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多元化战略的研究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多元化战略的研究论文怎么写

谈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 核心能力 春兰集团 论文摘要: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公司采用的主要经营战略。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持久地拥有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状况。实际上很多公司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遭遇险阻。本文根据春兰公司多元化经历,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分析其多元化经营,并分析春兰集团在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而为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公司提供一点意见。 0.引言 核心能力,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年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战略上有别于其他企业,能给企业带来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显著的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及以上的属于不同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企业选择多元化关键一点就在于是否合理有效利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偏离了核心竞争力贸然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则会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隐患。国内企业开展多元化时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结合春兰集团的多元化路径对此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在选择多元化行业时应考虑的几个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 1.理论与研究方法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价值性:为企业带来超值利润和长期优势。(2)独特性:是企业独具的。(3)延展性:帮助企业向更有潜力的行业拓展。(4)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5)长期性: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厚积薄发的结果。 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具体方向选择有四种类型;一是垂直式多元化;二是水平式多元化;三是同心圆式多元化;四是集团式多元化,这种模式给企业带来最大变化和最大风险。如春兰集团进入汽车行业。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增强稳定性,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效应,通过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会由于经验资源的分散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多元化扩张取决于核心能力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典型形式,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对企业采取何种扩张模式能获得较好的绩效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焦点。企业成长理论学家彭罗斯认为,企业的内部成长更鼓励关联性多元化,反对非关联性多元化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以知识、技能为代表的能力体系,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能源是核心竞争力,因此诸如企业多元化也是依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2.案例背景 春兰集团发展回顾 春兰1978年到1979年由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资源优化而成。1985年,企业年产值只有2200万元,净资产465万元,生产能力在全国空调行业倒数第二。 1987—1990年,选择空调器为单一产品。至1990年,春兰实现工业总产值同行业第一位,单一产品战略初见成效。 1991—1994年,通过主打空调的大规模生产占据市场。到1994年,春兰空调产品生产规模全国最大,市场占有率第一。 1995—2000年,由原来的单一产品集团向多元化的产业集团发展。经营领域包括家电业、摩托车业和半导体业。2002年,汽车产业初具规模,第三个产业支柱新能源产业正在崛起。春兰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 春兰集团多元化的挫折 21世纪后,春兰盈利能力逐年减退。2001年,春兰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净利润亿元;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净利润仅为亿。2003年,春兰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2005年结束了连续11年盈利和分红的历史,至07年连续亏损。 3.案例分析与发现 春兰集团多元化的动因分析 春兰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原因有二:家电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产品趋于同质化,产品从供不应求走向供大于求,春兰要做大做强,多元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春兰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实力,资金对于春兰不是难点。于是曾经的空调老大春兰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 春兰集团多元化的困境分析 未抓住核心竞争力 春兰90年代曾是中国空调代名词。春兰那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核心产品空调为基础的整合优势。然而陶建幸的目标是世界大公司,多元化是必然的,表示不想在这样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单一产品上做得太大。但现实不容乐观,新行业开拓受阻,春兰空调也渐渐失去了当年的竞争优势。 盲从多元化 中国制造行业多进行或筹备多元化,很多行业如汽车业准入门槛只需资金,技术门槛低,家电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时选择进入这些行业就成了似乎必然的选择。不止春兰,盲目进军汽车业的美的、奥克斯等家电企业都是典型的外行造车,这样的多元化带有很大的投机性,频爆冷门杀入短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的行业,以为抓住多元化就抓住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愿意为长久地在一个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下工夫,一旦所经营的业务度过创新期,超额利润消失就急于转型。一旦涉足多元化就很难集中优势资源来发展核心产品,不能保住其核心产品的竞争地位。 多元化相关性差 春兰在多元化进程的行业相关性非常差,这也是它失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因为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由于产品或服务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使用的生产技术、营销渠道以及受国家政策变化和国际市场变化波动的影响程度与原有产品项目几乎完全不同,企业不仅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将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资成本,甚至还会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经营战略的实施要比相关多元化困难得多,非一般企业所能为。 春兰集团主营制造业,兼营投资、贸易等,制造业主导产品包括空调、摩托车、汽车、电脑、彩电等。这些经营行业相关性非常小,很难形成多元化的协同效应。这样多元化的优势很难发挥。“不务正业”又盲目多元化,最终使得春兰再无实力夺得霸位,陷入业务青黄不接期,亏损也在预料之中。 4.结语 由春兰集团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多元化经营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在保有核心能力前提下进行多元化,甚至提升核心能力。在多元化时企业应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必须在原有领域内已经站稳脚跟,识别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分析要进入的新业务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需求情况,这样既能利用多元化经营的好处,又能规避盲目多元化经营的危害。同时要有相应的决策部门加以分析,要有战略眼光,考虑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荣平,柯银斌.企业多元化经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高蔚卿.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条件.新视野,2005,2. [3]王晓明.企业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金守清.解析多元化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商业研究,2004. [5]李敬.多元化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郝旭光.多元化经营的几个问题.管理世界,2000,2.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你好的! ①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②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③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⑤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⑥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缕缕就可以了! ⑦ 要是计算机类的代码什么的到CSDN或者51CTO下载!【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 ③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 ④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 ⑤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WARNING】========================================================= [Ⅰ] 如果确认找人代笔,交押金的要慎重考虑! [Ⅱ] 淘宝交易的话,一定看好他的打款时间,有的设定为【3天】,到期之后人家自然收到钱! [Ⅲ] 希望用我的回答能让童鞋们多个心眼!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论文

1引言

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的内在基础是技术多元化,企业技术能力是推动企业走向多元化最重要的力量,并且,技术范式决定了企业的经营领,因而企业技术能力对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作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其构建和维护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企业用于构建技术能力的资源是有限的川。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战略要求企业以不同的方式配置其有限的资源和技术。例如,单一业务型企业将所有资源和技术集中运用于单个业务,而非相关业务型企业则将资源和技术分散给不同行业的业务。所以,实施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构建和开发技术时的资源投人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其技术能力水平也存在差异。

在实施不同的多元化战略时,企业学习和吸收企业外部的知识和技术以满足战略实施的需要。何一种战略的实施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存在差异,例如,单一业务型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需要学习与现有技术存在很大差异的其他专业技术,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的实施肯定要求企业从外部学习和吸收各类新技术和知识。

因此,从内部资源的配置和外部资源的学习与吸收两方面考虑,并不能明确哪一种多元化战略会更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己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不同战略类型的选择等方面风,,并没有涉及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本文研究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可以弥补这一研究空缺。

本文在己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的技术能力联系在一起,结合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主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企业研发强度如何调节多元化战略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弥补了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空缺;明确各类多元化战略对技术能力的影响差异以及最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战略类型,从而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多元化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2理论分析与假设

