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一、科学研究需要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屠呦呦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年代,尽管今人看来“封闭、保守”,但充满了激情和必胜的信念。屠呦呦及其团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土法上马,经过191次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可谓百折不挠。“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胰岛素均不例外,都源自信念的力量。不仅如此,那个年代的科研人员有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邓稼先等),即便拿自己身体做实验也在所不惜。这对当下某些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 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功还得益于文化自信。青蒿素研究源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记载,正是基于对传统古典医药典籍的崇信,他们锲而不舍,终成正果。 反观,中国当下的科技教育界,最缺乏不是科研条件而是学术与文化的自信。近现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蹂躏,被简单地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愚昧”。这种文化自卑感至今仍未消除,如中医药“伪科学”论仍不绝于耳。因此,唯欧美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势,使亦步亦趋地追随变得似乎天经地义。如果他国研究超音速4倍的发动机,中国步其后尘而不是创制新的航空器,那终将受制于人。如果留洋经历和SCI论文变相地成为某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人才任用和绩效评价的尺度,那中国科技人员就有沦为欧美学府奴仆的危险,国家科技与文化安全都令人堪忧。如果传统的中国哲学、历史、文学、文字学、民俗学、中医(药)学科研人员,也被迫为稻粱谋而留洋,那文化消解与瓦解则势所难免。 二、要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创新的机制和体制。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者既无院士头衔,又无博士称号,更无留洋经历,这给中国人才任用和评价体制带来了尴尬。笔者虽不赞同网上有关废除中国院士制度的偏激论,但制度本身的“弱踵”因素值得考量。由于现代人缺乏公心,即便有蔡元培式的伯乐,也不敢贸然不拘一格用人。为了规避任人唯亲,诞生了中国化一刀切式的系列管理办法。如上世纪90年代要进科研院所和高校,须硕士学位;随着博士雨后春笋般“孵出”,如今要进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须博士名号外加留洋经历。50年后是否须有月球游历经历不得而知。貌似公平的管理制度,却让以权谋私者有机可乘。假冒伪劣的院士成果也屡见不鲜。于是众多的屠呦呦被拒之于门外。如何让“低学历”的华罗庚和钱穆们、“非专业”的郭沫若们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又不让方鸿渐们投机钻营,是未来中国科研体制、人事制度改革乃至政体改革面临的难题。 三、科研要有点非功利心、需要默默耕耘的精神。屠呦呦及其团队是自1969年听从上级安排,开始试验研究的。虽然1971年下半年已取得显著疗效,但1974年才得到完全认可。第一篇中文论文1977年才发表,而且还是以“青蒿素协助组”的名义;英文论文更是到1982年才刊发。他们科研不是冲着大笔科研经费和奖励,而是受一种使命驱使的。今年三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都已耄耋之年,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获大奖。屠呦呦的启示告诫人们:科研要有点非功利心、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功利性愈强,愈经不起挫折。反观当下的中国科技教育界的研究,急功近利似乎已成常态,为了早获名利不惜杀鸡取卵。 四、媚外是国之大忌。屠呦呦获此殊荣当然可喜可贺,但决不能以诺贝尔奖项作为科研成果最高、甚至是唯一的评价尺度,须知袁隆平、王选等中国科技精英对人类的贡献,远非诺贝尔奖项所能涵盖;也不可以一荣俱荣之心侵染科学的神圣。笔者获悉屠呦呦家乡的旧居,被以亿元(人民币)天价标出;前些年莫言获奖后,其故居周边的草木都被拔光“沾仙”。这些暴露的是潜在的文化自卑和媚外习气。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和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文化自觉自信不竭的动力和源泉;简单地媚外崇洋为国之大忌。 五、科研成果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投入的多少。科研成果与投入往往不成正比。据说中国研制“嫦娥一号”的开支,仅相当于一公里地铁的费用。屠呦呦们从事青蒿素的研究条件十分简陋,他们土法上马,购置三口大缸做实验用具。现在一些科研人员动辄要求与“国际接轨”与老外攀比。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中国每年的科技投入是相当可观的,但高水准的、具有首创性的成果却不多。大量的资金因疏于监管而浪费,设备被闲置。要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青蒿素的期刊论文最早的时间在 1977年2月15日。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相对分子质量。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青蒿素其它作用也越来越多被发现和应用研究,如抗肿瘤、治疗肺动脉高压、抗糖尿病、胚胎毒性、抗真菌、免疫调节、抗病毒 [ 、抗炎、抗肺纤维化、抗菌、心血管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疟疾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迄今依然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1631年,意大利传教士萨鲁布里诺(AgostinoSalumbrino)从南美洲秘鲁人那里获得了一种有效治疗热病的药物——金鸡纳树皮(cinchonabark)并将之带回欧洲用于热病治疗,不久人们发现该药对间歇热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PierreJoseph)和药学家卡文托(JosephBienaiméCaventou)从金鸡纳树皮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并将之命名为奎宁(quinine)。
主要成就
一、医药研究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
2003年,“双氢青蒿素栓剂”、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二、论文著作
1、屠呦呦,楼之岑.半边莲的生药学研究.见: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52-260.
