真正直接用于临床,还需在DC-CIK技术有明确突破之后才行。

肿瘤免疫治疗虽然没能拯救魏则西,但在肿瘤免疫治疗的道路上,并不总是失望,也有一些令人兴奋的成果。

生物免疫疗法成功案例

琳达·泰勒(LindaTaylor),免疫疗法的第一个受益者,1984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史蒂文·A·罗森伯格()团队用高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成功地治愈了琳达·泰勒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2008年第358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对一名52岁男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的报道。免疫治疗前,其肿瘤复发并伴随转移,并对高剂量α-干扰素、4周期的高剂量白介素-2及局部切除的治疗方式无效。后给予患者体外扩增并回输特异性CD4+T细胞,两个月后患者所有的病灶消失,两年内没有肿瘤的复发。这是医学界首例利用复制免疫细胞的方法成功治愈癌症的个案。不过,后来在各种肿瘤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再现。

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又报道了一位患有溃烂性黑色素瘤的49岁女性病人,在免疫疗法联合用药I期临床实验中,接受CTLA-4抑制剂Ipilimumab与PD-1抑制剂Nivolumab联合注射3周后,转移瘤迅速消失。

另外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上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最为人熟知的例子是一名叫理查德兹的小女孩,她在出生后不久经诊断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不满一岁的时候,接受了CAR-T疗法的治疗,成功帮她清除了体内的癌细胞。

MIT科技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也曾报道过一例CAR-T疗法成功治愈的例子:一名20岁的青年MiltonWright,在白血病第三次发作后,选择了参加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尽管在将改造后的T细胞注射回体内后,Milton一度出现了高烧等严重反应,但他最终还是战胜了病魔。在离开重症监护病房后,医生对他的骨髓癌细胞数进行了评估,而评估的结果是“0”。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采纳!

三七粉副作用医学杂志

1、三七粉的副作用:三七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可能具有导致出血或滑胎的副作用。三七性温,大量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如口舌生疮、面部痤疮等。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副作用。临床资料有显示,某些人服用可能会导致心脏电生理紊乱的副作用等。2、禁忌:因此一般月经期、怀孕女性、体内阳热内盛的人群、过敏的人、有房室传导阻滞的人等忌服用三七粉。3、三七粉是药物,并非保健品,因此建议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三七粉,以免引起身体不适,注意用药安全。

三七粉又名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三七粉由三七研磨而成。那么,三七粉有什么作用和功能,怎么吃呢?三七粉,有哪些副作用?

三七粉有什么副作用

三七粉中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等活性成分,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服用三七粉没有副作用。所谓三七粉的副作用,是指服用三七粉期间的一些禁忌。

1.用量,三七粉每人每天不超过10g,一次不超过5g,外用止血除外;

2.经期不要用。三七粉活血化瘀是第一圣药,容易导致出血过多。但若有血瘀型月经不调,可用三七粉活血化瘀调经;

3、孕妇禁用,孕妇期间不服药的原则也是一样的,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但产后最好用三七补血,因为三七对失血性贫血效果极佳;

4.注意三七粉的生熟食物,三七粉的作用和功效与熟食不同。

三七粉的功效和作用

1.止血效果好,造血功能显著;云南白药在这一点上就是最好的证明;

2.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微循环,扩张血管;实际上体现在对冠心病、供氧不足、抗血栓形成的改善和治疗;

3.具有很强的镇痛、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

4.抗炎作用;如急性咽炎、痤疮等炎症;

5.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可使过度或低下的免疫反应恢复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6.抗肿瘤作用;在这一点上,现在很多专家预测三七将是21世纪攻克癌症的最佳药物,实践中也有治疗早期癌症的实际例子。

7.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目前田七做的化妆品效果极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注重品牌的建立。很多美容院把它们换了包装后作为自己的秘方。

8.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这种效果通过熟食或煲汤烹调明显;

