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7月刊

发布时间: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7月刊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中文核心。《中国全科医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了。在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朋友们的长期支持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据2019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官网显示,《中国全科医学》编委会有编委126人,青年编委57人,国际编委10人,学术顾问1人。

收录情况

《中国全科医学》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copus数据库等收录。

你难讲就我觉得像这种他们的简介,晚上都是会有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会有说明的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目前已进入国内三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数据库收录情况(1)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第六版(综合性医药卫生)(2)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6)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7)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8)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9)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1)美国《化学文摘》(CA)(2)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3)《俄罗斯文摘杂志》(AJ)(4)波兰《哥白尼索引》(IC)(5)EMCare数据库(6)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7)EMCare数据库(EMCare)(8)Scopus数据库(Scopus)(9)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10)Ulrich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月刊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宗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主要读者为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全科医学的科研、教学及社区医务人员。�1、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指导、急诊急救、临床误诊分析与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2、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不超过2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4)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三磷腺苷"。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8)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等)。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11)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12)来稿格式:来稿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本刊欢迎软盘投稿,请将打印稿和存有相应文件的软盘一同寄至编辑部。文件以纯文本格式存盘。�(13)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具备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1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6)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3、本刊投稿指南�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本刊定位于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流行病,院前急救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心理疾患,慢病监测与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管理。编辑部在初筛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然后再看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同类稿件相比是否有独到之处,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等,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是优秀而且"对路"。所以,不属本刊范围的稿件,请勿投本刊,以免影响论文正常发表。来稿请寄:北京市南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128信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69;电话:;传真:;E-mail:zgqkyx@126�com读者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348。《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办刊宗旨:创新办刊理念,期刊与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临床医生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传授医生临床诊治技能;介绍医学标准与规范。办刊方向:改变医学期刊的严肃面孔,打破医学领域的沉闷气息,力求科学严谨,有趣可读、易懂实用、亲切自然。刊物特点:每期一个主题,均以病例分析为经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易懂、实用、便于收藏”的特点。1. 主要栏目专家在线(专家面对面、今日我出诊、每期一课)、指南·标准·方案·共识、临床点拨(专病、讲述、经典病例、循证、临床决策、查房记录、误诊剖析、用药指导、中医中药)、前沿与进展、争鸣、全科医学频道(慢性病管理、急救快车、康复广场、全科医生诊室)、杏林百味(医生·患者、医生与社会、职业发展、医苑杂坛)、临床工具、双语专栏、医生信箱等。2. 来稿要求(1)医学知识类文章要求具有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淡化理论,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便于基层医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医疗人文社会类文章(包括交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启迪性,对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刊主要强调文章对基层医生的实用价值,一般不接收研究论著式稿件。(2)来稿提倡原创。如果非原创,请注明出处。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3)一般不超过2000字(最多不超过2500字)。3. 收稿形式本版长期收稿,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将文章寄到本编辑部。本版部分内容将力邀相关领域专家做以专题讲解。同时跟踪报道、翻译、摘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争取把实用性的医疗知识及时、准确、大量地传递给一线医疗工作者。4. 稿费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给您一定稿酬,以致谢意。5. 出版形式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形式出版。本刊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编辑部在约稿和筛选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对基层医生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然后再看稿件是否具有实用性,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优秀而且实用。本编辑部联系方式如下:《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邮政编码:100069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分学术版和读者版,学术版对文章质量相对要高一些,偏向科研方面,读者版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

1.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简报、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 000字。2.来稿须附第一作者主管单位推荐信,并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3.来稿要求1式2份,其中1份应为原稿,另1份可为复印件,但照片图必须提供2份原始照片。文字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受理。4.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修改稿件、通读校样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和Email地址。5.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或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6.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7.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退请作者修改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将文件名标注在软盘上,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8.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中华医学会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刊用的文稿。9.稿件确认刊用后,将通知作者按有关规定交纳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论著类文章赠送抽印本20份。10.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稿件一般不寄还,但原始照片一律退还作者。若需退还原稿,请在投稿时声明。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中文核心。《中国全科医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了。在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朋友们的长期支持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据2019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官网显示,《中国全科医学》编委会有编委126人,青年编委57人,国际编委10人,学术顾问1人。

