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委会

发布时间: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委会

我没投过稿,还不清楚这个问题

《中国伤残医学》也是个国家级的期刊,卫生部主管的,挺好的一个杂志,也挺权威的,不必有顾虑,可以放心转

《中国伤残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主办,具有双刊号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杂志投稿要求请参考:

中国伤残医学》由卫生部主管,是国家级期刊。以从事伤(病)残管理、预防、临床、康复、护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投稿须知1.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交流、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信息等栏目。2.来稿须知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著文稿字数在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及个案报告在1000字左右。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标注。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照片反差适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 资助课题及获奖项目:在文后注明项目及获奖类别名称、编号,并附证明材料。4 希望投本刊或其它刊物的稿件多引用《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5 其他文稿(A4纸)需打印,寄稿同时必须附WORD文档的软盘,盘上注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文稿后注明作者联系电话。请附单位推荐信,文稿切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中国伤残医学》对来稿有删改权。《中国伤残医学》不退稿,寄稿同时寄审稿费20元。来稿一经《中国伤残医学》发表,赠当期杂志1册。专有使用权归《中国伤残医学》编辑部所有,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详情可咨询创新医学网,他是本杂志在西本地区的采编中心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委

中国伤残医学》由卫生部主管,是国家级期刊。以从事伤(病)残管理、预防、临床、康复、护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投稿须知1.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交流、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信息等栏目。2.来稿须知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著文稿字数在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及个案报告在1000字左右。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标注。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照片反差适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 资助课题及获奖项目:在文后注明项目及获奖类别名称、编号,并附证明材料。4 希望投本刊或其它刊物的稿件多引用《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5 其他文稿(A4纸)需打印,寄稿同时必须附WORD文档的软盘,盘上注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文稿后注明作者联系电话。请附单位推荐信,文稿切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中国伤残医学》对来稿有删改权。《中国伤残医学》不退稿,寄稿同时寄审稿费20元。来稿一经《中国伤残医学》发表,赠当期杂志1册。专有使用权归《中国伤残医学》编辑部所有,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详情可咨询创新医学网,他是本杂志在西本地区的采编中心

您好。建议您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找陈健教授 擅长: 脊柱及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疾病的诊治;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种关节病、软组织疼痛及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医生简介: 陈健,男,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骨伤科疾病的治疗。1)学术任职:任中国创伤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委 2)医疗成就:从事骨伤学医疗科研及教学40年,擅长于骨关节、脊柱及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种关节病、软组织疼痛及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疗效显著,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级、省级专业文章35篇,著作3本。 3)所获荣誉: 1998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级骨伤名医”称号<< 收起 陈健,男,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骨伤科疾病的治疗。 1)学术任职:任中国创伤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伤残医学》不是核心刊物,普通国家级刊物,至于河北省职称晋升是否管用得看评什么级别职称走什么系列了。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ISSN:1673-6567CN:11-5516/R

孟庆刚教授简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学习经历:1982-198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哈医大一院外科住院医师;1987-1992年哈医大一院外科主治医师;1992-199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1999年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2003-200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1999-2000年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留学;1997年拔尖晋升副教授(34岁),2000年拔尖晋升教授(37岁),35岁任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1995-2004年任哈医大一院创伤外科主任、教授、硕士导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医大一院医务部主任;2004-2013任哈医大四院显微创伤中心主任、常务副院长;2013-至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现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全国十届青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九届、十届常委;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大代表(南岗区荣市人大团副团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五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伤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手显微外科专业主任委员;中国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省卫生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委;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副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医疗技术:擅长专家手部、四肢创伤的救治,一期修复四肢血管周围神经损伤,手指严重辗挫的急诊手指再造、复杂手外伤的急诊功能重建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四肢协和组织皮瓣疾病移植修复供区组织缺损、复合皮瓣急诊一期手指功能重建、上肢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多种手术辽宁治疗、多指离断及毁损的急诊一期修复、脱套性断指再植、肌腱神经移植合作修复长段周围神经肌腱缺损,其中断指再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人工关节置换、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所领导的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现为省重点学科。医学论文:先后于中华级医学杂志及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8篇(均第一作者)(SCI收录7篇)。 教学工作:90年起先后担任;本科、影象、七年制等多轨道千余学时的教学工作,95年担任硕士导师,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9名,05年兼任哈工大机械人研究中心博士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二人。科研课题: 1、承担199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2、承担200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3、承担2005年黑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一项; 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资助项目(子课题)一项; 5、承担200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6、承担200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7、承担2011年哈尔滨市科委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一项。8、承担201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一项。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七项)获199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获1996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1997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三等奖一项;获200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4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一项;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三等奖;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获2007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9年黑龙江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著书:(均第一主编)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伤急救》专著一部。主编由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部创伤的治疗》一部。主编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急救》专著一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四肢小关节人工置换》专著一部。其它获奖:1、1998年、2002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2、1998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200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管理干部称号。4、2001年获黑龙江省优秀青联委员称号。5、2002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名)。6、2002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7、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8、2005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9、2005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称号。10、2006年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1、2008年获抗震救灾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12、2008年获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3、2009年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自愿者称号。14、201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与计生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15、2012年获黑龙江省首届“铁人”式职工称号。【联系电话】,你可以问114〔哈尔滨市一院〕的总机,再由总机帮你接转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由卫生部主管,是国家级期刊。以从事伤(病)残管理、预防、临床、康复、护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投稿须知1.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交流、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信息等栏目。2.来稿须知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著文稿字数在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及个案报告在1000字左右。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标注。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照片反差适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 资助课题及获奖项目:在文后注明项目及获奖类别名称、编号,并附证明材料。4 希望投本刊或其它刊物的稿件多引用《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5 其他文稿(A4纸)需打印,寄稿同时必须附WORD文档的软盘,盘上注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文稿后注明作者联系电话。请附单位推荐信,文稿切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中国伤残医学》对来稿有删改权。《中国伤残医学》不退稿,寄稿同时寄审稿费20元。来稿一经《中国伤残医学》发表,赠当期杂志1册。专有使用权归《中国伤残医学》编辑部所有,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详情可咨询创新医学网,他是本杂志在西本地区的采编中心