2、屠呦呦,银柴胡.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520-526.
3、屠呦呦.中药鉴别经验的学习心得.中医杂志,1962,(6):32-35.
4、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编.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5、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3):142.
6、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等.青蒿素(Arteannuin)的结构和反应.化学学报,1979,37(2):129-142.
7、Qinghaosu antimalaria coordinating research studies on Medical Journal,1979,92(12):811-816.
8、青蒿研究协作组.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药学通报,1979,14 (2):49-53.
9、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的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中国科学,1979,(11):1114-1128.
10、屠呦呦.抗疟新药——青蒿素.世界发明,1981,(1):6.
11、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中药青蒿素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药学学报,1981,16(5):366-370.
12、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简报).中药通报,1981,6(2):31.
13、Tu You-you,Ni Mu-yun,Zhong Yu-rong,et on the constituentsof artemisia annua PartⅡ.Planta Medica,1982,44:143-145.
14、肖永庆,屠呦呦.蒿属中药南刘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药学学报,1984,19(12):909-913.
15、吴崇明,屠呦呦.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艾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中药通报,1985,10(1): .吴崇明,屠呦呦.白莲蒿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通报,1985,3(3):34-37.
17、屠呦呦,尹建平,吉力等.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Ⅲ).中草药,1985,16(5):8-9.
18、吴崇明,屠呦呦.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邪蒿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中草药,1985,16(6):2-3.
19、屠呦呦,朱启聪,沈星.中药青蒿幼株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通报,1985,10(9):35-36.
20、肖永庆,屠呦呦.中药南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6,28(3):307-310.
21、屠呦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74-177.
22、屠呦呦.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中药通报,1987,12(4):2-5.
23、肖永庆,毕俊英,刘晓宏,屠呦呦.地丁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学报,1987,29(5):542-536.
24、屠呦呦,陈妙华.苦杏仁的炮制研究.中药通报,1987,12(7):23-28.
25、屠呦呦,张衍箴,张定媛等.青蒿.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四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41-449.
26、尹建平,屠呦呦.南牡蒿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89,20 (4):5-6.
27、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三、人才培养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毕业生4名,博士毕业生1名(王满元)。
扩展资料:
获得诺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感动中国
2016年2月14日,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华人大奖
2016年3月,屠呦呦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7年1月9日,国务院授予屠呦呦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主要成就:发现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扩展资料: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屠呦呦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屠呦呦5日晚上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5日当天看电视时才知道得奖的。谈及获奖感觉,“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
“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屠哟哟获诺奖对中国意味啥?屠哟哟的诺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科学界与诺贝尔奖之间纠缠了几十年,曾有文章写到“中国科学家诺奖之路:曾无限接近 又渐行渐远”。曾经最有希望的是生于江苏的华罗庚,但因诺奖中并无数学家,最终愿景落空。
20世纪中期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共计5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以及药学家屠哟哟。