收录情况

《中国全科医学》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copus数据库等收录。

要看你的论文质量了,不是太差的话修改一下还是能发的,而且现在是半月刊,一年有24期,你可以找下爱爱医论坛教育版的版主紫色丁香,她是编辑,可以联系她帮你看下文章

实用医学杂志7月刊

有好多的啊: 供参考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按学科分门别类的进行系统评价的医学学术期刊目录,通常所说的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主要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也叫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为参照标准,

同时各地高校和卫生机构根据各地的需要按期刊的影响引子等条件将医学类期刊分为一类、二类或者A、B、C、D等,这种分类方法由于各地的要求不统一,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9 药学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7月

我找别人要的名片。有你要找的吗?希望可以帮助你~

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2月被聘为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年6月年起担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和临床生化检验教研室主任,2000-2003年担任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副主任,2001年起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至今担任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院长。2004年7月至今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现为广东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湛江市科技评估专家,湛江市第三届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湛江市博士联谊会副会长。《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和《广东医学院学报》编委。

1.《肿瘤冷冻治疗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MordenCryosurgeryforCancer》;9(12):与抗肿瘤治疗2003年第8卷第8期中国处方药5.肝癌经皮消融治疗2003年第8卷第4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6.光动力疗法及其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003,Vol8,.化学栓塞一冷消融一酒精注射序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2003年第8卷第3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8.经皮冷消融联合酒精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2003年9月第23卷第9期中华消化杂志9.经皮埋置125碘籽治疗不能切除性胰腺癌2003年第8卷第4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10.改善胰腺癌预后的探索2004年3月第4卷第1期胰腺病学11.光动力和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联合治疗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2004年第10卷第20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2.化学栓塞—经皮冷消融序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2004年第9卷第3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13.进展型消化道癌的化疗中国处方药14.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肝癌中医药治疗方法探析2005年9月第37卷第9期新中医15.冷冻化学消融治疗肝脏巨大结节样增生一例2005年7月第25卷第7期中华消化杂志粒子永久种植近距离内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应用与观察2006年1月第35卷第1期新技术17.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颈部巨大恶性畸胎瘤1例2006年第20卷第2期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8.光动力联合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治疗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2006年第20卷第1期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化学栓塞_冷消融_酒精注射序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性肝细胞癌51例2006年第20卷第2期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经皮冷消融治疗局部进展型非小细胞肺癌2006年第20卷第2期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1.经皮埋置125碘籽治疗进展型胰腺癌效果观察2006年第20卷第1期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2.内镜下射频消融联合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梗阻性肺癌_附34例报告.2006年4月第15卷第2期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3.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508例临床分析2006年第20卷第1期中国交通医学杂志粒子永久置入近距离内放射治疗进展期膀胱癌2007年第21卷第3期交通医学25.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舌癌—附20例报告2007年10月第65卷第5期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6.健脾康复丸治疗大肠癌50例临床研究2007年10月第16卷10期中国中医急症;9;;14(10):;14(9):1430-1436WorldJGastroenterol30.肝癌的冷冻治疗2008年1月28日;16(3):229-235世界华人消化杂志31.肝癌的冷冻治疗2008年5月第17卷第5期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32.冷消融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的肺癌2008年12月第11卷第6期中国肺癌杂志33.微创氩氦靶向冷冻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体会2008年9月第29卷第9期广东医学;15(29):3664-3669WorldJGastroenterol35.肝癌患者冷消融后部分生化指标和前炎症因子的变化2009年2月第18卷第2期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36.光动力疗法联合支架置入姑息性治疗癌性腔道梗阻-附26例报告2009年4月第18卷第2期中国激光医学杂志37.综合治疗巨大心包恶性间皮瘤一例报告2009年12月第16卷第24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281-286Cryobiology39.