2. 1概念

多元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广为采用的一种经营战略,是指企业进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或不相关的产品领域寻求发展的一种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将多元化战略分为单一业务型战略、主导业务型战略、相关业务型战略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困。而Rumelt将多元化战略仅分为相关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技术能力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重含义。宏观的技术能力是指国家技术能力,而微观的技术能力是指企业技术能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企业技术能力。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技术资源和技术活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 2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

一般地,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组织的技术来提升和拓展白身的技术能力。企业的技术发展是沿着企业原有的技术发展轨道进行的,即技术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技术轨道是在技术范式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常规”解题活动。当需要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己有知识相关时,其学习效果最好mu。吴贵生等认为学习的对象与己有的知识和技术越相似,学习者需要克服的困难越小,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成本也越低。如果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企业就必须学习与新业务有关的知识和技术来满足该业务经营的需要。己有业务与新业务之间的跨度越大,其相关性越小,企业己有的技术与其需要学习的技术之间的技术跟离越大,因而其技术学习的难度越大,技术学习的效果越差,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速度越慢。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很大程度上是想在各业务间共享己有的知识和技术,以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但是知识和技术在企业内部的转移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知识粘性。知识粘性是Von Hipple提出的,他认为知识粘性就是在技术信息的获得、转移以及应用于一个新地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张莉研究发现知识粘性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粘滞”现象存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技术转移过程中以及同一组织内不同部门间或个体间的技术转移过程中。所以,企业内外部知识和技术转移都是需要成本的。而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所经营的各业务间的技术跟离加大,知识和技术在各业务间的转移成本,即知识粘性不断增加,企业实现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难度也会加大,因而知识和技术转移的效果和效率也会变差。

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单一业务型战略倾向于将资源和技术集中使用于某一特定业务,而多元化战略则是将资源和技术分配给不同的业务。研究表明资源分散化的战略将促使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过度投资,并且使企业倾向于将剩余资本投资于前景堪忧的业务中。因此,多元化战略所带来的资源分配方式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并不符合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原则,也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3结论与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年龄越大,其内部技术的积累时间越长,技术积累量越多,并且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研发活动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研发强度更大,所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更高。

同时,本文证实了采用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其技术能力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并且单一业务型战略的实施最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则最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主导业务型战略、相关业务型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速度。所以本研究证明了企业经营业务过度多元化不利于其总体技术能力的提高。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但是毕业论文又是十分难写的,让很多同学挠破头皮也难以下笔。在这里我为大家展示一篇电大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到同学们!

摘要 :多元化战略被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差异。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协同效应,注重做好主业,通过核心能力的延伸与拓展使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企业战略;多元化经营;风险防范

近年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企业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企业最高层为企业制定的多项业务组合战略,是企业为涉足不同行业环境中的各项业务制定的发展规划,包括进入何种领域、如何进入等。多元化战略通过进入与现有事业在价值创造活动上相互有关的事业或进入一个全新的事业领域,而求得企业的更好发展。

应该说,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数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几乎都采用利这种经营战略。从目前看,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被认为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典范。GE涉足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照明电器、广电传媒、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也许大家都还记得曾经在企业界叱咤一时的史玉柱,也一定不会对那个既造电脑软件、又生产生物制品“脑黄金”的巨人集团表现出过分的陌生。而现在,当年的“巨人”风光却已是悄无声息。“巨人”形象的坍塌与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厦有直接关系。而这座大厦却只是个表面原因,其跌倒后再无回天之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盲目多元化。

企业管理者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常常很复杂。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多元化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是指市场或政府,内部是指企业自身。

一、外部环境的原因

(一)产品需求趋向停滞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亚当·斯密指出,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由于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劳动分工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所承担的特定产品市场的劳动分工的份额也是有限的。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企业享受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收益就会递减。此外,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缩短的趋势。当产品处于衰退期时,市场需求增长率就会停滞甚至变为负数。企业必须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就进行研究开发,更新换代产品,或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做准备。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就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市场的集中程度

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等方面占优势,企业要想达到比产业增长率还要高的增长率,只有进入本企业以外的新市场。因为在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欲与少数起控制作用的企业竞争必然要采用特制的手段,增加广告费,增加科研开发费用。这些必然造成产品成本的提高,投入的增加。如果收入的增长抵不上投入的增长,则该企业边际效益为负,就容易在竞争中失败。高市场集中度使企业在本行业提高增长率的成本升高,于是促使企业进入多元化,以谋求在其他行业发展。

(三)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新生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相反,与新的需求市场相关的老企业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新的产品领域提供了投资机会,企业就可以抓住机会实现多元化发展。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将使企业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增大,从而激励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的风险分散效应。

二、 内部环境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资源潜力

企业积累的未利用的内部资源,是打入新市场的原动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广告宣传费与销售额的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积极从事进行多元化。

(二)达不到经营目标或原经营领域收益较差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域、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动力就不大;反之,企业现有的经营方针、范围与所期望的目标差距越大,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多元化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政策,涉及到进入新的产业,属于企业的方案差距甚大时,才有可能考虑改变原方案,采用多元化发展。

(三)纵向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平衡

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发展中会形成庞大的销售、制造、采购、原料生产、运输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设备和资源,而在纵向链中各阶段的生产能力会出现经常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产生的不经济性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经常性压力。

多元化是企业在具体发展阶段和行业背景下的一种选择:或是加速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这种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弊端。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失败了呢?这是因为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一步说,不同的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风险,战略目标的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在我国,目前不少企业集团不仅在本行业进行大量购并,而且通过购并进入别的行业;不少企业集团提出发展自己的几大支柱产业,并认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散,从而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标。但是,这种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经营风险。