这5人中,前三位为美国华裔,李远哲生长于台湾,只有此次获奖屠哟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内地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名字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鸣之声。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我自静默向纷华》,一本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的书,精神漫步,心灵沉思,置身大自然,发现生命的本真。此书作者英国女作家莎拉·梅特兰(毛姆文学奖获得者,女权活动家,小说《遥远的北方》被改编成电影,杨紫琼主演,轰动一时),生于上流社会,长于喧嚣热闹,最后皈依静默。她的足迹遍布荒原孤岛、沙漠高地,体验静默,思考静默。此书可看作现代文明中,逃离都市的一个隐喻。
卢梭在湖畔漫步,孤独地沉思;梭罗在湖畔的木屋,用一把简单的斧头,砍去人生多余的枝节;E。B。怀特告别过去,在缅因湖,养了一只小猪;这一次,是一位女作家,她是女权主义者,却在给怀中的婴儿喂奶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丰富的、广饶的静默,心灵安宁之时,哲学的、宗教的、诗意的思考降临。
莎拉·梅特兰置身广袤的自然,凝神倾听大自然的天籁,她能够分得清高处山坡上的寂静与沙漠里的寂静的区别。她能听清楚18种流水的声音,“这些声音相互交织覆盖,谱出一曲水的交响曲”。雪线之上,没有水声,水被冻住了。发现自己,忘记自己,都可以在静默之中。
静默藏在语言之下,却比语言高明。静默像永恒一样深邃,语言如时光般肤浅。奢华、浮华、纷华,如潮水一样退去,留下空旷的沙滩,静谧、静默、静思,留在心中。静默不一定在"云深不知处",亦可能在自己的斗室中。在莎拉·梅特兰的笔下,静默是一种宗教般的体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是一种内心的安宁。
静默之歌是文学永恒的旋律。在静默中追寻神的指引,写下神秘祷词的特蕾莎修女;在喜马拉雅山静修三年的英国比丘尼丹津·芭默;修道院奠基人安东尼,用静默与内心的魔鬼搏斗;作家卡夫卡则在他给情人的信中说道:我总嫌静默不够深,总嫌黑夜不够黑。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在《新爱罗伊斯》中被静默所动,心灵和感觉都恍惚起来。寂静让德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皮卡德心平气静,疲惫不堪的神经得到了抚慰。华兹华斯在他的名作《亲近不朽》中,将静默视作“极乐”。
静默与众神同在,起初,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原来所有的静默,都有待打破。静默如同归巢的鸟儿,纷纷飞向莎拉·梅特兰虚空的灵魂,她以发现的目光,欣赏众多的艺术品蕴含的力量和大胆的幽暗之美,“这是可以看得见的静默”画家拉斐尔在《圣母与圣子》中刻画出慈祥柔和的目光,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达芙妮与阿波罗》,在达芙妮即将变为月桂树的那一瞬间所展现出来的惊愕时刻这里大理石将所表现出来的痛苦瞬间凝固于静默之中。
《我自静默向纷华》虽然是梅特兰个人的精神自传,是个人的心灵史,是她作为一个学者的沉思录,但是,对于现代人被噪音搅乱的头脑来说,它无疑是人生的清凉剂,让我们在忙碌如陀螺旋转的时刻,抽身而退,获得心灵的自由。
阅读这样的一本书,最好在夜阑人静之时,仿佛倾听到天上璀璨群星的窃窃私语;最好在潇潇春雨洒落之际,当春雨随风,滋润大地,万物萌动、生长,读这样一本书,会发现,那些消逝了的人与往事,一一重现,在静默中生长,与心灵对话。
不一定拥有一个瓦尔登湖,生命才可以沉思;不一定夏日走过山涧,人生才可以丰饶。一本打开的书,我自静默向纷华,在孤寂的生活中,发现内心的旅程刚刚开始。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她默默无闻地在研究室里潜心钻研,被世界文化理事授于"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她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还撰写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她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1930年12月30 日生于浙江宁波,父亲在一本《诗经》中根据"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他的女儿取名为"屠呦呦",从此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了不解之缘。
儿时的屠呦呦在家乡亲眼目睹了疟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从小就对中药感兴趣的她下决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的屠呦呦接受抗疟疾药物研究并担任组长。她查阅了大量文献,借鉴古代用药的经验,她与工作团的'成员们沉迷于实验研究中不能自拔,有时工作地忘了吃饭,还有时过夜不睡觉地钻研,虽然长出黑眼圈,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工作的兴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地过去了,她与工作团的成员们进行了380次实验,得出了190多个样品, 2000多张卡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 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疾有效提取物,她们用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一次的发现让屠呦呦坚信一定能发明出抗疟药物。
1972年,屠呦呦与同事们进一步了解青蒿,并从中提取了一种分子,命名为青嵩素,他们进一步发明钻研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在团队们的不断合作和团结下他们针对疟疾根治,在实验室里不断奋斗,并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出了双氢青蒿素,这一药物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的人,对世界作出了难以想象的负献。
面对"诺贝尔奖"这一巨大荣誉,屠呦呦总是说是属于科研集体团队的每一个人和国家科学集体的。她还坚信这一奖项会激励更多的人。
屠呦呦奶奶,您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可您却那么谦虚,您是那么的默默无闻,我要向您学习这种执着坚持的伟大精神。
如果用拯救的性命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绝对独占鳌头。