您好。建议您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找陈健教授 擅长: 脊柱及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疾病的诊治;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种关节病、软组织疼痛及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医生简介: 陈健,男,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骨伤科疾病的治疗。1)学术任职:任中国创伤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委 2)医疗成就:从事骨伤学医疗科研及教学40年,擅长于骨关节、脊柱及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种关节病、软组织疼痛及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疗效显著,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级、省级专业文章35篇,著作3本。 3)所获荣誉: 1998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级骨伤名医”称号<< 收起 陈健,男,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骨伤科疾病的治疗。 1)学术任职:任中国创伤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伤残医学》不是核心刊物,普通国家级刊物,至于河北省职称晋升是否管用得看评什么级别职称走什么系列了。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ISSN:1673-6567CN:11-5516/R

孟庆刚教授简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学习经历:1982-198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哈医大一院外科住院医师;1987-1992年哈医大一院外科主治医师;1992-199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1999年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2003-200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1999-2000年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留学;1997年拔尖晋升副教授(34岁),2000年拔尖晋升教授(37岁),35岁任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1995-2004年任哈医大一院创伤外科主任、教授、硕士导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医大一院医务部主任;2004-2013任哈医大四院显微创伤中心主任、常务副院长;2013-至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现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全国十届青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九届、十届常委;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大代表(南岗区荣市人大团副团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五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伤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手显微外科专业主任委员;中国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省卫生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委;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副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医疗技术:擅长专家手部、四肢创伤的救治,一期修复四肢血管周围神经损伤,手指严重辗挫的急诊手指再造、复杂手外伤的急诊功能重建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四肢协和组织皮瓣疾病移植修复供区组织缺损、复合皮瓣急诊一期手指功能重建、上肢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多种手术辽宁治疗、多指离断及毁损的急诊一期修复、脱套性断指再植、肌腱神经移植合作修复长段周围神经肌腱缺损,其中断指再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人工关节置换、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所领导的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现为省重点学科。医学论文:先后于中华级医学杂志及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8篇(均第一作者)(SCI收录7篇)。 教学工作:90年起先后担任;本科、影象、七年制等多轨道千余学时的教学工作,95年担任硕士导师,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9名,05年兼任哈工大机械人研究中心博士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二人。科研课题: 1、承担199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2、承担200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3、承担2005年黑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一项; 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资助项目(子课题)一项; 5、承担200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6、承担200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7、承担2011年哈尔滨市科委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一项。8、承担201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一项。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七项)获199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获1996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1997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三等奖一项;获200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4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一项;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三等奖;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获2007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9年黑龙江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著书:(均第一主编)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伤急救》专著一部。主编由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部创伤的治疗》一部。主编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急救》专著一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四肢小关节人工置换》专著一部。其它获奖:1、1998年、2002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2、1998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200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管理干部称号。4、2001年获黑龙江省优秀青联委员称号。5、2002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名)。6、2002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7、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8、2005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9、2005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称号。10、2006年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1、2008年获抗震救灾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12、2008年获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3、2009年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自愿者称号。14、201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与计生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15、2012年获黑龙江省首届“铁人”式职工称号。【联系电话】,你可以问114〔哈尔滨市一院〕的总机,再由总机帮你接转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我没投过稿,还不清楚这个问题