多元化战略毕业论文怎么写

企业多元化经营成败因素分析----------------------------------------------------------------英能网摘自 2001年9月18日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近年来,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其实,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和方式而言,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两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那么,影响多元化经营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供求矛盾及市场竞争程度 供求矛盾与市场竞争程度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制度和实施经营战略的基础。由于企业分处于不同的行业,其外部环境千差万别。 改革开放之初,部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推行多元化战略,把经营范围逐步扩展到其它领域,并且几乎无一例外取得了成功。殊不知,当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成功是因为具备了多元化经营的良好外部环境。首先,当时是短缺经济时代,市场空间很大。其次,企业的生产经营以扩大规模、提高能力为核心,市场竞争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绝大多数行业竞争疲软,行业壁垒尚未形成,这些都为新成员或新产品的进入提供了契机。因此,在这特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自然顺理成章。 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短缺经济在绝大多数领域基本结束,部分行业生产相对过剩。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经营甚至无利、亏损经营。企业如果无视环境的变化,一味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风险。近些年,多元化经营企业失败率的大幅提高,就证明了这个道理。早期的上市公司,其上市时,多元化经营的理念甚为流行,产生了一大批综合类企业。但这些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市场化的资本运作缺乏经验,同时由于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在投资决策方面往往缺乏应有的谨慎及制约,造成许多企业盲目投资扩张,其结果是战线拉得过长,主业模糊,各项业务协调能力差,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综合类企业在T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很大程度与此有关。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某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运行得非常有效,但在另一阶段则可能变得有问题了。”这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无疑是一句格言。 二、行业或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位置 按发展经济学观点,任何产品都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行业或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也要有所选择。企业开拓新领域要力争进入到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的行业或产品中去,避免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行业或产品中,这是由竞争能力、发展潜力和行业壁垒所决定的。因此,对新的行业和新产品的准确预测和判断至关重要,这是进入新领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盲目进入处于生命周期后期的行业和产品中,不但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三、新进入行业与主业的相关性对多元化经营的成败起关键作用 相关性可分为有形关联和无形关联,有形关联是建立在共同的市场、营销渠道、生产、技术、采购、信用、人才等方面,相关业务之间的价值活动能够共享。无形关联则指建立在管理、品牌、商誉等方面的共享。当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建立在有形关联而不是无形关联上时,其多元化成功的机会较大些。有形关联之所以能容易成功,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扩展到新领域,实现资源转移和共享,在新行业容易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因此,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性方式是:在核心专长与核心产业支撑下的有限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很多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失败,就是企业选择多元化的方式和途径不合理。企业决策要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多元化经营也应以新的行业或产品能否使自己充分发挥并增强优势为标准,判断自身现有优势能否延伸到目标行业或产品中。近几年,西方国家兼并浪潮又起,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相关行业为主,尽可能追求业务的相关性。 有人提出,多元化经营相关性强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因为同类行业或产品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要辨证地分析。商界有一条很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不熟不做”,只有最熟悉的事情做起来风险最小。 近年,我国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例证很多,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公司涉足的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财务危机,几乎拖跨了整个公司。 太阳神企业战略一直是“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即保健品发展为主,多元化发展为辅。但从93年开始,太阳神吹响了多元化的进军号角,多元化改变企业原有的一贯战略为“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齐头并进”,一年内上马了包括石油、房地产、化妆品、电脑、酒店等在内的20个项目,在新疆、云南、广东和山东相继组建成立了“经济发展总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和投资。据了解,太阳神转移到这20个项目的资金达亿元。然而这些项目竟没有一个成为新的“太阳神”,非常不幸的是这亿元全部血本无归。在完成早期积累步入持续发展的时候,以为什么领域利润高就能进入什么领域,这最终使太阳神落入了陷阱。到1997年,太阳神已经全年亏损亿元。它在香港的股价由前一年的每股元惨跌到9分港币。 四、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根本依托——核心竞争力 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一定要提到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问题。为什么我们有些企业能保持业绩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而有些企业则是昙花一现呢?关键就是看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国外优秀的企业,大多数只投资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逐步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再逐步考虑多元化经营。 不管企业实施何种形式的多元化,培养和壮大核心竞争能力都至关重要。稳定而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企业自己所熟悉与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并视作为企业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兼顾多元化。优秀的企业,在经营领域的选择上,都首先确定自己的核心主营业务,并积极培养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多元化经营(相关多元化经营→不相关多元化经营)。 成功的海尔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脉络是:首先坚持七年的冰箱专业化经营,在管理、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行业占领领头羊位置。92年开始,根据相关程度逐步从高度相关行业开始进入,然后向中度相关、无关行业展开。首先进入核心技术(制冷技术)同一、市场销售渠道同一、用户类型同一的冰柜和空调行业,逐步向家电与知识产业进军。 海尔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成功的经验可以归纳为: 1、多元化经营的重点放在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辅以少量的大跨度多元化经营。 2、主要是运用无形资产(品牌、管理方法)及兼容的边际成本很低的营销渠道来盘活存量资产,以此方法实现多元化经营,从而达到低成本多元化的目的。 3、除最高主管外,在被兼并的企业中大量使用熟悉本行业的原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现实中,有些企业集团主张实行科、工、贸多元混合发展,这种观点不很妥当。因为企业的战线拉得越长,力量就越分散,控制能力就越弱。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部分大企业相继破产倒闭,多元化经营过度是重要原因。近几年,西方国家兴起一个向主业集中,回归主业的潮流,昭示着企业对过度多元化的反省。 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科学的思路是在突出核心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2—3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当实力的项目,形成对主业的强大支持,这对一个企业而言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企业多元化战略成败因素分析 1+1是否能大于2业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其实,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其本身无优劣之分。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两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则,必然失败。那么,影响多元化经营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呢? 1、供求矛盾及市场竞争的程度 供求矛盾与市场竞争程度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部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推行多元化战略,把经营范围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并且几乎无一例外地取得了成功。殊不知,当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成功是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当时是短缺经济时代市场空间很大;其次,企业的生产经营以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为核心,市场竞争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绝大多数行业竞争疲软,行业壁垒尚未形成,这些都为新成员或新产品的进入提供了契机。因此,在这特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 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短缺经济在绝大多数领域基本结束,部分行业生产相对过剩。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甚至无利、亏损经营。企业如果无视环境的变化,一味追求多元化,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风险。近些年,多元化经营所导致企业失败率的大幅度提高,就证明了这个道理。早期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初,多元化经营的理念甚为流行。但这些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市场化的资本运作缺乏经验。同时,由于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在投资决策方面往往缺乏应有的谨慎和制约,造成许多企业盲目投资扩张,其结果是战线拉得过长,主业模糊,各项业务间的协调不够,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1999)说“某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运行的非常有效,但在另一阶段则可能变得有问题了”。这对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失败无疑是一种注释。 2、行业或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位置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观点,任何产品都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行业或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企业所采取策略也要有所区别。企业开拓新领域要力争进入到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的行业或产品中去,避免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行业或产品中,这是由于竞争能力、发展潜力和行业壁垒所决定的。因此,公司进入新的行业和新产品中,有时不但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3、新进入行业与主业的相关性对多元化经营的成败起关键作用 相关性可分有形关联和无形关联。有形关联是建立在共同的市场、渠道、生产、技术、采购、信息、人才等方面,相关业务之间的价值活动能够共享。无形关联则指建立在管理、品牌、商誉等方面的共享。当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建立有形关联而不是无形关联时,其多元化的成功机会较大些。有形关联之所以成功,主要同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扩展到新领域,实现资源转移和共享,在新行业容易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决策要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多元化经营也应以新的行业或产品能否使自己充分发挥并增强优势为标准,判断自身现有优势能否延伸到目标行业或产品中。近几年,西方国家兼并浪潮又起,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相关行业为主,尽可能追求业务的相关性。 有人提出,多元化经营相关性强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因为同类行业或产品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要辩证分析。商界有一条很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不熟不做”,只有最熟悉的事情做起来风险最小。 近年来,我国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例证很多,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大厦的建设导致财务危机,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广州太阳神公司的战略一直是“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即以保健品发展为主,多元化发展为辅。但1993年开始,太阳神改企业原有的战略为“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齐头并进”,一年内上当了包括石油、房地产、化妆品、电脑、酒店等在内的20个项目,在新疆、云南、广东和山东相继组建了“经济发展总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收购。据了解,太阳神转移到这20个项目的资金就达亿元。然而,这些项目竞没有一个成为新的“太阳神”,亿元全部血本无归。在完成早期积累步入持续发展的时候,认为什么领域利润高就盲目进入什么领域,最终使太阳神落入了陷阱。到1997年,太阳神全年亏损亿元,最终香港的股价由前一年的每股元港币惨跌到9分港币。 4、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根本依托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涉及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为什么我们有些企业能够保持业绩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而有些企业是昙花一现呢?关键就是看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国外成功的企业,大多数只投资一个行业,在这行业里逐步培步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再以此为基础逐步考虑多元化经营。 不管企业实施何种形式的多元化,培养和壮大核心竞争力都至关重要。稳定而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生存基础。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自己熟悉与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兼顾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在经营领域的选择上,都是首先确定自己的主营业务,积极培养核心竞争力,再以此为基础,考虑多元化经营。 海尔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脉络是:首先坚持七年的冰箱专业经营,在管理、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占据领头羊位置。1992年开始,根据相关程度逐步从高度相关行业开始进入,然后向中度相关、无关行业展开。首先进入核心技术(制冷技术)同一、市场销售渠道同一、用户类型同一的冰柜和空调行业,逐步向黑色家电与知识产业拓展。 现实中,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搞过度的多元化,这种做法不妥。因为,企业的战线拉得越长,力量就越分散,控制力就越弱。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部分大企业破产倒闭,过度多元化经营是重要原因。近几年,西方国家兴起主业集中,回归主业的潮流,昭示着企业对过渡多元化的反省。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科学的思路是在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2-3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当实力的项目,形成对主业的强大支持,主业与多元化经营协调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但是毕业论文又是十分难写的,让很多同学挠破头皮也难以下笔。在这里我为大家展示一篇电大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到同学们!