20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南非各地,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治疟救生,屠呦呦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毅然接下了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那时,疟疾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屠呦呦便走访民间,整理有关疟疾的各种药方。她凭着一双脚,走遍大街小巷;靠着一双手,记遍医嘱药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屠呦呦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这些字堆积起来,超越了东南亚到南非的距离,超过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不是所有的失败累加起来就是成功,屠呦呦研究了200多种药材,依然颗粒无收。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她放弃,毕竟许多发达国家都拿疟疾没办法。但,屠呦呦依旧不肯放弃,因为她觉得她的手上攥着无数病人的生命,寄托着他们唯一的希望。
她翻阅古代的医书,书里对青蒿的记述给了她莫大的灵感和希望。她发现有一种物质对疟疾的抑制程度几乎达到100%,这就是青蒿素。但就在她欣喜若狂之时,希望之火却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青蒿素能不能用在人身上?药一旦用错,那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代价。
屠呦呦毅然决定以身试药。在一次次“生命危险”之后,屠呦呦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实验成功了!在一次次“改良、实验”的死循环后,终于在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新药证书。于是,她让疟疾患病率直线下滑了50%。
现代社会中的家长,其实有很多都不希望让孩子去搞科研,只想让他们有份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屠呦呦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却将一生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她用行动给了人生一个非凡的答案。
屠呦呦,您是世界的福音,中国的骄傲,我的偶像。
2015年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的一年,那个奖项则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该奖后大众有两个关注焦点,一是屠呦呦的身份,他是无博士学位没有出国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如何偏偏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就,二是发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是归功于属于屠呦呦个人还是他所带领的团队。
看到大众的第1个问题时,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哪怕你是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那也会成为成功的那一天,这就好比马云出生并不富有的,他如何能够成为中国首富,是他运气好吗?这当然不是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去埋怨运气,没有努力和坚持,就算你有运气那也不能成功,所以说屠呦呦,为什么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那就是他的努力和坚持正所谓坚持就会有回报,坚持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看到第2个问题时,答案毫无疑问是归功于他所代理的团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再怎么强大也不足以抵抗一个强大的团队,就像古代的秦始皇,他没有自己的兵队,没有自己的得力干将,没有忠实的职员,能开创一个自己的时代吗?当然是不能的,再举一个例子,一条筷子容易断,可千千万万条筷子捆在一起呢,要想折断那就非常的难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所以在一个强大的团队上悠悠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这个奖应该颁给他。
在生活中你要做一件事,哪怕做不好的,你也要努力一下,坚持一下就算失败了,你也至少努力过,坚持过,到后来自己也不后悔,不再寻求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勇往直前,我相信老天不会虐待一个拼了命努力的人。
当你认为天下无敌的时候,也需要一个人,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强大,是抵抗不过一群人的,在生活中认识一些要好的朋友,要好的兄弟,这都是人际关系中足以体现出来的朋友不在多在于对你好不好?是不是看中你身上的某种利益而交的朋友,然而这种朋友是我们要远离的损友,在你好的时候他巴结你,但是在你堕落的时候,他就消失不见了,所以朋友不再多,在于对你好不好,这句话是非常真实的。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总有一些网上所谓的键盘侠们,想要刷自己的存在感,去骂一些拼命拼搏的科学家为我们创造的科学家,认为他们不值得领这个奖,但是仔细一想,一个人带领一个团队去研究出这个药物,功劳归功于其实是团队的,没有人说只是属于屠呦呦一个人的,所以请不要妄下断论,尊重我们的科学家。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题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每每想起这句诗,就不由得想起你——屠呦呦。眼前似是你在埋头写着报告、似是你在泥地里采集着样本、似是你在不停地摇动烧杯……时间随着它缓缓流过。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
你好,屠呦呦,敬业、无私奉献的呦呦。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危险现象,你的老伴至今仍记得你每天回家时的一身酒精味;你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老伴不知有多心疼。在你接到“523”项目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研究,与丈夫咬牙把两个女儿送到别人家去。有人说你很自私,有人说你很伟大。的确,用生命去试毒,用舍去照顾孩子的时间去研究医学的你,一个敬业的科学工作者何不让人敬佩?何不让人震撼?