创建科学发展型惠民性民营医院2010年6月第10卷第6期现代医院40.复大医院建设发展要义2010年1月第10卷第1期现代医院41.复大医院医疗服务差异化战略2010年1月第10卷第1期现代医院42.肝转移瘤冷冻治疗后冷休克3例报告2010年2月第16卷第5期当代医学43.厚德立院惠民济世—着力营造民营医院可持续发展力2010年12月第10卷第12期现代医院44.建精益化控费机制创和谐性多赢格局2010年8月第14卷第8期民营医院45.健脾康复丸对大鼠大肠癌端粒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2010年3月第17卷第2期中国中医药科技46.经皮肺冷冻并发心脏骤停1例报告2010年12月第10卷第12期中国微创外科杂志47.经皮冷冻治疗644例肺癌的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处理2010年8月第13卷第8期中国肺癌杂志48.经皮冷冻猪肺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2010年7月第13卷第7期中国肺癌杂志49.冷冻治疗320例肝癌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2010年10月第17卷第6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50.冷冻治疗后冷休克3例报告2010年第15卷第2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51.全方位建惠民性医院多方面让群众得实惠2010年9月第14卷第9期民营医院52.文化引领与德俱成—复大医院院长徐克成办院理念解读2010年1月第10卷第1期现代医院53.依托领先冷冻技术优势推进肿瘤治疗领域创新2010年1月第10卷第1期现代医院引导靶向经皮冷冻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分析2011年2月第4卷第1期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55.建立实效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2011年1月第15卷第1期中国医院56.晚期胰腺癌经皮冷消融联合125碘粒子近距离治疗后长期生存一例报告2011年3月第18卷第5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57.不同国籍肿瘤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分析2011年12月第11卷第12期现代医院58.超声联合CT引导下经皮冷冻治疗胰腺癌85例2011年10月第5卷第5期中华普通外科文献(电子版)59.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胰腺癌患者CD44v6基因的表达2011年11月第32卷第18期国际检验医学杂志60.建立适应不同国籍肿瘤患者差异化需求的护理服务模式2011年12月第11卷第12期现代医院61.建立住院肿瘤患者全程无缝隙对接护理服务机制2011年12月第11卷第12期现代医院62.胰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血清CA242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2011年11月第32卷第19期国际检验医学杂志63.冷冻消融治疗对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24):(2012)34:(2012)52:β1inPancreaticCancerPatientsusingaTriplexReal-TimeRT-PCRAssay(2012)167:(2012);18(47):;4(5):;4(4):408-419JThoracDis75.不同循环冷冻消融术对西藏小型猪肺部冷冻消融效果的比较2012年10月第5卷第5期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76.冷冻加手术协同治疗一例原发性卵巢鳞癌二次手术后复发病例报告2012,20(02):0398-0399MordernOncology77.猪胰头部冷冻炎症反应观察2012年8月第12卷第4期中华胰腺病杂志78.不同氩气输出功率的氩氦刀冷冻程序对猪胰头部及周边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2012年8月第18卷第8期中华肝胆外科型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与Men1基因变异2012,9(1):68—72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2012年9月第18卷第17期医学综述81.冷冻联合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对IV期胰腺癌患者组织CEACAM6表达的影响2012年12月第12卷第6期中华胰腺病杂志与Cryo-Hit肿瘤冷冻治疗系统比较研究2012年第28卷第7期实用医学杂志83.氩氦刀冷冻治疗分泌胰岛素性多发性内分泌瘤1型1例2012年8月;20(2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84.胰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2012年2月第20卷第2期现代肿瘤医学85.胰头部氩氦刀冷冻手术动物实验的护理2012年5月第26卷第5期chinesenursingresearch86.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2012年1月第12卷第1期现代医院87.异氟烷联用速眠新Ⅱ对西藏小型猪麻醉效果的观察2012(4)动物保健品(2013)(2013)(3);42;(6);19(22):(2013)17-22cryobiology97.经皮冷冻治疗肾上腺转移瘤后血压急剧上升1例报告2013年第53卷第7期山东医药98.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介入化疗乳腺癌致周围神经毒性一例2013年2月第34卷第3期广东医学99.左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粒子刀治疗后并发放射性食管溃疡1例2013年2月第34卷第5期广东医学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Percutaneous Cryoablaton in Combination with Ethanol Injection for Unresectable Heaptocellular Carcinoma”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5):940-949]];”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经皮冷消融合并酒精注射联合治疗”[(中华消化杂志 2003;23(6));参与编著国内乃至全世界第一本专著《氩氦刀靶向肿瘤治疗技术》(A Pioneer Bioscience Pub Co,2003)。在丰富的临床经验支撑下,担任《肿瘤冷冻治疗学》(2007,上海科技教育)主编之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月刊吗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宗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主要读者为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全科医学的科研、教学及社区医务人员。�1、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指导、急诊急救、临床误诊分析与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2、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不超过2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4)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三磷腺苷"。