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群,医学硕士,中华名医学会特约专家,中国医师杂志特邀编委,湖北省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省级考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癫痫病医院特邀(癫痫)专家。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同济大学医学部读研及担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在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癫痫)领域有独到见解和丰富临床经验。曾在多所医学院消化科、神经内科、大内科担任领导及临床;为癫痫疾病诊断、治疗工作进行了改进了诸多改进。张主任先后在齐齐哈尔、湖北省人民医院从事精神科(癫痫)、神经内科的临床工作30余年。在30多年的工作实践,在临床及医院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神经内、外科、消化等领域研究成绩卓著,尤其是在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领域成绩最为突出。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解放军神经内科资深专家顾问,中华医学会癫痫病学分会会员。国家“十一五”重点攻关课题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研究员,同时自主主持了多项癫痫病科研课题,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擅长通过、经络核磁免疫基因疗法、三维定痫神经培元疗法治疗肝病、癫痫病,在国内外各大学术文刊发表论文愈58篇。 张向群,男,55岁 医学硕士,中华名医学会特约专家,中国医师杂志特邀编委,湖北省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省级考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95037部队医院首席内科(肝病、癫痫)专家,特约专家。张主任从事肝病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内科疑难病诊治,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病、肾病,癫痫、心脑血管等病症。在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疾病的治疗中,注重中西医辨证治疗,疗效确切显着。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出版医学专著一部《肝病新疗法临床析要》,在干细胞DC免疫基因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国家青年科技奖章。
名誉主编:曲绵域、杨天乐。主编:李国平副主编:于长隆、田野、张世明、史小才。常务编委:冯美云、敖英芳、杨则宜。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树哲、马云、马建、王予彬、邓树勋、艾华、冯连世、冯炜权、吉力立、乔德才、孙学川、苏全生、杨锡让、李之俊、李岳生、李捷、励建安、吴侔天、吴毅、余家阔、张长久、张勇、陆绍中、陆爱云、陈世益、陈启明、陈佩杰、陈家旭、林文弢、周石、周志宏、郑刚、胡扬、钟伯光、骆勤方、秦岭、钱金华、王启荣、徐军、徐晓阳、常芸、梁俊甫、葛新发、傅浩坚、谢敏豪、虞亚明。
1996--1997, 哈医大一院门诊部副主任1997--2000, 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党总支书记1998--2000, 哈医大一院院长助理2000--2003, 哈医大口腔医学院常务副院长2003--2005, 哈医大口腔医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党委副书记2005--至今, 哈医大二院院长2011--至今,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学术机构任职和获得学术称号2011-至今,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2011-至今,黑龙江省口腔医学会会长2006-至今,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2008-至今,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会员2009-至今,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其他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口腔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冷冻医疗组组长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口腔外科首席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十二五”学术带头人哈尔滨医科大学管理研究会理事杂志编委任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副主编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副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 特约审稿专家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常务编委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编委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编委上海口腔医学 编委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编委荣誉称号:2011,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2011,黑龙江省高校十佳公仆2010,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工作者2010,黑龙江省第一批德艺双馨名医2008,首批“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2007,黑龙江省价格诚信建设活动先进个人2006,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5,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哈医大2004年“三育人”先进个人2004,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3,哈医大一院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哈医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1999,2000哈医大一院先进工作者1999,2001哈医大一院优秀共产党员1998,1999,2000年度校优秀医院管理干部1998,哈医大一院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医学杂志社发放的编委证书没多大用处,目的是想你多投稿而已。我当年拿过5-6个杂志社的编委证,都是那个样子。
现任职位:现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介入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常委、湖北省预防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学会常委、湖北省中德医学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湖北省分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医科委员会理事、《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
医学消化病学专家卫生部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学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浙江大学消化病学博士点、硕士点负责人浙江省重点学科内科学和消化病学负责人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医学杂志社发放的编委证书没多大用处,目的是想你多投稿而已。我当年拿过5-6个杂志社的编委证,都是那个样子。
法律分析:符合以下条件中任何三项的专家,可认定为全国知名专家。
SCI统计源期刊杂志编委;任三本以上(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D)医学杂志编委;任三本以上(含)教育部,卫生院统编医学教材编委;教育部,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主编或副主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D)医学杂志主编或副主编;中国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一级专业分会常委以上,二级专业分会副主委以上某一专业领域全国性学科组织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十七条 医学会应当根据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专家鉴定组组成人数应为3人以上单数。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其中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