“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
你好,屠呦呦,坚持不懈的呦呦。难以想象,在设施简陋的条件下你是如何做到的?难以想象,在信息渠道极封闭时你是如何寻找?难以想象,在技术全然没有达到下你是如何做到?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常常“一头汗两腿泥”;一次又一次提炼,常常在实验室内摇瓶子;你与同事不气馁、不放弃,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你翻阅大量的书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如愿以偿,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成功。
“190”这是多大的概念?提炼青蒿素,这多复杂的程序?可正是因为这种“韧劲儿”,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医学史上的这片空白留下了辉煌的一章,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你好,屠呦呦,谦逊为人,淡泊名利的呦呦。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你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你功不可没。然而面对采访,你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是多年来研究集体共同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集体的荣誉。”这样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强烈的团队精神,令人自愧不如。
取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饱含着多么伟大的精神,蕴藏着多么艰辛的故事。
所有光鲜华丽的荣誉下隐藏的都是数不清的夜晚、流不完的汗水、衡量不出来的努力。你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静静地用行动回报国家;你喜欢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得奖不忘身边人;你喜欢正直,蒿径一样的正直,虽遇种种非议,但不作回应,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如蒿花般,低调地努力;你如旗帜般,热烈地爱国;你如星星般,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闪耀着指引的光芒。
眼前仿佛有一个那样的呦呦,一头银色的卷发,戴着如啤酒瓶底般厚的眼镜在泥地弯着腰,用满是污泥的手翻找着青蒿,一株又一株。
你好,屠呦呦。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屠呦呦。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翻开屠呦呦的履历,里面的“中国精神”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在屠呦呦教授出版和发表的众多著作和论文中,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从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像其他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一样,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舍我其谁的情怀,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没有科学创新的动力。在这一点上,屠呦呦不但默默无闻地做着研究,更是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科学家更值得赞美。
屠呦呦身上凸显的“中国精神”也体现在她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上。从表面上看,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药学的成就,但从本质上说,这更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实验医学巧妙而有机的结合。这种大胆的改革创新,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考验,事后证明这种结合十分成功,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规律,也是当代医学界的精髓之一。因此,屠呦呦的这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仅令中国精神生辉,更让这种精神闪耀全世界。
这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她了!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称着是“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表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必须用好这本书,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习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特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荣誉待遇面前不伸手,为着祖国的科学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需要讲好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众,振奋精神。
大家一定记得,当年,陈景润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时,“七七级”大学生刚刚入学报到,坐定课桌,开始如饥似渴地求知。都是关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精彩故事,不仅教育了“七七级”。《哥德巴赫猜想》还被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陈景润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刻入每一个人的脑海,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屠呦呦是时代的符号,是科学家的优秀代表,是当代的陈景润,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屠呦呦与她的诺贝尔奖,讲好她和青蒿素之间有着精彩传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励人,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
屠呦呦为中医药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实至名归。
屠呦呦的作文素材
