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的“四大灌水神刊”—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在医学界一直流传着“四大神刊”的传说,为什么说是四大神刊呢,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因为影响因子适中,科研单位认可;二是这些期刊每年发文量大,又对创新性没有过高的要求,发表相对容易。《Oncotarget》在2018年已经被SCI剔除,已经走下了神坛,在此不多做介绍。《Medcine》的影响因子为,研究领域涉及到医药科学方向,包括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神经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等各类疾病药物,投稿周期3-5个月作用。《Scientific Reports》为Natrure 出版集团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对文章创新性没有过高要求,但要求一定要数据严谨,影响因子在,投稿周期快则两周,慢则一年不等。《Plos One》,属于3区的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2-3个月。03、肿瘤领域的王牌SCI生物学中以肿瘤研究最火,在肿瘤领域有几大王牌SCI,影响因子甚至比CNS都高个几倍,一旦能发上个一篇,科研道路必定平顺得多了。(1)经典期刊《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一个月左右,以约稿居多;《Nature reviews cancer》,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3个月之间,以约稿居多;《Cancer cell》,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2)高性价比期刊《Med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Oncology reports》,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个月-半年之间。《psycho-onc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3-8周。04、神经科学领域的SCI大咖神经科学领域作为生物学中“高大上”的一支,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专业领域的SCI大咖的存在。我们就介绍最为著名的几个期刊。(1)经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2个月之间;《Neuro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3个月左右;《Brai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Brain Research》,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8个月之间;《Brain Research Bulleti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1-4个月之间。05、免疫领域的几大SCI期刊免疫学领域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很多医学研究往往都涉及到了免疫学的内容。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的几个常见的期刊。(1)经典期刊《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或约稿;《Nature Immunit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Immunit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平均6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Autoimmunit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为1-3个月;《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为1个月;《BMC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审稿周期为1个月左右。06、心血管领域的SCI大佬和平民期刊心血管领域也是医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吸引着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心血管领域有哪些大佬级的SCI期刊呢(1)经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2-4周;《European Heart Journal》,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一个月;《Circulation》,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 《Cardi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在个月左右。07、内分泌领域的不可不知的SCI期刊内分泌领域涉及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多种常见疾病,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引了很多科学家来研究。我们介绍几本常见的内分泌领域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3个月。《Molecular Metabolism》,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NEUROPEPTIDES》,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Nutrition & Diabetes》,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08、消化领域的热门SCI期刊消化领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该领域不乏重量级以及价优质廉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1-5个月。《Gut》,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1-2个月。《HEPATOLOG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平均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影响因子,审稿周期1-3个月;《Gut Pathogens》,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个月左右或约稿;《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09、骨科领域的必备SCI期刊骨科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到各种支架材料,干细胞诱导分化,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多元化。那么,骨科领域有哪些常见的期刊呢?(1)经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2-4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8周;《Journal of Physiotherap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个月或约稿。(2)高性价比期刊《PHYSICAL THERAP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4-8周;《JOURNAL OF ARTHROPLASTY》,影响因子,审稿周期2-4周;《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6周。