1996--1997, 哈医大一院门诊部副主任1997--2000, 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党总支书记1998--2000, 哈医大一院院长助理2000--2003, 哈医大口腔医学院常务副院长2003--2005, 哈医大口腔医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党委副书记2005--至今, 哈医大二院院长2011--至今,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学术机构任职和获得学术称号2011-至今,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2011-至今,黑龙江省口腔医学会会长2006-至今,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2008-至今,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会员2009-至今,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其他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口腔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冷冻医疗组组长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口腔外科首席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十二五”学术带头人哈尔滨医科大学管理研究会理事杂志编委任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副主编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副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 特约审稿专家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常务编委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编委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编委上海口腔医学 编委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编委荣誉称号:2011,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2011,黑龙江省高校十佳公仆2010,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工作者2010,黑龙江省第一批德艺双馨名医2008,首批“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2007,黑龙江省价格诚信建设活动先进个人2006,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5,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哈医大2004年“三育人”先进个人2004,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3,哈医大一院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哈医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1999,2000哈医大一院先进工作者1999,2001哈医大一院优秀共产党员1998,1999,2000年度校优秀医院管理干部1998,哈医大一院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2022年11月24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编辑部对原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等人关于“新冠肺炎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的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关注声明。该论文披露了对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1733例患者,在当年6月至9月期间完成的集中随访的研究结果。该论文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COVID-19患者报告了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比如疲劳或肌肉无力。《柳叶刀》编辑部上述关注声明称,《柳叶刀》编辑部在询问通讯作者后,于2022年11月7日被告知,涉事论文中使用的“数据集中的一些变量被错误地打乱了顺序”。“鉴于这些数据错误的程度,我们现在对‘6个月’论文发表关注声明,同时将进一步调查,包括对更正后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和临床审查。”2022年11月24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编辑部发布的关注声明涉事论文的标题是《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6个月临床结局:一项队列研究》,于2021年1月8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上。该论文标明,曹彬、张定宇和王健伟贡献相同。曹彬为论文中标注的通讯作者。其中,曹彬的署名单位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相关网页2021年1月11日发布的信息称,上述研究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黄朝林、黄立学、王业明、李霞、任丽丽、谷晓颖、康亮、郭丽和刘敏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评估了COVID-19对患者的长期结局影响。“研究发现,76%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持续症状。疲劳、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也频繁出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的曹彬教授表示:‘因为COVID-19是一种新发的疾病,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它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我们的随访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然会继续受到该病毒的至少部分影响,出院后的医疗照护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住院时病情更重的患者。我们的研究也提示在更大的人群中进行更长期随访研究的重要性,以便了解该疾病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全面影响。’这项随访研究于2020年6月16日至9月3日期间完成,入选了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1733例患者。患者中位年龄57岁,中位随访时间为发病后186天。”中日友好医院相关网页上述信息称。《柳叶刀》编辑部关注声明针对的文章。该论文称,随访发现,76%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存在至少一个持续症状上述论文的署名作者有ChaolinHuang、LixueHuang、YemingWang、XiaLi、LiliRen、XiaoyingGu、LiangKang、LiGuo、MinLiu、XingZhou、JianfengLuo、ZhenghuiHuang、ShengjinTu、YueZhao、LiChen、DecuiXu、YanpingLi、CaihongLi、LuPeng、YongLi、WuxiangXie、DanCui、LianhanShang、GuohuiFan、JiuyangXu、GengWang、YingWang、JingchuanZhong、ChenWang、JianweiWang、DingyuZhang、BinCao。什么是新冠长期症状?在上述论文发表约一个月前,2020年12月,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社论称,“直面新冠长期症状困境”,并称,在2020年11月底举办的2020“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上,“曹彬介绍了关于武汉COVID-19患者长期结局的情况,并警示,一些出院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可能会持续至少6个月。我们称之为‘新冠长期症状’,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医学问题而且现在就需要采取行动来应对。”在上述涉事论文发表7个月后,2021年8月,曹彬、王健伟等人在《柳叶刀》上发表了对此前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患者中的1276名患者随访一年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还存在至少一种后遗症状的患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下降到12个月时的49%。”论文的标题是《新冠肺炎住院幸存者的1年临床结局:一项纵向队列研究》。对1276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随访一年的研究结果但该论文在首次发表后进行了更正。其更正后的版本最早于2022年5月5日发布在《柳叶刀》网站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个月论文”提及,在新冠肺炎发病6个月后,幸存者报告还存在至少一种症状的比例是76%。但上述“1年论文”提及的相关比例为68%。《柳叶刀》目前尚未披露其关切声明中提及的“数据不一致”是否为这一比例。《柳叶刀》编辑部2022年11月24日发布的上述关注声明称,“在收到了一位研究人员关于这两篇文章之间数据不一致的询问,我们向这两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寻求解释。2022年11月7日,《柳叶刀》编辑部被告知,‘6个月’和‘1年’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是由于‘用于6个月的论文的数据集中的一些变量被错误地打乱了顺序’。鉴于这些数据错误的程度,我们现在对‘6个月’论文发表关注声明,同时将进一步调查,包括对更正后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和临床审查。如有更多信息,我们将立即更新此通知。”此外,2022年5月11日,曹彬和王健伟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上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了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中1192人随访两年的研究结果。该论文称,从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2469新冠肺炎患者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其中1192人在三次随访中完成了评估,被纳入最终分析;94%的人、1119人参加了感染两年后的面对面访谈。总体而言,新冠康复患者在首次感染后两年时的健康状况仍然差于普通人群,这意味着部分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康复。“还存在至少一种后遗症状的新冠肺炎幸存者的比例从6个月时的68%,显著下降到2年时的55%,疲劳或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该论文的标题是《新冠肺炎住院幸存者的2年健康结局:一项纵向队列研究》。该研究被媒体报道为“全球新冠最长随访”。