1、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3、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4、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5、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作文素材——屠呦呦。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该院1952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年4月回归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屠呦呦5日晚上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5日当天看电视时才知道得奖的。谈及获奖感觉,“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
“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屠哟哟获诺奖对中国意味啥?屠哟哟的诺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科学界与诺贝尔奖之间纠缠了几十年,曾有文章写到“中国科学家诺奖之路:曾无限接近 又渐行渐远”。曾经最有希望的是生于江苏的华罗庚,但因诺奖中并无数学家,最终愿景落空。
20世纪中期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共计5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以及药学家屠哟哟。
这5人中,前三位为美国华裔,李远哲生长于台湾,只有此次获奖屠哟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内地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名字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鸣之声。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我自静默向纷华》,一本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的书,精神漫步,心灵沉思,置身大自然,发现生命的本真。此书作者英国女作家莎拉·梅特兰(毛姆文学奖获得者,女权活动家,小说《遥远的北方》被改编成电影,杨紫琼主演,轰动一时),生于上流社会,长于喧嚣热闹,最后皈依静默。她的足迹遍布荒原孤岛、沙漠高地,体验静默,思考静默。此书可看作现代文明中,逃离都市的一个隐喻。
卢梭在湖畔漫步,孤独地沉思;梭罗在湖畔的木屋,用一把简单的斧头,砍去人生多余的枝节;E。B。怀特告别过去,在缅因湖,养了一只小猪;这一次,是一位女作家,她是女权主义者,却在给怀中的婴儿喂奶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丰富的、广饶的静默,心灵安宁之时,哲学的、宗教的、诗意的思考降临。
莎拉·梅特兰置身广袤的自然,凝神倾听大自然的天籁,她能够分得清高处山坡上的寂静与沙漠里的寂静的区别。她能听清楚18种流水的声音,“这些声音相互交织覆盖,谱出一曲水的交响曲”。雪线之上,没有水声,水被冻住了。发现自己,忘记自己,都可以在静默之中。
静默藏在语言之下,却比语言高明。静默像永恒一样深邃,语言如时光般肤浅。奢华、浮华、纷华,如潮水一样退去,留下空旷的沙滩,静谧、静默、静思,留在心中。静默不一定在"云深不知处",亦可能在自己的斗室中。在莎拉·梅特兰的笔下,静默是一种宗教般的体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是一种内心的安宁。
静默之歌是文学永恒的旋律。在静默中追寻神的指引,写下神秘祷词的特蕾莎修女;在喜马拉雅山静修三年的英国比丘尼丹津·芭默;修道院奠基人安东尼,用静默与内心的魔鬼搏斗;作家卡夫卡则在他给情人的信中说道:我总嫌静默不够深,总嫌黑夜不够黑。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在《新爱罗伊斯》中被静默所动,心灵和感觉都恍惚起来。寂静让德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皮卡德心平气静,疲惫不堪的神经得到了抚慰。华兹华斯在他的名作《亲近不朽》中,将静默视作“极乐”。
静默与众神同在,起初,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原来所有的静默,都有待打破。静默如同归巢的鸟儿,纷纷飞向莎拉·梅特兰虚空的灵魂,她以发现的目光,欣赏众多的艺术品蕴含的力量和大胆的幽暗之美,“这是可以看得见的静默”画家拉斐尔在《圣母与圣子》中刻画出慈祥柔和的目光,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达芙妮与阿波罗》,在达芙妮即将变为月桂树的那一瞬间所展现出来的惊愕时刻这里大理石将所表现出来的痛苦瞬间凝固于静默之中。
《我自静默向纷华》虽然是梅特兰个人的精神自传,是个人的心灵史,是她作为一个学者的沉思录,但是,对于现代人被噪音搅乱的头脑来说,它无疑是人生的清凉剂,让我们在忙碌如陀螺旋转的时刻,抽身而退,获得心灵的自由。
阅读这样的一本书,最好在夜阑人静之时,仿佛倾听到天上璀璨群星的窃窃私语;最好在潇潇春雨洒落之际,当春雨随风,滋润大地,万物萌动、生长,读这样一本书,会发现,那些消逝了的人与往事,一一重现,在静默中生长,与心灵对话。
不一定拥有一个瓦尔登湖,生命才可以沉思;不一定夏日走过山涧,人生才可以丰饶。一本打开的书,我自静默向纷华,在孤寂的生活中,发现内心的旅程刚刚开始。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她默默无闻地在研究室里潜心钻研,被世界文化理事授于"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她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还撰写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她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1930年12月30 日生于浙江宁波,父亲在一本《诗经》中根据"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他的女儿取名为"屠呦呦",从此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了不解之缘。
儿时的屠呦呦在家乡亲眼目睹了疟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从小就对中药感兴趣的她下决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的屠呦呦接受抗疟疾药物研究并担任组长。她查阅了大量文献,借鉴古代用药的经验,她与工作团的'成员们沉迷于实验研究中不能自拔,有时工作地忘了吃饭,还有时过夜不睡觉地钻研,虽然长出黑眼圈,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工作的兴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地过去了,她与工作团的成员们进行了380次实验,得出了190多个样品, 2000多张卡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 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疾有效提取物,她们用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一次的发现让屠呦呦坚信一定能发明出抗疟药物。
1972年,屠呦呦与同事们进一步了解青蒿,并从中提取了一种分子,命名为青嵩素,他们进一步发明钻研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在团队们的不断合作和团结下他们针对疟疾根治,在实验室里不断奋斗,并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出了双氢青蒿素,这一药物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的人,对世界作出了难以想象的负献。