010、呼吸领域不能忽略的SCI期刊近年来,对于呼吸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缺氧和进行呼吸病学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一些呼吸领域关于基础和临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呼吸领域有哪些SCI值得我们关注呢?(1)经典期刊《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不定;《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影响因子,审稿周期2-4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3周-8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RESPIRATION》,影响因子,审稿周期4-8周;《BMC Pulmonary Medicin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6-12周;《COPD-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影响因子,审稿周期6-12周。最近得知有一些发表很快的SCI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还不低,抓紧投稿还能趁一波东风
HNO HERZ IRBM B-ENT CUTIS PFLEGECHIRURGIN VIVOIN VIVOJBR-BTR NOTARZT给你一些四区的IF<1的医学SCI期刊,你自己琢磨下
1、《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前身为1949年10月创办的《内科学报》。截至2015年4月,《中华内科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有顾问7人、编辑委员147人、特约编委3人。
2、《中华外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直接出版的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据2018年10月《中华外科杂志》官网显示,《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三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11人,编委123人,通讯编委106人。
3、《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是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创刊于1995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行。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于1973年2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中的一种。目前为月刊。设有述评、对策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与人群防治、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医药卫生科技刊物。
据2019年7月《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第八届编委会顾问有28人、资深编委有34人、编委有177人、特邀编委有48人。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ISSN:0366-6999 影响因子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国药理学杂志
名誉主编:曲绵域、杨天乐。主编:李国平副主编:于长隆、田野、张世明、史小才。常务编委:冯美云、敖英芳、杨则宜。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树哲、马云、马建、王予彬、邓树勋、艾华、冯连世、冯炜权、吉力立、乔德才、孙学川、苏全生、杨锡让、李之俊、李岳生、李捷、励建安、吴侔天、吴毅、余家阔、张长久、张勇、陆绍中、陆爱云、陈世益、陈启明、陈佩杰、陈家旭、林文弢、周石、周志宏、郑刚、胡扬、钟伯光、骆勤方、秦岭、钱金华、王启荣、徐军、徐晓阳、常芸、梁俊甫、葛新发、傅浩坚、谢敏豪、虞亚明。
医学杂志社发放的编委证书没多大用处,目的是想你多投稿而已。我当年拿过5-6个杂志社的编委证,都是那个样子。
杂志总编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编委会顾问委员为中国工程院程天民、黄志强、鞠躬、黎介寿、黎磊石、卢世璧、王正国、王志雯、吴孟超、姚开泰、俞梦孙、钟世镇院士,编委及审稿专家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以及全军和国内外医学领域各学科的著名专家教授。
青年编委厉害。青年编委主体年轻化,信息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强,容易深度参与到数字化、网络化办刊中。青年编委的工作主要围绕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期刊的约稿度、增强期刊的发展力、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四大方面,为期刊组稿、约稿、审稿,参与编辑部各项活动及组织会议。所以青年编委厉害。
期刊青年编委能干。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期刊编委具有很强的期刊发表审核经验,知道怎么样写文章更有利于在期刊上发表,参加国内外各重大学术会议、学术活动,通过多媒体等方式积极宣传。
45岁,沈松杰,乳腺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院工作至今,专业从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擅长乳腺癌保乳、保腋窝、乳癌根治及即刻再造术,良性肿瘤美容切除。2013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公派至哈佛大学医学院 Dana-Farber癌症中心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2017年获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最佳副主任医师。现任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常委,《中华乳腺病杂志》中青年编委、《协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等职务。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医学杂志社发放的编委证书没多大用处,目的是想你多投稿而已。我当年拿过5-6个杂志社的编委证,都是那个样子。
本科生当然可以做杂志编委了,一般的杂志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还要看你对这方面的知识,是不是掌握和了解的的很多?是不是很喜欢和爱好这方面的知识识?如果是很喜欢和爱好,做起来会更得心应手的,有一些东西是在干中学学中干的,边干边学吧!
这个就主要看你的兴趣爱好了,如果你喜欢做杂志编委,这一行的话,可以选择。本科生的就业行业很多,那你也可以参考自己的本科之间期间所学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来再来决定要不要去接受这个offer?
一般常用的招募方法有:
1.研究者治疗过程中发现病源,并谈知情;
2.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病源,并推荐项目研究者谈知情;
3.外院或社区医院的医生推荐;
4.院内(网站)放置招募广告;
5.印发资料,如患者教育相关;
6.广告、电视等媒体宣传;
7.新媒体的宣传,如微信、QQ、论坛、网站;
8.病人数据库筛选并联系意向;
9.受试者推荐身边的病友或朋友;
10.院内推荐,要注意是否弱势群体.
