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植物分子生物学。
the plant journal是中科院植物学1区。
The Plant Journal是由WILEY出版,研究领域为Plant Science,目前在同领域中排名位11,JCR Q1,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The Plant Journal是一本不错的期刊,领域top期刊,影响因子稳定,今年突破6分,发文量稳中上升,审稿速度快。
the plant journal期刊简介:
收稿范围:植物学报,生物化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遗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等。
plant journal杂志2015-2018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这几年影响因子都是5分多,比较稳定,然而6分对它来说始终是一个坎。
期刊的发文量近几年慢慢增加,2018年359篇,2019年433篇,整起来说发文比较稳定。从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PJ期刊的发文比例为28%,和美国差不多。其中,发表论文篇数较多的国内高校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
钱崇澍还是一位出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认为要使近代植物学在祖国大地上扎根,必须建立研究基地,组织培养研究力量。为此,他放弃了国立大学的教授职位,于1922年与植物学家胡先骕合作,依靠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补助,在南京秉志教授创立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内组建植物部,建立起实验室、标本室、图书馆,并开展调查研究,出版刊物图谱,使该所植物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迅速进展,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不少第一流的植物学家。30年代,植物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队伍逐渐扩大,迫切需要将全国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工作者组织起来,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为此,钱崇澍与胡先骕、陈焕镛、张景钺教授等共同倡议组织中国植物学会,经过积极筹备,该学会于1933年8月20日在四川重庆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宣布诞生。会上,钱崇澍被选为评议员。翌年,在江西庐山莲花谷召开的学会年会上,他又被选为《植物学杂志》(现《植物学报》的前身,我国最早以中文发表的植物学学术刊物)的编辑。从那以后,他一直是植物学会的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存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初步形成的科研队伍,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卢作孚的帮助下,钱崇澍率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一部分科技人员,迁往西南大后方重庆北碚,找到了一个落脚点。生物研究所迁到北碚后,那时经费更加困难,物价飞涨,而国民党又以不改为国立就不发给平价米来威胁,企图控制这个研究所。许多职工难以维持生活。为了摆脱困境,钱崇澍带领大家种菜、养猪等,还和一些高级职员到外面兼课,以所得平价米来补助困难的职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保存了这支队伍。在这种极端艰难的境遇中,他还坚持研究工作,写出了《四川北碚植物鸟瞰》、《四川的四种木本植物新种》、《四川北碚之菊科植物》等论文。此外,钱崇澍在青城山一带采集的植物标本为科学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至今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关怀,使钱崇澍深受鼓舞。他更加辛勤地工作,除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领导工作外,还亲自参加了植被与植物区划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如《黄河流域植物分布概况》(与吴中伦合作)、《中国植物区划草案》(与吴征镒等合作)、《中国植被类型》(与吴征镒、陈昌笃合作)、《中国森林植物志》等重要著作。《黄河流域植物分布概况》一文,对于黄河流域的人工造林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56年,钱崇澍等五位科学家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需要在全国各省(区)划定若干个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的92号提案得以通过。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于当年10月随即提交了《林业部关于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于当年率先在广东鼎湖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拉开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的序幕。在他古稀之年又主持了《中国植物志》的编撰工作,任主编并担任荨麻科部分的编写工作。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植物志编写任务十分艰巨。从1959年到1965年他任主编期间,《中国植物志》共出版了3卷。全书预计80卷125册,约4000万字,它是发展我国农、林、牧、渔、医药、环境保护等事业以及进行植物学研究的基本资料,也将是我国植物学发展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 1 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 植物生理学通讯 3 云南植物研究 4 植物分类学报 5 西北植物学报 6 武汉植物学研究 7 植物生态学报 8 植物学通讯 9 广西植物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 