摘要 :多元化战略被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差异。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协同效应,注重做好主业,通过核心能力的延伸与拓展使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企业战略;多元化经营;风险防范

近年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企业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企业最高层为企业制定的多项业务组合战略,是企业为涉足不同行业环境中的各项业务制定的发展规划,包括进入何种领域、如何进入等。多元化战略通过进入与现有事业在价值创造活动上相互有关的事业或进入一个全新的事业领域,而求得企业的更好发展。

应该说,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数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几乎都采用利这种经营战略。从目前看,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被认为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典范。GE涉足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照明电器、广电传媒、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也许大家都还记得曾经在企业界叱咤一时的史玉柱,也一定不会对那个既造电脑软件、又生产生物制品“脑黄金”的巨人集团表现出过分的陌生。而现在,当年的“巨人”风光却已是悄无声息。“巨人”形象的坍塌与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厦有直接关系。而这座大厦却只是个表面原因,其跌倒后再无回天之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盲目多元化。

企业管理者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常常很复杂。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多元化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是指市场或政府,内部是指企业自身。

一、外部环境的原因

(一)产品需求趋向停滞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亚当·斯密指出,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由于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劳动分工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所承担的特定产品市场的劳动分工的份额也是有限的。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企业享受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收益就会递减。此外,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缩短的趋势。当产品处于衰退期时,市场需求增长率就会停滞甚至变为负数。企业必须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就进行研究开发,更新换代产品,或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做准备。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就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市场的集中程度

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等方面占优势,企业要想达到比产业增长率还要高的增长率,只有进入本企业以外的新市场。因为在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欲与少数起控制作用的企业竞争必然要采用特制的手段,增加广告费,增加科研开发费用。这些必然造成产品成本的提高,投入的增加。如果收入的增长抵不上投入的增长,则该企业边际效益为负,就容易在竞争中失败。高市场集中度使企业在本行业提高增长率的成本升高,于是促使企业进入多元化,以谋求在其他行业发展。

(三)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新生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相反,与新的需求市场相关的老企业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新的产品领域提供了投资机会,企业就可以抓住机会实现多元化发展。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将使企业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增大,从而激励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的风险分散效应。

二、 内部环境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资源潜力

企业积累的未利用的内部资源,是打入新市场的原动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广告宣传费与销售额的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积极从事进行多元化。

(二)达不到经营目标或原经营领域收益较差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域、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动力就不大;反之,企业现有的经营方针、范围与所期望的目标差距越大,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多元化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政策,涉及到进入新的产业,属于企业的方案差距甚大时,才有可能考虑改变原方案,采用多元化发展。

(三)纵向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平衡

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发展中会形成庞大的销售、制造、采购、原料生产、运输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设备和资源,而在纵向链中各阶段的生产能力会出现经常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产生的不经济性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经常性压力。