9.保护肝脏。事实上,很多护肝药物中都含有田七。建议有肝炎的朋友不妨用田七汤,或者喝田七花,效果不错。

医学论文中的副作用

[[[[[白血病护理进展与展望]]]]]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病情的完全缓解,而开始致力于最终使病人长期无病存活乃至痊愈的研究。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大剂量联合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因治疗、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使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以及无病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这就对白血病专科护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护理工作范畴也进一步拓宽,下面就其进展综述如下:常规护理进展⒈大剂量联合化疗病人的护理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大剂量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能够提高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目前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但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增殖旺盛的上皮细胞,如骨髓细胞、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生殖细胞等损伤尤为严重,对机体重要器官如肝、肾、心、肺、神经系统等也有一定毒性作用。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1)对化疗毒副作用的护理:①熟悉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作用,某些药物的毒性有其特殊性。如环磷酰胺可导致出血性膀胱炎,大剂量氨甲蝶呤引起顽固性口腔溃疡,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作用,足叶乙甙可引起脱发,长春新碱可引起末梢神经炎等。②化疗前对病人进行充分的化疗前评估评价病人的一般健康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化疗前即开始用软毛牙刷于晨起及睡前仔细清洁口腔,用力要轻,避免损伤。三餐前后用洗必泰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检查一次病人口腔情况,防止口腔溃疡发生。为防止胃肠道毒性反应,化疗前30分钟使用止吐药,如枢复宁、康醛等。在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了解病人的不适主诉,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用药期间,应做肝、肾功能检查,每日三次监测心率并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③选择好输液静脉化疗药物可刺激和破坏小静脉,因此化疗时要选择弹性好、管壁厚的较大静脉,应一针见血,并有计划地由远端静脉开始,经常变换给药静脉。在输注化疗药物时,注意严密观察,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和外漏。为防止化疗药物所致的静脉炎,每天更换静脉穿刺部位或另选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若有静脉炎发生,可给予硫酸镁湿敷或金黄散外敷。有报道采用高渗葡萄糖与维生素B12混合液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良好。⑵感染的护理:①胃肠道的护理化疗前1天开始口服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或氟哌酸;预防真菌感染可口服大蒜素或制霉菌素。②皮肤粘膜的护理大剂量化疗会导致骨髓严重受抑制,粒细胞严重缺乏,骨髓处于空虚期大约10天左右。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也明显下降,皮肤粘膜直接与外界接触,极易受到感染。所以对病人的眼、耳、鼻、口腔、肛门及外生殖器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都应实施预防感染的措施。用利福平眼药水或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日2次,鼻腔用薄荷油或石蜡油涂抹每日2次。碳酸氢钠漱口预防真菌感染,用甲硝唑溶液漱口预防厌氧菌感染,每晚及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清洗会阴部。③穿刺点的护理为避免感染应尽量减少穿刺,在行各项穿刺前用碘伏消毒2遍,静脉穿刺成功后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球覆盖。以上措施需同步进行,避免由于护理不到位而引起任何一个部位的感染。病人所住病房每日需紫外线照射2次,用消毒液擦洗室内用具及地面,定时进行室内通风。限制探视,有条件的让病人住单间或隔离病房。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造血细胞刺激因子,如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促进骨髓干细胞的分化和粒细胞增殖。对已发生的感染,应根据感染灶及菌株类型用全身抗生素及局部对症处理,控制感染以防加重病情。⑶出血护理:大剂量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粘膜溃疡和炎症改变等原因,常有出血症状。因此做好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与腔内灌注药物护理进展]]]]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此时患者病变范围较广,体质较差,已不适宜全身化疗,而有效地局部治疗可起到较好的姑息治疗作用。我科于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取胸腔灌注化疗,使胸腔积液得以控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岁;原发性肺癌18例,胃癌5例,乳腺癌7例,肝癌3例,淋巴瘤2例;胸腔积液均经B超证实。其中左侧胸腔积液15例,右侧18例,双侧2例。 方法 经B超定位。局麻下穿刺胸壁置入猪尾状导管,拔出铁丝,见胸腔积液流出后,导管尾端接三通管及负压吸引器,固定导管,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引流量一次不可大于1000ml,间隔1h后可重复排放。引流液减少后,灌注已配好的化疗药物(隔日1次,共3次),化疗常用的药物有白介素—2、胞必佳、顺氯氨铂、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地塞米松等,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应用。化疗后常规输液1000ml、恩丹西酮8mg静脉推注或格拉司琼3mg静脉滴注。2 护理 化疗前常规准备 化疗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等,确认各项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穿刺前皮肤常规准备。咳嗽较频者,术前1h可口服可待因~。 心理护理 向病人详细介绍治疗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告诉患者此治疗方法不影响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属微创疗法,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引流彻底、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胸膜损伤。