面对"诺贝尔奖"这一巨大荣誉,屠呦呦总是说是属于科研集体团队的每一个人和国家科学集体的。她还坚信这一奖项会激励更多的人。
屠呦呦奶奶,您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可您却那么谦虚,您是那么的默默无闻,我要向您学习这种执着坚持的伟大精神。
如果用拯救的性命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绝对独占鳌头。
20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南非各地,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治疟救生,屠呦呦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毅然接下了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那时,疟疾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屠呦呦便走访民间,整理有关疟疾的各种药方。她凭着一双脚,走遍大街小巷;靠着一双手,记遍医嘱药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屠呦呦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这些字堆积起来,超越了东南亚到南非的距离,超过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不是所有的失败累加起来就是成功,屠呦呦研究了200多种药材,依然颗粒无收。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她放弃,毕竟许多发达国家都拿疟疾没办法。但,屠呦呦依旧不肯放弃,因为她觉得她的手上攥着无数病人的生命,寄托着他们唯一的希望。
她翻阅古代的医书,书里对青蒿的记述给了她莫大的灵感和希望。她发现有一种物质对疟疾的抑制程度几乎达到100%,这就是青蒿素。但就在她欣喜若狂之时,希望之火却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青蒿素能不能用在人身上?药一旦用错,那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代价。
屠呦呦毅然决定以身试药。在一次次“生命危险”之后,屠呦呦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实验成功了!在一次次“改良、实验”的死循环后,终于在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新药证书。于是,她让疟疾患病率直线下滑了50%。
现代社会中的家长,其实有很多都不希望让孩子去搞科研,只想让他们有份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屠呦呦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却将一生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她用行动给了人生一个非凡的答案。
屠呦呦,您是世界的福音,中国的骄傲,我的偶像。
2015年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的一年,那个奖项则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该奖后大众有两个关注焦点,一是屠呦呦的身份,他是无博士学位没有出国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如何偏偏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就,二是发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是归功于属于屠呦呦个人还是他所带领的团队。
看到大众的第1个问题时,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哪怕你是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那也会成为成功的那一天,这就好比马云出生并不富有的,他如何能够成为中国首富,是他运气好吗?这当然不是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去埋怨运气,没有努力和坚持,就算你有运气那也不能成功,所以说屠呦呦,为什么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那就是他的努力和坚持正所谓坚持就会有回报,坚持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看到第2个问题时,答案毫无疑问是归功于他所代理的团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再怎么强大也不足以抵抗一个强大的团队,就像古代的秦始皇,他没有自己的兵队,没有自己的得力干将,没有忠实的职员,能开创一个自己的时代吗?当然是不能的,再举一个例子,一条筷子容易断,可千千万万条筷子捆在一起呢,要想折断那就非常的难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所以在一个强大的团队上悠悠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这个奖应该颁给他。
在生活中你要做一件事,哪怕做不好的,你也要努力一下,坚持一下就算失败了,你也至少努力过,坚持过,到后来自己也不后悔,不再寻求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勇往直前,我相信老天不会虐待一个拼了命努力的人。
当你认为天下无敌的时候,也需要一个人,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强大,是抵抗不过一群人的,在生活中认识一些要好的朋友,要好的兄弟,这都是人际关系中足以体现出来的朋友不在多在于对你好不好?是不是看中你身上的某种利益而交的朋友,然而这种朋友是我们要远离的损友,在你好的时候他巴结你,但是在你堕落的时候,他就消失不见了,所以朋友不再多,在于对你好不好,这句话是非常真实的。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总有一些网上所谓的键盘侠们,想要刷自己的存在感,去骂一些拼命拼搏的科学家为我们创造的科学家,认为他们不值得领这个奖,但是仔细一想,一个人带领一个团队去研究出这个药物,功劳归功于其实是团队的,没有人说只是属于屠呦呦一个人的,所以请不要妄下断论,尊重我们的科学家。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题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每每想起这句诗,就不由得想起你——屠呦呦。眼前似是你在埋头写着报告、似是你在泥地里采集着样本、似是你在不停地摇动烧杯……时间随着它缓缓流过。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
你好,屠呦呦,敬业、无私奉献的呦呦。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危险现象,你的老伴至今仍记得你每天回家时的一身酒精味;你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老伴不知有多心疼。在你接到“523”项目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研究,与丈夫咬牙把两个女儿送到别人家去。有人说你很自私,有人说你很伟大。的确,用生命去试毒,用舍去照顾孩子的时间去研究医学的你,一个敬业的科学工作者何不让人敬佩?何不让人震撼?