多元化是企业在具体发展阶段和行业背景下的一种选择:或是加速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这种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弊端。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失败了呢?这是因为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一步说,不同的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风险,战略目标的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在我国,目前不少企业集团不仅在本行业进行大量购并,而且通过购并进入别的行业;不少企业集团提出发展自己的几大支柱产业,并认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散,从而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标。但是,这种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经营风险。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题目1.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2.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3.企业智力酱研究. 4.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5.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6.关于推选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7.企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8.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9.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的研究. 10.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11.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 12.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1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14.战略联盟研究. 15.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17.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18.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19.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20.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21.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23.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24.中国企业如何 实施“走出去”战略. 25.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26.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 27.企业人力淘汰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28.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管理与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 29.人力资本投资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30.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31.企业绩效考核研究. 32.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 33.中式快餐的发展问题. 34.企业文化的塑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35.论企业家的修养. 36.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可行性分析. 37.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 38.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初步研究. 39.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40.企业导入ERP的成功关键因素探讨. 41.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探讨. 4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 43.试比较欧美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的异同. 44.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45.电子商务的保障-EC安全技术与认证浅析. 46.国内电子商务网站的综合评述. 47.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模式研究. 48.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相应对策. 49.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发展策略. 50.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物流策略. 51.商贸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策略. 52.企业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策略. 53.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54.物流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55.国际物流的特点及其模式探讨. 56.条码技术与物流运作案例分析. 57.基于互联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 58.基于互联网络环境下的B2B交易行为研究. 59.基于互联网络环境的目标市场选择模型研究. 60.基于互联网络环境的市场细分模型研究. 61.基于互联网络环境的市场定位策略研究. 62.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的选择模型(模式)研究. 63.网络营销品牌策略的选择模型(模式)研究. 64.网络营销服务策略的选择模型(模式)研究. 65.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态度及行为的相关研究. 66.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研究.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68.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研究. 69.大学生使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70.网络对于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71.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认知的调查研究. 72.大学生使用网络行为的实证研究. 73.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及其机制. 74.电子商务系统集成评价体系. 75.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集成信息化机理及其模式. 76.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集成. 77.电子商务项目风险的集成管理模式. 78.企业电子商务战略及其评价. 79.电子支付体系及其监管模式. 80.面向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伙伴合作机制. 81.虚拟企业间信息集成模式研究. 82.电子政府的集成及其协作方. 83.**行业电子商务柔性研究(可选择服装、图书等行业). 84.网络广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85.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研究. 86.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的整合研究. 87.窜货的本源及其有效控制. 88.儿童消费者行为研究. 89.分销渠道的冲突与激励. 90.服务市场营销. 91.广告代言人的选择及其效果研究. 92.金融营销初探. 9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零售业发展对策研究. 94.口碑营销初探. 95.老年旅游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96.论中小企业营销战略. 97.名人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98.女性消费者行为研究. 99.品牌塑造与广告关系分析. 100.企业多元化问题研究. 101.企业价格竞争战略研究. 102.企业文化研究. 103.浅析消费者品牌忠诚. 104.青少年消费者行为研究. 105.渠道创新战略研究. 106.全球化背景下的品牌策略. 107.商业企业自有品牌研究. 108.试论经济全球化与营销本土化. 109.试论企业组织内部的沟通与激励. 120.试论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 121.试析关系营销. 122.试析客户关系管理. 123.试析营销风险管理. 124.试析整合营销. 125.体育营销初探. 126.网络购物行为研究. 127.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128.我国著名品牌的成功及其原因分析. 129.销售渠道控制与管理研究. 130.营销创新战略研究. 131.营销队伍建设与管理. 132.营销危机的防范与补救. 133.中国老年市场营销初探. 134.中国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 135.中国特许经营企业营销策略设计. 136.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文秘杂烩网

多元化战略的研究意义论文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论文

1引言

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的内在基础是技术多元化,企业技术能力是推动企业走向多元化最重要的力量,并且,技术范式决定了企业的经营领,因而企业技术能力对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作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其构建和维护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企业用于构建技术能力的资源是有限的川。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战略要求企业以不同的方式配置其有限的资源和技术。例如,单一业务型企业将所有资源和技术集中运用于单个业务,而非相关业务型企业则将资源和技术分散给不同行业的业务。所以,实施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构建和开发技术时的资源投人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其技术能力水平也存在差异。

在实施不同的多元化战略时,企业学习和吸收企业外部的知识和技术以满足战略实施的需要。何一种战略的实施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存在差异,例如,单一业务型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需要学习与现有技术存在很大差异的其他专业技术,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的实施肯定要求企业从外部学习和吸收各类新技术和知识。

因此,从内部资源的配置和外部资源的学习与吸收两方面考虑,并不能明确哪一种多元化战略会更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己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不同战略类型的选择等方面风,,并没有涉及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本文研究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可以弥补这一研究空缺。

本文在己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的技术能力联系在一起,结合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主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企业研发强度如何调节多元化战略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弥补了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空缺;明确各类多元化战略对技术能力的影响差异以及最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战略类型,从而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多元化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2理论分析与假设

2. 1概念

多元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广为采用的一种经营战略,是指企业进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或不相关的产品领域寻求发展的一种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将多元化战略分为单一业务型战略、主导业务型战略、相关业务型战略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困。而Rumelt将多元化战略仅分为相关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技术能力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重含义。宏观的技术能力是指国家技术能力,而微观的技术能力是指企业技术能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企业技术能力。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技术资源和技术活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 2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

一般地,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组织的技术来提升和拓展白身的技术能力。企业的技术发展是沿着企业原有的技术发展轨道进行的,即技术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技术轨道是在技术范式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常规”解题活动。当需要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己有知识相关时,其学习效果最好mu。吴贵生等认为学习的对象与己有的知识和技术越相似,学习者需要克服的困难越小,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成本也越低。如果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企业就必须学习与新业务有关的知识和技术来满足该业务经营的需要。己有业务与新业务之间的跨度越大,其相关性越小,企业己有的技术与其需要学习的技术之间的技术跟离越大,因而其技术学习的难度越大,技术学习的效果越差,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速度越慢。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很大程度上是想在各业务间共享己有的知识和技术,以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但是知识和技术在企业内部的转移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知识粘性。知识粘性是Von Hipple提出的,他认为知识粘性就是在技术信息的获得、转移以及应用于一个新地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张莉研究发现知识粘性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粘滞”现象存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技术转移过程中以及同一组织内不同部门间或个体间的技术转移过程中。所以,企业内外部知识和技术转移都是需要成本的。而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所经营的各业务间的技术跟离加大,知识和技术在各业务间的转移成本,即知识粘性不断增加,企业实现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难度也会加大,因而知识和技术转移的效果和效率也会变差。

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单一业务型战略倾向于将资源和技术集中使用于某一特定业务,而多元化战略则是将资源和技术分配给不同的业务。研究表明资源分散化的战略将促使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过度投资,并且使企业倾向于将剩余资本投资于前景堪忧的业务中。因此,多元化战略所带来的资源分配方式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并不符合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原则,也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3结论与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年龄越大,其内部技术的积累时间越长,技术积累量越多,并且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研发活动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研发强度更大,所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更高。

同时,本文证实了采用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其技术能力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并且单一业务型战略的实施最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则最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主导业务型战略、相关业务型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速度。所以本研究证明了企业经营业务过度多元化不利于其总体技术能力的提高。