同时介绍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病情观察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胸膜反应 本组患者常有轻度胸痛、低热反应,体温在38℃左右,给予口服强痛定10mg、静脉滴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 注意患者血常规的变化 本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低者×10 9 /L,给予粒生素75μg皮下注射1~2次/d,2~4天均可恢复正常。 胃肠道反应 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恶心、呕吐,每次化疗后先预防性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或格拉司琼3mg静脉滴注,使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前血中镇吐药物浓度达高峰,以发挥最佳疗效。 穿刺部位及引流管的护理 灌注化疗药物后,嘱患者频繁翻身变动体位,尤其是注药后1~2h内,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穿刺部位换药1次/d,观察局部有无炎症反应。引流管每天用α—糜蛋白酶10mg、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50~100ml冲管,1次/d防止引流管堵塞。注意引流管的粘贴位置,防止折管、压管、断管现象。夹管12h后放管,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有无出血现象。每天放液1次,1周后胸水不再产生即可拔管,一般情况下最多可保留1个月左右。 饮食护理 化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嘱其食用温和、无刺激性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必要时增加调味品,如增加甜度、鲜度以刺激食欲。症状持续化疗后3~5天即可逐渐缓解。3 体会猪尾状导管置入胸腔灌洗化疗药物,其操作安全、方便,创伤小,患者疼痛轻,避免多次穿刺,减轻医患负担,而且引流彻底,可调节排放胸液的速度,不影响患者起居。由于我们的观察认真、细致,护理操作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积极处理。对35例患者临床观察,均未发生出血、折管、压管、脱管或断管现象,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糖尿病的患救护理]]]]1.糖尿病病史、身体评估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询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空腹尿糖阳性,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超过正常范围,血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增高;并发酸中毒者可有尿酮阳性,电解质、血PH值、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改变。3.心理、社会资料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至不能有效地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评估。(二)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评价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消瘦,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l)目标 病人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缓解,体重增加,血糖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2)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每日热量计算:按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参照理想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者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予热量 105-12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 125-146kJ(30-35Kcal);中体力劳动者146-167kJ(35-40Kcal);重体力劳动者167kJ(40Kcal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土5%左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配。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成人按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计算,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可增至每日每公斤体重~;脂肪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其余为碳水化合物。按上述计算蛋白质量约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约占30%,碳水化合物约占50%~60%。三餐分配:按食物成分表将上述热量折算为食谱,三餐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1/3,l/3。三餐饮食内容要搭配均匀,每餐均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且要定时定量,这样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按此食谱食用2~3周血糖应当下降,若不佳应作必要的调整。近年来较多采用食品交换分法,此法将食品分为谷类、奶类、肉类、脂肪、水果和蔬莱共六类,以每80千卡热量为一个单位,如谷类大米25g、生面条30g、绿(赤)豆25g各为一个单位;奶类淡牛奶110ml、奶粉159、豆浆200ml各为一个单位;肉类瘦猪肉25g、瘦牛肉50g、鸡蛋55g、鲍鱼50g各为一个单位;脂肪类豆油9g、花生米15g各为一个单位;水果类苹果200g、西瓜750g各为一个单位;蔬菜类菠菜500~750g、萝卜350g各为一个单位。每类食品中等值食品可互换,营养值基本相等。病人可根据不同热量交换份内容制定食谱。此法较粗略、但可使食物的选择性增加,同时也便于病人学习和掌握。病人应禁酒。主食提倡用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每日摄取的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应占总量的1/3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忌食动物脂肪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其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0%,肥胖者予以低脂饮食(<40g/d)。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肝、脑、肾等动物内脏类及鱼子、虾卵、蚬肉、蛋黄等,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每日300mg。饮食中应增加纤维含量,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不宜少于40g。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同时可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病情控制较差者要注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补充。粗粮、干豆、及绿叶蔬菜中含B族维生素较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病情控制较好者,可指导适量进食水果。