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8)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等)。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11)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12)来稿格式:来稿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本刊欢迎软盘投稿,请将打印稿和存有相应文件的软盘一同寄至编辑部。文件以纯文本格式存盘。�(13)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具备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1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6)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3、本刊投稿指南�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本刊定位于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流行病,院前急救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心理疾患,慢病监测与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管理。编辑部在初筛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然后再看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同类稿件相比是否有独到之处,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等,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是优秀而且"对路"。所以,不属本刊范围的稿件,请勿投本刊,以免影响论文正常发表。来稿请寄:北京市南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128信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69;电话:;传真:;E-mail:zgqkyx@126�com读者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348。《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办刊宗旨:创新办刊理念,期刊与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临床医生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传授医生临床诊治技能;介绍医学标准与规范。办刊方向:改变医学期刊的严肃面孔,打破医学领域的沉闷气息,力求科学严谨,有趣可读、易懂实用、亲切自然。刊物特点:每期一个主题,均以病例分析为经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易懂、实用、便于收藏”的特点。1. 主要栏目专家在线(专家面对面、今日我出诊、每期一课)、指南·标准·方案·共识、临床点拨(专病、讲述、经典病例、循证、临床决策、查房记录、误诊剖析、用药指导、中医中药)、前沿与进展、争鸣、全科医学频道(慢性病管理、急救快车、康复广场、全科医生诊室)、杏林百味(医生·患者、医生与社会、职业发展、医苑杂坛)、临床工具、双语专栏、医生信箱等。2. 来稿要求(1)医学知识类文章要求具有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淡化理论,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便于基层医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医疗人文社会类文章(包括交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启迪性,对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刊主要强调文章对基层医生的实用价值,一般不接收研究论著式稿件。(2)来稿提倡原创。如果非原创,请注明出处。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3)一般不超过2000字(最多不超过2500字)。3. 收稿形式本版长期收稿,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将文章寄到本编辑部。本版部分内容将力邀相关领域专家做以专题讲解。同时跟踪报道、翻译、摘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争取把实用性的医疗知识及时、准确、大量地传递给一线医疗工作者。4. 稿费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给您一定稿酬,以致谢意。5. 出版形式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形式出版。本刊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编辑部在约稿和筛选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对基层医生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然后再看稿件是否具有实用性,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优秀而且实用。本编辑部联系方式如下:《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邮政编码:100069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分学术版和读者版,学术版对文章质量相对要高一些,偏向科研方面,读者版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

1、《中国社会科学》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杂志。投稿的稿件字数要求在万—2万字,同时提供稿件英文题目,另外,《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投稿的单篇稿件字数,比如调研报告、学者视野等,字数要求在—2万字。2、《经济研究》是全国性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为月刊。对投稿的稿件作者的署名有着明确的要求:不得超过五位,且必须确认一位且仅一位通讯作者 ;每位作者的署名资助课题不得超过两个,且署名资助课题(项目)总数不得多于署名作者总数两个。3、《中国全科医学》是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其“心血管系统疾病”专栏征收专题研究系列、原创研究文章、综述文章、专家建议/视点、争鸣文章、系统综述/Meta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投稿。但是不同类别对作者的资历要求不同;对文章的字数也规定了不少于5000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中文核心。《中国全科医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了。在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朋友们的长期支持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据2019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官网显示,《中国全科医学》编委会有编委126人,青年编委57人,国际编委10人,学术顾问1人。

收录情况

《中国全科医学》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copus数据库等收录。

在浙江省卫生厅晋升目录上从今年开始属于一类期刊了,恭喜!以前是二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