【摘 要】多元化发展战略是目前很多企业热衷的战略选择,也是在企业界和理论界很具争议的一项战略选择。最近,联想宣布将投入30亿元涉足房地产行业,海尔和纽约人寿也签署了合作合同,从此海尔开始了对保险行业的涉足,而电器巨头TCL更是涉足了电子、家电、通信等各个领域,由此可见,多元化战略在我国已经开始广泛的发展。多元化战略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模式之一,因此,多元化在国内外企业战略研究和实践中都颇受重视。关于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问题,理论界争论已久。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发展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动因;形式;专业化 上世纪60年代,多元化战略初现,二战后世界经济复苏并迅速发展,很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对自身的经营领域进行扩展,这是最初的多元化战略发展。这一时期的多元化战略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失败的,这对以后的多元化战略都是宝贵的经验指导。因此如何选择及实施多元化战略、如何构建适当的组织结构,以及如何协调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企业战略研究的中心问题。 一、多元化战略的涵义 1957年,著名经营战略家安索夫于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多元化战略》,第一次提出了多元化战略的概念。多元化战略又叫多角化战略,这种战略就是企业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产业,让企业通过涉足其他行业,达到增加经营范围和收益的目的。一般来说,多元化战略是一种和专业化发展相对的战略,专业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途径,是企业发展初期的一种必然的发展选择,这种专业化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并能够产生规模效益;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在专业化发展到一个高度之后,为了继续发展而进行了选择。首先,多元化是一种企业成长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方式;其次,多元化不是企业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企业成长的战略行为。 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 企业实行多元化的主要目标已不在于建立共同的业务主线,而在于提高投资报酬率、增进效益、规避风险等。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企业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范围经济。即企业通过自身发展或者在专业化道路上继续发展无法达到其战略目标。范围经济是由于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产生的节约,它不同于规模经济的地方在于范围经济是在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瓶颈”后,企业谋求更大发展而以核心产品为圆点进行的相关多元化,增加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寻找新的增长点。二是资源过剩。即企业阶段目标达成后,在满足现有阶段扩张的情况下仍有剩余资源,如果企业拥有剩余资源,就会产生扩大规模的内在动力。当现有产品比较成熟时候就会为这些剩余资源寻找出路,而在这时多元化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三是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市场地位可以用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顾客满意度来衡量。尤其是企业集团尤其喜欢采用多元化战略,这样的好处主要是企业集团可以用一个优势市场中获得的多余利润来支撑其在其他行业中的发展,以此来扩大影响力。四是企业的战略转型。即企业所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竞争已日趋白热化,成长性较低,这时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得不寻找新的主营业务,很多时候就采用不相关多元化战略。五是规避风险。很多企业进行多元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规避风险,“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首要任务。此外,战术性发展也是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与战略转移相对应,当某个新行业的吸引力很大,也就是市场容量大、增长率高、竞争程度低的时候,拥有足够经营资源剩余的企业可能会以战术性发展为目标来进入新的行业,从事多元化经营。 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方式 1.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进入与公司现在的业务在价值链上拥有竞争性的,有价值的“战略匹配关系”的新业务。战略匹配存在于价值链非常相似并能为公司带来机会的不同经营业务之间,这种匹配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包括分享技术、销售力量、售后服务、知名商标与降低成本等。战略匹配关系可以存在于各业务价值链的任何地方:在与供应商的联系中,在技术活动中,在生产、销售、营销或分销活动中。相关多元化最通常的一些方式是:(1)进入能够共享销售队伍、广告、品牌和销售机构的经营领域(如洗发水的生产者进入护发品业);(2)探求密切相关的技术和专有技能(如生产安全防盗门的企业进入保险柜的生产);(3)将技术秘诀和专有技能,从一种经营转移到另一种(如一家成功经营的中餐馆并购洋快餐连锁店);(4)将组织的品牌名称和在顾客中建立起的信誉转移到一种新的产品和服务(如一家保险公司并购一家证券公司);(5)购并非常有助于公司在目前经营地位的新业务 (如电视台购买一家电影制作公司以提供节目的原始资料)。相关多元化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宝洁公司的系列产品包括,碧浪洗衣粉、飘柔洗发水、佳洁士牙膏等,虽然所有不同的业务都有着不同的竞争者和不同的生产要求,但这些经营都是通过同样的批发销售渠道,在同样的零售点销售,卖给同样的顾客,并且采用了同样的广告和促销方式,使用相同的营销和买卖技巧。 2.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所谓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进入的新业务领域,与公司其他业务并不存在战略匹配关系。寻求不相关多元化的公司努力使其多元化目标确切符合行业吸引力标准和进入成本标准,而不太考虑状况改善标准。寻求不相关多元化的公司几乎总是通过购并一家已存在的公司来进入新领域,而很少在自己的公司结构内组建新的子公司。只要不相关多元化能为公司带来年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且被并购公司不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暂不使用状况改善检验就被视为是合理的。可选择并购的公司主要有三种:一是资产被低估的公司;二是财务困难的公司;三是有着光明的增长前景但缺少投资资本的公司。当一个公司需要远离一种被危及的或没有吸引力的行业,并且没有可以转移到邻近行业的能力时,可以选择不相关多元化。另外,投资者对不相关业务的偏好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否则,是否进行不相关多元化只能取决于具体情况下的财务收益前景。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成功的多元化经营是建立在成功的专业化经营基础上的。企业的主导产业可以建立起巨大的优势,是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的基础,企业的主导产业可以为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管理经验以及技术和市场优势,促进多元化战略的成功。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资源优势出发,选择合适的行业发展。企业发展相关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实现战略协同作用和分摊成本,且风险较小。不相关多元化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太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且风险较大。企业一般不宜进行大规模的低相关扩展。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来说,多元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使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很有可能陷入多元化的陷阱中:战线过长,资源分散,经营风险增加,战略投资长期得不到回报,甚至拖累了主业的发展。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多元化的战略可能是馅饼,也可能是陷阱,关键在于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自己的企业战略。 参 考 文 献 [1]李林.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 [2]许海峰.企业多元化动因与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 [3]安扬.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6 [4]伍晓玲.基于知识的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5 [5]董亚辉.我国企业的多元化战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但是毕业论文又是十分难写的,让很多同学挠破头皮也难以下笔。在这里我为大家展示一篇电大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到同学们!

摘要 :多元化战略被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差异。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协同效应,注重做好主业,通过核心能力的延伸与拓展使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企业战略;多元化经营;风险防范

近年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企业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企业最高层为企业制定的多项业务组合战略,是企业为涉足不同行业环境中的各项业务制定的发展规划,包括进入何种领域、如何进入等。多元化战略通过进入与现有事业在价值创造活动上相互有关的事业或进入一个全新的事业领域,而求得企业的更好发展。

应该说,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数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几乎都采用利这种经营战略。从目前看,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被认为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典范。GE涉足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照明电器、广电传媒、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也许大家都还记得曾经在企业界叱咤一时的史玉柱,也一定不会对那个既造电脑软件、又生产生物制品“脑黄金”的巨人集团表现出过分的陌生。而现在,当年的“巨人”风光却已是悄无声息。“巨人”形象的坍塌与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厦有直接关系。而这座大厦却只是个表面原因,其跌倒后再无回天之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盲目多元化。

企业管理者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常常很复杂。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多元化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是指市场或政府,内部是指企业自身。