2)体育锻炼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病人进行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方式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游泳及家务劳动等需氧活动。合适的活动强度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50%的最大耗氧量,个体50%最大耗氧时心率=(个体最大心率-基础心率)+基础心率,其中个体最大心率可用220 -年龄粗略估计,基础心率可以早晨起床前测得的脉率估计。活动时间为20~40分钟,可逐步延长至止或更久,每日一次,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病人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体育锻炼的副作用包括①低血糖;其发生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单纯饮食控制的血型糖尿病病人一般无低血糖发生。②高血糖和酮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如血糖水平较高(>),在开始活动时因运动所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糖浓度可急剧上升,当胰岛素不足时可引起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③诱发性心血管意外:活动可加重心脑负担,使血浆容量、减少血管收缩,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危险。④运动系统损伤:包括骨、关节、肌肉或皮肤损伤、足部皮肤溃破甚至缺血和坏疽。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有:血糖>或尿酮阳性者不宜作上述活动。Ⅱ型糖尿病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按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收缩压> 24kPa(180mmHg)时停止活动。活动时间宜安排在餐后lh。活动要适量,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和胰岛a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仅靠饮食控制者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活动前通常不需添加额外食物。I型糖尿病者活动时①应把握好胰岛素剂量、饮食与活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因其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常波动于相对性胰岛素不足和过多之间。前者可因活动时肝糖输出明显增多而葡萄糖利用不增加导致血糖升高、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对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后者则易产生低血糖反应。②一般可在活动前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餐前腹壁下注射胰岛素可减慢活动时胰岛素吸收速度。③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注意以上3点可预防1型糖尿病活动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活动前后检查足部,并注意活动时的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避免受损伤。活动时随身携带甜点及写有姓名、家庭地址和病情卡以应急需。3)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磺脲类药物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其他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偶有药物过敏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皮肤瘙痒和皮疹。双胍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干苦、金属味、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因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观察病人血糖、G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评价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4)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内容有①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或运动过量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表现为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等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确保胰岛素的有效使用剂量和时间、定时定量进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包括胰岛贮存温度不可<2oC或>30oC,避免剧烈晃动;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或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注意注射器与胰岛浓度含量匹配,一般用lml注射器抽取药液以保证准确的剂量;普通胰岛素于饭前1/2小时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l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不可反向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病人应学会按规定的时间和量进餐并合理安排每日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若就餐时间推迟,可先食些饼干。②胰岛素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瘙痒、荨麻疹,全身性皮疹少见。罕见血清病、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可致胰岛素吸收不良,但临床少见。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多可缓慢恢复。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二周内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可防止注射部位组织萎缩或增生。教会病人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了解胰岛素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3)评价 病人糖尿病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血糖已降至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2.有感染的危险 与血糖增高、脂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和微循环障碍有关。(l)目标1)病人不发生感染。2)病人发生感染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2)护理措施1)饮食合理控制饮食,保证足量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2)控制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保持口腔、皮肤卫生,勤擦洗、勤更衣。注射胰岛素时,局部皮肤严格消毒,以防感染。3)观察有无与感染发生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希望你能满意