“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
你好,屠呦呦,坚持不懈的呦呦。难以想象,在设施简陋的条件下你是如何做到的?难以想象,在信息渠道极封闭时你是如何寻找?难以想象,在技术全然没有达到下你是如何做到?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常常“一头汗两腿泥”;一次又一次提炼,常常在实验室内摇瓶子;你与同事不气馁、不放弃,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你翻阅大量的书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如愿以偿,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成功。
“190”这是多大的概念?提炼青蒿素,这多复杂的程序?可正是因为这种“韧劲儿”,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医学史上的这片空白留下了辉煌的一章,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你好,屠呦呦,谦逊为人,淡泊名利的呦呦。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你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你功不可没。然而面对采访,你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是多年来研究集体共同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集体的荣誉。”这样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强烈的团队精神,令人自愧不如。
取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饱含着多么伟大的精神,蕴藏着多么艰辛的故事。
所有光鲜华丽的荣誉下隐藏的都是数不清的夜晚、流不完的汗水、衡量不出来的努力。你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静静地用行动回报国家;你喜欢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得奖不忘身边人;你喜欢正直,蒿径一样的正直,虽遇种种非议,但不作回应,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如蒿花般,低调地努力;你如旗帜般,热烈地爱国;你如星星般,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闪耀着指引的光芒。
眼前仿佛有一个那样的呦呦,一头银色的卷发,戴着如啤酒瓶底般厚的眼镜在泥地弯着腰,用满是污泥的手翻找着青蒿,一株又一株。
你好,屠呦呦。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屠呦呦。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翻开屠呦呦的履历,里面的“中国精神”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在屠呦呦教授出版和发表的众多著作和论文中,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从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像其他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一样,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舍我其谁的情怀,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没有科学创新的动力。在这一点上,屠呦呦不但默默无闻地做着研究,更是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科学家更值得赞美。
屠呦呦身上凸显的“中国精神”也体现在她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上。从表面上看,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药学的成就,但从本质上说,这更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实验医学巧妙而有机的结合。这种大胆的改革创新,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考验,事后证明这种结合十分成功,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规律,也是当代医学界的精髓之一。因此,屠呦呦的这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仅令中国精神生辉,更让这种精神闪耀全世界。
这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她了!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称着是“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表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必须用好这本书,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习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特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荣誉待遇面前不伸手,为着祖国的科学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需要讲好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众,振奋精神。
大家一定记得,当年,陈景润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时,“七七级”大学生刚刚入学报到,坐定课桌,开始如饥似渴地求知。都是关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精彩故事,不仅教育了“七七级”。《哥德巴赫猜想》还被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陈景润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刻入每一个人的脑海,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屠呦呦是时代的符号,是科学家的优秀代表,是当代的陈景润,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屠呦呦与她的诺贝尔奖,讲好她和青蒿素之间有着精彩传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励人,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
屠呦呦为中医药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实至名归。
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氯喹等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时值越南战争,促使国际上迫切寻找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在国内(曾由“523”办...0554
1、中医拿到了让国民期待已久的诺贝尔科学奖。
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CNKI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资源80% 的重要会议文献均连续化、系列化收录,最早回溯至1981年。
扩展资料:
中国知网最早收录在1998年。
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
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相关信息介绍:
中国知网是一家数字出版平台,提供知识的专业服务网站。为学习提供条件;为实现各类学术知识资源的传播分享和增加利用为导向的建设项目;同时也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凭借优质的内容资源、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中国知网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在2007年,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获提名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截至2010年9月,钟南山取得中国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余项,2005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