植物研究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选出的18种较好期刊,其IF均高于,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ANNUREVPLANTBIOL)(2)TrendsinPlantScience(TRENDSPLANTSCI)(3)PlantCell(PlantCell)(4)CurrentOpinioninPlantBiology(CURROPINPAANTBIOL)(5)AnnualReviewofPhytopathology(ANNUREVPHYTOPAYHOL)(6)PlantJournal(PLANTJ)(7)PlantPhysiology(PLANTPHYSIOL)(8)PlantMolecularBiology(PLANTMOLBIOL)(9)CriticalReviewsinPlantSciences(CRITREVPLANTSCI)(10)PlantCellandEnvironment(PLANTCELLENVIRON)(11)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MOLPLANTMICROBEIN)(12)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JEXPBOT)(13)PlantandCellPhysiology(PLANTCELLPHYSIOL)(14)NewPhytologist(NEWPHYTOL)(15)Planta(PLANTA)(16)JournalofPlantGrowthRegulation(JPLANTGROWTHREGUL)(17)Phytopathology(PHYTOPATHOLOGY)(18)AustralianJournalofPlantPhysiology(AUSTJPLANTPHYSIOL)
国内生物类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Research》杂志已经成为了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学者都选择将新成果发表在该期刊上,其影响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稳步上升至了,这份期刊于1990年创刊,2001年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份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同时,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PLANT(分子植物)也升至,排在第三,据报道这两份期刊SCI影响因子位于同学科前10%,另外中科院还有《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病毒学》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录。MOLPLANT(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目前这份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已位列亚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类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几份期刊是PlantCell,PlantPhysiology,NewPhytologist等,可见这一期刊已跻身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行列。还有遗传学报(JGENETGENOMICS)也是发展迅猛,影响因子从去年的上升至,这份期刊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主要刊载动物、植物、医学和微生物等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也包括该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大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
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 1 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 植物生理学通讯 3 云南植物研究 4 植物分类学报 5 西北植物学报 6 武汉植物学研究 7 植物生态学报 8 植物学通讯 9 广西植物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 植物研究
可以的,《西北植物学报》杂志创办于1980,陕西省科学院 主办.目前主要被万方收录。
1.基本定位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求新、求快,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和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2.刊登内容发表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3.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快报、技术方法、特邀综述和专题论坛。4.服务对象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中高级专业人员。《植物学报》主要刊登植物学各学科有创新的原始研究论文和快讯,并发表植物科学重要领域的综述国际最新进展的文章;期刊的定位是以中文(英文摘要)及时、快速和全面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植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12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表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服务对象为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中高级专业人员。《植物学报》是全国优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已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包括CAB、AGRIS、CSCD、CSTPCD、CNKI和CAJCED等。在新一届编委会(主编:种康)成立的契机下,为了将刊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006年起,我刊开始了跨越式改革:新增主编评述文章(每年1篇);2006年5期组织出版了“激素香山会议专辑”,2007年又陆续出版了“植物进化发育”和“植物生殖生物学”专辑。期刊名称:植物学报出版地:北京市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植物学报曾用刊名:植物学通报创刊时间:1983植物学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可以。西北植物学报杂志,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研究综述与论坛、研究报告、研究技术与方法等。于198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西北植物学报杂志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
最近打算投一篇比较SIC的小文章,但是不知道要如何选择期刊,请各位前辈及大神指点一二。 投稿文章方向 : 植物生物信息学方向 想投稿IF :IF:2-3范围 写作内容及技术 :此文章为第一次写英文文章,写法及写作水平一般 期刊要求 :相对易投,投稿周期不长等 ( 大家都懂 ) ······················· 特此向广大前辈及大神请教,希望可以提高宝贵意见和见解!!!
意义不明。树状图就是分析的结果,都做出来了还分析什么?