作为项目负责人,对招募情况要有预见性,提前评估可能遇到的受试者招募问题,并提前做好招募措施,减少可能的风险。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如相关奖励政策、申办方协同拜访中心等措施,招募情况即会有积极反应。
方案设计
入选标准过于理想化,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受试者人群较少;试验操作流程复杂,受试者标本采集次数/量或者访视次数过多,受试者不愿意参加;受试者受益较少,对受试者没有吸引力。
研究者
研究者临床任务较重,没有精力为临床试验招募受试者;
知情同意沟通不彻底,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缺乏详细了解;
谈知情同意的研究者资质较浅,未取得受试者信任。
受试者
对临床试验产生抵触心理,拒绝做“小白鼠”;
不愿意频繁来中心做实验室检查及随访,或者为外地受试者,无法按时随访;
受试者经济基础较好,不在意临床试验的收益。
除了以上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常被忽略,即可行性调研做得不够准确。这个影响因素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是却对受试者招募的进度有很大影响;这也是项目经理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因素。在既往泰兰医药培训师负责的一个大型ⅳ期项目中,根据可行性调研,24家中心在6个月内可完成受试者入组,而实际入组时间将近10个月。
所以,在前期中心选择及可行性调研时需要和研究者详细讨论关于受试者入组的具体情况,以便获得尽量准确的信息,便于招募计划的制定:
试验方案,药物及适应症,入选排除标准,试验操作流程
预计招募及筛选,入组的受试者数
预计完成筛选,入组的时间
受试者具体来源
具体招募方法
是否有竞争试验
在制定招募计划时,对于可行性调研数据要做处理后的参考,而如果只是一味地依据调研数据,很容易导致招募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对项目管理造成困扰。
作为项目负责人,在试验过程中对项目入组情况要有预见性,提前评估可能遇到的受试者招募问题,并提前做好招募措施,减少可能的风险。在上述谈到的ⅳ期临床研究中,虽然多次遇到招募困难问题,因为一直采取积极措施,使得最后入组基本按计划完成。从下图可以看出,入组容易受到节假日及入组后期研究中心疲态等问题的影响,但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如相关奖励政策、申办方协同拜访中心等措施,招募情况即会有积极反应。
在该研究中,针对受试者招募采取了大量的入组激励措施,尝试了众多受试者招募渠道,从这些招募渠道可以看出,研究者在招募过程中仍是最重要的角色,在筛选的1127位受试者中,其中729位由研究者招募。因此,在招募过程中,对研究者的培训和督促最为重要,同时可以协助其他有效的招募措施,如体检中心或相关科室推荐,受试者内部推荐等,这些措施也有效地保证了受试者的招募速度,当然具体措施根据项目情况而定。
总之,在受试者招募过程中,从前期招募计划制定到具体招募措施实施都非常重要,而且要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整体进度有比较好的把握度,做到运筹帷幄,才能轻松做到受试者招募管理。
名誉主编:曲绵域、杨天乐。主编:李国平副主编:于长隆、田野、张世明、史小才。常务编委:冯美云、敖英芳、杨则宜。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树哲、马云、马建、王予彬、邓树勋、艾华、冯连世、冯炜权、吉力立、乔德才、孙学川、苏全生、杨锡让、李之俊、李岳生、李捷、励建安、吴侔天、吴毅、余家阔、张长久、张勇、陆绍中、陆爱云、陈世益、陈启明、陈佩杰、陈家旭、林文弢、周石、周志宏、郑刚、胡扬、钟伯光、骆勤方、秦岭、钱金华、王启荣、徐军、徐晓阳、常芸、梁俊甫、葛新发、傅浩坚、谢敏豪、虞亚明。
医学杂志社发放的编委证书没多大用处,目的是想你多投稿而已。我当年拿过5-6个杂志社的编委证,都是那个样子。
杂志总编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编委会顾问委员为中国工程院程天民、黄志强、鞠躬、黎介寿、黎磊石、卢世璧、王正国、王志雯、吴孟超、姚开泰、俞梦孙、钟世镇院士,编委及审稿专家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以及全军和国内外医学领域各学科的著名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