一、外部环境的原因

(一)产品需求趋向停滞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亚当·斯密指出,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由于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劳动分工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所承担的特定产品市场的劳动分工的份额也是有限的。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企业享受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收益就会递减。此外,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缩短的趋势。当产品处于衰退期时,市场需求增长率就会停滞甚至变为负数。企业必须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就进行研究开发,更新换代产品,或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做准备。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就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市场的集中程度

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等方面占优势,企业要想达到比产业增长率还要高的增长率,只有进入本企业以外的新市场。因为在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欲与少数起控制作用的企业竞争必然要采用特制的手段,增加广告费,增加科研开发费用。这些必然造成产品成本的提高,投入的增加。如果收入的增长抵不上投入的增长,则该企业边际效益为负,就容易在竞争中失败。高市场集中度使企业在本行业提高增长率的成本升高,于是促使企业进入多元化,以谋求在其他行业发展。

(三)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新生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相反,与新的需求市场相关的老企业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新的产品领域提供了投资机会,企业就可以抓住机会实现多元化发展。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将使企业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增大,从而激励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的风险分散效应。

二、 内部环境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资源潜力

企业积累的未利用的内部资源,是打入新市场的原动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广告宣传费与销售额的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积极从事进行多元化。

(二)达不到经营目标或原经营领域收益较差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域、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动力就不大;反之,企业现有的经营方针、范围与所期望的目标差距越大,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多元化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政策,涉及到进入新的产业,属于企业的方案差距甚大时,才有可能考虑改变原方案,采用多元化发展。

(三)纵向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平衡

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发展中会形成庞大的销售、制造、采购、原料生产、运输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设备和资源,而在纵向链中各阶段的生产能力会出现经常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产生的不经济性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经常性压力。

多元化是企业在具体发展阶段和行业背景下的一种选择:或是加速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这种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弊端。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失败了呢?这是因为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一步说,不同的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风险,战略目标的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在我国,目前不少企业集团不仅在本行业进行大量购并,而且通过购并进入别的行业;不少企业集团提出发展自己的几大支柱产业,并认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散,从而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标。但是,这种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经营风险。

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论文

国家物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这是要根据当时当代人们的思想

你好的! ①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②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③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⑤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⑥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缕缕就可以了! ⑦ 要是计算机类的代码什么的到CSDN或者51CTO下载!【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 ③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 ④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 ⑤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WARNING】========================================================= [Ⅰ] 如果确认找人代笔,交押金的要慎重考虑! [Ⅱ] 淘宝交易的话,一定看好他的打款时间,有的设定为【3天】,到期之后人家自然收到钱! [Ⅲ] 希望用我的回答能让童鞋们多个心眼!

伙计,物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这是我的论文,这个篇论文写得非常好,值得推荐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但是毕业论文又是十分难写的,让很多同学挠破头皮也难以下笔。在这里我为大家展示一篇电大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到同学们!

摘要 :多元化战略被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差异。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协同效应,注重做好主业,通过核心能力的延伸与拓展使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企业战略;多元化经营;风险防范

近年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企业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企业最高层为企业制定的多项业务组合战略,是企业为涉足不同行业环境中的各项业务制定的发展规划,包括进入何种领域、如何进入等。多元化战略通过进入与现有事业在价值创造活动上相互有关的事业或进入一个全新的事业领域,而求得企业的更好发展。

应该说,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数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几乎都采用利这种经营战略。从目前看,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被认为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典范。GE涉足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照明电器、广电传媒、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也许大家都还记得曾经在企业界叱咤一时的史玉柱,也一定不会对那个既造电脑软件、又生产生物制品“脑黄金”的巨人集团表现出过分的陌生。而现在,当年的“巨人”风光却已是悄无声息。“巨人”形象的坍塌与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厦有直接关系。而这座大厦却只是个表面原因,其跌倒后再无回天之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盲目多元化。

企业管理者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常常很复杂。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多元化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是指市场或政府,内部是指企业自身。

一、外部环境的原因

(一)产品需求趋向停滞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亚当·斯密指出,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由于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劳动分工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所承担的特定产品市场的劳动分工的份额也是有限的。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企业享受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收益就会递减。此外,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缩短的趋势。当产品处于衰退期时,市场需求增长率就会停滞甚至变为负数。企业必须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就进行研究开发,更新换代产品,或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做准备。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就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市场的集中程度

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等方面占优势,企业要想达到比产业增长率还要高的增长率,只有进入本企业以外的新市场。因为在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欲与少数起控制作用的企业竞争必然要采用特制的手段,增加广告费,增加科研开发费用。这些必然造成产品成本的提高,投入的增加。如果收入的增长抵不上投入的增长,则该企业边际效益为负,就容易在竞争中失败。高市场集中度使企业在本行业提高增长率的成本升高,于是促使企业进入多元化,以谋求在其他行业发展。

(三)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新生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相反,与新的需求市场相关的老企业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新的产品领域提供了投资机会,企业就可以抓住机会实现多元化发展。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将使企业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增大,从而激励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的风险分散效应。

二、 内部环境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资源潜力

企业积累的未利用的内部资源,是打入新市场的原动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广告宣传费与销售额的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积极从事进行多元化。

(二)达不到经营目标或原经营领域收益较差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域、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动力就不大;反之,企业现有的经营方针、范围与所期望的目标差距越大,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多元化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政策,涉及到进入新的产业,属于企业的方案差距甚大时,才有可能考虑改变原方案,采用多元化发展。

(三)纵向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平衡

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发展中会形成庞大的销售、制造、采购、原料生产、运输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设备和资源,而在纵向链中各阶段的生产能力会出现经常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产生的不经济性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经常性压力。

多元化是企业在具体发展阶段和行业背景下的一种选择:或是加速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这种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弊端。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失败了呢?这是因为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一步说,不同的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风险,战略目标的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在我国,目前不少企业集团不仅在本行业进行大量购并,而且通过购并进入别的行业;不少企业集团提出发展自己的几大支柱产业,并认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散,从而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标。但是,这种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经营风险。

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论文3000

伙计,物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这是我的论文,这个篇论文写得非常好,值得推荐

你好的! ①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②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③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⑤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⑥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缕缕就可以了! ⑦ 要是计算机类的代码什么的到CSDN或者51CTO下载!【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 ③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 ④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 ⑤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WARNING】========================================================= [Ⅰ] 如果确认找人代笔,交押金的要慎重考虑! [Ⅱ] 淘宝交易的话,一定看好他的打款时间,有的设定为【3天】,到期之后人家自然收到钱! [Ⅲ] 希望用我的回答能让童鞋们多个心眼!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论文