国内生物类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Research》杂志已经成为了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学者都选择将新成果发表在该期刊上,其影响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稳步上升至了,这份期刊于1990年创刊,2001年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份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同时,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PLANT(分子植物)也升至,排在第三,据报道这两份期刊SCI影响因子位于同学科前10%,另外中科院还有《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病毒学》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录。MOLPLANT(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目前这份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已位列亚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类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几份期刊是PlantCell,PlantPhysiology,NewPhytologist等,可见这一期刊已跻身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行列。还有遗传学报(JGENETGENOMICS)也是发展迅猛,影响因子从去年的上升至,这份期刊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主要刊载动物、植物、医学和微生物等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也包括该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大
这类没有自己生产的bench data的文章通常不太可能发布到最最顶尖的杂志,比如Nature或者Science的主刊。投文章时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Nature Methods, 只要能发上面基本上就保证了关注度和引用,也会有很多人follow的;Genome Research, 很老牌的杂志了,文章的质量都很高,当然了editor大部分文章都是直接拒的。Nature Biotechnology,纯方法的文章很难发上来的,一般都是很大的组既有方法又有实验数据。楼主可参见Clinks和That那篇文章,很多个co-author,做了非常多的测序实验来验证。Nature Genetics,同样,很少有纯方法的文章,除非你在圈内已有很大影响力,比如CADD那篇文章。上面有一大堆做统计和GWAS的人,感觉不太欢迎machine learning的文章。第二梯队:Genome Biology, 比较新的杂志,近几年有一些不错的文章。Nature Communication, 非常新的杂志,基本上每期都会有一些生信类的文章。感觉影响因子在不断上涨,顶着Nature的头衔自然不会缺少好文章。审稿周期非常久,不建议需要短时间内发文章毕业的高年级博士。第三梯队:这一类别的杂志就很多了,Bio informatics曾经是最好的生信杂志,近几年因为文章数量太多灌水严重影响因子有所下降。Nucleic Acid Research也是专业的生信杂志。除了这些,Plod系列的Plod Genetics和Plod Computational Biology也都是接受生信文章的不错的杂志。Human Molecular Biology近几年也开始接受生信文章。第四梯队:如果被之前所有杂志都拒了,那基本上在国际上能够得到认可的杂志也就不多了。Explosion和BMC系列是最后选择了。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进步,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导致了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细胞学说的创立、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的发展和细胞生物学的兴起。 (一) 细胞学说的创立 1665 年,英国的物理学家胡克 (R. Hooke)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 ( 栎树皮 ) 和其他植物组织,发表了《显微图谱》 (micrographia) 一书,描述了软木是由许多小室组成,状如蜂窝,称之为“细胞” (cell 原意为小室 ) 。实际上,胡克在软木组织中所看到的仅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细胞轮廓,人们对生物体形态的认识首次进入了细胞这个微观世界。 1675 年 () 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先后观察了池塘水中的原生动物、动物的精子,在蛙鱼的血液中发现了红细胞; 1683 年,他又在牙垢中看到了细菌。 1831 年,布朗 (R. Brown) 在兰科植物的叶片表皮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 1835 年,迪雅尔丹 () 在低等动物根足虫和多孔虫的细胞内首次发现了透明的胶状物质的内含物,称之为“肉样质” (sarcoide) 。 1836 年,瓦朗丁 (Valentin) 在结缔组织细胞核内发现了核仁。至此,细胞的基本结构都被发现了。 在 19 世纪以前,许多学者的工作,都着眼于细胞的显微结构方面,主要从事于形态上的描述,而对各种有机体中出现细胞的意义,均未作出理论上的阐述和概括。 1838-1839 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 和动物学家施旺 (T · Schwann) 根据自己研究和总结前人的工作,首次提也了细胞学说 (cell theory) 。他们认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由此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共同起源。恩格斯曾对细胞学说的建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它是 19 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 ( 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 。他指出,首先是三大发现,使我们对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大踏步地前进了:第一次发现了细胞,发现细胞是这样一个单位,整个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是从它的繁殖和分化中发育起来的。由于这一发现,我们不仅知道一切高等有机体都是按照一个共同规律发育和生长的,而且通过细胞的变异能力指出有有机体能改变自己物种并从而能实现一个比个体发育更高的发育道路。由此可见,只有在细胞学说建立之后,才能明确提出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单位,又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显然,细胞学说的创立是细胞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细胞学很快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并成为细胞生物学发展的起点。 细胞学说一经创立,很快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去。