临床医学论文可写的非常多,还是要根据你的专业方向来选题,比如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皮肤病学等等,选好题之后再列出提纲,然后动笔写,给你列一篇综述类的范文,你参考。论文题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是最常见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R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RA治疗方法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新药等。本文旨在综述RA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趋势,为RA的治疗及相关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文章引用:赵泽良.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4): 6993-6998. .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典型的系统性免疫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1] ,主要是由白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活化引起的软骨和骨骼的破坏,损伤患者关节功能,致残率和致畸率非常高 [2] ,其致残率高达60%~80% [3] 。根据调查,全球RA的发病率为,从北向南(北半球)、从城市向农村明显减少。RA可好发于各个年龄阶段,女性的发病率大约比男性高3倍。国外RA的高发病率是在50~60岁之间。国内女性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在35~44岁,男性患者在55~64岁 [4] 。我国RA患病率约为。RA的治疗在过去十几年里进展迅速,然而,RA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细菌和病毒因素、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相关,也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完全治愈RA [5] 。本文就RA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趋势作一综述。2. 治疗. RA的西医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NSAIDs是治疗RA的首选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减缓症状及改善关节功能,但并不减缓病情发展,也不能预防关节破坏,另外NSAIDs长期服药者胃溃疡的发病率约为12%~30%,故临床上限制对该类药物的使用。近几年,由于美洛昔康片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很少,因此现在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深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青睐。.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是临床上能够有效预防RA患者关节影像学损害的药物。DMARDs起效缓慢,需要用药数周或数月才能明显控制炎症、预防或减缓关节损伤,进而控制或延缓RA病情发展 [6] 。常见的DMARDs主要有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金制剂(包括口服金和肌注金) [7] 。国内外指南推荐MTX作为治疗RA患者的一线药物,并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 [8] 。临床上常将LEF与MTX组合使用,这两种药物起效快,耐受性好 [9] 。. 糖皮质激素(GC)GC可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且起效迅速,可控制急性期病变,延缓RA早期关节破坏,改善关节功能,常与DMARDs药物联合应用。虽然GC治疗RA是有效的,但它有许多不良反应,且停药后会复发。RA患者在服用激素期间应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警惕感染和血糖升高。.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于1996年问世,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研究表明,生物疗法能有效改善RA患者的疼痛肿胀和僵硬以及关节畸形。生物制剂治疗RA病情活动缓解率高达50%。在一般情况下,推荐抗肿瘤坏死因子结合DMARDs联合运用 [10] 。但是,生物疗法毒副作用较大,长期给药会损害肝肾功能和消化系统,再加上价格昂贵等弊端,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因此,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西药虽有一定疗效,但其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中医药在RA的治疗中存在安全、不良反应少以及价格低廉等显著优势,一篇有关国内的队列研究报道指出:国内RA患者的中医药使用率显著高于非RA患者 [11] ,其整体调节、改善病情进展和病情预后的疗效优势成为了国内广大RA患者选择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有效成分对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雷公藤多苷片是目前公认的治疗RA的有效药物,它含有多种单体成分,如雷公藤多苷(triptery giumglycosides, TG)、雷公藤红(celastrol, Cel)等。(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LLDT-8, T8)解决了不溶性的问题,同时保留了其免疫抑制活性并将毒性降到最低 [12] 。因此,T8作为单体成分为RA的临床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小的毒性。. 姜黄素(Curcumin)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和抗菌的特性 [13] 。临床试验表明,姜黄素补充剂能降低成年RA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水平 [14] 。姜黄素还能减少药物(如甲氨蝶呤)的毒性及其造成的肝脏损害 [15] 。综上所述,姜黄素具有高疗效和低副作用,因此,为临床开发新药提供了思路。. 丹参酮类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 STS)可抑制RA-FLS的迁移、侵袭和炎症反应 [16] 。此外,另一种单体成分丹参酮VI可以阻止破骨细胞的分化。总之,丹参酮单体可以改善RA-FLS的生物学功能,减少炎症反应,抑制骨破坏。. 白芍总苷类白芍总苷抑制关节骨质疏松,防止软骨下骨质流失 [17] 。同时,TGP可以通过调节肠道粘膜免疫力对RA发挥治疗作用 [18] 。此外,TGP同样可以减少药物 [19] (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引起的肝脏毒性 [20] 。总之,TGP是一种作用温和的药物,具有多种适应症,不良反应少。. 青藤碱青藤碱(sinomenine, SIN)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单体生物碱成分。根据网络药理学研究,与青藤碱和RA相关的靶点可以抑制血管生成、滑膜增生和骨破坏 [21] 。