1引言

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的内在基础是技术多元化,企业技术能力是推动企业走向多元化最重要的力量,并且,技术范式决定了企业的经营领,因而企业技术能力对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作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其构建和维护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企业用于构建技术能力的资源是有限的川。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战略要求企业以不同的方式配置其有限的资源和技术。例如,单一业务型企业将所有资源和技术集中运用于单个业务,而非相关业务型企业则将资源和技术分散给不同行业的业务。所以,实施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构建和开发技术时的资源投人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其技术能力水平也存在差异。

在实施不同的多元化战略时,企业学习和吸收企业外部的知识和技术以满足战略实施的需要。何一种战略的实施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存在差异,例如,单一业务型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需要学习与现有技术存在很大差异的其他专业技术,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的实施肯定要求企业从外部学习和吸收各类新技术和知识。

因此,从内部资源的配置和外部资源的学习与吸收两方面考虑,并不能明确哪一种多元化战略会更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己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不同战略类型的选择等方面风,,并没有涉及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本文研究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可以弥补这一研究空缺。

本文在己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的技术能力联系在一起,结合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主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企业研发强度如何调节多元化战略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弥补了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空缺;明确各类多元化战略对技术能力的影响差异以及最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战略类型,从而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多元化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2理论分析与假设

2. 1概念

多元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广为采用的一种经营战略,是指企业进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或不相关的产品领域寻求发展的一种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将多元化战略分为单一业务型战略、主导业务型战略、相关业务型战略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困。而Rumelt将多元化战略仅分为相关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技术能力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重含义。宏观的技术能力是指国家技术能力,而微观的技术能力是指企业技术能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企业技术能力。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技术资源和技术活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 2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

一般地,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组织的技术来提升和拓展白身的技术能力。企业的技术发展是沿着企业原有的技术发展轨道进行的,即技术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技术轨道是在技术范式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常规”解题活动。当需要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己有知识相关时,其学习效果最好mu。吴贵生等认为学习的对象与己有的知识和技术越相似,学习者需要克服的困难越小,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成本也越低。如果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企业就必须学习与新业务有关的知识和技术来满足该业务经营的需要。己有业务与新业务之间的跨度越大,其相关性越小,企业己有的技术与其需要学习的技术之间的技术跟离越大,因而其技术学习的难度越大,技术学习的效果越差,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速度越慢。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很大程度上是想在各业务间共享己有的知识和技术,以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但是知识和技术在企业内部的转移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知识粘性。知识粘性是Von Hipple提出的,他认为知识粘性就是在技术信息的获得、转移以及应用于一个新地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张莉研究发现知识粘性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粘滞”现象存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技术转移过程中以及同一组织内不同部门间或个体间的技术转移过程中。所以,企业内外部知识和技术转移都是需要成本的。而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所经营的各业务间的技术跟离加大,知识和技术在各业务间的转移成本,即知识粘性不断增加,企业实现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难度也会加大,因而知识和技术转移的效果和效率也会变差。

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单一业务型战略倾向于将资源和技术集中使用于某一特定业务,而多元化战略则是将资源和技术分配给不同的业务。研究表明资源分散化的战略将促使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过度投资,并且使企业倾向于将剩余资本投资于前景堪忧的业务中。因此,多元化战略所带来的资源分配方式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并不符合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原则,也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3结论与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年龄越大,其内部技术的积累时间越长,技术积累量越多,并且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研发活动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研发强度更大,所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更高。

同时,本文证实了采用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其技术能力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并且单一业务型战略的实施最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而非相关业务型战略则最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主导业务型战略、相关业务型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速度。所以本研究证明了企业经营业务过度多元化不利于其总体技术能力的提高。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但是毕业论文又是十分难写的,让很多同学挠破头皮也难以下笔。在这里我为大家展示一篇电大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到同学们!

摘要 :多元化战略被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差异。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协同效应,注重做好主业,通过核心能力的延伸与拓展使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企业战略;多元化经营;风险防范

近年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企业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企业最高层为企业制定的多项业务组合战略,是企业为涉足不同行业环境中的各项业务制定的发展规划,包括进入何种领域、如何进入等。多元化战略通过进入与现有事业在价值创造活动上相互有关的事业或进入一个全新的事业领域,而求得企业的更好发展。

应该说,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数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几乎都采用利这种经营战略。从目前看,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被认为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典范。GE涉足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照明电器、广电传媒、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也许大家都还记得曾经在企业界叱咤一时的史玉柱,也一定不会对那个既造电脑软件、又生产生物制品“脑黄金”的巨人集团表现出过分的陌生。而现在,当年的“巨人”风光却已是悄无声息。“巨人”形象的坍塌与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厦有直接关系。而这座大厦却只是个表面原因,其跌倒后再无回天之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盲目多元化。

企业管理者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常常很复杂。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多元化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是指市场或政府,内部是指企业自身。

一、外部环境的原因

(一)产品需求趋向停滞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亚当·斯密指出,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由于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劳动分工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所承担的特定产品市场的劳动分工的份额也是有限的。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企业享受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收益就会递减。此外,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缩短的趋势。当产品处于衰退期时,市场需求增长率就会停滞甚至变为负数。企业必须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就进行研究开发,更新换代产品,或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做准备。产品需求趋向停滞,就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市场的集中程度

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等方面占优势,企业要想达到比产业增长率还要高的增长率,只有进入本企业以外的新市场。因为在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欲与少数起控制作用的企业竞争必然要采用特制的手段,增加广告费,增加科研开发费用。这些必然造成产品成本的提高,投入的增加。如果收入的增长抵不上投入的增长,则该企业边际效益为负,就容易在竞争中失败。高市场集中度使企业在本行业提高增长率的成本升高,于是促使企业进入多元化,以谋求在其他行业发展。

(三)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新生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相反,与新的需求市场相关的老企业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新的产品领域提供了投资机会,企业就可以抓住机会实现多元化发展。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将使企业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增大,从而激励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的风险分散效应。

二、 内部环境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资源潜力

企业积累的未利用的内部资源,是打入新市场的原动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广告宣传费与销售额的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积极从事进行多元化。

(二)达不到经营目标或原经营领域收益较差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域、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动力就不大;反之,企业现有的经营方针、范围与所期望的目标差距越大,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多元化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政策,涉及到进入新的产业,属于企业的方案差距甚大时,才有可能考虑改变原方案,采用多元化发展。

(三)纵向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平衡

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发展中会形成庞大的销售、制造、采购、原料生产、运输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设备和资源,而在纵向链中各阶段的生产能力会出现经常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产生的不经济性成为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经常性压力。

多元化是企业在具体发展阶段和行业背景下的一种选择:或是加速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这种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弊端。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失败了呢?这是因为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一步说,不同的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风险,战略目标的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在我国,目前不少企业集团不仅在本行业进行大量购并,而且通过购并进入别的行业;不少企业集团提出发展自己的几大支柱产业,并认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散,从而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标。但是,这种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经营风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