对1192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随访2年的研究结果此外,据《柳叶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2021年7月17日,该期刊发表一项针对英国302家医院超过7万人的观察性研究,发现每两个COVID-19住院患者中会有一人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及谷晓颖在一篇相关评论中写道:‘考虑到全球有大量的SARS-CoV-2感染者,COVID-19后急性期的公共卫生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分析COVID-19后急性期整个临床疾病谱的多种表现之外,还需要在具有不同人口和临床特征的人群中开展进一步研究,以阐明COVID-19后急性期尤其是远期COVID-19的病理生理机制。此外,还需要研究血清学特征,以及急性SARS-CoV-2感染导致的免疫异常和炎症损伤对后急性期或长期COVID-19的影响。’”中日友好医院官网显示,曹彬,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是诊疗呼吸系统感染;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管委会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副院长;担任“国际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学会”委员、《ClinicalRespiratoryJournal》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杂志编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显示,王健伟,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2月至今,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克里斯托弗_梅里埃实验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院校科技管理处处长。2019年6月任副院校长、党委常委。上述信息称,王健伟主要从事重要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曾获多项人才计划项目支持,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成员、“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Biosafety&Health杂志执行主编。
1996--1997, 哈医大一院门诊部副主任1997--2000, 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党总支书记1998--2000, 哈医大一院院长助理2000--2003, 哈医大口腔医学院常务副院长2003--2005, 哈医大口腔医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党委副书记2005--至今, 哈医大二院院长2011--至今,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学术机构任职和获得学术称号2011-至今,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2011-至今,黑龙江省口腔医学会会长2006-至今,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2008-至今,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会员2009-至今,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其他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口腔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冷冻医疗组组长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口腔外科首席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十二五”学术带头人哈尔滨医科大学管理研究会理事杂志编委任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副主编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副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 特约审稿专家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常务编委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编委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编委上海口腔医学 编委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编委荣誉称号:2011,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2011,黑龙江省高校十佳公仆2010,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工作者2010,黑龙江省第一批德艺双馨名医2008,首批“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2007,黑龙江省价格诚信建设活动先进个人2006,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5,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哈医大2004年“三育人”先进个人2004,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3,哈医大一院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哈医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1999,2000哈医大一院先进工作者1999,2001哈医大一院优秀共产党员1998,1999,2000年度校优秀医院管理干部1998,哈医大一院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闵洁,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专攻妇科疾病,尤其在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成员,湖北省医学会围产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武汉市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擅长产科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产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抢救及治疗。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科技厅创新群体1项,湖北省卫生厅科研重点项目1项,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 步一等奖1项;主持《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开发》,2011年经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出版 著作6部(主编或副主编)。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特邀审稿专家,《医学导报》编委。
现任职位:现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介入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常委、湖北省预防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学会常委、湖北省中德医学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湖北省分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医科委员会理事、《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
2006年7月就职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2007年9月参加四川省卫生厅主办四川省卫生系统办公室主任暨新闻发言人培训。2008年1月参加四川大学医院管理MBA项目办公室主办四川大学医院管理MBA项目培训,3月调至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科。2012年2月参加四川省卫生厅主办四川省卫生人事工作宣传培训,7月调至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宣传科、精神文明办公室。2013年4月借调至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技科。2013年8月借调至四川省医学会秘书处,9月借调至四川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同月参加四川省卫生厅主办四川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培训 。2010年5月被聘任为《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特约编委,12月被聘任为《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特约编委。2011年1月被聘任为《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审稿专家,6月被聘任为《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编委,7月被聘任为《医药前沿》杂志特约编委,10月被聘任为《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特邀编委。2012年6月被聘任为《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特约编委。2013年4月被聘任为《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编委。《南充晚报》2006年7月21日第1447期、2006年10月28日第1529期、2008年7月11日第2109期、2008年9月29日第2187期、2009年5月9日第2391期、2009年8月25日第2497期、2009年9月30日第2533期,《川北医学院报》2006年7月15日总第340期、2006年10月30日总第347期、2006年11月15日总第348期、2007年3月30日总第354期、2007年10月20日总第366期、2008年6月30日总第383期、2009年3月30日总第396期、2009年9月30日总第406期分别对其工作后获得的各类奖项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