SIN具有减少炎症介质、镇痛、镇静、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和骨破坏等作用 [22] ,是治疗RA的潜在药物,适用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中药复方有研究显示,蠲痹汤(Juanbi Decoction, JBD)能明显减轻RA患者关节不不适症状,降低ESR、CRP、RF水平,减缓病情发展,且疗效已被证实可靠 [23] 。网络药理分析发现,乌头汤(Wutou Decoction, WTD)主要通过减少炎症、改善血管形成及调节免疫反应来治疗RA [24] ,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5] 。. 非药物疗法中医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艾灸、中药熏蒸等。临床研究提示针灸治疗对于在RA消炎镇痛方面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所以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它可以广泛用于RA的临床治疗。. 中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突破中西医的局限,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和DMARDs的不良反应。临床上治疗RA的最佳治疗方案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26] ,RA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其较好的安全性更利于RA患者长期维持治疗。有研究 [27] 表明,RA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可降低冠心病风险。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 [28] 推荐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csDMARDs。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csDMARDs等常规药物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中、高疾病活动度者达标率,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降低ESR、CRP;雷公藤多苷(甙)片单独应用,可提高中/低疾病活动度者达标率,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表现。它一般用于治疗非生育年龄的成年RA患者或没有生育要求的生育年龄的患者。RA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甙)片治疗时要做好生殖、胃肠、肝胆等系统保护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每1~3个月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对于育龄期妇女或有生育要求的男性患者禁用,或全面权衡利弊后遵医嘱使用。1项Meta分析 [29] 纳入48篇治疗组为雷公藤多苷片的文献,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主要针对生殖系统、胃肠道、皮肤及其附件、血液、肝胆系统的损害。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日剂量越大或服药时间越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特别是对胃肠系统的损害。雷公藤多苷(甙)片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治疗关节炎的“中国第一个新型植物制剂”,也是RA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中成药之一。有多项 [30] [31] 研究结局指标也从多方面显示出雷公藤多苷(甙)片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口服药物使用方便,患者认可度较高。参考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诊疗经验,专家组最终给予强推荐,并强调其生殖毒性。. 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包括3个方面:1) 抗炎,如滑膜切除术;2) 解除神经压迫,如腕管松解术;3) 矫正畸形,如跖骨头和全髋切除肢体置换术。然而,目前对RA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 其他新药. 巴瑞替尼(Baricitinib)巴瑞替尼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药。巴利替尼适用于治疗患有中度至重度活动性RA的成人患者,巴瑞替尼慎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对老年患者,应慎重选择剂量并监测肾功能。黄世杰 [32] 研究表明新单抗药巴利替尼在治疗中度至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证明优于甲氨蝶呤。故巴瑞替尼可尝试应用于中重度RA患者,作为治疗RA的靶点药物,可进一步通过临床试验探索其疗效。. 替尼达普(Tenidap)替尼达普是一种新型抗RA药物集NSAIDs和抗RA的二线药的优点于一身且毒副作用较小。替尼达普具有NSAIDs特点,但替尼达普不抑制胶原酶、溶酶体酶分泌和过氧化物产生,同时抑制其聚集和向血管内皮沉积 [33] 。有人认为替尼达普除了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发生抗RA作用外,它的抗炎作用还同其抑制阴离子转移和降低细胞内pH值有关。尽管替尼达普在毒理学研究中未发现致畸作用但仍需禁用于妊娠和哺乳妇女。由于替尼达普从肝代谢并可使转氨酶升高肝病患者禁用。严重的肾功能损伤或持续蛋白尿患者禁用。故替尼达普使用范围受限。3. 总结与进展RA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规范化治疗、定期监测和随访。西医治疗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治疗周期长,需长期用药,导致患者很难坚持下来,故治疗效果不佳。中医治疗安全、不良反应较少见、价格经济,目前使用中药治疗对患者是较好的选择。生物制剂可延缓RA患者的病情,但价格昂贵,副作用大,故不宜长期应用。目前RA患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达标治疗,故在临床中很少RA患者行手术治疗。中西医治疗作为临床上治疗RA的最佳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免疫学机制尚不明确,成为了制约中西医方案疗效突破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客观评价相关疗效。巴瑞替尼和替尼达普两种新药在使用时应更多关注患者肝肾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选择使用靶向治疗来干预RA,其疗效也不断被证实,然而,我们的一些研究并没有采用更权威的疗效评价指标,只报告了有效率。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关于RA的临床试验应延长随访时间,以探讨目标疗法对RA的长期疗效。但总体上认为找到治疗RA的特效方法,RA导致的高致残率问题仍然是一个跨世纪难题。因此,应在RA治疗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RA提供更多的方向。