在 1885 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 () 把细胞理论应用于病理学,证明病理过程在细胞和组织中进行,提出了“疾病为外力引起细胞间内战”的著名论断,发展了细胞病理学,支持与丰富了细胞学说。 (二)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叶,这一时期细胞学得到蓬勃发展,研究方法主要是显微镜一的形态描述,称为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这一时期,首先是实验技术的革新。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固定和染色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的分裂活动。 Corti(1851 年 ) 和 Hartig(1854 年 ) 等使用洋红、 B ō hm(1865 年 ) 使用苏木精,对细胞进行染色; Oschatz 设计出第一台切片机,而 Ernest Abbe ' (1887 年 ) 设计出一台复式显微镜并具有消色差物镜、载物台下聚光器和照明,这些技术和仪器观察细胞形态和微观结构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841 年,雷马克 (Remak) 在观察鸡胚的血球细胞时,发现了细胞的直接分裂。其后,费勒明 (Flemming) 在动物细胞中以及施特拉斯布格 (Strasburger) 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间接分裂。 1882 年,费勒明又把直接分裂称为无丝分裂 (amitosis) ,间接分裂称为有丝分裂 (mitosis) 。 1883 年范·贝内登 (Van Beneden) 、 1886 年,施特拉斯布格又分别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减数分裂 (meiosis) 。此外,赫特维希 (O · Hertwig) 发现卵的受精和精卵两亲本核的融合。 1888 年,沃尔德耶 (Waldeyer) 把分裂细胞核内的染色小体命名为染色体 (chromosome) 。 19 世纪末叶,人们对细胞质的形态观察也较注意,相继观察到几种重要的细胞器。 1883 年范·贝内登和博费里 (Boveri) 发现了中心体, 1897 年,斑达 (Banda) 发现了线粒体, 1898 年,高尔基 (Golgi) 发现了高尔基体。由于诸多发现,使大家对细胞结构的复杂性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三) 实验细胞学的发展 从 20 世纪初叶到中叶,为实验细胞学的发展时期。此期间,细胞学的研究从形态结构的观察深入到生理功能、生物化学、遗传发育机制的研究。利用 20 世纪的新技术、新方法,在相邻学科的渗透下采用了实验手段,使细胞学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从而逐渐形成一些分支学科。特别是这一阶段后期,由于体外培养技术的应用,使实验细胞学得到迅速发展。 1887 年,赫特维希克弟 ( 和 ) 用实验方法研究海胆卵的受精作用和蛔虫卵发育中核质关系,将细胞学与实验胚胎学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了实验细胞学。此后,人们广泛应用实验手段与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细胞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为细胞学的研究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从 1900 年孟德尔 (Mendel) 遗传法则被重新发现, 1902 年博韦里 () 和萨顿 () 提出“染色体遗传理论”,到 1926 年摩尔根 (Morgan) 的《基因论》一书的出版,使细胞学与遗传学相结合,形成了细胞遗传学。 1943 年, Cloude 应用高速离心机从活细胞中把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 如线粒体、叶绿体、微粒体等 ) 分离出来,分别研究它们的生理活性,这对了解各种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和酶的分布,起了很大作用。在细胞化学方面, 1924 年,孚尔根 (Feulgen) 首创核染色反应,即 Feulgen 染色法,测定了细胞核内的 DNA 。其后, 1940 年,布勒歇 (Brachet) 应用昂纳 (Unna) 染液染色,测定了细胞中的 RNA 。与此同时,卡斯柏尔森 (Casperson) 用紫外光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中 DNA 的含量。还有实验说明,蛋白质的合成可能与 RNA 有关。 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形态学的研究深入到亚显微水平。 1933 年, Ruska 设计制造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其性能远远超过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由最初的 500nm 改进到现在的几个 ? 魡,放大倍数可达到几十万倍以上。 1949 年, Soverdlow 发明了异丁烯酸定理, 1952 年, Palade 使用锇酸固定法, 1953 年,设计了超薄切片用的切片用的切片机。由此,许多学者用电镜技术观察了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亚微结构,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因而,对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的认 ? 览识又深入了一步,使细胞学的研究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 细胞生物学的兴起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逐步开展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分子生物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 20 世纪 40 年代,随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分子生物学开始萌芽。 1941 年,比德尔 (Beadle) 和塔特姆 (Tatum) 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理论。 1944 年,艾弗里 (Avery) 等在生物的转化实验中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1948 年,博伊文 (Boivin) 等从测定生殖细胞和各种体细胞中 DNA 的含量,提出了 DNA 含量恒定理论。 1953 年沃森 (Watson) 和克里克 (Crick) 用 X 射线衍射法得出了 DNA 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这一划时代的成就,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1956 年科恩伯格 (Kornberg) 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获得了 DNA 聚合酶,并以该菌的 DNA 单链片段为引物,在离体条件下第一次成功地合成了 DNA 片段的互补链。 1958 年,梅塞尔森 (Meselson) 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与梯度离心法,分析了 DNA 的复制过程,证明了 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同年,克里克又创立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61 年,尼伦堡 (Nirenberg) 和马泰 (Matthaei) 等通过对核糖核酸的研究,确定了每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同年,雅各布 (Jacob) 和莫诺 (Monod) 又提出了操纵子学说。