网址:。要求 1.本刊栏目: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短篇报道、个案报告、信息等栏目。 2.来稿须知 2.1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 著文稿字数在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及个案报告在1000字左右。 2.2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 2.3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标注。 2.4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 2.5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 2.6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所在省、市或县)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 2.7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 2.8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 2.9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 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照片反差适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 2.10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 2.11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 2.12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 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资助课题及获奖项目:在文后注明项目及获奖类别名称、编号,并附证明材料。 4 希望投本刊或其它刊物的稿件多引用《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 5其他 5.1文稿(A4纸)需打印,寄稿同时附WORD文档的软盘或光盘,盘上注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和联系电话,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投稿。 5.2文稿后注明作者联系电话。 5.3请附单位推荐信,文稿切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本刊不退稿,寄稿同时寄审稿费20元。来稿一经本刊发表,赠当期杂志1册。专有使用权归本刊编辑部所有,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投稿须知1.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交流、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信息等栏目。2.来稿须知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著文稿字数在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及个案报告在1000字左右。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标注。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照片反差适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 资助课题及获奖项目:在文后注明项目及获奖类别名称、编号,并附证明材料。4 希望投本刊或其它刊物的稿件多引用《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5 其他文稿(A4纸)需打印,寄稿同时必须附WORD文档的软盘,盘上注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文稿后注明作者联系电话。请附单位推荐信,文稿切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中国伤残医学》对来稿有删改权。《中国伤残医学》不退稿,寄稿同时寄审稿费30元。来稿一经《中国伤残医学》发表,赠当期杂志1册。专有使用权归《中国伤残医学》编辑部所有,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孟庆刚教授简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学习经历:1982-198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哈医大一院外科住院医师;1987-1992年哈医大一院外科主治医师;1992-199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1999年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2003-200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1999-2000年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留学;1997年拔尖晋升副教授(34岁),2000年拔尖晋升教授(37岁),35岁任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1995-2004年任哈医大一院创伤外科主任、教授、硕士导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医大一院医务部主任;2004-2013任哈医大四院显微创伤中心主任、常务副院长;2013-至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现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全国十届青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九届、十届常委;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大代表(南岗区荣市人大团副团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五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伤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手显微外科专业主任委员;中国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省卫生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委;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副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医疗技术:擅长专家手部、四肢创伤的救治,一期修复四肢血管周围神经损伤,手指严重辗挫的急诊手指再造、复杂手外伤的急诊功能重建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四肢协和组织皮瓣疾病移植修复供区组织缺损、复合皮瓣急诊一期手指功能重建、上肢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多种手术辽宁治疗、多指离断及毁损的急诊一期修复、脱套性断指再植、肌腱神经移植合作修复长段周围神经肌腱缺损,其中断指再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人工关节置换、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所领导的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现为省重点学科。医学论文:先后于中华级医学杂志及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8篇(均第一作者)(SCI收录7篇)。 教学工作:90年起先后担任;本科、影象、七年制等多轨道千余学时的教学工作,95年担任硕士导师,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9名,05年兼任哈工大机械人研究中心博士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二人。科研课题: 1、承担199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2、承担200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3、承担2005年黑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一项; 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资助项目(子课题)一项; 5、承担200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6、承担200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7、承担2011年哈尔滨市科委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一项。8、承担201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一项。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七项)获199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获1996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1997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三等奖一项;获200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4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一项;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三等奖;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获2007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9年黑龙江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著书:(均第一主编)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伤急救》专著一部。主编由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部创伤的治疗》一部。主编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急救》专著一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四肢小关节人工置换》专著一部。其它获奖:1、1998年、2002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2、1998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200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管理干部称号。4、2001年获黑龙江省优秀青联委员称号。5、2002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名)。6、2002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7、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8、2005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9、2005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称号。10、2006年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1、2008年获抗震救灾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12、2008年获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3、2009年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自愿者称号。14、201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与计生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15、2012年获黑龙江省首届“铁人”式职工称号。【联系电话】,你可以问114〔哈尔滨市一院〕的总机,再由总机帮你接转

中国核医学杂志编委会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PET与分子影像学组组长;北京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位素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理事等学术任职,同时还担任《中华核医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核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师从临床核医学奠基人、著名的临床核医学专家周前教授。从医近30年,在核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心脏、肿瘤、神经核医学功能影像和疑难疾病诊断方面有独到之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核医学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潘中允,1932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吴兴。1950年高中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任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医师,1958年受命组建核医学科(原名同位素室),从事核医学至今。1962—196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师从王世真教授,进修实验核医学。1983—1984年由WHO选派,赴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Wadsworth荣民医院和南加州大学留学,师从著名PET先驱、神经核医学专家D.E.Kuhl和著名临床核医学专家w.H.Blahd,并受到R.A.Hawkins教授、著名放射性药物专家w.Wolf和著名核医学教育专家J.F.Ross的指导,学习临床核医学、PET、放射性药物评价和核医学教育等。回国后继任核医学科和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晋升教授和主任医师,1993年起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兼职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会第二、四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第一、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一至五届中华核医学杂志编委,1998年起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

李思进,1961年8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核医学科专家。现任中华核医学会常务委员、美国核心脏病学会会员、国外医学核医学分册特邀编辑、亚洲核医学杂志编委、中国青年核医学论坛杂志编委、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核医学科主任。1991年曾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奖。1998年被山西卫生厅评为医学学科带头人,所领导的核医学科1999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98年被山西卫生厅评为医学学科带头人,所领导的核医学科1999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主持召开了有13个国家代表出席的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科研协作课题研讨会。曾赴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被评为一样中青年名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