大哥,你也太逗了吧,都说中国学术腐败,你还真到网上来现啊~~~~~再说,一份论文才值200分啊,??知道买一份文章的价钱是多少,????2000啊,还是人民币啊~~~~你说谁会免费给你写文章啊~~~~~ 真有这闲情还不如上pubmed多看几份文章呢~~~~

中国的明清两朝,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及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时代,然而,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两幕:一是封建社会日趋退幕,科学文化发展缓慢;二是活力四溅,日见朝气,经济、科学、文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明、清: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和渐趋停滞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也有与这个时代相近似的特征。这一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温病学派”形成:温病是的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一些零散的记述。汉代张仲景对温病的初期证候作了特征上的描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杂病论》)。宋元时,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体系,提出了热病初期应以辛凉解表为治,突破了以往一概辛温解表的治法。明清时,大瘟疫多次流行,医家们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中,对温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诊断、治疗提出不少创见。如“戾气”病因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诊断方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等。正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总结、革新、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促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使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理论、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都更为系统而完善。不少领域出现了深化发展的趋势。如对生命的探讨已深入到生命的起源和原动力,有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论断;命门学说有了长足发展;医家们对于某些常见病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治疗虚劳、中风、吐血、郁证、痘疹的专家和专著。 清代出了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伟大医学家——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纠正了以往医书中对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记载,他所创制的活血逐淤方剂,至今仍有实用价值。3、药物学成就辉煌。明代李时珍著成举世闻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内容丰富、论述广泛,所载药物多达1800余种,并附有药图1000多幅,药方10000多首,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对药物的分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符合进化论的观点,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分类法;书中还有对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症状、卫生预防等内容的正确记述,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还有赵学敏著述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兰茂的《滇南本草》等也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4、病案格式的建立和医案专集的出版。医案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到明代,形成了记录详细、项目固定的病案格式。1522年,《韩氏易通》里提出病案内容应包括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论病原、治方术六大部分,还有具体项目31项,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病案格式。1584年,吴昆在其所著《脉语》中,对病案格式又作了修改补充,规定病案内容的7大部分,内容更为详备。这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明代起,医案专辑大量出现,1552年江瓘的《名医类案》编撰完成,这部医案专辑内容空前丰富,是对历代医家的验案及经史百家文献中所记载的重要医案的收集、总结,并进行了分类编排和评议,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魏之琇在《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又写成《续名医类案》。另外,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徐大椿的《洄溪医案》等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清隆庆二年(1568年),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十八世纪末,。清代唐大烈主编了中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这在当时医学交流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盛况空前。国外来华学习中医的或是我国把中医传到国外的人数和次数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中医药学传到国外后,在国外继续发展,有不少人翻译著述中医药学著作,并且有些还形成了学派。如《东医宝鉴》把中医学介绍到了朝鲜。1487年日本的田代三喜来华学习中医药学,尤其崇尚李杲和朱丹溪的学说,回国后力倡李、朱学说,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福药势剪》、《直指篇》、《医案口诀》等书,使李、朱学说在日本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