由于这些分子生物学的新成就、新概念、新技术渗入到细胞学各个领域,于是从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和细胞整体水平来研究细胞各种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遗传、变异、代谢、免疫、起源与进化,就形成了生物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细胞生物学,即细胞学发展到细胞生物学阶段。自 1965 年 将原著《普通细胞学》更名为《细胞生物学》,到 1976 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细胞生物学会议为界标,至今细胞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又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细胞生物学则进步发展为细胞分子生物学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数学、信息学、计算机、工程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在这一领域的学科之间创造一个共享平台,让科学家与临床医生产业界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共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而在1995年,全国还没有一本反映医学生物工程学新成就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杂志。因此,根据当时医学生物工程学领域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结合广州医学院办学与科研实力增强的情况。在时任院长钟南山院士的倡议与领导下,广州医学院创办了这本杂志。创刊以来,在主编钟南山院士的领导下,在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杂志就像一颗幼苗,植根于不断飞速发展的医学生物工程学和临床医学的学术土壤,不断成长壮大。在该领域的各学科的基础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而临床医生在交流学习中,也掌握了许多跨学科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运用至临床实践中,从而推动了生物医学工程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受到了相关领域特别是临床医生读者和作者的欢迎。为了使杂志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2007年,本杂志得到中华医学会、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加入中华医学会杂志系列。主办单位将由广州医学院变更为中华医学会,广州医学院将作为承办单位继续负责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杂志更名为《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本刊希望依托中华医学会深厚的学术资源和承办单位广州医学院学科发展及办刊条件的支持,在中华医学会会长、主编钟南山院士的领导下,将努力地把本刊办成国内学科领域一流的学术刊物。未来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杂志。
科研获奖 根据2016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至2009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国家科技奖励12项、地方科技奖励53项、军队科技奖2项。 2014年,上海生科院共获国家、省部委及各类社会力量奖励77项。 国家级获奖获奖名称项目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TRPC通道促进神经突触形成机制的研究2014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水稻重要生理性状的调控机理与分子育种应用基础2014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DC细胞活化调控与Th细胞分化机制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2013 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东亚人群和混合人群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研究2012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2012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胶质细胞新功能的研究2010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2009资料来源: 项目承担 根据2016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争取到国家与地方各类科研项目989项。其中973项目10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59项,863课题16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6项,创新群体9项,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7项,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140项等。近三年到帐的科研项目经费达亿元。 2014年,上海生科院共有在研项目,8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26项、承担课题41项,主持(或承担) 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课题5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项,主持(或承担) 重大专项1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7项,重点项目51项,面上项目225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9项,重大项目2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承担项目6项,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2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6项,新增的253项各类项目合同经费达亿元。 2013年,上海生科院共有在研项目46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26项、承担课题57项,主持(或承担) 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课题5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项,主持(或承担) 重大专项4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项,重点项目48项,面上项目210 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承担项目4项,重要方向项目13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1项,新增的230余项,各类项目合同经费52亿元。 论文发表 2014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表sci论文867篇(第一署名单位论文386 篇),在cell、nature、science及其系列期刊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102篇(第一署名单位论文58篇),申请专利114项,其中国际专利26项,专利授权70项,其中国际专利5项。 2013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表sci论文864篇, 其中影响因子大于9分的52篇, 在《细胞》 (cell)、《自然》(nature)、《科学》 (science) 及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申请专利128项,其中国际专利28项,专利授权69 项,其中国际专利11项,通过与企业合作和成果转化, 签订合同金额3152万元,到账金额2597万元,其中技术转让和专利许可金额113 万元。 论文发表情况刊物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Science111113Nature12124Nature系列4751198Cell---4---1---2Cell 系列311433EMBO J---21---2---PNAS3889613Plant Cell164334合计9资料来源: 《Cell Research》 《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期刊社承办,是一家以全英文形式出版、编辑和发行原创性研究论文、学科综述及快报的国际性学术月刊。 2013年7月30日,据美国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发布的最新期刊引证报告(2013版)显示,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影响因子提升至,在SCI收录的185种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3位,在同领域亚太地区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一。 《Molecular Plant》 《Molecular Plant》( 《分子植物》)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13年度影响因子为,处于q1水平,在sci收录的196种国际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该杂志在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 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 《Acta Biochimica etBiophysica Sinica》 《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创刊于2004年,月刊,被PubMed收录,被SCI收录,其研究领域为: 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14年SCI影响因子:。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4年SCI影响因子:,2013年度影响因子为, 处于q1水平。 《Neuroscience Bulletin》 《Neuroscience Bulletin》( 《神经科学通报》)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SCI影响因子:。 《Cell Discovery》 《Cell Discovery》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生理学报》 《生理学报》是由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兼登的学术刊物,该刊为双月刊,主要刊登生理学和相关生命科学的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实验技术及以本人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该刊的前身是《中国生理学杂志》,于1927年创刊,是中国最早出版的生理学学术期刊。从1953年起,改名为《生理学报》。 《生理学报》被美国“Medline/PubMed”、“Biological Abstracts”、“Chemical Abstracts”、“Index Medicus”、 “BIOSIS Previews”、荷兰“Excerpta Medica”、“Scopus”、波兰“Index Copernicus”、“日本科技文献速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和“俄罗斯文摘”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国内外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生物类核心期刊。 《生理学报》在1999年荣获国家期刊界最高奖项——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特别奖;2001年入选双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05~2012年多次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行列。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刊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国际上,被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同时,该刊被列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参考书目之一。 《植物生理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植物生理学通讯》由2011年更名为《植物生理学报》,英文刊名为Plant Physiology Journal。期刊荣获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类”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CA、AJ和JI等收录;入选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6~2012年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期刊。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1988年创刊,原刊名为《生物学信息》内部发行;1992年起更名为《生命科学》,公开发行,CN31-1600/Q,大16开,96页,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综合类期刊。自2004年第1期起,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即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生命科学》荣获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收录。 《生命的化学》 《生命的化学》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2008版),已被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等数据库收录。